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5月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C. 始终坚持同时分析多对相对性状
D. 选用了非常适合的实验材料
【答案】C
【解析】
【分析】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选材:豌豆.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共50分。1—20题每题1分,21-35题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孟德尔在探究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A、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内容为:“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A正确;
故选B。
【点睛】
6.显微镜下观察到果蝇(2n=8)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已分成两组,每组4条。那么,可以肯定每组染色体中( )
A.有4个DNA分子B.有8条染色单体
C.没有非同源染色体D.没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果蝇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已分成两组,且每组4条,则说明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此时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如果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则每组染色体中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A错误;
(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
(3)利用统计学方法;
(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
【详解】ALeabharlann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A不符合题意;
B.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B不符合题意;
C.孟德尔遗传实验是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多对性状的遗传,C符合题意;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选材科学,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将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显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隐性纯合一行植株所产生的F1中( )
A. 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都会有B. 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3:1
C. 都为隐性个体D. 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1:1
【答案】C
2.高茎豌豆自交得到90株高茎豌豆和30株矮茎豌豆,则纯合的高茎豌豆有()
A.90B.30C.60D.12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豌豆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用D、d表示),高茎豌豆自交得到90株高茎豌豆和30株矮茎豌豆,即性状分离比为高茎:矮茎=3:1,说明亲本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纯种豌豆在自然情况下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所以间行种植彼此之间互不影响。
【详解】纯种豌豆在自然情况下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所以间行种植彼此之间互不影响,隐性纯合一行植株所产生的F1都是隐性个体,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睛】
5.—批豌豆种子中,基因型为AA与Aa的种子数之比为1:2,自然状态下种植这批种子,子一代植株的基因型AA:Aa:aa的比例为( )
B、孟德尔通过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提出问题,B错误;
C、“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C正确;
D、“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过程、假说内容及检测方法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详解】高茎豌豆自交得到90株高茎豌豆和30株矮茎豌豆,出现性状分离,说明亲本是杂合体Dd.亲本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2:1,所以后代中纯合的高茎豌豆有90×1/3 =30株。
故选B。
3.孟德尔利用豌豆杂交实验研究遗传规律,其获得成功的原因不包括( )
A.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A.“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B.“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假说的内容
C.“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
D.“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
【答案】B
【解析】
【分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A.4:4:1B.3:2:1C.2:1:1D.5:2:1
【答案】B
【解析】
【分析】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自花闭花传粉,所以基因型为AA的豌豆后代都AA,而基因型为Aa的豌豆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产生AA、Aa、aa的个体。
【详解】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1:2,即AA占1/3,Aa占2/3,由于自然状态下豌豆只能自交,因此13AA自交后代仍为AA,而2/3Aa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2/3×(1/4AA、1/2Aa、1/4aa)。所以自然状态下,其子一代中胚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2/3×1/4)AA:(2/3×1/2)Aa:(2/3×1/4)aa=3:2:1,ACD错误,B正确。
高一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优题速享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C. 始终坚持同时分析多对相对性状
D. 选用了非常适合的实验材料
【答案】C
【解析】
【分析】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选材:豌豆.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共50分。1—20题每题1分,21-35题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孟德尔在探究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A、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内容为:“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A正确;
故选B。
【点睛】
6.显微镜下观察到果蝇(2n=8)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已分成两组,每组4条。那么,可以肯定每组染色体中( )
A.有4个DNA分子B.有8条染色单体
C.没有非同源染色体D.没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果蝇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已分成两组,且每组4条,则说明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此时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如果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则每组染色体中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A错误;
(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
(3)利用统计学方法;
(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
【详解】ALeabharlann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A不符合题意;
B.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B不符合题意;
C.孟德尔遗传实验是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多对性状的遗传,C符合题意;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选材科学,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将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显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隐性纯合一行植株所产生的F1中( )
A. 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都会有B. 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3:1
C. 都为隐性个体D. 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1:1
【答案】C
2.高茎豌豆自交得到90株高茎豌豆和30株矮茎豌豆,则纯合的高茎豌豆有()
A.90B.30C.60D.12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豌豆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用D、d表示),高茎豌豆自交得到90株高茎豌豆和30株矮茎豌豆,即性状分离比为高茎:矮茎=3:1,说明亲本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纯种豌豆在自然情况下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所以间行种植彼此之间互不影响。
【详解】纯种豌豆在自然情况下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所以间行种植彼此之间互不影响,隐性纯合一行植株所产生的F1都是隐性个体,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睛】
5.—批豌豆种子中,基因型为AA与Aa的种子数之比为1:2,自然状态下种植这批种子,子一代植株的基因型AA:Aa:aa的比例为( )
B、孟德尔通过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提出问题,B错误;
C、“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C正确;
D、“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过程、假说内容及检测方法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详解】高茎豌豆自交得到90株高茎豌豆和30株矮茎豌豆,出现性状分离,说明亲本是杂合体Dd.亲本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2:1,所以后代中纯合的高茎豌豆有90×1/3 =30株。
故选B。
3.孟德尔利用豌豆杂交实验研究遗传规律,其获得成功的原因不包括( )
A.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A.“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B.“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假说的内容
C.“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
D.“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
【答案】B
【解析】
【分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A.4:4:1B.3:2:1C.2:1:1D.5:2:1
【答案】B
【解析】
【分析】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自花闭花传粉,所以基因型为AA的豌豆后代都AA,而基因型为Aa的豌豆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产生AA、Aa、aa的个体。
【详解】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1:2,即AA占1/3,Aa占2/3,由于自然状态下豌豆只能自交,因此13AA自交后代仍为AA,而2/3Aa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2/3×(1/4AA、1/2Aa、1/4aa)。所以自然状态下,其子一代中胚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2/3×1/4)AA:(2/3×1/2)Aa:(2/3×1/4)aa=3:2:1,ACD错误,B正确。
高一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优题速享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