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发明专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
[11]公开号CN 101519932A [43]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21]申请号200910126244.3[22]申请日2009.02.27
[21]申请号200910126244.3
[30]优先权
[32]2008.03.01 [33]EP [31]08003864.9
[71]申请人诺托·弗朗克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德国莱恩费尔登-埃希特丁根
[72]发明人斯拉夫科·马尔纳尔 [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代理人薛琦 朱水平
[51]Int.CI.E05C 9/04 (2006.01)E05C 9/10 (2006.01)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5 页
[54]发明名称
铰链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窗户、门或类似结构的铰
链。
该铰链具有一个传动机构和至少一根具有宽边
表面的传动杆,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具有传动齿轮,
所述传动齿轮的轮齿与所述传动杆的凹口,或者与
传动杆连接部分的凹口相啮合,并且所述传动齿轮
的旋转轴与所述传动杆的宽边表面间有一槽口侧面
间距,所述铰链还包括一以能够回转的方式支承在
所述传动杆(7、8)或者传动杆连接部分(13)上的连
接杆(20),在所述连接杆(20)上布置了至少一个处
于端边上的凹口(26)。
本发明使得所述铰链的传动
杆得到了扩大的移动行程或者在结构更小时有利于
得到同样大的移动行程。
200910126244.3权 利 要 求 书第1/2页 1、一种铰链,其具有一个传动机构和至少一根具有宽边表面的传动杆,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具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轮齿与所述传动杆的凹口,或者与传动杆连接部分的凹口相啮合,并且所述传动齿轮的旋转轴与所述传动杆的宽边表面间有一槽口侧面间距,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还包括一以能够回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传动杆(7、8)或者传动杆连接部分(13)上的连接杆(20),在所述连接杆(20)上布置了至少一个处于端边上的凹口(2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0)具有回转轴(21),该回转轴(21)平行于所述传动齿轮(11)的旋转轴(2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凹口(26)之间分别布置了一个隔片(33)。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一个属于所述连接杆(20)的隔片(33)与所述连接杆(20)的凹口(26)邻接,所述传动杆(7、8)或者传动杆连接部分(13)的一个相邻的凹口(26)与所述隔片(33)邻接。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11)的轮齿(25)相应地具有预定的同尺寸齿高,其中与所述连接杆(20)的一个凹口(26)共同作用的一个轮齿(25、27)或与所述连接杆(20)的多个凹口(26)共同作用的多个轮齿(25、27)具有相对于预定齿高更大的齿高。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片(33)相应地具有预定的同尺寸高度。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11)构造为扇形段(23)。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设置
200910126244.3权 利 要 求 书 第2/2页
了两根能够同向移动的传动杆(7、8)。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为一展开传动机构,所述展开传动机构具有两根能够反向移动的传动杆(7、8)。
200910126244.3说 明 书第1/6页
铰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窗户、门或类似结构的铰链,所述铰链具有一个传动机构和至少一根拥有宽边表面的传动杆。
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具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轮齿与所述传动杆的凹口或者与传动杆连接部分的凹口相啮合,并且所述传动齿轮的旋转轴与所述传动杆的宽边表面间有一槽口侧面间距。
背景技术
从EP 1 462 594 A1中可看到所述铰链。
所述公开的铰链具有一个传动机构和至少一根传动杆。
所述传动机构与手柄相耦合,通过该手柄可以旋转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轮齿则与所述传动杆的凹口或者与传动杆连接部分的凹口相啮合,从而可以通过手柄旋转来移动传动杆。
尤其是为了可以将该铰链在不必偏心安装手柄的情况下,用在无中间横梁的双窗扇的窗户中,设计了一种特殊的结构。
在该结构中,所述传动齿轮的旋转轴与所述传动杆的宽边表面间有一槽口侧面间距。
因此,该间距朝窗户、门或类似结构的接合槽的方向定向,因而所述传动齿轮的旋转轴在窗户、门或者类似结构的窗(门)扇的边缘区域中,相对于所述传动杆处于更靠外面的位置。
为了能够在公开的传动机构上实现尽可能平坦的结构,所述传动齿轮的设计采用类似于扇形段的结构,也就是说不必提供完整齿轮用的位置空间。
因为对于所述窗户、门或类似结构的窗(门)扇的可靠闭锁来说,必须经过足够大的传动杆移动行程,以便传动杆的闭锁轴颈可靠地从后面卡住窗户、门或类似结构框架的闭锁块。
所以所述齿轮即使采用扇形段的形状构造也必须具有足够的直径,以便在预定的手柄旋转角度内实现相应的移动行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窗户、门或类似结构的铰链,该铰链能提供较大的传动杆移动行程,并且/或者在传动杆移动行程足够大时具有尽可能小的结构。
对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可通过以下方式解决,即在连接杆上至少布置一个处于端边上的凹口,所述连接杆以能够回转的方式支承在传动杆或者传动杆连接部分上。
根据该设计方案,在所述传动齿轮特定的旋转角位置中,通过所述连接杆的偏转在一定程度上移动至少一个凹口,从而使传动齿轮的轮齿尽管通过旋转已经离开传动杆,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离开传动杆连接部分,但是仍然与所述连接杆配对的凹口保持啮合状态,并且因此在继续旋转传动齿轮时,相应地带动所述传动杆或者说是传动杆连接部分继续移动。
尽管所述传动齿轮的直径具有常规尺寸,通过该设计可扩大传动杆或者说是传动杆连接部分的行程。
同样也可按如下方式配置,根据本发明仅需传动齿轮具有更小的直径,即可产生所述传动杆或者传动杆连接部分常规但足够的行程。
此外,可设想上述两种方案的混合形式。
因此,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铰链,其具有一个传动机构和至少一根具有宽边表面的传动杆,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具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轮齿与所述传动杆的凹口,或者与传动杆连接部分的凹口相啮合,并且所述传动齿轮的旋转轴与所述传动杆的宽边表面间有一槽口侧面间距,所述铰链还包括一以能够回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传动杆或者传动杆连接部分上的连接杆,在所述连接杆上布置了至少一个处于端边上的凹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连接杆带有平行于所述传动齿轮的旋转轴的回转轴。
因此所述传动齿轮的旋转轴和所述连接杆的回转轴方向一致,且相互平行。
所述连接杆的回转平面,也因此平行于所述传动齿轮的旋
转平面,或者说两个平面重合。
此外,有利的是,在相邻的凹口之间分别布置/或者构造一个隔片。
因此相应的隔片占据着两个相邻凹口之间的区域,其中,按照另一种观点,所述隔片也可被视为是彼此隔开并且相邻的轮齿。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一个属于所述连接杆的隔片与所述连接杆的凹口邻接,所述传动杆或者传动杆连接部分的一个相邻的凹口则与该隔片邻接。
因此,在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部上有一个隔片,在该隔片(稍微离开端部的位置)上连接了与连接杆配对的凹口。
尤其规定,所述连接杆的回转轴处于该连接杆另一端部的范围内。
所述隔片以及所述凹口,因此处于连接杆其中的一个端部区域,而所述回转轴则处于另一端区域。
有利的是,传动齿轮的轮齿相应地具有预定的同尺寸齿高,而其中与所述连接杆的一个凹口共同作用的一个轮齿或与所述连接杆的多个凹口共同作用的多个轮齿拥有相对于预定齿高更大的齿高。
通过扩大齿高,从而保证该加长的轮齿在所述连接杆各种可能回转的状况中可靠地啮合在所述连接杆的凹口中。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隔片相应地具有预定的同尺寸隔片高度。
因此,所述传动杆或者传动杆连接部分的隔片的高度构造,必须与连接杆的隔片的高度相同。
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当位于初始位置时,连接杆与传动齿轮没有共同作用,连接杆与传动杆或者传动杆连接部分靠在一起,此时所有的隔片彼此对准。
为了实现尽可能小的结构高度,在此提出,将传动齿轮构造设计为扇形段。
该部分优选大于90°、尤其是92°-100°之间的扇形角,其中95°最佳。
所述传动机构优选展开传动机构,具有两根能够反向移动的传动杆。
作为替代方案,也可以这样安排,即设置两根在传动机构两侧移动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在操纵所述传动机构时同向移动。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相对于公开的结构,所述传动杆得到了扩
大的移动行程或者在结构更小时有利于得到同样大的移动行程。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窗户、门或类似结构的铰链的区段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铰链的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3到5是所述铰链的不同工作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图1示出了一个用于窗户、门或类似结构的铰链1,该铰链1拥有一个外壳2,该外壳2构造为双构件结构,并且因此具有一个壳罩3以及一个壳罩4。
所述壳罩3和4按照图1能够插接在一起,并且用于接纳所述铰链1的部件,不仅保持卷边轨道5和6,而且导引着传动杆7和8。
所述壳罩3和4具有穿孔9、10,未示出的同步芯轴能够插入所述穿孔9、10中。
所述同步芯轴在此不可相对转动地与传动齿轮11相连接,所述传动齿轮11则支承在所述铰链1的外壳2的内部。
图2示出了所述铰链1在所述外壳2内部的构造,在此从所述外壳2上移去了壳罩3,从而能够看到内部情况。
在此可以看出,在所述外壳2的内部,以能够纵向移动的方式支承着滑块12,该滑块12是多构件的传动杆连接部分13的组成部分。
除了滑块12之外,所述传动杆连接部分13此外还具有传动齿轮14以及传动杆连接元件15,该传动杆连接元件15由两个相互配合的插接元件16和17组成。
所述插接元件16和17插接在一起。
此外,所述插接元件16具有插接口18,所述插接元件17的插接臂19插入该插接口18中。
连接杆20按照能够围绕着回转轴21进行回转运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滑块12上。
所述回转轴21平行于所述传动齿轮11在图2中布置的旋转轴22。
所述传动齿轮11构造为扇形段23,也就是说,它具有圆形轮廓,但仅具有一个完整圆形的一部分。
所述扇形段23在其外围24上具有轮齿25,所述轮齿25可以与凹口26相啮合,其中一个端边上的轮齿25构造为具有更大齿高的轮齿27,其齿高大于其余轮齿25的齿高。
最后提到的轮齿25因此是一个特别长的轮齿27。
所述凹口26的其中一个凹口没有直接构造在所述滑块12中,而是构造在所述连接杆20中,该连接杆20在图2中处于与所述稍长的滑块12纵向伸长对准的对准位置。
这个位置是所述连接杆20的初始位置。
由于所述凹口26彼此间的间距,轮齿28处于所述单个凹口26之间,所述轮齿28中的一个轮齿28构造为回转杆20的轮齿29。
所述轮齿28也可以称为隔片33。
因此所述与轮齿29相邻的凹口26仅仅具有其凹口底部和一个凹口侧面。
另一个凹口侧面则由所述轮齿29构成。
在所述轮齿29的另一侧上有所述凹口26,该凹口26如所提到的一样,不是设置在所述滑块12中,而是设置在所述连接杆20中,这一构造使其可以与所述传动齿轮11加长的轮齿27共同作用。
所述传动齿轮14以能够围绕着旋转轴线30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外壳2中,并且与凹口31和32相啮合,其中所述凹口31处于所述滑块12中,所述凹口32处于所述插接元件16中。
其结果是,所述滑块12的移动,带动所述插接元件16以及所述传动杆连接元件15做反向移动,其中所述传动杆7和8与所述传动杆连接元件15相连接,使得这两根传动杆7和8相应地进行运动。
所提到的卷边轨道5和6固定地布置在所述外壳2上。
在此获得以下功能:如果按照图3借助于未示出的手柄和所提到的同步芯轴转动所述传动齿轮11,其中假定所述铰链1处于窗户、门或类似结构的窗(门)扇上,那么所述传动齿轮11的轮齿25就会相应地带动所述滑块12,使得该滑块12在外壳2中纵向移动。
该滑块12的纵向移动则引起所述传动齿轮14的转动,而所述传动齿轮14通过转动使所述传动杆连接元件15在外壳2中进行纵向移动,所述两根与传动杆连接元件15相连接的传动杆7
和8也将一同进行运动。
图3和4的比较表明,所述传动齿轮11旋转运动了一个特定的角度,例如旋转了90°的角度。
可以看出,所述滑块12和传动杆7和8进行了相应的移动,在图4中达到一个中间位置,使得所述传动齿轮11加长的轮齿27进入所述连接杆20的凹口26中。
可从图4和5的比较中看出,如果现在再将所述传动齿轮11旋转一个角度,例如再次旋转90°,那么通过所述加长轮齿27齿端的啮合,借助所述连接杆20使滑块12继续移动。
其中,所述连接杆20围绕着其回转轴21偏转,直至达到图5所示的最终位置。
由此在极小的结构空间中,实现了所述传动杆6和7极大的移动行程。
在返回移动时,也就是在所述传动齿轮11往回旋转时,所述啮合在连接杆20的凹口26中的轮齿27,现在迫使所述滑块12朝相反方向往回移动,其中所述连接杆20往回回转到图2到4所示出的初始位置,并且接下来所述较短的轮齿25与相应的构造在所述滑块12上的凹口26相啮合。
因此,所述滑块12以及所述传动杆7和8可以往回运动到图3所示的位置。
根据一种作为替代方案的设计方案,也可以这样安排,即没有设置任何传动杆连接元件15,并且没有设置任何插接元件16和17,而是所述传动齿轮11直接与至少一根传动杆共同作用,所述传动杆具有相应的凹口26,并且所述连接杆20以能够偏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传动杆上。
作为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替代方案,也可以这样安排,即所述传动杆7和8不是同向移动,而是反向移动。
这一点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即借助所述传动齿轮11,使其中一根传动杆移动,同时借助所述传动齿轮14,使另一根传动杆移动,从而在总体上构造一个展开传动机构。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
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200910126244.3说 明 书 附 图第1/5页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