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下第21课】《庄子二则》注释、文言现象、翻译、简答习题带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习题带答案【部编版八下第21课】
班级: 姓名:
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
《北冥有鱼》习题带答案
一、文言知识积累:
1、指出加点词的用法并解释: ①北冥.有鱼有鱼:冥:冥
同“溟”,海。

②志怪.者也:者也:形作名,怪异的事情。

形作名,怪异的事情。

③其正色邪.
:邪 同“耶”,疑问语气词。

④水.击三千里:击三千里:名作形,在水面上。

名作形,在水面上。

⑤天.池也:池也:名作形,天然的。

名作形,天然的。

⑥其视下.也:也:名词作状语,向下。

名词作状语,向下。

⑦野马..也尘埃也:也尘埃也:古今异义,古:古今异义,古:山野中的雾气。

今:野生的马。

⑧怒.而飞:而飞:古今异义,古义古今异义,古义:奋发 。

⑨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今异义,古义:海动。

今义: 海上运输。

⑩天池.
也:也:古今异义,古义:古今异义,古义: 天然形成的大水池。

2、重点文言实词、虚词解释:
①怒.而飞: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②海运则将徙.
于南冥:于南冥:迁移。

迁移。

③志.
怪者也:怪者也:记载。

记载。

④水击.三千里:三千里:拍打。

拍打。

⑤抟.
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

盘旋飞翔。

⑥抟扶摇而上者九.
万里:表虚数,不是实指。

⑦去.以六月息者也:离,这里指离开北海。

⑧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

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这里指风。

⑩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也:吹拂。

吹拂。

⑪生物之以息相
.吹也:吹也:互相。

互相。

⑫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邪:尽。

尽。

⑬亦若是.
则已矣:则已矣:这样。

这样。

⑭去以
.六月息者也:六月息者也: 凭借。

⑮亦若是则已.矣:矣:罢了。

罢了。

3、一词多义

①其名为鲲:
其名为鲲:代词,它的。

代词,它的。

②不知其几千里也:
不知其几千里也:表推测。

表推测。

③其正色邪:
其正色邪:表示选择。

表示选择。

④其视下也:
其视下也:代大鹏。

代大鹏。


①鹏之背:
鹏之背: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的”。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③我知之濠上也:
我知之濠上也:代词,
代词,“鱼之乐”。


①化而为鸟:
化而为鸟:表示承接。

表示承接。

②怒而发:
怒而发:表示修饰。

表示修饰。

③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表示转折。

表示转折。


①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固然。

固然。

②子固非鱼也:
子固非鱼也:本来。

本来。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大风。

大风。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

气息。

4、判断文言句式的种类:
①南冥者,天池也。

判断句
判断句
②《齐谐》者,志怪者也。

判断句
③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倒装句、状语后置
二、《北冥有鱼》重点句子翻译:
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鲲的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
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
3、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当它用力鼓动翅膀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4、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只鹏鸟呀,海水运动时就将迁移到南方的大海。

5、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

6、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7、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8、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大鹏从天空往下看。

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三、课内简答题:
1. 本文开头描述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与论述“逍遥游”有什么联系? 答:鲲鹏展翅高飞,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

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从而回答了“逍遥”要有所依凭。

2. “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答:“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物均“有所待”(有所待,须凭借,要依靠),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

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也好,状似逍遥,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3、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答:作者笔下的“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 象。

4、你喜欢鲲鹏吗?谈谈你的理由。

答:示例一:我喜欢鲲鹏。

因为鲲鹏入深海,翔九天,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搏击长空,纵横大海,就像诸葛亮、毛泽东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示例二:我不喜欢鲲鹏。

因为我喜欢知足常乐,淡泊名利,就像普 通的劳动者,他们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5、本文想象奇特,请你联系课文谈谈想象手法的运用。

答:①在想象中夸张:如对鲲鹏形象之大的描绘;②在想象中进行对 比:列举野马、尘埃和鲲鹏进行对比来阐述道理;③在想象中寄寓自 己的情感:作者醉心“逍遥” ,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的强烈追求。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习题带答案
一、文言知识积累:
1、指出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古今异义词:古、追溯 。

今、遵守、依照、沿袭。

其本:古今异义词:古、追溯
循.其本:
2、一词多义
固:
固不知子矣:固然。

固然。

①固不知子矣:
本来。

子固非鱼也:本来。

②子固非鱼也:
之:
是鱼之乐也:助词,的
助词,的
①是鱼之乐也:
主谓之间,不译
子之不知鱼之乐:主谓之间,不译
②子之不知鱼之乐:
3、判断文言句式
判断句 … …也,表判断
①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判断句
倒装句,状语后置,应为“于濠梁之上游”
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倒装句,状语后置,应为“于濠梁之上游”
二、重点句子翻译:
1、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3、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完全肯定的。

4、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却又来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三、课内简答题:
1、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
答:惠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庄子处于被动。

庄子偷换概念,将怎能会知道偷换为“怎么知道”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2、比较庄子与惠子性格的差异。

、比较庄子与惠子性格的差异。

答: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

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3、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

、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

答:因为他对客观事物带有欣赏的态度,看到鱼儿出游从容,自己当时也悠闲自得,就把自己的主观感受移情到鱼儿的客观事物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