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专版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十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16·泰安,23题]下面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 就的是( C )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 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的成就。A项反映的是人 民公社化运动;B项反映的是改革开放;C项反映的是“一 五”计划;D项反映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6.[2013·泰安,20题]“一五”计划期间,“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一桥”修建在下图中的哪一处( D )
D 本题主要考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材料“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指的是武汉长江大桥,A、B两处 在东北地区;C处在四川成都;只有D处在武汉。
7.[2012·泰安,33题]新中国成立时工业十分落后。然而,短 短几年间新中国就生产出了第一批自己的汽车,结束了中国不 能制造汽车的历史。这主要得益于( C )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贯彻
11.[2015·泰安,23题]20世纪50年代中期,民族资本家荣毅 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 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他这句话 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C ) A.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B.“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国家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挽救了我国社会主义 C 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荣毅仁接受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 放弃了自己的利益所得。国家通过赎买政策和实行全行业的公 私合营,完成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2014·泰安,19题]下列哪项内容出自下图法律文件(
A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 C.“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A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结合图片 中的文字,可判断该法律文件是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项 是美国《独立宣言》的内容;C项是法国《人权宣言》的内容; D项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
12.[2017·泰安,44(3)题]中苏两国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 探索,但结局迥然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 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 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 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 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同时期, 我国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完成的重要意义,并指出材料中“对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
猜押预测►宣传标语往往反映出时代特色。“学习苏联先进生产经 验,为祖国的工业化而奋斗!”这句标语最早出现在( A ) A.“一五”计划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A 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从题干中“学习苏联”“祖 国的工业化”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一五”计划时期的口号, 当时我国与苏联交好,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学习苏联, 开始实行“一五”计划。
10.[2016·泰安,24题]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北京同 仁堂是中药行业的著名老字号。1954年同仁堂响应国家号召, 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出现在( B ) 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人民公题以北京同仁堂的变迁为例考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材料的关键信息是“1954年,实现公私合营”,根 据所学知识可知,公私合营出现在三大改造时期。
3.[2015·泰安,22题]依据下图判断,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 划期间优先发展的部门是( C )
A.农业 C.重工业
B.轻工业 D.手工业
C 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根据题干数据 对比可知,在“一五”计划期间,钢、煤、原油增长比率较 大,粮食增长比率较小,而钢、煤、原油都属于重工业。因 此可看出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的部门是重工 业。
1.[2017·泰安会考]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 会”上,你不可能看到( D )
A.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B.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飞成功 C.解放牌载重汽车投入运输 D.青藏铁路通车
D 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的成就。根据教材知识可知,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1956年底,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 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 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 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 长江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不是青藏铁路。
8.[2016·泰安,43(5)题]新中国成立后,不断加强法制建设。 请指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及颁布的时间。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
9.[2012·泰安,63(3)题]泰安市某中学初三学生开展了以“古 今中外政治建设”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 探究问题: 步骤 反思我国政治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治建设加紧进行。请写出我国第一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及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 名称。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根 据题干要求,结合课本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 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5.[2014·泰安,21题]旧版1分纸币的正面主景图案,是国 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这辆汽车最早产生的时期是( B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 D.21世纪初 B 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所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在“一五”计划期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 一辆解放牌汽车。
六年真题全练 命题点1 工业化的起步
“一五”计划是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开始,它标志着我国开始向 工业化迈进,为民主法治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一五”计划是近几年 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选择题、识图题和材料解析题等多种形式都有所涉 及,重在考查“一五”计划的目的、起止时间、基本任务、主要成就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时间、机构、内容和地位等。复习时要 构建知识网络,识记核心知识点,明确我国的“一五”计划是优先发展 重工业,而不是片面发展重工业,不会造成农业轻重比例的失调。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考点梳理过关
考点1 工业化的起步 6年9考
考点2 三大改造 6年5考
时间 1953~1956年底 实质 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2017.44 农业 改造原因:(1)土改后,农户分散经营,影响了生产的 发展 (2)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改造形式:建立农业①__生产合作社__
关联拓展►“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的关系 “一五”计划涉及的主要是经济领域;三大改造发生在“一五” 计划期间,是为了改革生产关系,是为“一五”计划的经济建 设服务的,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考点3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6年7考
关联拓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有什么特点?出现了哪 些失误?从中得出哪些教训? (1)特点:从走苏联的路(如人民公社化运动)到走自己的路 (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探索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 路)。 (2)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原因:对国情认识不足;缺乏建设经验,急于求成;忽 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后果:国家和人民面临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的严 重经济困难。 (3)教训: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从本国国情出发,采取适 当的经济政策;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一切从 实际出发;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C 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的成就。A项土地改革,摧毁 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 的主人;B项中共八大的召开,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 好开端;C项“一五”计划过程中,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 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一五” 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 业化迈进;D项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广 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其忽视了客观经济规 律,又急于求成,造成了严重的失误。
1954年,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写道:“萧瑟秋风今 又是,换了人间。”这里“换了人间”主要是指( A ) A.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召开了中共八大 C.完成了三大改造 D.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
A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解答本题关键 要抓住题干中时间点“1954年”,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54 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 宪法。
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初步形成了我国的工业体系,向社 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1953年,我国 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其中心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 间,东北工业基地形成,沿海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 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 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56年,我国完成对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 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命题点2 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 的转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 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均有所涉及,主要考查三大改造的原因、 起止时间、内容、方式、实质、意义和缺点等。复习时注意构 建知识网络,识记核心知识点,并能理清“一五”计划与三大 改造的关系。
猜押预测►1956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收入中已占 92.7%,社会主义公有制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已达98.8%。出现 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C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大跃进”的发动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完成
C 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三大改造是指新中国成立后,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 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 制度,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题干的 内容说明了1956年我国经济已经以公有制为主体,再结合时间 可以判断出现题干状况的原因是三大改造的完成。
内容 手工业 改造形式: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 改造形式:②__公私合营__ 2016.24 义 政策:③__赎买政策__(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 工商业 主义改造的创举) 2015.23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 为④__社会主义公有制__的任务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⑤ 意义 __初级阶段__(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2015.42、 2012.62 结果 缺点 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