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电专业模电指导书2014
模拟电子课程大纲
![模拟电子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2a68659f01dc281e53af08d.png)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代码:二、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英文名称:Analogy Electronics Technology课程负责人:三、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和电气工程、自动化及相关专业四、学时与学分:理论讲授:电类专业 64学时, 4学分;非电类专业48学时,3学分。
实验课:电类专业 24学时, 1.5学分;非电类专业16学时,1学分。
五、课程的性质、目的:本课程是电气信息类各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
是现代新兴技术如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的基础,是一门必修课。
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模拟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模拟电路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和深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打好基础。
六、课程基本要求:1.能理解电子线路中常用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反馈放大电路、集成运放及应用、直流稳压电源等内容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并识记上述内容中的基本知识,能运用这些原理和概念,在该知识内容范围内进行识别和判断。
2.能理解和掌握常用基本单元电子电路的组成和分析方法,并能对它们的主要指标进行分析估算。
3.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由若干基本单元电子电路组成的较复杂电子电路进行分析估算。
七、课程的主要内容:第1章半导体器件1.1 半导体基础知识1.2 半导体二极管1.3 双极型三极管1.4 场效应三极管第2章基本放大电路2.1 放大的概念和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2.2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2.3 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2.4 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接法2.5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2.6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第3章多级放大电路3.1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3.2 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3.3 差分放大电路第4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4.1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概述4.2 集成运放的类型及主要性能指标4.3 集成运放电路的传输特性和理想模型4.4 集成运放的频率响应与频率补偿4.5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使用第5章负反馈放大电路5.1 反馈的基本概念5.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5.3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5.4 负反馈的放大电路自激振荡的消除方法第6章信号运算电路6.1 比例运算电路6.2 加法和减法运算电路6.3 积分和微分运算电路6.4 对数运算电路和指数运算电路6.5 模拟乘法器电路第7章信号处理电路7.1 有源滤波器7.2 模拟信号预处理放大电路第8章波形产生和转换电路8.1 正弦波振荡电8.2 电压比较器8.3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8.4 集成运放组成的信号转换电路8.5 锁相环及其信号转换电路第9章功率放大电路9.1 功率放大电路的概述9.2 互补功率放大电路9.3 集成功率放大器电路第10章直流电源电路10.1 直流电源的组成10.2 整流电路10.3 滤波电路10.4 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10.5 串联型稳压电路10.6 开关稳压电路八、学时分配:九、考试方式:1.期末考试:笔试、闭卷。
模电教案1-48(含首页)
![模电教案1-48(含首页)](https://img.taocdn.com/s3/m/b5dc3003f46527d3240ce0a2.png)
教案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模拟电路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系部(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系授课班级2014级电信本科1、2班主讲教师贾竹君职称副教授湖南科技学院教务处制二○一五年九月教案(首页)第1、2课时一、授课时间:2课时二、授课类型:理论课三、授课题目:绪论半导体基本知识四、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电子技术基础的基本特性,分析和设计方法;2、熟悉这门课程的特点和研究方法;3、掌握半导体的导电原理、PN结的产生;4、熟悉两种电流控制方式,注意它们的区别。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PN结的产生;两种电流控制方式;难点:半导体的导电原理、PN结的产生六、教学基本内容纲要:电子技术基础的研究对象、重点及难点;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及重要性;学习好本课程的具体要求;半导体的基本理论;半导体器件中电流的控制方式七、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讲述法及分析法八、实施步骤:1、组织教学:检查全班人数,课前准备,维持课堂纪律2、新课教学:第一课时:1、电子技术基础的研究对象、重点及难点;2、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及重要性;3、学习好本课程的具体要求;第二课时:1、绝缘体、导体、半导体;2、半导体的导电原理;3、PN结与偏置电流控制方式;4、电场控制方式;九、巩固复习:1、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及重点难点;2、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其特性分析;3、半导体的结构及特性;4、PN结的形成及导电原理;5、两种电流控制方式十、布置作业:P.15 1.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杨素行,2006.5[2]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康华光,2006.6[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二版)教学指导书,高等教育出版社,杨素行,2004.1[4]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二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谢自美,2000.6[5]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毕满清,2001.1[6]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童诗白,2006.5课后小结:第3、4课时一、授课时间:2课时二、授课类型:理论课三、授课题目:半导体二极管四、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晶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原理;2、熟悉晶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及主要参数;3、了解两种电击穿的区别。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第四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第四版)](https://img.taocdn.com/s3/m/5104620803d8ce2f00662392.png)
实验一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目的】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数字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数字示波器正确观测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实验原理】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
它们和万用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臵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
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公共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使用普通导线。
图1-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1.示波器DS1000系列数字示波器,是一款高性能指标、经济型的数字示波器。
其中,DS1052E型为双通道加一个外部触发输入通道的数字示波器。
前面板设计清晰直观,完全符合传统仪器的使用习惯,方便用户操作。
为加速调整,便于测量,您可以直接使用 AUTO 键,将立即获得适合的波形显示和档位设臵。
(1)前面板DS1000系列数字示波器向用户提供简单而功能明晰的前面板,以进行基本的操作。
面板上包括旋钮和功能按键,旋钮的功能与其它示波器类似。
显示屏右侧的一列5 个灰色按键为菜单操作键(自上而下定义为1 号至5 号)。
通过它们,您可以设臵当前菜单的不同选项;其它按键为功能键,通过它们,您可以进入不同的功能菜单或直接获得特定的功能应用。
图1-2 DS1000系列前面板使用说明图(2)后面板DS1000系列数字示波器的后面板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① Pass/Fail 输出端口:通过/失败测试的检测结果可通过光电隔离的Pass/Fail 端口输出。
L1004《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文档
![L1004《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93cfa5c77232f60ddcca166.png)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课程代码L1004课程类型理实一体化课程总学时 72 课程总学分 4.5适用专业或岗位航空电子设备维修课程负责人王正高参与编审人员:(校内)李金喜梁海峰(校外)李阿敏航空工程学院机务教研室制订2014年1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本大纲适用于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代码:L1004,72学时,4.5学分)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大纲依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重要的技能课,属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获得与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技能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结合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能力,直接为从事专业岗位服务。
本课程是在学完《电工基础》课程后开设的。
课程涵盖的知识结构模块有半导体元件及特性,基本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器与集成运算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及其应用,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无线电基础等。
二、课程教学目标贯彻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突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特色。
通过学习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性能特点,掌握常见电路的组成、原理、分析、计算和测量方法等,掌握常见电路的调试方法,具有一定的的故障分析能力,掌握常用电子仪器使用方法。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教学内容确定原则教学内容依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教学计划而确定。
2、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一)半导体元件及特性(1)知识点:半导体特点、PN结的形成及其特性,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的结构与主要参数以及它们的外部特性和基本应用电路等。
(2)基本要求:掌握二极管的单向导电作用;三极管、场效应管的放大作用;特性曲线;三极管截止、放大、饱和三种工作状态;熟悉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选管原则;了解载流子扩散和漂移、PN结的形成、导电沟道等基本知识。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电类)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电类)](https://img.taocdn.com/s3/m/7a94ec7c27284b73f24250bb.png)
1、 从低频信号发生器引出 Vi=1mV, ƒ=1KHZ 的输入信号,首先调整最佳静
态工作点。用示波器观察第一、第二级输出电压波形,同时调整 Rp1 及
Rp2 使输出的幅度最大不失真,此时静态工作点即为最佳静态工作点。 2、 在输出不失真的情况下,测量并记录第一、第二级输出电压Vo1和Vo2, 计算Av,Av2,和Av,测量并记录第一、第二级的静态工作点Q,Q2。填入 表 4-1。
决?
(a)
(b)
(c)
实验三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 2、 学习两级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 3、 学习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电路原理图
Rp1
C1
Rb1
+
Vi
-
RC1
C2
C3
T1
Vc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Vi2
-
+EC=12V
Rb21 Rp2
双踪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表 三. 验内容和步骤: 1、使用练习 (1)DA16-1 型晶体管毫伏表: 正确选择量程开关,通电予热,进行电气调零。 (2) YB4320A 型 双踪示波器: 首先将示波器旋钮置于正确位置,启动示波器,调节有关旋钮, 使荧光屏上出现扫描线。
(2) 启动信号放生器,调节其输出信号电压值和频率值。 用 YB4320 双踪示波器观测,并用 DA16-1 晶体管毫伏表测量低频信号发生 器输出的各种幅度的正弦信号。
Rb21 C4 +
R R b22
e
Ce Vc2
RL
-
图3-1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新实验台)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新实验台)](https://img.taocdn.com/s3/m/1f6a3dd38bd63186bcebbcc0.png)
表 1—2
信号电压
实测值
信号电压
实测值
频率计读数 周期(ms) 频率(Hz) 毫伏表读数(V) 峰峰值(V) 有效值(V)
100Hz
1KHz
10KHz
100KHz 用示波器测量两波形间相位关系。
(1) 观察双踪显示波形“交替”与“断续”两种显示方式的特点。 YA、YB 均不加输入信号,扫速开关置扫速较低挡位(如 0.5s/div 挡)和扫速较高挡位(如 5s/div 档),把“显示方式”开关分别置于“交替”和“断续”位置,观察两条扫描线的显示特点,记录之。1来自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频率计等的 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及数字频率计 等。它们和万用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交流毫伏表
直流稳压电源
+
-
屏蔽线
函数信号 发生器
屏蔽线
被测电路
Ui
Uo
屏蔽线
示波器
图 1—1 1.双踪示波器 双踪示波器原理和使用可见说明书,现着重指出下列几点: 1) 寻找扫描光迹点 在开机半分钟后,如仍找不到光点,可调节亮度旋钮,关下“寻迹”板键,从中判断光点位置然后 适当调节()和水平( )移位旋钮,将光点移到荧光屏的中心位置。
2) 为显示稳定的波形,需注意示波器面板上的下列各控制开关(或旋钮)的位置。 a.“扫描速率”开关(t/div)—它的位置应根据被观察信号的周期来确定。 b.“触发源选择”开关(内、外)—通常选为内触发。 c.“内触发源选择”开关—通常置于常态(推进位置)。此时对单一从 YA 或 YB 输入的信号均能同 步,仅在作双路同时显示时,为比较两个波形的相对位置,才将其置于拉出(拉 YB)位置,此时触发 信号仅取自 YB,故仅对由 YB 输入的信号同步。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e0a008ca0116c175f0e48d4.png)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第二版王晓燕主编丁启胜于帅珍编著徐州师范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二OO六年十二月内容简介本书是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实验、设计、实习指导于一体的高等教育实践性教材。
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常用模拟电子元器件、常用模拟电子实验设备与仪器以及电子测量的基础知识;第二章为验证、应用型模拟电路实验内容;第三章为综合、设计型模拟电路实验内容;第四章为模拟电路调试技术以及故障排查基本方法;第五章为虚拟电子实验台EWB5.0简介。
本教材所涉及的实验,既有测试验证型,又有设计应用型,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满足当前高校对实践性教育教学的新要求。
本教材可作为高校电类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教材,也可作为非电类专业的电子技术实验课教材,同时,也可作为有关教师与科研工作人员的参考资料。
前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实验已成为建立在科学理论与方法基础之上的一门技术和内容均十分庞大的知识体系。
而在电子技术日新月异,已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作为电子技术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的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更是日益突显出其重要性。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建立起有关电子技术测量的基本技能与知识,激发起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为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指导性教材,其内容编写的合理性、科学性、内容更新性、新颖性等方面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本教材的编写是在对有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以及在充分总结实践教学经验与教学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本教材立足于21世纪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要求,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需要,突出应用性和创新性,可选性强,实验内容的编排从传统的多为验证性的实验改为多为设计性、应用性的实验,并特别选编了一些电路新颖、实用性强的综合性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以适应时代对人才素质的新需要。
模电课设指导书
![模电课设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9f80addcd15abe23482f4d01.png)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A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8130课程性质:集中实践环节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实践周数: 1周学分:1适合层次:本科适合专业: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一、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A课程设计是使学生全面系统理解和掌握低频电子技术原理和方法的重要环节。
在学完理论课以后,通过1~2个模拟电路小系统的设计、制作与调试,使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通过查阅资料,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设计,在实验室进行制作与调试,这种理论----实践的反复,提高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与要求1、课程设计选题课程设计的内容可根据专业要求和具体情况由教师确定1~2个课题,以下课题供择时参考:简易函数发生器1.函数发生器设计2.双音频电话振铃电路设计3.汽车电子水温表设计4.采用PWM调制的直流电机调速器设计2、课程设计方案制定1、完成给定课题设计工作,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总体方案设计,包含选择合适的模拟电路的类型、系统电路的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电路组成。
(2)初步设计。
包括确定电路框图、电路图、计算机仿真和元器件选择等。
(3)详细设计。
包括一般放大电路设计、级间偶合电路设计、输出电路设计、信号处理电路设计、扩展电路设计等。
2、按照给定的系统电路完成系统的调试,调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计算机进行电子电路设计,并进行计算机仿真。
(2)实际硬件电路的设计、各单元电路的连接、排除硬件错误(3)性能指标测试、调试硬件单元电路(4)综合性能指标测试、实现电路总体功能3、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及要求(1)报告必须用指定的课程设计报告进行书写;(2)设计的题目;(3)课题的性能指标和要求;(4)课题的设计方案和方案比较的分析;(5)各模块设计原理;(6)测试结果及其分析;(7)创新点,独到的设计;(8)课程设计中的体会;三、课程设计的指导模拟电子技术基础A是高等工科院校电气、信息、通信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模拟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指导书
![模拟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5e4066f7cd184254a353551.png)
《模拟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指导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专业基础教研室目录实验一波形发生器 (1)实验二直流稳压电源 (5)实验三音频功率放大器 (7)实验四电冰箱电视机过压欠压延时保护器 (11)实验五温度控制电路 (14)实验一波形发生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用正弦波发生器和非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的电路构成及工作原理。
2、学习正弦波发生器和非正弦波发生器的基本设计、分析、调整和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1、正弦波发生器——RC串并联选频网络振荡器电路形式如图1-1所示。
振荡频率:起振条件: ||>3电路特点:可方便地连续改变振荡频率,便于加负反馈稳幅,容易得到良好的振荡波形。
图1-1 RC串并联网络振荡器原理图2、方波发生器由集成运放构成的方波发生器和三角波发生器,一般均包括比较器和RC积分器两大部分。
图1-2所示为由滞回比较器及简单RC 积分电路组成的方波—三角波发生器。
它的特点是线路简单,但三角波的线性度较差。
主要用于产生方波,或对三角波要求不高的场合。
电路振荡频率式中R1=R1'+RW'R2=R2'+RW"方波输出幅值 U om =±U Z 三角波输出幅值调节电位器R W (即改变R 2/R 1),可以改变振荡频率,但三角波的幅值也随之变化。
如要互不影响,则可通过改变R f (或C f )来实现振荡频率的调节。
图1-2 方波发生器3、三角波-方波发生器如把滞回比较器和积分器首尾相接形成正反馈闭环系统,如图1-3 所示,则比较器A 1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A 2积分可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又触发比较器自动翻转形成方波,这样即可构成三角波-方波发生器。
图1-4为方波-三角波发生器输出波形图。
由于采用运放组成的积分电路,因此可实现恒流充电,使三角波线性大大改善。
图1-3 三角波-方波发生器电路振荡频率方波幅值U′om =±UZ三角波幅值调节RW可以改变振荡频率,改变比值可调节三角波的幅值。
《模拟电路指导书》word版
![《模拟电路指导书》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7a1a37a30c22590102029d7e.png)
前言实验是学习电子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实际工作技能,培养科学作风,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实践技术工作奠定基础具有重要作用。
为适应电子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多年从事教学仪器产品研制生产的经验,研制生产了DJ-A 系列模拟电路实验箱,并编写了这本相应的实验指导书。
本书以《高等工业学校电了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术》(1993年6月修订,报国家教委审批稿)中确定的教学实验要求为基础,包括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全部实验内容。
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学校可根据本专业教学要求选择。
实验内容的安排遵循由浅到难的规律。
考虑不同层次需要,既有测试、验证的内容,也有设计、研究的内容。
有些选做实验只提供设计要求及原理简图,由学生自己完成方案选择,实验步骤及记录表格等,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本指导书中所有实验均可在DJ-A2型模拟电路实验箱上完成。
对于DJ-A 系列其它型号的实验箱(学习机),除基本实验之外,有部分实验须在面包板上完成,并需另备各元器件。
一般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数目在10个以内,本书提供的27个实验可供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课程实验选择。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时间仓促,错误及欠缺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编者2006年7月目录实验要求 (1)第一篇基础实验 (2)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使用练习、用万用表测试二极管、三极管 (2)实验二单级放大电路 (6)实验三场效应管放大器 (13)实验四两级放大电路 (17)实验五负反馈放大电路 (20)实验六射级跟随器 (23)实验七差动放大电路 (27)实验八比例求和运算电路 (30)实验九积分与微分电路 (34)实验十波形发生电路 (37)实验十一有源滤波器 (41)实验十二电压比较器 (44)实验十三集成电路RC正弦波振荡器 (47)实验十四集成功率放大器 (50)实验十五整流滤波与并联稳压电路 (52)实验十六串联稳压电路 (56)实验十七集成稳压器 (59)实验十八 RC正弦波振荡器 (64)实验十九 LC振荡器及选频放大器 (66)实验二十电流/电压转换电路 (69)实验二十一电压/频率转换电路 (71)实验二十二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 (73)实验二十三波形变换电路 (77)实验二十四晶闸管实验电路 (79)第二篇综合性实验 (83)实验二十五函数信号发生器的组装与调试 (83)实验二十六温度监测及控制电路 (86)实验二十七用运算放大器组成万用电表的设计与调试 (92)附录一DJ-A2模拟电路实验箱面板图 (97)附录二实验箱简介 (98)实验要求1、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完成指定的预习任务。
模电A(非电类)
![模电A(非电类)](https://img.taocdn.com/s3/m/8007e941e518964bcf847cf7.png)
实验内容
1、最佳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初调静点(空载): 由波形发生器输出频率为1kHz,幅度为4V的正弦信号 至放大器输入端,观察输出波形为双向失真,再将输入降 低10倍,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再降低至80mV左右,调节上 偏置电位器,使输出波形为最大不失真正弦波。 关断输入信号,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最佳静态工 作点,完成下表的测试内容。
M
H
2、正弦信号验证 由信号源产生一个2V,1KHz的正弦信号至示 波器,测其大小、频率并记录:Dx= ms/div; Dy= v/div;M= div;H= div。 周期T = Dx * M = 1ms 幅值U= Dy * H= 2v
H
M
3、如图所示,连接电路,用两种方法测相位差
CH1 0.01uF CH2
4.5V 5V
5V 4.5V
LCD显示屏 模式/功能键
方向键及 旋钮 本地/视 图切换 电源键
CH1CH2 信号输出 端
菜单键
波形选择
通道切换 数字键盘
输出按钮
频率2KHz,峰峰值2V正弦波输出
2.此时默认信号输出类型为 正弦波,频率为1000赫兹 3.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调节输出信号频 率:手动旋钮调节,数字键盘调节
1.按下 ‘电源’ 按钮接通 仪器电源, 按钮变亮
Qs
t t
Q1
Q2
放大区 截止区
VCI
双向失真
电路图分析
上偏电阻
旁路电容。由于 发射极电阻,可 集电极电阻,在交 RE 的引入会降低 以提高E点的直 流通路中相当于接 电路的放大倍数, 流电位,引入负 在集电极和地之间, 下偏电阻 , 加入旁路电容后 电容 C1 和 C2 是耦合 反馈,有稳定三 可以将集电极电流 与上偏电 电容,作用是隔直对交流通路来说 极管静点的作用 转换为输出电压。 RE不再起作用。 阻一起起 通交,起隔断直流, 到确定B 传送交流的作用. 极电位的 作用
【VIP专享】2014-CDIO模电教学大纲
![【VIP专享】2014-CDIO模电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114e7c9ec3a87c24028c463.png)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模拟电子技术》是电类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工程性和实践性, 属核心必修课。
其任务是使学生初步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教学对象、目的和要求(一)从内容上,应使学生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外特性,半导体二极管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及应用;晶体管共射组态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法、低频小信号模型分析方法以及相关指标的计算;掌握由场效应管组成的共源基本放大电路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
掌握AB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反馈极性、反馈组态的判断方法,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特性能的影响以及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近似计算;掌握由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的分析及相关计算;掌握线性直流稳压电源工作原理。
理解共基与共集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RC正弦振荡器和非正弦振荡器基本工作原理;理解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基本概念和有源滤波器电路原理和参数计算;了解开关直流稳压电源工作原理、模拟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电磁兼容概念。
(二)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应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
加强实践训练,注重理论和实践项目的结合,培养学生的模拟电子技术基本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上,应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课程同步并进的方式,教学环节中适当引入EDA辅助设计工具,通过工程案例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内容的更新,不断引入新器件,新技术的介绍及其应用知识。
三、相关课程及关系本课程是继《电路分析基础》之后又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学习应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电路分析基础知识上进行,与此同时,本课程也为后续的《通信电子线路》,《数字逻辑设计基础》等课程打下了必要的理论和应用基础。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64学时+24学时实验)(一)模拟电子技术概论(2学时)1、电子信息系统与模拟电路2、模拟电路的应用3、课程特点与学习方法4、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本章学习的重点是要求学生了解电子系统的组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同时了解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软件的方法。
模电实验指导书
![模电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ec6ffde83c4bb4cf6ecd150.png)
模电实验指导书(共3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模电实验指导书电气工程系电工实验室基础教研室编目录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晶体管单管放大器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四RC正弦波振荡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五串联型稳压电源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六集成稳压器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七功率放大电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八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万用电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电实习指导书
![模电实习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6a4481ffaef8941ea76e054d.png)
模拟电子技术实习指导书(收音机)一、目的通过对一台正规产品“收音机”的安装、焊接及调试,了解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掌握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学习整机的装配工艺;培养动手能力及严谨的科学作风。
二、要求1、掌握收音机工作原理。
2、对照工作原理,看懂接线图。
3、了解图上的符号,并与实物对照。
4、根据技术指标测试各元器件的主要参数。
5、掌握焊接、安装和调试方法。
6、写出实习报告。
三、工作原理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L1为输入天线,把接收的高频信号送入V1进行混频,选出465KHZ的经V2放大,V3检波,V4低放,V5、V6组成推挽功放电路,经输出变压器接入喇叭,发出声音。
图1 收音机电路原理图收音机的印刷电路如图2所示。
图2 收音机印刷电路四、步骤1、按图3材料清单清点全套零件,并负责保管。
2、用万用表检测元器件,有关测量结果填入实习报告。
注意:V5 V6的hFE(放大倍数)相差应不大于20%,同学间可相互调整使其配对。
3、对元器件引线或引脚进行镀锡处理,注意镀锡层未氧化(可焊接好)时可以不再处理。
4、检查印制板的铜箔线条是否完好(见图4),有无断线及短路,特别注意边缘。
为防止变压器原边与副边之间短路,要测量变压器原边与副边之间的电阻。
图3图45、若输入、输出变压器用的颜色不好区分,可通过测量线圈内阻来区分。
变压器的阻值如图5所示。
图5 变压器阻值6、安装元器件元器件安装质量及顺序直接影响整机的质量与成功率,合格的安装需要思考及经验。
四、调试通过对收音机的通电检测调试,了解一般电子产品的产生调试过程,初步学习调试电子产品的方法,培养检测能力及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
首先要自检和互检,检查焊接质量是否达到要求,特别注意个电阻阻值是否与图纸相同,各三极管,二极管是否有极性焊错,位置装错以及电路板线条断线或短路,焊接有无焊锡造成电路短路现象。
然后检查电源有无输出电压(3V)和引出线正负极是否正确。
接入电源(注意+、- 极性)后,将频率拨到530KHZ无台区,在收音机开关不打开的情况下首先测量整机静态工作总电流,将收音机开关打开,分别测量三极管V1—V6的E、B、C三个电极对地的电压值(也叫静态工作点),将测量结果填到实习报告的表格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理解直流工作点对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的影响。
2、学习调整三极管静态工作点的方法。
3、学习测量放大电路的各项参数。
4、学习利用实验数据分析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二、实验仪器与元器件
1、双踪示波器一台
2、万用表一块
3、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
4、XK系列实验箱一台
5、模块01 一块
三、实验原理
1、实验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1.1所示,它是一个阻容偶合共发射极电路,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来稳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后,在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的输出信号U O,从而实现了电压的放大。
参数如下:电源电压V CC=12V;基极可调电阻RP2=47KΩ;基极上偏置电阻R b1=20KΩ;基极下偏置电阻R b2=15KΩ;集电极电阻R c=3KΩ;发射极电阻R e=1.5kΩ,;发射极旁路电容C2=47μF;负载电阻R L=3KΩ;交流耦合电容C1=C3=10μF;晶体管T为3DG6(或9013);β≈150。
2、工作原理
(1)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对放大电路的性能和输出波形都有很大的影响。
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直流电压Vc E约为电源电压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小于这个范围,三极管将进入饱和区,此时输出电压Uo的负半周将被削底;大于这个范围,三极管将进入截止区,此时输出电压Uo的正半周将被缩顶。
调整RP2,使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此时V b=V bQ,V CEQ ≈V CC-I CQ⋅R c-Ve
(2)放大电路动态指标测试
放大电路动态指标包括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等。
电压放大倍数Au的测量。
调整放大电路到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然后加入输入电压Ui,在输
出电压Uo不失真的情况下,在示波器上测出Ui和Uo,则A u = u o/u i
输入电阻Ri的测量。
输入电阻Ri=R b1∥R b2∥r be
输出电阻R O ≈ R C
放大器输入电阻的测试方法:用数字示波器测出Us和Ui端的电压值,然后算出Ri=【Ui/(Us-Ui)】×R S
放大器输出电阻的计算方法:Ro=[(U o∞/Uo L)-1]×R L
其中:U o∞是不接负载R L时的输出电压值,Uo L是接上负载电阻R L时的输出电压值。
四、预习内容
1、认真阅读教材中有关单管放大电路的相关内容,并估算出实验电路的各项性能指标,将估算值填入表1.(β≈150;V CC=12V;R p2在中间位置)
2、改变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Ri是否有影响?改变外接电阻R L对输出电阻Ro是否有影响?
五、实验任务
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为防止干扰,各仪器的公共端必须连在一起。
同时信号源和示波器的引线应采用专用的屏蔽线,屏蔽线的黑夹子始终接在公共接地端上。
1、静态工作点调试
(1)领取01模块,将模块固定在相应的XK系列实验箱上,直流电源+12V接到模板+12V,GND接到模板地上,再将回路中缺少的线路连接好,打开实验箱的电源开关,用万用表DCV20档,测量Uce的电压,调节Rp2使U CE=5~6V之间.
(2)测量表2所列各点电压,黑表笔接地线—电源的负极,红表笔分别接b,c,e端,并记录。
注:表2各电量用万用表(DCV20V档)测量。
V CC为实测的电源电压。
I E =Ue / Re。
2、测量不同负载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1)输出端不接负载电阻R L
开启函数信号发生器,在放大电路输入端加入频率f=1KHz,U i=10mv的正弦信号Ui,同时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Uo波形,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幅度值,使Uo最大且不失真,记录Ui,
Uo∞的值于表3,根据关系式A∞=u o∞/ u i,算出空载时电压的放大倍数。
(2)输出端接负载电阻R L
在输出端接入3KΩ负载电阻,输入信号不变,输出端u oL连接示波器,观察此时示波器的波形,
记录此时示波器上输出电压值于表3,根据关系式A L=u oL / u i,算出接负载时电压的放大倍数。
3、改变静态工作点对放大波形的影响
输出端处于不接负载的状态,即空载,逐步加大输入信号,使输出电压Uo足够大但不失真,然后保持输入信号不变,分别增大或减小R P2,使波形出现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绘出Uo的波形图,用万用表(DCV20V档)分别测量这两种情况下的U CE值,记录于表4,解释观察到的波形是饱和失真还是截止失真?
六、思考题
1、当调节偏置电阻RP2,使放大电路输出波形出现饱和失真或截止失真时,晶体管的管压降Uce怎样变化?
2、放大电路中哪些元件决定静态工作点?
六、实验报告
1、列表整理测量结果,并把实测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的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2、总结Rc, R L对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3、讨论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
4、分析讨论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的?
5、回答预习要求和思考题中的问题。
6、附上原始数据记录及指导教师的检查签字(实验指导书中)
7、实验心得体会。
实验原始数据记录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
实验二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使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反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同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反相输入求和运算电路、减法运算电路的方法。
2、熟悉这些基本电路的输出和输入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与元器件
1、双踪示波器 一台
2、万用表 一台
3、交流毫伏表 一台
4、XK 系列实验仪 一台
5、模块09 一块 三、实验原理
在线性应用方面,可组成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微分、对数、指数等模拟运算电路。
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电路如图6-1所示。
对于理想运放,该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i F
O U R R U 1
-
= (6-1)
图6-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为减小输入级偏置电流引起的运算误差,在同相输入端应接入平衡电阻R 2=R 1∥R F 。
2)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图6-2(a )是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它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i F
O U R R U )1(1
+
= R 2=R 1∥R F (6-2) 当R1→∞时,U O =U i ,即得到如图6-2(b )所示的电压跟随器。
图中R 2=R F ,用以减小漂移和起保护作用。
一般R F 取10K Ω,R F 太小起不到保护作用,太大则影响跟随性。
图6-2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3)反相加法电路
图6-3 反相加法运算电路
电路如图6-3所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
22
11i F i F O U R R
U R R U +-= R 3=R 1∥R 2∥R F (6-3) 4)减法运算电路
对于图6-4所示的减法运算电路,当R1=R2,R3=RF 时,有如下关系式:
)(1
120i i U U R RF U -= (6-4)
图6-4 减法运算电路
四、预习要求
1、熟悉有关集成运放基本运算电路的知识。
2、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搞清实验内容、方法和步骤。
3、在完成了必做的实验之外,也可以自行设计各种运算电路,列出表格,算出结果。
五、实验内容
注意模块上芯片的正负极,一定不要将实验箱的电源正负接反。
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1)按图6-1正确连线。
模块+12V接实验箱+12v,模块-12v接实验箱-12v,模块和实验箱共地,根据电路图接入模块上对应的元器件,检查无误后,方可将实验箱的电源开关打开。
2)通过信号发生器提供一个f=1000Hz,Ui=0.5V(峰峰值)的正弦交流信号接入Ui两端,用示波器CH1,CH2通道分别观测Ui,Uo波形的相位关系,同时将Ui,Uo电压值记录于表6-1。
算出Au,将实验值与理论值相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2.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1)按图6-2(a)连接实验电路。
实验步骤同上,将结果记入表6-2(a)。
2)将图6-2(a)改为6-3(b)电路,测量各电压的值填入表6-2(b)。
3.反相加法运算电路
1)先按图6-3正确连接实验电路。
2) 输入信号采用直流信号源,XK系列实验箱上提供有直流信号源Ui1、Ui2,
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输入电压Ui1、Ui2(且要求均在-0.5至0.5V之间)及输出电压U0,记入表6-3。
4.减法运算电路
1)先按图6-4正确连接实验电路。
2)采用直流输入信号,实验步骤同内容3,记入表6-4。
六、思考题。
1、在反相加法电路中,集成运放的反相输入端是如何形成虚地的?该电路属于何种反馈类型?
2、在反相比例运算电路中,R2电阻的作用是什么?对这个电阻有什么要求?
七、实验报告
a)整理并分析实验数据,将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对比,加深对基本运算电路的理解。
b)回答预习要求和思考题中的问题。
c)附上原始数据记录及指导教师的检查签字。
实验原始记录数据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