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
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在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中,隔震
减震的设计十分重要。

在设计时,必须保证小震不会损坏建筑结构,中震可以对
其进行维修,大震时建筑设施不会出现倾倒坍塌等危险事件。

做好合理高效的隔
震减震设计工作,让其起到较强的防护效用,切实地保障建筑结构自身的安全稳
固状态。

因此,主要分析了建筑结构的隔震减震内涵,找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
所存在的隔震减震问题,制订相应的隔震减震措施,从根源上切实提升高层建筑
结构的稳固程度,延长建筑设施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价值。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减震隔震
引言
结合高层建筑结构功能特性及建设要求,注重其抗震设计探讨,积极开展相应的设计工作,可使高层建筑处于良好的应用状态,细化其设计内容,满足高层建筑在实践中的抗震性
能可靠性要求。

因此,在对高层建筑结构方面进行研究时,应给予其抗震设计更多的关注,
深入分析相应的设计重点,并将具体的工作计划实施到位,促使高层建筑结构应用效果更加
显著,实现其科学设计目标。

在此基础上,有利于降低高层建筑结构问题发生率。

1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则及重要性
1.1抗震设计原则
为了使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更具科学性,获取应用价值良好的设计方案,则需要了解
相关的设计原则。

具体包括:(1)轻度地震不能发生损坏;(2)中度地震损坏能够修复;(3)重度地震建筑物不能坍塌。

实践中通过对这些不同设计原则要求的充分考虑,可使高
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质量更加可靠,满足建筑物安全使用要求,避免其结构稳定性、应用价
值等受到不利影响。

1.2抗震设计重要性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为了使抗震设计工作能够落实到位,应对其设计重要性有所了解。

具体表现为:(1)通过对抗震设计的充分考虑,有利于提高高层建筑设计及应用质量,并
使其结构应用中有着良好的刚度、延性等,满足稳定性方面的要求;(2)抗震设计工作的
及时开展及作用发挥,也能使高层建筑应用更具安全性,为其结构科学设计工作水平的提升
提供参考依据,实现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也能使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因此,在完成高层建筑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应加深对与之相关的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视程度。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隔震减震存在的问题
2.1隔震减震支座
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中,隔震减震支座深受抗震墙的影响,所以在设计隔
震减震墙的过程中,需要秉持分散的设计原则,不可在高层建筑设施的周围布置隔震减震墙,那样会无形中增大抗震墙产生的倾覆力,同时还会影响到隔震减震支座做功状态。

需要在受
力数值大的区域安装抗震减震支座,结合相关支座设备提升整体质量,最大程度地完成各种
减震措施的效果提升,保证其可以提升建筑物质量。

2.2建筑设施的走向
地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所引发的。

对此,在开展高层建
筑结构设计工作时,必须注重分析地质结构,一旦发生地震,就会影响到房屋建筑设施的使
用状态,很容易产生房屋倒塌的问题。

应调整好地震房屋的实际振动方向,确定好高层建筑
设施的地址,结合该建筑设施的实际地质水文条件,使建筑设施的走向可以和震向保持彼此
垂直,不能让建筑设施和震向相持平。

这主要是因为,如果建筑设施的走向和震向互相平行,就会增大建筑设施倒塌的风险,保持垂直关系的建筑设施倒塌的概率会较小。

一旦高层建筑
设施选址和震向相持平,则在发生地震时该建筑设施所产生的震动幅度就会较大,其所受到
的地震波影响也较大。

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隔震减震措施
3.1合理选择建筑结构体系
在加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抗震性能的过程中,应注重建筑结构体系的合理选择。

(1)根据高层建筑的自身情况及所在区域的地质状况、气候特点等,设计人员在实践中应
重视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等不同结构体系的选择及使用,落实好相应的设计工作,并通过对地震冲击力破坏影响的思考,注重对多道防线结构体系的合理设置,促使高层
建筑可处于安全应用状态,为其抗震设计目标实现及性能可靠性增强等提供专业保障;(2)基于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研究,通过对多道防线结构体系设置及应用方面的综合考虑,
有利于增强相应设计方案的应用效果,逐渐提高建筑物结构方面的安全性能。

3.2注重对施工场地的科学处理
高层建筑建设中的施工场地处理是否有效,与其结构抗震设计水平能否提升、性能是否
可靠等密切相关。

因此,在实现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目标的过程中,应对其施工场地科学
处理进行充分考虑。

(1)了解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落实与之相关的处理工作,并根据高
层建筑选址要求,为其地基结构稳定性提高提供参考信息,确保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有效性,全面提高其应用质量;(2)当施工场地处理工作完成后,可为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满足其设计工作高效开展要求,优化高层建筑使用功能,避免引发其
结构应用问题。

3.3最大化保证建筑材料的抗震性与质量
高层建筑的材料选择与材料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层建筑建成以后的质量与安全性,
所以说在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环节中,一定需要对建筑施工材料的选择做出慎重的选择,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科学分析,设计人员们在对整体抗震结构进行设计时,需要将建筑
材料本身的强度质量以及抗震性作为重中之重,确保选择的材料是可以为高层建筑提升结构
稳定性与抗震性的,最大化的提升高层建筑的抗震承载力,也需要尽可能选择满足施工材料
的延性需求,保证所选择的材料都是能够满足高层建筑抗震稳定性设计要求,从材料这个角
度根本上提升高层建筑的安全性与抗震性,增强建筑结构本身的最大抗震特性,所以说为了
更好地达到房屋抗争与安全要求,设计人员和建筑人员务必需要选择符合要求的建筑材料,
确保在高层建筑建成以后有足够的抗震性。

3.4关注隔震消能减震设计
隔震系统具有足够的竖向强度和刚度以支撑上部结构的重量,并且具有足够的水平初始
刚度,应用过程中可满足高层建筑结构安全性能优化要求,实现其抗震设计目标。

具体表现为:(1)隔震系统自身具有较大的阻尼,地震时可耗散较多的能量,增强建筑结构应用安
全性。

因此,高层建筑设计人员应在了解隔震系统功能特性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这类建筑结
构减震设计工作,降低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减少其破坏影响;(2)基于高层建
筑的隔震消耗减震设计,应加强信息技术使用,实现对丰富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促使建筑
隔震消耗减震设计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为其设计方案应用质量提高提供技术保障。

3.5落实好截面抗震验算工作
通过对高层建筑自身情况及结构抗震设计要求的综合考虑,为了增强其截面抗震效果,
则需要落实好验算工作。

(1)注重非抗震承载力设计值选用,将承载力抗震调整系统与其
联系在一起,为高层建筑截面抗震验算提供参考依据,提高其验算准确性,满足高层建筑结
构科学应用要求;(2)借助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优势,高效地完成高层建筑截面
抗震验算工作,促使其设计内涵更加丰富,实现相应的设计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不同设计重点的分析与考虑,有利于提高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工作
效率及质量,完善相应的设计方案,避免加大高层建筑建设风险,充分发挥抗震设计的实际
作用。

因此,未来在提升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水平、增强抗震设计应用效果的过程中,应对具
体的设计重点进行科学分析,积极开展相应的设计工作,促使高层建筑应用中有着良好的抗
震性能。

长此以往,有利于丰富高层建筑设计内涵,延长其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李子懿,肖从真.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现状与展望[J].建筑科学,2019(9):120-125.
[2]阴召勇.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不足及对策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7):73,76.
[3]袁树东.基于框剪结构体系的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研究[J].居业,2019(5):31,33.
[4]邵李娜,华全庆.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22):24-25.
[5]王凯.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和加固措施研究[J].安徽建筑,2019,26(09):123-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