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少年闰土》第2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少年闰土》第2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体会给“我”讲新鲜事时的闰土形象。

3.能说出“我”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教学过程
一、概括“新鲜事”
1.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生气勃勃、害羞朴实的闰土。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听听闰土所说的那些新鲜事,继续发现在“我”心里,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

2.学生默读第6~18自然段,照样子用小标题概括“新鲜事”:
(雪地捕鸟)()()()
3.交流反馈,相机板书。

(如:夏日拾贝、月夜刺猹、潮汛看鱼)
二、再识闰土
1.学生选取最感兴趣的一件“新鲜事”练习朗读。

2.交流展示,相机指导。

雪地捕鸟
(1)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2)学生口头完成填空。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起一个大竹匾,()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在棒上的绳子只一(),那鸟雀就()在竹匾下了。

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3)出示动词,引导学生练说雪地捕鸟的过程。

扫、支、撒、缚、拉、罩
月夜刺猹
(1)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会成为“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教师小结:夏日的夜晚,在广阔的沙地里,手拿钢叉,与伶俐的猹斗智斗勇,这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一件多么新鲜奇特的事。

难怪多年后“我”回忆起闰土时眼前就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

(学生背诵第1自然段)。

夏日拾贝、潮汛看鱼
(1)引导学生思考:相比其他两件事,这两件事写得比较简单,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有详有略,突出重点。

)
(2)追问:能不能直接把这两件事去掉不写?(去掉不能体现“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
3.概括闰土形象。

(1)过渡:闰土给鲁迅讲了这么多的新鲜事,这个看起来
有些随和的小男孩身上的什么深深地吸引了鲁迅?
(2)引导学生小结:他真是一个()的少年。

(板书:聪明能干、见多识广……)
(3)引读:难怪“我”从心底里发出感叹——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4)引导学生思考:这里的“阿”包含了“我”怎样复杂的情感?(对闰土的羡慕,对自己只能困在院子里的不满……)
三、对比阅读,加深体会
1.学生再读课文,摘录关键语句,填写表格。

生活经历对比闰土,鲁迅知道雪天在沙地上如何捕鸟,而“我”却不知道知道夏天去海边拾贝壳,而“我”不知道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有瓜地刺猹的经历,而“我”不知道西瓜还有这样危险的经历会在潮汛来时去看长着两个脚的跳鱼儿,而“我”听也没听说过还有这样的鱼儿……,……这许许多多的新鲜事,“我”从来都不知道 2.讨论交流:默读课文第18自然段,读懂“我”的内心世界。

(1)“我往常的朋友”是些什么样的人?
明确:生活在深宅大院里的少爷们。

(2)“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
明确:“四角的天空”表面上指后院高墙上的棱角,实
际上是说“我”和其他少爷们一样都生活在深宅大院,不能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见识狭隘。

(3)这一自然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对闰土的佩服,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

在对比阅读中,加深体会作者就是这样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的。

四、感受分别
1.过渡:闰土就要回家去了,“我”依依不舍——(指名读第19自然段)
2.提问:“我”和闰土分别时是用什么方式表达友谊的?(哭)同样是哭,有什么不同吗?可不可以换过来?
比较“大哭”和“躲到厨房哭”的不同,引导学生体会虽然两人在聊天玩耍中没有隔阂,但两人的身份是不同的。

教师小结:虽然他们哭的方式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真挚的友情。

他们相处的时间很短,但闰土的勇敢机敏、聪明能干、见多识广……深深地留在鲁迅的记忆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改变了以往阅读教学面面俱到、串讲串问的传统做法,以学生研读为主体,探究发现为手段,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在研读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开放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灵活处理汇报方式。

在交流中,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丰富课文的内容,以较短的时间在整体上感知了教学内容,凸现了少年闰土的形象。

在重点词句的研读中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读思结合,在探究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