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课时提能演练(一) 1.1.1 地球与地图 湘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套题:课时提能演练(一) 1.1.1 地球与地
图(湘教·浙江)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0·北京文综改编)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

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经纬网格①与⑤之间的纬度差最大约为( )
A.10°
B.20°
C.30°
D.40°
2.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 )
A.均位于中纬度地区
B.实际区域面积最大的是经纬网格⑤
C.经纬网格②③之间的东西最大直线距离约为1 700千米
D.经纬网格④⑤都处于我国亚热带地区
(易错题)下面为我国华北某地区图,图中实线表示等高线,R1为输水管道,R2、R3为天然河流。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某村与甲处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42米
B.18米
C.82米
D.20米
4.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
B.R1可自流输水
C.R2西流补给R3
D.R3可能有凌汛
(2011·浙江文综)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

下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

完成5、6题。

5.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
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
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
6.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乙、戊
(2012·郑州模拟)下图为一方格状经纬网示意图,图中A、B两地相距33.3厘米,地方时相差4小时。

据此回答7、8题。

7.有关该图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上比例尺到处都一样
B.AC段的比例尺大于AB段
C.AB段的比例尺为1:10 000 000
D.CD段的比例尺比AB段大2倍
8.从A点到B点,距离最短的走法可能是( )
A.从A点向东至B点
B.从A点向西至B点
C.先向东北,再转向东南
D.先向东南,再转向东北
(预测题)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分布状况,等高距为200 m。

完成9、10题。

9.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
A.100 250
B.100 350
C.500 250
D.500 350
11.(2012·杭州模拟)2011年暑期,某高中新购了一批地球仪。

该地球仪的赤道长度为80厘米。

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 )
A.一百万分之一
B.一千万分之一
C.五百万分之一
D.五千万分之一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探究题)2012年1月2日,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雪龙号”考察船顺利抵达中国南极长城站。

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极地科考活动,目前已建有四个极地科考站,其分布如下面两图所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8分)
(1)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是昆仑站(80°25′01″S,
77°06′58″E)的物资补给中转站,其与昆仑站的球面距离约为多少?
(2)运送物资的飞机从长城站(62°13′S,58°57′W)飞往中山站,其最短的航线如何走?
(3)图示的四个科考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哪个?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什么方向?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什么方向?
13.(2012·杭州模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8分)
(1)图示是哪种地形类型?
(2)判断下面的剖面图与地形图中哪一条剖面线吻合?
(3)若在东部从南到北修一条平缓的公路,应选择在多高的高度修建?
(4)图中D处有一座桥梁,该桥面和其下溪谷的高差约为多少米?
答案解析
1、2.【解析】1选B,2选B。

第1题,我国最南端的省级行政中心为海口,它与北京的纬度分别约为20°N和40°N,图中两者之间有4个间隔,由此求出每个间隔为5°,①与⑤之间的纬度差最大约20°。

第2题,五个经纬网格中,⑤的纬度位置较低且位于低纬度地区,因此其实际区域面积较大;经纬网格④的纬度位置在30°N~35°N之间,大部分位于我国的暖温带地区。

经纬网格②、③之间的东西经度间隔最大为15°,按最大长度每差1°经度的纬线长度约111千米计算,也不超过1 700千米。

【方法技巧】纬度的判断方法
(1)某地的纬度也就是该地与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2)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是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或者说是北极星的地平高度。

(3)自南向北数值增大者为北纬,数值减小者为南纬。

(4)纬度相隔1°,其间的经线长度约为111千米。

因此,南北方向上两点间相隔的纬度数,大致等于其直线距离(球面距离)除以111千米得到的商。

3、4.【解析】3选A,4选C。

第3题,根据等高线高差公式和等高距为20米,可知其高差在40米到80米之间。

第4题,读图可知,R2海拔高于R3,水由高处流向低处,故R2西流补给R3;R1输水管道穿过了山脊,故不能自流输水。

5、6.【解析】5选D,6选B。

第5题,因为是“台风过后”,测量本次台风的降雨量已经不可能;溪谷中的蒸发量不是学生实习能够测量出来的;但学生可以很直观地观测到溪谷所在地的坡度和因洪水过后形成的堆积物粒径的大小。

第6题,根据等值线的判读规律“凸高则低,凸低则高”,结合图中等高线数值的变化,可知甲、丙两地位于山谷;溪谷发育在山谷中,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自然在山谷中,而乙、丁、戊三地位于山脊。

7、8.【解析】7选C,8选C。

第7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计算。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从题设已知A、B图上距离=33.3厘米,而地方时相差4小时,说明两地经度差为4×15°=60°,因此两地的实地距离=111km×60×cos60°=
3 330km。

AB段的比例尺=33.3÷(3 330×105)=1∶10 000 000。

第8题,球面最短距离应遵循“大圆”原则。

从A到B走大圆要先向东北,再转向东南。

9、10.【解析】9选A,10选C。

第9题,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形为山谷,根据等高线的凹凸规律可知,河流处等高线向地势高的方向凸出,所以该河流应该是从西南流向东北的。

第10题,根据等高距为200 m,可知a应为500 m等高线;根据等高线数值变化规律可知,b地等高线应该小于300 m。

11.【解析】选D。

地球的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根据比例尺的概念计算可得。

12.【解析】第(1)题,中山站和昆仑站经度差44′18″,可以近似地认为两站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约11度,其实地距离约为11°×111千米≈1 220千米。

第(2)题,长城站与中山站均位于南半球较高纬度,中山站在长城站的东南方向,两站之间的最短飞行航线应是过两地的大圆的那段劣弧。

第(3)题,从经纬度信息看,四个科考站中长城站位于西半球,其他三个均位于东半球;根据黄河站与中山站的半球位置,可知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北方;根据黄河站的位置图,可以判断出其经度为东经10度多,根据第(1)题题干可知中山站的经度为东经76度多,因而可知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

根据昆仑站与长城站的纬度可以确定出昆仑站位于长城站南方;在昆仑站和长城站的劣弧间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由此可判断出昆仑站位于长城站东侧,因而判断出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

答案:(1)1 220千米。

(2)先向东南方向飞,再向东北方向飞。

(3)长城站。

西北。

东南。

【方法技巧】沿最短距离前进的方向的判定
(1)若两地相差为180°,则经过两点的大圆是经线圈。

这两点间的最短航程必须经过两极点中的一点。

①同位于北半球,最短航程必须经过北极点,先向正北,过北极点后再向正南。

②同位于南半球,最短航程必须经过南极点,先向正南,过南极点后再向正北。

③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这时需要考虑经过北极点为劣弧,还是经过南极点为劣弧,然后再确定最短航程的走向。

(2)若两地相差不为180°,则过两地的大圆与经线圈斜交,其最短航线不经过极点,如图戊,具体分为两种情况:
①同在一个半球时,先向靠近所在半球极点方向偏,再向远离极点方向偏,由西向东或由东向西的方向不变。

如图戊中由P到Q的最短航线为: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

同理
由P′到Q′的最短航线为: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

②位于不同半球时需判断哪一段为劣弧段。

13.【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小于300米)和分布(形成一些较
密集区,即小山丘)可知,该地地形是丘陵。

第(2)题,从剖面图起伏特点和最
高点和最低点来分析,地形图中C—C′剖面线最吻合。

第(3)题,若在东部从南
到北修一条平缓的公路,即要选择与等高线平行的线路,不能与等高线相交而
形成较大的坡度,根据图中东部等高线的分布和数值,可知应选择250米~260米的高度修建。

第(4)题,图中D处有一座桥梁,从图中可知该桥面海拔为260米~270米的范围,溪谷的海拔为240米~250米的范围,即可知该桥面和其下溪谷的高差最接近20米。

答案:(1)丘陵。

(2)C—C′。

(3)250米~260米。

(4)20米。

【知识拓展】等值线图的类型及规律
(1)类型:除等高线地形图外,常见的等值线还包括: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太阳辐射量线图等类型。

(2)规律
①在等值线图中,相邻的两条等值线相差1个或0个等值距。

②在等值线图中,等值线的弯曲遵循“高低低高规律”,即数值高的地区,其等值线向数值低的地区弯曲;数值低的地区,其等值线向数值高的地区弯曲。

③在等值线图中,等值线越密集说明其单位距离变化越大;等值线越稀疏说明其单位距离变化越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