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育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育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2021-2023年)
为全面提高学校美育工作水平,合力打造学校美育品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坚持因地制宜、以美育人的原则开展艺术教育,使我校美育教育步入一个新的阶段,结合我校发展实际,特制定学校美育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教育和学生身心规律,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传承中华传统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县好生街道地域特色文化,引领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
加强美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

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中小学生艺术素养。

全面推行美育课程改革,建立满足多样化美育课程需求的多元化师资队伍。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学知识,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具有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让学生感受和认识色彩、构图、造型、声音、节奏、旋律等美的构成元
素,学会用审美的眼光观察事物,提高学生对美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判断力。

让学生了解社会美,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培养良好的品行,懂得礼貌待人。

让学生接触欣赏自然美,培养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人人参与、凸现好生小学特色的美育体系。

三、推进措施
(一)加强美育课程建设。

以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审美格调、审美理想为目标,培养学生掌握一两项艺术特长和爱好。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美育课程,满足学生不同艺术爱好和特长发展的需要。

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积极开发美育校本课程和特色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序衔接。

充分挖掘好生街道地方民间民俗艺术资源,如剪纸、泥塑等,积极开发富有地域特色的美育课程,逐步形成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校传统的美育特色。

(二)深化美育教学改革。

加强美育的学科与融合,将美育与各学科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建立以提高学生美育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实施机制,研究美育教学新方法,激发学生持久的美育学习兴趣。

尊重学生个体和兴趣差异,年级间美育课程内容相互衔接,同类兴趣相对聚集,因生而
异,因材施教,探索建立自主多样选择的美育教学模式。

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围绕美育目标,构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美育育人机制。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美育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建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学校美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美育工作的统筹规划、宏观指导和综合管理。

(二)加大经费投入和建设力度。

将学校美育发展纳入年度经费预算,并逐步加大投入力度,满足学校美育发展基本需求。

(三)建立美育评价与督导制度。

开展学生艺术素养测评工作,将艺术素养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实施教师美育工作考核制度,纳入教师学校考核重要内容。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的巧妙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主力军,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能否提高的关键,因此备受关注。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认为阅读教学应注重美育的。

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把课文中那些优美的句段进行绘画再现,既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
激发了学生对美的追求,同时巩固了美术课的教学效果。

这样,阅读教学和美术科的教学融为一体,相互。

一举数得的教法,环环紧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这种形式的美育,是阅读教学的创新。

它为阅读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也为语文素养的提升开辟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阅读是以文字为载体的,尽管课文都是经过精选的名作,但学起来毕竟还是有些枯燥。

但如果教者结合具体语段的描写,让学生自己将文字变为动人的画面,学习的效果显而易见。

案例(一)《林海》一课中的有这样的句子: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对这个句子如何用的方法,我采取了如下的教学流程。

1.朗读生情。

师:用什么样的语气才能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生:通过自读、齐读等形式,总结出要用这样的语气读:舒缓、喜爱、欢快。

2.赏析悟情。

师:请同学们听一段录音,仔细领悟作者的感情怎样?生:对兴安岭的赞美、喜爱……
师:在作者的眼里,兴安岭不再是岭,而是把它当作什么呢?
生1:“当作活泼可爱的姑娘”;生2:“当作亭亭玉立的少女”;生3“当作守护兴安岭的女神”……
3.绘画动情。

(1).指导绘画,体现人物美。

师:这句话简直就是一幅迷人的画,作者把对大自然的爱寄寓在字里行间里。

现在大家把它画成一幅画,通过画画来表达自己的感慨。

谁画得好,就说谁深刻领会了作者爱岭的浓情。

让我们拿起画笔享受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美吧!学生兴趣盎然,纷纷构思作画:有的边读句子边画画,有的边画边读,沉浸在画作的欣赏中,陶醉在美的境界里。

(2).画作展示,体验意境美。

师:请画好的前十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画作。

学生按次序上台展示,当展示一完毕,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拥有的这种成就感洋溢在孩子们的脸上。

4.评议煽情。

先由展示的学生自评,再由学生互评,最后由教师点评。

通过这种形式多样的评价,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对美的鉴赏能力。

案例(二)《草原》这一课的第一自然段,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草原的美景,令人百读不厌;用迷人的画面感再现草原的美丽令人触景生情。

教学这一段时教师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享受优美文字的同时,想象草原诱人的风景。

可按如下三个步骤进行教学:
1.看图学文欣赏美。

课文配了插图(黑白版)让学生一边看文字一边看插图,对草原形成初步的印象。

2.着色描绘感受美。

请学生结合语言的描述,对插图进行着色,使图中的色彩与文字的描绘保持基本一致。

这样做,有利于发挥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从而消除了学生学习上依赖老师传授知识的心理。

学生在着色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3.动手绘画创造美。

请学生依据文字的叙述画一幅画。

学生动笔画画。

不同学生储备的知识不同,想象也不一样,因而绘出的画面各有千秋,这就不足为奇了。

但着色练习的环节为学生独立绘画提供了示范引领作用。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画画,以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让学生享受由欣赏美到追求美的过程。

通过这种流程的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绘画能力等。

图文并茂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审美情趣。

因为“美是到处都有的”!作为语文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美的传播者。

由此看来,学生审美观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引领。

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指导得法,诱导得巧,学生定能将篇篇美文变成幅幅画面,也就可实现文美与景美的统一。

阅读教学中美育的,较好地体现了语文教学与美术教学的学科整合,有利于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动脑、动手,实践、创新,也体现了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里提
出的“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种整合,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整体提高与发展,也使素质教育与快乐教育理念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

可以这么说这是思想性、艺术性、实践性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我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让这种模式在快乐教育的引领下激励着我进行阅读教学的创新。

学校美育工作总结
党对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给我们学校的艺术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

我校的美育工作在县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学校领导的直接参与和领导下,本着“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全面加特长人才”的办学原则,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开展艺术教育工作,不断更新教师们的艺术教育观念,努力提高艺术教育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把艺术教育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使学校艺教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培养了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修养。

加强领导,建立机制,健全队伍,开展好艺术教育,领导是关键。

学校领导清醒地认识到搞好艺术教育,开展学生艺术活动,对于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和谐的发展,提高学生整体综合
素质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抓好艺术教育。

在思想上,学校从领导到一般教师,从家长到学生,都形成对艺术教育的共识。

认识到艺术教育是学校办学品位的一种标志,是学校办学水平的一种象征。

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在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中具有强大的作用。

学校先后成立了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和健全艺术教育管理体系,学校师生全员参与,各项要求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保证了艺术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教育质量的高低,教师是关键,艺术教育也不例外.为了确保艺教质量,学校近年来配置音乐教师2人、美术教师2人、体育教师5人配齐配全艺术教育的老师。

为我校开展特色办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专门成立畅游律动社团、绘画手工社团、体育特长班、朗诵社团,得到了一致好评。

美育工作与各科、各项教学工作有机结合。

为了确实能提高学生的美育,利用美育工作多面的特点。

我们把美育工作到各项各科的教学工作中去。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完成课堂教学,学生通过听录音、看投影、录像等多位一体的教学手段中提高审美意识,树立美的思想,并严格要求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提高教学效率。

积极开展课余艺术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实践开
展形式多样的比赛,给学生提供表现美的舞台。

要让学生把自己对美的理解表现出来,就要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现的舞台。

实验小学美育发展年度报告
一、美育教学改革情况
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要求开齐开足音乐课、美术课。

学校艺术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按规定选用国家审定通过的音乐、美术教材,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能够根据学生发展需求,经常性的开展教育活动,拓展教学内容,较好的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育目标。

二、美育教师配备情况
加强领导,建立机制,健全队伍。

开展好艺术教育,领导是关键。

学校成立了由分管校长、教导主任和艺体教研组长等相关老师组成的艺体教育领导小组,学校艺教中心专职教师18人,本科毕业,健全艺体教育管理体系,发挥少先队在艺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各项具体要求做到层层落实,一责任到人。

紧紧依靠一线班主任、艺术教师,做好学校艺术教育的各项基础工作。

学校师生全员参与,确保艺术教育工作扎实贯彻落实。

为了确保艺教质量,学校配备了精干的艺术教育专职教师队伍,这些艺术教师有较好的素质、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在学校中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

为不断提高美育师资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促进我校美
育工作的开展,在数量上充实美育师资队伍的同时,我们还积极鼓励本校的美育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给他们提供各种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并以此为基础在教师中实行竞争上岗。

这些举措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准的提高,保证了美育工作的高质量。

三、美育经费投入和美育场地设施情况
1.经费投入
我校一直加大对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为艺术教育提供物质保障。

2017年,学校加大对美育经费投入,艺术社团活动经费投入达20万元,主要用于社团日常排练、演出、购买美育相关资料,经费的投入产出非常可喜,分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收获甚大。

2.场地设施情况
借着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的东风,我校严格按照十项办学标准建立了音乐室、美术室,薄改项目为部分条件较差的学校配备了音体美的各项教育教学器材。

也从有限的公用经费中的挤出一部分为购置音乐、美术教学器材、设备、教学用具并积极为开展各项艺术活动提供经费保障。

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情况
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了解掌握学生艺术素养发展状况,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覆盖到全体学生。

第三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既关注学生艺术课程学习水平,也关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经历;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既关注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关注对学生的特长激励。

第四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由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三部分构成。

基础指标是中小学生在校内应参加的课程学习和课外活动;学业指标是中小学生通过校内学习,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达到的目标:发展指标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

第五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以分数形式呈现,基础指标40分:学业指标50分:发展指标20分,其中加分项目10分。

90分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第六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依据是学生的写实记录、成绩评定,同时参考教师评语、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

学校可分年级段组织实施测评工作,测评结果应及时汇总、整理、存档、上报。

第七条学校要如实记泉每一名学生的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初中和高中阶段学校学生测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第八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情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学生艺术素质纳入中小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