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十一中2019-2020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
120分钟120分
一、单选题(1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馈(kuì)退建树诘(jí)责催枯拉朽
B.翘(qiáo)首粗糙绯(fēi)红诚惶诚恐
C.黝(yōu)黑闲熟桅(wéi)杆藏污纳后
D.悄(qiāo)然燥热蒙昧(mèi) 眼花瞭乱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骄傲的人终会黯然失色,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会永远鹤立鸡群。

B.“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于2017年9月去世,他在世时致力研究“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废寝忘食,殚精竭虑。

C.他家为富不仁,老父死后,几个儿子互相残害,争夺家产。

D.他作为劳动委员不起模范带头作用,只在旁任劳任怨。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依次填入下列文段画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倚立窗前,_____,观美景;夜眠围屋,_____,做美梦;端坐书房,
_____,悟人生。

①吟诗填词写文章
②看山看树看天蓝
③听风听雨听叶落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5.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十二生肖中“猴”排在“狗”的后面。

B.元宵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猜灯谜等。

C.古代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其中午为羊,申为鼠,亥为猪。

D.律诗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二、填空题(10分)
6.阅读下面文字,改正其中的错误。

(5分)
①“我成功了,”我喊了出来。

“朋友们!”②为了这一刻,我顶着骄阳,踏着严霜,道路在脚下延伸;为了这一刻,我跌倒了爬起来,失败了挺起胸,成功在奋斗中缩短。

③而现在,我将登上领奖台,心里别提有多高兴!④这一次我终于握住了“成功”的手,虽然只得了一枚银牌,却是我血汗的结晶,是对我苦练的肯定。

⑤我要将这一刻与我的朋友分享,是他们在我失意时为我鼓劲。

⑥我要向教练保证,下一目标是以夺取金牌为目的!
(1)第①句的标点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

(2)第②句的____________一词应该改为___________。

(3)第⑥句应删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5分)
(1)《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__________》,请写出一位红军将领的名字
__________。

(2分)
(2)《红星照耀中国》是一本意义重大的书。

请你写一句推荐词向你的朋友推荐这本书。

(3分)
三、默写题(8分)
8.名句默写(8分)
(1)老骥伏枥,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松枝一何劲!
(3)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__。

(4)八方各异气,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有画”是对王维诗歌的高度评价,《使至塞上》一诗中被誉为“独绝
千古”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描写动物的角度来表现早春美丽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理解与欣赏(42分)
9.综合性学习。

(4分)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

某学校设立了“诚信周”,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同学们的诚信品质。

(1)【诚信讲堂】八年级的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掀起了讲述诚信故事的浪潮,请你选出以下故事哪两个不是关于诚信的故事( )( )(2分)
A.商鞅立木
B.曾子杀彘
C.卧冰求鲤
D.闻鸡起舞
E.一诺千金
(2)【诚信风采】在“诚信周”活动成果汇报之际,学校准备组织一次关于“诚
信”的演讲比赛,请你为这次比赛拟一则宣传标语。

(2分)
10. (4分)秋雨也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释:①安闲:安宁清闲,安宁自在的样子。

②宿(xiǔ):夜。

③瓶:烤
火用的烘瓶。

④晓:拂晓,天刚亮的时候。

⑤阶:台阶。

【注】这首诗大约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

这首诗创作于832年(大和六年)秋,当时白居易任河南尹。

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亲密的诗友元稹也已经谢世。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2分)
A.首联,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未见风雨,就已觉寒意袭人,这就给整首诗先抹上了深秋的基调。

B.颈联以"烘瓶里的燃料一夜过去已化为灰烬",照应了"睡美人"。

C.尾联中"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仅仅只是为了说明老翁太怕冷了。

D."霜叶满阶红"与"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描写的景物和情感是一样的。

E.本诗语言自然、质朴,刻画的形象逼真,富有生活气息。

(2)诗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分)
11.(10分)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
②怀民亦未寝____________
③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____________
④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相与步于中庭。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苏轼借月抒情,请问他抒发了怎样情感?(2分)
12(13分)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①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②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

③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

④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

⑤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但始终未能达到目的。

……
(1)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是这则新闻的__________,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相比,两题都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还说明了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__。

两题都体现的语言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
(2)电头交代了哪些内容?电头的价值是什么?(2分)
(3)找出文中导语部分,它的作用是什么?(2分)
(4)找出文中属于插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什么?(2分)
13.(11分)无法不对你残酷
安宁
①弟弟考上北京的大学时,与我当年一样大,17岁。

母亲要我回去接他上学,正在北京工作的我想起这么多年一个人走过的路,便坚决地拒绝了。

我说:“有什么不放心的,一个男孩子,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有什么用?”
②弟弟不善言语,略略羞涩,普通话又说得蹩脚,扫一下眉眼,便知道是乡村里走出来的。

在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旅程之后,弟弟终于站在了学校门口,我笑脸迎上来,他的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眼前这个瘦弱青涩的少年,头发蓬松,满脸汗水,嘴唇干裂,额头上有一道轻微的伤痕,看着他我有一刹那的心疼,抬手给他温暖的一掌,说:“祝贺你,终于一个人闯到北京来了!”
③临走的时候,只给他留了两个月的生活费。

我看见他站在衣着光鲜的学生群里,因为素朴而显得那么落寞和孤单。

多么像刚入大学的我,因为卑微,进而自卑。

我笑笑说:“北京是残酷的,也是宽容的,只要你用心、努力,你也会像姐姐那样,自己养活自己。

”我知道弟弟年少,对此不会有太多的理解。

他只是难过,为什么那么爱他的姐姐,在北京待了几年,便变得如此不近人情?
④一个月后,弟弟打电话来,求我给找份兼职。

我说:“你的同学也都有姐姐可以找吗?”他没说什么话,便啪的挂断了电话。

顷刻,母亲的长途便打了过来,她几乎愤怒地说:“你不给他钱就算了,连份工作也不帮着找,他不依靠你还能依靠谁?”我不知道怎么解释才能让母亲明白,我只是觉得我所吃过的苦他也应该能吃。

因为我们都是乡村
里走出来的孩子,如果自己不能闯出一条路来,贫困不仅会把所有的
希望都熄灭掉,还会留下无穷的恐惧。

⑤我最终还是答应母亲,给弟弟一定的帮助。

但也只写了封信,告诉他所有可以收集到兼职信息的方法。

这些我用了四年的时间积累
起来的“财富”,终于让弟弟在一个星期后,找到了一份在杂志社做
校对的兼职。

在他领了第一份工资后,我去赖他饭吃,他仔细地将要
用的钱算好,剩下的,只够在学校食堂里吃顿“小炒”,但我还是很高兴,不住地夸他。

他低头不语,忽然像吐粒沙子似的狠狠吐出一句:“同学们都可怜我,这么辛苦地自己养活自己;别人都上网聊天、打
游戏,我还得熬夜看稿子;钱又那么少,连你工资的零头都不到!”我
笑道:“可怜算什么,我还被别人耻笑过呢!在现实面前,你如果不用心、不努力,连腰板都挺不直的。


⑥之后的日子,弟弟很少再打电话来。

有一次我打电话去,他不在,他的舍友很惊讶地说,他从来没有说过有个在北京工作的姐姐。

我知道弟弟仍无法理解我的残酷,但我深知,嘲弄和讥讽,自信与骄傲,都
是要经历的,只有这样,他被贫穷折磨着的心,才会愈加坚韧顽强。

⑦学期末,我们再见面,是弟弟约的我。

在一家算得上档次的咖啡吧里,他很从容地请我“随便点”。

面前这个衣着素朴但充满自信的男生,嘴角,很持久地上扬着;言语,也是淡定沉稳;眉宇里,竟是有了点男人的味道,终于不再是那个说话吞吐遇事慌乱的小男孩。

在这短短的半年里,他做过校对,卖过杂志,当过家教,刷过盘子,而今,他又
拿起了笔,记录青春里的欢笑与泪水,并因此赢得更高的报酬和荣光。

他的成熟,比初到北京的我,整整提前了一年。

看着眼前从容、自信、淡定、沉稳的弟弟,喝着醇香的咖啡,一种欣慰涌上心头……
⑧外面飘起了雪花,我们细细地品味着苦中带甜的咖啡,慢慢地欣赏着这个美丽的城市。

(文章有删改) (1)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4分)
(2)文中多处用了对比手法来突出主题。

如第③段:弟弟的寒碜与同学们的衣着光鲜形成对比;请在文中再找出运用了对比手法的一处摘抄下来,并分析这一处的作用。

(2分)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2分)
A."有什么不放心的,一个男孩子,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有什么用?"姐姐的这句话,表现了姐姐对弟弟的冷漠与鄙视。

B.文中的姐姐拒绝回家接弟弟上学、只给弟弟留两个月的生活费、不直接帮弟弟找兼职工作、弟弟诉苦时不资助他,这一切虽写姐姐对弟弟不近人情,实际是姐姐对弟弟爱在心中的表现。

C.文章标题"无法不对你残酷"意思是姐姐迫于对弟弟在生存和发展方面的考虑,不得不对弟弟实施看似残酷的挫折性教育,实际是姐姐对弟弟特有的爱的表现,标题既点明了文章主旨,又是行文线索。

D.文中的姐姐是一个表面看似不近人情、冷漠、残酷但实际上是一个很懂得教
育方式的人,她虽然没在物质上给予弟弟太多的帮助,却给了弟弟不尽的精神财富。

E.文章第②段和第⑦段都有对弟弟的具体描写,作者这样写主要是想通过类比手法,表现出弟弟历经磨难终于成熟起来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姐姐对弟弟的残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说说文中姐姐的行为,给了你怎样的启示或感悟?(3分)
五、写作题(50分)
14. 生活中的一丝阳光,爸爸妈妈的一个眼神,朋友的一次帮助……都让我们感到了温暖.
请以《温暖,就是那么简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选材具体,抒发真情实感;(2)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和校名等。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C
2、填空题
6.答案:(1)“。

”改为“,”; (2)“缩短”改为“实现”(或“获得”“获取”“夺得”等能与“成功”搭配的动词)。

(3)删去“以”和“为目的”。

7.答案:(1)《西行漫记》略; (2)略
三、默写题
8.答案:(1)志在千里;(2)风声一何盛; (3)长歌怀采薇; (4)千里殊风雨; (5)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6)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五、阅读理解与欣赏
9.答案:(1)CD; (2)略
10.答案:(1)CD; (2).①安闲清静的老翁形象。

颔联“卧迟”写老翁年老瞌睡少,不喜早睡;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却安然“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虑,具有闲适的情怀。

②年老体衰的老翁形象。

颈联燃料经夜化为灰烬,夜已过去,老翁却“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睡,体现老翁的体衰闲散。

③孤寂淡泊的老翁形象。

尾联老翁“晓晴”时仍未起,漫不经心地看满阶红霜叶,突出了老翁的闲散无事、孤寂淡泊。

11.答案:(1)①考虑,想到
②睡觉
③于是
④大概是
(2)①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②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3)苏轼借月抒发了自己仕途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旷达。

(或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_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12.答案:(1)标题; 人物(对象) ; 地点; 事件; 数量; 气势; 准确、简练地概括内容
(2)电头交代了发电单位(通讯社)、发电时间、地点。

电头的价值是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3)第①句,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4)②③句说明南阳重要的地理位置,是兵家必争之地。

13.答案:(1)①母亲要我回家接弟弟上学;②心疼; ③我和弟弟在学校食堂吃“小炒”;
④欣慰
(2)①初到北京的弟弟说话吞吐,遇事慌乱,这与一个学期后弟弟的自信满满形成对比。

作用: 突出了“弟弟”的成长和成熟,“我”对弟弟残酷的效果,弟弟愈加坚韧顽强。

②弟弟对我的态度由开始的不理解到最后的理解形成对比。

作用:突出了“弟弟”的成长与成熟和对我的理解,“我”对弟弟残酷的效果,弟弟愈加坚韧顽强。

(任选一处)
(3)AE; (4)启示或感悟: 文中姐姐的行为是在用鞭策的方式教育我们如何在生活中学会成长,让我们明白: 放手也是爱。

无论是鞭策还是激励,都在告诉我们人生要拼搏、要奋斗!只有这样,才能承担生活、立足社会、有所建树!
四、写作题
14.答案: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