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品复习方案2019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7单元静电场第20讲电场的能的性质课时作业
全品复习方案2018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7单元 静电场 第20讲 电场的能的性质课件
![全品复习方案2018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7单元 静电场 第20讲 电场的能的性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ac3fc4bed5b9f3f80f1c7f.png)
3.电势: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具有的________与它的________的比值,即:φ=.
4.等势面的特点
电势能
电荷量
(1)在同一等势面上的任意两点间移动电荷电场力________. (2)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即跟场强的方向垂直不.做功
(3)电场线总是从电势较________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________的等势面. (4)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高场强越大,反之________. 低
考点互动探究
[答案] B
[解析] 电子由 M 点分别运动到 N 点和 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相等,表明 N、P 两点 电势相等,直线 d 是等势线,与 d 平行的 c 也是等势线,电子由 M 到 N,电场力做负功, 电势能增大,则 φM>φN,A 错误,B 正确;电子由 M 点运动到 Q 点,电场力不做功,C 错误;电子由 P 点运动到 Q 点,电场力做正功,D 错误.
考点互动探究
[[解答析案]] B等C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是电势为零的等势线,该线上除无穷远外各点场强方
向水平向右,O 点电场强度最大,O 点上、下两侧电场强度逐渐减小,选项 A 错误;等量 异种点电荷连线电势沿着电场线逐渐降低,则 φa>φO=0,a 点电势能 Epa=qφa,因为 q>0, φa>0,所以 Epa>0,a 点电场强度方向向右,电荷带正电,所以电场力方向向右,选项 B 正确;φO<φa,所以 UOa<0,WOa=qUOa<0,电场力做负功,所以移动电荷必须克服电场 力做功,选项 C 正确;q>0,UOa=Uba,WOa=Wba,电场力做功相同,所以电势能变化相 同,选项 D 错误.
越小
教材知识梳理
二、电势差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
全品复习方案2018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7单元 静电场 第20讲 电场的能的性质课时作业
![全品复习方案2018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7单元 静电场 第20讲 电场的能的性质课时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da49c3e728ea81c758f578fa.png)
电场的能的性质基础巩固1.(多选)如图K201所示,实线表示电场线,下列关于电势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K201A .在图中,若AB =BC ,则U AB >U BCB .在图中,若AB =BC ,则U AB =U BCC .在图中,若AB =BC ,则U AB <U BCD .在匀强电场中,与电场垂直的方向上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为零2.[2016·重庆适应性考试] 如图K202所示,M 、N 、P 、O 是真空中一平面内的四点,OM =ON <OP ,O 点处固定有一个点电荷q .一个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仅在q 的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从N 点运动到P 点,则( )图K202A .q 为正电荷,M 点的电势高于P 点的电势B .q 为负电荷,M 点的场强大小比P 点的小C .试探电荷在N 点处受到的电场力大小比在P 点的小D .若将试探电荷从N 点移到M 点,电场力做功为零3.[2016·兰州实战考试] 如图K203所示,Q 1、Q 2为两个等量正点电荷,在Q 1、Q 2产生的电场中有M 、N 和O 三点,其中M 和O 在Q 1、Q 2的连线上,O 为连线的中点,N 为Q 1、Q 2连线垂直平分线上的一点,ON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K203A .在M 、N 和O 三点中,O 点电势最低B .在M 、N 和O 三点中,O 点电场强度最小C .若O 、N 间的电势差为U ,则N 点的电场强度为U dD .若O 、N 间的电势差为U ,将一个带电荷量为q 的正点电荷从N 点移动到O 点,电场力做功为qU4.[2016·兰州诊断] 如图K204所示,a 、b 、c 为电场中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其中c 为ab 的中点.已知a 、b 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 =10 V ,φb =20 V ,若将一点电荷从c点由静止释放,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着电场线向b 点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K204A .该点电荷带正电B .c 点处的电势为15 VC .c 点处的场强E c 一定大于b 点处的场强E bD .该点电荷从c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大技能提升5.(多选)[2016·河北唐山统测] 真空中带电荷量分别为q 1、q 2的两点电荷P 、Q 分别位于直角三角形的顶点C 和顶点B 上,D 为斜边AB 的中点,∠ABC =30°,如图K205所示.已知A 点电场强度的方向垂直AB 向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K205A .P 带正电,Q 带负电B .D 点电势高于A 点电势C .q 1=12q 2 D .q 1=2q 26.[2016·东北三省四市二模] 如图K206所示,在正方形的顶点A 和B 上分别固定有带电荷量为+q 和-q 的点电荷,过正方形中心O 并与正方形所在平面垂直的直线上有P 、Q 两点,设P 、Q 两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 P 和E Q ,P 、Q 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P 和φQ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K206A .φP >φQB .φP <φQC .E P >E Q 且电场强度方向相同D .E P <E Q 且电场强度方向不同7.[2016·合肥质量检测] 四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分别放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处,A 、B 、C 、D 为正方形四条边的中点,O 为正方形的中心,如图K207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K207A.O点电场强度为零B.A、B、C、D四点的电场强度相同C.将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从B点匀速移动到D点,电场力做功为零D.将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从A点匀速移动到C点,其电势能减小8.(多选)[2016·济南模拟] 如图K208所示,三个带电小球A、B、C可视为点电荷,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Q、+q.A、B固定在绝缘水平桌面上,C带有小孔,穿在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的粗糙绝缘杆上,绝缘杆竖直放置在A、B连线的中点处,将C从杆上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下落至桌面时速度恰好为零.C沿杆下滑时带电荷量保持不变.那么C在下落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图K208A.所受摩擦力变大B.电场力做正功C.电势能不变D.下落一半高度时速度一定最大9.(多选)[2016·南昌一模] 如图K209所示,P、Q处放置两个电荷量相等的异种点电荷,它们连线的中点是O,N、a、b是中垂线上的三点,且Oa=2Ob,N处放置一负点电荷,则( )图K209A.a处的场强小于b处的场强B.a处的电势小于b处的电势C.a、O间的电势差大于a、b间的电势差的2倍D.电子在a处的电势能大于电子在b处的电势能10.[2016·湖北七市联考] 如图K2010所示,带电荷量为+2Q、-Q的点电荷分别置于M、N两点,O点为MN连线的中点.点a、b在MN连线上,点c、d在MN连线的中垂线上,它们均关于O点对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K2010A .c 、d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 .a 、b 两点的电势相同C .将电子沿直线从c 移到d ,电场力对电子先做负功再做正功D .将电子沿直线从a 移到b ,电子的电势能一直增大11.(多选)[2016·石家庄质检] 如图K2011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坐标系内有A 、B 、C 三点,坐标分别为(6 cm ,0)、(0, 3 cm)、(3 cm ,0).O 、A 、B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0 V 、4 V 、2 V .现有一带电粒子从坐标原点O 处以某一速度垂直电场方向射入,恰好通过B 点,不计粒子所受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K2011A .C 点的电势为2 VB .匀强电场的方向与AB 垂直斜向下C .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43×102 V/m D .粒子带正电12.如图K2012所示,空间有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匀强电场,一个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用长为L 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 点.当小球静止时,细线恰好处于水平位置,现用一个外力将小球沿圆弧缓慢地拉到最低点,此过程小球的电荷量不变,则该外力做的功为( )图K2012A .mgLB .mgL tan θ C.mgL tan θ D.mgLcos θ挑战自我13.如图K2013所示,在O 点放置一个正电荷,在过O 点的竖直平面内的A 点处自由释放一个带正电的小球,小球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小球落下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它与以O 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图中实线所示)相交于B 、C 两点,O 、C 在同一水平线上,∠BOC =30°,A 距离OC 的竖直高度为h .若小球通过B 点的速度为v ,重力加速度为g ,试求:(1)小球通过C 点的速度大小.(2)小球由A 到C 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增加量.图K2013课时作业(二十)1.AD [解析] 由电场线的疏密可知,A、B之间比B、C之间的平均电场强度大,由U =Ed可知,AB=BC时,U AB>U BC,即A对,B、C错.等势面与电场线始终相互垂直,故D 对.2.D [解析] 由于带负电的试探电荷受到排斥力,所以q为负电荷.根据点电荷电场的场强公式可知,距离点电荷q近的M点的电场强度比P点的大,选项A、B错误.由于N 点距离点电荷q比P点近,由库仑定律可知,试探电荷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比在P点的大,选项C错误.根据题述,OM=ON,对点电荷q的电场来说,M、N两点处在同一等势面上,若将试探电荷从N点移动到M点,电场力做功为零,选项D正确.3.B [解析] 根据两个等量正点电荷的电场特点可知,在M、N和O三点中,M点电势最高,N点电势最低,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最小),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由于两个等量正点电荷的电场不是匀强电场,各点电场强度不同,不能运用E=Ud得出N点的电场强度,选项C错误;若O、N之间的电势差为U,将一个带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从N点移到O 点,由低电势到高电势,电场力做功为-qU,选项D错误.4.C [解析] 根据题述“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10 V,φb=20 V”,可知电场线方向从b点指向a点,根据题述“点电荷从c点由静止释放,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着电场线向b点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说明该点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从c点指向b点,点电荷带负电,选项A错误;从c点到b点,点电荷所受电场力逐渐减小,电场强度逐渐减小,c点处的电场强度E c一定大于b点处的电场强度E b,选项C正确;由于是非匀强电场,c点处的电势不一定等于15 V,选项B错误;点电荷从c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选项D错误.5.AC [解析] 根据题述,A点的电场强度垂直AB向下,可知P带正电,Q带负电,选项A正确.假设有一正试探电荷,从A点运动到D点,P对该试探电荷不做功,Q对它做正功,则该试探点荷电势能减小,故A点电势高于D点,选项B错误.根据题述,A点的电场强度垂直AB向下,可得sin 30°=E2E1,E1=kq1r21,E2=kq2r22,sin 30°=r1r2,联立解得q2=2q1,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6.C [解析] P、Q两点的电场都是正方形顶点A、B处的点电荷+q和-q产生的电场的叠加.根据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等势面的分布,这两点的电势相等,即φP=φQ,选项A、B错误;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和电场叠加原理,P点的电场强度大于Q点的电场强度,且电场强度方向相同,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7.C [解析] 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和场强叠加原理,O点电场强度不为零,方向由O指向C,选项A错误.根据对称性可知,A、C两点电场强度相同,B、D两点电场强度相同,而A 、B 两点电场强度不相同,选项B 错误.由对称性可知,B 、D 两点等电势,将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从B 点匀速移动到D 点,电场力做功为零,选项C 正确.图中A 点电势高于C 点,将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从A 点匀速移动到C 点,其电势能增大,选项D 错误.8.AC [解析] 由于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从连线中点向上各点的电场强度逐渐减小,所以C 从杆上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在下落过程中所受的水平向右的电场力逐渐增大,C 与杆间的压力逐渐增大,所受摩擦力逐渐增大,选项A 正确;由于电场力水平向右,C 沿竖直杆运动,电场力做功为零,选项B 错误;由于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是等势线,各点电势相等,所以C 从杆上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电势能不变,选项C 正确;C 从杆上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当摩擦力增大到等于重力时,速度最大,不一定是下落了一半高度,选项D 错误.9.AC [解析] 在两个电荷量相等的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O 点的电场强度最大,沿中垂线,越远离O 点,电场强度越小.N 处的负点电荷在O 点产生的电场强度方向沿ON 方向.根据场强叠加原理,三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的电场强度叠加后a 处的场强小于b 处的场强,选项A 正确;在两个电荷量相等的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各点电势相等,N 处的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在ON 线上的电势沿NO 方向逐渐升高,所以,a 处的电势高于b 处的电势,选项B 错误;由U =Ed 定性判断,a 、O 间的电势差大于a 、b 间的电势差的2倍,选项C 正确;由于a 处的电势高于b 处的电势,所以电子在a 处的电势能小于电子在b 处的电势能,选项D 错误.10.D [解析] 由于M 、N 两点的点电荷带电荷量不同,所以c 、d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选项A 错误;根据电场线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可知,沿两点电荷连线方向电场线从M 指向N ,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可知,a 点的电势高于b 点,故将电子沿直线从a 移动到b 时,电子的电势能一直增大,选项B 错误,选项D 正确;根据电场叠加原理,c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偏向右上,电子在c 点所受电场力方向偏向左下,电子在d 点所受电场力方向偏向左上,将电子沿直线从c 移到d ,电场力对电子先做正功后做负功,选项C 错误.11.AC [解析] 由于C 点是OA 中点,在匀强电场中,根据U =Ed ,可知C 点的电势为2 V ,选项A 正确;因B 点的电势也为2 V ,故C 、B 两点连线为等势线,而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故匀强电场的方向与CB 垂直斜向下,选项B 错误;由题图中几何关系可得,O 点到BC 的距离d =1.5 cm ,由U =Ed 可得E =U d =43×102 V/m ,选项C 正确;带电粒子从O 处垂直电场方向射入,恰好通过B 点,粒子从低电势处到高电势处,电场力做正功,故粒子带负电,选项D 错误.12.C [解析] 小球静止时对其受力分析,则静电力F =mgsin θ.由动能定理得W 外+F ·2L ·cos(225°-θ)+mgL =0,将F =mg sin θ代入可解得W 外=mgLtan θ,C 正确. 13.(1)v 2+gR (2)mgh -12mv 2-12mgR [解析] (1)因B 、C 两点电势相等,小球由B 到C 只有重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mgR ·sin 30°=12mv 2C -12mv 2 解得v C =v 2+gR .(2)由A 到C 应用动能定理得W AC +mgh =12mv 2C -0解得W AC =12mv 2C -mgh =12mv 2+12mgR -mgh 由电势能变化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得ΔE p =-W AC =mgh -12mv 2-12mgR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七章静电场第讲电场能的性质课件.ppt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七章静电场第讲电场能的性质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21feef8af524ccbff0218416.png)
2019-9-14
感谢您的聆听
31
题组阶梯突破
3.(多选)(2014·课标全国Ⅱ·19)关于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答案
√A.电场强度的方向处处与等电势面垂直
B.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为零 C.随着电场强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电势也逐渐降低
√D.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总是指向该点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
移至b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
2019-9-14
感谢您的聆听
16
5.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四个点A、B、C、D,恰好为平行四边形的
四个顶点,O点为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已知:φA=-4 V,φB=
6 V,φC=8 V,则φD、φO分别为 答案
A.-6 V,6 V
B.2 V,1 V
√C.-2 V,2 V
2019-9-14
感谢您的聆听
8
二、电场线、电势、电势能、等势面之间的关系
1.电场线与电场强度:电场线越密的地方表示电场强度越大,电场线上
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
2.电场线与等势面: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并从电势较高的等势面指向
电势较低的等势面.
3.电场强度大小与电势:无直接关系,零电势可人为选取,电场强度的
2019-9-14
感谢您的聆听
4
2.电势能 (1)定义: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把它从这点移动到 零势能 位 置 时 静电力做的功. (2)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静电力做的功等于 电势能的减少量 , 即WAB=EpA-EpB=-ΔEp. (3)电势能的相对性:电势能是相对的,通常把电荷离场源电荷 无穷远 处 的电势能规定为零,或把电荷在 大地 表面的电势能规定为零.
全品复习方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7单元 静电场听课手册
![全品复习方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7单元 静电场听课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cf2957402020740bf1e9b43.png)
第七单元静电场 高考纵览教材知识梳理一、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1.元电荷、点电荷(1)元电荷:e =1.60×10-19C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________.(2)点电荷:代表带电体的有一定电荷量的点,忽略带电体的大小和形状的理想化模型. 2.电荷守恒定律(1)内容: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________.(2)三种起电方式:________起电、________起电、________起电. 二、库仑定律 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________,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________,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2.表达式:F =kq 1q 2r2,式中k =________N ·m 2/C 2,叫作静电力常量. 3.适用条件:真空中的________. 三、电场强度1.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 与它的电荷量q 的比值. 2.定义式:________.单位:N/C 或V/m.3.矢量性:规定________在电场中某点受电场力的方向为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 四、电场线1.电场线从________或________出发,终止于________或________. 2.电场线在电场中________.3.电场线不是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五、典型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图7191【思维辨析】(1)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2)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球(电荷量不同)接触时,先发生正、负电荷的中和,然后再平分.( )(3)相互作用的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大的,受到的库仑力也大.( )(4)根据F =kq 1q 2r 2,当r →0时,F →∞.( ) (5)E =F q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可知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 )(6)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由静止释放时,运动方向始终和电场线相切.( ) 【思维拓展】如图7192所示,有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金属球A 靠近验电器的小球B (不接触)时,验电器的金箔张角减小,则金属球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图7192A .金属球可能不带电B .金属球可能带负电C .金属球可能带正电D .金属球一定带负电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一 电荷守恒与库仑定律1.在用库仑定律公式进行计算时,无论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均代入电荷量的绝对值计算库仑力的大小.2.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力满足牛顿第三定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由公式F =kq 1q 2r 2可以看出,在两带电体的间距及电荷量之和一定的条件下,当q 1=q 2时,F 最大.1.(电荷守恒)[2016·浙江卷] 如图7193所示,两个不带电的导体A 和B ,用一对绝缘柱支持使它们彼此接触.把一带正电荷的物体C 置于A 附近,贴在A 、B 下部的金属箔都张开( )图7193A .此时A 带正电,B 带负电 B .此时A 电势低,B 电势高C .移去C ,贴在A 、B 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D .先把A 和B 分开,然后移去C ,贴在A 、B 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2.(库仑定律对比万有引力定律)如图7194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 的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壳a 与b ,壳层的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将它们分别固定于绝缘支座上,两球心间的距离l 为球半径的3倍.若使它们带上等量异种电荷,两球电荷量的绝对值均为Q ,那么,a 、b 两球之间的万有引力F 引、库仑力F 库分别为(k 为静电力常量,G 为引力常量)( )图7194A .F 引=G m 2l 2,F 库=k Q2l 2B .F 引≠G m 2l 2,F 库≠k Q2l 2C .F 引≠G m 2l 2,F 库=k Q2l 2D .F 引=G m 2l 2,F 库≠k Q2l23.(多选)(库仑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如图7195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光滑绝缘斜面,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一根轻质绝缘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系有一个带电小球A ,细线与斜面平行.小球A 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小球A 的右侧固定放置带等量同种电荷的小球B ,两球心的高度相同,间距为d.静电力常量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两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小球A 静止在斜面上,则( )图7195A .小球A 与B 之间库仑力的大小为kq2d 2B .当q d =mgsin θk 时,细线上的拉力为0 C .当q d =mgtan θk 时,细线上的拉力为0 D .当q d=mgktan θ时,斜面对小球A 的支持力为04.(库仑力作用下的动力学问题)[2016·辽宁五校期中] 如图7196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三个孤立的点电荷Q 1、Q 、Q 2,Q 恰好静止不动,Q 1、Q 2围绕Q 做匀速圆周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三个点电荷始终共线.已知Q 1、Q 2分别与Q 相距r 1、r 2,不计点电荷间的万有引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7196A .Q 1、Q 2的电荷量之比为r 2r 1B .Q 1、Q 2的电荷量之比为⎝ ⎛⎭⎪⎫r 2r 12C .Q 1、Q 2的质量之比为r 2r 1D .Q 1、Q 2的质量之比为⎝ ⎛⎭⎪⎫r 2r 12■ 要点总结(1)对于两个均匀带电绝缘球体,可以将其视为电荷集中于球心的点电荷,r 为两球心之间的距离.(2)对于两个带电金属球,要考虑金属球表面电荷的重新分布.(3)不能根据公式错误地推论:当r→0时,F→∞.其实,在这样的条件下,两个带电体已经不能再看成点电荷了.考点二 电场强度的理解和计算 三个场强公式的比较多选)[2016·浙江卷] 如图7197所示,把A 、B 两个相同的导电小球分别用长为0.10 m 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 A 和O B 两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A 球接触,棒移开后将悬点O B 移到O A 点固定.两球接触后分开,平衡时距离为0.12 m .已测得每个小球质量是8.0×10-4kg,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则( )图7197A.两球所带电荷量相等B.A球所受的静电力为1.0×10-2 NC.B球所带的电荷量为46×10-8 CD.A、B两球连线中点处的电场强度为01 [2016·山东潍坊统一考试] 如图7198所示,等量异种点电荷A、B固定在同一水平线上,竖直固定的光滑绝缘杆与AB的中垂线重合,C、D是绝缘杆上的两点,图7198ACBD构成一个正方形.一带负电的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套在绝缘杆上自C点无初速度释放,由C运动到D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D.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2 [2015·山东卷] 直角坐标系xOy中,M、N两点位于x轴上,G、H两点坐标如图7199.M、N两点各固定一负点电荷,一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置于O点时,G点处的电场强度恰好为零.静电力常量用k表示.若将该正点电荷移到G点,则H点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图7199A.3kQ4a2,沿y轴正向B.3kQ4a2,沿y轴负向C.5kQ4a2,沿y轴正向D.5kQ4a2,沿y轴负向■ 规律总结电场的叠加注意事项(1)多个电荷在空间某处产生的电场为各电荷在该处产生的电场的矢量和,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电场强度叠加问题的求解思路:①确定分析计算的空间位置;②分析该处有几个分电场,先计算出各个分电场在该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②依次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矢量和.考点三电场线的理解和应用1.电场线的应用(1)在同一电场里,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2)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3)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4)电场线和等势面在相交处互相垂直.2.两种等量点电荷的电场线3.电场线与轨迹问题判断方法(1)“运动与力两线法”——画出“速度线”(运动轨迹在初始位置的切线)与“力线”(在初始位置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从两者的夹角情况来分析曲线运动的情况.(2)“三不知时要用假设法”——电荷的正负、场强的方向或等势面电势的高低、电荷运动的方向,若已知其中的任意一个,可顺次向下分析判定各待求量;若三个都不知,则要用假设法分别讨论各种情况.多选)[2016·山西质量检测] 带正电的粒子在某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能分别完成以下两种运动:①在电场线上运动;②在等势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该电场可能由( )A.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形成B.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形成C.两个带等量负电的点电荷形成D.两个带不等量负电的点电荷形成1 [2016·渭南质检] 两个带电荷量分别为Q1、Q2的质点周围的电场线如图71910所示,由图可知( )图71910A.两质点带异号电荷,且Q1>Q2B.两质点带异号电荷,且Q1<Q2C.两质点带同号电荷,且Q1>Q2D.两质点带同号电荷,且Q1<Q22 图71911为真空中两点电荷A、B形成的电场中的一簇电场线,已知该电场线关于虚线对称,O点为A、B电荷连线的中点,a、b为其连线的中垂线上关于O点对称的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1911A.A、B可能带等量异号的正、负电荷B.A、B可能带不等量的正电荷C.a、b两点处无电场线,故其电场强度为零D.同一试探电荷在a、b两点处所受电场力大小相等,方向一定相反■ 要点总结(1)电场线由电场的性质决定,与放入电场中的带电粒子无关,一旦电场确定,电场线的疏密和各点的方向就确定了.(2)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由带电粒子的初速度和所受的静电力决定,静电力只能决定带电粒子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只有在电场线是直线且带电粒子的初速度为零或初速度方向平行于电场线的情况下,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才与电场线重合;否则,一定不重合.考点四带电体的力电综合问题如图71912所示,将质量m=0.1 kg、带电荷量为q=+1.0×10-5 C的圆环套在绝缘的固定圆柱形水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当空间存在着斜向上的与杆夹角为θ=53°的匀强电场时,环在电场力作用下以a=4.4 m/s2的加速度沿杆运动,求电场强度E的大小.(sin 53°=0.8,cos 53°=0.6,g取10 m/s2)图71912[2016·齐齐哈尔期中] 如图71913所示,在竖直平面内,AB为水平放置的绝缘粗糙轨道,CD为竖直放置的足够长绝缘粗糙轨道,AB与CD通过四分之一绝缘光滑圆弧形轨道平滑连接,圆弧的圆心为O,半径R=0.50 m,轨道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E=1.0×104 N/C,现有质量m=0.20 kg、电荷量q=8.0×10-4 C的带电体(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s AB=1.0 m,带电体与轨道AB、CD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假定带电体与轨道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g取10 m/s2,求:(1)带电体运动到圆弧形轨道C点时的速度大小;(2)带电体最终所停位置.图71913第20讲 电场的能的性质教材知识梳理一、电势能和电势、等势面1.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具有的势能,等于将电荷从该点移到________位置时电场力所做的功.2.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电场力做的功等于________________,即W AB =E p A-E p B =-ΔE p .3.电势: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具有的________与它的________的比值,即:φ=E p q. 4.等势面的特点(1)在同一等势面上的任意两点间移动电荷电场力________. (2)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即跟场强的方向垂直.(3)电场线总是从电势较________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________的等势面. (4)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反之________. 二、电势差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 1.电势差(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A 移到另一点B 时,______________与移动的电荷的________的比值.(2)定义式:U AB =W ABq. (3)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U AB =________,U AB =-U BA . 2.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1)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式:U AB =Ed ,其中d 为电场中两点间沿________的距离. (2)在匀强电场中,场强在数值上等于沿________方向每单位距离上降低的电势. 【思维辨析】(1)电场力做功与重力做功相似,均与路径无关.( ) (2)电场中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一定为零.( )(3)电场强度处处相同的区域内,电势一定也处处相同.( ) (4)沿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越来越小,电势逐渐降低.( )(5)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将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时静电力所做的功.( ) (6)A 、B 两点的电势差是恒定的,所以U AB =U BA .( ) (7)电场中,场强方向是指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 ) (8)电势有正负之分,因此电势是矢量.( )(9)电势的大小由电场的性质决定,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无关.( ) (10)电势差U AB 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无关.( )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一 描述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1.电势高低常用的两种判断方法 (1)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2)若U AB >0,则φA >φB ;若U AB <0,则φA <φB . 2.电势能增、减的判断方法(1)做功判断法: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2)公式法:E p =q φ,将q 、φ的大小、正负号一起代入公式,E p 越大,电势能越大. (3)能量守恒法:在电场中,若只有电场力做功时,电荷的动能和电势能相互转化,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反之,电势能增大.(4)电荷电势法:正电荷在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大,负电荷在电势低的地方电势能大.1.(通过电场线判定电势高低)[2016·江苏卷] 一金属容器置于绝缘板上,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于容器中,容器内的电场线分布如图7201所示.容器内表面为等势面,A、B 为容器内表面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201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B.小球表面的电势比容器内表面的低C.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该处内表面垂直D.将检验电荷从A点沿不同路径移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不同2.(通过电场力做功判定电势高低)[2015·全国卷Ⅰ] 如图7202所示,直线a、b和c、d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N、P、Q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φM、φN、φP、φQ.一电子由M点分别运动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图7202A.直线a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QB.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NC.若电子由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D.若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3.(多选)(电势和电势能的判断)[2015·海南卷] 如图7203所示,两电荷量分别为Q(Q>0)和-Q的点电荷对称地放置在x轴上原点O的两侧,a点位于x轴上O点与点电荷Q 之间,b点位于y轴O点上方.取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203A.b点电势为零,电场强度也为零B.正的试探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零,所受电场力方向向右C.将正的试探电荷从O点移到a点,必须克服电场力做功D.将同一正的试探电荷先后从O、b两点移到a点,后者电势能的变化较大考点二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在匀强电场中由公式U=Ed得出的“一式二结论”(1)“一式”:E =U d =W qd,其中d 是沿电场线方向上的距离. (2)“二结论”结论1:匀强电场中的任一线段AB 的中点C 的电势φC =φA +φB2,如图7204所示.图7204结论2:匀强电场中若两线段AB ∥CD ,且AB =CD ,则U AB =U CD (或φA -φB =φC -φD ),如图7205所示.图7205·重庆适应性测试] 如图7206所示,M 、N 、Q 是匀强电场中的三点,MN 垂直于NQ ,MN =4 cm ,NQ =3 cm.MQ 与电场方向平行,M 、N 两点的电势分别为5 V 和1.8 V .则电场强度大小和Q 点的电势分别为( )图7206A .100 V/m 和1 VB .80 V/m 和0C .100 V/m 和0D .80 V/m 和1 V[2016·郑州质检] 电子束焊接机中的电场线如图7207中虚线所示.K 为阴极,A 为阳极,两极之间的距离为d .在两极之间加上高压U ,有一电子在K 极由静止被加速.不考虑电子重力,元电荷为e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207A .A 、K 之间的电场强度为U dB .电子到达A 极时的动能大于eUC .由K 到A 电子的电势能减小了eUD .由K 沿直线到A 电势逐渐降低 ■ 特别提醒E =Ud在非匀强电场中的妙用 (1)解释等差等势面的疏密与场强大小的关系,当电势差U 一定时,场强E 越大,则沿场强方向的距离d 越小,即场强越大,等差等势面越密集.(2)定性判断非匀强电场电势差的大小关系,如距离相等的两点间的电势差,E 越大,U 越大;E 越小,U 越小.考点三 电场线、等势面和带电粒子轨迹问题1.求电场力做功的四种方法(1)定义式:W AB =Fl cos α=qEl cos α(适用于匀强电场). (2)电势的变化:W AB =qU AB =q (φA -φB ). (3)动能定理:W 电+W 其他=ΔE k .(4)电势能的变化:W AB =-ΔE p =E p A -E p B . 2.电场中的功能关系(1)若只有电场力做功,电势能与动能之和保持不变.(2)若只有电场力和重力做功,电势能、重力势能、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3)除重力外,其他各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 (4)所有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 A .两个电势不同的等势面可能相交 B .电场线与等势面处处相互垂直C .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场强度一定相等D .将一负的试探电荷从电势较高的等势面移至电势较低的等势面,电场力做正功1 [2016·长春质量检测] 如图7208所示为一个带正电的导体达到静电平衡时的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分布图(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面),A 和B 为导体内部的两点,C 和D 为导体外部的两点,以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208A .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均为零,电势也均为零 B .C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D 点的电场强度C .同一试探电荷在D 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它在C 点的电势能 D .C 点的电势高于B 点的电势2 [2015·全国卷Ⅱ] 如图7209所示,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的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A、B为其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已知该粒子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v0,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60°;它运动到B点时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30°.不计重力.求A、B两点间的电势差.图7209■ 方法技巧在解决电场中的能量问题时常用到的基本规律有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有时也会用到功能关系.(1)应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需研究合外力的功(或总功).(2)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需注意电势能和其他形式能之间的转化.(3)应用功能关系解决该类问题需明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考点四电场中的图像问题1.在给定了电场的Ex图像后,可以由图线确定电场强度的变化情况,Ex图线与x轴所围图形面积表示电势差大小.在与粒子运动相结合的题目中,可进一步确定粒子的电性、动能变化、电势能变化等情况.2.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φx图线的斜率大小,电场强度为零处,φx图线存在极值,其切线的斜率为零.3.根据vt图像的速度变化、斜率变化(即加速度大小的变化),可确定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力的大小变化情况,进而确定电场的方向、电势的高低及电势能的变化.1.[2016·黑龙江哈尔滨期中] (多选)如图72010甲所示,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A点释放一初速度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电场线从A运动到B,其电势能E p随位移s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设A、B两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 A和E B,电势分别为φA和φB.则( )图72010A.E A=E BB.E A<E BC.φA>φBD.φA<φB2.[2016·福建质量检测] 某静电场在x轴上各点的电势φ随坐标x的分布图像如图72011所示.x轴上A、O、B三点的电势值分别为φA、φO、φB,电场强度沿x轴方向的分量大小分别为E Ax、E Ox、E Bx,电子在A、O、B三点的电势能分别为E p A、E p O、E p 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72011A.φO>φB>φAB.E Ox>E Bx>E AxC.E p O<E p B<E p AD.E p O-E p A>E p O-E p B3.(多选)如图72012甲所示,直线MN表示某电场中一条电场线,a、b是线上的两点,将一带负电荷的粒子从a点处由静止释放,粒子从a运动到b过程中的vt图线如图乙所示.设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φb,场强大小分别为E a、E b,粒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分别为E p a、E p b,不计重力,则有( )图72012A.φa>φb B.E a>E b C.E a<E b D.E p a>E p b第21讲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教材知识梳理一、电容器与电容1.电容器(1)组成:任何两个相互靠近又彼此________的导体.(2)带电荷量: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________.(3)击穿电压:电容器允许加的________电压称为击穿电压.额定电压比击穿电压________.2.电容(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________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U的比值.公式________.(2)单位:法拉(F),常用单位有微法(μF)、皮法(pF).1 F=106μF=1012 pF.(3)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________,k为静电力常量.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1.动力学观点分析:若电场为匀强电场,则有a=________,E=________,v2-v20=2ad.2.功能观点分析: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三、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1.运动性质:________运动.2.处理方法:运动的分解.(1)沿初速度方向:做________运动.(2)沿电场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________________运动.【思维辨析】(1)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是指每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代数和.( )(2)电容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的多少.( )(3)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成反比.( )(4)放电后的电容器电荷量为零,电容也为零.( )(5)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时,也可以做匀速圆周运动.( )(6)公式C=εr S4πkd可用来计算任何电容器的电容.( )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一平行板电容器1.[2016·全国卷Ⅰ] 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 )A.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B.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C.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D.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2.[2016·天津卷] 如图7211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金属外壳和电容器下极板都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个固定在P点的点电荷,以E表示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 p表示点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θ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若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至图中虚线位置,则( )图7211A .θ增大,E 增大B .θ增大,E p 不变C .θ减小,E p 增大D .θ减小,E 不变3.(多选)如图7212所示,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平行板电容器与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为0,反向电阻为∞)连接,电源负极接地.开始时电容器不带电,闭合开关S ,稳定后,一带电油滴恰能静止在电容器中P 点.在开关S 保持接通的状态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212A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动时,带电油滴会向上运动B .当电容器的上极板向上移动时,带电油滴会向下运动C .当电容器的下极板向下移动时,P 点的电势不变D .当电容器的下极板向左移动时,P 点的电势会升高 ■ 方法技巧1.分析比较的思路:(1)确定不变量,分析是电压不变还是所带电荷量不变.(2)用决定式C =εr S 4πkd 分析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变化.(3)用定义式C =Q U 分析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或两极板间电压的变化.(4)用E =Ud分析电容器极板间场强的变化.2.解电容器问题的两个常用技巧:(1)在电荷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E =U d =Q Cd =4πkQεr S知,电场强度与板间距离无关.(2)对平行板电容器的有关物理量Q 、E 、U 、C 进行讨论时,关键在于弄清哪些是变量,哪些是不变量,在变量中哪些是自变量,哪些是因变量,利用C =εr S 4πkd 、Q =CU 和E =Ud 进行判定即可.考点二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重力的处理(1)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离子等,除有说明或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考虑重力(但并不忽略质量).(2)带电颗粒:如液滴、油滴、尘埃、小球等,除有说明或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能忽略重力.2.两种解题思路(1)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处理带电粒子的直线运动 带电粒子沿与电场线平行的方向进入匀强电场,受到的电场力与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带电粒子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带电粒子的受力情况,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确定带电粒子的速度、位移、时间等.(2)用动能定理处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对带电粒子进行受力分析,确定有哪几个力做功,做正功还是负功;确定带电粒子的初、末状态的动能,根据动能定理列方程求解.] 中国科学院2015年10月宣布中国将在2020年开始建造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加速器是人类揭示物质本源的关键设备,在放射治疗、食品安全、材料科学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如图7213所示,某直线加速器由沿轴线分布的一系列金属圆管(漂移管)组成,相邻漂移管分别接在高频脉冲电源的两极.质子从K 点沿轴线进入加速器并依次向右穿过各漂移管,在漂移管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漂移管间被电场加速,加速电压视为不变.设质子进入漂移管B 时速度为8×106 m/s ,进入漂移管E 时速度为1×107 m/s ,电源频率为1×107Hz ,漂移管间缝隙很小,质子在每个管内运动时间视为电源周期的12.质子的比荷取1×108C/kg.求:(1)漂移管B 的长度;(2)相邻漂移管间的加速电压.图7213[2015·全国卷Ⅱ] 如图7214所示,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若在两板中间a 点从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现将两板绕过a 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45°,再由a 点从静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该微粒将( )图7214A .保持静止状态B .向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C .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D .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 规律总结带电体在匀强电场中的直线运动问题的解题步骤:。
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静电场 课后分级演练20 库仑定律 电场力的性质
![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静电场 课后分级演练20 库仑定律 电场力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5a27d589960590c69ec3763b.png)
课后分级演练(二十) 库仑定律 电场力的性质【A 级——基础练】1.如图所示,两个不带电的导体A 和B ,用一对绝缘柱支持使它们彼此接触.把一带正电荷的物体C 置于A 附近,贴在A 、B 下部的金属箔都张开( )A .此时A 带正电,B 带负电 B .此时A 电势低,B 电势高C .移去C ,贴在A 、B 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D .先把A 和B 分开,然后移去C ,贴在A 、B 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解析:C 由于静电感应,A 带负电,B 带等量正电,若移去C ,A 、B 所带等量正负电荷中和,金属箔闭合,所以C 正确,A 错误;处于电场中的导体是等势体,B 错误;若先把A 、B 分开,然后移去C ,A 、B 所带电荷就不能中和,金属箔不再闭合,D 错误.2.三个相同的金属小球1、2、3分别置于绝缘支架上,各球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小球的直径.球1的带电荷量为q ,球2的带电荷量为nq ,球3不带电且离球1和球2很远,此时球1、2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为F .现使球3先与球2接触,再与球1接触,然后将球3移至远处,此时1、2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仍为F ,方向不变.由此可知( )A .n =3B .n =4C .n =5D .n =6解析:D 设球1、2之间的距离为r ,球3和它们没有接触前,由库仑定律有kq ×nqr 2=F ,接触后,球2带电荷量为n 2q ,球1带电荷量为n +24q ,由库仑定律有n +2nq 2k8r2=F ,联立上面两式解得n =6,D 项对.3.(多选)在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有四个小球构成菱形,其带电量如图所示.图中-q 与-q 的连线跟-q 与+Q 的连线之间夹角为α,若该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则正确的关系式为( )A .cos 3α=q 8QB .cos 3α=q 2Q2C .sin 3α=Q8qD .sin 3α=Q 2q2解析:AC 设菱形的边长为L ,对下方的电荷由力的平衡条件得:2kQqL 2cos α=kq 22L cos α2,解得:cos 3α=q8Q,A 正确,B 错误;对左边电荷分析由力的平衡条件得:2k Qq L 2sin α=k Q 22L sin α2,解得:sin 3α=Q8q,C 正确,D 错误.4.(多选)(2017·广东第二次大联考)如图所示,A 、B 两球所带电荷量均为2×10-5C ,质量均为0.72 kg ,其中A 球带正电荷,B 球带负电荷,A 球通过绝缘细线吊在天花板上,B 球一端固定绝缘棒,现将B 球放在某一位置,能使绝缘细线伸直,A 球静止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则B 球距离A 球的距离可能为( )A .0.5 mB .0.8 mC .1.2 mD .2.5 m解析:AB 对A 受力分析,受重力mg 、绳的拉力F T 、B 对A 的吸引力F ,由分析知,A平衡时,F 的最小值为F =mg sin 30°=kq 2r2,解得r =1 m ,所以两球的距离d ≤1 m,A 、B正确.5.如图所示,在正方形四个顶点分别放置一个点电荷,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正方形中心处场强最大的是( )解析:B 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E =k Qr2,结合矢量合成法则求解.设正方形顶点到中心的距离为r ,则A 选项中电场强度E A =0,B 选项中电场强度E B =22k Q r2,C 选项中电场强度E C =k Q r 2,D 选项中电场强度E D =2k Q r2,所以B 正确.6.(多选)如图所示,在绝缘水平面上固定着一光滑绝缘的圆形槽,在某一过直径的直线上有O 、A 、B 三点,其中O 为圆心.A 点固定电荷量为Q 的正电荷,B 点固定一个未知电荷,且圆周上各点电势相等,AB =L .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小球正在滑槽中运动,在C 点受到的电场力指向圆心,C 点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根据题干和图示信息可知( )A .B 点的电荷带正电 B .B 点处电荷的电荷量为3QC .B 点处电荷的电荷量为3QD .小球在滑槽内做的是匀速圆周运动解析:CD 小球在C 点的合力方向一定沿CO ,且指向O 点.A 点电荷对小球吸引,B 点电荷对小球排斥,因为小球带负电,则B 点电荷带负电.由∠ABC =∠ACB =30°知,∠ACO =30°,AC =AB =L ,BC=2AB cos 30°=3L .由力的合成得F 1=3F 2,即kQqL 2=3kQ B q 3L2,解得Q B =3Q ,故A 、B 错误,C 正确.已知圆周上各点电势相等,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电势能不变,根据能量守恒得知,小球的动能不变,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故D 正确.7.如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带电小球a 、b 和c 分别位于边长为l 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 、b 带正电,电荷量均为q ,c 带负电.整个系统置于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若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为( )A.3kq 3l 2 B.3kq l2C.3kq l2D.23kql 2解析:B 设小球c 带电荷量为Q ,由库仑定律可知小球a 对小球c 的库仑引力为F =k qQl2,小球b 对小球c 的库仑引力为F =k qQ l2,二力合力为2F cos 30°.设水平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为E ,对c 球,由平衡条件可得QE =2F cos 30°,解得E =3kql 2,选项B 正确.8.图中实线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电场线,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 、b 是轨迹上的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只受电场力的作用,根据此图可做出正确判断的是( )A .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的符号B .场强的方向C .带电粒子在a 、b 两点的受力方向D .带电粒子在a 、b 两点的加速度何处较大解析:CD 由轨迹的弯曲情况,可知电场力应沿电场线向左,但因不知电场线的方向,故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的符号不能确定.由电场线的疏密程度知a 点场强大于b 点场强,带电粒子在a 点所受电场力较大,从而在a 点时加速度较大,综上所述C 、D 正确.9.如图所示,把一带正电的小球a 放在光滑绝缘面上,欲使球a 能静止在斜面上,需在MN 间放一带电小球b ,则b 应( )A .带负电,放在A 点B .带正电,放在B点C .带负电,放在C 点D .带正电,放在C 点解析:C a 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库仑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对a 球受力分析可知,只有在C 处放上负电荷,才可使a 受力平衡,故选C.10.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大小为E 的匀强电场中,在O 点固定一电荷量为Q 的正电荷,A 、B 、C 、D 为以O 为圆心、半径为r 的同一圆周上的四点,B 、D 连线与电场线平行,A 、C 连线与电场线垂直.则( )A .A 点的场强大小为E 2+k 2Q 2r4B .B 点的场强大小为E -k Qr2 C .D 点的场强大小不可能为0 D .A 、C 两点的场强相同解析:A 正点电荷Q 在A 的电场强度大小E ′=kQ r2,而匀强电场在A 点的场强大小为E ;因方向互相垂直,由平行四边形法则知A 点的合场强大小为E 2+k2Q2r 4,A 正确;同理,点电荷Q 在B 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与匀强电场方向相同,因此B 点的场强大小为E +k Q r2,故B 错误;同理知D 点的合场强为0,C 错误;A 、C 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故A 、C 两点场强不相同,D 错误.【B 级——提升练】11.均匀带电的球壳在球外空间产生的电场等效于电荷集中于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如图所示,在半球面AB 上均匀分布正电荷,总电荷量为q ,球面半径为R ,CD 为通过半球顶点与球心O 的轴线,在轴线上有M 、N 两点,OM =ON =2R ,已知M 点的场强大小为E ,则N 点的场强大小为( )A.kq 4R 2B.kq2R 2-E C.kq4R2-E D.kq2R2+E 解析:B 本题考查点电荷的场强、场强的叠加,意在考查考生对场强矢量性的理解能力和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将半圆球面补全成为一个带电球面,带电荷量为2q ,由题中信息可知,整个带电球面在N 点产生的场强等效于电荷集中于球心处产生的场强,即E整=k2q 2R =k q2R2,方向水平向右;由对称性可知,补上的右半带电球面在N 点产生的场强的大小等于左半带电球面在M 点产生的场强E ,方向水平向右,故左半带电球面在N 点产生的场强为E 左=k q2R2-E ,B 项正确.12.已知均匀带电的无穷大平面在真空中激发电场的场强大小为σ2ε0,其中σ为平面上单位面积所带的电荷量,ε0为常量.如图所示的平行板电容器,极板正对面积为S ,其间为真空,带电荷量为Q .不计边缘效应时,极板可看做无穷大导体板,则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和两板极间相互的静电引力大小分别为( )A.Q ε0S 和Q 2ε0S B.Q 2ε0S 和Q 2ε0SC.Q 2ε0S 和Q 3ε0SD.Q ε0S 和Q 22ε0S解析:D 由题知,σ=Q S,故电场强度E =σ2ε0=Q 2ε0S.带电荷量为Q 的平板在与另一平板产生的电场中受力F =QE =Q 22ε0S.两板之间的场强为两板各自场强叠加的合场强,E 合=2E =Qε0S,D 正确. 13.(多选)(2017·河北廊坊质量监测)如图甲所示,Q 1、Q 2为两个被固定的点电荷,其中Q 1为正点电荷,在它们连线的延长线上有a 、b 两点,现有一检验电荷q (电性未知)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直线从b 点开始经a 点向远处运动(检验电荷只受电场力作用),q 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A .Q 2必定是负电荷B .可以确定检验电荷的带电性质C .Q 2的电荷量必定大于Q 1的电荷量D .从b 点经a 点向远处运动的过程中电荷q 所受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解析:AB 本题考查库仑定律、速度图象、共点力平衡等,意在考查考生对运动图象的理解能力、对库仑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的分析计算能力.由速度图象可知,检验电荷在a 点加速度为零,即两固定点电荷对检验电荷的电场力矢量和为零,所以Q 2一定是负电荷,A 项正确;Q 1的电荷量一定大于Q 2的电荷量,C 项错;从b 点开始运动时,q 做减速运动,所受电场力向左,可知检验电荷带正电,B 项正确;从b 经a 向远处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检验电荷所受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D 项错.14.N (N >1)个电荷量均为q (q >0)的小球,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 的圆周上,示意如图.如移去位于圆周上P 点的一个小球,则圆心O 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______,方向______.(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解析:均匀分布在圆周上的带电小球在O 点处产生的合电场强度为零;位于P 点的小球在O 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E =kq R2,方向沿PO 指向O 点;移去P 点小球,其余小球在O 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与E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答案:k q R2 沿OP 指向P 点15.如图所示,空间存在着强度E =2.5×102N/C ,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在电场内一长为L =0.5 m 的绝缘细线,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拴着质量m =0.5 kg 、电荷量q =4×10-2C 的小球.现将细线拉直到水平位置,使小球由静止释放,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细线受到的拉力恰好达到它能承受的最大值而断裂.取g =10 m/s 2.求:(1)小球的电性.(2)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3)当小球继续运动后与O 点水平方向距离为L 时,小球距O 点的高度. 解析:(1)由小球运动到最高点可知,小球带正电.(2)设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v ,对该过程由动能定理有,(qE -mg )L =12mv 2①在最高点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T +mg -qE =m v 2L②由①②式解得,F T =15 N(3)小球在细线断裂后,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设为a , 则a =qE -mgm③ 设小球在水平方向运动L 的过程中,历时t ,则L =vt ④ 设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为x , 则x =12at 2⑤由①③④⑤解得x =0.125 m所以小球距O 点高度为x +L =0.625 m 答案:(1)正电 (2)15 N (5)0.625 m。
全国通用近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七章静电场第20讲电场能的性质实战演练(2021年整理)
![全国通用近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七章静电场第20讲电场能的性质实战演练(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96cc2a71711cc7930b7165d.png)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七章静电场第20讲电场能的性质实战演练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七章静电场第20讲电场能的性质实战演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七章静电场第20讲电场能的性质实战演练的全部内容。
第20讲电场能的性质1.(2017·全国卷Ⅰ)(多选)在一静止点电荷的电场中,任一点的电势φ与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r的关系如图所示.电场中四个点a、b、c和d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 a、E b、E c和E d.点a到点电荷的距离r a与点a的电势φa已在图中用坐标(r a,φa)标出,其余类推.现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由a点依次经b、c点移动到d点,在相邻两点间移动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 ab、W bc和W cd。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C)A.E a∶E b=4∶1 B.E c∶E d=2∶1C.W ab∶W bc=3∶1 D.W bc∶W cd=1∶3解析由图可知r a=1 m、φa=6 V;r b=2 m、φb=3 V;r c=3 m、φc=2 V;r d=6 m、φd=1 V.由点电荷的场强公式E=kQr2得E a∶E b∶E c∶E d=错误!∶错误!∶错误!∶错误!=36∶9∶4∶1,选项A正确,B错误.由W AB=qU AB=q(φA-φB)得W ab∶W bc∶W cd=(φa-φb)∶(φb-φc)∶(φc-φd)=3∶1∶1,故选项C正确,D错误.2.(多选)如图,一带负电荷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面(纸面)内,且相对于过轨迹最低点P的竖直线对称.忽略空气阻力.由此可知( AB)A.Q点的电势比P点高B.油滴在Q点的动能比它在P点的大C.油滴在Q点的电势能比它在P点的大D.油滴在Q点的加速度大小比它在P点的小解析根据带负电的油滴在竖直面内的轨迹可知,油滴所受合外力一定向上,则所受电场力一定向上,且电场力大于重力,故匀强电场的方向竖直向下,Q点的电势比P点高,选项A 正确.油滴从P点运动到Q点,根据动能定理,合外力做正功,动能增大,所以油滴在Q点的动能比它在P点的大,选项B正确.油滴从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油滴在Q点的电势能比它在P点的小,选项C错误.由于带电油滴所受的电场力和重力均为恒力,所以油滴在Q点的加速度和它在P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选项D错误.3.一金属容器置于绝缘板上,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于容器中,容器内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容器内表面为等势面,A、B为容器内表面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B.小球表面的电势比容器内表面的低C.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该处内表面垂直D.将检验电荷从A点沿不同路径移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不同解析由于A点处电场线比B点处电场线疏,因此A点电场强度比B点小,选项A错误;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因此小球表面的电势比容器内表面的电势高,选项B错误;由于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表面是等势面,电场线垂直于等势面,因此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该处内表面垂直,选项C正确;将检验电荷从A点沿不同的路径移到B点,由于A、B两点的电势差恒定,因此电场力做功W AB=qU AB相同,选项D错误.4.(多选)如图所示,在正点电荷Q的电场中有M、N、P、F四点,M、N、P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F为MN的中点,∠M=30°。
2019高考物理大一轮(江苏版)复习方案:听课手册 第7单元 静电场
![2019高考物理大一轮(江苏版)复习方案:听课手册 第7单元 静电场](https://img.taocdn.com/s3/m/8066523ca76e58fafab003c5.png)
静电场第19讲电场的力的性质一、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元电荷、点电荷(1)元电荷:e=1.60×10-19 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2)点电荷:代表有一定电荷量的点,忽略带电体的大小和形状的.2.电荷守恒定律(1)内容: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2)三种起电方式: 起电、起电、起电.二、库仑定律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2.表达式:F=k,式中k= N·m2/C2,叫作静电力常量.3.适用条件:真空中的.三、电场、电场强度1.电场(1)定义:存在于电荷周围,能传递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种.(2)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2.电场强度(1)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受到的与它的的比值.(2)定义式: .单位:N/C或V/m.(3)矢量性:规定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为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四、电场线1.电场线:在电场中画出的一些曲线,曲线上每一点的方向都跟该点的场强方向一致,曲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电场线不是实际存在的线,而是为了描述电场而假想的线.2.电场线的特点(1)电场线从或无限远处出发,终止于或无限远处.(2)电场线不相交.(3)在同一电场里,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五、典型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图19-1【思维辨析】(1)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 )(2)电场和电场线都是客观存在的. ( )(3)相互作用的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大的,受到的库仑力也大. ( )(4)根据F=k,当r→0时,F→∞.( )(5)E=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可知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 ( )(6)没有电场线的地方不存在电场. ( )【思维拓展】(多选)如图19-2所示,有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个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的小球B(不接触)时,验电器的金箔张角减小,则金属球A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图19-2A.金属球可能不带电B.金属球可能带负电C.金属球可能带正电D.金属球一定带负电考点一电荷守恒与库仑定律(1)在用库仑定律公式进行计算时,无论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均代入电荷量的绝对值计算库仑力的大小.(2)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力满足牛顿第三定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由公式F=k可以看出,在两带电体的间距及电荷量之和一定的条件下,当q1=q2时,F最大.1.(电荷守恒)[2016·浙江卷]如图19-3所示,两个不带电的导体A和B,用一对绝缘柱支持使它们彼此接触.把一带正电荷的物体C置于A附近,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张开( )图19-3A.此时A带正电,B带负电B.此时A电势低,B电势高C.移去C,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D.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C,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2.(电荷守恒和库仑定律)两个所带的电荷量分别为-Q和+3Q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相距为r,它们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使两小球相互接触,且使二者之间的距离变为,则此时两小球间的库仑力大小为( )A. F D.12F3.(库仑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多选)如图19-4所示,A、B两球所带的电荷量均为2×10-5C,质量均为0.72 kg,其中A球带正电荷,B球带负电荷,且均可视为点电荷.A球通过绝缘细线吊在天花板上,B球固定在绝缘棒的一端,现将B球放在某一位置,能使绝缘细线伸直,A球静止且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则A、B 两球之间的距离可能为( )图19-4A.0.5 mB.0.8 mC.1.2 mD.2.5 m4.(库仑力作用下的动力学问题)如图19-5所示,足够大的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三个带电质点,A和C围绕B 做角速度大小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B恰能保持静止,其中A、C和B的距离分别是L1和L2.不计三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则A和C的比荷(电荷量与质量之比)为( )图19-5A.■要点总结(1)对于两个均匀带电绝缘球体,可以将其视为电荷集中于球心的点电荷,r为两球心之间的距离.(2)对于两个带电金属球,要考虑金属球表面电荷的重新分布.(3)不能根据公式错误地推论:当r →0时,F →∞.其实,在这样的条件下,两个带电体已经不能再看成点电荷了.考点二 电场的叠加1 直角坐标系xOy 中,M 、N 两点位于x 轴上,G 、H 两点坐标如图19-6所示.M 、N 两点各固定一负点电荷,一电荷量为Q 的正点电荷置于O 点时,G 点处的电场强度恰好为零.静电力常量用k 表示.若将该正点电荷移到G 点,则H 点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图19-6A.,沿y 轴正向B.,沿y 轴负向C.,沿y 轴正向D.,沿y 轴负向■ 题根分析本题通过合电场强度的计算,考查点电荷电场强度的计算,分析时应注意: (1)电场强度三个表达式的比较真空中点电荷(2)电场强度叠加问题的求解思路:①确定分析计算的空间位置;②分析该处有几个分电场,先计算出各个分电场在该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③依次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矢量和. ■ 变式网络式题1 如图19-7所示,一半径为R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的轴线上有a、b、d三个点,a和b、b和c、c和d间的距离均为R,在a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q>0)的固定点电荷.已知b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 ( )图19-7A.kC.k式题2 已知均匀带电球体在球的外部产生的电场与一个位于球心、所带电荷量与之相等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相同.如图19-8所示,半径为R的球体上均匀分布着总电荷量为Q的电荷,在过球心O的直线上有A、B 两个点,O和B间、B和A间的距离均为R.现以OB为直径在球内挖出一个球形空腔,若静电力常量为k,球的体积公式为V=πr3,则A点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图19-8A.C.式题3 [2017·贵州七校一联]均匀带电的球壳在球外空间产生的电场等效于电荷集中于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如图19-9所示,在半球面AB上均匀分布正电荷,总电荷量为q,球面半径为R,CD为通过半球顶点与球心O的轴线,在轴线上有M、N两点,OM=ON=2R.已知M点的场强大小为E,则N点的场强大小为( )图19-9A.-EC.+E考点三 电场线的理解和应用 1.电场线的应用(1)在同一电场里,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 (2)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 (3)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4)电场线和等势面在相交处互相垂直. 2.两种等量点电荷的电场线2 如图19-10所示,实线为不知方向的三条电场线,从电场中M 点以相同的速度沿垂直于电场线的方向飞出a 、b 两个带电粒子,二者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图19-10A.a 一定带正电,b 一定带负电B.a 的速度将减小,b 的速度将增大C.a 的加速度将减小,b 的加速度将增大D.两个粒子的动能一个增大、一个减小式题1 A 、B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点,一个带负电的微粒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以一定初速度从A 点沿电场线运动到B 点,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19-11所示,则这一电场可能是图19-12中的( )图19-11图19-12式题2 (多选)如图19-13所示,两个带等量负电荷的小球A、B(可视为点电荷)被固定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P、N是在小球A、B连线的水平中垂线上的两点,且PO=ON.现将一个电荷量很小的带正电的小球C(可视为质点)从P点由静止释放,在小球C向N点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小球C的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图19-13A.速度先增大,再减小B.速度一直增大C.加速度先增大再减小,过O点后,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大D.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大■方法技巧电场线与轨迹问题的判断方法(1)“运动与力两线法”——画出“速度线”(运动轨迹在初始位置的切线)与“力线”(电场线在初始位置的切线),从两者的夹角情况来分析曲线运动的情况.(2)“三不知时要用假设法”——电荷的正负、场强的方向或等势面电势的高低、电荷运动的方向,若已知其中的任意一个,可顺次向下分析判定各待求量;若三个都不知,则要用假设法分别讨论各种情况.考点四带电体的力电综合问题解答力电综合问题的一般思路3 如图19-14所示,绝缘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0.1 kg的带电物体,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物体恰能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向右匀速运动,电场强度E=1×103 N/C,g取10 m/s2.(1)求物体所带的电荷量;(2)只改变电场的方向,使物体向右加速运动,求加速度的最大值及此时电场的方向.图19-14式题 (多选)[2017·重庆一诊]如图19-15所示,竖直平面内有固定的半径为R的光滑绝缘圆形轨道,水平匀强电场平行于轨道平面向左,P、Q分别为轨道的最高、最低点.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球(可视为质点)在轨道内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场强E=.要使小球能沿轨道做完整的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9-15A.小球过Q点时速度至少为B.小球过Q点时速度至少为C.小球过Q、P点受轨道弹力大小的差值为6mgD.小球过Q、P点受轨道弹力大小的差值为7.5mg第20讲电场的能的性质一、电势能和电势、等势面1.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具有的势能,等于将电荷从该点移到位置时电场力所做的功.2.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电场力做的功等于,即W AB=E pA-E pB=-ΔE p.3.电势: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具有的与它的的比值,即:φ= .4.等势面(1)定义:电场中相同的各点构成的面.(2)特点:①等势面一定与垂直,即跟场强的方向垂直.②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功.③电场线总是从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的等势面.④在空间中两等势面相交.⑤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疏的地方电场强度.二、电势差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1.电势差(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A移到另一点B时, 与移动的电荷的比值.(2)定义式:U AB= ;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U AB= ,U AB=-U BA.2.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1)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式:U AB= ,其中d为电场中两点间沿的距离.(2)在匀强电场中,场强在数值上等于沿方向每单位距离上降低的电势.三、静电平衡导体静电平衡两大特点:①导体内部的场强;②导体是一个等势体,导体表面电势.【思维辨析】(1)电场力做功与重力做功相似,均与路径无关. ( )(2)电场中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一定为零. ( )(3)电场强度处处相同的区域内,电势一定也处处相同. ( )(4)沿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越来越小,电势逐渐降低. ( )(5)A、B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将正电荷从A移到B点时静电力所做的功. ( )(6)电场中,场强方向是指电势降落的方向. ( )(7)电势有正负之分,因此电势是矢量. ( )(8)电势的大小由电场的性质决定,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无关. ( )(9)电势差U AB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无关. ( )(10)整个导体是等势体,导体表面是等势面,但导体表面的场强可能不同. ( )考点一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1.电势高低常用的两种判断方法(1)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2)若U AB>0,则φA>φB;若U AB<0,则φA<φB.2.电势能增、减的判断方法(1)做功判断法: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2)公式法:E p=qφ,将q、φ的大小、正负号一起代入公式,E p越大,电势能越大.(3)能量守恒法:在电场中,当只有电场力做功时,电荷的动能和电势能相互转化,动能增大,则电势能减小,反之,动能减小,则电势能增大.(4)电荷电势法:正电荷在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大,负电荷在电势低的地方电势能大.1[2015·全国卷Ⅰ]如图20-1所示,直线a、b和c、d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N、P、Q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φM、φN、φP、φQ.一电子由M点分别运动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图20-1A.直线a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QB.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NC.若电子由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D.若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式题1[2017·福建龙岩质检]以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在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周围某点的电势可用φ=计算,式中r为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k为静电力常量.两电荷量大小均为Q的异种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L的两点,如图20-2所示.现将一个质子(电荷量为e)从两点电荷连线上的A点沿以电荷+Q为圆心、半径为R 的半圆形轨迹ABC移到C点,则质子从A点移到C点的过程中,其电势能的变化情况为( )图20-2A.增加C.减少式题2 (多选)[2016·全国卷Ⅰ]如图20-3所示,一带负电荷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平面(纸面)内,且相对于过轨迹最低点P的竖直线对称.忽略空气阻力.由此可知( )图20-3A.Q点的电势比P点高B.油滴在Q点的动能比它在P点的大C.油滴在Q点的电势能比它在P点的大D.油滴在Q点的加速度大小比它在P点的小■特别提醒根据电势的定义式φ=计算时,φ、E p、q要注意带符号运算.考点二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在匀强电场中由公式U=Ed得出的“一式二结论”(1)“一式”E=,其中d是沿电场线方向上的距离.(2)“二结论”结论1:匀强电场中的任一线段AB的中点C的电势φC=,如图20-4所示.图20-4结论2:匀强电场中若两线段AB∥CD,且AB=CD,则U AB=U CD(或φA-φB=φC-φD),如图20-5所示.图20-52 (多选)[2017·全国卷Ⅲ]一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xOy平面,平面内a、b、c三点的位置如图20-6所示,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0 V、17 V、26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0-6A.电场强度的大小为2.5 V/cmB.坐标原点处的电势为1 VC.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低7 eVD.电子从b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9 eV式题 (多选)[2017·安徽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测试]如图20-7所示,在xOy坐标系中有以O点为中心、边长为0.2 m的正方形,顶点A、B、C、D分别在坐标轴上,在该平面内有一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已知A、B、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3 V、- V、-3 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0-7A.D点的电势为VB.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E=10 V/mC.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E=10 V/mD.电场场强方向与x轴正方向成θ=30°角■规律总结知道几个点的电势确定电场线的方法:将电势最高的点和电势最低的点相连,根据在匀强电场中经过相等的距离电势差相等,确定连线上与第三个点的电势相等的点,电势相等的两点连线为等势线,根据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即可画出电场线.考点三电场线、等势面和带电粒子轨迹问题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轨迹问题的分析方法(1)从轨迹的弯曲方向判断受力方向(轨迹向合外力方向弯曲),从而分析电场方向或电荷的正负.(2)结合轨迹、速度方向与静电力的方向,确定静电力做功的正负,从而确定电势能、电势和电势差的变化等.(3)根据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判断动能的变化情况.2.求电场力做功的四种方法(1)定义式:W AB=Flcos α=qElcos α(适用于匀强电场).(2)电势的变化:W AB=qU AB=q(φA-φB).(3)动能定理:W电+W其他=ΔE k.(4)电势能的变化:W AB=-ΔE p=E pA-E pB.3.电场中的功能关系(1)若只有电场力做功,则电势能与动能之和保持不变.(2)若只有电场力和重力做功,则电势能、重力势能、动能之和保持不变.(3)除重力、弹力外,其他各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4)所有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3 (多选)[2017·天津卷]如图20-8所示,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实线MN是一条方向未标出的电场线,虚线AB是一个电子只在静电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设电子在A、B两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电势能分别为E pA、E p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0-8A.电子一定从A向B运动B.若a A>a B,则Q靠近M端且为正电荷C.无论Q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一定有E pA<E pBD.B点电势可能高于A点电势式题1 (多选)[2016·海南卷]如图20-9所示,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O点,两虚线圆均以O为圆心,两实线分别为带电粒子M和N先后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a、b、c、d、e为轨迹和虚线圆的交点.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0-9A.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B.M在b点的动能小于它在a点的动能C.N在d点的电势能等于它在e点的电势能D.N在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式题2 (多选)如图20-10所示,匀强电场中的三个点A、B、C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ACB=90°,∠ABC=60°, =d.把一个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不做功;从B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W.若规定C点的电势为零,则 ( )图20-10A.该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B.C、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 CB=C.A点的电势为D.若从A点沿AB方向飞入一电子,其运动轨迹可能是乙■方法技巧在解决电场中的能量问题时常用到的基本规律有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有时也会用到功能关系.(1)应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需研究合外力做的功(或总功).(2)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需注意电势能和其他形式能之间的转化.(3)应用功能关系解决该类问题需明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考点四电场中的图像问题考向一E-x图像(1)E-x图像反映了电场强度随位移变化的规律.(2)E-x图线与x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电势差,“面积”大小表示电势差大小,两点的电势高低根据电场方向判定.4 (多选)一个电荷量为+q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做直线运动,规定x轴正方向为电场强度正方向,x 轴上各点的电场强度E随x坐标的变化图线如图20-11所示(已知图线关于O点对称).A(0,x1)、B(0,-x1)为粒子运动轨迹上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0-11A.A、B两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均相同B.粒子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大小相同C.粒子经过A、B两点时的加速度相同D.粒子经过A、B两点时的电势能相同考向二φ-x图像(1)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φ-x图线的斜率大小,在电场强度为零处,φ-x图线切线的斜率为零.(2)由φ-x图像可以直接判断各点电势的大小,并可根据电势大小关系确定电场强度的方向.(3)在φ-x图像中分析电荷移动时电势能的变化,可用W AB=qU AB,进而分析W AB的正负,然后做出判断.5 (多选)[2017·全国卷Ⅰ]在一静止点电荷的电场中,任一点的电势φ与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r的关系如图20-12所示.电场中四个点a、b、c和d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E a、E b、E c和E d.点a到点电荷的距离r a 与点a的电势φa已在图中用坐标(r a,φa)标出,其余类推.现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由a点依次经b、c点移动到d点,在相邻两点间移动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 ab、W bc和W cd.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图20-12A.E a∶E b=4∶1B.E c∶E d=2∶1C.W ab∶W bc=3∶1D.W bc∶W cd=1∶3式题 (多选)[2017·江苏卷]在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q1、q2,其静电场的电势φ在x 轴上分布如图20-13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图20-13A.q1和q2带有异种电荷B.x1处的电场强度为零C.负电荷从x1移到x2,电势能减小D.负电荷从x1移到x2,受到的电场力增大考向三E p-x图像电场力做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而电场力做功就是力对位移的积累,由E p-E p0=Fx,得E p=E p0+Fx,故E p-x 图像的斜率表示电场力,纵截距表示初势能;合力做功量度了动能的变化,如果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的作用,则合力做的功就是电场力做的功,由E k-E k0=Fx,得E k=E k0+Fx,故E k-x图像的斜率表示电场力,纵截距表示初动能.然后根据两图像斜率的变化可判断出电场力的变化,进而判断出电场强度大小的变化.6 (多选)[2017·南昌十校二模]M、N是某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M点释放一个初速度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并沿电场线由M点运动到N点,其电势能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如图20-14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0-14A.电子运动的轨迹为直线B.该电场是匀强电场C.电子在N点的加速度小于在M点的加速度D.电子在N点的动能大于在M点的动能考向四电场分布结合v-t图像根据v-t图像的速度变化、斜率变化(即加速度大小的变化),可确定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力的大小变化情况,进而确定电场的方向、电势的高低及电势能的变化.7 [2017·湖南衡阳一联]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固定于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其连线的中垂线上有A、B、C三点,如图20-15甲所示,一个电荷量为2 C、质量为1 kg的带正电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C点由静止释放,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B点处为整条图线切线斜率最大的位置,图中标出了图线在B点处的切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0-15A.B点为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最大的点,场强E=0.2 N/CB.由C到A的过程中,物块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 =5 VD.U CB< U BA第21讲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一、电容器与电容1.电容器(1)组成:任何两个相互靠近又彼此的导体.(2)带电荷量: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3)击穿电压:电容器允许加的电压称为击穿电压.额定电压比击穿电压.2.电容(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U的比值.公式为.(2)单位:法拉(F),常用单位有微法(μF)、皮法(pF).1 F=106μF=1012 pF.(3)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 ,k为静电力常量.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1.动力学观点分析:若电场为匀强电场,则有a= ,E= ,v2-=2ad.2.功能观点分析: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满足.三、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1.运动性质: 运动.2.处理方法:运动的分解.(1)沿初速度方向:做运动.(2)沿电场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运动.【思维辨析】(1)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是指每个极板所带的电荷量的代数和. ( )(2)电容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的多少. ( )(3)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成反比. ( )(4)放电后的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为零,电容也为零. ( )(5)公式C=可用来计算任何电容器的电容. ( )(6)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只能做类平抛运动. ( )(7)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时,也可以做匀速圆周运动. ( )(8)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重力一定可以忽略不计. ( )考点一平行板电容器1 如图21-1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竖直放置,在两极板间有一个带电小球,小球用一根质量不计的绝缘线悬挂于O点.现给电容器缓慢充电,使两极板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Q,此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继续给电容器缓慢充电,直到悬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大到,且小球与两极板不接触.求第二次充电使电容器正极板增加的电荷量.图21-1式题1 [2016·全国卷Ⅰ]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 )A.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B.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C.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D.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式题2 [2016·天津卷]如图21-2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金属外壳和电容器下极板都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个固定在P点的点电荷,以E表示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 p表示点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θ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若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至图中虚线位置,则 ( )图21-2A.θ增大,E增大B.θ增大,E p不变C.θ减小,E p增大D.θ减小,E不变■方法技巧分析比较的思路(1)先确定是Q不变还是U不变:若电容器保持与电源连接,则U不变;若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则Q不变.(2)用决定式C=确定电容器电容的变化.(3)用定义式C=判定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或两极板间电压U的变化.(4)电压不变时,用E=分析电容器极板间电场强度的变化,电荷量不变时,用E=分析电容器极板间电场强度的变化.考点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
全品复习方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专题训练七第7单元 静电场.docx
![全品复习方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专题训练七第7单元 静电场.docx](https://img.taocdn.com/s3/m/410ea93958f5f61fb63666e7.png)
专题训练(七)第7单元静电场 ■基础巩固 1. :2016 •山东枣庄八中月考]某同学利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圆柱体 工件的直径和高度,测量结果如图Zl-1 (a )和3)所示.该工件的直径为 cm,高度为 mm.(a ) (b )图 27-12. 如图27-2甲所示为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刻度盘的情形,若当时使用的是该表的。
〜 3 丫量程,那么电压表读数为 K,若当时使用的是该表的0〜15 f 量程,那么电压 表读数应为 矿;如图乙所示的电阻箱的读数为 0图■能力提升 3. [2015 •中山二模]用伏安法测量一个阻值约为20 Q 的未知电阻R 的阻值.(1) 在以下备选器材中,电流表应选用,电压表应选用,滑动变阻器 应选用(填写器材的字母代号).电源E (电动势为3 V,内阻可忽略不计)电流表4(量程0〜50湖,内阻约12 Q )电流表4(量程0〜3 4内阻约0.12 Q )电压表竹(量程0〜3 V,内阻约3 k Q )电压表佐(量程0〜15 V,内阻约15 kQ )滑动变阻器Ri (0~10 Q,允许最大电流2.0 A )滑动变阻器R 2(0-1000 Q,允许最大电流0.5 A )定值电阻R (30 Q,允许最大电流1.0 A )开关S 、导线若干(2)请在虚线框中画出测量电阻&的实验电路图(要求所测量值的变化范围尽可能大一 些,所用器材用对应的符号标出). (3) 某次测量中,电压表读数为U 时,电流表读数为I,则计算待测电阻阻值的表达式 为 Rx= .27-2甲4.某同学测量阻值约为25 "。
的电阻R,现备有下列器材:A.电流表(量程100 nA,内阻约2 kQ)・,B.电流表(量程500 nA,内阻约300⑵;C.电压表(量程15 V,内阻约100 4。
);D.电压表(量程50 V,内阻约500 4。
);E.直流电源(20 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1力;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 kQ,额定功率1盼;G.开关和导线若干.电流表应选,电压表应选.(填字母代号)该同学正确选择仪器后连接了以下电路,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使测量误差尽量减小,实验前请你检查该电路,指出电路在接线上存在的问题:■挑战自我5.现有一量程为3 K的电压表,内阻为5〜6 kQ.为了较准确地测量其内阻,在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4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按此电路可以测出电压表的内阻.图 27-4(1)试根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完成如图乙所示的实物连线.(2)若电源E、滑动变阻器&、电阻箱R各有两组可供选择:电源E:a.电动势2.0 V,有内阻b.电动势5.0 V,有内阻滑动变阻器R2:a.最大阻值20 Qb.最大阻值1700 Q电阻箱Ri :a, . 0〜999. 9 Qb. 0〜9999. 9 Q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电源E 应选.&应选,电阻箱Ri 应选(3)该同学在开关都断开的情况下,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接通电路前应将滑动变阻器 的滑动头P 置于 端.后续必要的实验操作步骤依次是:(请按合理的实验顺序,选填下列步骤前的字母).最后记录&的阻值并整理好器材. A. B. C. D. E. F. G. H.(4)按正确的实验步骤操作完成后,如果所得的R 的阻值为5400.0 Q,则图甲中被测 电压表K 的内阻R 「的测量值为 Q,该测量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略大于” “略小 于”或“等于”)实际值.6. [2016 •河北正定中学月考]在测量未知电阻R.阻值的实验中,可供选择的器材 有: 待测电阻R (阻值约300 Q );电流表4 (量程20 mA,内阻约50 Q );电流表4(量程50 mA,内阻约10。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文档:第7单元 静电场 听课正文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文档:第7单元 静电场 听课正文](https://img.taocdn.com/s3/m/9adc7f03453610661fd9f429.png)
发现问题很难,经过研究,他们发现图甲的电场分布与图乙中虚线右侧的电场分布是一
样的.图乙是两等量异号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图,两点电荷的电荷量的大小均为 q,它们
之间的距离为 2d,虚线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由此他们分别对甲图中 P 点的电场
强度方向和大小做出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图 19-8 A.方向沿 P 点和点电荷的连线向左,大小为 B.方向沿 P 点和点电荷的连线向左,大小为 C.方向垂直于金属板向左,大小为 D.方向垂直于金属板向左,大小为
变式题 4(微元法)一半径为 R 的圆环上均匀地带有电荷量为 Q 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环 平面的对称轴上有一点 P,它与环心 O 的距离 OP=L.已知静电力常量为 k.关于 P 点的 场强 E,下列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一定的分 析,判断正确的表达式是 ( )
(2)电场线不相交. (3)在同一电场里,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 . 【辨别明理】 (1)物体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 ) (2)电场和电场线都是客观存在的. ( ) (3)E= 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可知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 ( ) (4)没有电场线的地方不存在电场. ( ) (5)在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以点电荷为球心的同一球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都相同. ( ) (6)电场线的方向即为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 ( ) (7)[人教选修 3-1 改编]如图 19-1 所示,有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个金属球 A 靠近验电 器的小球 B(不接触)时,验电器的金箔张角减小,则金属球 A 的带电情况如何?
24
21
静电场
匀强电场中
电势差 Ⅱ
和电场强度
(Ⅰ)
示波管 21 21
(Ⅰ)
的关系
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七章静电场第20讲电场能的性质课件
![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七章静电场第20讲电场能的性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7534b2e53a580216fcfe99.png)
2.电势能大小的判断
判断角度
判断方法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 做功判断法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电荷电势法 正电荷在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大 负电荷在电势低的地方电势能大
公式法
将电荷量、电势连同正负号一起代入公式正Ep=q 对值越大,电势能越大;负Ep的绝对值越大,电势
在电场中,若只有电场力做功时,电荷的动能和电 能量守恒法 化,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反这,动能减小,电
3.(多选)关于电势差的计算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 A.电势差的公式 UAB=WqAB说明两点间的电势差 UAB 与电场力 与移动电荷的电荷量 q 成反比 B.把正电荷从 A 点移动到 B 点电场力做正功,则有 UAB>0 C.电势差的公式 UAB=WqAB中,UAB 与移动电荷的电荷量 q 无 D.电场中 A、B 两点间的电势差 UAB 等于把正电荷 q 从 A 点 力所做的功
(2)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①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式,UAB=Ed,其中d为A、B两 距离. ②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在数值上等于沿__电__场__强___度___方 低的电势; 注意:电场中,沿电场强度方向电势降落得最快.
1.请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对不正确的表述,请说明原因 (1) 电 场 线 越 密 的 地 方 电 场 强 度 越 大 , 而 等 差 等 势 面 越 密 的 小.( × ) 解析 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 (2)负电荷在电势越高的地方具有的电势能一定越低( √ ) (3)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正电荷周围各点电势都是正值, 势都是负值.( √ ) (4)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 )
第七章
静电场
第20讲 电场能的性质
高考物理-全品一轮第7单元静电场听课详解
![高考物理-全品一轮第7单元静电场听课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9c15acec8d376eeafaa3122.png)
教师详解(听课手册)第七单元静电场第19讲电场的力的性质【教材知识梳理】核心填空一、1.(1)整数倍理想化模型2.(1)保持不变(2)摩擦感应接触二、1.正比反比2.9.0×1093.点电荷三、1.(1)特殊物质(2)力的作用2.(1)电场力F电荷量q(2)E=(3)正电荷四、1.切线强弱2.(1)正电荷负电荷(3)越大思维辨析(1)(√)(2)(×)(3)(×)(4)(×)(5)(×)(6)(×)思维拓展AB[解析]验电器的金箔之所以张开,是因为它们都带有正电荷,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张开角度的大小取决于两金箔带电荷量的多少.如果A球带负电,靠近验电器的B球时,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使金箔上的正电荷逐渐“上移”,从而使两金箔张角减小;如果A球不带电,在靠近B球时,发生静电感应现象使A球靠近B球的端面出现负的感应电荷,而背向B球的端面出现正的感应电荷,由于A球上因感应而出现的负电荷离验电器较近而表现为吸引作用,从而使金箔张角减小.【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一1.C[解析]由感应起电可知,近端感应出异种电荷,故A带负电,B带正电,选项A错误;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是等势体,故A、B电势相等,选项B错误;先移去C,则A、B两端的等量异种电荷又重新中和,而先分开A、B,后移走C,则A、B两端的等量异种电荷就无法重新中和,故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2.C[解析]由库仑定律知F=,两小球接触后所带的电荷量均为Q,此时的库仑力F'= F.[点评]接触起电的电荷分配原则: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后电荷会重新进行分配,如图所示.电荷分配的原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若带同种电荷,则二者接触后平分原来所带的电荷量的总和;若带异种电荷,则二者接触后先中和再平分中和后所带的电荷量的总和.3.AB[解析]对A受力分析,受重力mg、细线的拉力F T、B对A的吸引力F,由分析知,A平衡时,F的最小值为F m=mg sin 30°=,解得r=1 m,所以两球的距离d≤1 m,A、B正确.4.C[解析]若B恰能保持静止,则k;A做匀速圆周运动,有k=m Aω2L1;C做匀速圆周运动,有k=m Cω2L2,联立解得A和C的比荷之比应是,选项C正确.考点二例1B[解析]当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置于O点时,它在G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E=k,方向沿y轴负向,M、N两点的1负点电荷在G点处的合电场强度大小E=k,方向沿y轴正向;当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置于G点时,它在H点处的电场强2度大小E=k,方向沿y轴正向,根据对称性,M、N两点的负点电荷在H点处的合电场强度大小E4=k,方向沿y轴负向, 3则H点的场强大小为E-E3=,方向沿y轴负向,选项B正确.4变式题1B[解析]由题意,b点处的场强为零说明点电荷q和圆盘在b点产生的场强等大反向,即圆盘在距离为R的b点产生的场强为E=,故圆盘在距离为R的d点产生的场强也为E Q=,点电荷q在d点产生的场强E q=,方向与圆盘Q在d点产生的场强方向相同,d点的合场强为二者之和,即E合=,B正确.变式题2B[解析]实心大球在A点产生的电场强度E=,实心小球所带的电荷量Q'=Q×,实心小球在A1点产生的电场强度E=,故A点的合电场强度E=E1-E2=,选项B正确.2变式题3B[解析]若将电荷量为2q的球面放在O处,均匀带电的球壳在球外空间产生的电场等效于电荷集中于球心O处产生的电场,则在M、N两点所产生的电场均为E=,相当于如图所示的半球面和缺少的另半个球面产生的电场相叠加,由对称性可知,当如图所示的半球面在M点产生的场强为E时,其在N点产生的场强E'=E-E=-E,故B正确.考点三例2C[解析]根据两粒子的偏转方向可知两粒子带异种电荷,由于电场线方向未知,所以无法确定具体电性,故A错误;由粒子受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可判断电场力对两粒子均做正功,两粒子的速度、动能均增大,故B、D错误;从两粒子的运动轨迹看出a粒子经过的电场的电场线逐渐变疏,b粒子经过的电场的电场线逐渐变密,说明a粒子的加速度减小,b粒子的加速度增大,故C正确.变式题1A[解析]由微粒的v-t图像可知,带负电的微粒在电场中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故顺着电场线运动,且场强增大,只有A正确.变式题2AD[解析]在AB的中垂线上,从无穷远处到O点,电场强度先变大后变小,到O点变为零,若P、N相距很远,则小球C沿连线的中垂线运动时,小球C的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速度不断增大,在O点时加速度变为零,速度达到最大;由O点到N 点时,速度变化情况与另一侧速度的变化情况具有对称性.如果P、N相距很近,则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大,A、D正确.考点四例3(1)-7.5×10-4 C(2) m/s向左下方与水平方向成37°角[解析](1)物体向右匀速运动,则电场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摩擦力方向向左,故电场力方向向右,而电场方向向左,则物体带负遇.由Eq=μmg解得q==7.5×10-4 N/C.(2)设电场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Eq cos θ-μ(mg-qE sin θ)=ma解得a=(cos θ+μsin θ)-μg由数学知识可知,当θ=37°时,cos θ+μsin θ有极大值,此时a= m/s2即电场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斜向左下时,加速度有最大值,为a= m/s2.变式题BC[解析]根据“等效场”知识可得,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大小为mg效=mg,则g效=g,如图所示,tan θ=,即θ=37°,当小球刚好通过C点关于O对称的D点时,就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小球在D 点时,由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则,从Q到D,由动能定理得-mg(R+R cos θ)-qER sinθ=,联立解得v Q=,故A错误,B正确;在P点和Q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F P+mg=m,从Q到P,由动能定理得-Qmg·2R=,联立解得F Q-F P=6mg,C正确,D错误.1.两个可自由移动的点电荷分别放在A、B两处,如图所示.A处电荷带电荷量为+Q1,B处电荷带电荷量为-Q2,且Q2=4Q1,另取一个可以自由移动的点电荷P,放在A、B连线上,欲使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则()A.P为负电荷,且放于A左方B.P为负电荷,且放于B右方C.P为正电荷,且放于A、B之间D.P为正电荷,且放于B右方[解析] A因为每个电荷都受到其余两个电荷的库仑力作用,且已知放在A、B两处的点电荷是异种电荷,对P的作用力分别为引力和斥力,所以系统要平衡就不能使P放在A、B之间.根据库仑定律,由于B处电荷的电荷量较大,P应放在离B处点电荷较远而离A处点电荷较近的地方才有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故应放在A的左侧,要使放在A、B两处的点电荷也处于平衡状态,P必须带负电,故A正确.[点评](1)平衡的条件:每个点电荷受到另外两个点电荷的合力为零或每个点电荷处于另外两个点电荷产生的合电场强度为零的位置.(2)2.(多选)[2014·广东卷]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固定着一个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P,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2q的小球M和N由绝缘细杆相连,静止在桌面上,P与M相距L,P、M和N视为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与N的距离大于LB.P、M和N在同一直线上C.在P产生的电场中,M、N处的电势相同D.M、N及细杆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解析] BD M、N处于静止状态,则M、N和杆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0,则FPM=F PN,即k,则有x=L,那么M、N间距离为(-1)L,故选项A错误,选项D正确;由于M、N静止不动,P对M和对N的力应该在一条直线上,故选项B正确;在P产生的电场中,M处电势较高,故选项C错误.3.(多选)[2016·浙江卷]如图所示,把A、B两个相同的导电小球分别用长为0.10 m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 A和O B两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A球接触,棒移开后将悬点OB 移到OA点固定.两球接触后分开,平衡时距离为0.12 m.已测得每个小球质量是8.0×10-4 kg,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静电力常量k=9.0×109 N·m2/C2,则()A.两球所带电荷量相等B.A球所受的静电力为1.0×10-2 NC.B球所带的电荷量为4×10-8 CD.A、B两球连线中点处的电场强度为0[解析] ACD由接触起电的电荷量分配特点可知,两相同金属小球接触后带上等量同种电荷,选项A正确;对A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有,而F库=k,得F库=6×10-3 N,q=4×10-8 C,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等量同种电荷连线的中点电场强度为0,选项D正确.4.[2017·湖北孝感一模]如图所示,在一个半径为R的圆周上均匀分布N个可视为质点的带电小球,其中A点的小球所带的电荷量为+3q,其余小球所带的电荷量为+q,此时圆心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现仅撤去A点的小球,则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A.EB.[解析] B假设圆周上均匀分布的都是电荷量为+q的小球,由于圆周的对称性,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可知圆心O处场强为0,所以圆心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等效于A点处电荷量为+2q的小球在O点产生的场强,则有E=k,A处+3q在圆心O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E1=k,方向水平向左,其余带电荷量为+q的所有小球在O点处产生的合场强E2=E-E1=-k,所以仅撤去A点的小球,则O点的电场强度E2=.5.(多选)在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存在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线如图中实线所示.一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带电小球从桌面上的A点开始运动,到C点时,突然受到一个外加的水平恒力F作用而继续运动到B点,其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v表示小球经过C点时的速度,则()A.小球带正电B.恒力F的方向可能水平向左C.恒力F的方向可能与v方向相反D.在A、B两点小球的速率不可能相等[解析] AB由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轨迹可得,小球受到的电场力方向向右,带正电,选项A正确;小球从C点运动到B点,合力指向轨迹凹侧,当水平恒力F水平向左时,合力可能向左,符合要求,当恒力F的方向与v方向相反时,合力不指向图示轨迹凹侧,选项B正确,选项C错误;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由动能定理,当电场力与恒力F做功的代数和为0时,小球在A、B两点的速率相等,选项D错误.6.(多选)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光滑绝缘斜面,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一根轻质绝缘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系有一个带电小球A,细线与斜面平行.小球A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小球A的右侧固定放置带等量同种电荷的小球B,两球心的高度相同、间距为d.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两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小球A静止在斜面上,则()A.小球A与B之间库仑力的大小为B.当时,细线上的拉力为0C.当时,细线上的拉力为0D.当时,斜面对小球A的支持力为0[解析] AC 根据库仑定律得A 、B 间的库仑力F 库=k ,故A 正确;当细线上的拉力为0时满足k =mg tan θ,得到,故B 错误,C 正确;斜面对小球A 的支持力始终不为零,故D 错误.7.有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 、B 、C ,其中小球A 和B 带有等量的同种电荷,小球C (未画出)不带电,如图所示,A 球固定在竖直支架上,B 球用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悬于A 球正上方的O 点处,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小球C 可用绝缘手柄移动,重力加速度为g ,现在进行下列操作,其中描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 )A .仅将球C 与球A 接触后离开,B 球再次静止时细线中的张力比原来要小B .仅将球C 与球B 接触后离开,B 球再次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1,仅将球C 与球A 接触后离开,B 球再次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2,则θ1=θ2C .剪断细线瞬间,球B 的加速度等于gD .剪断细线后,球B 将沿OB 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直至着地[解析] B 仅将球C 与球A 接触后离开,球A 的电荷量减半,致使A 、B 间的库仑力减小,对球B 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它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平衡,由三角形相似可知,故细线的张力大小不变,故A 错误;将球C 与球B 接触后离开,与球C 与球A 接触后离开这种情况下A 、B 间的斥力相同,故夹角也相同,故B 正确;剪断细线瞬间,球B 在重力和库仑力作用下运动,其合力斜向右下方,与原来细线的张力等大反向,故其加速度不等于g ,故选项C 错误;剪断细线后,球B 在空中运动时受到的库仑力随间距的变化而变化,即球B 在落地前做变加速曲线运动,故选项D 错误.8.(多选)[2016·西安一中模拟] 如图所示,在空中同一水平线上的A 、B 两点分别有一个带正电的小球,在二者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的C 点固定一个带负电的小球P ,三个球均可看成点电荷,在库仑力和重力的作用下M 、N 两个球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M 、N 两球的质量一定相同B .M 、N 两球所带的电荷量不同C .M 、N 两球受到的库仑力合力的大小不一定相等D .M 、N 两球受到的库仑力合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上[解析] AD 对M 、N 球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和几何关系得m 1g=F 1cot θ,m 2g=F 2cot θ,由于F 1和F 2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m 1=m 2,故A 正确;根据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得,m 1g=F C 1cos θ,m 2g=F C 2cos θ,而m 1=m 2,所以F C 1=F C 2,故q 1=q 2,B 错误;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M 、N 两球受到的库仑力的合力与小球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M 、N 两球受到的库仑力的合力大小一定相等,方向竖直向上,故C 错误,D 正确.9.[2014·福建卷]如图所示,真空中xOy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A、B、C三点构成等边三角形,边长L=2.0 m.若将电荷量均为q=+2.0×10-6 C的两点电荷分别固定在A、B点,已知静电力常量k=9×109 N·m2/C2,求:(1)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大小;(2)C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答案](1)9.0×10-3 N(2)7.8×103 N/C沿y轴正方向[解析](1)根据库仑定律,A、B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k代入数据得F=9.0×10-3 N.(2)A、B两点电荷在C点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均为E1=kA、B两点电荷形成的电场在C点的合场强大小为E=2E1cos 30°代入数据得E=7.8×103 N/C场强E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10.如图所示,将质量m=0.1 kg、所带的电荷量q=+1×10-5 C的圆环套在绝缘固定的圆柱形水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当空间存在着斜向上、与杆夹角为θ=53°的匀强电场时,环在电场力作用下以大小为4.4 m/s2的加速度a沿杆运动,求电场强度E的大小.(sin 53°=0.8,cos 53°=0.6,g取10 m/s2)[答案] 1.0×105 N/C或9.0×105 N/C[解析]在垂直于杆的方向上,由平衡条件得qE0sin θ=mg解得E0=1.25×105 N/C当E<1.25×105 N/C时,杆对环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qE cos θ-μF N=ma且qE sin θ+F N=mg解得E=1×105 N/C当E>1.25×105 N/C时,杆对环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qE cos θ-μF N=ma且qE sin θ=mg+F N解得E=9×105 N/C11.[2017·内蒙古包头一模]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个带正电的小球,质量为m,所带的电荷量为q,用一根长度为L且不可伸长的绝缘轻细线系在匀强电场中的O点,匀强电场的方向水平向右,分布的区域足够大.现将带正电小球从O点右方由水平位置A点无初速度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B时速度恰好为零.(1)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2)若小球从O点的左方由水平位置C点无初速度释放,则小球到达最低点B所用的时间t是多少?(重力加速度为g)[答案](1)(2)[解析](1)对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L-qEL=0解得E=.(2)小球由C点释放后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受的电场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故小球受到的合力为mg,设小球到B点时的速度为v 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则a=gLt=联立解得t=.第20讲电场的能的性质【教材知识梳理】核心填空一、1.零电势2.电势能的减少量3.电势能电荷量4.(1)电势(2)电场线不电势低不越大越小二、1.(1)电场力做的功电荷量(2)φ-φBA2.(1)Ed场强方向(2)场强三、处处为零处处相等思维辨析(1)(√)(2)(×)(3)(×)(4)(×)(5)(×)(6)(×)(7)(×)(8)(×)(9)(√)(10)(√)【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一例1B[解析]电子由M点分别运动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相等,表明N、P两点电势相等,直线d是等势线,与d平行的c也是等势线,电子由M到N,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则φM>φN,A错误,B正确;电子由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不做功,C错误;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D错误.变式题1B[解析]A点的电势为φ=k,C点的电势为φC=k,则A、C间的电势差为U AC=φA-φC=,质子从A点移到C点,电场A力做功W=eU AC=-,质子的电势能增加,故B正确.AC变式题2AB[解析]油滴做类斜抛运动,加速度恒定,选项D错误;合力竖直向上,且电场力Eq竖直向上,Eq>mg,电场方向竖直向下,P点电势最低,负电荷在P点电势能最大,选项A正确,选项C错误;若粒子从Q点运动到P点,则合力做负功,动能减小,P点的动能最小,选项B正确.考点二例2ABD[解析]由题目可得φ=10 V,φb=17 V,φc=26 V,则可知ab与Oc交点电势满足,故aφO=φa+φb-φc=1 V,B正确;从a到b移动电子,电场力做功W=U ab(-e)=7 eV,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电子在a点电势能比在b点高7 eV,C错误;从b到c移动电子,电场力做功W'=-eU=9 eV,D正确;如图所示,过b点作bd垂直于Oc,由几何关系有bcx cd=6× cm,由,可得d点的电势为φd=17 V,则bd为等势线,从而电场线沿cO方向,故E= V/cm=2.5 V/cm,A正确.变式题ACD[解析]因A、C两点的电势分别为3 V、-3 V,可知O点的电势为零,由对称性可知D点的电势为 V,选项A正确;设过O点的等势线与x轴的夹角为α,则E·×0.2sin α=3,E·,解得α=60°,E=10 V/m,因电场线与等势面正交,故电场场强方向与x轴正方向成θ=30°角,选项B错误,选项C、D正确.考点三例3BC[解析]通过电子的运动轨迹可判断电子的受力方向,但无法判断电子的运动方向,根据点电荷的电场规律可知,加速度越大的位置就是离点电荷越近的位置,A错误,B正确;电子从A到B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B点的电势低于A点的电势,C正确,D错误.变式题1ABC[解析]从粒子的轨迹可以看出,O点的正电荷与粒子M相互吸引,与粒子N相互排斥,故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A正确.Uab>0,所以从a点运动到b点,M所受的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小,故B正确.d、e两点电势相等,N在d、e两点的电势能相等,故C正确.Ucd>0,N从c点运动到d点,电场力做正功,故D错误.变式题2BD[解析]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不做功,说明A、B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从B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W,说明电场强度的方向垂直于AB边向上,则A点的电势φA=-,选项C错误;C、B两点间的电势差U CB=,选项B正确;该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E=,故选项A错误;电子从A点沿AB方向飞入,受力方向将沿电场线方向的反方向,运动轨迹可能如图中乙所示,故选项D正确.考点四例4BD[解析]由图知A、B两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反,电势相等,故A错误;粒子从B运动到A,电场力做功W=qU=0,根据动能定理知,粒子经过A、B两点时的动能相等,电势能相等,速度大小相同,故B、D正确;A、B两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反,粒子所受合外力方向相反,所以加速度方向相反,故C错误.例5AC[解析]由点电荷的场强公式E=,可得Ea∶E b=4∶1,E c∶E d=4∶1,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电场力做功W=qU,U ab∶U bc=3∶1,则W ab∶W bc=3∶1,又有U bc∶U cd=1∶1,则W bc∶W cd=1∶1,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变式题AC[解析]φ-x图像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由图像可知,x2左侧电场强度方向向左,x2右侧电场强度向右,x1处电场强度大于零,x2处电场强度等于零,故q1和q2带有异种电荷,A正确,B错误.负电荷从x1处移到x2处,电势升高,电场强度减小,故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减小,C正确,D错误.例6ACD[解析]电子初速度为零,且沿着电场线运动,其轨迹一定为直线,故A正确;电子通过相同位移时,电势能的减小量越来越小,说明电场力做功越来越小,由W=Fx可知,电子所受的电场力越来越小,场强逐渐减小,该电场不是匀强电场,故B错误;电子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C正确;电子从M运动到N过程中,只受电场力,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因此N点的动能大于M点的动能,故D正确.例7D[解析]根据v-t图像可知,带电粒子在B点的加速度最大,为2 m/s2,所受的电场力最大,为2 N,根据E=知,B点的场强最大,为1 N/C,故A错误;根据两个等量正点电荷连线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方向由O点沿中垂线指向外侧,可知由C点到A点的过程中,电势逐渐减小,物块的电势能逐渐减小,故B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得U AB q=,解得U AB=-5 V,故C错误;因U CB q=-0=8 J,U BA q==10 J,则U CB<U BA,故D正确.1.[2016·江苏卷]一金属容器置于绝缘板上,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于容器中,容器内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容器内表面为等势面,A、B为容器内表面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B.小球表面的电势比容器内表面的低C.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该处内表面垂直D.将检验电荷从A点沿不同路径移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不同[解析] C电场线的疏密反映电场的强弱,电场线越密,电场越强,据图可知,B点的电场强度比A点大,选项A错误;沿电场线电势降低,小球表面的电势比容器内表面的高,选项B错误;容器内表面为等势面,而电场线总与等势面垂直,故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该处内表面垂直,选项C正确.A、B两点等势,将检验电荷从A点沿不同路径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均为零,选项D错误. 2.[2016·全国卷Ⅱ]如图所示,P是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为圆心的两个圆.带电粒子Q在P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若Q仅受P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 、ab、ac,速度大小分别为va 、vb、vc,则()A.a a>a b>a c,v a>v c>v bB.a a>a b>a c,v b>v c>v aC.a b>a c>a a,v b>v c>v aD.a b>a c>a a,v a>v c>v b[解析] D由库仑定律可知,粒子在a、b、c三点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关系为Fb>F c>F a,由a=可知,a b>a c>a a,由运动轨迹可知,粒子Q的电性与P相同,受斥力作用,不论粒子从a到c,还是从c到a,在运动过程中总有排斥力与运动方向的夹角先为钝角后为锐角,即斥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因此v a>v c>v b,故D正确.3.(多选)[2015·海南卷]如图所示,两电荷量分别为Q(Q>0)和-Q的点电荷对称地放置在x轴上原点O的两侧,a点位于x轴上O点与点电荷Q之间,b点位于y轴O点上方.取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点电势为零,电场强度也为零B.正的试探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零,所受电场力方向向右C.将正的试探电荷从O点移到a点,必须克服电场力做功D.将同一正的试探电荷先后从O、b两点移到a点,后者电势能的变化较大[解析] BC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是电势为零的等势面,该线上除无穷远外各点场强方向水平向右,O点电场强度最大,O点上下两侧电场强度逐渐减小,选项A错误;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电势沿着电场线逐渐降低,则φa>φO=0,a点电势能E p a=qφa,因为q>0,φa>0,所以E p a>0,a点电场强度方向向右,电荷带正电,所以电场力方向向右,选项B正确;φO<φa,所以U Oa<0,W Oa=qU Oa<0,电场力做负功,所以移动电荷必须克服电场力做功,选项C正确;q>0,U Oa=U ba,W Oa=W ba,电场力做功相同,所以电势能变化相同,选项D错误.4.(多选)[2017·日照二模]已知静电场的方向平行于x轴,其电势φ随x的变化如图所示.一个带电粒子从x=d处由静止释放,且粒子向x轴负方向运动.若忽略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粒子带负电B.x=0处的电场强度最大C.粒子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粒子恰能运动到x=-d处[解析] AD带电粒子从x=d处由静止释放,且粒子向x轴负方向运动,即粒子向高电势点运动,故粒子带负电,选项A正确;因φ-t图线的斜率等于电场强度,则x=0处的电场强度为零,选项B错误;因φ-t图线斜率不是定值,故此电场不是匀强电场,粒子的运动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选项C错误;因x=-d与x=d处电势相等,故粒子在两处的动能相同,均为零,故粒子恰能运动到x=-d 处,选项D正确.5.[2015·全国卷Ⅱ]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A、B为其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已知该粒子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v,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60°;它运动到B点时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30°.不计重力.求A、B两点间的电势差.[答案][解析]设带电粒子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v.粒子在垂直于电场方向的速度分量不变,即Bv B sin 30°=v0sin 60°由此得v B=v0设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 AB,由动能定理有。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七 静电场 考点二 电场能的性质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教学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七 静电场 考点二 电场能的性质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6b3e2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8.png)
考点二 电场能的性质基础点知识点1 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 1.静电力做功(1)特点: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
(2)计算方法:①W =qEd ,只适用于匀强电场,其中d 为沿电场方向的距离。
②W AB =qU AB ,适用于任何电场。
2.电势能(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数值上等于将电荷从该点移到零势能位置时静电力所做的功。
(2)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即W AB =E p A -E p B =-ΔE p 。
(3)相对性:电势能是相对的,通常把电荷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的电势能规定为零,或把电荷在大地表面上的电势能规定为零。
知识点2 电势与等势面 1.电势(1)定义:试探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具有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
(2)定义式:φ=E p /q 。
(3)矢标性:电势是标量,有正负之分,其正(负)表示该点电势比零电势高(低)。
(4)相对性:电势具有相对性,同一点的电势因选取零电势点的不同而不同。
2.等势面(1)定义:电场中电势相等的各点组成的面。
(2)特点:①等势面一定与电场线垂直。
②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选填“做功〞或“不做功〞)。
③电场线总是从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④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反之越小。
知识点3 电势差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1.电势差(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A 移到另一点B 时,电场力做的功与移动的电荷的电荷量的比值。
(2)定义式:U AB =W ABq。
(3)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U AB =φA -φB ,而U BA =φB -φA 。
(4)影响因素:电势差U AB 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与移动的电荷q 及电场力做的功W AB无关,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无关。
2.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1)关系式U AB =Ed, 其中d 为电场中两点间沿电场方向的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场的能的性质基础巩固1.(多选)如图K201所示,实线表示电场线,下列关于电势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K201A .在图中,若AB =BC ,则U AB >U BCB .在图中,若AB =BC ,则U AB =U BCC .在图中,若AB =BC ,则U AB <U BCD .在匀强电场中,与电场垂直的方向上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为零2.[2016·重庆适应性考试] 如图K202所示,M 、N 、P 、O 是真空中一平面内的四点,OM =ON <OP ,O 点处固定有一个点电荷q .一个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仅在q 的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从N 点运动到P 点,则( )图K202A .q 为正电荷,M 点的电势高于P 点的电势B .q 为负电荷,M 点的场强大小比P 点的小C .试探电荷在N 点处受到的电场力大小比在P 点的小D .若将试探电荷从N 点移到M 点,电场力做功为零3.[2016·兰州实战考试] 如图K203所示,Q 1、Q 2为两个等量正点电荷,在Q 1、Q 2产生的电场中有M 、N 和O 三点,其中M 和O 在Q 1、Q 2的连线上,O 为连线的中点,N 为Q 1、Q 2连线垂直平分线上的一点,ON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K203A .在M 、N 和O 三点中,O 点电势最低B .在M 、N 和O 三点中,O 点电场强度最小C .若O 、N 间的电势差为U ,则N 点的电场强度为U dD .若O 、N 间的电势差为U ,将一个带电荷量为q 的正点电荷从N 点移动到O 点,电场力做功为qU4.[2016·兰州诊断] 如图K204所示,a 、b 、c 为电场中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其中c 为ab 的中点.已知a 、b 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 =10 V ,φb =20 V ,若将一点电荷从c 点由静止释放,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着电场线向b 点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K204A .该点电荷带正电B .c 点处的电势为15 VC .c 点处的场强E c 一定大于b 点处的场强E bD .该点电荷从c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大技能提升5.(多选)[2016·河北唐山统测] 真空中带电荷量分别为q 1、q 2的两点电荷P 、Q 分别位于直角三角形的顶点C 和顶点B 上,D 为斜边AB 的中点,∠ABC =30°,如图K205所示.已知A 点电场强度的方向垂直AB 向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K205A .P 带正电,Q 带负电B .D 点电势高于A 点电势C .q 1=12q 2 D .q 1=2q 26.[2016·东北三省四市二模] 如图K206所示,在正方形的顶点A 和B 上分别固定有带电荷量为+q 和-q 的点电荷,过正方形中心O 并与正方形所在平面垂直的直线上有P 、Q 两点,设P 、Q 两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 P 和E Q ,P 、Q 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P 和φQ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K206A .φP >φQB .φP <φQC .E P >E Q 且电场强度方向相同D .E P <E Q 且电场强度方向不同7.[2016·合肥质量检测] 四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分别放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处,A 、B 、C 、D 为正方形四条边的中点,O 为正方形的中心,如图K207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K207A .O 点电场强度为零B .A 、B 、C 、D 四点的电场强度相同C .将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从B 点匀速移动到D 点,电场力做功为零D .将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从A 点匀速移动到C 点,其电势能减小8.(多选)[2016·济南模拟] 如图K208所示,三个带电小球A 、B 、C 可视为点电荷,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 、-Q 、+q .A 、B 固定在绝缘水平桌面上,C 带有小孔,穿在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的粗糙绝缘杆上,绝缘杆竖直放置在A 、B 连线的中点处,将C 从杆上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下落至桌面时速度恰好为零.C 沿杆下滑时带电荷量保持不变.那么C 在下落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图K208A .所受摩擦力变大B .电场力做正功C .电势能不变D .下落一半高度时速度一定最大9.(多选)[2016·南昌一模] 如图K209所示,P 、Q 处放置两个电荷量相等的异种点电荷,它们连线的中点是O ,N 、a 、b 是中垂线上的三点,且Oa =2Ob ,N 处放置一负点电荷,则( )图K209A .a 处的场强小于b 处的场强B .a 处的电势小于b 处的电势C .a 、O 间的电势差大于a 、b 间的电势差的2倍D .电子在a 处的电势能大于电子在b 处的电势能10.[2016·湖北七市联考] 如图K2010所示,带电荷量为+2Q 、-Q 的点电荷分别置于M 、N 两点,O 点为MN 连线的中点.点a 、b 在MN 连线上,点c 、d 在MN 连线的中垂线上,它们均关于O 点对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K2010A .c 、d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 .a 、b 两点的电势相同C .将电子沿直线从c 移到d ,电场力对电子先做负功再做正功D .将电子沿直线从a 移到b ,电子的电势能一直增大11.(多选)[2016·石家庄质检] 如图K2011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坐标系内有A 、B 、C 三点,坐标分别为(6 cm ,0)、(0, 3 cm)、(3 cm ,0).O 、A 、B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0 V 、4 V 、2 V .现有一带电粒子从坐标原点O 处以某一速度垂直电场方向射入,恰好通过B 点,不计粒子所受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K2011A .C 点的电势为2 VB .匀强电场的方向与AB 垂直斜向下C .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43×102 V/m D .粒子带正电12.如图K2012所示,空间有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匀强电场,一个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用长为L 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 点.当小球静止时,细线恰好处于水平位置,现用一个外力将小球沿圆弧缓慢地拉到最低点,此过程小球的电荷量不变,则该外力做的功为( )图K2012A .mgLB .mgL tan θ C.mgL tan θ D.mgLcos θ挑战自我13.如图K2013所示,在O 点放置一个正电荷,在过O 点的竖直平面内的A 点处自由释放一个带正电的小球,小球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小球落下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它与以O 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图中实线所示)相交于B 、C 两点,O 、C 在同一水平线上,∠BOC =30°,A 距离OC 的竖直高度为h .若小球通过B 点的速度为v ,重力加速度为g ,试求:(1)小球通过C 点的速度大小.(2)小球由A 到C 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增加量.图K2013课时作业(二十)1.AD [解析] 由电场线的疏密可知,A 、B 之间比B 、C 之间的平均电场强度大,由U =Ed 可知,AB =BC 时,U AB >U BC ,即A 对,B 、C 错.等势面与电场线始终相互垂直,故D 对.2.D [解析] 由于带负电的试探电荷受到排斥力,所以q 为负电荷.根据点电荷电场的场强公式可知,距离点电荷q 近的M 点的电场强度比P 点的大,选项A 、B 错误.由于N 点距离点电荷q 比P 点近,由库仑定律可知,试探电荷在N 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比在P 点的大,选项C 错误.根据题述,OM =ON ,对点电荷q 的电场来说,M 、N 两点处在同一等势面上,若将试探电荷从N 点移动到M 点,电场力做功为零,选项D 正确.3.B [解析] 根据两个等量正点电荷的电场特点可知,在M 、N 和O 三点中,M 点电势最高,N 点电势最低,O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最小),选项A 错误,选项B 正确;由于两个等量正点电荷的电场不是匀强电场,各点电场强度不同,不能运用E =U d得出N 点的电场强度,选项C 错误;若O 、N 之间的电势差为U ,将一个带电荷量为q 的正点电荷从N 点移到O 点,由低电势到高电势,电场力做功为-qU ,选项D 错误.4.C [解析] 根据题述“a 、b 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 =10 V ,φb =20 V ”,可知电场线方向从b点指向a点,根据题述“点电荷从c点由静止释放,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着电场线向b点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说明该点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从c点指向b点,点电荷带负电,选项A错误;从c点到b点,点电荷所受电场力逐渐减小,电场强度逐渐减小,c点处的电场强度E c一定大于b点处的电场强度E b,选项C正确;由于是非匀强电场,c点处的电势不一定等于15 V,选项B错误;点电荷从c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选项D错误.5.AC [解析] 根据题述,A点的电场强度垂直AB向下,可知P带正电,Q带负电,选项A正确.假设有一正试探电荷,从A点运动到D点,P对该试探电荷不做功,Q对它做正功,则该试探点荷电势能减小,故A点电势高于D点,选项B错误.根据题述,A点的电场强度垂直AB向下,可得sin 30°=E2E1,E1=kq1r21,E2=kq2r22,sin 30°=r1r2,联立解得q2=2q1,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6.C [解析] P、Q两点的电场都是正方形顶点A、B处的点电荷+q和-q产生的电场的叠加.根据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等势面的分布,这两点的电势相等,即φP=φQ,选项A、B错误;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和电场叠加原理,P点的电场强度大于Q点的电场强度,且电场强度方向相同,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7.C [解析] 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和场强叠加原理,O点电场强度不为零,方向由O指向C,选项A错误.根据对称性可知,A、C两点电场强度相同,B、D两点电场强度相同,而A、B两点电场强度不相同,选项B错误.由对称性可知,B、D两点等电势,将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从B点匀速移动到D点,电场力做功为零,选项C正确.图中A点电势高于C点,将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从A点匀速移动到C点,其电势能增大,选项D错误.8.AC [解析] 由于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从连线中点向上各点的电场强度逐渐减小,所以C从杆上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在下落过程中所受的水平向右的电场力逐渐增大,C与杆间的压力逐渐增大,所受摩擦力逐渐增大,选项A正确;由于电场力水平向右,C沿竖直杆运动,电场力做功为零,选项B错误;由于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是等势线,各点电势相等,所以C从杆上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电势能不变,选项C正确;C从杆上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当摩擦力增大到等于重力时,速度最大,不一定是下落了一半高度,选项D错误.9.AC [解析] 在两个电荷量相等的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O点的电场强度最大,沿中垂线,越远离O点,电场强度越小.N处的负点电荷在O点产生的电场强度方向沿ON方向.根据场强叠加原理,三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的电场强度叠加后a处的场强小于b 处的场强,选项A正确;在两个电荷量相等的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各点电势相等,N处的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在ON线上的电势沿NO方向逐渐升高,所以,a处的电势高于b处的电势,选项B错误;由U=Ed定性判断,a、O间的电势差大于a、b间的电势差的2倍,选项C正确;由于a处的电势高于b处的电势,所以电子在a处的电势能小于电子在b处的电势能,选项D错误.10.D [解析] 由于M、N两点的点电荷带电荷量不同,所以c、d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选项A错误;根据电场线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可知,沿两点电荷连线方向电场线从M指向N,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可知,a点的电势高于b点,故将电子沿直线从a移动到b时,电子的电势能一直增大,选项B错误,选项D正确;根据电场叠加原理,c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偏向右上,电子在c点所受电场力方向偏向左下,电子在d点所受电场力方向偏向左上,将电子沿直线从c移到d,电场力对电子先做正功后做负功,选项C错误.11.AC [解析] 由于C点是OA中点,在匀强电场中,根据U=Ed,可知C点的电势为2 V ,选项A 正确;因B 点的电势也为2 V ,故C 、B 两点连线为等势线,而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故匀强电场的方向与CB 垂直斜向下,选项B 错误;由题图中几何关系可得,O 点到BC 的距离d =1.5 cm ,由U =Ed 可得E =U d =43×102 V/m ,选项C 正确;带电粒子从O 处垂直电场方向射入,恰好通过B 点,粒子从低电势处到高电势处,电场力做正功,故粒子带负电,选项D 错误.12.C [解析] 小球静止时对其受力分析,则静电力F =mgsin θ.由动能定理得W 外+F ·2L ·cos(225°-θ)+mgL =0,将F =mg sin θ代入可解得W 外=mgLtan θ,C 正确. 13.(1)v 2+gR (2)mgh -12mv 2-12mgR [解析] (1)因B 、C 两点电势相等,小球由B 到C 只有重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mgR ·sin 30°=12mv 2C -12mv 2 解得v C =v 2+gR .(2)由A 到C 应用动能定理得 W AC +mgh =12mv 2C -0解得W AC =12mv 2C -mgh =12mv 2+12mgR -mgh 由电势能变化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得ΔE p =-W AC =mgh -12mv 2-12mg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