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动症的治疗效果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多动症的治疗效果探讨
摘要:目的:小儿多动症的治疗效果探讨。

方法:将患儿分成针刺治疗组及西
药口服治疗组,观察1个疗程后的治疗效果和随访半年内的疗效稳定情况。

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量表评分比较,针刺组优于西药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内,针刺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的远期效果优于西药组。

结论:小儿多动症的治疗可以采取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的方式,针刺作为一种
疗效好、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法,有待临床深入研究。

关键词:小儿多动症;治疗效果;探讨
Abstract:Objective:Therapeutic effect of children with ADHD. Methods:The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acupuncture treatment group and western medicine oral treatment group,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fter one course of treatment and follow-up within six months of efficacy and stability. 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scal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better than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acupuncture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0.05). Western medicine group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0.05). The long-term effect of acupuncture group was better than Western medicine group. 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ADHD can take the combination of drug therapy and psychotherapy. Acupuncture as a therapeutic method with good curative effect and few side effects needs to be further studied in clinic.
Keywords:Pediatric ADHD;Treatment effect;Discussion
前言
小儿多动症临床上又被称为脑功能轻微失调功能障碍综合征。

该病常发生于
早产儿童,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频繁、情绪躁动等自我控制力差,故
又称为注意力缺乏多动症,给小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的影响。

目前用于
多动症治疗的药物都有比较多的不良反应和禁忌证,使用后又容易反弹,对于小
儿的治疗,在临床有一定的限制。

目前医学上对于小儿多动症的主要治疗方式有
药物治疗辅助联合心理治疗,治疗药物可以分为中枢神经兴奋剂、抗忧郁药、抗
精神病药等,中枢神经兴奋剂为临床上常用的药品。

心理治疗主要是针对于小儿
个体进行心理疏导,找到疾病的症结,达到使小儿具有自我控制能力的目的。


研究对70例诊断为多动症的患儿分别给以中医针灸或西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0例患儿均来自笔者所在医院门诊,男38例,女32例,年龄6.5~13.0岁,平均(10.8±0.9)岁,运用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分组,分成针刺治疗组35人,西
药治疗组35人,美国康奈尔儿童多动症诊断行为量表评分等作病情资料统计学
比较,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针刺组:针刺大椎、神阙两穴,选用无菌1寸针,垂直刺入cm?0.5~1.0,留
针min?20,留针后运针min?3,隔天治疗1次,1个月为1个疗程。

西药组:哌醋甲酯,使用剂量为5~mg/?10次,2次/d,于早晨中午服用,
d?30为1个疗程。

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不打骂,治疗1个疗程后即开始统计疗效。

2.结果
根据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量表评分比较结果可见,针刺组优于西药组,两组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8,P<0.05)。

根据两组患儿的疗效标准判断可见,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2.86%,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t=1.021,P>0.05)。

?经上述方法治疗后,对两组患儿的情况进行
跟踪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针刺组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变化,疗效相对稳定?(P
>0.05),西药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针刺组的远期效果
优于西药组,因此在对小儿多动症患者治疗时,应优先采用针刺治疗,可以得到
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

3.讨论
目前,临床尚未明确小儿多动症的病因,主要认为遗传、中毒、环境、营养
等因素与发病有关,其中是以遗传、中毒因素为主。

遗传、素质因素:大部分多
动症儿童的父母有相似病史。

不少母亲反映患儿在胎儿期就好动,出生后好哭,
入睡困难,进食不佳,难以照顾;社会、家庭、心理因素:不良的社会环境、破
裂的家庭、父母性格不良、意外精神刺激等都易导致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金属元素中毒:铅中毒是比较流行的引起小儿多动症的理论,但并非同一种情况
的儿童都患病,因此该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由于金属元素中毒也是容易引起
小儿多动症的因素之一,建议家长生活中加强注意;生物化学及代谢因素:经大
量研究证实,多动症儿童中枢单胺类受体更新较慢。

维生素缺乏,或食用含添加剂、色素的食物亦均可致病;饮食因素:小儿患病后,除进行正确引导、必要的
药物治疗外,良好的饮食调理也是十分必要的。

可多食含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
卵磷脂、矿物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大豆及豆制品、瘦肉、动物肝脏、心脏等,还可多吃些花生、核桃、黑芝麻等。

这些食物能促进小儿的大脑发育,增强
细胞功能,改善其神经传递信息,从而减轻多动症。

此外,海带、鱿鱼、紫菜等
海产品对改善多动症也有帮助。

需注意,食用糖类和饮料、糕点、饼干等以及含
人工色素、添加剂、防腐剂、调味剂等的食品容易引起及加重小儿多动症的症状。

对于遗传因素,若孕母在妊娠期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行为,可
对胎儿造成影响,或是小儿的血缘兄弟姐妹患有多动症,也会影响小儿多动症的
发病;对于中毒因素,化学物质中毒可给小儿带来严重的身体伤害,且由于小儿
年龄尚小,身体免疫能力脆弱,中毒后容易影响神经系统发育,致小儿痴呆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治疗后量表评分比较,针刺组优于西药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内,针刺疗
法近期治疗效果与口服传统西药效果相当,同时远期效果稳定,避免了药物副作
用的缺点,因此临床可以考虑联合使用或是代替使用。

药物治疗之外还有心理治疗,治疗主要通过训练方式,加强对小儿自身习惯的控制,逐渐培养小儿的生活
习惯,控制小儿的思想,使其能够将精力集中在一个地方。

在紧张的训练中,也
需要配合放松训练,使得弛张有度,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放松措施可以让
小儿紧张的思想状态得到缓解,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这样才能有助于医生
临床的治疗。

参考文献:
[1]李雪霓,王玉凤,舒良.脑电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对照研究,中华精神科杂志,2010,43(3):168.
[2]赵新喜,于涛,古玮娜.儿童多动症的心理疗法和行为矫正效果探讨.实用
儿科临床杂志,2011,26(5):359.
[3]姜荣环,戴小红,顾伯美,等.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疗效观察.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1):1579-15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