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第一次单元测试题(诗情)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素质测评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素质测评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60b812caaedd3382c4d352.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素质测评卷及答案(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益阳中考)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mm ;图中测得木块的长度为 2.70 cm。
2.(1)图甲秒表的读数是335s 。
(2)图乙中纽扣的直径是 1.15 cm。
3.测量是生活和学习中一项基本技能。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读数为12.02 cm。
一次测量可能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应当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4.如图所示,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物理学中我们通常可以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
5.小军用刻度尺和数字钟(时:分:秒)测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速度,木块滑动的位置与时间如图所示,则木块在A、B间滑行的距离为 4.30 cm,滑行的平均速度为 2.15 cm/s。
6.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
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长度为5.00 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 1.6 mm。
7.赵翔同学放学回家,正碰上刮风下雨,他以5m/s的速度由东向西快跑。
此时他发现了奇怪的现象,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
请你确定这时刮的是东(选填“东”“西”“南”或“北”)风,风速为18 km/h。
8.小明想测量无锡地铁的运行速度。
他测得地铁从堰桥站出发到达锡北运河站时间为2 min,在手机中的“百度地图”上截取了一张地图(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得地图上两站间的距离为 2.00 cm,若地图上1 cm等于实际路程1 km,则地铁在两站之间运行的平均速度为60 km/h。
9.暑假,家住聊城的小明准备乘坐Z308次列车去北京参加青少年夏令营,该车经停车站的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则该列车从聊城站出发到达北京西站所用时间约为 3.5 h。
已知聊城站到北京西站的路程约为490km,则该车此行程的平均速度约为140 km/h。
10.田径跑道的周长是400m,小明匀速跑一圈用时80s,则小明的速度为 5 m/s。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e6cfa2c5da50e2534d7f68.png)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测试卷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测量某物体长度,测量结果分别是:25.0cm、25.1cm、25.12cm、25.3cm、26.4cm,则测量结果中数据是不合理的,数据是不正确的,物体的长度更接近cm。
2.学了刻度尺的使用后,李华同学使用刻度尺测量了粉笔盒的宽度,李华的测量如图所示。
请你对李华的测量做出评估。
(1)(2)(3)第2题第4题3.“五一”期间,丽丽乘坐的汽车刚刚进入井冈山景区,便有一种“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的感觉,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
“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与。
4.如图所示,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该图线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
示例:信息一:骑自行车者比跑步者迟5s出发;信息二:信息三:5.汽车在前20s内通过200m的路程,在后40s内通过250m的路程,则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m/s。
6.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某同学家距学校600m,他以此速度从家步行至学校需要的时间是s;以该同学身上背着的书包为参照物,他是(填“运动”或“静止”)的。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7.要测量一个瓶子的直径,下图中的方法正确的是()8.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9.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山洞,需要的时间是()A.60sB.50sC.40sD.20s10.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南运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2911f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16.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下列四个句子:①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他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
其中“高”是指响度的是_ ;其中指音调的是_ 。
2.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中国传统中医有“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听的意思,这是利用声波能传递。
3.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有,而具有了的性质。
4. 体温计是根据的规律制成的;现在的测量示数是℃,它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人的正常体温。
5. 光在玻璃和空气两种物质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是反射角,物质I是。
6. 夏天许磊同学从游泳池出来后,一阵风吹过感到有些冷的感觉,这是因为水,可他却惊奇的发现,旁边的一只小狗却热得吐出舌头,快速地喘着粗气,这是因为吐出舌头和快速喘着粗气,这样可以增大,并且加快了,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而带走小狗体内多余热量的原因。
7.我国古代就有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潭清疑水浅”。
其中“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_____ ___现象,“捞(摘)不到”说明成的是像;“疑水浅”是光的现象,看水中物体的像在物体的方。
8. ,小聪玩放大镜时,他先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他看到的手指是(完整填出成像的特点);然后他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他将看到房屋是(完整填出成像的特点)。
据此你认为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有关。
9.在如下图电路中,(1)若要两灯串联,应闭合开关_______;若要两灯并联,应闭合开关________;(2)当开关S1断开S2、S3闭合时,能发光的灯是,另一灯不能发光的原因是。
(3)若并联时干路的电流乙电流表,流过L1灯的电流为0.30A,则流过L2灯的电流大小为_____A。
二、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24分)10.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灾害。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单元测试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单元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43719f25aaea998fcc220eb1.png)
第1页 共6页 第2页 共6页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1章~第3章测试八年级物理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入答案表中。
每小题2分,共24分)1.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A 、桥B 、河岸C 、水D 、岸上的树2.如图所示,某物体(可看成一个点)从坐标原点0开始以3cm/s 的速度沿x 轴正方向匀速运动2s ,然后以4cm/s 的速度沿y 轴正方向运动2s 到P 点(图中未标出)。
若物体直接从O 点沿直线匀速运动到P 点,所用时间也为2s ,则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A 、3cm/s B 、4cm/sC 、3.5cm/sD 、5cm/s3.下列物体运动最快的是 A 、4h 内通过160km B 、10s 内通过了100m C 、1h 内通过1.2×106cm D 、1min 内通过1000m4.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在图中用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5.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
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A 、音调 B 、响度C 、音色D 、声速6.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A 、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7.如图,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环境保护的是:8.测量过程中,一般我们会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 A 、提高准确程度 B 、避免产生误差 C 、避免产生错误 D 、为了减小误差.9.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 可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或路程无关C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 、速度随时间或路程的改变而改变10.在汶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eb315d31126edb6e1a1057.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3×3分)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C.水可以传播声音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4.为了保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5.要改变音叉的音调,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把敲击音叉的橡皮锤改为小铁锤B.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C.用橡皮锤敲击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D.捏住音叉的下面部分后再敲击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影响()A.汽车挡风玻璃上装有一层膜B.小汽车要求其密封性很好C.汽车的排气管上要求装上消声器D.工厂的工人在车间带上耳罩7.弦乐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请调音师进行调音,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在此过程中调音师改变了琴弦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8.在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C.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声音的三要素都不会改变9.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10.下列关于振动和声波的分析正确的是()A.有声波时就一定有振动B.有振动时就一定有声波C.有声波时就没有振动D.有振动时就没有声波11.在雷雨天,发生雷电时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绵绵不绝,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人耳有双耳效应B.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C.光速比声速要大得多D.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1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支架上的乒乓球会弹起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声音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B.左右两只音叉的频率相同,发生了共鸣现象C.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空气中快D.木箱可以传播声音13.利用“B超”可以对病人的内脏进行检测,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对病人的伤害,但我们即使站在“B超”的旁边也无法听到它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A.“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B.“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C.“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大D.“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二、填空题(21×1分)14.我国的北方由于气温太低,居民楼的窗户玻璃全部采用双层玻璃,这样做除了可以使房间温度不致于太低外还可以,使居民能在房内安静地休息。
(最新整理)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最新整理)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单元检测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7a3965960590c69fc37635.png)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单元检测题及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单元检测题及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单元检测题及答案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 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A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 .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C .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D .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汽车在公路上疾驶B .星光闪闪C .瀑布奔流而下D .春分拂动杨柳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测量时只要有误差出现,就说明实验一定出现了错误B .误差和错误一样都是不可以避免的C .多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 .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出现误差4. 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 .全新的2B 铅笔长约18cmC .教室房间的高度约为1。
5 mD .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100mm5.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1.5m=1。
5×100=150cmB .1。
5m=1.5m×100=150cmC .1.5m=1.5×100cm=150cmD .1.5m=1.5m×100cm=150cm6.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1-1):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B .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C .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D . 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7.关于平均速度,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各处运动速度的平均值B .在相同路程内,物体运动的时间越少则平均速度越大C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D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路程内,平均速度有可能相同8.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2。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31189733d4b14e852468fa.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3×3分)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C.水可以传播声音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4.为了保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5.要改变音叉的音调,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把敲击音叉的橡皮锤改为小铁锤B.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C.用橡皮锤敲击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D.捏住音叉的下面部分后再敲击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影响()A.汽车挡风玻璃上装有一层膜B.小汽车要求其密封性很好C.汽车的排气管上要求装上消声器D.工厂的工人在车间带上耳罩7.弦乐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请调音师进行调音,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在此过程中调音师改变了琴弦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8.在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C.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声音的三要素都不会改变9.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10.下列关于振动和声波的分析正确的是()A.有声波时就一定有振动B.有振动时就一定有声波C.有声波时就没有振动D.有振动时就没有声波11.在雷雨天,发生雷电时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绵绵不绝,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人耳有双耳效应B.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C.光速比声速要大得多D.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1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支架上的乒乓球会弹起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声音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B.左右两只音叉的频率相同,发生了共鸣现象C.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空气中快D.木箱可以传播声音13.利用“B超”可以对病人的内脏进行检测,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对病人的伤害,但我们即使站在“B超”的旁边也无法听到它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A.“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B.“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C.“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大D.“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二、填空题(21×1分)14.我国的北方由于气温太低,居民楼的窗户玻璃全部采用双层玻璃,这样做除了可以使房间温度不致于太低外还可以,使居民能在房内安静地休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e153498258f5f61fb73666fa.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3×3分)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C.水可以传播声音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4.为了保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5.要改变音叉的音调,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把敲击音叉的橡皮锤改为小铁锤B.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C.用橡皮锤敲击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D.捏住音叉的下面部分后再敲击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影响()A.汽车挡风玻璃上装有一层膜B.小汽车要求其密封性很好C.汽车的排气管上要求装上消声器D.工厂的工人在车间带上耳罩7.弦乐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请调音师进行调音,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在此过程中调音师改变了琴弦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8.在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C.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声音的三要素都不会改变9.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10.下列关于振动和声波的分析正确的是()A.有声波时就一定有振动B.有振动时就一定有声波C.有声波时就没有振动D.有振动时就没有声波11.在雷雨天,发生雷电时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绵绵不绝,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人耳有双耳效应B.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C.光速比声速要大得多D.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1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支架上的乒乓球会弹起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声音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B.左右两只音叉的频率相同,发生了共鸣现象C.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空气中快D.木箱可以传播声音13.利用“B超”可以对病人的内脏进行检测,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对病人的伤害,但我们即使站在“B超”的旁边也无法听到它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A.“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B.“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C.“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大D.“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二、填空题(21×1分)14.我国的北方由于气温太低,居民楼的窗户玻璃全部采用双层玻璃,这样做除了可以使房间温度不致于太低外还可以,使居民能在房内安静地休息。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e4ed2feefdc8d376ee32de.png)
图 2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 第一章 机械运动测试卷及答案(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6分)1.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cm ( )A .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B .茶杯的高度是10C .物理书的长度是252D .他自己的身高是16.72.在学校运动会中测量跳高成绩时,应选取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 )A.分度值是1cm 、量程为5m 的皮卷尺 B .分度值是1mm 的1.5m 钢卷尺 C 分度值是1mm 的米尺 D .自制一根分度值是1cm 、量程为3m 的硬杆长尺3.(2013,福建泉州)古诗词《浪淘沙》中写到:“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诗人描述“山是运动的”是选用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A.船B.山C.河岸D.树木4.(江西)如图1所示,是香香同学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运动的情景,可能做匀速运动的是( )5.(湖北宜昌)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
图2所示为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 成功对接后,“神舟九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一号”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太阳B.地球、C. “天宫一号” D .“神舟九号” X|k | B| 1 . c |O |m6.(南宁)2012年11月23日,国产歼-15舰载机首次在航空母舰“辽宁号”上成功起降。
如图3所示,飞机起飞时,若说该飞机上的飞行员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21·世纪*教育网A .航母B .该飞行员驾驶的飞机C .海水D .航母上的工作人员 图3图17.(上海崇明县二模)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 图象分别如图4(A)和(B)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A.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B.甲车速度是4米/秒C.甲车运动4秒后路程是1.5米D.10秒两车相距3米8. 小明和小华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明都要比小华提前5m到达终点,若小明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5m, 小华仍在起点处与小明同时起跑,他们仍按原来的平均速度奔跑,则()小明先到终点B.小华先到终点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计33分)9.在用放大倍数为2×103倍的电子显微镜拍摄白鼠动物细胞结构的图片中,用刻度尺测得该细胞核直径约1.6cm,则该细胞核的实际直径约m。
初中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920fe64a7302768f993955.png)
初中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想要学习进步,就要不停地对所学的知识勤加练习,因此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1、下列各物体的长度接近10厘米的是( )A.篮球的直径B.乒乓球的直径C.手掌的宽度D.物理课本的长度2、下面几个有趣的物理现象中,属于热现象的是( )A、在地热喷泉架一个锅,能煮熟食物B、1988年在我国山东蓬莱海面出现一次奇特的日出景象,双日重叠,蔚为壮观C、下雨时,天上先出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D、每年八月,钱塘江口出现大潮,此时海水像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扑来3、小轩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图1-1所示),方法正确的是〔〕4、一次课堂计算比赛中,四位同学的计算过程中正确的是〔〕A. mm= mm = mB.15m= =1.5×107μmC. km= km cm= cmD. cm= m= m5、小玲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物体,记录中正确的是( )A、184cmB、18.4cmC、1.84cmD、184.0cm6、某刻度尺的刻度大于标准刻度,用它测量长度时,测量值和真实值相比较( )A、偏大B、偏小C、一样大D、无法判断7、小新三次测量课桌的宽度,结果分别为48.17cm,48.15cm,48.15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48.14cmB.48.17cmC.48.15 cmD.48.16cm8、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测量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开始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9、分别用分度值为1m、1dm、1cm、1mm四种直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并用米为单位作记录,则记录数据中小数点后面的位数最多的是()A.用米尺测量的结果B.用分米尺测量的结果C.用厘米尺测量的结果D.用毫米尺测量的结果10. 下列情况只中是因为误差而引起结果不准确的是( )A. 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B. 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C. 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D. 读数时没有再估读一位数字11. 商场内的营业员量服装时,最好应选用( )A. 分度值为1cm的1m长的直尺B. 分度值为1mm的1.5m长的直尺C. 分度值为1mm的1m长的直尺D. 分度值为1cm的1.5 m 长的直尺12.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B. 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始终存在C. 误差不能避免,但是可以尽量减小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二、填空题13、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时间的主单位是,实验中,测量长度常用的工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95c857ba1aa8114431d999.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1.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C)A.18 nm B.18 mm C.18 cm D.18 dm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A )3.(淮安中考)小明坐在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他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A)A.小明旁边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C.沿途的路灯D.迎面驶来的公共汽车4.(益阳中考)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
则下列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D)A.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B.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C.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D.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5.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B)A.10 cm/s B.9 cm/sC.8 cm/s D.7 cm/s第5题图第6题图6.(乐山中考)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 C)A.在0~20 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 s时间内的速度大B.在整个40 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整个40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D.在20~30 s内物体的速度为40 m/s7.(益阳中考)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小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A)A.在第一个10 s内以10 m/s做匀速运动B.在第二个10 s内速度大小不变C.在第三个10 s内前进了300 mD.在前30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第7题图第8题图8.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检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检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d85de2e9e314332386893c8.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检测试题编者按: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搜集发布了初二物理试题: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检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检测试题八年级物理时间:120分钟制卷人:班级学号姓名评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关于声响的发作和传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声响可以在真空中传达B声响在铁轨中比在空气中传得慢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在空气中声响的速度与光的速度相反2、在图1给出的城市路途交通标志中,表示制止鸣笛的是()A B C D3、以下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A.(1)(2)B.(2)(4)C.(1)(3)D.(3)(4)4、小赵同窗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如图2所示是平面镜中的像,那么( )A.小赵同窗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B.小赵同窗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大C.时钟指示的时间是3点正D.时钟指示的时间是9点正5、一名男高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位女高音,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男歌手的响度大,女歌手的音调高B、男歌手的响度大,女歌手的音调低C、男歌手的音调高,女歌手的响度大D、他们的响度一样大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光在平均介质中沿直线传达,光传达的速度是3108米/秒B.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C.我们看到平面镜里所成的虚像,是虚像射出的光进入了人的眼睛D.用一面小的平面镜可以看到人的全身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比物小7、早晨,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那么从正面看去( ) A.镜子比拟亮,它发作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拟暗,它发作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拟亮,它发作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拟暗,它发作了漫反射8、为了在雨后阴沉的夜晚不会踩到空中上的积水,以下的判别中,正确的选项是()A.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C.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都应是水D.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应是水9、以下现象不属于应用超声波的是()A. 蝙蝠飞行是的定向B.医生应用B超给病人反省C. 应用声波清洗精细零件D.优美的小提琴演奏声10、以下各成语所反映的情形中,能说明光反射的是()A.镜花水月B.坐井观天C.空中楼阁D.立竿见影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声响是由发生的,我们能准确判别声响传来的位置,而且听到的是平面的,这是由于效应。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4edb9c7f1922791688e89e.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3×3分)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C.水可以传播声音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4.为了保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5.要改变音叉的音调,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把敲击音叉的橡皮锤改为小铁锤B.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C.用橡皮锤敲击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D.捏住音叉的下面部分后再敲击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影响()A.汽车挡风玻璃上装有一层膜B.小汽车要求其密封性很好C.汽车的排气管上要求装上消声器D.工厂的工人在车间带上耳罩7.弦乐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请调音师进行调音,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在此过程中调音师改变了琴弦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8.在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C.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声音的三要素都不会改变9.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10.下列关于振动和声波的分析正确的是()A.有声波时就一定有振动B.有振动时就一定有声波C.有声波时就没有振动D.有振动时就没有声波11.在雷雨天,发生雷电时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绵绵不绝,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人耳有双耳效应B.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C.光速比声速要大得多D.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1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支架上的乒乓球会弹起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声音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B.左右两只音叉的频率相同,发生了共鸣现象C.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空气中快D.木箱可以传播声音13.利用“B超”可以对病人的内脏进行检测,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对病人的伤害,但我们即使站在“B超”的旁边也无法听到它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A.“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B.“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C.“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大D.“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二、填空题(21×1分)14.我国的北方由于气温太低,居民楼的窗户玻璃全部采用双层玻璃,这样做除了可以使房间温度不致于太低外还可以,使居民能在房内安静地休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ea0561daef5ef7bb0d3c0e.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之答禄夫天创作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3×3分)1.关于声音的发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声带不断地振动才干发声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以上说法都分歧错误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依照计划,我国将在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发生振动C.宇航员虽然不克不及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概况向四周传播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C.水可以传播声音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4.为了呵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成行的是()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5.要改变音叉的音调,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把敲击音叉的橡皮锤改为小铁锤B.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C.用橡皮锤敲击固有频率分歧的音叉D.捏住音叉的下面部分后再敲击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影响()A.汽车挡风玻璃上装有一层膜B.小汽车要求其密封性很好C.汽车的排气管上要求装上消声器D.工厂的工人在车间带上耳罩7.弦乐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请调音师进行调音,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在此过程中调音师改变了琴弦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8.在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C.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声音的三要素都不会改变9.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10.下列关于振动和声波的分析正确的是()A.有声波时就一定有振动B.有振动时就一定有声波C.有声波时就没有振动D.有振动时就没有声波11.在雷雨天,发生雷电时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绵绵不断,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人耳有双耳效应B.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断C.光速比声速要大得多D.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1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支架上的乒乓球会弹起来,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声音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B.左右两只音叉的频率相同,发生了共鸣现象C.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空气中快D.木箱可以传播声音13.利用“B超”可以对病人的内脏进行检测,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的同时又防止了对病人的伤害,但我们即使站在“B超”的旁边也无法听到它发生的声音,这是因为()A.“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B.“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C.“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大D.“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二、填空题(21×1分)14.我国的南方由于气温太低,居民楼的窗户玻璃全部采取双层玻璃,这样做除了可以使房间温度不致于太低外还可以,使居民能在房内宁静地休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26d7a08d15abe23492f4db8.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选择题(13X 3 分)C. 鱼缸一水一鱼D.空气一鱼缸一水一鱼7. 如图所示为一笛子的模型图,用双手按住左边的六个孔后开始吹奏,则只松开A 孔和只松开B 的声音不同在于 ()A. 松开A 孔的音调比松开B 孔的音调 / B . , ; A … 吹奏孔 要高B. 松开A 孔的音调比松开B 孔的音调 | |要低C. 松开A 孔的响度比松开B 孔的响度要大D. 松开A 孔的响度比松开B 孔的响度要小8. 下列实际应用中,没有利用声音携带的信息的是 ()A. 有经验的人选瓷器总是敲一敲分辨音质B. 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的暴风雨C. 我们在深夜看电视时应把音量关小D.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判定固定钢轨的螺丝是否松动9. 闻其声即可辨其人,这是因为 ()A.不同的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B.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调不同C.不同的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D.不同的人声带振动的频率不同10. 现在很多牙医都在使用一种安全、卫生的洁齿技术“超声洁牙”,超声波之所以能够清洁牙齿,其主要原因是 ()A.超声波中含有洗洁净B.超声波能够传递去污的指令C.超声波能使液体振动,使污垢落下D.超声波能发生反射11. 有经验的铁路维修工人只需要用一个铁锤敲打铁轨就可以判断铁轨是否有故障,这是1.物体在1s 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的单位是( A.秒 E.赫兹C.米2. 15c 时,声音在下列哪种介质中传播得最快A.空气 C.钢 3. 在一篇古文中的这样一句话:“余音绕梁, 喜 爱 之 情 ()A.屋梁的振动 E.声音的混响 D.次B.海水 D.软木 三日不绝” ,表达了作者对这里的声音的 由C.声音的共鸣D. 回声4•小敏同学在看到闪电后1.5s 听到雷声,则雷电发生地距小敏的距离为A. 150mB. 510m C . 255m 5. 小明在教室里上课,但从校外的建筑工地上却 的噪声,为了减弱噪声,以下方法可行的是A. 用棉团塞住耳朵B. 将教室的门窗打开C. 将教室的门窗关闭D. 请老师讲课时声音更大一些 6. 玻璃鱼缸内养有金鱼,若轻轻地敲击鱼缸边缘, 信号的主要途径是A.水一鱼 E.空气一水一鱼( 340mD. 传来施工 ( 则会看到鱼被吓走,此时鱼接收到声因为工人听到的声音的哪个要素不同()A •音色 E •音调 C •响度 D.三个要素都有12•医生在给病人检查内脏时,常常会用到听诊器,听诊器的作用是() A •改变声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E. 缩短听者距内脏的距离,使响度更大C. 减少声音的分散,使响度更大D. 使内脏振动时的振幅增大,从而增大响度13•电信局安置的公用电话亭大多采用了一个玻璃罩,隔音效果很好,这主要是利用了玻 璃的() A.不能传播声音 E.能较好地吸收声音C. 能较好地传播声音D.能较好地反射声音二、填空题(22 X 1分)14.从环保的角度看,一切影响人的正常工作、 学习、休息的声音都是,要减弱这种影响,可以米取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 15•—个炸雷震得人们心慌、远处好像有人在拉二胡、一声刺耳的尖叫使喧闹的人们立刻 安静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10个小题,共30分)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新文化运动
C.海水奔腾 D.春风拂面
2.家住三楼的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
C.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
3.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 D.运动员、羚羊、汽车
4.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
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0cm
C.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100mm
D.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l08m/s
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D.超声波、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6.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7、声波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的“能量”的是()
A.用超声波碎石 B.用声纳探海深
C.利用B超做体检 D.利用回声定位
8、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A.20m/s
B.10m/s
C.5m/s
D.无法确定
9、使用复读机学习英语,调节音量按钮时改变了声音的()
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10、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的是()
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喇叭 B.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哗
C.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 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墙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的路程是_ ___m.
16、听到铃声我们自信地走进考场,说明声可以传递;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可以传递
17、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3500次,则它振动的
频率是 Hz,人类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18、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与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
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唱“,这里的低是指。
高是指。
19、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优美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产生的.我们能很容易辨别出二重唱的男声和女声,是因为他们的不同.在医院的走廊和病房通常悬挂“肃静”的警示牌,这种让人们保持肃静的做法属于在处减弱噪声。
三、实验探究题(共24分)
20、(4分)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_____和分度值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
图1 (20题) 图2(21)题 21、(4分)某同学用一把如图2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 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错误之处(至少找出2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6分)小明参加学校田径队进行短跑训练,王老师为了帮他进一步提高成绩,对他的百米成绩进行了分析测试.在每隔20m 处安排了一个计时员,各计时员在发令员鸣枪时起动秒表,跑经指定位置时按停秒表,他们的读数分别是2.9s 、5.5s 、7.9s 、10.7s 、12.8s.通过这些数据可知道: (1)小明跑100 m 的平均速度是 ; (2)小明在第 个20m 速度最快,平均速度是 ;
23、(10分)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如图乙所示,敲击右 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能传声.如果在月球上实验,挂在左边音叉上的乒乓球(填“会”或“不会”)
弹起,这是因为 。
声音的响度越大,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响度与 有关.
23题
四、计算题(两个小题,共20分,需要计算的请写出计算过程。
)
24、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
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示如图所示。
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
(1) 15km 指________________;40指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 ,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km/h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
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李庄最快需要用几分钟?(6分) 25、(10分)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秒后接到回波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传播1530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耳能听到超声波吗?为什么?(3分)
(2)海洋的深度是多少?(通过计算回答,写出计算过程)(4分)
(3)运用声波的反射,能否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