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故宫博物院》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故宫博物院》导学案
说明文与中考
从选材内容上来看:阅读材料均来自课外,所选文章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与社会生活.最新科技.生态自然.生命规律等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
从考查点上看: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方法及作用.把握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文语言特征都是中招考查范围.
教学重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难点体会本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
总2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识记本文生字词.
2.默读课文,能找出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3.填写课后图表,能说出本文的说明顺序.
一.预习检测:默读课文两遍,完成目标1
独立完成,小组计分以全对人数计分,全对一人分1分 1.关于作者:本文作者,中央广播电台编剧独学+展示
+补充
2.给加点字注音.
鳌头湛蓝蟠龙金銮殿击磬檀香攒额枋藻井矫健
妃嫔翊坤宫迥然不同
答案:(áo)(zhàn)(pán)(luán)(qìng)(tán)(cuán)(fāng)(zǎo)(jiǎo)
(feīpín)(yì)(jiǒng)
2.解释下面的词语,用〝井然有序.迥然不同〞说话
玲珑:矗立:
缭绕:掩映:
井然有序:迥然不同:
玲珑:形容(物)精巧细致,(人)机灵敏捷.
答案:
矗立:高耸直立.缭绕:回环缠绕.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井然有序:整齐而有秩序.井然,整齐的样子.迥然不同:形容差得很远,完全不同.迥:指距离很远.
4.听写:
鳌头.湛蓝.蟠龙.金銮殿.击磬.檀香.攒.额枋.藻井.矫健.妃嫔.翊坤宫.迥然不同
琉璃.蟠龙学生正确认真写在听写本上
常见的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
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
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
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二.学生默读文本,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目标2
第一课时集体默读文本,设计4个活动,让学生
独立完成右框中的1.2两个问题,小组群学展示第3.4两个问题要求:
1.能理清文章思路,并说本文结构思路.
理清文本思路
(--)结构:
故宫(--)()
博物(--)
()
院(--)
(--)()
答案:
一(1-2)介绍故宫地理位置,规模,特征.
二(3-_)分别介绍前朝.后庭.御花园的规模.构造.功能.
一层(3-_)介绍前庭三大殿的规模.构造.功能.(详)
二层(_-_)介绍后庭的规模.构造.功能.(略)
三层(_-_)介绍冬御花园的规模.构造.功能.
三(_)站在景山看紫禁城.
2.填写课后图表
3.请你说说故宫博物院的总体布局特征:(在课本上找出原句)
①:②:③:
答案(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4.探讨本文的顺序安排
总体顺序:由到的顺序.
全文总序由到
太和殿外由到
顺序太和殿内由到
由到
由到
答案:南.北.空间
a.南.北
b.上.下
C.中央.四周
d.下.上
e.中央.四周
注意:空间顺序中的介词.趋向动词.方位名词的标志鉴定,是判断确定空间顺序的
重要线索.
独学+群学
+展示+补充
第二课时
学习
目标 1.找出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第二课时 2.体会说明文详略组织结构的安排
集体默读文本,设计4个活动,让学生
独立完成右框中的1.2两个问题,小组群学展示第3.4两个问题快速浏览课文: 1.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说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
1.作诠释(文章开头在介绍故宫的历史和各殿.宫的用途时都用了诠释的说明方
法)
2.列数字(在总说故宫博物院的规模以及具体说明太和殿的布局.外观.内景时,主
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3.打比方(在说明金水河的美丽时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4.作比较(在介绍前三殿和后三宫的建筑风格.图案时都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
法)
2.在众多的宫殿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太和殿作为重点来介绍?
答案从全文看,重点说明〝前朝〞和〝内廷〞;就局部而言,重点介绍太和殿.因
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主体,最能体现故宫建筑设计的特色--处处体观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皇权至上的思想.重点介绍此殿,说明它在历史上的重要〝位置〞,
自然能体现出〝故宫〞的特征,所以文章对此重点说明.
3.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
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重点与详略的安排是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的. 独学+群学
+展示+补充
课堂总结北京故宫博物院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传统和独特风格.本文详略得当地选择了材料,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用不长的篇幅,鲜明地介绍出了规模宏大.结构精美.布局统一的故宫.学习本文,我们要明确介绍建筑物,首要是抓住事物的特征,另外还要学习运用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的方法,学以致用,把握方位词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