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二轮重难专题研究专题一化学思想方法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部分重点题型突破专题一化学思想方法精练课件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部分重点题型突破专题一化学思想方法精练课件
编后语
听课对同学们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听得好好,直接关系到大家最终的学习成绩。如何听好课,同学们可以参考如下建议:
一、听要点。
一般来说,一节课的要点就是老师们在备课中准备的讲课大纲。许多老师在讲课正式开始之前会告诉大家,同学们对此要格外注意。例如在学习物理 课“力的三要素”这一节时,老师会先列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这就是一堂课的要点。把这三点认真听好了,这节课就基本掌握了。
优等生经验谈:听课时应注意学习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同学们如果理解了老师的思路和过程,那么后面的结论自然就出现了,学习起来才能够举 一反三,事半功倍。
2019/5/2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2
谢谢欣赏!
2019/5/2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3
二、听思路。
思路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步骤。例如老师在讲解一道数学题时,首先思考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然后在思考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样的过程来进行解 答。听课时关键应该弄清楚老师讲解问题的思路。
三、听问题。
对于自己预习中不懂的内容,上课时要重点把握。在听讲中要特别注意老师和课本中是怎么解释的。如果老师在讲课中一带而过,并没有详细解答, 大家要及时地把它们记下来,下课再向老师请教。
四、听方法。
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老师讲课的结论而且要认真关注老师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上语文课学习汉字,一般都是遵循着“形”、“音”、“义”的 研究方向;分析小说,一般都是从人物、环境、情节三个要素入手;写记叙文,则要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方面进行 叙述。这些都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其他的科目也有适用的学习方法,如解数学题时,会用到反正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消元法; 因式分解法等,掌握各个科目的方法是大家应该学习的核心所在。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一 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课件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一 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课件

A.S+O2 SO2 B.C+2CuO 2Cu+CO2↑
C.2KClO3
2KCl+3O2↑
D.CuSO4+2NaOH
Cu(OH)2↓+Na2SO4
8.(2023新疆)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 正确的是( B ) A.有机物均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 氢元素 C.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产生了化 学反应 D.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 质一定是催化剂
分类 单质 碱 氧化物 有机物
11.归纳总结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对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化学与健康
①老年人缺钙会产生骨质疏松,容易 骨折 ②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B.化学与环保
①温室效应的形成与CO、CH4等有关 ②酸雨的形成主要与SO2、氮氧化物 有关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生活
4.(2023河北改编)分类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 确的是( B ) A.牛奶和食盐都是溶液 B.银和铜都是导体 C.Al2O3和NaHCO3都是盐 D.(NH4)2SO4和CO(NH2)2都是铵态氮肥
5.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 列总结合理的是( B )
6.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总结的规律正确的是( D ) A.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碱中含有氢氧根,所以C2H5OH属于碱 D.含氧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突破---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课件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突破---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课件

类型二 归纳总结 【例2】 (2023·湖北随州)学习化学课程的主题内容,下列说法都正确的一组 是( A )。
A.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①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②小苏打是焙制糕点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③使用含氟牙膏能预防龋齿
B.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①相同质量的O2 和O3 所含的原子个数 相同 ②蛋壳、贝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 是碳酸钙 ③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
3. (2023·湖北咸宁)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 认识正确的是( C )。
A. 分类观念:生铁、矿泉水、液氮都属于混合物 B. 守恒思想: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证明该物质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C. 宏微结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D. 证据推理: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7. (2023·湖南岳阳)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常用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C )。
A. 分子能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离子是带电的微观粒子,所以带电的微观粒子都是离子 C.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所以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 D. 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钙
C
实践
层清液的pH,判断土壤的酸碱性
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并回收废弃塑料等,控制“白色污
D
科学态度与责任 染”
强化训练
1. (2023·甘肃金昌)下列通过证据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C )。
选项 A B C D
证据 1滴水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 高锰酸钾、氯酸钾分别加热都能产生氧气 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 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划,铜片上有印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2017江西)根据反应事实能推导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以 下推理中错误的是( B)
选项
化学反应事实
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银不 A
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反应物的性质
通常木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 B 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反应温度
选项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
是( D )
A. 属于复合肥的有③⑧ B.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有①⑦ C. 属于金属材料的有④⑤⑥ D. 属于碱的有②⑨
【解析】①塑料保鲜膜属于有机合成材料;②纯碱是碳 酸钠的俗称,属于盐;③硝酸钾中含有氮、钾两种营养元 素,属于复合肥;④铝制易拉罐属于金属材料;⑤高铁的 铁轨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⑥圆珠笔头的圆珠属于金属 材料;⑦PET制成的矿泉水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⑧磷酸 二铵中含有氮、磷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⑨烧碱是 氢氧化钠的俗称,属于碱;故选D。
C
更剧烈
反应物的浓度
分别将等浓度的稀盐酸加入 D 到锌片和锌粉中,锌粉反应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更剧烈
【解析】铁与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同,铁比铜活泼, 而银没有铜活泼,故铁能与硫酸铜反应,而银与硫酸铜不 反应,A正确;木炭在充分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碳,不充 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影响反应的因素是氧气的浓度, 而不是反应物的温度,B错误;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较低, 故硫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C正确;锌粉和锌片与稀硫酸 反应时,锌粉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更大,反应更剧烈,D 正确。
B

因为可溶性碱属于碱的一类,而碱属于化合物,因此 符合从属关系
C

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属于化学反应, 因此它们之间符合从属关系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 D √ 物,氧化物属于化合物,它们都属于纯净物,因此它
们之间符合从属关系
2. (2017东营)对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研究物质的便捷途径。现有 以下物质:①塑料保鲜膜;②纯碱;③硝酸钾;④铝制易拉罐; ⑤高铁的铁轨;⑥我国自主生产的圆珠笔头的圆珠;⑦PET制 的矿泉水瓶;⑧磷酸二铵;⑨烧碱。对上述物质分类不正确的
法。下列关于CO2和CO的各项对比,有错误的是( C )
选项
共性
差异性
A
均由分子构成
分子的种类不同
B 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元素的质量比不同
C
均能与水化合
化合时现象不同
D
常温下均是无色气体
相同条件下气 体的密度不同
【解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但分子的种类不同,是两种不同的物质,A正确;一氧化 碳和二氧化碳均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一氧化碳中 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 量比为3∶8,B正确;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碳酸,一 氧化碳与水不反应,C错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常温下 均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一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小,二氧化 碳的密度比空气大,D正确。
【解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易升华,吸收大 量的热,故可用于人工降雨,也可用于光合作用,CO不 能用于光合作用,A不正确;通常CO2能溶于水,CO难 溶于水,B不正确;CO2无毒,CO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引 起中毒,C正确;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 多一个氧原子,D不正确。
2. 对比分析不同物质的共性与差异性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
2. (2017安徽)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 模型正确的是( D )
【解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 中子构成,因此原子结构模型中质子应存在于原子核中,而不是 在原子核外,A错误;根据物质中所含物质种类的多少把物质分 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根据所含元素种类的多少可分为单质 和化合物,因此化合物应属于纯净物,B错误;燃烧需满足三个 条件,分别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需达到可燃 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C错误;空气按体积计算, 氮气78%、氧气21%、其他成分1%(包括0.94%稀有气体、 0.03%二氧化碳与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D正确。
类型一 对比法 (A卷:2017.22,2014.16;B卷:2017.22,
2014.16) 1. (2017河池)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 CO的比较,正确的是( C ) A.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 B. 通常情况下,CO2极易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 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 二氧化碳分子比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解析】人的血液呈碱性,但人的体液不一定都呈碱性, 如胃酸属于人的体液中的一种,因含有盐酸而呈酸性,A 错误;不是所有液体都能导电,如酒精溶液和水等都不能 导电,B错误;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水也是均一、 稳定且无色透明的液体,但属于纯净物,不是溶液,C错 误;酸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 一定呈酸性,D正确。
2. (2017青岛改编)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 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B. 碱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 一定是碱 C.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可能是化合物 D. 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 有机物
类型 三 分类法(A卷:2015.9,2012.11) 1. 下列所给出的各组概念中,不符合如图所示从属关系的 是( A )
第2题图
X
Y
A
浓溶液
饱和溶液
B 可溶性碱

C 中和反应 复分解反应
D
氧化物
化合物
Z 混合物 化合物 化学反应 纯净物
【解析】
A
×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浓溶液和饱和溶液之间没 有关系
拓展类型
1. (2017永州)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
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C )
A. 少
N2 CO2 O2 空气中物质的体积分数

B. 弱
Fe Mg Cu 金属的活动性

C. 小
H2 H2O H2O2 相对分子质量

D. 小NaOH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 占21%,二氧化碳约占0.03%,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由少到 多的顺序为CO2<O2<N2,A错误;铁、镁、铜三种金属活动 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铜、铁、镁,B错误;氢气、水、过氧 化氢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18、34,依次增大, C正确;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pH>7,硫酸溶液呈酸性, pH<7,氯化钠溶液呈中性,pH=7,三种溶液pH由小到大 的顺序为硫酸、氯化钠、氢氧化钠,D错误。
【解析】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 属,如碳酸盐也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A错误;碱能与 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 是碱,如金属氧化物,B正确;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错 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一氧化碳、二 氧化碳含碳元素,但属于无机物,D错误。
3. 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 D )
类型二 推理法 (A卷:2015.14;B卷:2016.14 ) 1. (2016重庆B卷)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 推理正确的是( D ) A. 人的血液呈碱性,则人的体液都呈碱性 B. NaCl溶液能够导电,则所有液体都能导电 C. KNO3溶液无色透明,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D. 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红,能使石蕊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 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