我眼中的美术世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眼中的美术世界
哲学家斯宾诺莎曾说过:“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没有美术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的乐趣就会失掉一半。

”是的,古今中外,美术的气息洋溢于世界历史长河中。

即便是今天,我们生活在美术的氛围里,她永恒不变的光芒无不在我们眼中闪耀,她千姿百态的花朵无不在我们心中绽放。

美术,它不但能使人们的紧张生活得到调节,精神感到快慰,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理解人生、陶冶情感、涵养德性,使人们对美好的人和事物自觉地向往、积极地追求,对丑恶的人和社会现象加以鞭挞、抵制和批判。

我天生就酷爱绘画,曾梦想当一名画家。

如今,我积极参与各类设计活动,我觉得美术这门学科需要我们去不断学习,开创。

我眼中的美术世界,是博大精深的。

谓之“博大”,是因为其历史悠久,人类最早的美术作品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也就是距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

原始美术作品的内容包括洞穴壁画、岩画、雕塑以及建筑等等。

在欧洲,目前已经发现200多个洞穴,主要集中在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几乎所有的壁画描绘的都是兽类在奔驰、跳跃或者面对敌人作殊死拼斗。

最为著名的是:拉斯科洞窟壁画、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以及拉文特岩画,这些作品都极具生活气息。

随着时代迁移,不论是奴隶社会时代的神秘威严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或是封建社会时代的哥特式建筑,或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至今的各类著名的美术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委拉斯贵支的《宫娥》、库尔贝的《奥南的葬礼》、毕加索的作品《拿烟斗的小孩》等,都见证着不同时期的世界各地的社会独特风貌以及人文变化,这些美术作品不单是新世纪的国人学习外国历史的新类教材,更是世界人民永远的珍贵的优秀产物。

同时我们又能从美术中更多的了解中国。

原始古代,中国就有岩画和彩陶画,而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棗帛画。

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由稳定统一到分裂的急剧变化,域外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所产生的撞击及融合,使这时的绘画形成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描绘本土历史人物、取材文学作品亦占一定比例。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

宗教画达到了顶峰,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人物画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并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

五代两宋又进一步成熟和更加繁荣,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

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但其末流则走向因袭模仿,距离时代和生活愈去愈远。

中国画自19世纪末以后在近百年引入西方美术的表现形式与艺术观念以及继承民族绘画传统的文化环境中出现了流派纷呈、名家辈出、不断改革创新的局面。

“精深”,我想更多地用它来形容中国的美术。

毕竟中国五千年悠久文明史所形成的丰厚文化底蕴,已经成就了中国美术艺术形式的多样发展。

中国美术的发展历史绵长,其涵盖的理念内涵与形式技法等特质可谓博大精深,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到绘画,不求肖似,形成了中国美术高度的意向性、装饰性,表现为飘逸、雄浑、古朴、稚拙等风格。

中国美术重视随类赋彩、色彩相和。

无论是国画、年画、陶瓷绘画、皮影、玩具等色彩,不拘泥于光源、冷暖色调的局限,较重视物体本身的固有色,强调达到色与物、色与线、色与墨、色与色的调和。

另外,中国绘画艺术强调主观的意会,要求笔墨相合,情景相融,气韵生动,有无
限丰富的想象,有诗一般的韵味。

就如泼墨的山水作画,豪放壮丽,柔和的笔调充满诗意,体现了中国画中的“似与不似之间”的境界。

中国绘画在整体效果上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就是“空白”。

形状各异的空白形成一种节奏变化,给欣赏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高日甫在《论画歌》中说:“即其笔墨未到处,亦有灵气空中行。

”据此,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美术的精深所在,不但在于创作艺术的各类精湛技巧,而且在于创作人所赋予每一份作品的深层涵义。

然而,凡事皆有两面性,中国美术发展仍存在不少传统上的问题。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一体化”这个词早已不知不觉的覆盖了我们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个领域。

在如今的美术世界里“中国的”与“西方的”之间的争论与碰撞、互动与融合的声音早已不显得陌生。

在这种好似要“世界大同”的语境中,出现了各种的争论:如“世界美术一体化”,“西方中心论”,和“保护传统,排斥外来”等。

我们不能忽视“西方的”和“外来的”美术形式与美术思想对我们的同化与影响,我们不可能像以往一样“锁在国内单元文化格局里‘我画故我在’的偏安自赏。

”更不可能盲目的排斥、诋毁外来美术文化存在于世界的价值。

因此,中国传统美术与传统特色,与现今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稀有动物一样,需要我们中国人乃至全人类加以珍惜和保护。

我眼中的美术世界,是博大精深的。

作为当代大学生,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外美术历史的同时,我们有义务把中国的美术世界妆扮得更加多姿多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