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沪科版初中八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全册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第七章检测卷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黔南)在下列事例中,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A.正在圆形轨道上运动的过山车B.腾空而起加速上升的火箭C.减速进站的火车D.正在匀速上升的电梯2.(·龙东)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A.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B.高速公路上汽车要限速行驶C.人踩到西瓜皮上易滑倒D.跳远运动员跳远时要助跑3.杨扬同学梳理了教材中相关的力学知识,如图所示,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A.在甲图中,所砌墙壁与铅垂线平行时,说明墙壁竖直B.在乙图中,锤柄向下撞击凳子时,锤头由于惯性就紧套在锤柄上C.在丙图中,拉动木块的速度越快,木块和木板间的摩擦力就越大D.在丁图中,用力拉或压弹簧时,弹簧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4.(·乐山)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左端固定在墙上,右端用细线与重力为10 N的木块相连,木块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车上,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现拉动小车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分别是( )A.10 N,水平向右B.14 N,水平向左C.6 N,水平向左D.4 N,水平向右5.(·济宁)下列有关力和运动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速转弯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不可能向上运动C.相互平衡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可能相同D.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6.(·福建)老虎从静止开始加速追赶羚羊,快追上时,羚羊突然急转弯逃脱了老虎的捕捉.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老虎静止时没有惯性B.老虎加速过程惯性增大C.老虎惯性大不易转弯D.老虎惯性小不易转弯7.(·贵港)如图所示,一木块立在光滑的水平平板小车上,并随小车一起沿粗糙的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突然加速,车上的木块将( )A.也跟着小车加速运动B.向左平滑出小车,落地后向左倾倒C.向左倾倒在小车上D.向左平滑出小车,落地后向右倾倒8.将重为G的物体挂于测力计下,使它以大小为v1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再使该装置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加速直线运动,直至速度大小达到为v2.若v1>v2,已知前后两次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不计空气阻力,则( )A.F1可能大于G B.F2一定大于GC.F1一定大于F2D.F1一定等于F29.小明经常与同学进行爬杆比赛,如图甲所示.在某次比赛中,小明向上爬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但“摩擦力-时间”图像漏画了一部分,如图丙所示,若将之补充完整,应是图中的( )甲乙丙A B C D10.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B.甲、乙两图中物体B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FC.甲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FD.乙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0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1.(·青岛)探究牛顿第一定律:12.图甲是商场里常用的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图乙记录了小强乘坐电梯的s-t图像.则他搭乘垂直电梯受到的支持力__ 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搭乘自动扶梯受到的支持力;当随自动扶梯到达扶梯口时,若不小心,则会由于__ __向前倾倒.13.(·河南一模)把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用力在桌面上转动一下,生鸡蛋里面的蛋黄和蛋白是液体,转动时,蛋壳虽然转动起来了,但是里面的液体却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__ __(填“静止”或“运动”)状态,阻碍蛋壳的转动.而熟鸡蛋里外是一体的,不会出现上述情况.因此,更容易转动的是__ __(填“生鸡蛋”或“熟鸡蛋”).14.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手拉着绳子一端,使绳子另一端的小球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此过程中小球受__ __(填“平衡”或“非平衡”)力的作用,当物体的速度大小达到2 m/s时,绳子突然松脱,这时物体在水平面上__ __.15.如图所示,升降机以1 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为500 N,这个人的质量为__ __kg;当升降机以0.5 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是__ __N;当升降机静止在半空中时,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__ 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00 N.(g取10 N/kg)三、作图与实验题(第16题3分;第17题3分;第18题10分;第19题7分;共23分)16.(·绥化)某人站在小车里,随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人的受力示意图.17.(·德阳)如图所示,物块A与平板小车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当小车突然静止时,木块随即在小车的平板上滑行,画出木块滑行过程中受力示意图.18.(·呼和浩特)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让同一辆小车从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如图所示.第一次水平木板上铺有毛巾,第二次铺棉布,第三次直接滑在水平木板上.小车在三种不同的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木板上的不同位置.(1)小车在三个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 __(填“远”或“近”),这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 __(填“小”或“大”).(2)对实验进行分析后可以推测:如果小车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物体将保持__ __运动状态不变.(3)英国科学家__牛顿__对上面的实验进行了科学的推理,并概括出著名的__ __定律.19.(·扬州)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__ __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由此,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A B C甲乙丙(2)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__ __和__ __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__ __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3)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__ __(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__ __对实验的影响.(4)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__ __,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四、综合题(第20题5分;第21题6分;共11分)20.(·济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成为寻常百姓家里的代步工具.小丽的爸爸用汽车送她上学,走到学校附近的路口,向左来了一个急转弯,小丽顿时产生被向右甩出的感觉.请用惯性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21.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G=40 N,F=10 N.(1)求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2)我们知道,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是由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F N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的.物理学中用动摩擦因数μ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则有关系式f=μF N成立.求图中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参考答案1.D2.D3.C4.D5.A6.C7.D8.B9.C 10.A11.相同木板运动理想实验12. 等于惯性13.静止熟鸡蛋14.非平衡做匀速直线运动15.50 500 等于16.如图所示17. 如图所示18.(1)远小(2)匀速直线(3)牛顿牛顿第一(或惯性)19(1)_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重力拉力拉力(3)BAC 摩擦力(4)卡片重力远小于钩码重力20.小丽和车本来是向前运动的,急转弯时,车是向左运动的,而小丽由于具有惯性,会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有“被向右甩出”的感觉.21. (1)10 N (2) μ=0.25第八章检测卷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德州)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大型运输车装有很多车轮B.书包的背带较宽C.滑雪板的面积较大 D.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2.(·衡阳)下列用矿泉水瓶所做的实验中,能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是( )A.两次海绵形变程度不同B.从三孔流出水的喷射距离不同C.用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瓶口,倒立后纸片不下落D.往两空瓶中间吹气,两瓶向中间靠拢3.(·邵阳)邵阳火车站站台上,标有一条安全线.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之外候车,是为了避免乘客被“吸”向列车的事故发生.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 )A.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B.空气流速大,压强大C.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D.空气流速小,压强小4.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活塞式抽水机B.茶壶C.锅炉水位计D.三峡船闸5.(·郴州)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升力是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造成压强差所引起的B.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利用了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减小C.菜刀的刀刃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D.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测出大气压强值6.如图所示为一个家里常见的平底薄壁的玻璃杯,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力为F,压强为p,如果将它倒扣过来放在水平桌面上,则( )A.F不变,p变大B.F不变,p不变C.F变大,p变小D.F不变,p变小7.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酒精或水(ρ酒精<ρ水),B、C两容器中液体深度相同,A中液体深度最低,三个容器的底面积S A<S B<S C,三个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 A、p B、p 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p A =pB <pC B .p A <p B =p C C .p A <p B <p CD .p A >p B >p C8.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A 、B 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相同,A 的底面积大于B 的底面积,A 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 对地面的压力.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m A ′、m B ′分别表示A 、B 剩余部分的质量,p A ′、p B ′分别表示A 、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m A ′>mB ′ B .m A ′=m B ′C .p A ′>p B ′D .p A ′<p B ′9.(·威海)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接触面的压强就一定越大B .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力C .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D .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由于水对坝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10.(·东营)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 、B 两点,已知A 、B 两点压强相等,则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 甲、p 乙大小关系为( )甲 乙A .p 甲<p 乙B .p 甲>p 乙C .p 甲=p 乙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1.(·聊城)如图甲所示,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在__ __作用下,铁桶被压扁了;手握如图乙所示的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中间向下吹气,结果发现两张纸向中间靠拢,这表明气体流动速度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_ __.甲 乙12.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__ __精确地测出了大气压的值;如图所示的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银,水银在A 点产生的压强为__ __ Pa.(ρ水银=13.6×103 kg/m 3,g 取10 N/kg)13.某卫生间的地漏结构如图所示,它能很好地防止下水管内的异味进入卫生间.存水杯和隔离罩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 __.如果地面有足够的水进入存水杯,那么当水不在流动时,水面能到达的最高高度是位置__ __(填图中的序号).14.(·郴州)如图所示,一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底面积为20 cm2.杯中水深10 cm,杯和水的总重力为3 N,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__ __Pa;水对杯底的压力为__ __N. (g取10 N/kg,茶杯杯壁厚度不计)15.如图甲所示,密闭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静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为6 c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__ __Pa;若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如图乙所示,那么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__ __.甲乙16.在海拔2千米以内,可以近似地认为海拔每升高12米,大气压变化1毫米汞柱.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__ __(填“降低”“不变”或“升高”).若海平面处的大气压为p0,则海拔为h(h<2 000 m)处的大气压p h=__ __(只写解析式,不要求带单位).三、实验题(第17题8分;第18题10分;共18分)17.(·岳阳)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甲、乙、丙所示.甲乙丙丁(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__ 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 __.(3)由乙、丙实验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__ __.(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__ __p丁(填“>”“<”或“=”).18.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实验中,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__ __.(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 __(填“有关”或“无关”).(3)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结论是:__ __.(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 __两图进行对比.(5)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 __.四、计算题(每题9分;共18分)19.(·锦州)如图所示,平底烧瓶的底面积为50 cm2,内装400 mL煤油,煤油的深度为10 cm,烧瓶放置在表面积为100 dm2的水平桌面上,容器自重和容器的厚度均可忽略不计(g取10 N/kg,煤油的密度ρ煤油=0.8×103 kg/m3).试求:(1)煤油对烧瓶底的压力;(2)桌面受到的压强.20.(·云南)目前,世界上能够制造潜水深度6 000米潜水器的国家仅有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我国研制的“蛟龙号”潜水器曾经载人深潜7 062米,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记录.取ρ海水=1.0×103 kg/m3,1个标准大气压值取1.0×105 Pa,求:(1)在7 000 m的深度,潜水器受到的海水压强为多少,合多少个标准大气压;(2)若“蛟龙号”上有一个50 cm2的观察窗,在7 000 m深度时观察窗受到的海水压力为多大;(3)若“蛟龙号”从7 000 m深度上浮至水面用时6小时56分40秒,它上浮的平均速度.参考答案1.D2.C3.A4.A5.A6.A7.C8.D9.D 10.A11.大气压小 12.托里拆利 1.36×10413.连通器 2 14.1 500 2 15.600 变大16.降低 p0-h1217.(1)海绵的凹陷程度(2)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书包背带做得扁而宽可以减小对肩膀的压强(4) =18.(1) U形管压强计 (2)无关(3)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 乙、丙 (5)相等19.(1)4 N (2)640 Pa20.(1) 7×107 Pa;700个标准大气压(2)3.5×105 N(3)0.28 m/s第九章检测卷一、选择题1.一物体在弹簧测力计下,示数为8 N,当它浸入水中时,示数为3 N,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 A.3 N B.5 N C.8 N D.11 N2.如图所示是我国研制的7 000米载人深潜器.有关深潜器下潜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浮力大于重力B.海水对壳体的压力差越来越小C.海水对壳体的压强越来越大D.海水对壳体的压强保持不变3.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在海里受到的浮力大些B.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小,所受的浮力就越小C.漂浮的物体比沉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D.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大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4.将一个小塑料泡沫块和一个大铁块同时浸没水中,发现小塑料泡沫块在水中上浮,而大铁块在水中下沉.则它们在水中( )A.小塑料泡沫块受到的浮力大 B.大铁块受到的浮力大C.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不能确定谁受到的浮力大5.(·河池)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其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用p表示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F浮表示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它们随时间t变化的大致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6.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后,在乙容器内放入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内放一个小球悬浮在水中,此时,甲、乙、丙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B.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不相等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将上浮7.密度为0.8×103 kg/m3的实心木块,轻放于足够深的水中,木块静止后,浸入水中的体积与木块体积之比为( )A.4∶5 B.4∶1 C.1∶4 D.1∶18.(·株洲)如图,将薄壁玻璃杯倒扣在水面上,漂浮时玻璃杯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1,杯子中空气柱的高度为h2,水的密度为ρ,玻璃杯的横截面积为S,g为已知常数,则玻璃杯受到的重力为( )A.ρgSh1 B.ρgSh2 C.ρgS(h1+h2) D.ρgS(h2-h1) 9.(·大连)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将材料相同的a、b两个实心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a球体积大于b球体积.静止时,a球漂浮在液面上,b球悬浮在液体中,a、b两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10.(·眉山)如图所示,将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某种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中,木块静止时,有1/4的体积露出液面,此时液面比放入木块前升高了2 cm,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化了160 Pa(g 取10 N/kg).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液体的密度是0.8×103 kg/m3 B.木块的密度是0.6 g/cm3C.木块受到的浮力是6 N D.使木块完全浸没需要4 N向下的压力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一个小球静止在水中,它所受浮力的方向是__ __;如果剪断绳子后,小球漂浮在水面上,它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原来相比将__ 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2.(·淮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航母001A已经顺利下水,航母的总质量为6.5×104吨.当航母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是__ __N,此时航母排开水的体积为__ __ m3(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13.(·泰州)小明用细线系住重为5 N的物体,使其一半体积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2 N ,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_ __ N .将物体浸没在水中,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_ __ N ,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为__ __ m 3;松手后,物体将__ __(填“上浮”“悬浮”或“下沉”).(g 取10 N/kg)14.(·襄阳)如图,当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时,把实心物块缓慢放入杯中,物块漂浮,静止后溢出液体的质量为m 1;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的液体时,把同一物块缓慢放入杯中,物块沉底,静止后溢出液体的质量为m 2.则物块的密度为__ __.15.(·杭州)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别与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相连,向容器内倒入某种液体,待液体和球都稳定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情况,乙球下方弹簧长度等于原长.(1)这三个球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是__ __(填字母);A .F 甲<F 乙<F 丙B .F 甲>F 乙>F 丙C .F 甲=F 乙=F 丙(2)这三个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__ __(填字母);A .ρ甲<ρ乙<ρ丙B .ρ甲>ρ乙>ρ丙C .ρ甲=ρ乙=ρ丙(3)其中__ __(填“甲”“乙”或“丙”)球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相同.16.如图所示,把一个边长为10 cm 的正方体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木块有35的体积浸入水中,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是__ __N ,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__ __Pa ,木块的密度是__ __kg/m 3.(g取10 N/kg)三、实验题17.(·岳阳)下图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过程及数据.(1)如图甲,物体重__ __N ;(2)如图乙,把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2 N ,物体受浮力的大小为__ __N ;(3)分析甲、乙、丙三图所示实验数据可得:物体受浮力的大小与__ __有关;(4)若要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选择图中__ __(填字母)两个物体,并将它们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测出其所受浮力的大小来进行比较.18.(·南通)小华利用浮力知识测量橡皮泥的密度.A.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B.将橡皮泥捏成碗状,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橡皮泥漂浮,用烧杯接住溢出的水.C.测出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m1,如图.D.将该橡皮泥取出捏成团,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橡皮泥沉底,用另一相同的空烧杯接住溢出的水.E.测出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m2.(1)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 __调节.由图可知m1=__ __g.(2)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 __.(用含有m0、m1、m2、ρ水等物理量的式子表示)(3)操作B、D中橡皮泥所受浮力分别为F B、F D,则F B、F D的大小关系是:F B__ __F D,请写出你的推理过程:__ __.四、计算题19.如图所示,一密度均匀,质量为6 kg,底面积为600 cm2的长方体木块漂浮在静止的水面上,g 取10 N/kg,求:(1)水对木块产生的浮力大小.(2)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3)水在木块下表面上产生的压强大小.20.如图甲所示,圆柱形容器中盛有适量的水,其内底面积为100 cm2.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挂着一个正方体花岗岩,将花岗岩从容器底部开始缓慢向上提起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花岗岩下底面距容器底部的距离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N/kg)求:甲乙(1)在花岗岩未露出水面前所受水的浮力大小;(2)花岗岩的密度;(3)从开始提起到花岗岩完全离开水面,水对容器底部减小的压强.参考答案1.B2.C3.D4.B5.A6.A7.A8.D9.D 10.D 11.竖直向上变小12.6.5×108 6.5×10413.2 4 4×10-4下沉14.m1m2·ρ15.(1)C (2)A (3)乙16.6 600 0.6×103 17.(1)4.2 (2)1 (3)液体的密度(4)C、D18.(1)左 32 (2)m1-m0m2-m0·ρ水(3)>操作B中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F B等于物体的重力;操作D中物体沉在水底,所受浮力F D小于物体的重力,橡皮泥在这两个过程中形状变化而重力不变,所以F B>F D19. (1) 60 N (2) 0.1 m (3) 1×103 Pa20. (1) 2 N (2) 2.8×103 kg/m3 (3) 200 Pa第十章检测卷一、单选题1.“引体向上”是近年来各地体育中考新设的男生考核体育锻炼项目,如图所示,为了尽可能正确地估测某位同学引体向上运动的功率时,下列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正确的是()①人体的质量m;②单杠的高度H;③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h;④做引体向上的时间t;⑤引体向上的次数n;⑥n次引体向上的总时间T.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⑤⑥D.①②⑤⑥2.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钳子B.镊子C.天平D.筷子3.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物体A和B下端同时挂一个相同质量的钩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B.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C.杠杆仍能平衡D.无法判断4.“引体向上”是近年来各地体育中考新设的男生考核体育锻炼项目,为了尽可能准确地测量某位同学引体向上运动的功率,在下列物理量中,①人体的质量m;②单杠的高度H;③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h;④做1次引体向上的时间t;⑤引体向上的次数n;⑥引体向上的总时间T.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A.①③⑤⑥B.①②⑤⑥C.①③④D.①②④5.要提高某机械的机械效率,应该()A.减小外力所移动的距离B.减小额外功占总功的百分比C.减小总功D.减小外力6.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物体A和B下端同时挂一个相同质量的钩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B.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C.杠杆仍能平衡D.无法判断7.有一人用一滑轮组分别将1000N和2000N的物体匀速提高相同的高度,动滑轮重200N,绳重及摩擦都不计,则在上述两种情况中()A.人做的额外功相等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C.人做的总功相等D.人做功的功率相等8.均匀木条AOB,形状如图所示,已知AO=BO,在O点系一线悬挂起来,使AO段处于水平后放手,放手后木条将()A.A端下沉B.B端下沉C.保持原状不变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9.体重相同的两位同学分别以0.5m/s和1m/s的速度上楼,则它们做功的功率之比是()A.1:2B.2:1C.1:1D.1:410.壮壮体重600N,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使物体A匀速上升5m,已知物体A重为800N,壮壮作用在绳端的拉力大小为500N,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平地面对壮壮的支持力做功为6000JB.壮壮做的有用功为3000JC.壮壮拉力的功率为250W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二、多选题11.如图所示,拉力F=80N,物体重力G=120N,不计摩擦和绳重.若将物体匀速提高1m,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拉力做的有用功为80JB.动滑轮的重力为40NC.拉力做的总功为120J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12.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滑轮装置分别将物重相同的货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摩擦和绳重,且滑。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第一章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1.在众多的科学巨匠中,被后人誉为实验物理学先驱的科学家是()。
A.哥白尼 B.伽利略C.爱因斯坦 D.牛顿2.下列不属于科学研究的是()。
A.苹果落在牛顿头上,发现万有引力B.瓦特好奇水沸腾,发明蒸汽机C.麦哲伦航海探险,发现地球是圆的D.小明到杭州旅游,发现西湖十景3.把一端削尖了的铅笔,用左、右两手拇指将其夹住,夹法如图所示,则()。
A.左手拇指较痛B.右手拇指较痛C.两手拇指一样痛D.两手拇指都无感觉4.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不断地发现并提出问题B.任何实验资料都要保密不宜交流C.制定尽可能详细的实验计划D.大胆地猜想和假设5.如图所示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中,哪一个不属于力学中的知识()。
6.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后,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前,通常要做的工作是()。
A.对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B.准备器材收集证据C.评价收集到的证据D.提出新的探究问题7.在比萨斜塔上用实验驳斥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的科学家是()。
8.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陈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
陈明的行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D.交流合作、评估9.目前,全球的气候均在变暖,近15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1 ℃,这个数字在气象学上是个不可忽略的大数字。
对这种现象,有些科学家认为:可能是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
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 D.分析与论证10.(多选)在探究过程中,没有为后人留下值得永远高扬的科学精神的科学家有()。
A.伽利略坚持认为地球在转动B.爱因斯坦和玻尔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量子力学大论战C.亚里士多德落体观点D.居里夫人锲而不舍,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11.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明了蒸汽机……在讨论这些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时,4位同学分别讲了如下的看法。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章功与机械能》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章功与机械能》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45分钟)第一节机械功1.小明利用寒假体验了“冰雪旅游”,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把团好的雪球举起来,人对雪球做功B.抛出去的雪球继续向前飞行的过程中,人对雪球做功C.举着雪球不动,人对雪球做功D.小明滑雪时从高处下落的过程中,没有力对小明做功2.小明从地上拿起一个鸡蛋并把它缓缓举过头顶,所做的功约为 ()A.0.1焦B.1焦C.10焦D.100焦3.北京冬奥会冰壶项目,比赛所用冰壶的质量为20 kg,某次投掷时运动员用12 N的水平恒力将冰壶从出发点A点推至B点后放手,放手后冰壶继续滑行至O点停止。
冰壶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为2 N,从A点到O点用时12 s,则A点到O点运动过程中,冰壶的平均速度为m/s,这次投掷过程中运动员对冰壶做的功为J,冰壶克服摩擦做功J。
4.(多选)某建筑工地上,一台起重机将两种材料同时从地面竖直匀速起吊送至两个不同的高度,整个过程中起重机提升材料所做的功W与提升高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g=10 N/kg) ()A.两种材料总质量为1.5 tB.两种材料总质量为3 tC.吊到40 m高处的材料质量为1 tD.吊到40 m高处的材料质量为1.5 t5.如图,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斜面AB、AC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拉到顶点A,拉力F1、F2做功分别为W1、W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F1<F2W1>W2B.F1>F2W1=W2C.F1>F2W1>W2D.F1<F2W1=W26.如图所示,小王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同一木块先后以速度v1和v2沿同一水平木板匀速直线滑动相同的距离,且v1>v2,则第一次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第二次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第一次拉力做的功第二次拉力做的功。
(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物理课上,喜欢动手的小明帮助老师搬运实验器材,器材所受的重力为20 N,距离讲台的水平距离OM=1.2 m,距离讲台面的高度ON=0.8 m,如图所示。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同步达标试题及答案(全册).docx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二章达标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某同学的身高是176.4;一本书的厚度大约为1;人步行的速度约为4.5;正常人心脏跳动10次的时间大约是9。
2.50 mm=m; 5.8 km=m;0.02 h=s ;30 m/s= _______________ km/h。
3.如图所示,我国先后发射的“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两个飞行器在太空中自行交会对接,之后,它们一起绕着地球高速飞行。
此时,它们相对于地球是(填“运动”或“静止”)的。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 12 3I 、 W甲乙(第3题)(第4题)4.如图所示,符合长度测量要求的是(填“甲”或“乙”)。
5.在测量过程中,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还有差异,这个筹异叫。
小明用一刻度尺对某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多次测量,测量值分别是36.3 cm、36.4 cm> 39.4 cm> 36.2 cm,其中错误的是,此物体的长度应记作6.随着中国高铁铁路的飞速发展,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和谐号”列车从合肥南站出发行驶到北京南站全程为980km,行驶时间只需约4h,则列车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 km/ho7.图中利用频闪摄影记录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时间间隔为7,则图中1、4两点之间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用所给字母表示)8.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运动,其路程s跟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大小之比为6050403020105 10 15 20 25 30t/min9.小李同学在百米赛跑时,在前8 s内加速跑完了36 m,接着保持8 m/s的速度跑完全程,则他百米赛跑的成绩是s,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 m/so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0.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章功与机械能》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章功与机械能》单元检测卷及答案(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小华参加校外劳动时,经历了如下过程:①她用力搬一筐玉米,未能搬起;②她又用力推筐,仍未推动;③在小明的帮助下,他们将这筐玉米抬起并放到手推车上;④接着他们用水平力推着手推车沿水平路面前往仓库。
则 ()A.①中小华对这筐玉米做了功B.②中小华对这筐玉米做了功C.③中他们对这筐玉米做了功D.④中他们对手推车没有做功2.如图所示,小明沿滑道从顶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小明的 ()A.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B.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D.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小3.如图所示,用F=20 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40 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推力F 对物体做了80 J的功,则在这一过程中 ()A.重力做的功为80 J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40 NC.物体运动了2 mD.物体运动了4 m4.如图甲所示的地面清洁机器人质量为3 kg,机器人在水平地面运动时所提供的推力与速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N/kg),则该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以1.8 km/h 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推力的功率是 ()A.180 WB.100 WC.75 WD.60 W5.如图所示为某次比赛中足球的运动轨迹,关于其能量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球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足球下落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足球上升过程中,动能减小但机械能增大D.足球下落过程中,动能增大但机械能减小6.杂技是我市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名片,也是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图是杂技表演中男演员举着头上顶碗的女演员,并在舞台上保持静止的情景。
关于此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女演员相对于男演员是运动的B.女演员对头上的碗没有做功C.男演员所受的重力与舞台对男演员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女演员对男演员的压力与男演员对女演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7.一定质量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物体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第七章检测卷(100分45分钟)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将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1.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所受的多个力中,有一对大小均为15 N的平衡力,当这对力突然消失后,该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不改变(选填“改变”或“不改变”)。
2.把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用力在桌面上转动一下,生鸡蛋里面的蛋黄和蛋白是液体,转动时,蛋壳虽然转动起来了,但是里面的液体却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选填“静止”或“运动”)状态,阻碍蛋壳的转动。
而熟鸡蛋里外是一体的,不会出现上述情况。
因此,更容易转动的是熟鸡蛋(选填“生鸡蛋”或“熟鸡蛋”)。
3.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必须使用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防止高速行驶的汽车在急刹车时驾驶员由于惯性而被撞伤。
4.有人在匀速前进的火车车厢内的A处向上跳,如图所示,落下后,由于惯性的原因而使此人落在了车厢内的A(选填“A”“B”或“C”)处。
5.小强从井中向上提水,水和桶共重300 N,绳重忽略不计,他匀速向上提水时所用的力的大小等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00 N。
6.如图所示,某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F1已知,请在图中画出另一个力F2的图示。
答案:如图所示7.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一本静止的书上竖直放置一块橡皮,当书突然向右运动时,橡皮将会向左倾倒;如果书表面绝对光滑,上述现象中的橡皮将会保持静止(均选填“向右倾倒”“向左倾倒”或“保持静止”)。
8.有一架直升机重1.5×105N,停在空中时螺旋桨产生向上的举力,这个力是 1.5×105N;当它匀速下降时,举力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用手握住一个重5 N的啤酒瓶,瓶口向上静止在手中,此时手对瓶有一个向上的摩擦力(静摩擦力),已知手对瓶的压力为8 N,则手对瓶的摩擦力f1=5N;当手对瓶的压力增大到10 N时,手对瓶的摩擦力f2=(选填“>”“=”或“<”)f1。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章末测试(一)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运动的世界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行星转动B.鲜花怒放C.骏马奔腾D.枯叶飘落2.下面几个物体中长度最接近6 cm的是()A.排球的直径B.容积为60 mL的墨水瓶的高度C.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D.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3.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所示: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C.乌鸦、老鹰飞行的快慢相同,它们相对静止D.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4.班里的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尺子测量一物理课本的宽,测量结果分别是:17.32 cm、17.34 cm、17.82 cm、17.33 cm,根据数据分析,物理课本的宽度应为()A.17.45 cm B.17.32 cm C.17.33 cm D.17.34 cm5.下图为某小组同学学习长度测量讨论交流的情境,下列关于误差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B.测量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C.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误差是可以避免的D.由于眼睛不可能估计的非常准,所以没有必要估读6.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7.(盐城中考)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下图,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8.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t图像中描述正确的是()9.(泸州中考)龟和兔在路程为s0的一段平直赛道上进行赛跑竞技比赛,它们赛跑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和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比兔先到达比赛的终点C.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总是比龟跑得快D.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比龟的平均速度大10.(济宁中考)甲、乙两人进行100 m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10 m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10 m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 A.同时到B.甲先到C.乙先到D.不能确定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1.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1)如图1所示秒表的分度值为________s,图中秒表的示数为________s.(2)如图2所示小明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正确放置的是________,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12.(哈尔滨中考)百米赛跑时,甲、乙运动员从同一起跑线同时起跑,某时刻位置如图所示,可知运动较快的是________,你这样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昆明中考)小萌同学骑自行车上学途中,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萌是________,若小萌以5 m/s 的速度从家里骑车10 min到达学校,小萌家距学校________m.14.(泸州中考)如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4次“频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频闪照片可判断,该木块做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2位置的距离是________c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m/s.15.(聊城中考)暑假,家住聊城的小明准备乘坐Z308次列车去北京参加青少年夏令营,该车经停车站的信息如下表所示,则该列车从聊城站出发到达北京西站所用时间约为________h.已知聊城站到北京西客站的路程约为490 km,则该车此行程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km/h.三、实验探究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2分,共22分)16.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物块每次均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5100.00(1)物块5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cm/s.(2)物块做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3)实验前,小萌对物块的运动情况作了以下可能猜想:①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①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平方成正比;①物块的平均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①物块的平均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上述猜想中有两个是正确的,它们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序号),并推测:物块自A点开始计时的6 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cm.17.我国是自行车王国,常见的自行车有“28”“26”和“24”等型号,这些型号是按车轮直径的尺寸命名的,如“26”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26英寸,1英寸=2.45 cm.(1)“26”型号车轮的直径是________m,周长是________m.(2)给你一把量程为2 m的卷尺和一辆“28”型自行车,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案测量学校跑道的长度,请你写出测量步骤,并用适当的符号表示你测得的物理量:①用卷尺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算出车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用红布条在自行车车轮上做一个记号(或用气门芯做记号),让记号与跑道的起点重合,推着自行车沿跑道移动一圈,记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跑道长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四、计算题(第18题8分,第19题14分,共22分)18.一辆长150 m的列车,匀速通过长90 m的大桥需10 s的时间,求:(1)这辆列车的速度;(2)这辆列车以同样的速度穿过一条长1 050 m的隧道需要多长时间.19.每位司机都有一个反应时间,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发现情况到开始采取措施制动刹车所需要的时间.如果一位司机的反应时间约为0.5 s,当他驾驶的汽车以54 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而采取紧急制动刹车动作后,由于惯性的原因汽车继续向前滑行了大约4 s后停止,汽车在这4 s内的平均速度约为8 m/s.求:(1)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有多长;(2)司机采取紧急制动刹车动作后,汽车继续向前滑行的距离有多长;(3)假如司机发现的情况是你正欲横穿公路,则你应在距离汽车至少多少米的位置开始横穿才能保证安全通过.章末测试(一)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运动的世界1.B 2.B 3.B 4.C 5.B 6.D 7.A 8.A 9.D 10.B 11.(1)0.5 217.5 (2)B 3.40 cm 12.乙 相同时间内,乙运动的距离长 13.静止的 3 000 14.匀速 1.80 0.9 15.3.5 140 16.(1)20 (2)变速(3)① ① 144 17.(1)0.637 2 (2)①自行车车轮的直径D ①周长C =πD ①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圈数n①s =nπD 18.(1)列车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s 1=s 车+s 桥=150 m +90 m =240 m 则列车速度:v =s 1t 1=240 m 10 s =24 m/s (2)列车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s 2=s 车+s 道=150 m +1 050 m =1 200 m 则列车以同样速度穿隧道的时间:t =s 2v =1 200 m 24 m/s =50 s 19.(1)汽车行驶的速度:v =54 km/h =15 m/s 由v =s t可得,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 =vt =15 m/s×0.5 s =7.5 m (2)汽车继续向前滑行的距离:s′=v′t′=8 m/s×4 s =32 m (3)保证安全通过公路时,距离汽车的距离:s″=s +s′=7.5 m +32 m =39.5 m章末测试(二) 声的世界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来宾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发声体一定在振动B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温度有关D .发生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声音的音色不同2.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A .音色B .音调C .响度D .声速3.2016年10月26日,意大利中部接连发生5.4级和6.1级地震,现场房屋受损严重,关于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震波主要是超声波B .地震波不能传递信息C .地震波是由震源振动产生的D .地震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但破坏能力大4.下面关于声音的四幅图片的说明,正确的是()A .图片a 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次声波导航B .图片b 表明月球上的宇航员能直接交谈C .图片c 所示的隔音墙表明噪声可以在声源处减弱D .图片d 表示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5.(娄底中考)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孩子们很容易辨别出爸爸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爸爸声音的音调不同B .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C .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D .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快6.飞机黑匣子发出频率为37.5千赫兹的脉冲信号,用录音磁带记录下来正常播放,人耳是不能直接听到的.下列措施能够帮助人耳听到这一声音的是()A.慢速播放B.快速播放C.放大音量D.减小音量7.(临沂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仍能听见音乐,说明水能传声B.江泉高架路两侧建有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鼓发声的音色不同D.医学上用超声波碎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8.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D.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就高9.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奏钢琴时,是琴的振动产生声音B.音叉与钢琴的响度相同C.音叉的音调比钢琴的高D.音叉与钢琴的音色相同10.最近两年,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造成人员伤亡.搜救人员在搜救过程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所示,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3分)11.(梧州中考)“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如图所示.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非常好玩.“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虽然语义相同,但由于两种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你讲话的声音是靠你的声带________产生的.12.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也能听到岸上教练员的口令,说明不仅空气可以传播声音,________也可以传播声音.由此可以判断,若把正在发声的音乐铃用密封袋封好后浸没在装满水的容器里,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13.架子鼓(又名爵士鼓)是一种打击乐器,雏形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时期.如图所示,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鼓声是通过________传到台下观众的耳朵,当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__(填“加快敲击频率”或“绷紧鼓皮”)可以使音调升高.14.现代城市的主要街道上都会设置噪声监测设备.如图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59.1的数字,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附近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字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15.夜深了,把电视的声音关小点,举手之劳却能够给邻居营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这不仅是为了保障邻里和睦,还是我们懂得体谅、尊重他人的良好个人素质的一种表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是从________减小噪声,从声音的特性的角度分析,这是减小声音的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第16题8分,第17题12分,共20分)16.如图是真空铃实验装置,把正在响着的铃放在玻璃罩内,可以清楚地听到铃声.(1)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将会减小;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铃声将会________;抽气机若把罩内空气全部抽去,当你靠近玻璃罩时几乎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我们可以由此推理出________________.(2)如图所示,实验时没有将闹铃直接放于玻璃罩的托盘上,而是放于塑料泡沫之上,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在学习吉他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如表所列的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如果选用编号为A、D、F的琴弦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__;(2)为了验证猜想2,小明选用了编号为C、H、I的琴弦进行实验,他这样的选择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验证猜想3,请填如表中所缺数据:长度为________cm,横截面积为________mm2;(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第18题9分,第19题8分,共17分)18.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图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2)在长为884 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43 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时气温约为15 ①)19.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若火车速度为80 km/h,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 m/s,司机在鸣笛后2 s时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山崖反射的回声,则鸣笛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是多少?章末测试(二)声的世界1.B 2.A 3.C 4.D 5.A 6.A7.C8.C9.A10.C11.音色振动12.液体能13.响度空气绷紧鼓皮14.响度增大15.声源处响度16.(1)变大不能真空不能传声(2)减弱声音通过托盘底座传出17.(1)2(2)不合理C、H、I琴弦的材料、横截面积不同(3)80 1.02(4)选取材料、长短、横截面积相同的琴弦,调整它们的松紧程度不同18.(1)①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①声音在固体的中传播速度一般比液体、气体中大.(2)t 1=s v 1=884 m 340 m/s =2.6 s t 2=t 1-Δt =2.6 s -2.43 s =0.17 s v 2=s v 2=884 m 0.17 s =5 200 m/s 查表知,金属管是由铁制成的. 19.火车的速度v 2=80 km/h =2009m/s 由公式v =s t得火车鸣笛后2 s 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路程为:s 1=v 1t =340 m/s×2 s =680 m 2 s 内火车前进的距离为:s 2=v 2t =2009 m/s×2s =4009 m 根据关系式:2 s =s 1+s 2;火车鸣笛时距隧道口距离为:s =s 1+s 22=680 m +4009 m 2≈362.2 m章末测试(三) 多彩的光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葫芦岛中考)2016年5月9日19时12分左右,“水星凌日”的天象于21世纪第三次出现.如图所示,水星如一颗小黑痣从太阳“脸上”缓慢爬过.它的形成与下列光现象原理相同的是()A .小孔成像B .河水看起来变浅C .海市蜃楼D .水中荷花的倒影2.如图,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时()A .反射角等于60°B .折射角大于反射角C .折射角等于反射角D .以上说法都不对3.(恩施中考)自恩施州大量开展“六城”同创活动后,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河道两岸景色宜人,河水清澈见底.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翠绿的树叶——绿色的树叶反射了绿色的光B .房屋在河里的倒影——光的反射现象C .岸上的人看到清清河水里的鱼——光的直线传播D .各个方向能看到醒目的广告牌——漫反射4.(临沂中考)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15°时,反射角也为15°B .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C .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D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5.(郴州中考)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小明同学没有把薄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 ,发现()A .蜡烛A 的像总是与蜡烛B 完全重合B .蜡烛A 的像总偏向蜡烛B 的上方C.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下方D.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像总在同一水平面上6.(河南中考)如图为小李用照相机拍摄的石拱桥照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B.桥的倒影看起来比桥暗,是由于一部分光折射到了水中C.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D.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7.小明在一个玻璃杯的后方放置一张画有两个箭头的白纸,如图甲所示;当向玻璃杯中注水至两箭头中间时,观察到图乙所示情景,透过杯中水看到的箭头却是一个反向且变长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看到的两个箭头是实像B.图乙中看到下面的箭头反过来的现象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C.图乙中看到下面的箭头变长了,说明装水的杯子相当于放大镜D.图乙中看到下面的箭头反过来的现象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8.(钦州中考)如图所示是人眼看到池底某点的光路,其中正确的是()9.(天水中考)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 cmB.当u=12 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0 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动到24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10.如图所示,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A.0.7 m B.0.3 m C.0.4 m D.0.1 m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1.实例:①从上面观赏鱼缸中的鱼;①电影屏幕上的画面;①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胚芽;①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柳树的“倒影”,能看到虚像的是________(填序号);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________(填序号).12.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角的度数为________,折射角的度数为________,界面AB________(填“左”或“右”)方是空气.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最后________(填“入射角”或“折射角”)先增大到90°.13.身高为1.7 m的小华站在大穿衣镜前1 m处,通过看自己在镜中的像整理自己的服饰,则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m;若她以0.5 m/s的速度沿着与镜子平行方向行走了3 s后,则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m,此时的像高________m.14.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__.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近视眼应佩戴由__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15.(呼和浩特中考)学习透镜知识时,秦老师与同学们发现照相机、投影仪与放大镜,在距离、成像等方面有差异,经过讨论,确立了探究课题“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倒正跟________(填“物体的大小”或“物距”)有什么关系”,小敏同学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移动光屏能承接到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与上面研究过的________成像原理相同;若想让所成实像变大些,可将蜡烛适当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三、作图题(8分)16.(1)(菏泽中考)光线L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图中要显示作图痕迹).(2)(鄂州中考)如图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重合,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中光线在凸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以及图中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四、实验探究题(第17题6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共30分)17.(北海中考)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的反射光OF的径迹.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实验并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实验数据如表,请完成下列问题:(1)要测量反射角,在图中应测量①________;(2)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若将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上看不见反射光线,由此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_内;(3)观察实验数据总结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时,发现表格中有一个反射角的读数有误,是________°这个角.18.(葫芦岛中考)小琳在照镜子时发现,她靠近平面镜,像也靠近平面镜.于是她想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她按图甲摆放器材,进行实验.(1)她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确定________.(2)实验中,她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在玻璃板的________(填“A”或“B”)侧观察,直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改变A的位置,重复实验,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实验数据如表,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4)小琳将图甲中的玻璃板换成平面镜,垂直于纸板放置(如图乙所示),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她用激光笔沿硬纸板EO照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反射光线沿OF射出,则①NOF________①EON(填“>”“<”或“=”).(5)小琳又让入射光线沿着FO入射到O点,看到反射光线沿OE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葫芦岛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为了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中央,使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2)倒立、放大、实像正立、放大、虚像①根据上表信息,试判断:当物距u=25 cm时,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①根据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得出第4次实验的像距v=________cm;①第5次实验,要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眼睛应与蜡烛在凸透镜的________(填“同”或“异”)侧;①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得出,________倍焦距处是放大与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章末测试(三)多彩的光1.A 2.D 3.C 4.C 5.B 6.C7.B8.D9.D10.D11.①①①①12.30°45°右折射角13.22 1.714.凸透镜缩小凹15.物距缩小照相机靠近16.(1)(2)17.(1)NOF(2)同一平面(3)5818.(1)像的位置(2)A像和物的大小相同(3)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5)光路是可逆的19.(1)同一高度(2)①缩小①可逆30①异①2章末测试(四)质量与密度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要求较准确地测出80 cm3的酒精,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中,最合适的是()A.量程50 mL,最小刻度5 ml B.量程50 mL,最小刻度2 mLC.量程100 mL,最小刻度10 ml D.量程100 ml,最小刻度5 mL2.下列与实际生活相符合的是()A.一张邮票的质量约为50 mg B.一枚1元硬币的质量约为100 mg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00 kg D.一只羊的质量约为200 kg3.电影《唐山大地震》作为一个非传统意义的灾难片,为了真实表现那场毁灭一座城市和几十万人生活的灾难,不计成本打造地震场面,重现那“天崩地裂,房屋倒塌”的场面.但在实际拍摄中,倒塌的墙体等并不会伤害演员,砌成这种墙体的物块最有可能是()A.泥土砖块B.金属块C.泡沫塑料块D.水泥砖4.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B.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C.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5.用质量相同的铅、铜、铁、铝制成同体积的四个球(ρ铅>ρ铜>ρ铁>ρ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铅球一定是实心的B.铜球一定是空心的C.四球都是空心的D.四球都是实心的6.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发现同学们要用的篮球差气,于是他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当篮球变圆后,仍继续给它打气,则篮球内气体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过程是()A.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增大B.质量增大,体积不变,密度增大C.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不变D.无法判断7.(枣庄中考)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所示.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题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题第一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现象的是( )A.饮料罐只有一个小孔时,里面的液体不易倒出B.将筷子放入水中,筷子似乎被水“折”断了.流淌的江河可以奔腾咆哮、冲垮河堤D.一声“喷嚏”可能导致雪崩2.如图1所示的纳西族东巴象形字中,哪一个不属于力现象的知识( )图13.下列科学家和其主要贡献连线正确的是( )A.哥白尼——万有引力B.伽利略——量子力学.牛顿——运动定律D.爱因斯坦——电磁感应4.科学家思考问题的一般过程涉及( )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B.交流与合作、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D.以上一般都要涉及5.2017•济南长清二模做作业时写错是常有的现象,小军在使用橡皮擦错别字时发现,用力擦字时字迹擦得干净,用力小了字迹擦不干净。
针对这一现象,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问题( ) A.字迹擦得干不干净与所用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B.为什么用的力越大字迹擦得越干净?.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D.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6.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
“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与假设 B.提出问题.进行实验 D.分析与论证7.科学探究一般包括多个环节,在体育课的掷铅球活动中,有同学认为“铅球”可能是铁制作的,于是同学们从实验室借磁体吸一下,看是否相吸。
“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哪一个环节(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D.分析与论证8.在探究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时,同学们提出放入回形针的数量可能与水的温度有关的猜想,为了验证这个猜想,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A.在形状不同的两个杯子中装相同的水,观察能放入的回形针的数量B.在材料不同的两个杯子中装相同的水,观察能放入的回形针的数量.在两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温度不同其他都相同的水,观察能放入的回形针的数量D.只要水的温度不同,其他条件无所谓,观察能放入的回形针的数量9.在科学探究中对“交流与合作”这一环节你的看法是( )A.应该尽量回避,资料保密B.应该大力提倡,资共享.可有可无,不影响探究D.有困难时才要交流二、填空题10.A.星光闪烁;B.锣鼓喧天;.雪花飞舞;D.灯红酒绿。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20分)1.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逃生锤的锤头很尖 B.在铁轨下面铺枕木C.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D.图钉帽的面积做得较大2.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下左图探究实验。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2题)(4题)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3.图所示的装置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船闸B.高压锅C.轮船D.注射器4.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液体,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甲,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乙,液面高度如上右图所示。
液体内A、B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其压强分别为p A、p B。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ρ甲>ρ乙,p A=p B B.ρ甲>ρ乙,p A<p BC.ρ甲<ρ乙,p A<p B D.ρ甲<ρ乙,p A>p B5.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A.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B.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C.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原位置转动180°D.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在同样深度的食盐水中(ρ水<ρ盐水)6.瓶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烷烃和烯烃系列的混合物,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各成分的沸点如表所示,常温下液化石油气很难用尽,瓶内常有残留物。
该残留物的主要成分是()A.乙烷、乙烯B.戊烷、戊烯C.丁烷、丁烯D.丙烷、丙烯7.如图所示,下面列举的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强来工作的是()A.用吸管喝饮料 B.热气球升空C.用高压锅煮饭 D.给病人注射药液8.下列有关物理知识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用吸管喝饮料时,嘴的“吸力”使饮料上升到口中B.水坝修建为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C.轮船通过船闸从下游驶到上游,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D.高原上用普通锅很难煮熟鸡蛋,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越低9.2018年5月14日,川航重庆至拉萨3U8633航班在飞行期间出现挡风玻璃碎裂,导致驾驶舱处于高空低温失压的状态,在空管和机组人员的冷静处理下,飞机安全迫降于成都双流机场。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试卷及答案(全册)
第一、二章综合能力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宋代诗人陈与义有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所涉及的“卧看满天云不动”是因为( ) A.诗人以自己为参照物看云 B.诗人的浪漫情怀所致C.云本来就不动D.诗人以河岸为参照物看云2.小蒋参加中考体育测试,最可能达到的结果是( )A.实心球成绩为40 mB.立定跳远成绩为10 mC.跳绳1 s跳100次D.1 000 m跑步用时4 min3.元旦早晨,小雷在家中发现暖水瓶打开后不冒“白气”,小雷问自己为什么?他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倒了一碗尝尝发现很“烫”.又想到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气”.小雷倒了一碗尝尝这一行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D.交流与合作4.如图所示为测量一个锥体高度的几种方法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5.甲、乙都测量同一本书的长度,甲测量的结果是18.5 cm,乙测量的结果是18.48 cm,那么( )A.甲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如果用力拉卷尺进行测量,那么测量的结果将会偏大B.甲、乙测量的结果不同,必定有一个是错误的C.甲、乙测量的结果都是正确的,都没有误差D.甲、乙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别是1 cm和 1 mm6.如图所示是田径男子100米决赛冠军博尔特冲线瞬间的照片,照片右上角显示的时间为其成绩,根据这些信息( )A.可知博尔特跑得最快B.可排出各选手的最终名次C.不能求出博尔特全程的平均速度D.可知博尔特跑完全程用的时间最长7.某校八年级物理兴趣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0~5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 m/s B.0~2 s内,小车处于静止状态C.2~5 s内,小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5~7 s内,小车以2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8.我们利用一部每秒打点50次的纸带打点计时器记录一个皮球下坠的情况,如图所示,纸带上的记录如下,则皮球下落至地面的平均速度为( )A.0.50 m/sB.0.57 m/sC.0.71 m/sD.0.82 m/s9.成都市内高架快速路陆续建成后,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小李随爸妈坐汽车在某高架快速路上绕城一周,途中他发现很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你认为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甲乙A.以公交站台为参照物,小李是运动的B.汽车行驶过程中,路边的房屋向后飞驰而去,这是因为小李选择了汽车为参照物C.如图甲所示,高架桥路面上所示的数字是对汽车的限速D.期间有十分钟,汽车速度仪表指示如图乙所示,因此这段时间汽车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10.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于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即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 s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 m处③从第3 s开始,v A>v B,5 s末A、B相遇④ 0~5 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③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11.2019年1月3日,中国月球探测器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如图是玉兔二号巡视器正稳步驶出着陆后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此过程中,以月球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______的,以玉兔二号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的.12.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停表的示数为______s.甲乙13.如图所示的刻度尺,其分度值为______.小红用该刻度尺对实际长度为70.0 cm的课桌进行测量,所测得的数据约为66.7 cm.经过分析,导致该测量结果错误的原因可能是.改正错误后,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还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__.14.一架战斗机巡航的速度为500 m/s,合______km/h.军演地点距军用机场的距离为3 600 km,则战斗机从机场起飞到军演地点至少需要h.战斗机飞行过程中需要加油机适时加油,那么,当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的.15.如图所示,左图表示用圆规测曲线长度的一种方法,先将圆规两脚分开,再用圆规脚分割曲线,记下分割的总段数n,然后测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l,那么曲线的长度L=______.甲、乙两同学用上述的方法分别测量同一曲线的长度,他们分别选取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5 mm、10 mm,他们的测量方法、读数、记录、计算均正确,但两人测得的结果却不同,那么,________(填“甲”或“乙”)的测量结果较准确.16.某校同学在水平直道上进行1 000 m跑步比赛.甲、乙两位同学同时从起点出发,甲同学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做匀速运动.乙同学出发后,经过100 s通过的路程是400 m,此时他发现比甲同学落后100 m;接着乙同学以6 m/s的速度追赶,经过50 s没有赶上;然后乙同学发起冲刺,最后比甲同学提前10 s到达终点.则甲同学比赛中的速度为______m/s,乙同学出发后,前100 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乙同学最后冲刺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17.某隧道长930 m,一火车车厢长30 m,正以108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则该节车厢过隧道所需要的时间是______s;该节车厢中某乘客行走的速度为1 m/s,当列车过隧道时,乘客经过隧道的时间至少为______s.18.近几年,不少地区推行的“区间测速”也被作为判定是否超速的依据之一.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如图所示的监测点A、B相距15 km,该路段最高限速120 km/h,则车辆通过测速路段的最短时间为min.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通过两监测点的速度分别为110 km/h和100 km/h,该车在此路段的平均车速为km/h,该车(填“会”或“不会”)被判为超速.三、实验探究题(第19题8分,第20题12分,共20分)19.(1)在测物体的长度时,如图所示的两种读数方式正确的是图.(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时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26.04 cm、26.00 cm、26.02 cm、26.42 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0.小杰和小卫在“探究小车下滑速度与斜面坡度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用带刻度尺的长木板和长方体小木块组装成斜面,斜面的80 cm和30 cm处分别作为小车运动计时的起点和终点,多次练习让小车从起点自由滑下并能顺利通过终点.实验次数小车运动的路程s/m小车运动的时间t/s小车运动的速度v/(m·s-1)立放0.5 1.00.50侧放0.5 2.00.25平放0.5 4.00.125(1)小杰回想知识如下:该实验测量速度的原理是,根据该原理除了图示所用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2)他们通过长方体小木块的立放、侧放和平放三种方式改变斜面的坡度,分别进行了三次实验,测量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实验结论:.(3)实验中的三次实验,小车运动计时的起点和终点均是斜面的80 cm和30 cm处,他们这样设计的目的是.(4)通过该实验的体验,他们给同学们提出建议如下:实验时坡度最好是先小后大,最终坡度不宜过大.坡度不宜过大的原因是.四、计算题(第21题8分,第22题12分,共20分)21.近几年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假期,小明同学乘坐G1619次高铁列车从合肥去黄山旅游,如表所示是G1619次高铁列车时刻表.站次车站到达时间发车时间里程(km)1合肥南—09:0802巢湖东09:2909:31703无为09:4409:461054铜陵北09:5810:001395南陵10:1210:141736泾县10:2410:261947黄山北10:5611:00306(1)G1619次高铁列车从合肥南到黄山北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途中G1619次高铁列车以144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 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0 s,求该列车的长度.22.心电图仪(如图1所示)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或波谷)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 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被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2、图3所示.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60次/min.图1 图2 图3(1)根据甲的心率为60次/min可知,甲每次心跳时间间隔(即图2心电图纸带相邻波峰走纸所用时间)为s.(2)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大小为多少?(3)乙的心率为多少次每分钟?第三章综合能力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小明设计了下列几个实验,你认为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A.发出“啊”的声音,用手指触摸喉咙处B.一边改变管子插入水中的深度,一边用嘴吹管的上端C.敲打铜锣,锣响后用手触摸锣面D.敲击音叉后,将音叉轻轻地接触脸颊2.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声音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40 m/sB.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的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D.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3.小明晚上在睡觉时,将机械式手表放在枕头下面,他的耳朵在枕头上能比在空气中更清晰地听到手表秒针走动时的“嘀嗒”声,该现象说明( )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C.固体传播声音的效果比空气好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音调比在空气中高4.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 )A.响度大B.音调低C.响度小D.音调高5.中国科技馆里有一个“声聚焦”装置,它是一个像锅盖形状的凹形圆盘,如图所示.当小明将耳朵靠近装置的固定架的中心时,远处传来的微小声音就变大了,这是因为“声聚焦”使远处传来的声音在其表面发生了反射而会聚,结果改变了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6.小海在自习课上“吼”了一声,“吼”声达到85 dB,旁边同学的耳朵被震得嗡嗡响,关于他的“吼”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吼”声属于超声波 B.“吼”声传递了能量C.“吼”声属于噪声D.85 dB说明“吼”声响度大7.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中减弱噪声的是(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8.有一种电动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动牙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9.如图所示的四个声现象中,哪两个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 )甲:太空中宇航员需用无线电交谈乙: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丙:听不到真空罩中的电铃声丁:蝙蝠用超声波探测飞行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丙10.下列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B.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判断的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11.如图所示是幼教机器人正在和小朋友进行对话交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能区分机器人和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D.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12.[多选]下表列出了不同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的密度及0 ℃条件下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物质空气氧气铝铁铅密度/(kg·m-3) 1.29 1.43 2 7007 90011 300声音传播速度/(m·s-1)330316 6 420 5 960 2 160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通常大于它在同条件下气体中传播的速度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13.在期末检测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产生的,是通过传入考生的耳朵里.14.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与抽气机相连的密闭玻璃罩内,则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填“增大”或“减小”),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15.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要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扩音”是使声音的变大,较高的“保真度”是要求能较好地保持原声的.16.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可以传递信息的特点.除夕之夜,燃放烟花爆竹时,不少汽车由于受到振动使它的报警声响起,此时汽车的报警声和鞭炮声对于已经入睡的人来说是.17.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减弱噪声.声波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声波传递的一种救援设备,它可以灵敏地接收到物体时产生的微弱的声音.18.端午节期间,小明随父母到山区爬山,他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6 s后听到回声,他们距山崖大约m.声音在空气中以的形式传播.19.小林在物理活动课上用橡皮筋、图钉、宽木片、纸盒等器材制作“四弦琴”,他制作的过程如图所示.制成并进行调节后就可以用它演奏简单的乐曲.请你根据上述情境,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20.口琴是用嘴吹或吸气,使金属簧片振动发声的多簧片乐器,它有上下两排小方格孔,装有多组可自由振动的簧片,气流强迫通过时,灵活的金属舌簧振动发声,来回移动,吹吸不同的孔时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如图所示是将口琴拆开后其内部的琴芯结构,在琴芯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A区的较薄、较短,而C区的较长、较厚.(1)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声时要比较薄、较短的铜片发声时振动(填“快”或“慢”),图中A区是(填“高”“中”或“低”)音区.(2)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琴时,发生变化的是声音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3)当用这种乐器在教室内演奏时,教室外的人也能听出是用口琴演奏的,这是依靠声音的来辨别的.三、实验探究题(第21题8分,第22题6分,共14分)2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可观察到,说明了声音是由产生的.此实验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实验结论,小华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可进行的改进方法是: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乒乓球被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可以传声.在月球上做该实验,则(填“能”或“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起.(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会逐渐.由此推理可知.22.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探究,经过和同学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①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②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③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的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铜600.76B铜600.89C铜60 1.02D铜800.76E铜★★F铜1000.76G钢80 1.02H尼龙80 1.02I尼龙100 1.02(1)为了验证①,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②,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③,表中所缺数据应为、.(2)这个实验运用的物理方法是.四、计算题(第23题6分,第24题8分,共14分)23.甲、乙两人为了测量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甲在铁管一端敲打铁管一下,乙在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传来的声音,第一次是由铁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测得两次声响相隔 0.28 s.已知铁管长102 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则声音在该铁管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多少?24.一辆汽车驶出高速公路后,进入某国道,如图为此国道某直线路段的一处测速仪,测速仪内有能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传感器.在汽车以某一速度v远离测速仪某段距离L=64 m时,测速仪从发出超声波至经汽车反射后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的时间为0.4 s.已知此路段限速为80 km/h,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试计算并说明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第四章综合能力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只有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B.光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108 m/sC.射击瞄准时要“三点一直线”利用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D.光年是天文学上常用的时间单位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透过树丛的光束B.雨后的彩虹C.水中的倒影D.海市蜃楼3.在空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戳一个三角形的小洞,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的塑料薄膜,利用它去观察蜡烛的烛焰,则在半透明薄膜上看到的是( ) A.圆形光斑 B.烛焰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烛焰的正立像4.一本物理教材掉到了地上,小明和小红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它,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理教材是光源,它发出的光射入了人眼B.小明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小红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C.小明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小红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D.小明和小红看到教材都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5.鞋店的地板上,有一块靠墙的平面镜,店员为了方便顾客,通常不会把θ设为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B.人远离平面镜像变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C.由于平面镜较小,所以人在镜中不能形成完整的像D.假设从顾客脚部发出的光线,与平面镜形成40°角;而反射光线进入顾客的眼睛时,和水平线形成70°角,则θ=70°6.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处.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B处,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B.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C.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D.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7.如图所示,A点发出的光通过水面射向B点,光的传播路线为AOB,如果一束激光要从B点射到A点,则激光的入射方向是( )A.BC方向B.BO方向C.BD方向D.以上方向均可8.如图所示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个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B.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C.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D.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9.微距摄影是指照相机通过镜头拍摄与物体等大或稍小的图像.如图所示,这是一个露珠的微距摄影图片,背景是一朵花,露珠中有花所成的清晰的像,拍摄的露珠与实际的露珠等大.照相机光学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拍摄时,露珠在2倍焦距处B.拍摄时,物距等于像距C.露珠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D.露珠相当于放大镜,花在露珠中成放大的虚像10.[多选]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 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 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 ) 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 cm<f<16 cm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 cm<f<32 cm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3分)11.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是.如图所示,现在的时刻是上午十点,在图中(填“左侧”或“右侧”)是东方.12.如图所示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与液面的夹角为30°,且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相互垂直,则反射角是,折射角是.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该液体中的速度.13.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如图所示,他看到的“虾”是由于光的而形成的(填“实”或“虚”)像,真正的虾在水中(填“C”“D”“E”或“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填“B”“C”“D”“E”或“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14.如图所示,平面镜PN与一支长15 cm的铅笔AB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们之间相距20 cm,铅笔的像高为cm;若铅笔绕B点沿逆时针方向转过90°,此时铅笔尖A与其所成像A'间的距离为cm.15.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能看到;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我们能看到.16.小明过生日时,爸爸送给他一个漂亮的琥珀(如图所示),晶莹剔透的琥珀里面静静地“酣睡”着一只小蜜蜂.在灯光下琥珀看起来非常耀眼,这是因为琥珀表面发生(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我们看到琥珀中的小蜜蜂是由光的形成的放大的(填“实”或“虚”)像.17.为了丰富市民业余文化生活,某市开展了“露天电影走进社区”活动.准备放映时,画面超出了整个屏幕,如果你是放映员应将放映机(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同时要(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18.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cm;现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5 cm处(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看到一个(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的像.这时,若给凸透镜“戴”上近视镜,则要想在光屏上看到像,需将光屏(填“靠近凸透镜”“远离凸透镜”或“不动”).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9分)19.如图所示,S'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MN中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确定平面镜MN的位置,并完成SA的反射光路.(请保留作图痕迹)。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配套章节单元达标检测试题(附答案)全册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二章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为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学习习惯,物理老师要求同学们对身边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符合...实际的是( )A.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可达56 km/hB.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为每分钟75次左右C.中学生的身高约160 cmD.教室里的课桌高度为80 cm2. 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快速行驶,一个人在该公路的便道上向东散步,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则人( )A.向西运动B.向东运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3.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 cm、2.36 cm、2.36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2.36 cm B.2.357 cm C.2.35 cm D.2.4 cm4.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不能用速度公式v=st来计算B.平均速度可以表示物体在每时每刻的速度C.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某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D.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5.下列速度—时间图像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6.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的路程之比为1∶2,时间之比为2∶3,则速度之比是( )A.1∶1 B.1∶2 C.4∶3 D.3∶47.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小明在50 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C.小明50 m测试的成绩是7 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 m/sD.1 000 m测试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 m/s、小亮的成绩是240 s,小明更快8.甲、乙两车沿平直的公路通过同样的路程,甲车在前半段和后半段路程上分别以40 km/h和60 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和后半段时间内分别以40 km/h和60 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之间的关系是( )A.甲车大B.乙车大C.一样大D.无法判断9.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全程50 m,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 s,通过后一半路程用了6 s,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 m/s B.4.17 m/s C.6.25 m/s D.5 m/s10.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120 km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0 km/h,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0 km/h,则汽车行驶这120 km( )A.所用时间为2.4 h B.所用时间为2.6 hC.平均速度为48 km/h D.平均速度为50 km/h11.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5 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 mB.整个20 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 m/sC.物体在20 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0~5 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 s内的速度大12.如图所示为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相对于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 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 m处;③从第3 s开始,v A>v B,5 s末A、B相遇;④5 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单元检测卷及答案(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劳动的过程就是一种学习。
某学校劳动教育课堂上,以下劳动场景中,利用了费力杠杆的是 ()2.如图所示,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 g,g取10 N/kg,小萍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A.大于1.5 NB.等于1.5 NC.小于1.5 ND.无法确定大于、等于还是小于1.5 N3.如图所示,这是小明在劳动实践基地体验的场景。
他用160 N的拉力F将重240 N的物体匀速提升2 m。
不计绳重和滑轮组内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定滑轮的作用是省力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6 m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D.提升物体的速度越快,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4.物理学中把机械对重物施加的力与人对机械施加的力的比值叫作机械效益MA,用于比较不同机械的省力程度。
现用图示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
则下列描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与机械效益MA 的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5.如图所示,在200 N的拉力F作用下,用滑轮组将重为300 N的货物匀速提升,在20 s内货物竖直上升了2 m。
不计绳重及滑轮上的摩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400 JB.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30 W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D.此滑轮组提升的货物越轻,机械效率越大6.如图所示,小潘用动滑轮将重为8 N的物体匀速提升,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2 m/s,动滑轮的重力为2 N,忽略绳重和摩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5 s,物体被提升1 mB.经过5 s,小潘做的有用功为5 JC.小潘对绳子的拉力F大小为4 ND.此过程中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7.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帮助汽车脱困,汽车被水平匀速拉动1.2 m时,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1000 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 m/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移动的速度为0.4 m/sB.拉力F做的功为1 200 JC.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 000 ND.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的功率为480 W8.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重物,已知重物质量是30 kg,拉力大小为125 N,物体5 s内上升了1 m,不计摩擦和绳重,g取10 N/kg,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移动的速度为0.6 m/sB.小明同学拉绳子的功率为75 WC.滑轮组所做有用功为600 J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83.3%9.“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则谚语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钢铁中的声速小于在水中的声速B.在水中的声速小于在空气中的声速C.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声音D.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放在玻璃罩中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铃声明显减弱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在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拉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3、“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为0。
1m/s,则我们周围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一名学生提出了下列四个有关的场景,不正确的是()A.教室内学生能更清楚地听到教师的讲课声B.汽车的喇叭不能再起到原来的作用C.管乐队在会场内的演奏效果将变差D.我们听到万米高空传来客机声时,却不能看到该飞机4、唐朝诗人李益有一首诗叫《喜见外弟又言别》,其中描写道:“十年前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从“问姓"中想到起初见的“旧容”,可见声音中有一钟特征让诗人唤起了十年前的记忆,这种特征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5、如图1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他们,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
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A.水振动,水的高度B.水振动,瓶内的高度空气柱C.瓶和瓶内水的振动,水的高度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的高度空气柱6、关于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波是靠介质传播的,它在真空中不传播B.正常人耳能听到振动频率范围约为20Hz到2×103HzC.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15℃时约为346m/s,比在水中传播要快D.声波在不同媒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但保持原有的振幅不变7、在如下图所示的图文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8、下列关于声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声速大B.声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声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中考、高考期间要求学校周围噪声大的单位停工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D.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从环保角度看,噪声一定是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9、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一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10、人对声音的感觉有一定频率范围,大约每秒钟振动20次到20000次范围内,在此范围内能听到声音的条件是()A.只要有发声器--声源就可以B.必须具有声源和空气C.必须有声源和传播声音的介质D.只要有发声物和传播介质,人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听到声音二、填空题(29空,每空1分,共29分)11、如图3所示,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就可以提高声音的(填“音调”或“响度")12、把一条橡皮筋扣在椅背上,用手拉紧,并且拨动它,如图4所示,这时可以听到所发出的声音,它是由引起的。
因此,在人听觉的范围内,任何物体的振动都可以发出。
13、人们用来划分声音的等级,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14、有一物体正在振动,其每分钟振动900次,则这种物体振动是频率是Hz,此声音(选填“能”或“不能”)被人耳听到,因为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在。
15、向一个暖水瓶里灌水,注意听暖水瓶里空气柱发出的声音,实验证明,随着空气柱由长变短,空气柱发出的音调越来越。
16、现代城市在主要街道上装有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装置显示的示数为50.62,这个数字的单位是,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7、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面对面站着也不能交谈,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这说明声的传播需要,采用可以使宇航员互相交谈。
18、弦乐器的音调高低跟弦的、、都有关系,拉二胡时,手指在琴弦上来回移动,是通过来改变音调高低的。
19、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靠传播;在一根足够长的钢管一端敲击,在另一端可以听到次响声。
20、声音的特性有三个要素,分别是、、;其中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越高,音调越。
三、简答题(3小题,共15分)21、动画片《星球大站》中,神鹰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的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
你觉得这段描写符合科学道理吗?说出你的理由。
(4分)22、夜间某校学生已入睡,校园附近有一歌舞厅还在营业,娱乐的人们情绪越来越高涨,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其中晓芸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小鸣同学索性用被子蒙住头,小飞同学气不过,穿好衣服到歌厅去要求将音量放小,请你分析她们减弱噪声的方法是什么?(6分)23、用录音机录下一段自己朗读课文的声音,和同学一起听听这段录音.你认为录来的声音和自己的声音一样吗?别的同学认为一样吗?想想看,这是为什么?(5分)四、探究实验题(2小题,共10分)24、如图5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答:(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得出什么结论?答:25、大军和小欣在鱼缸边玩耍,鱼儿被吓跑了.小欣认为是他们的动作吓跑了鱼儿,大军却提出是他们发出的声音惊走了鱼儿.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帮助他们作出判断。
五、计算题(本题6分)26、人在空旷的山谷中唱歌能听到回声,若从发出声音到听见回声用了0。
8s,则反射声音的山峰离唱歌的人有多远?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选择题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1.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做成的。
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
就“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做成的”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论证B猜想C实验D评估2.下列物品的尺度最接近2dm的是A。
教室门口的高度B.硬币的直径C。
文具盒的长度D。
手掌的宽度3。
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
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B.流星划破夜空C.夏威夷群岛每年靠近上海8~10cmD.房屋随地球自转4.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地面上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B.只有地球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C.人和物体都可以做参照物。
但在具体选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D.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最合适,因为它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5.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它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这个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况是A。
静止的B。
由东向西运动C.由西向东运动D。
无法判断6.车站上并排停着两列客车,坐在其中一列车上的乘客想准确判断哪列车先开动,应选参照物是A.乘客本人B.本人所乘的车C.另一列客车D.地面上固定的物体7.小新三次测量课桌的宽度,测量结果分别记为48.17cm,48。
15cm,48.1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
48.14cmB。
48.17cmC。
48。
15cmD.48.16cm8.乌鲁木齐到吐鲁番的高速公路长180km,一辆小汽车用1。
5h,从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则小车的平均速度是()A.120km/hB。
120m/sC。
150km/hD.150m/s9.据报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玻璃旁边一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啊!竟然是一颗子弹,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A.子弹飞行速度很慢B.飞机飞得很快C.子弹在空中静止D.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速度接近10.甲、乙两位同学用两把不同的刻度尺去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分别记录数据.甲记录为25mm,乙记录为25.0mm.已知两人的测量操作和记录都是正确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测量得更仔细B.甲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毫米C.乙所用的刻度尺精度高D.以上说法都不对11。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由速度公式v=s/t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
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D.速度与路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12.下列运动中的人或物,速度最大的是A。
某同学用6min40s,骑自行车前进了2400mB。
刘易斯百米赛跑的世界纪录是9.86sC.雨燕在空中1min时间飞行1500mD。
火车的速度约100Km/h13.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
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C。
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D。
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14.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后一半时间内走;而乙().A.甲先到达终点B.乙先到达终点C.同时到达D.无法判断16。
一辆汽车由甲地开往乙地,前一半路的速度是v1,后一半的速度是v2,则该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 、221v v +B 、2121v v v v +C 、212v v -D 、21212v v v v + 二、填空题1。
科学家们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知识的宫殿,而且创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填写出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①②猜想和假设③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④⑤分析与论证⑥评估⑦。
2。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的长度是。
3.如图2—13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有错误请指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基本单位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1米=毫米。
5.描述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6.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1m/s=km/h 。
7。
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右表所示,则获得第-名的是________同学。
8。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9。
一列火车的行驶速度为72km/h,合m/s ,已知这列火车长为200m ,则火车全部通过1000m 长的铁路桥,所用的时间为s 。
三、实验探究题1。
在图12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 点和C 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