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代作品丨揭秘陆金喜“曜变”建盏复原之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代作品丨揭秘陆金喜“曜变”建盏复原之路一盏永流传。

曜变弥珍贵,
贤道義维馨。

聚德勤守逸,
“看,作品自己会说话!”面对摆成一圈、从第一代到第八代、足有10个曜变建盏,陆金喜对来访客人如是说。

这10只建盏,见证了陆金喜集二十多年研究之大成、师徒三代呕心沥血之代表作!
曜变技艺难于上青天
众所周知,曜变作为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的建盏中一个珍稀名贵品种,其烧制技艺难于上青天。

陆金喜曜变作品
自宋代建盏技艺失传八百多年来,为了传承建盏文化,一代又一代匠人终于在1981年成功复原了建盏中兔毫盏的制作技艺,但曜变建盏的复原却出现了难以逾越的技术鸿沟。

陆金喜第八代曜变盏细节
不仅在中国,在国外也有许多陶艺家将毕生精力投入到破解曜变技术谜团的征途中,但曜变技艺就像珠穆朗玛峰一样横亘在他们面前,寸步难行。

陆金喜与其曜变作品
古风宋韵薪火相传
如今,又一批对建盏情有独钟的匠人,接过前辈的薪火,重启窑炉,以延续宋代风雅。

陆金喜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匠人之一。

陆金喜,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品鉴定师、评估师、高级技工,资深的古籍文化和老宅文化研究专家和收藏家,现任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福建聚贤建窑文化研究院院长、南平市聚贤建窑文化研究院领衔工匠。

中国美术大师邓白
陆金喜生于建盏的发祥地,幼年投身在中国首批复原建盏专家组成员陈辉门下,便与建盏结下不解之缘。

其师祖是我国著名的美术大师,也是我国工艺美术界的学术泰斗、中国陶瓷艺术理论研究的翘楚邓白先生。

陆金喜和师傅陈辉
1979年,我国首次组织专家组,倾力研究复原建盏制作技艺。

1981年,专家组成功复原宋代建窑兔毫盏烧制技艺,邓白先生特意赶往建阳道贺,还赠于他的亲传弟子、中国首批复原建盏专家组成员陈辉一幅画,且再三嘱咐专家组一定要持之以恒,研究复原曜变盏,让建盏传承发扬光大。

正由于老师的鼓励和嘱托,陈辉动了收徒的念头,就这样,聪明伶俐、做事专注、从小就对建盏感兴趣的陆金喜成了陈辉唯一的徒弟。

少年陈辉在学习建盏烧制技艺
曜变技艺浴火重生
数十年来,在前辈的言传身教下,陆金喜潜心钻研建盏烧制技艺,二十多年来,收购了大量的带有曜变元素的宋代建盏残片,搜集了大量文献资料,还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检测碎片中各种微量元素含量,从原料的配比、瓷釉的选择,不断调整、摸索瓷胎和釉面成分的熔解温度和化学反应时机,观察不同条件下炉窑内外自然环境和温度气氛的转化。

陆金喜早期曜变作品(第1、2代)
2015年,陆金喜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在全世界范围内,首次成功复原曜变建盏的制作技艺,研制出与宋代曜变天目最为接近的新烧曜变盏,一次上釉、一次烧成!
陆金喜早起曜变作品(第3、4代)
之后,陆金喜厚积薄发,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曜变烧制技艺,如今更是稳步提高曜变烧制技艺,直追宋人。

目前,他的“曜变”建盏作品已被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多家博物馆收藏。

陆金喜中期曜变作品(第5、6代)
根据国内外众多业内专家教授研究,尤其是对日本馆藏的三只国宝级宋代曜变天目的鉴赏后,专家一致认定,真正的“曜变”盏应符合以下五点特征:
1、铁胎、厚釉、高温烧制;
2、天然矿釉、一次上釉、一次性烧成;
3、斑核形态以圆形为上、大小不一、聚落成群;
4、随光线、角度变化,改变盏体颜色的彩色光晕;
5、盏内带有彩色兔毫。

陆金喜近期曜变作品(第7、8代)
极致追求技惊四座
陆金喜研发复原的曜变建盏,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最接近宋代曜变建盏特征的,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包括日本古瓷专家小林仁博士、福建博物院林忠淦研究员在内的业界方家的一致认定。

小林仁认定陆金喜曜变最接近宋代曜变
在2016年11月第十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看到散发出蓝色光晕的“曜变建盏’,赞不绝口,连说:“见着此盏,着实惊艳,令人惊喜!”
陆金喜2010年第一代曜变作品
逐年升级步步惊喜
陆金喜自1998年独自成功烧制兔毫盏、2000年独自成功烧制油滴盏后,就义无反顾投身到复原曜变的漫漫征途,沙场点兵,十年征战,2010年,陆金喜终于成功烧制出第一代曜变盏。

虽然依然只是油滴盏2.0版,陆金喜却在结晶状的油滴边上发现了些许光晕,就是这一点不起眼的斑核晕彩,就好像在黑暗的夜里看到了曜变黎明的那一抹淡淡的曙光,照亮了陆金喜的心,使其追求极致光明。

陆金喜2011年第二代曜变作品
两年过去,经历过无数次失败的陆金喜,一次又一次烧制出器型完整、而且带结晶状油滴的建盏,在油滴圈的周围,光晕也明显增加,但在陆金喜眼里,这两年第二代第三代的作品只能算油滴盏3.0版、充其量称3.0加强版,还算不上真正意义的曜变盏。

陆金喜2012年第三代曜变作品
自从在油滴盏2.0版的滴外发现了些微光晕后,陆金喜对追求曜变极致幻变充满了信心!从此,思如泉涌,从2010年的第一代到现在的第八代,一代更比一代强;从刚出现仅有的一点油滴,到如今的神、形、色俱佳,每一代作品都在不断地升级,不断地向宋代曜变天目靠近。

陆金喜2013年第四代曜变作品
经过多方研究并通过不断试烧,陆金喜认为,古人烧制曜变盏之所以只有百万分之一的概率,是因为他们在烧制时,其炉内温度以及气氛无法控制,只有在炉内温度和氛围达到一定的条件下才会偶然出现,完全任其自然。

陆金喜由此认定,曜变斑核、光晕和幻彩的生成,需要一定温度的变化和调节,从而让炉窑内的还原气氛达到极致。

自此,陆金喜每年的新品都有喜人进步。

2013年的第四代作品进步尤为明显,油滴稀了,结晶少了,滴外的光晕更加明显,油滴已经变成聚落的斑核,各自成群。

陆金喜2014年第五代曜变作品
到了2014年,陆金喜烧制的第五代作品,已经出现了曜变的雏形,斑核的结构更加清晰,斑核外部的光晕已经可以看到耀眼的色彩,甚至在盏的外壁,也呈现出蓝色和紫色的光晕。

就这样,陆金喜一步一个台阶,在曜变研制的道路上默默前行。

陆金喜2015年第六代曜变作品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015年,已经是陆金喜的第六代作品,曜变初显,出现曜斑(圆形滴状,圈内平整),结构错落有致,蓝彩夺目,圈外呈现蓝、紫、黄等多彩光晕。

陆金喜2016年第七代曜变作品
经过不断的总结积累,随后的一年时间里,陆金喜的曜变烧制技艺日趋稳定,出品的第七代曜变盏技惊四海。

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在能够一次上釉、一次烧制过程中复原出如此惊艳的曜变建盏!
日本古瓷专家小林仁(右二)专程寻访陆金喜
时刻关注中国建盏发展的日本有关方面,很快就发现了陆金喜曜变的惊人进展,日本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率先收藏了陆金喜这一阶段的曜变作品,并且派出古瓷研究专家小林仁专程前往中国建阳,寻访陆金喜。

小林仁经过研究认定,陆金喜新烧制的曜变建盏,是当今最接近日本馆藏国宝宋代曜变天目的曜变建盏。

小林仁(中)在研究陆金喜曜变作品
2017年,陆金喜烧制的第八代曜变盏,堪比宋代古瓷,器型大巧不工,古朴厚重,浑然一体,盏内斑核外彩色兔毫耀眼夺目,耀斑完美平整,聚落成群,耀斑外光晕幻变,蓝彩随光线、角度变化,不断改变盏体颜色,彩色光晕变幻万千,美轮美奂、精彩绝伦。

陆金喜第八代曜变新作
中国世界遗产主题文化博览会组委会高度评价陆金喜曜变建盏“集一方砾土,造一寸窑土,灵一双巧手,烧一物万化,彩一色天地,凝万色池窑。

”是具有国际高度的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相信,假以时日,随着时光的推移,以及技艺的沉淀,陆金喜曜变作品超越日本馆藏宋代曜变天目指日可待。

陆金喜第八代曜变新作细节
陆金喜大师的成就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武夷建盏本期向您推荐
建盏大师陆金喜,曜变束口盏晦翁
口径8.9cm、高5.4cm、足径3.2cm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