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技术》期中测试题(带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保护技术》综合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2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1.在温带地区,昆虫生长发育的临界高温是()。

A. 22℃~30℃
B. 35℃~40℃
C. 40℃~45℃
D.45℃~60℃
2.下列植物病原真菌类型中,营养体为无隔菌丝的是()。

A、接合菌亚门
B、子囊菌亚门
C、担子菌亚门
D、半知菌亚门
3.下列昆虫羽化后不危害植物的是()
A.玉米螟
B.绿盲蝽
C.蝗虫
D.叶蝉
4.下列农业害虫中,具有多型现象的是()。

A.棉铃虫
B.玉米螟
C.小地老虎
D.稻褐飞虱
5.完全变态的昆虫幼虫根据足的数目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其中蛴螬属于()。

A.原足型
B.多足型
C.寡足型
D.无足型
6.棉蚜是棉花上的主要害虫,在分类上属于()。

A.双翅目
B.同翅目
C.鞘翅目
D.膜翅目
7.可以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的病原物是()。

A.细菌
B.病毒
C.白粉菌
D.锈菌
8.适合应用有效积温法则预测发生代数的昆虫是()。

A一年一代的昆虫 B.一年多代昆虫 C.有滞育现象昆虫 D.有迁飞性昆虫
9.农业害虫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是土壤,以下害虫受土壤因素影响最大的是()。

A、蝼蛄
B、棉铃虫
C、豆天蛾
D、黏虫10.小麦吸浆虫在小麦穗部产卵,其卵的形状为()。

A、长椭圆形
B、袋形
C、有柄形
D、弹形
11.下列真菌孢子中,经过两性细胞或两性器官结合后形成的孢子为()
A、分生孢子
B、厚壁孢子
C、孢囊孢子
D、子囊孢子
12.为害高等植物的病原物中,数量及为害程度居第二位的是()。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线虫
13.病原物在寄主体内吸收养分和不断扩展蔓延的时期是()。

A、接触期
B、侵入期
C、潜育期
D、发病期14.植物病原物传播方式有多种,病原真菌传播的主要方式是()。

A、气流传播
B、雨水传播
C、介体传播
D、人为传播
15.根据杀虫剂的毒理作用分类,属于物理性毒剂的农药是()。

A、矿物油剂
B、呋喃丹
C、敌杀死
D、硫化氢
16.常见农药剂型中,施药具有方向性且对天敌昆虫安全的农药剂型是()。

A、粉剂
B、乳油
C、粒剂
D、胶悬剂
17.地老虎可为害棉花、玉米等多种作物,其早春产卵的主要场所是()。

A、土壤
B、田间杂草
C、病株残体
D、田间病株
18.病虫防治中,诱杀成虫的最佳时间为()。

A、产卵前期
B、产卵中期
C、产卵盛期
D、产卵末期
19.黏虫的学名Mythimna scparata Walker,则其种名是()。

A、Mythimna scparata Walker
B、Mythimna
C、scparata
D、Walker
20.花生青枯病属于细菌性病害,此类病害的典型病症为()。

A、霉状物
B、粉状物
C、线状物
D、脓状物
21.玉米大、小斑病在我省危害日趋严重,其化学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在玉米的()。

A、出苗拔节期
B、喇叭口期
C、抽雄灌浆期
D、成熟期
22.不同龄期的棉铃虫为害部位不同,以为害棉花蕾花为主的属于()。

A.一龄虫
B.二龄虫
C.三、四龄虫
D.五、六龄虫
23.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只有初侵染而没有再侵染,或再侵染作用很小的病害是()。

A、小麦白粉病
B、水稻稻瘟病
C、棉花黄萎病
D、小麦锈病
24.真菌无性繁殖产生的无性孢子类型多种,无性孢子为孢囊孢子的亚门是()。

A、接合菌亚门B子囊菌亚门
C、担子菌亚门
D、半知菌亚门
25.在山东省小麦吸浆虫一年发生的世代数为()。

A、1代
B、2代
C、3代
D、4代
26.没有细胞结构,颗粒内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这种病原物是()。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线虫
27.转基因抗虫棉抵抗的主要害虫是( )。

A、棉蚜
B、棉铃虫
C、棉红蜘蛛
D、地老虎
28.下列选项中,与七星瓢虫食性相匹配的选项是()。

A、植食性B.肉食性
C、粪食性
D、腐食性
29.不能用来喷雾的农药剂型是()。

A、粉剂
B、可湿性粉剂
C、乳油
D、胶悬剂
30.下列病害中,发病作物茎部维管束不变色的是()。

A、番茄青枯病
B、棉花枯萎病
C、棉花黄萎病
D、黄瓜疫病
31.玉米螟在山东省的越冬虫态和越冬场所是()。

A、老熟幼虫,寄主体内
B、卵,寄主体内
C、老熟幼虫,土壤中
D、卵,土壤中
32..在春季为害桃树新梢,致其干枯的害虫是()。

A、桃小食心虫B.梨小食心虫
C、桃蠹蛾
D、葡萄十星叶甲
33.一年中,苹果腐烂病外观症状集中出现的时期在()。

A、初冬B.早春
C、初夏
D、初秋
34.下列害虫中可利用种子包衣技术有效防治的是()。

A、蛴螬B.黏虫
C、小麦吸浆虫
D、玉米螟
35.植物害虫卵孵化高峰期的孵化率是()。

A、16% B.50%
C、84%
D、96%
36.下列农药中,能有效防治白菜软腐病的是()。

A、喹菌铜B.甲霜灵
C、百菌清
D、病毒A
37.下列昆虫中具有锉吸式口器的是()。

A、蚜虫
B、飞虱
C、蓟马
D、夜蝉
38.植物叶片干枯后仍保持绿色,根茎部切口处有污白色菌脓渗出,这是( )。

A、棉花黄萎病
B、棉花枯萎病
C、花生青枯病
D、蔬菜根结线虫病
39.防止地老虎,一般应该重点防治()。

A、第一代
B、第二代
C、第三代
D、第四代
40.棉红蜘蛛多在田边地头发生,在田间调查时应采取()。

A、五点式取样
B、“Z”字形取样
C、棋盘式取样
D、平行线式取样
41.蛾类和蝶类的区别之一是蝶类的触角为()。

A、球杆状
B、丝状
C、羽毛状
D、锤状
42.影响小麦锈病发生轻重的主要环境因子是()。

A、大面积感病品种
B、适宜温度
C、多雨多雾多露
D、菌源充足
43.下列农药剂型中,因加入大量有机溶剂而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是()。

A、水剂
B、乳油
C、胶悬剂
D、种衣剂
44.有的小麦品种感染条锈病后,症状表现明显,但对产量和质量影响不大。

这种抗病性表现称为
()。

A、免疫
B、抗病
C、耐病
D、感病
45.影响黄瓜霜霉病发生轻重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光照
B、湿度
C、温度
D、风
46.BT抗虫棉之所以变现抗虫是因为在抗虫基因的控制下合成毒蛋白,导致棉铃虫取食后死亡。

这种
抗虫机制是()。

A、不选择性
B、耐害性
C、避虫性
D、抗生性
47.下列农药剂型中,可控制有效成分的稀释速度,延长持效期,并可直接施用的是()。

A、颗粒剂
B、可湿性粉剂
C、胶悬剂
D、气雾剂
48.化学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最佳时间是()。

A、抽穗时期
B、扬花初期
C、杨花末期
D、灌浆期
49.在农药加工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水在固体表面的湿润展布性而加入的助剂是()。

A、乳化剂
B、溶剂
C、分散剂
D、湿展剂
50.下列昆虫中,能进行多胚生殖,常用作农作物虫害生物防治的是()
A、家蚕
B、蜜蜂
C、麦蚜
D、麦蚜茧蜂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确定植物检疫对象的依据是什么?
2.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分别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应选用哪些类型的农药进行防治?
3.植物病害流行会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简答植物病害流行的类型及特点。

4.针对“毒豇豆”事件,影响恶劣,请回答应该怎样安全使用农药?
5.“条锈成行叶锈乱,杆锈是个大红斑”形象地概括了小麦三种锈病的区别,请简要说明小麦三种锈病症状的共同特点。

6.请写出虫害预测的基本方法?
7.老李家的玉米地里长处许多又矮又粗的玉米植株,节间短、叶色浓绿,而且越靠近田边地头的病株越多,经诊断这是一种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

那么,诊断植物病毒病的依据是什么?
8.去年在我省夏玉米上爆发一种新的地下害虫——二点委夜蛾,该害虫要蛀食玉米茎基部,严重地缺苗断垄,与地老虎危害相似。

由于害虫隐藏在还田的桔杆下,给用药带来困难。

请问:你怎么指导农民进行有效防治。

9.正确区分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是进行作物病害防治的基础。

这两类病害各有什么特点?
10.黄瓜霜霉病是一种分布广、传播快且危害重的病害。

简答黄瓜霜霉病的危害症状?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1.某农场种了2公顷小麦,计划在春季用72%
2.4-d丁酯乳油50g,兑水60kg进行茎叶喷雾防除
杂草,(1)每喷雾器水(15kg)中应加入多少克农药?(2)假如每公顷喷50喷雾器,该农场需要准备72%2.4-d丁酯乳油多少kg?
四、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某麦田在小麦抽穗期,发生一种小飞虫,且数量较多,灌浆期,剥取麦株上的籽粒,在内部有红色幼虫,收获后,该麦田的小麦瘪粒较多,产量低。

1)试分析判断该种害虫的种类。

写出其所属科目的形态特点
2)写出该种害虫的发生条件?
2.赵家岭苹果合作社准备新建一苹果园,生产绿色果品供应大型城市。

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合作社禁止施用化肥农药防止害虫。

经调查当地苹果园发生的害虫主要有
食心虫类、蚜虫类、卷叶蛾类等。

请运用所学知识,写出生产绿色果品的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5.答:三种锈病的共同特点是在受害的叶片或秸秆上出现鲜黄色、黄褐色或深褐色的疱状小突起,这是病菌的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铁锈色粉状物质,故称锈病。

后期病部形成黑色疱状小突起,是病菌的冬孢子堆。

6.答:
发生期预测的方法有:发育进度预测法、物候预测法、有效积温预测法。

发生量预测方法有:有效积温预测法、经验指标预测法。

7.答:
①常见的症状是花叶、矮缩、黄化、畸形,没有病症;
②田间病株多是分散、零星发生,没有规律性;
③昆虫传播的病毒病,其发生特点与昆虫的活动规律紧密相关;
④田间病毒病往往有复合感染的现象,症状与单一感染的不同,有的病毒病症状随温度变化有隐症现象。

8.答:地下害虫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法:清理秸秆,尤其是靠近玉米苗的地方;
物理防治法:杀虫灯诱杀成虫;
化学防治法:防止幼虫,在幼虫孵化高峰期,撒药土或药剂灌根。

9.答:
非侵染性病害的特点:
(1)大面积同时发生,田间分布比较均匀,但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2)没有病症。

(3)田间没有明显的发病中心,没有从点到面的扩散过程,没有传染性。

(4)病害发生与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措施关系密切,采取适当措施可是病状恢复正常。

侵染性病害的特点:
(1)都具有传染性
(2)在田间发生时,具有明显的由点到面,即由一个发病中心逐渐向四周扩大的发展过程
(3)有的病害在田间扩展还与某些昆虫有联系
10.答: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产生淡黄色小斑块,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淡黄色病斑,潮湿时在叶背病斑上长有灰紫色霉层,为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严重时,病斑连接成片,全也呈黄褐色干枯蜷缩,田间一片枯黄,使植株早衰而死。

三、计算题答案
答:(1)60kg=60×10³g 15kg=15×10³g
稀释倍数=稀释剂用量/农药制剂量
=60×10³/50
=1200
所需农药制剂量=药械可盛药液量/稀释倍数
=15×10³/1200
=12.5g
答:每喷雾器(15kg)应加入12.5g农药
(2)12.5×50×2=1250g
1250g=1.25kg
答:老李需准备72%2,4—D丁酯乳油1.25kg
四、综合分析题答案
1.(1)答:
①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

②双翅目的主要:特征体小到中型,成虫多为刺吸式或舔吸式口器,触角丝状、具芒状或其他形状。

前翅膜质,翅脉简单,后翅退化为平衡棒。

全变态,幼虫蛆式,无足型
(2)发生条件:
小麦吸浆虫喜湿怕干,在温度适宜时,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发生量的关键因素,当土壤含水量低于15%时不化蛹,土壤含水量达20%--25%才能大量化蛹、羽化。

特别是有雾和露水时,成虫易于产卵,幼虫易于入侵;春季缺雨、土壤板结发生量少
2.答:综合防治措施:
(1)植物检疫
(2)农业防治:
选用抗虫品种;
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抗虫性;
及时摘除虫果,销毁,清洁田园;
尽量避免和其他寄主果树混栽;
加强栽培管理,如合理密植及时整枝、剪枝、除草、培土、冬季深翻土地。

(3)物理防治:
利用黑光灯,诱集剂诱杀害虫;
布设黏虫板诱杀蚜虫类的等;
果实套袋,果园周围架设防虫网;
(4)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昆虫;
释放赤眼蜂、瓢虫等天敌昆虫;
使用苏云金杆菌类、白僵菌类生物制剂防治害虫;
利用性诱剂诱杀害虫;
及时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害虫防控技术;
【评分标准】要点正确,表述自然合理即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