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全国Ⅲ化学
2018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8fa147ed630b1c59eeb5ca.png)
2018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是阿伏加得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92.0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D.1.0mol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CH3Cl分子数为1.0【答案与分析】B。
盐类水解的程度是很小的,A不对;隋性气体属于单原子分子,1mol的氩气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为22.4L,所含的电子数和质子数相等,均为18mol,B正确;1mol甘油(丙三醇)中含有3的羟基,C错误;CH4与CL2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产物中含有CH3Cl、CH2Cl2、CHCl3及CCl4,则生成物中含有的CH3Cl少于1mol,D不对。
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与环戊烯互为同份异构体B .二氯代物超过两种C .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D .生成1molC 5H 12至少需要2molH 2 【答案与分析】C 。
螺[2,2]C 5H 8,与环戊烯相同,它们互为同份异构体,A 正确;螺[2,2]3种,B 正确;螺烷中共用的碳原子采用SP 3杂化成键,根据价键互斥理论,螺[2,2]戊烷中的两个三角形平面互相垂直,共用的碳原子形成的°,12.10,W 与Y A B .Z C .Y D .W 、Mg 、Cl 与K ,Mg 态,Cl 13.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阴极的电极反应:CO 2+2H ++2e -=CO+H 2O B .协同转化总反应:CO 2+H 2S=CO+H 2O+S C .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石墨烯上的低 4422D .若Fe 2+/Fe 3+取代EDTA-Fe 2+/EDTA-Fe 3+,溶液需为酸性。
第1讲 化学常用计量的基础知识(教案)
![第1讲 化学常用计量的基础知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cf9b11102de2bd970588fd.png)
课时1化学常用计量的基础知识(基础课)考纲要求★靶向明确1.了解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的含义。
2.了解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 m)、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含义。
3.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知识点一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考必备·清单】1.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1)基本概念间的关系(2)物质的量的规范表示方法如:1 mol Fe、1 mol O2、1 mol Na+或钠离子。
(3)物质的量与微粒数、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n=NN A或N=n·N A。
[名师点拨](1)物质的量作为研究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的桥梁,其单位摩尔后面应为确切的微粒名称或微粒符号,如1 mol氢(不确切)和1 mol大米(宏观物质)皆为错误说法。
(2)物质的量描述的对象只能是微观粒子,如电子、质子、中子、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等,不能用于描述宏观物质。
2.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g·mol-1。
(2)数值:当微粒的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3)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与摩尔质量的关系为n =m M 。
[名师点拨] 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1 mol 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是相同的,但三者的含义不同,单位不同。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 -1,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1 mol 物质的质量单位是g 。
3.求解气体摩尔质量“五方法”(1)根据物质的质量(m )和物质的量(n ):M =m n。
(2)根据一定质量(m )的物质中微粒数目(N )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M =N A ·m N。
(3)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M =ρ×22.4(g·mol -1)。
2018年高考北京卷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北京卷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25370ea216147917112832.png)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北京卷)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2.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 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C. 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 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3. 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OC2H5+H218OB. 常温时,0.1 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OH−C. 由Na和C1形成离子键的过程:D. 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 +2e −Cu4. 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 B C D实验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5. 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
其结构片段如下图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B. 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OOH或―NH2C. 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D. 结构简式为:6. 测定0.1 mol·L-1 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18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18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d24e7c1110661ed9ad51f38d.png)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18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一、选择题1.(2014·重庆高考·5)某天然拒食素具有防御非洲大群蚯蚓的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未表示出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排列)。
该拒食素与下列某试剂充分反应,所得有机物分子的官能团数目增加,则该试剂是( )A.Br2的CCl4溶液B.Ag(NH3)2OH溶液C.HBrD.H2【解题指南】解答此类题目往往按照以下流程:【解析】选A。
A项,该物质含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引入2个溴原子,官能团数目增加,符合题意要求;B项,该物质含醛基,可被银氨溶液氧化为羧基,官能团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要求;C项,该物质中碳碳双键与HBr加成,碳碳双键变为溴原子,官能团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要求;D项,该物质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使官能团数目减少,不符合题意要求。
【误区提醒】本题易误选B、C,原有机物中官能团只有两个醛基和一个碳碳双键,B项两个醛基被氧化之后变成两个羧基,官能团数目仍然是3个;C项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之后的产物中官能团为两个醛基和一个溴原子,仍然是3个官能团。
2.(2014·浙江高考·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薄荷醇酯()仅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B.乙醛和丙烯醛()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C.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D.CH3COOCH2CH3与CH3CH2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1H—NMR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且三种氢原子的比例相同,故不能用1H—NMR来鉴别【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醇羟基可以发生取代、消去、氧化等反应。
(2)熟练运用核磁共振氢谱对分子结构的描述。
【解析】选C。
乳酸薄荷醇酯中含有羟基,还能发生取代和酯化反应,A错误;乙醛充分加氢后生成乙醇,丙烯醛充分加氢后生成丙醇,两者是同系物,B错误;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C正确;D中两种物质分别是乙酸乙酯、丙酸甲酯,两者是同分异构体,且都含有3种氢原子,个数比都是3∶2∶3,但在1H—NMR中的位置不同,可以用1H—NMR来鉴别,D错误。
全国18名校大联考2025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全国18名校大联考2025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ead6b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5.png)
全国18名校大联考2025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某种胶体在电泳时,它的胶粒向阳极移动。
在这胶体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①乙醇溶液、②氯化钠溶液、③硅酸胶体、④氢氧化铁胶体,不会发生聚沉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2、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A.A B.B C.C D.D3、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80mLlmol·L-1的稀硫酸。
现给出下列仪器(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①25mL 量筒②l0mL量筒③50mL烧杯④托盘天平⑤100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⑧80mL容量瓶,按使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②⑥③⑦⑤⑥B.①⑤⑦⑥C.①③⑧⑥⑦D.④③⑦⑧⑥4、实验室将NaClO3和Na2SO3按物质的量为2:1放入烧杯中,同时滴入适量H2SO4,并用水浴加热,产生棕黄色的气体X,反应后测得NaClO3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X的化学式为A.Cl2B.Cl2O C.ClO2D.Cl2O35、一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1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2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NaCl是非电解质B.NaCl溶液是电解质C.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D.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当某实验没有准确的药品用量说明时,为看到明显现象,取用药品越多越好B.取用细口瓶里的试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标签朝外拿起瓶子,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将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C.胶头滴管取完一种试液后,可直接取另一种不与其反应的试液D.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固体小颗粒时,应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时,应用镊子夹取7、1molCl2和1molHCl气体相比较,两者的体积关系()A.前者大B.后者大C.相等D.无法确定8、下列气体所含有原子数最多的是()A.7.5gC2H6B.14gN2C.7gCO D.24gO29、向盛有Cl2的三个集气瓶甲、乙、丙中各注入下列液体中的一种,经过振荡,现象如下图所示,则甲、乙、丙中注入的液体分别是()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①③②10、元素周期表可以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的推测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a X2+和b Y-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a=b+3B.由水溶液的酸性:HCl>HF,可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l>FC.沸点:H2O>H2S,因为H2O含有分子间氢键D.S和Se分别位于第ⅥA的第三、四周期,则氢化物的稳定性:H2S>H2Se11、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不正确...的是A.蒸馏B.过滤C.萃取D.蒸发12、科学家指出: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含有+5价的砷(As)元素,它对人体是无毒的,吃饭时不要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否则容易中毒,并给出了一个公式:“大量海鲜+大量维生素C=砒霜(As2O3)”,下面有关解释正确的是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B.维生素C具有氧化性C.该反应中+5价砷被氧化D.砒霜中毒后可服用维生素C解毒13、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氯离子的是A.KCl B.Ca(ClO)2C.盐酸D.氯水1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解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 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专题18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1期)(解析版)
![专题18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1期)(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ea265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4.png)
专题18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1.(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序号物质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A CO CO2通过灼热的Fe2O3粉末B 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C Cu CuO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 NaCl固体MgCl2加入适量KOH溶液,过滤、蒸发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通过灼热的Fe2O3粉末,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B、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硝酸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钠,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钠,过滤,除去碳酸钡、硫酸钡,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C、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和稀盐酸不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可得铜,符合题意;D、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钾,过滤,除去氢氧化镁,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NaCl晶体泥沙溶解、过滤、蒸发B CuO粉末木炭粉加入适量的稀盐酸C Na2SO4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BaC12D O2水蒸气将混合气体通过稀硫酸A.A B.B C.C D.D【解析】A、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泥沙,溶解后形成氯化钠溶液,通过过滤将泥沙分离出来,之后将氯化钠溶液进行蒸发,得到氯化钠晶体,选项正确,符合题意;B、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木炭粉,加入稀盐酸后,稀盐酸会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而与木炭不反应,故无法除去木炭粉,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除去硫酸钠中混有的碳酸钠,加入氯化钡后,氯化钡与硫酸钠和碳酸钠都会发生反应,故除杂试剂氯化钡选择错误,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将混合气体通过稀硫酸,稀硫酸的吸水性较差,不能将水蒸气完全去除,应通过浓硫酸,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2018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15b81052ea551810a6872f.png)
2018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磷酸亚铁锂(LiFePO 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 .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 、Fe 、Li C .“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 3+ D .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答案分析】D 。
硫酸锂可溶于水,不能形成沉淀,所以上述最后从滤液中将锂形成沉淀而从滤液中分离的目的,不宜用硫酸钠。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 .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 .植物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能使Br 2/CCl 4褪色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生均为葡萄糖 【答案与分析】A 。
果糖属于单糖。
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AB C D【答案与分析】D 。
实验室用乙醇与乙酸酯化反应制备并分离乙酸乙酯的方法是用分液法,而不能采用加热蒸发结晶法,10. 是阿伏加得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25gFeCl 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B .22.4L (标准状况下)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C .92.0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D .1.0molCH 4与Cl 2 在光照下反应生成CH 3Cl 分子数为1.0【答案与分析】B 。
盐类水解的程度是很小的,A 不对;隋性气体属于单原子分子,1mol 的氩气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为22.4L ,所含的电子数和质子数相等,均为18mol ,B 正确;1mol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3 的羟基,C 错误;CH 4与CL2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产物中含有CH 3Cl 、CH 2Cl 2、CHCl 3及CCl 4,则生成物中含有的CH 3Cl 少于1mol ,D 不对。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专题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课件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专题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7013e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6.png)
Cl2得到电子的能力比Br2的弱
如N2的电子式错写为N⋮⋮N。
CO2的结构式:O==C==O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氯和溴属于同一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项错误。
备考要点
1.掌握微粒结构与相互作用力间的关系,能熟练书写微粒的电子式。 2.掌握表示微粒结构及组成的化学用语。 3.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会利用其推断“位—构—性”
4.理清化学键类型与物质类型的对应关系
5.表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化学用语 结构示意图
球棍模型 比例模型
电子式
CO2: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分子式或化
学式
乙醇: 对二甲苯:
明矾:KAl(SO4)2·12H2O
6.常考微粒电子式类型 (1)阳离子,如:Na+、Ca2+、
(2)阴离子,如:
、
、
(3)官能团,如:羟基
对点训练
1.氮、磷、砷(As)、锑(Sb)、铋(Bi)、镆(Mc)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 次增大的同族元素,则镆(M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第__七__周__期__Ⅴ__A_族__, 已知某种Mc同位素的质量数为288,则其中子数为__1_7_3_。 2.短周期元素aA+、bB2+、cC2-、d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 (1)原子序数大小关系: b>a>d>c 。 (2)原子半径大小关系: A>B>C>D 。 (3)离子半径大小关系: C2->D->A+>B2+ 。
解析 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所含氧原子数相等,故电子数相同,B项 正确; 24 g镁、27 g铝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1个镁原子和1个铝原子所含的质 子数分别为12、13,故24 g镁与27 g铝中含有的质子数分别为12 mol和13 mol, A项错误; 1个重水分子含有10个中子,1个水分子含有8个中子,1 mol重水与1 mol 水中含有的中子数之比为10∶8(5∶4),C项错误; 1个乙烷分子中含有7对共用电子,而1个乙烯分子中含有6对共用电子, 故1 mol乙烷与1 mol乙烯中,含有的化学键数之比为7∶6,D项错误。
2018年高考全国Ⅲ卷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高考全国Ⅲ卷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889dc39b89680203d82530.png)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r 52 Zn 65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D.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9.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10.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11.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
当电池放电时,O2与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Li2O2-x(x=0或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B .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C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Li +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D .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 2O 2-x =2Li+(1-2x)O 212.用0.100 mol·L -1 AgNO 3滴定50.0 mL 0.0500 mol·L -1 Cl -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2020版高考化学 第7节 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合成教师用书(选修5)
![2020版高考化学 第7节 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合成教师用书(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bd4e3049b0717fd5370cdc9c.png)
第7节高分子化合物有机合成[考试说明] 1.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会判断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3。
能设计合成路线合成简单有机化合物。
[命题规律]本节内容是高考的必考点,主要考查的是推断有机物结构式或结构简式;反应类型的判断;化学方程的书写;限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或数目判断;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
另外聚合反应是有机合成高考题中的常考知识点.通常考查反应类型的判断、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单体与聚合产物结构简式的相互推断等。
考点1 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知识梳理1。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及其结构特点(1)定义相对分子质量从错误!104到错误!106甚至更大的化合物,称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错误!高分子.大部分高分子化合物是由小分子通过错误!聚合反应制得的,所以常被称为聚合物或高聚物。
(2)有机高分子的组成①单体:能够进行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低分子化合物。
②链节:高分子化合物中化学组成相同、可重复的错误!最小单位。
错误!数目。
2.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两个基本反应(1)加聚反应小分子物质以加成反应形式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如合成有机玻璃的方程式为:错误!。
(2)缩聚反应单体分子间缩合脱去小分子(如H2O、HX等)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如乙二酸与乙二醇发生缩聚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3.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其中,错误!塑料、错误!合成纤维、错误!合成橡胶又被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由缩聚物的结构简式推导其单体的方法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错误的指明错因。
(1)棉花、蚕丝、羊毛、天然橡胶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错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然橡胶是高聚物,不能使溴水褪色。
(×)错因: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是聚异戊二烯,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
2018年高考北京卷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北京卷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63977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62.png)
绝密★启封(qǐ fēnɡ)并使用完毕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gāoděngxuéxiào)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nénglì)测试化学(huàxué)(北京(běi jīnɡ)卷)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2.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 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C. 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 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3. 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OC2H5+H218OB. 常温时,0.1 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OH−C. 由Na和C1形成离子键的过程:D. 电解精炼铜的阴极(yīnjí)反应:Cu2+ +2e −Cu4. 下列实验中的颜色(yánsè)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fǎnyìng)无关的是()A B C D实验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5. 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lā shēn)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
统考版2022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高考选择题专项突破题型2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应用
![统考版2022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高考选择题专项突破题型2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b676de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6c.png)
题型2 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应用真题·考情 全国 卷1.[2021·全国卷甲]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8 g 重水(D 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 AB .3 mol 的NO 2与H 2O 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N AC .32 g 环状S 8()分子中含有的S —S 键数为1N AD .1 L pH =4的0.1 mol·L -1K 2Cr 2O 7溶液中Cr 2O 72−离子数为0.1N A 2.[2020·全国卷Ⅲ]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2.4 L(标准状况)氮气中含有7N A 个中子 B .1 mol 重水比1 mol 水多N A 个质子C .12 g 石墨烯和12 g 金刚石均含有N A 个碳原子D .1 L 1 mol·L -1NaCl 溶液含有28N A 个电子3.[2019·全国卷Ⅱ]已知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3 g 3He 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B .1 L 0.1 mol·L -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PO 43−数目为0.1 N AC .1 mol K 2Cr 2O 7被还原为Cr 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D .48 g 正丁烷和10 g 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4.[2018·全国卷Ⅰ]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6.25 g FeCl 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 A B .22.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 C .92.0 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D .1.0 mol CH 4与Cl 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 3Cl 分子数为1.0N A 5.[2018·全国卷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24 g 镁与27 g 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 .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 .1 mol 重水与1 mol 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 .1 mol 乙烷和1 mol 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省市 卷1.[2021·浙江1月]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https://img.taocdn.com/s3/m/2026e01f168884868762d6a3.png)
电子数的 2.5 倍,Y 位于 X 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
个电子,则 X 和 Y 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表示为 ( )
A.XY
B.XY2
C.XY3
D.XY4
解析:由题意知 X 是 N,Y 是 H,C 正确。
知识点二 核外电子排布
2.A+、B+、C-、D、E 五种粒子(分子或离子)中,每个粒子均 有 10 个电子,已知: ①A++C-===D+E↑;②B++C-===2D。 请回答: (1)C-的电子式是__[___O____H__]-___。 (2)分别写出 A+和 D 反应、B+和 E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N__H_+4_+__H__2O_____N__H_3_·H__2O__+__H_+_、_H_3_O__+_+__N_H__3=_=_=_N__H_+ 4_+__H__2_O_。 (3)除 D、E 外,请再写出两种含 10 个电子的分子的分子式 _C_H__4、__N__e_(其__他__合__理__答__案__也__可__)__。
解析:因 A+、C-、D、E 均为 10 电子粒子,且 A++C-===D +E↑,则 A+为 NH+ 4 ,C-为 OH-,E 为 NH3,D 为 H2O, 进而推知 B+为 H3O+。
知识点三 离子键与共价键
知识点三 离子键与共价键
知识点三 离子键与共价键
1.化学键 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根据成键粒子和粒 子间的相互作用,可分为离子键和共价键。
2.离子键与共价键 (1)概念
①离子键:带 相反电荷 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②共价键:原子间通过 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知识点三 离子键与共价键
(2)对比
项目 概念
离子键
共价键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一轮复习(解析版)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一轮复习(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690c2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a.png)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精讲)【考情分析】本讲为高考命题热点,分值6分,题型以选择题为主,试题以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弱电解质电离、可逆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为载体,综合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计算。
可能会从考查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物质结构、弱电解质电离、可逆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等相关内容命题,解题时注意题设中的陷阱,构建好解题模型。
【核心素养分析】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的重要工具,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在有关物质的最计算过程中,通过分析、推理等理解计算的方法,建立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等题目解答的模型。
【网络构建】【知识梳理】知能点一物质的量、摩尔质量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n)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单位为摩尔(mol)。
(2)物质的量的规范表示方法:(3)阿伏加德罗常数(N A)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数值约为6.02×1023,单位为mol-1。
公式:N A=N n。
【易错提醒】(1)物质的量只能衡量微观粒子,必须指明具体粒子的种类或化学式,故摩尔后面应为确切的微粒名称;如1 mol 氢(不确切)和1 mol 大米(宏观物质)皆为错误说法。
(2)物质的量是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物理量。
(3)6.02×1023是个纯数值,没有任何物理意义,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是指1 mol 任何微粒所含的粒子数,它与0.012 kg 12C 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数值约为6.02×1023。
2.摩尔质量(1)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常用的单位是 g·mol -1。
公式:M =m n 。
(2)数值:以 g·mol-1为单位时,任何粒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都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专题18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2期)(解析版)
![专题18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2期)(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d5f821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65.png)
专题18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一、单选题1.(2021·山东菏泽市·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D【详解】A、氯化铵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氯化钾和熟石灰不反应,可以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闻气味,进行鉴别,不符合题意;B、铁能与稀盐酸反应,铜与稀盐酸不反应,可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得到铜,不符合题意;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剩余固体中含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故可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二氧化锰,不符合题意;D、取样,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除去碳酸钠,但是引入了氯离子,影响对氯化钠的检验,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1·湖南岳阳市·中考真题)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区分软水与硬水B.比较黄铜和铜的硬度C.验证燃烧需要氧气D.探究铁锈蚀的条件【答案】C【详解】A、硬水是含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可以使用肥皂水,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正确;B、合金硬度大于成分金属,比较黄铜和铜的硬度可以通过相互刻画观察划痕情况比较,正确;C、红磷和白磷都和氧气接触,故不能验证燃烧需要氧气,错误;D、三支试管中现象分别为:生锈、不生锈、不生锈,对比说明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探究铁锈蚀的条件,正确。
故选C。
3.(2021·湖南岳阳市·中考真题)实验室常用以下装置来制取和收集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选用③或⑤作为收集装置B.检验④中CO2是否收集满: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看木条是否熄灭C.用①、⑤制取并收集气体完毕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D.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可选用②作为发生装置【答案】D【详解】A、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可选用④或⑤作为收集装置,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熄灭,不能伸入集气瓶内,不符合题意;C、用①、⑤制取并收集气体完毕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不符合题意;D、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②,符合题意。
专题18 实验与探究- 【中考化学 全盘复练】(全国通用)(原卷及答案)
![专题18 实验与探究- 【中考化学 全盘复练】(全国通用)(原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f630e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9.png)
专题18实验与探究知识梳理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制订计划、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和表达与交流。
2、实验设计的总体思路:明确(即弄清楚实验原理);根据要求正确选择;设计和操作步骤;分析得出结论。
3、解答此类题目的要求(1)明确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①:实验对象为制取物质或判定物质性质的实验,首先保证原理的正确性。
①:设计实验要注意仪器的性能,所用原料资源丰富,廉价易得。
①:a:点燃可燃性气体的实验之前,必须要,防止爆炸。
b:进行有毒气体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并注意尾气处理,避免中毒。
①:实验设计操作简便,装置简单,实验现象明显。
(2)实验设计基本思路明确;选择;设计;记录实验;分析得出结论。
4、实验方案的评价(1)明确评价的内容:①方案在理论上是否,具有严密性;①在安全的前提下,操作是否;①从经济角度,是否、降低成本和提高产量;①从环境角度评价,是否会对环境;(2)熟悉解题的一般步骤明确目的;确定;评价实验方案的优劣(或可行性);提出。
考点突破【解题技巧】1、物质性质、变化规律探究,解答此类题目一般思路:(1)要能根据题干信息提出问题,并联想到相对应的化学知识。
(2)作出猜想或假设时,要从化学的视角作出科学的猜想或假设。
(3)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要围绕寻找特征反应作为(肯定或否定)的依据,同时应注意控制单一变量。
(4)对探究问题作出解释与结论时,要根据题目中实验的现象、数据等,以事实为依据,应用化学原理进行分析推理,不能随意编造,牵强附会。
2、有关反应后物质成分的猜想:一般分两种情况:①只有生成物;①生成物和其中一种过量的反应物。
不合理的猜想:①猜想物质之间能够反应;①猜想与事实不符;①猜想的物质含有反应物中没有的元素(即违背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
分类讲练题型一实验设计与探究1.(2022·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将5mL液体加入装有一小粒固体的试管中充分振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B.①和①对比一一汽油不能溶解高锰酸钾,却能溶解碘C.①和①对比一一不同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相同D.①和①对比一一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2.(2022·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3.(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B.区别氯化钙溶液和蒸馏水:取等量试样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等量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C.配制100g5%的碳酸钙溶液:称取5.0g碳酸钙,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D.验证酒精中含有氢元素:在95%的酒精燃烧的火焰上罩一个干燥的小烧杯,观察现象4.(福建·统考中考真题)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使用等量的同种钙片和白醋开展四组实验,分别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人教版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原子结构 化学键
![人教版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原子结构 化学键](https://img.taocdn.com/s3/m/6176f001b9f3f90f77c61b4f.png)
原子结构化学键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8·高考全国卷Ⅲ,8A)24 g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2)(2018·高考全国卷Ⅲ,8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3)(2018·高考全国卷Ⅲ,8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之比为2∶1。
()(4)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也可能只有一种核素,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
()(5)不同的核素可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也可能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均不相同。
()(6)中子数不同而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互为同位素。
()(7)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8)3517Cl与3717Cl得电子能力几乎相同。
()(9)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10)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原子。
()(11)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一般大于或等于4。
()(12)某原子M层电子数为L层电子数的4倍。
()(13)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14)NH+4与Na+的质子数与电子数均相同。
()(15)16O与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相同。
()2.下图为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完成以下填空。
(1)属于阳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
(2)具有稳定性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_。
(3)只能得电子的粒子是________;只能失电子的粒子是________;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的粒子是________。
(4)某元素R形成的氧化物为R2O3,则R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可能是________。
3.现有下列9种微粒:11H、21H、13 6C、14 6C、14 7N、5626Fe2+、5626Fe3+、16 8O2、16 8O3。
按要求完成以下各题:(1)11H、21H、31H分别是氢元素的一种____________,它们互称为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三)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r 52 Zn 65 I 127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9.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10.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11.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
当电池放电时,O2与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Li2O2-x(x=0或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B.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C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Li +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D .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 2O 2-x =2Li+(1-2x )O 212.用0.100 mol ·L -1 AgNO 3滴定50.0 mL 0.0500 mol ·L -1 Cl -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 .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 sp (AgCl)的数量级为10-10B .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 (Ag +)·c (Cl -)=K sp (AgCl)C .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0 mol ·L -1 Cl -,反应终点c 移到aD .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0 mol ·L -1 Br -,反应终点c 向b 方向移动13.W 、X 、Y 、Z 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 和Z 同族。
盐YZW 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YZW 的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大小为W <X <Y <Z B .X 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于Z 的 C .Y 2W 2与ZW 2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 .标准状况下W 的单质状态与X 的相同26.(14分)硫代硫酸钠晶体(Na 2S 2O 3·5H 2O ,M =248 g·mol −1)可用作定影剂、还原剂。
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K sp (BaSO 4)=1.1×10−10,K sp (BaS 2O 3)=4.1×10−5。
市售硫代硫酸钠中常含有硫酸根杂质,选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试剂:稀盐酸、稀H 2SO 4、BaCl 2溶液、Na 2CO 3溶液、H 2O 2溶液实验步骤现象①取少量样品,加入除氧蒸馏水 ②固体完全溶解得无色澄清溶液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⑤静置,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2)利用K2Cr2O7标准溶液定量测定硫代硫酸钠的纯度。
测定步骤如下:①溶液配制:称取1.2000 g某硫代硫酸钠晶体样品,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在__________中溶解,完全溶解后,全部转移至100 mL的_________中,加蒸馏水至____________。
②滴定:取0.00950 mol·L−1的K2Cr2O7标准溶液20.00 mL,硫酸酸化后加入过量KI,发生反应:Cr 2O72−+6I−+14H+3I2+2Cr3++7H2O。
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样品溶液滴定至淡黄绿色,发生反应:+2S2O32−S4O62−+2I−。
加入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继续滴定,当溶液__________,即为终I点。
平行滴定3次,样品溶液的平均用量为24.80 mL,则样品纯度为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27.(14分)KIO3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可作为食盐中的补碘剂。
回答下列问题:(1)KIO3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
(2)利用“KClO3氧化法”制备KIO3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酸化反应”所得产物有KH(IO3)2、Cl2和KCl。
“逐Cl2”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_______。
“调pH”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KClO3也可采用“电解法”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①写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②电解过程中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主要为_________,其迁移方向是_____________。
③与“电解法”相比,“KClO3氧化法”的主要不足之处有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28.(15分)三氯氢硅(SiHCl3)是制备硅烷、多晶硅的重要原料。
回答下列问题:(1)SiHCl3在常温常压下为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遇潮气时发烟生成(HSiO)2O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SiHCl3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iHCl 3(g)SiH2Cl2(g)+ SiCl4(g) ΔH1=48 kJ·mol−13SiH 2Cl 2(g)SiH 4(g)+2SiHCl 3 (g) ΔH 2=−30 kJ·mol −1则反应4SiHCl 3(g)SiH 4(g)+ 3SiCl 4(g)的ΔH =__________ kJ·mol −1。
(3)对于反应2SiHCl 3(g)SiH 2Cl 2(g)+SiCl 4(g),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323 K和343 K 时SiHCl 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
①343 K 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α=_________%。
平衡常数K 343 K =__________(保留2位小数)。
②在343 K 下:要提高SiHCl 3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要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比较a 、b 处反应速率大小:v a ________v b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反应速率v =v 正−v 逆=32SiHCl k x 正−224SiH Cl SiCl k x x 逆,k 正、k 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x 为物质的量分数,计算a 处v v 正逆=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锌在工业中有重要作用,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1)Zn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2)黄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主要由Zn 和Cu 组成。
第一电离能Ⅰ1(Zn )_______Ⅰ1(Cu)(填“大于”或“小于”)。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ZnF 2具有较高的熔点(872 ℃),其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ZnF 2不溶于有机溶剂而ZnCl 2、ZnBr 2、ZnI 2能够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中华本草》等中医典籍中,记载了炉甘石(ZnCO 3)入药,可用于治疗皮肤炎症或表面创伤。
ZnCO 3中,阴离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C 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
(5)金属Zn 晶体中的原子堆积方式如图所示,这种堆积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
六棱柱底边边长为a cm ,高为c cm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Zn 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g ·cm -3(列出计算式)。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近来有报道,碘代化合物E与化合物H在Cr-Ni催化下可以发生偶联反应,合成一种多官能团的化合物Y,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B为单氯代烃,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由A生成B、G生成H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5)Y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6)E与F在Cr-Ni催化下也可以发生偶联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7)X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具有完全相同官能团。
X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其峰面积之比为3∶3∶2。
写出3种符合上述条件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参考答案7.A8.B9.C10.B11.D12.C13.D26.(14分)(1)③加入过量稀盐酸 ④出现乳黄色浑浊⑤(吸)取上层清液,滴入BaCl 2溶液⑥产生白色沉淀 (2)①烧杯 容量瓶 刻度②蓝色退去95.0 (3)Zn+Cd2+Zn 2++Cd (4)Zn 2++2e -Zn溶浸27.(14分) (1)碘酸钾 (2)加热KClKH(IO 3)2+KOH 2KIO 3+H 2O 或(HIO 3+KOHKIO 3+H 2O )(3)①2H 2O+2e -2OH -+H 2↑②K +a 到b③产生Cl 2易污染环境等 28.(15分)(1)2SiHCl 3+3H 2O (HSiO)2O+6HCl(2)114 (3)①220.02②及时移去产物改进催化剂提高反应物压强(浓度)③大于1.335.(15分) (1)[Ar]3d 104s 2 (2)大于Zn 核外电子排布为全满稳定结构,较难失电子(3)离子键ZnF 2为离子化合物,ZnCl 2、ZnBr 2、ZnI 2的化学键以共价键为主、极性较小(4)平面三角形 sp 2 (5)六方最密堆积(A 3型)2A 656436N a c⨯⨯⨯⨯36.(15分)(1)丙炔(2)(3)取代反应、加成反应(4)(5)羟基、酯基(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