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探析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380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所有
患者都采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给予针对性护理,观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
脉导管的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PICC导管并发症380例患者中,有90例患者出
现并发症状况,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3.7%。
结论:对PICC导管并发症患者实施针
对性护理,可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癌症;中心静脉导管;化疗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3-0249-02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也可简称为PICC导管,它主要是对患者的外周手臂,以静脉注射的方式利用导管进行穿刺。
PICC导管能够直接抵达患者接近心
脏的大动脉位置,这样可有效避免手臂静脉和化疗药物的直接接触[1]。
由于大动
脉的血流速度较快,能将化疗药物快速冲稀,减少对血管的刺激,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降低患者疼痛。
为探究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护
理对策,本次研究给出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科2013年5月~2015年5月确诊治疗的PICC导管并发症380例患者为
研究对象。
在所有患者中,男220例,女160例;年龄区间为7~84岁,平均年
龄为(43.5±3.4)岁;疾病类型:120例头静脉穿刺、110例贵要静脉穿刺、150
例行正中静脉穿刺;留置时间:7天~234天。
根据上述所述,把所有患者的一
般资料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数
据具有可比性。
1.2 并发症护理对策
1.2.1感染由于医护人员的维护不及时或者采取无菌操作时不严谨,容易导
致患者在PICC穿刺术后出现感染现象。
本组有54例患者出现感染症状,其中穿
刺口痛、肿及红等症状有21例,穿刺口附有脓性分泌物12例。
护理对策:对于
无脓性分泌物患者,医护人员要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穿刺口进行消毒,然
后再在患者穿刺口周围10厘米的范围内湿敷75%酒精纱块,待湿敷30分钟后,
把百多邦软膏(生产厂家: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64;
规格:5g)涂在局部外后,并用透明敷贴实施固定。
对于有脓性分泌物患者,医
护人员要先给进行穿刺口消毒,然后再以近端推向远端的方式,把分泌物推出,
用75%酒精湿敷后,对穿刺部位实施红外线照射。
后续处理方法与无脓性分泌物
患者的处理方法相同。
患者要按照此方法每天护理一次,针对局部无痛、热以及
肿等现象的患者,可每两天护理一次。
1.2.2皮肤过敏贴膜滞留时间长、贴敷不透气及消毒剂选取不正确等,都会
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皮肤过敏现象。
本次有20例患者存在皮肤过敏现象,瘙痒和
皮疹等,为临床主要过敏现象[2]。
此外,还有5例患者合并小水泡。
护理对策:
针对过敏现象,医护人员首先要先对其采取消毒,然后在穿刺点周围湿性皮炎者,予以地塞米松(生产厂家:广西万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234,规格:5mg:1ml)、磺胺(生产厂家:厦门星鲨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5020775;规格:0.25g/片)加上无菌生理盐水,采用湿敷的方式敷贴。
针对有
水泡的患者,需要采用无菌注射器对水泡抽吸,然后再把兰美抒(生产厂家:北
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251;规格:0.25g)外涂在穿刺口上。
针对轻度过敏患者,可敷贴一些通透效果更好的贴膜,并将敷贴的更换时间缩短。
针对重度过敏患者,需要每天换药一次,若存在碘伏过敏的患者,医护人员则需
要将碘伏替换成75%酒精。
1.2.3静脉炎静脉炎出现在置管早期,其主要原因是在插管时被计算损伤造
成的;静脉炎出现在置管后期,其主要原因是和患者的体质以及药物刺激导致的[3]。
本组有16例患者的上臂出现疼痛和肿胀的现象,沿静脉走向,穿刺点的上
方有条索形红,B超检查血栓无形成,导管位置经X光检查正常。
护理对策:将
喜辽妥外涂在肿胀的手臂上,3~4/天,然后每天再用红外线照射一次,20min/次。
医护人员还要叮嘱患者时常进行肢体活动,这样能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2.结果
380例PICC导管并发症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是90例,其中,54例患
者出现感染症状,20例患者存在皮肤过敏现象,16例患者的上臂出现疼痛和肿
胀的现象,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3.7%。
3.讨论
癌症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患者自身凝血功能异常、肢体多度活动,剧烈频繁咳嗽以及局部反复穿刺等。
本次研究中发生并发症
的90例患者具有上述临床症状。
加强对患者日常的护理工作,提高无菌技术操作,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同时,医护人员还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可
有效减少患者的病痛现象。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所有PICC导管并发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3.7%。
可见,在了解病因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并发
症的发生。
总之,PICC导管并发症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通过了解并发症形成的原因采
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鲁林花,孔月华,徐海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拔管困难的原因与护
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06):54-55.
[2]孙晓容,罗莉.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相关并发症的维护对策[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5,08(03):66-67.
[3]王煦,翁卫群.经皮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管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0):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