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间文学表演的责任伦理与形式规则——以“上海女孩逃饭”的网评为例
“孤独的狂欢”:网络“偷菜”行为的传播心理学分析
![“孤独的狂欢”:网络“偷菜”行为的传播心理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0f19df28ea81c758f57893.png)
与 “ 式 冲 动 ” 股 相 反 力 量 互 动 的 结 形 两
源分配不公带来 的直接 后果 , 偷菜行为
也 仅 仅 只 是 充 当 了 不 断 交 流 行 为 中 的
一
可, 促成 了这个偷菜行为 。
三 、 于 “ 菜 ” 为 的 认 识 与 关 偷 行 思 考
本刊聚焦 lBN A JJ O E K NUI A
络联 系 区 域 , 一 社 区 设 立 基 于 虚 拟 世 这
的年 轻 白领 角色并 未能迅 速转 型至现
时 代 的职 场 需 求 上 , 自身 的 性 格 秉 性 其
虚拟社区是以现实人群为组成成员 , 将 其 现实 的情 感熔铸 进虚拟 的象 征性结 构, 并借助于 网络游戏 的虚拟架构来补 偿 和改 善现 实世界 。 其强大 的叙事能力
未 能 得 到有 效 的平 衡 。 直 接导 致 了 白 这 领 阶层 对 于 改 革 的 质 疑 与 反 思 。 正是 在
然而更值得加 以重视 的问题是 , 我
们 不仅要探讨 偷菜 现象本 身的成 因及 意义 , 需要 通过偷菜现象这个 节点透 更 视 网络游戏对 人的行 为 以及 社会心 理 层面 的影响 。 从学生玩游戏 , 荒废学业 ; 上班族 疏 于工 作等现 实问题 中或许 能 够彰显 出此类游戏所具有 的负面效应 ,
以及 对 于 中 心 与边 缘 、 层 与 权 威 的 模 底
界, 但游戏者参 与行 为未必就可视为虚
幻, 这关键取决 于参 与者对于 自我身份
的认 识 视 角 。 其 在 线 身 份 与 其 用 “ ” 真
呈现一定 的稳定性 。 新的社会形态 中的
2020高考作文经典时评素材:女孩模仿网红做爆米花意外离世,谁之过?
![2020高考作文经典时评素材:女孩模仿网红做爆米花意外离世,谁之过?](https://img.taocdn.com/s3/m/fe6bb7eb0b1c59eef8c7b4ca.png)
2020高考作文经典时评素材:女孩模仿网红做爆米花意外离世,谁之过?延伸阅读:其他优秀素材两篇「人工智能引领的未来,会更好还是更糟?」8月30日,一款名为“ZAO”的AI换脸App在爆红。
一时间,人们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各大社交平台发布大量的换脸视频,他们利用ZAO将影视片段中任意角色的脸替换成自己的,效果逼真。
这款换脸App准入门槛低,制作与分享操作轻松简便,人们只需上传一张人脸照片便可现身于那些经典的影视情景中,与爱豆同台演绎,满足自己的“演员梦”。
然而,势头没持续多久,针对这款产品的评论就急转直下。
人们发现,ZAO的用户协议堪称“霸王条款”,涉嫌非法收集用户面部信息,侵犯用户的隐私权。
从ZAO火热各大平台到被微信朋友圈封禁、被工信部约谈整改,不过五天时间。
火热喧哗过后,只留下“一地鸡毛”。
人们开始质疑换脸技术乃至所有人工智能(AI)技术本身的局限性。
人们乐于接受人工智能为生活、工作等各方面所带来的快捷、便利、高效,却也忧虑于过度依赖、反受其害,又或是技术发展走入盲区,与道德、伦理、法律相悖。
#媒体评论@中国青年报:就像最近人们争议的美颜直播那样,越来越丰富的AI技术,混淆了真实与虚拟的边界。
然而,外貌的真与假,难道是最重要的吗?如果技术赋予人改变面貌的可能性,哪怕仅仅是在虚拟环境下,那么是不是意味着那些与生俱来的东西不再局限人的一生?消除外貌给人带来的制约,由此创造更加平等的机会,比抱守刻板的“真实”更有意义。
随着AI技术越来越大众化、傻瓜化,很多准则无疑需要进一步厘清,更多从前看来不重要的权利需要进一步强调。
不过,每一种*时代的新技术的出现与普及,社会都会产生不适感,而消除这种不适感的方法,不应该封杀与逃避,而要充分考虑到技术发展的后果,规避相应的风险,让未来与当下无缝衔接。
@北京青年报:AI或其他科技产品无论如何新颖和实用,也需要在可控的状态下才能受到人们的欢迎,并且在获得极大效益的同时,防止和减少对人类社会可能造成的麻烦和灾难……不过这种情况也表明,人工智能的发展最终还是取决于是否能受人控制,因为离开了人的控制,AI就无法进化和升级。
涉法舆情案例分析研究报告之网络大V辣笔小球侮辱英烈
![涉法舆情案例分析研究报告之网络大V辣笔小球侮辱英烈](https://img.taocdn.com/s3/m/dfa1f7eb4a7302768f993939.png)
涉法舆情案例分析研究报告之网络大V辣笔小球侮辱英烈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近日网络大V“辣笔小球”因发布侮辱英烈相关博文被批捕的新闻在网络上传播的沸沸扬扬。
这是3月刑法修正案(十一)公布实施后一起因网民言论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被批捕的案件,其恶劣案件性质迅速引发网民广泛关注。
推进网络法制化治理,加大对网络谣言、诽谤的处理力度有助于营造风清正气的网络空间。
该事件对于普法、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文明新风具有启示意义,以下通过梳理案件发展脉络简要分析其传播影响力和网民观点。
事件发展脉络从事件的网络热度发展趋势来看,该事件的舆情讨论周期长达半月之余,2月19日,《解放军报》报道了去年6月在边境冲突中誓死捍卫国土的一线官兵英雄事迹,在全网致敬驻守边境战士之时,社交媒体平台账号“辣笔小球”却发布贬低、嘲讽卫国戍边的英雄烈士的信息,以此蹭热度、博取关注。
在这个“黑红”也算红的时代,这已经不是辣笔小球第一次在网络法规法律边缘试探,此前就已经发布过对明星的污蔑诽谤言论,通过在粉丝群体之间挑起矛盾获得关注和流量倾斜后,“辣笔小球”收获了近200万粉丝。
但是在国家大义面前毫无底线诽谤英雄,这样的行为已然丧失道德底线和触犯国家法律。
2月19日前后,舆论不断发酵指责辣笔小球,舆情量迅速上升。
同日公安机关接群众举报,网民“辣笔小球”在发布恶意歪曲事实真相、诋毁贬损5名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违法言论,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刑事拘留。
这一消息可谓是大快人心,网友在关注该案件进展的同时也纷纷点赞相关博文,相关网络话题#辣笔小球被刑拘#、#辣笔小球被批捕#阅读量超5亿以上。
这一事件在互联网上持续发酵的同时,平台账号“辣笔小球”因发布诋毁英烈的时政有害内容被予以禁言一年处罚,新华社点对此发表微评:自以为言论标新立异,实则逾越道德底线、触犯法律红线。
损害英雄形象、伤害民族情感、毒害爱国之心,情理法皆不容!英雄是民族的希望,崇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网络低俗文化传播中的受众心理探析_以_小月月事件_为例
![网络低俗文化传播中的受众心理探析_以_小月月事件_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f9e8168af1ffc4ffe47acaf.png)
2011年第2期(总第78期)2011年第二期著名的CBS 评论员埃里克·塞瓦赖德曾说过,任何一个低级趣味的人都不会有高级趣味,但是每一个自称趣味高级的人都有相当份量的低级趣味。
意思就是说,低俗文化是人性中与生俱来的一种真实存在的反映。
“文化有雅俗之分,但雅与俗既是相对的,并有各自的受众群体。
种种迹象表明,低俗文化呈现出低级趣味的功用和影响,它会使人萎靡和颓废,不利于社会健康运行;是与超凡脱俗、高尚情趣、积极奋进等具有社会进步价值的内容背道而驰的。
低俗文化之所以备受指责,根本不在其‘俗’,而在于‘低俗’,即‘跌破’了‘通俗’的界限,它迎合了人性中丑恶的东西,违背了道德的基本底线。
”[1]鉴于对网络低俗文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笔者在此尝试着把网络低俗文化定义为出现在网络上的低级趣味、背离社会传统文化、道德的非常态现象。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兴盛,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市场选择。
网络低俗文化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逐渐壮大起来的,是互联网的发展为网络低俗文化的生存提供了沃土。
近些年来,综观普通大众媒体、网络,与低俗文化有关的事情接二连三:电视相亲节目以其低俗内容被叫停,“伪娘”和“凤姐”以其反传统审美形象相继走红……在人们目不暇接这些低俗文化现象之时,国庆长假期间的又一网络红人———“小月月”走红。
此类被公认为低俗的文化现象在网络上大行其道,得到网络受众的热捧。
那么网络受众在传播此类低俗文化事件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什么样的心理特征?如何能更有效地对网络受众予以正确引导,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以“小月月事件”为例,试图对此类问题予以探讨。
一、“小月月事件”2010年10月5日,天涯社区网友“蓉荣”的帖子———《感谢小月月这样一个极品的朋友给我带来了这样一个悲情的国庆,深度八做留恋》得到众网民的热捧,其中的新人物———“小月月”更是以其让人近乎抓狂的举止行为得到了众网民的传诵与膜拜,大有抢占“雷人女”第一称号的气势。
民间口头叙事的表演互动与民俗认同——以民间文学戏剧节为例
![民间口头叙事的表演互动与民俗认同——以民间文学戏剧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e268c51b1a37f111f1855ba2.png)
77民间口头叙事的表演互动与民俗认同——以民间文学戏剧节为例金丹妮(辽宁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36)摘要:民间戏剧表演的各项因素都被赋予了相应的责任伦理意识,构成了表演的社会事实。
表演事实的社会互动,集中反映了表演情境所涉及的特定群体的集体意识和民俗认同。
民间文学戏剧节实际是通过故事表演创造特定群体共同的行为方式,并通过一系列过程强化群体认同,进而将互动体验与责任意识植根于人们的认同之中,以热爱与认同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表演理论 社会互动 集体意识 民俗认同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8—0077—02民间文学戏剧节是现代民间文学传承形式的一种创新与变形,它以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旨在传承东北地域文化,将具有代表性的10个东北民间故事改编成话剧,表演结束后,由专业评委分析和总结相应的故事,表演过程中还穿插文艺表演和故事大王讲故事等节目。
它通过表演的形式,使书面文本有了活态性、生动性、立体性、对话性,使平面的单方叙述模式转为立体的对话表演模式。
在表演的当下情境中,构成表演的各方面因素被赋予了相应的责任意识,反映了一定的表演伦理。
表演的社会事实中也蕴含着人们行为互动的集体意识;因此本文通过表演理论与社会表演事实分析民间文学戏剧节,阐释在当下表演情境中特定群体所体现的集体意识和民俗认同。
一、表演视阈下的对话互动理查德•鲍曼认为,表演是一种交流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表演双方各有相应的责任。
表演存在于表演者对观众承担展示自己交流能力的责任。
这种交流能力依赖于以社会认可的方式来说话的知识储备和才能。
从表演者的角度说,表演要求表演者对观众承担展示自己达成交流的方式的责任,而不仅仅是交流所指称的内容。
从观众的角度说,表演者的表述行为由此成为品评的对象,表述行为达成的方式、相关技巧和表演者对交流能力的展示的有效性等,都将受到品评。
也就是说,在民间戏剧表演的情境中,表演者必须具有被大家所认可所喜闻乐见的表演能力、交流能力、带动观众情绪的能力,不仅要把故事内容完整地表演出来,更重要的是运用自己的演技、真情把观众吸引到故事的情境中去,感受表演者所传达出来的故事核心内涵。
网络环境下虚假新闻传播成因及其规避分析——以“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为例
![网络环境下虚假新闻传播成因及其规避分析——以“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1d7b4b32e3f5727a4e962e4.png)
2016/52016年2月6日19时28分,一位网友在篱笆网发布了一篇名为“有点想分手了……”的帖子,立刻引发线上、线下热议。
该帖撰写者声称自己为上海女孩,春节前去男朋友的江西老家过年,被第一顿饭吓得逃离江西。
由于该贴出现在春节期间,且涉及“城市”“农村”“凤凰男”“孔雀女”等极为尖锐的字眼,立刻引发地域歧视、城乡差距、男女婚恋观等社会话题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领域均引发争议。
继引发地域差异等众多话题,该事件再起波澜。
先有江西女孩致信“上海女孩”,为江西老家正名,后有上海本地媒体刊出《放开那个上海女孩》专题文章,为上海女孩打抱不平。
各方网友针对此事展开激烈讨论,有声讨该女嫌贫爱富者,也有网友认为个人想法不同,支持分手。
微信、新浪微博、知乎、豆瓣等各大媒体也加入“战局”,纷纷针对此事展开调研探讨。
整个新闻界仿佛进行着一场舆论狂欢,对于该事件的争议扰攘不止,长达十余日。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三月中旬,该帖文及其衍生出的话题、文章在各个媒体平台的点击量达到1.1亿次。
然而经江西省网络部门调查证实,此事系伪造事件。
网帖撰写人“想说又说不出口”并非上海人,实为上海周边某省的妇人徐某某,因春节前夕与丈夫发生龃龉,不愿去丈夫老家过年而独守家中,为了发泄心中愤懑,故此编造出这样一出闹剧。
而后在帖子回复,自称为帖主男友的“风的世界伊不懂”,不过是一个好事的陌生网友,与帖主并不相识。
“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传播成因探究“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看似为一桩家长里短的小事,却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剧烈的反响。
每一则引发热议的新闻背后,必然隐含着极为深刻的现实问题。
从宏观层面看,这则新闻中显现的地域歧视、城乡差距、婚恋交友等现象,反映出社会的现有矛盾,反映出社会群体交往间的隔膜与裂缝。
从微观层面看,这与特别的传播内容及特定的时间节点有关。
一、涉及到了春节回家的议题。
关于春节要不要回家,家乡有何变化,回家有何感想,一直是近年来大家热衷谈论的话题。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主体争议典型案例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主体争议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08def1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e.png)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主体争议典型案例一、案例简介在当今社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与传播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然而,随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数量的不断增加,其中不乏存在一些主体争议的典型案例。
本文将针对此类争议案例展开探讨,以期能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主体争议的现状和特点。
二、案例分析1. 《山海经》改编争议2018年,一部改编自我国古代文化经典《山海经》的网络小说在网络上引起了极大轰动。
该小说以全新的视角重新演绎了《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吸引了大量读者的关注。
然而,由于改编作品中对原著进行了大量的增删改动,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支持者认为改编作品是对经典的创新发展,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山海经》;另反对者则认为改编作品严重损害了原著的文化价值,甚至存在侵权行为。
这一案例引发了对“改编与保护”之间的平衡问题的深入思考与探讨。
2. 网络文学抄袭案件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网络文学抄袭问题也日益严重。
有的作家在创作中大量借鉴他人的作品,甚至直接抄袭他人的内容,给原作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精神损失。
这些抄袭事件不仅损害了原创作者的权益,也严重侵害了读者的权益。
对于这类案件,法律界和文学界一直在积极探讨如何加强对网络文学的版权监管和保护。
3. 文化输出与跨文化传播另一些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在跨文化传播中也遭遇了争议。
当一部作品跨越国界,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时,其主体形象和情节设定可能会引发不同的理解和认同,甚至遭遇到非议和抵制。
对于跨文化传播中的民间文学作品,需要更加多元、开放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以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交流与共享。
三、案例启示1. 尊重原著,合理改编从《山海经》改编争议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应当综合考量保护原著权益和鼓励创新发展的双重原则。
对于改编作品,必须尊重原著的精神内涵,同时创造出新的表达形式,以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
2. 强化版权监管,打击抄袭行为在网络文学抄袭问题上,关键在于强化版权监管,加大对于抄袭行为的打击力度。
网络传播伦理及法规探析——以“儿童邪典视频”为例
![网络传播伦理及法规探析——以“儿童邪典视频”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487684c79563c1ec5da7186.png)
相关新闻。报道称,在YouTube 上,演员们装扮成蜘蛛侠、 告收益为自媒体人和视频平台所得。邪典视频最早即由自媒
艾莎、小丑等经典卡通形象,但行为荒诞离奇,这些视频大多 体创作者从外网搬运,尝到甜头后,不再仅限于搬运,而是自
没有对白,因此不存在语言障碍,得以全球流通。2017 年7 己开始制作、拍摄。优酷上名为“广之潮亲子互动”的自媒体
经典卡通动漫形象,或由真人小孩演绎凶杀、绑架、怀孕、血 道德的视频,丝毫没有对儿童、对社会的关切。
腥、暴力、解剖、注射等不宜儿童观看的内容。“儿童邪典视
2. 自媒体无节制追求流量
频”虽带“邪典”二字,却与上面提到的“邪典电影”有本质不
自媒体是指普通个人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向别人传递信息
同。“儿童邪典视频”不同于传统的色情、暴力和血腥视频, 的新媒体。自媒体早期的表现渠道是论坛、博客,随后是微
广州胤钧贸易有限公司2016 年11 月分别与优酷、爱奇 艺视频平台签订合同,利用“欢乐迪士尼”账号上传视频,从 中获利220 余万元。[3] 优酷、爱奇艺视频在签订合同以后, 没有履行审查义务,加上算法技术漏洞使得邪典视频大肆传 播,愈演愈烈。
(二)违反传播法规 1. 禁止传播淫秽色情及凶杀暴力内容 《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专门就 向未成年人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等有害内容规定了禁止 条款。[4]“儿童邪 典 视 频”就 是 在 打淫 秽、色情、暴力的擦边 球,例如很多邪典视频是以教孩子玩泥塑的面目出现的,这 类视频不全程观看很难发现问题,正常的泥塑游戏捏着捏着 会突然间把人的脖子或动物的脖子捏断,或者会突然捏出像 极了人体器官形状的泥塑品。近代犯罪学之父切萨雷认为传 媒与犯罪之间存在“恶性规律”,传媒对犯罪的报道扩大其 发行量,而发行量的扩大又使更多的人进行犯罪模仿,导致 更多犯罪的产生。[5] 模仿是人类的天生本能,尤其是儿童的 模仿能力超强。之前就发生过孩子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 中烤羊肉串的剧情,将小伙伴严重烧伤的事件。 “儿童邪典视频”内容更是邪恶,例如米老鼠被车撞得 血溅马路;蜘蛛侠和艾莎公主在泳池拥吻;艾莎公主被蜘蛛 侠绑在椅子上;小猪佩奇被手臂粗的针扎得哇哇大叫等。试 想一下,如果视频前的儿童看完以后觉得撞人是好玩的、接 吻是有趣的,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会不会这样对自己的小伙 伴,会不 会引发 校园暴力、校园欺凌 等 事件。且 这 类 视 频极 富性暗示意味,将伤害行为、捆绑行为合理化,会不会给某 些恋童癖者可乘之机,会不会导致性侵、拐卖等恶性事件的 发生。 2. 违反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 我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规定:从事互联 网视听节目服务,应当取得广电总局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 听节目许可证或履行备案手续。[6] 广州胤钧贸易有限公司是 最早开始制作邪典视频的公司,该公司未取得行政许可,擅 自从事网络视频制作、传播活动,且产品内容涉嫌违反相关 法律规定。该管理规定还规定:申请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 务的,必须 是国有独资或国有 控 股单位。该 公司打 着“贸易 公司”的旗号,做着“视频制作公司”的活。而且公司法人赖 慧 芸 是 海 外人士,公司为台港 澳自然 人独资,明显不 符 合 该 规定。 三、遏制邪典视频的传播的策略 (一)加大对传播违法有害信息的打击力度 我国禁止传播 淫 秽、色情 信息,从 立 法以 来 就已有之。 但 是就 是 在 这 种 情况下,还 是出现了儿童邪 典 视 频 事件,说 明我国对传播违法有害信息的打击力度还不够,对违法有害 信息 定性、定 量 还不够明 晰。随 着 时代的发 展,色情 暴力内 容的认定是否应该有所改变,此案例中,更多的不是赤裸的 色情镜头,而是一种潜移默化,极富暗示意味的软色情。再 者,就色情内容的传播对象�
独立纪录片的伦理问题考量——以徐童“游民”三部曲为例
![独立纪录片的伦理问题考量——以徐童“游民”三部曲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0e6ab631711cc7930b7160f.png)
独立 纪 录片独立 于行业 主流体 制之 外 , 其 创作 者对制 片 投 资和传播 发行 拥有 足够 的创 作 自主权 , 在创作 上忠 于 自己 的独立精 神 , 极少受体制 或商业利益 的束缚 。“ 妓 女民工黑社 会, 穷L f J 恶水残 疾人 ” , 曾有 人如此形 容 中 国独立 纪录 片的拍 摄对象 , 此话 虽不尽然却反 映了 中国独 立纪录片 的创作 主题。 创作 者深 入社会 底层 真实记 录边缘 群体 的生存 境遇 , 或多 或
中引发的伦理争议 、 创作 者的媒介伦理素养与 纪录片美学的 关系展开论述 。
关键词 : 独立纪录片 ; 纪 录片 伦 理 ; 徐童; 游 民风 格
中 图分类 号 :J 9 5 2
文献 标志 码 :A
文章 编号 :1 6 7 4 — 8 8 8 3( 2 o 1 6)2 0 — 0 1 7 0 — 0 2
一
、
程度上改变 了拍摄对象 的生存 境遇 。徐童拍 《 算命 》时认识 了来 找厉百 程算命 的唐小 雁 , 二人后 来成 为 “ 哥 ̄ f q ) L ” , 经 历 非凡 的她 成了 《 算命 》和 《 老唐头 》中的重要角色 。唐小雁 年幼丧母命 运多舛 , 一介女流单枪 匹马闯荡江湖 , 与人合伙 开 过矿 , 自己开过 “ 洗 头房” , 天南地 北辗转游荡 , 人近 中年诸 事 不顺 。厉百 程算她 是 “ 孤单命 ” , 她 的性 格豪爽 豁达 , 面对 镜 头有 很多 “ 真情流 露 ”的场景 , 如坦 率地说 出 自己年少单 纯 被 坏人诱 奸 的经历 , 酒后 吐真言 向干女儿 道 出多年来 一个人 闯江湖 的艰辛 , 尤其 是未麻 醉的情况 下用 大针穿 透肚皮 的场 景让 人记忆犹新 。《 老唐头 》中老唐头是唐 小雁 的父 亲 , 有其 女必 有其 父 , 老唐头 的性格在影片开头部分的两段讲述 中 “ 可 见一斑” ,“ 短句铿锵 、 白描 点染 , 竞颇具专业说书人风范 ” 。l 在 片中 , 老唐头 面对镜 头井 喷式述说 着8 0 年 以 来 过 目不 忘 的 往事 ,“ 他理解的秩序 , 是 ‘ 人 民铁路为人 民’‘ 办 卧铺不 收回 扣’ , 是 ‘ 春不 到 , 花 不开 , 不 见此人别打开 ” ’ 。老唐头和唐小 雁面对镜 头表现欲极强 , 因为他们 找到 了倾诉和宣 泄的窗 口, 他们鲜活 的表现力体现 了 “ 游民”个体的存在价值 。 二、 影 像 传 播 过 程 中 引 发 的 伦理 争议 《 麦收 》 在第 四届 “ 云之南”纪录影像展 ( 该 影展 号称 “ 国 内最具 规模与影响 力的纪录片双年展 和当代 中国独立 纪录片 最 主要 的展 映平 台” )上 , 被评 为最受 观众欢 迎影 片 , 并 获得 了 “ 幻面奖”( 创新奖 ) 。影展期 间有 多场次多人 次的影片观 摩 活动 ,《 麦收 》放映后 引起 了一阵 “ 波 澜” , 一些 N G O( 非 政府组织 )工作人 员认为 《 麦 收》严 重侵犯 了片中性 工作者 的权益 , 于 是一份抗 议招 贴 出现 在 了会 场 , 以此 为导火 索 , 后 来在各地出现了一 系列抗议 《 麦收 》 、 抵制徐童的活动 , 从 昆明 先后 串联 到北京 、 上海、 香港 、 台湾 等地 , 甚至 还出现 了 “ 快 闪 行动 , 抵 制徐童 ”的 “ 口罩小分 队”( 成员来 自妇 女传媒监 测 网络 办公室及 公益 活动 中心一元公 社 , 是 民间组 织 的工作人 员或志愿者 、 实 习生 、 支持者 ) 。抵制者的共识是 : 《 麦收 》是 以 侵犯拍摄对象的隐私权 益为代价来取得所谓 的 “ 成就”及 “ 震 撼” 。《 麦 收 》的传播带给 受众 的除 了 “ 真实”和 “ 震撼 ” , 更 多 的 是 关 于 纪 录 片 伦 理 的 争议 。 《 麦收 》虽然在 各大影 展上 获得 了业 内人 士 的肯定 和好 评, 但 因其引发 的伦理 争议 而被贴 上了 “ 伪 善” 的标签 。长 久 以来性工 作者 在 中国社 会属 于 “ 下 九流 ”的职业 , 她 们生 活在社会的底层边缘 , 属于弱 势群体 , 她们 的特殊身份 和生活 隐私是见不 得光 的 , 一 旦被 曝光 将对 她们未来 的 生活造 成极 其严 重的影响 。《 麦 收 》中 “ 苗苗 ”以及她 的同行们 , 许 多私 密的生活 场景 和隐私信 息被展 现在址 , 这是赤裸裸地侵 害个人 隐私 , 相
自媒体时代舆论传播的特征与困境研究——以“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
![自媒体时代舆论传播的特征与困境研究——以“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https://img.taocdn.com/s3/m/57b9f86683d049649a66588e.png)
自媒体时代舆论传播的特征与困境研究——以“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为例作者:董博来源:《新媒体研究》 2018年第4期自媒体时代,是媒介技术引发的全民参与传播新时代。
随着博客、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传统媒体的传播格局被打破,原本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开始演变为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格局。
自媒体凭借新型的网络应用和信息平台,在“参与式传播”的过程中起到了始发地、扩散器和接收地的作用,通过论坛热门帖子的讨论、意见领袖的转发、传统媒体的跟踪报道、社交媒体的互动传播得以促成公共舆论[1]。
1 自媒体时期舆论传播的特征1)自发性。
在传统媒介时期,受众是被动的,只能一味接受大众传媒所传递的信息,而无法决定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类型,因此社会舆论的形成是由传统媒体所主导的,是缓慢的且范围较窄的。
传播学中所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在这一时期较为适用,由于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自身对某一事件的了解度较低,因此更容易在大多数人持某一意见时的情况下保持沉默。
然而,在自媒体时期,人人都可以利用手中的媒介自由地随时随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利益诉求,只要自媒体的使用者掌握了独家信息,有充当舆论发起人的意识并且掌握一定的传播技巧就可以轻易的在短时间内引爆社会舆论,成为舆论中心和舆论热点的提供者。
2)多元化。
传统媒体时期一呼百应的舆论引导模式已经被自媒体所彻底颠覆。
在这一新时期,沉默的螺旋理论出现被打破的趋势。
拥有不同观点的人们不再保持沉默,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低门槛性,不同的价值观和利益诉求都有了传播的土壤和拥护的人群。
这种新的舆论传播环境也使得受众能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形成了空间广阔的网络舆论场,各种观点在这个舆论场之中相互摩擦和碰撞,形成了约翰·弥尔顿所提出的“观点的自由市场”,每一个具有刺激性的公共话题和信息都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舆论的走向,甚至造成舆论的反转,但是,在这种自由市场中能否完成“真理的修正过程”就很难说了。
过年火爆话题《上海姑娘,不是逃饭,是逃命》,谈谈国人婚姻以及一些低情商的男人_闲聊吐槽_积友之家
![过年火爆话题《上海姑娘,不是逃饭,是逃命》,谈谈国人婚姻以及一些低情商的男人_闲聊吐槽_积友之家](https://img.taocdn.com/s3/m/9315f91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2.png)
过年火爆话题《上海姑娘,不是逃饭,是逃命》,谈谈国人婚姻以及一些低情商的男人_闲聊吐槽_积友之家接着微博上也有了《上海姑娘,不是逃饭,是逃命》这个文章:引用: 上海姑娘逃了!吐糟男友家的年夜饭,晒出了一张可以有一千种解读的饭桌照。
姑娘起初被舆论一边倒地谴责,“嫌贫爱富”“没有教养”“歧视农民”,“这样的乡村饭虽然粗糙但是很有风味!”,最常见的一种说法是:“装什么小资,往上数三代,谁家不是泥腿子出身。
”但同时姑娘也赢得了上海市民和许多女性的声援:“门当户对很重要。
”“凤凰男又骗婚了!”不过,不管正方反方,都指出了一个基本事实,这样的婚配,完全不看好。
支持小伙子的人口气都比较浪漫但苍白:“你值得更好的姑娘!”可以肯定的一件事:说这样话的人,自己家闺女,断然是不会许给这样的小伙子的。
若自己家妹子或女儿打算嫁进这样的家庭,没准反应比事件女主的父母激烈n倍。
为什么?一张餐桌照,洞见了一条暗水涌动而不见底的深河。
要越过这条河迈入婚姻,非大机缘、大勇气和大智慧不可——而且是双方兼具上述过人之处。
当然,实在都没有,还有一种可能叫“大愚”。
如果没有逃,“也许结局难讲?”先给大家说说真实版的结局吧。
我的一个闺蜜,经历与这个姑娘几乎完全拷贝,这是一个北京姑娘和一个xx籍乡村男的故事。
所不同的是,北京姑娘当时没有逃。
这个新闻和餐桌照就是北京姑娘微博上发给我的。
附带了一句:依稀往事似曾见。
七八年前,我的北京闺蜜,第一次去了乡村男朋友家。
她男友家庭应该比这个上海姑娘的男友经济条件要好很多,为了她的到来,还做了最大程度的房屋装修,给未来儿子儿媳准备了独立卧室、洗手间,洗手间里装了热水器,开饭时,摆出的是事先已经打听好的她爱吃的菜肴。
北京姑娘不是不识好歹的,很感念这样的厚待,尤其是男方家庭因为她,还特意改变了女子不上席的规矩。
她的男友也是个优秀的男孩,但最后,临到结婚,她退却了。
“纵然感激,但从第一餐饭起,有些块垒就已经种下。
2022哈师大附中三模语文作文
![2022哈师大附中三模语文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74e67d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91.png)
2022哈师大附中三模语文作文
前不久,因为疫情,某市一女子没法亲自去为年事已高、手脚不便的父亲送菜,便向送菜的骑手小哥求助,小哥被她的孝心感动,欣然前往。
小哥一路坎坷将饭菜送到后,却不肯收取报酬,女子为了表示感谢,给小哥充了200元话费,同时表示,待疫情过去之后,再请小哥吃饭并当面道谢。
女子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小哥的善举,于是将这个感人的故事发布在网络上,但让她出乎意料的是,在评论区,她遭到了从未经历过的指责和谩骂,被扣上抠门、小气的帽子,女子不堪精神重负,最终跳楼。
请结合以上事件,谈谈你对这一社会现象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意图
这是一那么时评类材料作文,材料来源于真实的社会热点事件,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人性、关注社会、关注世界。
材料的中心事件是某市一女子遭遇网络暴力而跳楼自杀。
考生应该对这一中心事件进行深入分析、评论,但又不能只限于就事论事。
”请结合以上事件,谈谈你对这一社会现象的认识与思考"这一任务指令旨在引导学生在评价的基础上提升思想高度,丰富社会认知。
青年学生的网络参与度和社会参与度都极高,所以这一讨论就极有必要,在这一讨论过程中,可以表达青年人对于社会现象的认识与思考。
网络时代,可以随意地“看”,随意地“评”,这让个人都容易陷入“看客”行列,无论是“有
恶意”还是“无恶意”,都可能对自己及他人造成伤害,如果我们放纵丑陋的人性,那么,最终谁都不会逃脱人性终极审判的轮回。
我们希望能借此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高考语文作文最草根素材 “地铁女侠” 机智反扒
![高考语文作文最草根素材 “地铁女侠” 机智反扒](https://img.taocdn.com/s3/m/145958eedd3383c4bb4cd279.png)
2013高考作文最草根素材:“地铁女侠”:机智反扒“莫莉在此,请小偷回避!”这几天,网名叫“莫莉”的王小姐成为网友热议的“侠女”。
王小姐的微博网名叫做“莫莉要找属羊的摩羯座”。
18日傍晚,她用随身携带的iPad拍摄下地铁上可疑妇女的行窃过程,并在对方出手瞬间大声喝止,同时不顾对方猛烈击打,始终拉住行窃妇女直到民警赶到现场。
其实,这位80后女孩第一次抓贼要追溯到2005年冬天,当时她自己遭窃,事后就开始跟小偷“干上了”。
2007年,王小姐加入了“上海反扒联盟”,成为其中少数几个女性成员之一。
这是一个民间自发形成的反扒组织,成员包括白领、学生、农民工、法律人士等。
“地铁女侠”的行为弘扬了社会正气,她需要的不是迟到的正义,更不是网友们赐予的虚名,而是正义力量对见义勇为者及时、有效的支持和保护:需要的是现场群众对见义勇为者的帮助和声援[上榜最理由]见义勇为,睿智变通。
作为一名草根,见义勇为的优秀品质,正义的呼声,机智变通的思路,都是很好的素材点。
热用速递热用一平凡人在奔跑(浙江卷)我们都是行色匆匆的平凡人,有人说,我很渺小,我就坐在路边为英雄鼓掌,有人就问了:大家都鼓掌的话,谁来奔跑呢?平凡人也可以奔跑,平凡人也可以担当,平凡人更能为平凡人做出榜样。
这几天,网名叫“莫莉”的王小姐成为了网友热议的“侠女”。
王小姐的微博网名叫做“莫莉要找属羊的摩羯座”。
18日傍晚,她用随身携带的iPad拍摄下地铁上可疑妇女的行窃过程,并在对方出手瞬间大声喝止,同时不顾对方猛烈击打,始终拉住行窃妇女直到民警赶到现场。
王小姐只是普通的草根一员,但她的见义勇为的行为,足以引领整个社会的风气,让那些路边的人为她鼓掌。
点评妙用引语,适时点评。
地铁侠女的慷慨实际就是草根的见义勇为精神的充分体现,这种源于草根的优秀品质,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热用二源于草根的社会责任(山东卷)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上海女逃饭”假新闻的教训
![“上海女逃饭”假新闻的教训](https://img.taocdn.com/s3/m/857c76f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11.png)
“上海女逃饭”假新闻的教训
刘文浩
【期刊名称】《青年记者》
【年(卷),期】2016(0)7
【摘要】每年春节前后,总有关于农村话题的热点讨论。
今年也不例外,一篇名为《有点想分手了》的帖子被转载到微博,“上海女逃饭”引发热议。
2月21日上午,中国江西网发布消息称“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从头至尾均为虚假内容。
【总页数】1页(P70)
【作者】刘文浩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谣言的传播机制分析--以“上海逃饭女”为例 [J], 胡莹
2.谣言的传播机制分析——以“上海逃饭女”为例 [J], 胡莹;
3.从"上海逃饭女"事件看传统媒体转型期的新闻专业主义 [J], 吴雨伦
4.让谣言止于智者——从“反转新闻”透视媒介责任——以上海女“逃饭门”为例 [J], 孟晖;;
5.上海"逃饭女"事件的传播反馈研究 [J], 陈思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女孩网络道德绑架例子
![上海女孩网络道德绑架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900411f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0.png)
上海女孩网络道德绑架例子
案例一:
4月3日,住在上海市虹口区的市民想给住在青浦区的听障父亲送菜,因为一直没等到有人接单,她试着联系了前一天为她送菜的小哥,没想到对方一口答应。
封控期间,阻碍重重,历时7小时,送菜小哥才完成这一单。
这位求助女子为了表达感谢,希望给小哥打款,但小哥分文未收,求助者只得转而为他充上200元话费。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暖心的故事,后续竟然有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结局。
这位求助的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布这段经历后,不少网友纷纷在留言里指责她小气、给的太少。
一些人在言语中甚至试图挑起地域矛盾,脑补出了“善良老实的外地小哥被精明的上海人利用”的小作文。
对此,这位女士表示“长这么大第一次被那么多人@私信追着骂有点承受不来”“网络的力量太可怕了,我家里人都很难过”。
案例二:
与此同时,网络上还流传着上海某小区有居民跳楼的图片。
有博主在微博发布信息称,跳楼的正是这位女士,因为她不堪忍受网络暴力,只能选择跳楼自杀。
当时帮助她送菜的小哥回应称“看到顾客被网暴,难过得睡不着觉”。
梳理整件事的发展脉络,首先需要澄清的是,网络上流传的疑似有人跳楼自杀的图片,有多个故事版本,目前并没有权威证据表明就是这位女士。
在事件发生之初,这位女士曾主动给“脊梁in上海SH”的微信公众号主动曝光此事。
从她和@脊梁in上海SH的聊天记录来看,她表示有不少人“私信追着骂她”“网暴真的很可怕,希望能尽快平息”。
本质上,这还是一起试图通过“网暴”逼人感恩的事件。
这些年,做了好事或者身为正能量事件的当事人,反遭网暴的事件不胜枚举。
上海女子200元送菜事件作文
![上海女子200元送菜事件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26718404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6b.png)
上海女子200元送菜事件作文这个世界越来越魔幻了。
一个悲剧,居然由一份200元的感谢引起。
事情发生在上海,正值疫情严肃的时期。
有一个普通的上海女生,与广大的上海民众一样,都在家里配合抗疫。
她也跟大多数人一样,有父母要照顾,有小孩要抚养。
4月3号那天晚上,住在虹口区的她,想到了独自住在青浦区的父亲。
父亲年事已高,手脚不便,还有听力障碍。
在没发生疫情前,她都会在每周五坐一小时多的车去父亲家做饭,或者自己在家做好,用透明保鲜盒装好、贴上印有菜名与日期的标签,再送到父亲家去。
但是因为疫情他们都被封控,女生也无法像往常一样给父亲做饭送菜了。
更令她担心的是,时下在网上也很难买到菜,父亲已经靠干吃白米饭度日了。
她想尽办法,做好饭菜打算给老人送去。
但是封控期间,运力维艰。
没有人帮忙送,给同城跑腿加价也无人接单,最后她在无奈之下试着联系了给她送菜的外卖小哥。
小哥给她的印象很好,她拨通电话,带着焦急的心祈求小哥的帮助。
小哥听到带着哭腔的求助,心软答应了。
晚上七点,小哥骑着电车,如约朝27公里外的目的地出发。
但原本一个半小时就能抵达的路程,因为各种不可抗力,耗时四个小时。
小哥的电动车也没电了,他只好在宾馆办理入住,那时候已经凌晨2点了。
一路关注进展的她,看到小哥这样为她奔波,十分感激。
“我快感动哭了,世上还是好人多。
”她直言这辈子还没被这么帮过。
在小哥出发前,她就给他转了200元,因为当时预计要一个半小时,事后她想给小哥多转一些,但被小哥拒绝了。
他甚至连那200元都没有收。
最后,女生只好通过支付宝的手机号码给小哥充了200元的话费。
事后她还约小哥吃饭,要给他送锦旗。
但她觉得这些仍不够,她要把小哥的事迹发布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
同时她教育儿子,以后有机会要帮助那些需要的人,因为自己在有困难的时候被别人帮助了。
事情被曝光后,在网上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
小哥所在的公司随即给他发2000元的奖金。
这本是一个暖意融融充满正能量的故事,是一起名副其实的爱心接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二是特指父心 络环境并 H.愿 意参 ‘-jl卅络公 共领域 建设的网络使川行 本 文的 “ 民”概念 兼H
这 两种 含 义 ,泛指 住 刚络 卜参 j此 次 『卅评 的 所 彳『人 .几论 j 是 I叫 ,尢 沦将 通
足 络 大 v,
无 论年 龄 、地 、职 、I 干¨性 别
(2)冬 义的琏奉 ● 场是实践 民俗学 的纠 j的沦 ,意 , 皮观 并还原J叫民的实践j 性动 以技 络
民 文学表演的责任伦卵 ‘j形式规 则,因 既小使 『}1心朋 :意义 卜的鲢化标 准 ,也小从统 学或经验
纳 的角 度 来 使 I{j经 验 个案 , 不 刈 蟓帖 及 评 做 咩 记 求 fI】精 确 统 汁 . 刈这 些 评做 质 的评
语 境 中 的 日 常 生 快 速 量 现 于 人 钔 面 前 的 同 时 。又 正 在 通 过 传 统 与 创 造 性 之 间 不 断 的 协 商 和 妥 协 彤
活 与 传 统 文化
塑 着新 的 霹常 。 也 即 以 “面 向 当 下” 为 取 向 的 民 俗 学 必 须 予 以 关 注 的 重 要 对 象 。
引 膏
2016年 春 竹 前 ,…·个 “f 海 女 孩 逃 饭 ” 的 帖 r在 f 掀 起轩 然 大波 ,让 许 多 网 f 把 原 蚺 照 片 的
饭 误 认 为年 夜 饭 ,由此 引 发 网 络 热 评 、小 艾以 这 次 仃关 “l 海 女 孩 逃 饭 ” 的 网 为例 , 杉察 网 络 问
文学 表 演 fl',JN 性 |j的 条件 , 由此 思 考 如何 培 育 络 公 爿性 的 M 题 ’允需 要说 明 JL :
(I) “『奴】 ” . 英 文 为 Netizens.… 股 仃 l从j个 义 , ·怂泛 指 任 何 一个 x司 ,尢论 其 意 和 }l_J
— — 以 “上海 女 孩 逃 饭 ” 的 网评 为例
户 晓辉
[摘要 】 20l6年 春 节 前 , 一 个 “上 海 女 孩 逃 饭 ” 的 帖子 在 网上 掀 起 轩 然 大 液 这 次 网评 历 时半 _曰, 与
其 说 是 假 新 闻 效 应 , 不如 说 是 网 络 民 间 文 学 表 演 只 有 引 入 实 践 民 俗 学 的 日的论 厚 则 , 才 能
民间 文化 论坛 I 2018年 第 2期
由 “第一顿饭”照片引发的悬案
据中国互联 网络信息中心 (CNNIC)第 40次 《中国互联 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 2017年 6月 ,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 7.51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 54.3%。④因此 ,在中国,自媒体发帖 已成 为个人信息传播 的主要方式 ,也 为普通人言说 、评论 自己的 日常生 活并且进行 民间文学创作提供 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 。 有关 “上海女孩逃饭 ”的网评就是一个显例 。
2016年 2月 6日 19时 28分 ,发帖人 “想说 又说不 出 口”在 网络社 区篱笆 网上发 了一篇题为 《有 点想分手 了……》的帖子 : “楼 主正宗上海人 ,88年 ,长相一般 ,在外企做 HR。爸爸 国企 已经退休 , 妈妈是学校 老师 ,还 有两年退休 ,家庭小 康。谈 了个朋友 ,有 一年了 ,是外 地的……没有 家底 ,估计 近两年没法买房 ,我有点动摇 了,尤其是今年 ,在男友的再 三要求下 ,让我去他老家过年 ,我同意了。 不去不知道 ,一去 吓一跳 !这是今 天到他 家的第 一顿晚饭。”可见 ,原帖发 出的照片并非 年夜饭 ,况 且 2016年 2月 7日才是 除夕 。发帖人 晒出这顿饭 的照片后 跟帖称 , “(我 )下午 到的 ,下 了火 车 , 转 了一次车 ,还搭 了类似拖拉机一样 的车 ,颠得我晕车 了 ,一看到这个饭菜我真 的想 吐了。比我想象 得要差一百倍 ,我接受不 了。现在肯定没法走 ,没交通工具 了,我和他妹妹 睡 ,明天一早我就走 ,他 说 硬要 走也不拦我 ,但是如果走 了,就等于分手 了,我说是 的,然后他就 出去 了。”此帖迅速在 网上 引发热议 。2016年 2月 10日下午 ,一名 网名叫 “风 的世界伊不懂 ”的用户 ,以疑似上海 女子男 友 的 El吻发 布一 篇声 明称 ,事情 导致这个结 果是他 “太急 ” “太相信爱情 的力量 ” ,并表示 其父母 目前 很好 ,希望 网友不再苛 责上海女子 。记者 随后 联系该 网友 ,他 回复称 “这个不是什么光彩 的事 ,不想 闹得太大 ,就此打住 吧”。截至 2016年 2月 11日 15时 ,原 帖共有 214957次浏览 ,7717条评论 。网 民 “KDS宽带社 ”将此事 发至新 浪微博后 ,该 微博截 至 2016年 2月 16日 15时,转 发 61373次 ,评 论 191069条 ,赞 85534个 。之 后 ,@财经 网 、@ 华西都 市报 、@成都 商报 、@东方今 报 、@重庆 商 报等诸多媒体微博参 与进来 。截至 2016年 2月 16日 15时 ,微博话题 “#见到第一顿饭后想分手 #” 阅读 1.1亿 ,讨论 量 10.1万 ,粉丝 5.6万 。 截 至 2016年 2月 21日,原 帖的点击 量已达 34万 ,评论 1万 6千 多 条 。
为 J 体现 网络的f fN] 场 ,奉 史一股不使川先 纸媒 发表 、
络转载的卡f1关评论卡¨ 帖
(3)本 文把 “上 海女 孩逃 饭 ” 的 桃 为 络 friJ文 :的 丧演 ,不 从 新 闻报 道 f『]度 讨论 原 帖1 似
问题 ,凶 为对网络 文学表演 青,重要 的小足 内容的儿1"1 ll 是表演的责 伦 j形式 姚(I!fJ
从 中还 原 出网 络 民 间 文学 表 演 以及 培 育 网 络 民 习性 所 需 墨 的 责 任 伦理 与形 式 规 则
【关键词 】实 践 民俗 学; 网络 民 间文学表 演 ; 目的 摹 件;言论 市场
【中图 分 类 号 】I207.7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8—7214 (2018)02—0005一l7
前 沿话 题
不 断 涌 现 的 各 种 新媒 体 , 正 日益 深 刻 而 广泛 地 影 响 着 人 们 日常 的 行 为 与 观 念 都 市 化 进 程 的 不 酝加 快 ,也 为城 市 生 活 传 统 带 来 了前 所 未 有 的 巨大 改 变 。 这
新 媒 体 和 都 市 化 些 屡 出 不 穷 酌新 事 物 、 新 变 化 , 在 以 一种 有 别 于我 们 所 熟 悉 的 “传 统 ” 的 形 态
[作行简介 】r1晓辉 , …到社会科学院 文 研究所研究 。 奉文据作 行于 2016年 9门 3 I1在北京大 开的 “追问现代 会… 佧 ¨常q ̄i,r,-:2016年尔 、 民 俗 学 行 、『沦 会 ” ㈨ 々发 ’硒 }硎络 公 』 领 域 的 1 1的 沦追 求 修 改 成 , 承 蒙 虎彬 、宣 炳 薄和隋丽 全后提 fl{委婉 的批 评息见 , l比 ·许敏 埘 !
有 婺 此 ,我 们 组 织 了这 个 专 栏 ,希 望 在 引起 学 界 同人 对 相 关 问 题 关 注 的 同 时 ,
编 者按
能 进 一 步 推 动 民 俗 学 的 研 究 朝 着 直 面 现 实 问 题 并 力 图 为 解 决 现 实 问题 贡 献 思 考
的 方 禽 迈 进 。
网络民问文学表演的责任伦理与形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