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矿物分析鉴定分析

合集下载

岩石矿物成分的测定与分析方法

岩石矿物成分的测定与分析方法

岩石矿物成分的测定与分析方法摘要: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其中,矿产资源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大量的物质基础,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的进步与文明。

本文在对岩石种类和矿物组成了解的基础上,总结了几种岩石矿物成分的测定与分析方法,以供相关专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岩石;矿物成分;测定;分析方法一、岩石种类与矿物组成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石的主要特征包括: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三个方面。

岩石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颗粒的结晶程度、大小、形状及其组合方式等特征;岩石构造是指岩石中矿物颗粒的排列与充填方式。

1、岩浆岩岩浆岩是指由地壳深处的岩地壳薄弱地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成的岩石。

岩浆岩的矿物成份主要有:石英、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角闪石、辉石、黑云母、橄石等;岩浆岩的结构可分为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和斑状结构;岩浆出岩的构造有流纹状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和块状构造四种类型。

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和辉长岩。

它们都是等粒状结构(显晶质结构),块状构造,区别是主要矿物成份不同。

花岗岩以石英和正长石为主;正长石以正长石和角闪石为主;闪长岩以角闪石和斜长石为主;辉长岩则以辉石和斜长石为主。

2、沉积岩沉积岩是指由岩石碎屑、溶液析出物或有机质以及某些火山物质,在陆地或海洋中堆积而成的次生岩石。

沉积岩的矿物成分主要有:石英、长石、白云母、方解石、白云石、石膏和粘土矿物。

沉积岩的结构有:砾状结构、砂状结构、粉砂状结构、泥质结构以及化学结构和生物化学结构。

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

常见的沉积岩有:砾岩、砂岩、粉砂岩、页岩和石灰岩。

砾岩——砾状结构;砂岩——砂状结构;粉砂岩——粉砂状结构;页岩——泥质结构。

石灰岩主要矿物为方解石,加盐酸起泡剧烈。

3、变质岩变质岩是指由地壳中原来的岩石由于受到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内动力影响,使其矿物成份,结构构造及化学成份发生不同程度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浅论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

浅论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

浅论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岩石是地球上最常见的自然物体之一,通常由一组矿物质和其他物质组成。

岩石矿物学是一门学科,涉及研究这些矿物质的科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对岩石进行分析和鉴定。

本文将浅谈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并介绍其应用。

在了解矿物的分析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各种矿物的分类。

岩石中的矿物通常被分为两大类:重矿物和轻矿物。

重矿物具有高比重,如磁铁矿,黑云母和钇铁矿等。

轻矿物则相对密度较小,如石英、长石等。

此外,还可以按化学成分进行分类。

主要矿物包括硅酸盐和非硅酸盐矿物,而硅酸盐矿物是构成地球壳的主要矿物之一,如石英、长石和辉石等。

非硅酸盐矿物也被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例如金属矿物、硫酸盐矿物等。

岩石矿物的分析和鉴定是一门重要的科学研究领域,它有助于了解地质样品的成因、环境和地质历史。

岩石矿物的分析和鉴定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 X射线衍射这是一种分析岩石和矿物组成的非常重要的方法。

通过向样品中发送X射线,并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来判断矿物类型和组成。

基于X射线衍射的数据可以推断出矿物的晶体结构,从而进一步理解它的化学性质和物理特性。

X射线衍射也被广泛应用于研究非晶体材料和大分子化合物等。

2. 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可以用于观察和分析地质样品中的细小微结构特征。

SEM技术利用电子束来照亮样品表面,同时测量投射射线,从而获得比光学显微镜更高的分辨率。

SEM可以显示样品的形态、表面细节和局部化学反应,以及通过定量分析来测量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

3.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是一种确定岩石和矿物样品中不同元素的含量的技术。

他们发出的X射线与样品元素发生作用,然后被探测器测量。

通过比较标准样本和未知样品产生的光谱,可以准确测量样品的元素含量。

岩石矿物的分析和鉴定有许多应用,包括勘探矿物、确定矿物资源的价值和用途等。

以下是应用的具体细分:1. 勘探矿物岩石矿物的分析在找矿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岩石矿物鉴定方法综述

岩石矿物鉴定方法综述

岩石矿物鉴定方法综述岩石矿物鉴定是地质学和矿物学领域的重要内容,对于认识地质构造、了解矿产资源、探索矿产勘探都具有重要意义。

岩石矿物鉴定方法有多种,从物理性质到化学性质都可以进行鉴定。

下面将对岩石矿物鉴定方法进行综述。

一、外形特征鉴定法岩石矿物的外形特征是最基本的鉴定特征,通过肉眼观察或显微镜下观察矿物的外形可以初步鉴定出其种类。

如晶体形态、颜色、光泽、透明度等外形特征都是重要的鉴定依据。

1. 晶体形态:晶体形态是矿物的重要鉴定特征,不同矿物的晶体形态千差万别,有的呈立方体、六方柱、单斜柱、片状、纤维状等不同形态,观察矿物的晶体形态可以初步鉴定其种类。

2. 颜色:颜色是矿物的直观特征,而且一般比较稳定,常用于鉴定矿物的种类。

但需要注意的是,同种矿物可能因成分不同呈现不同颜色,因此颜色鉴定方法需要结合其他鉴定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3. 光泽:矿物的光泽是其表面反射光线的性质,包括金属光泽、玻璃光泽、树脂光泽、丝光泽、油脂光泽等多种光泽类型,观察矿物的光泽有助于鉴定其种类。

4. 透明度:透明度是矿物透光性的表现,包括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等类型,不同矿物的透明度各异,通过观察矿物的透明度可以初步鉴定其种类。

二、物理性质鉴定法物理性质是矿物最基本的特征之一,通过观察和测试矿物的硬度、比重、断口、颗粒度等物理性质可以鉴定矿物的种类。

1. 硬度:矿物的硬度是其抗刮擦能力的表现,可以通过刮擦试验或硬度计进行测定。

莫氏硬度刻度是常用的硬度测定方法,通过刻度从1到10分别表示不同硬度等级,较硬的矿物可以刮擦较软的矿物,因此硬度可以作为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

2. 比重:矿物的比重是其单位体积的质量与水的单位体积的质量之比,可以通过比重瓶或比重测量仪进行测定。

不同矿物的比重差异较大,可以通过比重进行初步鉴定。

3. 断口:矿物的断口是其断裂后表面的形态,包括贝壳状、韧性、条状、参差不齐等类型,断口特征也是矿物的重要鉴定依据。

浅论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

浅论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

浅论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
岩石是地球表面的构成物质,由矿物颗粒或岩屑以及各种地球化学成分组成。

岩石的分析鉴定是通过对岩石中矿物颗粒的性质及成分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岩石的类型、形成环境和成因等信息的科学技术手段。

本文将从岩石鉴定的目的、方法和常用技术几个方面对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进行浅论。

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主要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岩石的类型:通过对岩石中矿物的性质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岩石的类型,比如火山岩、沉积岩、变质岩等。

3. 确定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是研究岩石工程和地质灾害等问题的基础,通过对岩石中矿物颗粒的大小、形态和排列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初步推断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1. 宏观鉴定:通过直接观察岩石中矿物颗粒的颜色、形态和结构等特征,可以初步推断岩石的类型和成因。

2. 石英晶体学鉴定:通过测量石英晶体的光学性质和晶体形态等特征,可以确定石英的种类和成因,并进一步推断岩石的成因。

3. 正电子衰变谱测定:利用正电子衰变谱仪对岩石样品中的放射性元素进行测定,可以推断岩石的年龄和成因。

4. X射线衍射鉴定:通过对岩石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可以确定岩石中的矿物种类和结构。

5. 化学分析:通过对岩石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可以测定岩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和比例,从而推断岩石的成因和形成环境。

浅论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

浅论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

浅论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是地质学和矿物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通过对岩石样品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的分析,可以准确地确定岩石的类型、成因和演化过程,为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岩石的分析鉴定主要包括矿物组分的鉴定和岩石类型的确定两个方面。

矿物组分的鉴定是通过观察矿物的颗粒形态、颜色、光泽、硬度、比重、透明度等特征以及在显微镜下的光学性质来进行的。

在鉴定中,一般会根据矿物的特征,使用各种化学试剂进行检验,如酸碱试剂、颜色反应剂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地鉴定出岩石样品中所含的矿物种类和含量。

岩石类型的确定主要依据岩石的成分、组构和结构等特征。

根据岩石中的矿物组成,可以将岩石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在火成岩中,根据密度、矿物成分和结构特征,可分别区分出镁铁质岩、长英质岩、酸性岩和超基性岩等不同类型。

而在沉积岩中,根据岩层的颗粒组成、结构和厚度等特征,可以确定出碎屑岩、炭酸盐岩、砂岩、泥岩等不同类型。

变质岩则根据岩石中矿物的形态和组织结构的改变,可以确定出云母片岩、角闪片岩、石英岩等不同类型。

在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中,还可以运用化学分析和物理实验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获得更详细和准确的数据。

如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矿物的微观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矿物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参数、通过岩石薄片的化学元素分析来确定岩石的成分等。

这些方法能够提供矿物和岩石的更详细的信息,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岩石的演化过程和成因,并为相关的地质研究和资源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可通过观察和实验手段,确定出岩石中所含的矿物种类和含量,进而确定岩石的类型和成因。

这对于地质学和矿物学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地质勘探、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岩石矿物分析鉴定的方法也在不断创新,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更精确的鉴定技术和方法出现,为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工作提供更大的便利和帮助。

浅论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

浅论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

浅论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岩石是地壳中最基本的构成单元,由矿物颗粒或矿物团组成。

矿物是自然界中无机物质的基本单元,通过对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可以了解岩石的成因、性质以及所属地质时代,对于地质学研究和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岩石矿物分析的方法和流程、重要的测试技术和鉴定依据等方面进行浅论。

岩石矿物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岩石薄片观察和性质测试两个步骤。

岩石薄片观察是通过显微镜对岩石矿物的颗粒形状、颜色、透明度、双折射等进行观察,并同时进行显微照相和制备矿物几何测量图。

性质测试则是通过对岩石的物理特性、化学性质和矿物学特征进行实验和分析。

在岩石薄片观察中,可以对岩石矿物的晶体形态、晶体交联情况和晶体结构进行直接观察和测量,从而获得岩石矿物的形貌特征、晶系和晶胞参数等信息。

还可以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岩石矿物的双折射、吸收性质以及反射和折射率等。

还可以使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高清分析仪器对岩石矿物进行微观观察和成分分析。

在性质测试中,可以通过测定岩石的硬度、密度、磁性、化学性质、热力学性质和光学性质等来判断岩石的成分和特性。

可以使用莫氏硬度计对岩石进行硬度测定,通过计量岩石在不同硬度之间的划痕特征来确定岩石的硬度级别。

还可以利用气体质谱仪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现代分析仪器对岩石的元素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和检测。

岩石矿物的鉴定依据主要包括形状特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光学性质等方面。

形状特征是指岩石矿物的晶体形态、晶体交联情况和晶体结构等方面的表现,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测量来进行判断。

物理性质是指岩石矿物的硬度、密度、磁性、光学性质等特征,可以通过实验测试和仪器分析来获得。

化学性质是指岩石矿物的元素组成和含量等特征,可以通过化学试剂和仪器分析来测定。

而光学性质则是指岩石矿物在偏光显微镜下的双折射、吸收性质以及反射和折射率等特征,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测量来分析。

浅论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

浅论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

181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浅论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古吉汉1,江 伟2,眭相悦3,李 莹4,沈新春5*(1.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江西 赣州341000;2.江西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96;3.江西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96;4.江西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96;5.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江西 赣州 341000)摘 要:在地质研究工作当中,岩石矿物分析占据的地位非常重要,对地质研究工作高效开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必须要充分重视岩石矿物分析鉴定工作,在岩石矿物分析鉴定工作实际,工作人员不仅要对岩石矿物的种类以及特征充分了解,还应当了解和掌握岩石矿物的结构属性,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结合分析鉴定方法,科学合理的制定相应的鉴定方案于工作流程,提高针对性和目的性,对分析鉴定技术不断完善,充分掌握岩石矿物的实用价值,促进岩石矿物分析鉴定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保证工作质量,为地质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基于此,下文当中结合工作实践,对岩石矿物分析鉴定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岩石矿物;分析鉴定;特征;方法中图分类号:P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2-0181-2收稿日期:2020-06作者简介:古吉汉,男,生于1986年,汉族,江西吉安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矿物加工工程。

在矿产资源当中,岩石矿物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着重要的物质基础,将岩石矿物分析鉴定工作充分做好,可以提供更加全面、详实的岩石矿物测试数据,获得有关的地质信息与资料,指导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程设计建设与施工,防治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对地质研究工作的高效开展也提供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保证地质勘察研究工作效率,为地质事业的持续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现如今伴随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社会各个层面在矿产资源方面的需求日渐加大,地质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岩石矿物分析鉴定工作也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

岩石矿物鉴定方法综述

岩石矿物鉴定方法综述

岩石矿物鉴定方法综述岩石矿物鉴定是地质学和矿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对地质勘查、矿产资源调查以及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岩石矿物的鉴定是通过观察和试验来确定其物质成分、外观特征和物理性质,进而确定其名称和分类。

岩石矿物鉴定的方法主要包括宏观鉴定和微观鉴定两种,下面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综述。

一、宏观鉴定宏观鉴定是指通过肉眼观察矿石外观特征和一些基本的物理性质来进行鉴定的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特征外观特征是最直观的判断矿石的因素之一,可以通过观察颜色、形状、光泽、透明度等外在特征来进行初步的分类和鉴定。

金属矿石通常具有金属光泽,而非金属矿石则通常呈现出其他特殊的光泽。

2. 密度矿石的密度也是一种重要的宏观鉴定方法,可以通过简单的测密度方法来确定矿石的密度,然后与已知矿石的密度进行比较来鉴定矿石的种类。

3. 硬度硬度是矿石的另一个重要物理性质,可以通过划痕实验来确定矿石的硬度,通常使用莫氏硬度尺来进行测定。

4. 断口矿石的断口也是宏观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可以通过观察矿石的断裂面来确定其断口特征,进而判断其矿物类型。

1. 断口矿物学通过显微镜观察矿石的断口特征和结构,以及颗粒的大小、形状和排列方式来进行鉴定。

通过观察石英的断口可以判断其鉴定。

2. 薄片法薄片法是通过制备薄片来观察矿石的晶体形态和构造特征,进而进行鉴定。

通常将矿石切割成薄片,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分析。

3. 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通过对矿石成分进行化学试验来确定其化学成分和成分含量的方法,可以使用化学方法来鉴定矿石的主要元素和次要元素。

岩石矿物鉴定方法既有宏观鉴定,又有微观鉴定。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鉴定方法,并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来进行准确的鉴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岩石矿物鉴定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为地质学和矿物学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更加可靠和精准的技术支持。

岩矿分析与鉴定

岩矿分析与鉴定

岩矿分析与鉴定1. 引言岩矿分析与鉴定是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它通过对岩石和矿物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以及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分析和鉴定,可以揭示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演化过程,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岩矿分析与鉴定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以及常见的岩矿鉴定技术。

2. 岩矿分析与鉴定的基本原理岩矿分析与鉴定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岩石和矿物的物理、化学和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和鉴定。

它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设备,通过观察岩矿的形态结构、颜色、透明度等特征,以及测量其物理性质和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来确定岩矿的种类和特征。

3. 岩矿分析与鉴定的方法3.1 光学显微镜观察法光学显微镜观察法是岩矿分析与鉴定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放大岩矿的形态结构细节,观察样品的颜色、晶体形态、结构和纹理等特征,来推断其矿物组成和岩性类型。

该方法适用于对透明或半透明的岩矿样品进行分析和鉴定。

3.2 电子显微镜观察法电子显微镜观察法是一种高分辨率的观察方法,可以观察到更加微小的岩矿颗粒和结构。

电子显微镜可以分为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两种类型。

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表面形态和微观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更细微的结构和晶体缺陷。

电子显微镜观察法对于矿物的颗粒大小、结构形态和晶体结构等特征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3.3 X射线衍射法X射线衍射法是利用X射线与岩矿样品相互作用产生衍射现象来分析和鉴定岩矿的方法。

通过测量和分析样品的衍射图样,可以确定样品的晶体结构和晶体学参数,从而推断其矿物组成和结构类型。

该方法对于非晶态材料的分析和鉴定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3.4 物理性质测量法岩矿的物理性质测量是通过对样品的密度、硬度、磁性、电性等物理性质的测量,来推断其成分和属性。

例如,通过测量岩矿的密度可以推断其成分的含量和类型,通过测量岩矿的硬度和磁性可以推断其矿物的种类和性质等。

4. 岩矿分析与鉴定的应用岩矿分析与鉴定在地质学和矿产资源勘探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浅论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

浅论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

浅论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岩石矿物是地球表面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它们的成分和结构对地质学、土木工程、矿产资源开发以及环境保护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岩石矿物的特征、分析方法和应用价值三个方面进行浅论。

一、岩石矿物的特征岩石矿物是地球上由自然界形成的无机物质,它们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两个方面。

1. 化学成分:岩石矿物的化学成分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不同的岩石矿物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这直接影响到其性质和用途。

石英是一种主要由二氧化硅组成的矿物,其硬度较高、化学稳定,因此在建筑材料、玻璃制造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而云母则富含镁铝,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广泛应用于电气设备中。

2. 物理性质:岩石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硬度、光泽、结晶形态等多个方面,这些性质是鉴定岩石矿物的重要依据。

方解石通常呈白色或淡黄色,其硬度相对较低,可用指甲刮擦,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和玻璃光泽;而金红石呈红色,硬度较高,呈块状结晶。

通过观察这些物理性质可以初步鉴定岩石矿物的种类。

二、岩石矿物的分析方法鉴定岩石矿物需要综合应用多种分析方法,包括化学分析、物理性质测试、显微镜观察等。

1. 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鉴定岩石矿物化学成分的主要方法,包括常用的光谱分析、质谱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等。

通过这些化学分析方法可以准确地确定岩石矿物的主要元素及其含量,从而进一步确定其种类和性质。

2. 物理性质测试:物理性质测试是鉴定岩石矿物的重要手段,包括颜色测试、硬度测试、密度测试、光学性质测试等。

这些测试可以直观地了解岩石矿物的外部特征,初步鉴定其种类。

3. 显微镜观察:显微镜观察是鉴定岩石矿物内部结构和微观特征的重要方法,包括偏光显微镜观察、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等。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了解岩石矿物的晶体结构、断口特征等,从而进一步确认其种类。

三、岩石矿物的应用价值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对于地质勘探、矿产资源开发、工程勘察设计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浅谈岩石矿物分析的基本流程

浅谈岩石矿物分析的基本流程

浅谈岩石矿物分析的基本流程岩石矿物分析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对岩石样品中的矿物组成进行分析和鉴定的过程。

岩石矿物分析的基本流程可以分为样品采集、样品制备、矿物鉴定和结果分析等几个步骤。

样品采集是岩石矿物分析的基础。

样品采集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从实地采集岩石样品,并且要保证采样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采集的样品需要在现场进行标注并记录相关的采集信息。

接下来,样品制备是岩石矿物分析的关键步骤之一。

样品制备主要包括样品的研磨和样品的制片两个过程。

研磨是将采集到的岩石样品进行粉碎和均匀混合的过程,研磨后的样品要求颗粒细小且均一。

制片是将研磨后的岩石样品制备成透明的薄片,薄片制备要求样品表面光滑且无气泡和杂质。

然后,矿物鉴定是岩石矿物分析的核心步骤。

矿物鉴定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多种方法进行。

光学显微镜是常用的鉴定方法,通过观察矿物的颜色、透明度、光学性质等特征来进行鉴定。

X射线衍射可以通过矿物的衍射图谱来确定其晶体结构和组成。

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的形貌和微观结构来进行鉴定。

结果分析是岩石矿物分析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鉴定结果的整理和分析,可以获得岩石样品中各个矿物的组成和含量,进一步了解岩石的成因和演化过程。

结果分析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且结合地质背景和岩石特征进行解释和综合研究。

岩石矿物分析的基本流程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制备、矿物鉴定和结果分析等几个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和操作,以确保获得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岩石矿物鉴定方法综述

岩石矿物鉴定方法综述

岩石矿物鉴定方法综述岩石和矿物是地球表面上重要的构成要素,它们广泛存在于地球的各个角落,具有丰富的形态和特性。

岩石矿物的鉴定是地质学与矿物学的基础工作之一,对于地质勘探、资源勘测、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综述岩石矿物鉴定的方法,包括物理性质鉴定、化学性质鉴定、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等多种方法,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帮助。

一、物理性质鉴定1.颜色岩石矿物的颜色是最直观的鉴定特征之一,在很多情形下可以直接辨认出矿物种类。

不同的元素和化合物在矿物中表现出的颜色各异,例如铁元素常常使矿物呈现红色、蓝色、黄色等色彩。

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矿物可能会受到化学沉淀、氧化作用或者受到其他杂质的影响而发生变色,因此需要综合其他特征进行鉴定。

2.硬度硬度是指矿物在受到力作用下的抗压能力,通常用莫氏硬度系数进行表示。

较硬的矿物可以划伤较软的矿物,以此进行初步鉴定。

石英的硬度为7,可以划伤方解石(硬度3.5-4)和石膏(硬度2)。

硬度的测试需要采用专用的工具,不能直接用手指进行测试,以免产生误导。

3.比重矿物的比重也是一种常用的鉴定特征,比重的大小会受到矿物的成分和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晶体内的孔隙度多则比重低,相反则高。

4.断口矿物的断口指的是矿石被撞击或者挫割后的断面形态。

矿物的断口特征各异,有的为贝壳状、有的为贝壳状、有的为条状等,可以结合颜色和硬度等特征共同识别。

5.光泽光泽是指矿物表面反射光线的情况,矿物的光泽种类很多,如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油脂光泽、玻璃光泽、树脂光泽、土状光泽等。

光泽在进行矿物鉴定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通过观察矿物表面的光泽可以初步判断其成分和结构。

二、化学性质鉴定1.酸性试验一般来说,多数硅酸盐矿物对稀盐酸无反应。

含碳酸盐的矿物则会在稀盐酸溶液中产生气泡,并伴有明显的化学反应。

通过酸性试验可以初步判断矿物中是否含有碳酸盐矿物。

2.熔融性试验对于一些难以鉴定的矿物,可以采用熔融性试验进行鉴定。

浅论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

浅论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

浅论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岩石矿物是由天然矿物组成的固体地球物质,是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因为不同的岩石矿物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和光学特性,所以进行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就成为了地质学研究的基础。

一、岩石矿物的分类根据其形成过程和成分组成,岩石矿物可以分为火山岩矿物、沉积岩矿物和变质岩矿物三类。

火山岩矿物主要由硅酸盐矿物、辉石矿物、斜长石及其他少数矿物组成。

沉积岩矿物包括碎屑岩类、化学沉积岩类和生物成因岩类。

碎屑岩类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云母等;化学沉积岩类矿物主要由方解石、石膏、盐等组成;生物成因岩类矿物主要有石灰石、磷灰石、珊瑚、贝壳等。

变质岩矿物主要包括云母片岩、角闪石片岩、石英片岩、绿帘石片岩等,其中云母、角闪石、石英、绿帘石等是变质作用中典型的矿物。

1.外观:岩石矿物的颜色、晶体形状、表面特征等是进行物理鉴定的一个重要参考。

2.硬度:岩石矿物的硬度可以通过用硬度比它小的物质进行划痕实验来测定。

莫氏硬度检测也是一种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

3.比重:岩石矿物的比重可以通过密度测定方法来测定。

这是一种非常精确的测量方法,对鉴定岩石种类十分重要。

4.断口特征:岩石矿物的断口可以反映其断裂方式和矿物质地特征,如脆性、韧性等。

不同的断口特征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快速的初步判断。

1.酸碱反应:岩石矿物的酸碱反应可以帮助我们快速鉴定其性质,如石英与碳酸酸性反应、方解石在稀酸中溶解等。

2.酸溶性:某些岩石矿物有在酸中溶解或反应的特性。

有一些常用的酸溶性试剂,如盐酸、氢氟酸等。

3.化学分析:对于一些不易进行化学反应的岩石矿物,还需要进行化学分析,确定其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

化学分析通常采用X荧光光谱、电子探针等技术。

1.偏光显微镜:岩石的矿物组成在偏光显微镜的观察下会表现出不同的光学效应,包括双折射、吸收、双消散等。

通过观察偏光显微镜下的颜色,可以鉴定岩石中的不同矿物组分。

2.反射显微镜:反射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岩石中各种矿物的表面形态和结构特征,从而帮助我们确定岩石种类及其组成情况。

岩石矿物鉴定的意义与方法探析

岩石矿物鉴定的意义与方法探析

岩石矿物鉴定的意义与方法探析岩石与矿物是地球上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它们的种类和结构对地球的地理环境和资源分布起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岩石矿物的鉴定对于理解地球历史和资源的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岩石矿物的鉴定意义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岩石矿物鉴定的意义1. 增强对地质环境的认识对于岩石矿物的鉴定可以加深我们对地质环境的认识。

通过了解不同的岩石和矿物的产生方式、成分组成及分布特征等,可以进一步研究地球的历史演化、构造变化、自然灾害等问题。

这不仅有助于对自然现象和格局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为我们人类更好地利用地球资源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2. 为资源勘探提供依据对于岩石矿物的鉴定可以为资源勘探提供依据。

不同类型的矿产具有不同的形成条件和富集规律,通过对矿体岩石和矿物的鉴别,可以确定矿产的赋存状态、成因类型等信息,为今后的矿产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3. 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岩石矿物鉴定在环境工程中应用广泛,包括水土保持工程、污染物迁移控制和生态恢复等方面。

例如,通过对土壤矿物的鉴定可以了解土壤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从而指导农业种植和土地治理;通过对废弃矿山和污染场地的矿物鉴定可以了解污染物的运移方式和富集规律,为环境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二、岩石矿物鉴定的方法1. 目视鉴定法目视鉴定法是最常用的一种鉴定方法,特别适用于熟悉样品的特征和颜色的情况。

主要通过观察样品表面的颜色、纹路、粒度和形态进行鉴定。

2. 物理和化学鉴定法物理和化学鉴定法可以通过对样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测定来鉴定。

包括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和光谱分析等仪器测定方法。

通过这些仪器还可以确定样品的成分组成和晶体结构等特征。

3. 光学鉴定法光学鉴定法是岩石矿物鉴定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主要运用光学现象来观察样品的颜色、透明度、折光率、双折射和偏光等特征。

光学鉴定法又可细分为正交偏光显微镜法和偏光显微镜法等不同方法。

总之,对于岩石矿物的鉴定意义重大,可为我们了解地质历史、探索资源和开展环境工程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支持。

岩石矿物分析鉴定分析

岩石矿物分析鉴定分析

【摘要】岩石矿物分析鉴定是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地质工作有着基础性和指导性意义。

本文从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个方面对岩石矿物的种类与特征进行概述,并以地质工作为视角,对岩石矿物分析鉴定的重要意义进行剖析,进而对岩石矿物分析鉴定流程进行阐述。

【关键词】岩石矿物;分析鉴定;地质工作1 岩石矿物的种类与特征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是地壳的主要组成物质。

岩石既可以由一种矿物组成(如由方解石组成的石灰岩等),也可以由多种矿物组成(如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组成的花岗石)。

在自然界中,岩石的种类繁多,根据岩石成因进行分类,可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1.1 岩浆岩特征岩浆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凝结而成的岩石,一般由硅酸盐和挥发性物质组成。

岩浆岩是体积最大的岩石种类,约占地壳体积的65%左右。

由于二氧化硅是硅酸盐的主要成分,当二氧化硅与其他氧化物如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钠、氧化铝、氧化铁等相结合时会形成不同的硅酸盐矿物,所以二氧化硅在岩浆岩中的含量成为了划分岩浆岩种类的重要依据。

1.2 沉积岩特征沉积岩是母岩在化学、生物、风化、火山等作用下,经过搬运、沉积、固结形成的沉积物。

沉积岩是面积最大的岩石种类,约占地表面积的四分之三左右。

按照沉积成因不同,可将沉积岩细分为化学沉积岩、碎屑沉积岩、生物沉积岩等。

由于沉积岩受沉积环境的影响,其颜色可以直观辨认,所以沉积岩的颜色是分析鉴定沉积岩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常情况下,若沉积岩颜色较深,则说明沉积岩含有大量暗色矿物和岩层;若沉积岩颜色较浅,则说明沉积岩含有大量的浅色矿物质。

如,呈现出红色或褐色的沉积岩,一般含有铁元素;呈现出白色或灰色的沉积岩,一般含有钙或硅元素。

1.3 变质岩特征变质岩是高压或高温条件下,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的岩性特征不仅继承了原岩的性质,而且受不同变质作用的影响,其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也独具特殊性。

当前,变质岩几乎含有世界上已发现的各种矿产,如铁、金、铅、铬、镍、锌、铜等,尤其对于铁矿而言,前寒武纪变质铁矿占全世界铁矿储量的50%以上。

地球科学中的岩石矿物成分测定与分析方法

地球科学中的岩石矿物成分测定与分析方法

地球科学中的岩石矿物成分测定与分析方法地球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由陆地、海洋、大气等各种要素构成。

而岩矿是地球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成分的测定与分析对于地质学、地球化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发展和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岩矿成分分析的相关方法和技术。

一、 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是一种最常见的岩矿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激发样品后,观察其发射出的特定光谱线以鉴定样品中的化学元素。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样品中的大量元素,同时具有非常高的精度和灵敏度。

在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进行样品分析时,需要将样品制成粉末或薄片,并将其置于X射线荧光仪中进行测量。

这种方法对于常见的岩石、矿物等样品适用,但是对于非晶态、粉体或被表面化学成分影响较大的样品则不太适用。

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是一种成像技术,它通过扫描样品表面,利用样品所释放出来的电子提供样品表面的形貌、组成和结构等信息,对于非晶态、粉体或表面显微结构分析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在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时,需要将样品制成薄片、细粉或块体,并将其置于扫描电子显微镜中进行测量和成像。

这种方法可以探测出样品中较细微的化学和结构性变化,对于一些复杂的岩矿样品的分析非常有效。

三、质谱仪质谱仪是一种可以分析样品中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分析设备,它利用样品通过真空中加速电场和磁场的作用,将样品原子或分子分解成各种离子,并通过电子和质子撞击离子,使其分解或转变成更小的离子,从而获得各种离子的谱图,进而获得样品中元素的成分和含量等信息。

在使用质谱仪进行测定时,需要将样品制成气态或液态,并将其置于质谱仪中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对于一些含量较低或较难以用其他方法测定的元素和化合物分析非常有效。

四、光谱学分析光谱学分析是一种利用样品吸收、散射或发射光线的特性来确定样品中组成和结构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测定样品中各种化合物或元素溶液的浓度、有机物质的成分等信息。

岩石矿物分析鉴定分析精编WORD版

岩石矿物分析鉴定分析精编WORD版

岩石矿物分析鉴定分析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摘要】岩石矿物分析鉴定是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地质工作有着基础性和指导性意义。

本文从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个方面对岩石矿物的种类与特征进行概述,并以地质工作为视角,对岩石矿物分析鉴定的重要意义进行剖析,进而对岩石矿物分析鉴定流程进行阐述。

?【关键词】岩石矿物;分析鉴定;地质工作?1 岩石矿物的种类与特征?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是地壳的主要组成物质。

岩石既可以由一种矿物组成(如由方解石组成的石灰岩等),也可以由多种矿物组成(如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组成的花岗石)。

在自然界中,岩石的种类繁多,根据岩石成因进行分类,可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1.1 岩浆岩特征?岩浆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凝结而成的岩石,一般由硅酸盐和挥发性物质组成。

岩浆岩是体积最大的岩石种类,约占地壳体积的65%左右。

由于二氧化硅是硅酸盐的主要成分,当二氧化硅与其他氧化物如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钠、氧化铝、氧化铁等相结合时会形成不同的硅酸盐矿物,所以二氧化硅在岩浆岩中的含量成为了划分岩浆岩种类的重要依据。

?1.2 沉积岩特征?沉积岩是母岩在化学、生物、风化、火山等作用下,经过搬运、沉积、固结形成的沉积物。

沉积岩是面积最大的岩石种类,约占地表面积的四分之三左右。

按照沉积成因不同,可将沉积岩细分为化学沉积岩、碎屑沉积岩、生物沉积岩等。

由于沉积岩受沉积环境的影响,其颜色可以直观辨认,所以沉积岩的颜色是分析鉴定沉积岩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常情况下,若沉积岩颜色较深,则说明沉积岩含有大量暗色矿物和岩层;若沉积岩颜色较浅,则说明沉积岩含有大量的浅色矿物质。

如,呈现出红色或褐色的沉积岩,一般含有铁元素;呈现出白色或灰色的沉积岩,一般含有钙或硅元素。

?1.3 变质岩特征?变质岩是高压或高温条件下,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岩石矿物分析鉴定分析

岩石矿物分析鉴定分析

岩石矿物分析鉴定分析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摘要】岩石矿物分析鉴定是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地质工作有着基础性和指导性意义。

本文从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个方面对岩石矿物的种类与特征进行概述,并以地质工作为视角,对岩石矿物分析鉴定的重要意义进行剖析,进而对岩石矿物分析鉴定流程进行阐述。

【关键词】岩石矿物;分析鉴定;地质工作1岩石矿物的种类与特征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是地壳的主要组成物质。

岩石既可以由一种矿物组成(如由方解石组成的石灰岩等),也可以由多种矿物组成(如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组成的花岗石)。

在自然界中,岩石的种类繁多,根据岩石成因进行分类,可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特征岩浆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凝结而成的岩石,一般由硅酸盐和挥发性物质组成。

岩浆岩是体积最大的岩石种类,约占地壳体积的65%左右。

由于二氧化硅是硅酸盐的主要成分,当二氧化硅与其他氧化物如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钠、氧化铝、氧化铁等相结合时会形成不同的硅酸盐矿物,所以二氧化硅在岩浆岩中的含量成为了划分岩浆岩种类的重要依据。

沉积岩特征沉积岩是母岩在化学、生物、风化、火山等作用下,经过搬运、沉积、固结形成的沉积物。

沉积岩是面积最大的岩石种类,约占地表面积的四分之三左右。

按照沉积成因不同,可将沉积岩细分为化学沉积岩、碎屑沉积岩、生物沉积岩等。

由于沉积岩受沉积环境的影响,其颜色可以直观辨认,所以沉积岩的颜色是分析鉴定沉积岩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常情况下,若沉积岩颜色较深,则说明沉积岩含有大量暗色矿物和岩层;若沉积岩颜色较浅,则说明沉积岩含有大量的浅色矿物质。

如,呈现出红色或褐色的沉积岩,一般含有铁元素;呈现出白色或灰色的沉积岩,一般含有钙或硅元素。

变质岩特征变质岩是高压或高温条件下,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的岩性特征不仅继承了原岩的性质,而且受不同变质作用的影响,其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也独具特殊性。

岩石矿物分析鉴定浅析

岩石矿物分析鉴定浅析

岩石矿物分析鉴定浅析摘要:岩矿分析鉴定是地质工作的基础工作,对地质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本文介绍了岩石矿物的主要种类和特征,较详细地阐述了岩矿分析鉴定的基本程序,并对岩矿分析鉴定在整个地质工作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岩石矿物岩矿鉴定岩矿分析岩矿分析鉴定是地质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整个地质工作起着基础性和指导性作用。

我国幅员辽阔,拥有着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

这些矿产资源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雄厚物质基础,没有它们就无法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因此,如何尽快的发现岩矿并予以正确的鉴定,是所有地质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一、岩石矿物的种类和特征岩石矿物是由地壳中的一种或是多种化学元素组成的自然聚合体,是地壳中各种地质作用的产物。

一般岩矿种类是多种多样的,这主要是由于自然界中不同的化学元素以及它们多样的组合方式,同时复杂多变的地质作用也促使了岩矿的多样化。

自然界中目前已知的岩矿种类达到三千多种,然而最常见的也不过百余种之多。

1.岩石矿物的种类和特征岩石矿物是由地壳中的一种或是多种化学元素组成的自然聚合体,是地壳中各种地质作用的产物。

一般岩矿种类是多种多样的,这主要是由于自然界中不同的化学元素以及它们多样的组合方式,同时复杂多变的地质作用也促使了岩矿的多样化。

1.1矿物的种类划分矿物分为有机矿物和无机矿物两种:前者种类比较少,主要是碳氢氧化合物,如:琥珀等。

后者在地球上数量众多,由于每年都有几十至几百种新矿物被发现,据统计,目前已有三四千种。

许多种矿物是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可以说人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矿物。

有机矿物的化学成分是碳氢氧化合物,无机矿物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百多个化学元素,都可以组成无机矿物。

既可以是由一个元素独立存在,也可以是多个元素的组合。

一个元素独立存在的矿物较普遍,如:Fe(铁)元素可以形成自然铁矿物,Ag(银)元素可以形成自然银矿物,Au(金)元素可以形成自然金矿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石矿物分析鉴定分析
【摘要】岩石矿物分析鉴定是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地质工作有着基础性和指导性意义。

本文从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个方面对岩石矿物的种类与特征进行概述,并以地质工作为视角,对岩石矿物分析鉴定的重要意义进行剖析,进而对岩石矿物分析鉴定流程进行阐述。

【关键词】岩石矿物;分析鉴定;地质工作
1 岩石矿物的种类与特征
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是地壳的主要组成物质。

岩石既可以由一种矿物组成(如由方解石组成的石灰岩等),也可以由多种矿物组成(如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组成的花岗石)。

在自然界中,岩石的种类繁多,根据岩石成因进行分类,可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1.1 岩浆岩特征
岩浆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凝结而成的岩石,一般由硅酸盐和挥发性物质组成。

岩浆岩是体积最大的岩石种类,约占地壳体积的65%左右。

由于二氧化硅是硅酸盐的主要成分,当二氧化硅与其他氧化物如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钠、氧化铝、氧化铁等相结合时会形成不同的硅酸盐矿物,所以二氧化硅在岩浆岩中的含量成为了划分岩浆岩种类的重要依据。

1.2 沉积岩特征
沉积岩是母岩在化学、生物、风化、火山等作用下,经过搬运、沉积、固结形成的沉积物。

沉积岩是面积最大的岩石种类,约占地表面积的四分之三左右。

按照沉积成因不同,可将沉积岩细分为化学沉积岩、碎屑沉积岩、生物沉积岩等。

由于沉积岩受沉积环境的影响,其颜色可以直观辨认,所以沉积岩的颜色是分析鉴定沉积岩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常情况下,若沉积岩颜色较深,则说明沉积岩含有大量暗色矿物和岩层;若沉积岩颜色较浅,则说明沉积岩含有大量的浅色矿物质。

如,呈现出红色或褐色的沉积岩,一般含有铁元素;呈现出白色或灰色的沉积岩,一般含有钙或硅元素。

1.3 变质岩特征
变质岩是高压或高温条件下,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的岩性特征不仅继承了原岩的性质,而且受不同变质作用的影响,其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也独具特殊性。

当前,变质岩几乎含有世界上已发现的各种矿产,如铁、金、铅、铬、镍、锌、铜等,尤其对于铁矿而言,前寒武纪变质铁矿占全世界铁矿储量的50%以上。

2 岩石矿物分析鉴定的重要意义
岩石矿物分析鉴定是地质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对获取地质数据信息、探明基础地质状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还能够为人类深入了解自然界,开发利用矿物资源提供基本的地质信息。

从应用价值方面来看,岩石矿物分析鉴定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矿物普查方面,通过进行岩石矿物分析鉴定,可以探明岩石矿物含有的化学元素和矿物种类,分析矿床的开采量以及开采的可行性,准确判断岩石矿物的经济价值、使用价值。

对于普查找矿而言,岩石矿物分析鉴定可确定矿物的有无和矿产的种类;对于地质勘探而言,岩石矿物分析鉴定可帮助勘探人员了解岩石矿物的共生元素情况、赋存状态以及矿石品位,从而为制定开采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其次,在工程地质勘查方面,岩石矿物分析鉴定在工程建设施工、地质资源合理利用、改造不良地质、规避自然灾害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为有关部门或单位提供基础的地质学资料,以便于指导相关工作有序开展。

3 岩石矿物分析鉴定流程
3.1 加工样品
专业实验鉴定机构需要在原始岩矿样品上获取实体试样,在对实体试样进行鉴定时既要根据样品实际重量和矿物种类进行鉴定,也要对样品的原始组成进行科学分析。

在分析鉴定过程中实验人员可利用破碎或缩合的方式进行取样,确保试样达到规定要求的粒度和细度,以便在实验中对试样进行分解。

同时,选用科学、合理的试样加工方法,如二分器法、割环法、堆锥四分法、方格法等,实验人员应根据岩石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加工试样方法,提高分析鉴定的准确性。

3.2 定性分析
在对岩矿进行相应的加工处理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其根本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并熟悉岩矿样品中所包含的各种元素,并在此基础上了解这些元素在组合的过程中各自的含量及其所占的比率。

同时,当定性分析完成之后,还应当结合地质工作的具体要求以及实验室的工作环境,为所有待测试的元素选择最合适的测试方法,并在确定测试方法后,采取与之相应的防护措施。

在整个定性分析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几乎所有岩矿样品的定性分析和半定量分析都有两种分析方法,即发射光谱法和化学分析法。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分析方法进行选择,这样有助于提高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选择测定方法
由于岩矿中所含有的元素种类非常之多,而每一种元素的测定又有多种不同的方法,这为测定方法的选择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所以,在实际选择中,需要借助定性分析的结果,并以此为依据选择最适合的测定分析方法。

通常情况下,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选择分析方法:其一,按照被测元素的具体含量来选择。

对于
试样待测元素含量较高的岩矿样品,一般可以选择容量法、重量法对其进行测定,如果元素的含量比较低,即不超过1%时,则可以选择比色法或是其它仪器分析的方法进行测定;其二,可以按照试样中共存元素的具体情况选择测定方法。

总之,只有选择最为合适的测定方法,才能使最终获得的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3.4 制定分析方案
在完成对岩矿试样的鉴定分析之后,可以此为据选择最佳的鉴定分析方案,在岩矿鉴定分析中,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选择过程也相对比较复杂。

为此,必须对该环节予以足够的重视。

通常情况下,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些元素测定之间的影响问题,这就需要鉴定人员应当具有全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这有助于鉴定方案的合理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在全分析或是简项分析的过程中,鉴定方案应当具有一定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换言之,选择的岩矿样品在经过分解后,进行组分测定时,既可以使用化学方法进行测定,又可以采取仪器分析的方法进行测定,这样能够避免鉴定方案的选择过于局限。

此外,在鉴定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既定条件变化的情况,一旦发生此类问题,则应当对鉴定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此来适应条件的变化,以免影响到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3.5 审查分析结果
在整个鉴定过程中,对分析结果的审查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通过审查能够找出鉴定中存在的偏差和问题,当发现问题之后,便可以此为据对测定结果进行重新审查,以此来保证分析和测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进行审查时,审查人员除了应当严格遵守质量检查制度的规定要求之外,还应当本着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不放过任何一处细微的错误,以此来确保所得的分析结果与国家和行业现行的规范标准的规定相符合。

4 结论
总而言之,岩石矿物分析鉴定在矿物普查和工程地质勘查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此,地质工作必须将岩石矿物分析鉴定作为首要任务,严格执行岩石矿物分析鉴定流程,运用科学的测定方法和鉴定手段,提高分析鉴定的准确性,为地质勘探工作提供有力依据。

参考文献:
[1]韦春林,廖华榕.浅谈岩石矿物的成分测定与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11).
[2]王斌,聂尧愿,彭港发.试论岩石矿物分析工作的经验与体会[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9).
[3]刘琳,肖正辉.岩石矿物高波谱分析[J].矿山测量,2013(10).
[4]戴立民.浅谈岩石矿物分析的基本流程[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6).
[5]邹育良,张学军,王淑芝.显微—红外光谱在岩石矿物鉴定中的应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C].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