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金币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枚金币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老人这么做是想让儿子懂得要以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
教具准备:小黑板、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钱,问:钱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生自由回答.
2.钱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但要挣到钱却很不容易,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
(针对学生的表情)有同学不大相信,有个孩子也有这样的想法,于是花钱如流水,这让他的父亲很伤心,于是就因出了关于一枚金币的故事。
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呢?
板书课题:一枚金币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思考:老人共扔了几次金币在火盆里。
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
、2.检查预习情况:分角色读课文。
思考:文中出现了几次“受不了”分别是谁受不了?。
根据回答板书。
3.父亲为什么受不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指名回答。
3、夫妻俩商量的结果是怎样的?分角色读课文,体会老人的失望和痛苦。
(让儿子挣钱,拿怕挣一枚金币,做到了就把全部财产都给他。
)
三、细读课文,体会内容
1.儿子一共出去挣了几次金币?父亲扔了几次金币?每次的结果怎样?
2.儿子出去挣回了一枚金币。
父亲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这样做?
3.儿子是什么反映,为什么?他的钱是从哪儿来的?
4.指导分角色读。
5.过渡:第一次没有骗过父亲,于是上演了第二次,这次结果又怎样呢?
1)齐读,思考:父亲第二次把金币扔进火炉时儿子是什么语言、表情和动作。
2)当儿子把钱交给父亲时是怎样说的?体会“筋疲力尽”的意思
3)指名分角色读课文。
6.过渡:母亲看骗不了了,所以让儿子真的去挣钱,结果怎样呢?
1)同桌读,思考:当父亲第三次把金币扔进火炉的时候,儿子有什么表现?
2)儿子为什么会“受不了”他的心情会怎样?根据回答板书
3)儿子真正出去挣钱了吗?你从哪儿知道的,找出来读一读。
4)儿子在劳动的过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发散思维)
5)父亲相信了吗?他的心情怎样?(开心)
6)指导分角色读课文。
7.出示小黑板,比较句子,讨论父亲要让儿子明白什么道理?
1)儿子笑了起来,走开了。
2)儿子又笑了起来,走开了
3)儿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大叫道:“爸爸,你疯啦!我替人家当牛做马,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的苦差使,才挣来的这枚金币!
而你,却把它扔进火炉里去烧!”
8.生回答:.要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创造出的财富才有意义,才最值得珍惜。
9.分角色读课文。
10.教师总结:
只有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创造财富,才有意义,才最值得珍惜。
板书设计:
一枚金币(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
父亲受儿子
伤心不冷漠
开心了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