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石市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2017·深圳模拟)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 拮据jù诓骗kuāng恪尽职守kè 一抔黄土póu
B . 簇新cù蓬蒿gāo吹毛求疵cī 断壁残垣yuán
C . 荣膺yīng沉湎miǎn中流砥柱dǐ引颈受戮lù
D . 荫庇yìn伫立chù 鳞次栉比zhì 咬文嚼字jiáo
2. (2分) (2018九下·夏津开学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如对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为薨、百岁等;对父母之死称见背、崩等;对佛道徒之死称坐化、仙游等。

B . 黄金台,亦称招贤台,又称金台、燕台。

据史料考证,战国时期燕昭王有感于千金买骨的故事,高筑“黄金台”以招贤纳士,以致名将乐毅、剧辛先后投奔燕国。

C . 传说中的“三山”因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格外受到古人的神往。

《史记》载:“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D . 古代人作揖的方式有很多,男子右手握拳左手包于其上是“吉拜”,表示尊重,用于见面、告别等场合;相反的手势则是“凶拜”,一般用于吊丧。

女性的手势和男性是相反的。

二、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9分)
3. (9分) (2018九上·杭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南山路,融自然美景与人文积淀于一身,是西子湖畔一道亮丽的“黄金湖岸风景线”。

①漫步南山路,你很难用一句话来形容它的美。

那是英式茶馆里富丽堂皇的西式茶点,是林荫咖啡馆中悠然飘散的醇醇浓香,是西子湖畔牵手散步的浪漫心境,是法国梧桐留下的婆娑倩影,是仿若浩瀚星空的夜幕灯火……②琳琅满目的各国美食、美酒,富有特色的人文气息,③环绕西湖的自然风光,它们发生美妙的碰撞,相得益彰,如何不令人赏心悦目?④陶醉其中?
(1)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积淀
B . 富丽堂皇
C . 仿若
D . 相得益彰
(2)文段中画线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4. (5分) (2017八下·宁波月考) 古诗文默写
①________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

③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

④________ ,坐看云起时。

⑤弃我去者,________;乱我心者,________。

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四、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5. (5分)有一个福建军阀在他统辖的境内出了一张告示,悬赏“缉拿苏维埃,死活不论”。

他宣称此人到处横行不法,应予歼灭!这个军阀是谁?
6. (5分)(2011·锦州) 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新时代雷锋传人郭明义,坚持二十年无偿献血,个人捐款达十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l80多人。

前不久,他参加了辽宁省学联第八次代表大会,与优秀学生代表进行亲切交谈。

如果你是学生代表,你将对他说些什么?(不超过40字)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7. (20分)(2011·十堰)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高贵的捐赠
方冠晴
①这是一场惨痛的灾难。

一场大火,夺去了这个家庭女主人的生命,吞噬了这个家庭所有的财产,男主人和他那叫翔予的小孩在消防人员的帮助下,艰难地逃了出来。

②我是在灾难后的第二天去看望他们的,带去了一点点钱,算是对他们的捐赠。

在捐赠的人群中,有一对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俩显然也是来捐赠的,却呆在人群的外围。

那个母亲蹲在地上,絮絮叨叨地向那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孩说着什么,而那小女孩撅着嘴,一脸的不情愿。

③我猜测,可能是这位母亲拿了女儿不愿意拿出的东西来捐赠,才引得了小女孩的不高兴。

我走过去,才发现自己的猜测错了。

那位母亲正在指着地上的那堆东西对女儿说:“你瞧,这被褥,是妈妈最好的被褥。

这件衣服,是你爸爸刚买的、最好的一件衣服。

我们都能将自己最好的东西拿来捐给翔子家,你为什么就不能拿你最好的呢?你有那么多玩具,为什么偏偏就拿这个破旧的玩具熊呢?”
④小女孩有些局促不安,小声地问:“难道就要将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吗?非得最好的吗?”母亲回答说:“我想是的。

咱们能不能不捐这破旧的熊,捐你最宝贝的?”
⑤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无措,但最终还是小声说:“我,舍不得。


⑥停了几秒,小女孩又问:“我要是将我最宝贝的东西捐给了翔予,他还会还给我吗?”我忍不住就插了嘴,因为小女孩提问的样子实在是大可爱了,“当然不会,哪有捐出去的东西又要回来的道理?”小女孩有些不死心,抬头看了看她的妈妈。

她的妈妈点了点头,算是肯定我的回答。

女孩这才彻底低了头。

我们一道走过去,我将准备好的一点点钱交到翔子父亲的手里,说上一两句安慰的话。

小女孩的母亲送上带来的被褥和衣物。

小女孩慢慢走上前去,拉过满脸泪痕的翔子的手,郑重地、小心翼翼地将她母亲的手交到翔子那只小手上,她的脸色己经苍白,咬了咬嘴唇,再咬了咬嘴唇,然后下了很火决心似的说:“翔子,我将我妈妈捐给你了,你以后有妈妈了。

”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淌了下来,然后嘤嘤地突出了声,转身跑开了。

⑧我终于明白了……
⑨我跑出人群去安慰她,她的母亲也追了过来:,小女虢抬起头来,满是泪花的双眼定定地看着她的母亲,然后怯怯地说:“妈妈,不,翔子的妈妈,我不是想将你要回来,可是,我还是想亲你一下。

你别告诉翔子,偷偷地让我亲一下好吗?”
⑩她的母亲一把抱住她,疯狂地吻她。

我看到,这位母亲的眼里,噙满了眼泪,满脸都是幸福而又骄傲的神情,我的眼睛也潮湿了,是因为——;她骄傲,是因为——,我的眼睛也已经湿润了,为这小女孩,更为她的母亲。

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它让所有的大人汗颜。

面对别人的灾难,我们奉上的只是微薄的关爱和同情,而这小女孩奉上的,是她的整个世界。

这也是我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母亲,她在她女儿那小小的纯洁的心里种上了爱的种子,开出了高贵的花。

(选自《中学生博览》2009年第8期,有删改)
(1)文中说,我的捐赠是“一点点钱”和“一两句安慰的话”,而小女孩的捐赠是“我看到的最高贵的捐赠”,这用的是什么写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2)根据文章内容,请将原文中横线上空缺的两句话补充完整。

是因为:________
是因为: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一处细节描写,极其生动形象,反映了小女孩的内心世界。

请用简洁的文字以第一人称描写出小女孩此时的心理活动。

(80字以内)
(4)文章结尾三次用到了“高贵”一词,请结合语境分别指出其中含义。

①高贵的捐赠:________
②高贵的母亲:________
③高贵的花:________
(5)读了文章,你一定会喜欢文章中母亲或小女孩的形象,请你任选其中的一位简要评价。

(6)这篇文章通过母女捐赠的故事,从一个新的角度诠释并丰富了爱的内涵,请你用“爱是……爱是……”的句式写出两句话,揭示本文所表达的这种爱的内涵。

8. (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竺可桢宛敏渭
唐宋许多大诗人,善于鸟语花香的暗示,把大自然的变化写进诗篇。

其中许多诗句,经过千百年的,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至今还脍炙人口。

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

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

”这就是说,只有对大自然很深的人,才能领悟它的语言,和它亲密对话。

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物候学的角度来说,这首在当年就很轰动的诗,表现了两个重要规律:第一,草木的茂盛和凋谢,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的规律;第二,这循环是随气候转化的,春风一到,头年枯黄的草木就苏醒了。

春天来临的信息是什么呢?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可以找到答案。

李白诗曰:“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句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洪迈《荣斋随笔》中指出:这首诗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几经推敲,改了几次才定了“绿”字。

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这是符合物候学的规律的。

王安石这句诗还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

若把它改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

因为在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挟带黄沙比吹绿草叶更有代表性,所以,李白《扶风豪士歌》中,有“洛阳三月飞胡沙”之句。

虽则句中“胡沙”是暗指安史之乱,但河南春天风沙很大也是事实。

(1)依次填入文中画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领悟考验感悟
B . 领略考验感觉
C . 领悟考证感悟
D . 领略考证感觉
(2)从文章内容看,本文作者认为江南春天来临的信息是什么?
(3)“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是诗人几经推敲才改定的,本文作者认为用“绿”字的好处是什么?
(4)文章引用李白《扶风豪士歌》中的诗句目的是什么?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
9. (19分)(2013·玉溪)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
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________
②处赴志之志: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3)
文章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先写渔人如何发现桃花源,再写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

(4)
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
七、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10. (5分)阅读陶渊明的《饮酒》,完成小题。

【甲】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人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飞良弓。

(1)
结合作者经历,你认为【甲】文的诗句“此中有真意”的“真意”指________ ;【乙】文中的“觉悟当念还”中的“还”指的是________ 。

(2)
请从下面A、B两句中任选一句,描绘出诗句中展现的场景。

A.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B.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3)
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抒发怡然自得的闲适心情相比,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八、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7九上·孝感月考) 请从以下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书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①初中三年,是紧张而充实的三年。

是一张芬芳的信件,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是温馨浪漫的诗歌,是风波迭起的戏剧。

在这三年中,我们为彼此微笑,为彼此哭泣……
请以“那一刻成为我心中的美”为题,写一篇作文。

②《木兰诗》中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演绎一段千古传奇;《背影》中朱自清凝望父亲的背影,潸然泪下,百感交集,引发多少读者的共鸣;《散步》中“我”选择平坦的大路顺从了母亲,委屈了孩子,让亲情的馨香洒满一路……
是孝心无价还是责任担当?是报答感恩还是真爱无限?……请任选一个角度按要求作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9分)
3-1、
3-2、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4-1、
四、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5-1、
6-1、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7-1、
7-2、
7-3、
7-4、
7-5、
7-6、
8-1、
8-2、
8-3、
8-4、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
9-1、
9-2、
9-3、
9-4、
七、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10-1、
10-2、
10-3、
八、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