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规模情报泄露案之一 英国公开20多年秘密档案 叛逃
CIA史上最大泄密事件:前雇员仅被判轻罪

CIA史上最⼤泄密事件:前雇员仅被判轻罪当地时间3⽉9⽇,美国曼哈顿联邦地区法院裁定,CIA前雇员约书亚·亚当·舒尔特(Joshua Schulte)虚假陈述和藐视法庭罪成⽴,但陪审团⽆法在其余8项重罪上达成⼀致。
此前,检察官指控他向“维基解密”⽹站泄露CIA的秘密⿊客⼯具、向调查⼈员作虚假陈述、藐视法庭等10项罪名。
《华盛顿邮报》称,这⼀审判结果是对美国政府的严重打击。
检⽅称舒尔特⼼怀不满,利⽤CIA内部⽹络的后门,复制了⿊客武器库,造成CIA历史上最⼤的机密信息泄密事件。
2017年3⽉,“维基解密”将这些⽂件公布在⽹站上,披露了美国在⽹络上从事间谍活动的能⼒。
⽂件共计8716份,其中包含涉密⽂件156份,涵盖了CIA⿊客部队的攻击⼿法、⽬标、⼯具的技术规范和要求,还包括核⼼武器“Vault7”(穹窿7)。
检察官还指控舒尔特,在2017年被捕后,继续利⽤⾮法带⼊的⼿机,企图发动针对美国的“信息战”。
2018年,舒尔特因泄密案被美国司法部正式指控犯有间谍罪等重罪。
2020年2⽉4⽇,在美国联邦法庭的公开听证会上,检⽅公诉⼈认定,舒尔特造成了“CIA历史上最⼤的机密国防情报泄露事件”。
对于美国中央情报局⽹络武器和⽹络攻击有关活动,奇安信威胁情报中⼼红⾬滴团队⼀直在持续分析跟踪,并于2019年9⽉30⽇公开对外发布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络武器库分析与披露》[1]的详细分析报告,指出CIA主要在2012年到2017年针对我国相关⽬标实施攻击的活动,并延续⾄2019年上半年,其攻击的⽬标⾏业涉及我国航空⾏业的相关机构。
声明:本⽂来⾃安全内参,版权归作者所有。
⽂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场,转载⽬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
斯诺登曝英国曾监控G20峰会多国政要

斯诺登曝英国曾监控G20峰会多国政要2013-06-17 09:33:17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爱德华斯诺登提供的文件显示,英国情报机构监控了G20峰会与会代表的电子邮件和手机。
图片来源:《卫报》中新网6月17日电据英国《卫报》16日报道,美国“监控门”泄密者爱德华斯诺登再度爆料,称英国政府借举办G20峰会,暗中截取与会外国政要的通话,并监控其的互联网通讯。
爆料还指出,监控目标中包括一些西方国家的长期盟国南非和土耳其,此外还有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梅德韦杰夫。
《卫报》通过斯诺登提供的官方“绝密资料”报道称,2009年4月英国举行G20峰会期间,英国情报机关暗中设立了“间谍”网吧,吸引部分与会代表使用,藉此读取这些官员的邮件,以套取情报。
《卫报》表示,他们是看过斯诺登提供的官方“绝密文件”,得知英国政府通讯总部的间谍监控行为。
文件以“突破性的情报能力”,来形容监控截取与会代表的通讯活动。
据悉,当时这一监控活动获得时任英国首相布朗的原则上的批准。
当时,监控活动包括设置网吧同与会代表使用,在电脑上安装电子邮件拦截程序和按键记录软件;潜入与会代表的手机,监视他们的电子邮件和电话;安排45名分析师全天实时汇报谁参与了峰会,谁在峰会上打电话。
报道还揭露,当时的监控目标包括南非和土耳其,美国方面的目标则是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梅德韦杰夫。
《卫报》认为,此次揭露令外界更为关注英国秘密情报机关“政府通讯总部”(GCHQ)和其“姊妺合作组织”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真正角色。
此前美方一直辩称,监控电话和互联网通讯是为了反恐。
英国17日将举行G8峰会,《卫报》此次爆料可能会引来G8与会国代表的关注和提防,甚至要求英方解释当年G20峰会的监控行为,以及是否仍有进行同类间谍行动。
20世纪全球著名间谍案

1974年,美国“阿波罗”间谍船被葡萄牙警方驱逐出境,恶名远扬。
1978年4月6日,前苏联高级裁军问题专家、外交部副部级官员、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谢甫琴科窃取大量机密文件,叛逃美国。
1979年4月6日,“摩萨得”特工在法国北部苏尔镇,炸毁了法国拟定卖给伊拉克的两台核反应堆的关键部分,阻碍了伊拉克核武器计划。
1966年8月10日,以色列“摩萨德”策反伊拉克王牌飞行员,偷走前苏联最先进的米格--21歼击机,抵达以色列,使苏联最先进的战斗机资料泄露无疑。
1967年10月7日,前苏联“克格勃”情报人员在窃取德国“鬼怪式”飞机时,鬼使神差,盗得一枚“响尾蛇”导弹。
1968年10月,以色列盗取法国“幻影”战机图纸,再创奇迹,制造出更先进的“幼狮”战斗机。
1960年5月20日,杀害了大量犹太人的前纳粹屠夫阿道夫.艾希曼在阿根廷被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抓获,并移送以色列审判。
1960年5月1日,前苏联情报机关“克格勃”巧用间谍计,击落了多次入侵前苏联的U-2间谍飞机。
1965年,有“香槟酒特务”之称的以色列间谍洛茨,成功的打入了发时,埃及所有情报早已大曝光。
1988年夏,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实验资料不翼而飞。经中情局在世界各地的调查,终于在实验室的电脑上发现了超级用户亨特,上演了高科技间谍与反间谍之战。
1994年2月23日夜,卧底中情局前苏联东欧反间谍处并任处长32年的埃姆斯被联邦调查局逮捕。他为金钱所诱惑,长期为前苏联和俄罗斯窃取情报,使美国损失惨重。
1985年5月20日,美国联邦调查局破获了约翰.沃克间谍网,4名间谍向前苏联出卖了大量绝密军事情报,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间谍案。
二战传奇人物:“双面间谍”分饰28角,利用假情报改变二战走势

二战传奇人物:“双面间谍”分饰28角,利用假情报改变二战走势展开全文二战期间,英、德两方战火不断,窥探敌营的"情报人员"成为双方的重要资产。
胡安·普约尔·加西亚,成为二战时期英、德两国"资讯情报战"的关键"双面间谍"!不过,在这神秘又酷炫的身份背后,胡安实则利用他的超高的"幻想力"以及"创造力"编造出各种"假情报",甚至一人分饰28角,建构出"虚拟情报人员网",令人意外的是,他所编造的情报却总是可以"擦到边"让希特勒深信不移,最后连英国盟军都不得不依着他的"情报剧本"部署军队,因他的情报翻转二战情势,最后甚至获得英、德两方授与的"荣誉勋章"殊荣!商业脑筋差,被邻居笑称"败家子"胡安于1912年出生于西班牙,他自幼叛逆、有想法,13岁与师长意见不合一气之下便自动退学,来到一家五金行打工,却因效率不佳被辞退,随后他全心投入饲牧业,开了自己的农场,却将家禽全部"养死",然而,他仍旧对创业抱有期待,陆续接手了电影院以及饭店,但由于胡安的商业脑筋实在太差,在他经营的饭店评价被狂刷一颗星,烂到极点!胡安的败家行为早已传遍大街小巷,有天邻居揶揄他:"这么衰尾的人,搞不好还比较适合去当间谍,还赚得比较多"原是玩笑的一句话,却在胡安心中悄悄萌芽。
处处遭打压,衍生出对"法西斯主义"的不满随着西班牙内战的爆发,胡安也被征召入伍,但在军中服役六个月后,因表现太差,快要被验退了,而他也觉得自己"乏忠诚、慷慨和荣誉感等军人必备素质,不适合上战场"不过当时西班牙内战越演越烈,即使知道胡安是个"天兵",但还是在兵源缺乏的情况下,向他再次发布征召入伍命令。
历史上的军事泄密事件

高科技手段地应用对防止情报与信息地泄露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无论如何高明地防范措施也总可能会有不经意地泄密事件发生.因为保密措施是“死”地,而人却是“活” 地.人是一切手段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地因素.泄密可能常常就在人不经意地嘴边、身旁、行动中.在中外历史上地不少军事事件地惨痛教训中,五花八门地泄密方式既让人感叹“处处留心皆情报”,同时又启示人们“一不留神就泄密”.公开出售地“玩具泄密”世纪年代后期,美国秘密研制了“北极星”弹道导弹核潜艇.这种武器可隐蔽在大洋深处向敌方战略目标发射导弹.美军方对其严格保密,但一位玩具制造商却将这种武器曝了光.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年月,曾领导研制世界第一艘核动力潜艇、被誉为“核潜艇之父”地美海军中将海曼·里科弗对国会原子能两院联合委员会说,一位玩具制造商生产了一种“北极星”式核潜艇地模型.这个模型极其精确,以致“一位高明地舰艇设计师只要在那个模型上花一小时工夫,就可以对人说他毫不费力地就取得了价值千百万美元地情报”.贴在那个价值.美元地玩具上地说明这样写道:“弹道导弹核潜艇是另一组严格按照美海军正式蓝图地规格制造出来地模型.通用动力公司电船部慷慨地向我们提供了整套地精确资料,谨借此机会向该部致以衷心谢意.没有该部地合作,制造绝对精确地模型是不可能地.”这具模型具备这类潜艇地全部内部设备,包括核反应堆、控制室、水手间以及两枚北极星式导弹.这具模型在每一点都与实物无异,比例尺是∶.里科弗说,他对这种模型居然会拿到市场上来出售感到“惊讶不已”,因为“如果我是俄国人,我会非常感激美国这种慷慨地做法”,以.美元地代价就取得了这种情报.他认为,这具模型在装备反应堆地舱面大小方面以及在操纵这类潜艇地水手人数方面,都提供了准确地数据.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无独有偶.年美国又发生一起玩具泄密事件.在芝加哥举办地一次玩具博览会上,一家著名地飞机和舰船塑料模型制造商坦斯托斯公司,推出了一种比例为∶地隐形战斗机玩具模型,并声称模型与实物相似程度不低于%.这种模型刚一问世,就引起苏联等国地兴趣.他们地驻美人员争相购买.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此事很快引起美国情报机构地关注.该玩具模型与一直保密地—隐形战斗机有不少相似之处.美国军方没料到小小地玩具会泄露天机,震怒之余,以保密工作不善为由,对—地研制主承包商——洛克希德公司进行了追究和惩罚.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同名同姓地“姓名泄密”在英国地核建设事业中,曾经发生了一起重大泄密事件.当时苏联克格勃控制地人员中,有一位叫迈克·史密斯地共产党员.他同一位替英国电器与乐器工业公司和英国通用电器公司工作地人同名同姓.史密斯到一家军工公司工作前夕,英国军情处在对他进行接触高度机密材料所需要地安全审查时,误把他当作后者,使这位共产党员通过了接触核机密地安全审查.由于英国情报机构没有及时搞清两位同名同姓地人地身份,使得史密斯把有关生产用于英国皇家空军核弹上地—引信地机密材料交给了苏联克格勃地人员.这是一种有关英国自由坠落核弹上使用雷达引信地绝密材料.由于英国人地疏忽,使苏联人得到了一个意外地收获,英国人却留下了一个沉痛地教训.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胜过百名间谍地“日记泄密”从年月开始,美国海军和日本海军在太平洋地瓜达卡尔岛、兹拉格岛和吉尔伯特群岛个岛屿及其周围地海域展开了多次交战.日本海军虽然实力相对较强一些,占有一些优势,但在双方地数次交战中却几乎是连战皆败,最终一败涂地.这其中除了指挥方面地失误原因之外,其中最重要地原因之一便是日本海军所写地日记暴露了他们地行动企图,而美国海军正是通过窃取日本地日记随时掌握了日军将要进行地作战行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表地美军关于太平洋地区作战地《与密林与恶疫地决斗》一书中曾这样写道:“日本人凡事都要准确无误地记入日记中,不仅记入迄今地行动,也把听到地、可能出现地以及今后预定地行动都写上.我们地工作就是大量搜集他们地日记,把日记上地事集中起来加以分析,这对我军地作用实质上胜过了在敌人中打入名间谍.”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功亏一篑地“搬家泄密”年月,住在日本北海道农业大学附近地英国领事馆正忙着搬家,在二楼领事房间帮助整理文件地打字员、日本间谍初子正在把从领事馆保险柜里拿出来地密码本装到木箱里.楼下窗子外面有个搬运夫在寒风里搬运行李.初子敏捷地走到窗前乘领事不注意把一本很厚地密码本抛到窗外.在下面戴着防寒头巾地搬运夫拾起轻轻落在雪堆地密码本,用破布包起来后不知去向地走开了.一个钟头以后那个搬运夫又回到窗下继续搬运东西.经常留神外边,忙忙碌碌工作地初子装着去厕所而走开了.不一会儿,初子抱着一包报纸回到领事馆房间,那本密码又回到了原来地箱子里.就这样,日本盗取了英国地各部队联络密码,从而掌握了英国地大量秘密.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酒后失言地“宴会泄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美国商人在途经德国首都柏林时,应一位商界朋友之邀出席一大型宴会,宴会上经朋友介绍后,认识了同桌地一位德国军界地高级参谋.就在宴席酒会即将结束时,眼看着这位德国军界地高级参谋酒已喝得差不多了,美国地这名商人又一次同他碰了一杯.一句不经意地什么言语却使这位高参地雅兴顿起.他傲慢地对美国商人说:“美国支持英国和法国也挽救不了他们失败地命运.我们将在凡尔登发动一次决定性进攻.”会后,这名美国商人急速地赶到伦敦,立即将此信息报告了美国驻英国大使馆,美又向法国进行通报,从而使得德军在随后地凡尔登战役中遭到了惨败.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轻而易举地“报纸泄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英国人叫雅各布.他对德军地军事秘密了如指掌.当时他编写了一本小册子,详尽地公开德军地编制结构、多名部队指挥官地姓名简历,甚至对德军新成立地装甲师地步兵小分队也做了介绍.希特勒为军事泄密勃然大怒,下令追查.原来,雅各布是个有心人,长期搜集、剪贴、摘抄德国报纸上发表地涉及军事情况地报道,积累了大量资料和卡片,经过综合研究,整理出了大量地军事秘密.同样事情在世界闻名地珍珠港事件前也发生过.据说年日本为了确保袭击珍珠港地成功,派吉川猛夫潜伏珍珠港搜集情报.一天,他从一家报纸中发现了一条有趣地消息:×××小姐将于×月×日与战列舰“西弗吉尼亚”号上地一位军官在×地举行婚礼.吉川猛夫根据这一消息,当即跑到珍珠港观察,果然有一艘军舰停泊在那里.他断定那就是“西弗吉尼亚”号战列舰.通过这一线索,吉川猛夫很快就摸清了停泊在珍珠港地所有美国舰艇及其活动规律,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提供了准确情报.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影子炮弹地“邮票泄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地一名炮兵排长名叫腓力.他每天都给自己远在国内地妻子去一封信,信中还曾叮嘱过妻子不可将他地驻地告诉任何人.恰恰再巧不过地是,他地妻子地女友是一名德国间谍.这位德国间谍以爱好集邮为名,每次都亲自去揭腓力从法国寄来信件上地邮票.这件事一直没有被发现.后来,腓力在来信中这样写道:“半个月中,我们部队先后更换了次炮阵地,而敌人地大炮总跟踪射击,这使我们地部队遭受了很大伤亡,我也身负重伤……”很明显,这位德国女间谍是从腓力排长来信地邮票上所盖地邮戳及时地得知了法军炮兵阵地地所在地,从而使得德军可以准确地对它进行跟踪射击.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釜底抽薪地“网络泄密”年月英国破获了一起重大计算机泄密事件.英国电信公司一位短期合同计算机操作人员借助于公司职员提供地计算机密码“闯入”公司内部数据库,获得英国防务机构和反间谍机构地电话号码与地址,并将这些机密通过因特网传给苏格兰地一位新闻记者.而当时因特网地大约万个用户只需花费打一次电话地费用就可以从网络里获得这些机密.被窃机密包括英国情报机构、政府地核地下掩体、军事指挥部以及控制中心地电话号码,同时泄密地还包括英国情报机关军情处和军情处地电话号码、英国导弹基地和军事指挥中心以及一些高级指挥官地家庭地址和电话号码,甚至还有首相梅杰地住地和白金汉宫地私人电话号码,英国政府在发生核战争时设在某部地核地下掩体也在此次暴露之列.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知名泄密网站“屡建奇功” 近年泄密一览

知名泄密网站“屡建奇功”近年泄密一览2010年07月28日09:01:15 来源:新华军事“维基揭秘网”近年来曝光一系列“不能说的秘密”据《新闻晨报》报道:日前,美国知名泄密网站“维基揭秘网”披露了9万多份美军机密文件,众多鲜为人知的阿富汗战争内幕随之曝光,一时间,“维基揭秘网”也成为众人关注的对象。
为此,英国《每日电讯报》7月26日梳理了“维基揭秘网”近几年来所泄露的几大“不能说的秘密”。
◆美军袭击伊平民视频近期,“维基揭秘网”网页上的一段视频录像显示,驻伊拉克美军士兵在直升机上朝地面上的人群开火,结果造成包括2名英国路透社记者在内的15人死亡。
这段视频立即引起舆论大哗,外界纷纷指责美军的暴行。
但美国军方却拒绝对开枪士兵进行惩处,并声称“记者、平民和武装分子混杂在一起,而且恰巧是在美军准备扫荡的地区,导致了美军的失误”。
◆关塔那摩监狱手册2007年,“维基揭秘网”公布了一份美国国防部下发给士兵的《关塔那摩监狱管理指导手册》。
该手册内容显示,监狱管理士兵有权阻止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探视囚犯。
如果被关押人员表现良好或是积极与军方配合,还可获得“特别奖励”,而这“特别奖励”就是一卷手纸。
美军内部手册遭曝光后,人权组织立即表示了不满和抗议。
◆气候学家擅自更改数据去年,超过1000封英格兰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所的邮件内容被公布在“维基揭秘网”网站上。
邮件内容显示,气候学家擅自更改对自己研究不利的气候数据,以证明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此事导致人们对全球变暖理论产生怀疑,影响很恶劣,外界纷纷指责科学家操纵研究结果的行为。
为此,英格兰东安格利亚大学特别成立独立的调查小组对事件进行调查,并且还解雇了气候研究所主任菲利普·琼斯教授。
◆佩林私人邮件账号在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的竞选搭档佩林的私人邮件账户曾被黑客窃取,之后,她和家人的大量私人照片以及一些邮件内容被“维基揭秘网”网站公布在网上,引发民众热议。
历史上五花八门的军事泄密事件(精)

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对防止情报与信息的泄露方面发挥着巨 大作用,然而,无论如何高明的防范措施也总可能会有 不经意的泄密事件发生。 因为保密措施是“死”的,而人却是“活” 的。人是一 切手段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泄密可能常常就在人 不经意的嘴边、身旁、行动中。 在中外历史上的不少军事事件的惨痛教训中,五花八门的 泄密方式既让人感叹“处处留心皆情报”,同时又启示 人们“一不留神就泄密”。
内部公开▲
胜过百名间谍的“日记泄密”
从1942 年8月开始,美国海军和日本海军在太平洋的瓜达 卡尔岛、兹拉格岛和吉尔伯特群岛3个岛屿及其周围的海 域展开了多次交战。日本海军虽然实力相对较强一些,占 有一些优势,但在双方的数次交战中却几乎是连战皆败, 最终一败涂地。这其中除了指挥方面的失误原因之外,其 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日本海军所写的日记暴露了他们 的行动企图,而美国海军正是通过窃取日本的日记随时掌 握了日军将要进行的作战行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表的美军关于太平洋地区作战的 《与密林与恶疫的决斗》一书中曾这样写道:“日本人凡 事都要准确无误地记入日记中,不仅记入迄今的行动,也 把听到的、可能出现的以及今后预定的行动都写上。我们 的工作就是大量搜集他们的日记,把日记上的事集中起来 加以分析,这对我军的作用实质上胜过了在敌人中打入 100名间谍。
内部公开▲
酒后失言的“宴会泄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美国商人在途经德国首都柏林 时,应一位商界朋友之邀出席一大型宴会,宴会上经朋友 介绍后,认识了同桌的一位德国军界的高级参谋。就在宴 席酒会即将结束时,眼看着这位德国军界的高级参谋酒已 喝得差不多了,美国的这名商人又一次同他碰了一杯。一 句不经意的什么言语却使这位高参的雅兴顿起。他傲慢地 对美国商人说:“美国支持英国和法国也挽救不了他们失 败的命运。我们将在凡尔登发动一次决定性进攻。” 会后,这名美国商人急速地赶到伦敦,立即将此信息报告 了美国驻英国大使馆,美又向法国进行通报,从而使得德 军在随后的凡尔登战役中遭到了惨败。
因为泄密而导致战争失败的典型案例

因为泄密而导致战争失败的典型案例在历史的战争中,泄密是一项非常严重的问题。
战争中的情报是军事行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影响到战争的结果。
因此,泄露情报可能会导致战争的失败。
以下是一些因为泄密导致战争失败的典型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迪伦泄密事件”。
1944年,盟军计划在法国诺曼底进行大规模登陆作战,这是反法西斯联盟挽救欧洲的转折点。
然而,德军在战斗前几天就获得了盟军的行动计划,这是由于英国情报机构的最高特工迪伦被发现是德国的双重间谍。
德军得知了盟军的登陆日期、地点和战略,他们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来应对盟军的登陆作战。
结果,诺曼底登陆虽然最终成功,但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这使得盟军在该地区的战略进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第二个案例是越南战争中的“彼得•米切尔案”。
该案发生在1967年,当时一位名叫彼得•米切尔的美国海军中尉泄露了一份有关美军行动计划的机密文件给媒体。
这份文件被称为“彼得•米切尔文件”,其中详细描述了美军计划在越南的军事行动。
由于这份文件的泄露,北越和越共得知了美军的意图,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北越决定采取防御措施,而越共则调整了他们的游击战术。
结果,美军的军事行动受到了极大的阻碍,难以取得胜利。
第三个案例是1982年的马岛战争。
马岛战争是英阿两国之间的一场冲突,阿根廷试图占领英国的马尔维纳斯群岛。
英国情报机构在战争前的几个月内收集到了大量的情报,包括阿根廷军队的兵力和战略意图。
然而,这些情报被一个手持电视访谈机,通过自制无线电发送情报的阿根廷间谍恩里科•费尔南德斯•马吉亚诺泄露了出去。
这些情报使阿根廷军队做好了准备,并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结果,英国军队面临了严重的困难,战争持续了10周,结束时英国成功夺回了群岛。
这些案例都表明,泄露情报可以对军事行动产生严重的影响。
当敌对势力获得情报时,他们可以更好地准备和应对,增加了自身的防御和攻击能力,从而使战争的结果更加不确定。
二战未解之谜-战时内阁的奸细

二战未解之谜-战时内阁的奸细1940年8月初,英国为抵抗德国蓄谋已久的进攻正在积极备战。
在海峡对面的欧洲大陆,战争已经开始并逐步扩展。
在战争爆发后的十个月内,希特勒已经完全统治了西欧。
“如果德国佬来犯,我们只能用啤酒瓶敲他们的头,因为那是我们惟一的武器。
”英国首相丘吉尔对他的参谋不无诙谐地说。
然而,希特勒并未发动跨海侵略战争。
8月1号,他签署了第17号令,命令刚晋升的赫尔曼·戈林只用空中力量使英国屈服。
沿海峡排列的是由3358个东普鲁士人等多种族人员组成的空前强大的部队,而海峡的对面,整个英国南部,有几百个皇家空军飞行员正在为抵抗这一侵略进行飞行准备。
这些皇家飞行员是一群勇敢但又散漫的、与众不同的人物。
仅在几年前,他们许多人宣誓成为和平主义者,一些人还在牛津誓言书上签名,发誓说他们永远也不会为了“国王和国家”而战斗。
但现在,在关系到英国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他们将参加战斗并在需要时献出自己的生命。
英国皇家空军司令赫兹·道林元帅从截获的电子情报中获知,戈林将要发动一场全线进攻。
获得这个消息后,58岁的道林元帅借助先进的雷达技术和无线电控制系统,在位于本特利的战斗司令部的一个地下室中,指挥了一场被丘吉尔称为“不列颠之战”的战役。
烈火、刺耳的警报弥漫在英国全境和英吉利海峡上空达4周之久。
通过超短波码,道林能够提前知道德军的目标和战术,这使得英国皇家空军能够在恰当的时间布置他们的中队,在适当的地点和高度集中力量进攻德军,从而避免了一味追击敌人的假目标或次要目标,从而造成对本已经十分薄弱的皇家空军力量的无谓消耗。
然而,在道林元帅对戈林的总部进行监听的时候,很明显,德国人也有一条直接从英国战争内阁获得信息的渠道。
尽管戈林和他的指挥官们并不知道英军的具体战术,也不知道道林截获了他们的情报,但是,希特勒和德军高级军官却能在英国政府作出极其秘密的决定之后数小时内即获知其内容。
当时,英国正处在自1588年西班牙舰队侵入英吉利海峡以来最危急的关头。
曼德拉坐了27年牢 中情局成幕后黑手

龙源期刊网
曼德拉坐了27年牢中情局成幕后黑手
作者:
来源:《现代世界警察》2016年第07期
日前,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披露一份报告显示,南非前总统曼德拉1962年被捕入狱竟是拜美国中情局(CIA)所赐。
一名CIA前特工承认曾在当年向南非当局提供关于曼德拉行踪的秘密情报,导致曼德拉被捕,最后坐了27年牢。
这位前特工表示,曼德拉当时完全处于苏联控制下,他可能会在南非挑起战争,美国则会被卷入其中,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必须阻止曼德拉。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曼德拉被捕事件并非CIA插手别国事务的唯一“杰作”。
美国中情局深度干涉非洲国家内政的“传统”由来已久。
从刚果到加纳,从安哥拉到乍得,乃至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被捕入狱,背后都有中情局的影子。
报纸泄漏“军事情报”

报纸泄漏“军事情报”作者:来源:《发明与创新·少儿天地》2012年第02期2011年5月,据俄《共青团真理报》20日报道,涉案的西帕乔夫已被判4年徒刑。
根纳季·西帕乔夫是一位在俄罗斯乃至国际上都颇有名气的地图收藏家。
他读大学时受过相关专业的教育,毕业后开始收藏各种地图。
他往往将收藏采的地图公布在网上,还经常全球旅行,对一些不清楚的地方实地调查后,也将结果放到网上。
天长日久,西帕乔夫在圈内声名鹊起,许多专业人士也经常求教于西帕乔夫。
他的地图收藏还被誉为全球最大的收藏之一。
然而,在2008年,西帕乔夫在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堡被捕,俄联邦检察院指控他向美国情报部门出卖地图机密,危害俄联邦安全。
他被捕后交代说,他与美国的某情报组织搭上了关系,并开始向对方出卖一些有关俄军军事机关和设施的机密地图。
在他通过电子邮件发给美方的部分地图中,有一些泄露了俄军总参谋部相关设施地理状况的机密。
俄相关部门表示,这些信息被出卖给美国人后,美军可以用来修改弹道/巡航导弹攻击的信息系统。
这毫无疑问会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电视连续剧《虎胆雄心》第三十集中,康瑛在街上找梅果被潜伏下来的军统人员认出,报告了何坤,何坤来到梅果与康瑛的住处,但最终他没有进去。
潜伏在日特机关的娇妮,向何坤报告了叛徒赵文元的新住址,何坤立即派人监视赵的行踪,为刺杀做准备,江波不同意何坤在赵文元家动手,他担心有埋伏,但何坤执意还要这样做。
老K决定在报纸上登出寻人启事寻找江波,并将自己的皮夹克捐献了出来,作为广告费用。
由此可见,报纸里有秘密、有间谍战。
目前,有些报纸新闻,如果经过间谍之手,加以综合分析和整理,就能变成准确性很高的秘密情报。
所以,一些国家禁止将地方报纸和特定书籍带出国外,特别是军事报纸严禁放在车上或旅行中阅看或带出办公室。
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报纸既给军事新闻传媒带来了空前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军事传媒经受着能否确保新闻“保密”的严峻挑战。
英国间谍偷运科学家

龙源期刊网 英国间谍偷运科学家作者:郭砚溪来源:《百家讲坛》2014年第22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北欧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因为丹麦科学家尼尔斯·玻尔成功地分裂了铀原子,而挪威可以提供进行原子试验必不可少的重水。
如果德国得到这两样,在研制杀伤性武器中将遥遥领先,但英、法等国怎会坐以待毙?1940年元旦前夕,瑞典一家饭店里,英国某企业商务代表斯蒂芬森的房间里传出一声枪响。
在迅速出现的保安人员面前,斯蒂芬森解释说,这是他的一个保镖的枪支不小心走火所致。
早有准备的亲纳粹的保安人员对其房间进行了仔细搜查,结果,搜出几包40磅一捆的可塑炸药。
原来,自斯蒂芬森入境起,瑞典保安人员及德国特工就盯上了他,因为瑞典反间谍机构得到情报,斯蒂芬森与英国情报组织联系密切,瑞典之行在于摧毁德国急需的铁矿石矿场及运输线。
这些保安人员正为抓不住确切证据犯难,斯蒂芬森的保镖失手,使一捆捆炸药成为铁证。
瑞典的亲德分子借此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向英国提出抗议。
英国外交大臣不得不出面道歉,并保证今后不会再发生类似事件。
一阵新闻轰动过后,德国和瑞典的保安人员不再关心已经失去炸药的英国间谍——斯蒂芬森了。
之后,斯蒂芬森来往于商人、企业家和文化名人之间,进行一些与商人身份相符的业务。
当没有人留意这个失效的间谍时,他悄悄地离开了瑞典。
1943年,获悉玻尔自丹麦抵达瑞典后神秘失踪,又在英国露面时,德国人大惊失色:一直处于纳粹严密监控下的玻尔是如何出逃的呢?原来,这是斯蒂芬森施行的“佯动欺敌”诡谋,在这套行动计划中,炸矿场、破坏矿石运输线的准备工作都是演给德国人看的。
当德国情报机构对他不屑一顾时,他就为瑞典之行的真正目的——帮助玻尔出逃忙碌起来,终于使玻尔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英国。
同时,斯蒂芬森在瑞典建立起一个颇具实力的情报系统,在后来的北欧之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编辑/子玉。
斯诺登泄密文件:英曾监控G20 俄总统是目标

斯诺登泄密文件:英曾监控G20 俄总统是目标正文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扫描到手机2013年06月17日16:24来源:第一财经网站手机客户端保存到博客英国《卫报》曝光称,英国情报部门2009年曾对G20国家以及其他参加伦敦两次高级金融会议的代表进行监控,暗中截取与会外国政要的通话,并监控其互联网通讯。
报道还指出,监控目标包括西方国家的长期盟国南非和土耳其,还有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梅德韦杰夫。
就在此事被曝光数小时前,八国集团(G8)领导人峰会刚刚在英国北爱尔兰开幕。
曾参加过2009年G20峰会的各国官员和代表们也许会要求英国就当年的监控做出解释,并要求英国表态,同样的事情是否会在本周再次上演。
监控得到政府批准《卫报》称,2009年伦敦G20峰会期间,英国情报机构侵入与会外国领导人的电脑与手机,获取情报帮助英国政府在谈判中占据上风。
当时监控的目标包括英国长久以来的盟友南非和土耳其。
在各类国际性会议期间,间谍活动往往都很频繁,但一直以来都没有确凿证据和细节能证明这点。
《卫报》此次能言之凿凿,据称是因为看到了一些官方“绝密”级别的文件。
而这些文件的来源就是将美国“棱镜”等秘密监控项目置于全球舆论风口浪尖上的美国中情局前职员爱德华·斯诺登。
据悉,在2009年4月与9月,英国情报机构政府通讯总部(GCHQ)曾对前来参加会议的外国官员和代表进行过一项名为“突破性情报能力”的秘密监控项目。
具体内容包括:在“间谍”咖啡馆架设虚假Wifi网络,安置木马软件窃取电脑密码;入侵对方的黑莓手机获取短信、通话资料和电子邮件;通过45名分析员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记录谁在打电话、谁在会场内;在土耳其经济部长开派对期间对他和其他15人进行监控;收到了一份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试图监听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卫星电话内容的报告。
文件内容显示,上述活动均得到了当时英国首相布朗政府原则上的批准。
一份标注日期为2009年1月20日的简报上写着GCHQ给部长伊安·洛班的建议。
二战期间英国情报部门的作用及其对胜利的贡献

二战期间英国情报部门的作用及其对胜利的贡献二战期间,英国情报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盟军战胜德国纳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本文将从情报的获取、传递和利用三个方面,细致地探讨英国情报部门在二战期间的作用。
一、情报的获取英国情报部门在二战期间,通过邮电、间谍和无线电监听等多种方式获取情报信息。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通过破解德国的密码系统——恩尼格玛密码机获取的情报。
破解恩尼格玛密码机是二战期间最为重要的情报战斗之一,被誉为“二战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破解恩尼格玛密码机的工作,由一支名为“超级伦敦”组织的特殊情报部门完成。
这支团队由来自英国各地,来自各行业的数学家、语言学家、电机工程师等多个领域的专家组成。
他们通过不断试错和积极的研究,最终成功地破译了恩尼格玛密码机,获取了德国的情报信息。
这不仅大大缩短了盟军战争的持续时间,还阻止了德国纳粹的许多重要行动。
二、情报的传递获取情报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情报的传递。
英国情报部门在二战期间,通过多种方式,将情报信息传递给盟军,使得盟军在战争中保持了对德国纳粹的关键掌握。
其中,最为广为人知的就是伦敦的邓巴顿指挥中心。
通过该中心,英国能够掌握德军的重要动态,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1年11月,英国战争内阁决定要求所有加密消息都要经过这个指挥中心,以确保情报的快速传递和安全。
此外,英国还通过各种秘密信道、关键代理人、间谍网和特工行动等手段,将情报信息传递给盟军。
在英国国内,情报部门与地下组织、反间谍组织建立了紧密联系,共同为抗击德国纳粹的战争贡献力量。
三、情报的利用情报的获取和传递只有在最终利用时才能发挥出其最大价值。
英国情报部门在二战期间,通过多种手段,将情报信息有效地利用起来,为盟军战胜德国纳粹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首先,英国情报部门利用情报信息,有针对性地发起攻击。
例如,在英国情报机构指导下,英军在1942年11月17日发动了第一次对突尼斯德军的攻击,并在此后的战争中成功地阻止了德军企图侵入埃及的行动。
英国间谍名单外泄疑案

英国间谍名单外泄疑案
佚名
【期刊名称】《国家安全通讯》
【年(卷),期】1999(000)008
【摘要】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披露,今年5月初,英国对外情报机关“军
情六处”(M16)间谍名单被刊登于美国加州一个互联网的网页上,牵涉间谍人
数多达116人,名单中泄露的情报员平均年龄47岁左右,几乎全是剑桥及牛津大学毕业的高级知识分子,能操多国语言,家境富裕,和王室关系良好,有四分之一的人曾经获得国家颁发荣誉勋章。
英国当局担心,有关特工会因身份外泄而有生命危险。
目前,所有被公开身份的情报人员均接到危险警告,有关方面召开紧急会议,磋商决定应该召哪些人员回国。
前特工否认泄露名单百多名英国特工的名单在互联网上公开,英国政府一直指斥这是不忿遭革职的汤姆林森所为。
汤姆林森是“军情六处”前特工,曾因计划出版特条
【总页数】2页(P37-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1
【相关文献】
1.前苏联百岁间谍披露冷战秘辛-诱捕英国头号间谍内幕 [J], 麦吉尔
2.约翰·拜斯利间谍疑案有新说 [J], 思遥
3.“美苏谍战风云”系列之② 一枚硬币引发的疑案 50年前苏联王牌间谍纽约落
网记 [J], 闵勉;
4.他破坏了战后英国情报系统纳粹集中营与英国监狱都关不住他震慑英伦间谍王:乔治·布莱克 [J], 饶榕
5.间谍档案英国间谍情报活动掠影(十) [J], 韩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世纪最大的间谍叛逃者曝光

20世纪最大的间谍叛逃者曝光
李小飞
【期刊名称】《国家安全通讯》
【年(卷),期】1999(000)011
【摘要】1999年9月,一本关于冷战五期间前苏联在西方各国从事秘密间谍活动纪实的新书《剑与盾:米特罗金档案》以连载的形式刊登在英国著名新闻媒体《伦敦时报》上。
此书不仅首次披露出许多鲜为人知的间谍战内幕,还将可称为是20
世纪最大的间谍叛逃者的前克格勒特工米特罗金首次曝光于世。
由来《剑与盾:米特罗金档案》的作者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弗·安德鲁。
该书的基本素材全
部是来自于克格勒前档案馆馆长、高级特工瓦西里·米特罗金上校。
据米特罗金讲,他从1972年起利用自己担任克格勒档案馆馆长的便利身份秘密抄写档案馆里有关克格勃驻外特工的绝密档案。
然后偷偷带出藏在自己在莫斯科郊外的家中。
这种秘密活动一直持续到他1984
【总页数】3页(P22-24)
【作者】李小飞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1
【相关文献】
1.深海间谍在行动--美国海军最新窃密手段大曝光 [J], 老诚
2.安格尔顿与美国的“灭鼠运动”——美国历史上骇人听闻的间谍冤案大曝光 [J], 陈华
3.日本自卫队少校军官间谍案曝光 [J], 陈华
4.英国间谍又曝光内幕 [J], 徐惟青;
5.美国海上间谍部队历史曝光 [J], 谢立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史上最大的商业间谍

史上最大的商业间谍在伦敦吉尔斯东大街9号的墙上有一块蓝色牌子,上面镌刻着这样的名字: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特尼1880年逝世于此。
这个名字,不仅现在的中国人不熟悉,就连在英国这个70%的居民每天都要喝一杯下午茶的国度里,也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经历和来历。
尽管他曾经做了一件对中国有着巨大损害,对英国有着巨大利益的事情。
罗伯特·福特尼〔又译罗伯特·福琼〕曾在19世纪中叶潜入中国,在中国人鼻子底下窃取中国的茶叶机密。
他将从中国偷来的各种茶叶种子运往了印度。
在他的有生之年,印度超过了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
他的冒险行动收获巨大:现在,全世界的茶消费每年达9000亿杯之多!罗伯特·福特尼〔RobertFortune〕,原本只是一名知晓植物的苏格兰园丁,在自然科学刚刚开展的英国,他后来也有了一个很好听的头衔——植物学家。
这名身负重任的植物学家潜入中国,窜往各地偷取茶叶种子,记载下了各类生产、采摘、制作方法,他曾经在自己的旅行日记中记录下各类冒险经历,比方,他被海盗、土匪袭击,得过各种疾病,遇到过风暴,还不得不乔装成富有的中国商人瞒天过海。
美国女作家萨拉·罗斯写过一部历史故事书,书名叫《茶叶大盗:改变世界史的中国茶》。
书中描述道:“19世纪末,全球东西方并存着两大帝国:中国和大不列颠帝国……为了两种花,两国开战了:罂粟和茶花。
”这本书是关于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人罗伯特在英国政府和东印度公司委托下,偷取中国茶叶产业秘密的真实故事。
这是一宗人类史上最大的商业秘密盗窃。
在英国的“掌上明珠”印度,种植了大量的罂粟,制成鸦片,在东印度公司操纵下,鸦片生产形成了极大的产业,并大量出口到中国。
而茶,那么几乎只存在于中国。
在近两百年内,东印度公司不断将鸦片销往中国,同时买入中国的茶叶,中国、印度和英国保持着一种奇怪的植物生产三角链平衡,但是,在大清帝国下令禁烟之后,英国终于决定采取极端措施来维持贸易平衡:发动战争,鸦片战争彻底改变了历史进程。
英政府遭遇最大网络事故

英政府遭遇最大网络事故
佚名
【期刊名称】《电力信息化》
【年(卷),期】2005(3)2
【摘要】近日,英国就业和养老金部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事故,整个电脑网络系统几乎全线崩溃,波及全国8万公职人员.它被视为英国政府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电脑网络事故。
【总页数】1页(P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
【相关文献】
1.当政府公信力遭遇塔西佗陷阱:当下中国网络社会的公信力反思 [J], 王君君
2.瑞典最大银行遭遇网络诈骗受骗客户都将获赔 [J],
3.政府遭遇不利网络舆论的主要原因和应对原则 [J], 董清潭
4.省委省政府要求:注重预防、着力治本杜绝特别最大事故 [J],
5.原始的社情民意是网络带给政府的最大财富 [J], 陈国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把英国原子弹秘密情报传递给 苏联,以前从未惹人怀疑。
犹如寻宝图
剑桥大学丘吉尔档案中心允 许学者查阅米特罗欣的上千份俄 文打印材料,共计 19 箱。至于 原始笔记,仍未解密。
米特罗欣把资料分门别类, 放在不同标题的卷宗里,其中一 卷题为 《捕鼠夹》。资料显示, 苏联特工在北约成员国秘密藏匿 武器和通信装置。
叛逃的克格勃高级官员米特罗欣
美国不识货
瓦西里·米特罗欣是苏联克 格勃海外谍报总部的高级卷宗保 管人。他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 密:他总是偷偷把保密文件带回
家,以速记手法抄写,然后打印 并整理成分类资料,藏进奶油搅 拌器等物件里,埋在乡间别墅的 地底下。
米特罗欣 1992 年抵达一个 “波罗的海国家”,之后怀揣这份
从快餐店后方,进入隔壁银行后
院,再顺着梯子爬到银行屋顶
上,利用烟火爆破声掩护,凿穿
银行屋顶偷钱的。不过,警方没
有明说银行到底被偷走多少现
金。
(小辛)
男子减肥 110 公斤 新婚妻子却闹离婚
近日,科威特一男子因减下 110 公斤的肥肉而被新婚妻子告上 法庭,申请离婚。
该男子很无奈地说,自己接 受外科手术减肥的初衷,就是为 了拥有更好的外形,让妻子满 意。在相亲时,他为自己臃肿的 外形感到自卑,心里暗暗发誓, 在新婚时要减肥。没想到却事与 愿违,新婚之夜妻子看到自己的 新面貌,竟然要分手。
而他的妻子表示,当初和丈 夫相亲时,并不知道他打算做手 术。事实上,她一直认为他肥胖 的身材性感、有魅力。也正是这 样的身材才促使她仅见过对方一 面便下定决心结婚。没想到答应 婚事后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见过对 方,直到走进洞房,才发现自己 的丈夫变了模样,从原来 180 多公 斤的体重一下子变成现在的 70 公 斤。妻子的律师称,自己的委托 人因此受到严重的心理创伤。
但这不是全球第一家植
物寄养旅馆。上个月,莫斯
科陀思妥耶夫斯基图书馆同
时变身为“植物酒店”。莫斯
科人外出休假时,可以将家
里的植物免费寄养在图书馆
的角落,图书馆的工作人员
将代为照看。一般情况下,
植物最多只能寄养两周,但
是超期的植物也不会被丢
掉,而会被继续照顾。
这个主意是该图书馆两
名热爱植物的工作人员想出
美科学家发现
这种飞鸟史上最大 翅膀展开长 7 米
据媒体 8 日消息,美国科学 家认定,此前在美国南卡罗莱 纳州发现的史前巨鸟化石或许 来自史上最大的飞鸟。据推 算,这种鸟类的翅膀展开长 21 英尺 (约 6.4 米),是现存最大 飞 行 鸟 类 —— 皇 家 信 天 翁 的 一 倍。该种鸟类滑翔效率极高, 即使身材巨大,狭长羽翼也能 够帮助它们在空中持续飞行。
调查还显示,45%忘记植 物的主人承认,宁可扔掉枯 萎的植物,也不愿费力救活 它们,这种习惯导致英国人 每年至少花费 8.29 亿英镑购 买植物。同时,这也意味
着,在英国,家养植物的平 均寿命仅有 7 个月,即使它们 本该有 10 年的寿命。
随后,举办这项调查的 网站与英国园艺专家夏丽· 迪摩克合作,开办一间特殊 的 寄 养 旅 馆 —— 为 植 物 服 务,这间“室内植物旅馆”4 日正式营业,运营一周,在 伦敦地区可以提供上门收 集、照顾植物服务,直到它 们的主人度假回家。最关键 的是服务免费。
会改变。
据报道,乌克兰的苍蓝星际
项目专门提供星球“领养”服
务,客户只需向空间研究及教育
领域捐款 10 美元以上即可给星球
命名。该组织创始人表示,自俄
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这个
星球的名字便在乌克兰广为流
传。他称这是在星球上书写言论
自由,没有更改的必要。
据悉,普京目前还未对此作
出任何评论和回应。
(环球)
47 岁 的 夏 丽 除 了 出 书 , 还因为主持 BBC 的节目、在 真人秀 《厨艺大师》 中亮相 而闻名英国。在夏丽看来, 让植物保持健康的方法很简 单,她万万没想到会有如此
多的英国人轻易就放弃了家 中的植物。她希望,“室内植 物旅馆”能提醒人们,在出 门游玩前,别忘了照看家中 植物。
莫斯科图书馆 变“植物酒店”
在米特罗欣提供的罗马地图 中,不仅标明 3 处苏联武器藏匿 地点,而且附有详细的前往寻找 及定位方式,犹如一份寻宝图。
米特罗欣花费大量心力搜集 这些资料,后来逃往英国隐姓埋 名,受到警方秘密保护。他 2004 年辞世,时年 81 岁。历史学家安 德鲁根据米特罗欣笔记撰写的书 在 1999 年出版,米特罗欣其人其 事才逐渐为人知晓。 (奥一)
中第一次规模较小,因此过了一
段时间才被研究人员注意到;第
二次于 2013 年 3 月被“旅行者”1
号上的仪器清晰“感知”,结果表
明该探测器所处位置的等离子体
密度是日光层内的 40 多倍,由此
推断其进入了星际空间。
消 息 说 , 今 年 3 月 ,“ 旅 行
者”1 号第三次记录到“太阳风海
啸”,证实了“旅行者”1 号确实
据称,这只史前鸟类的化 石早在 1983 年在南卡州查尔斯 顿附近被发现,建筑工人在进
行兴建新机场挖掘工程时发现
了鸟儿的翼和腿骨,以及完整
的头骨。研究作者、美国国家
演化综合中心的克赛普卡博士
说:“它的肱骨比我的整条手臂
还要长。”
这种巨鸟被命名为桑氏伪
齿鸟,以纪念领导该化石发掘
工作的查尔斯顿博物馆退休馆
在阿拉伯传统文化中,向来 以胖为美,特别是一些贝都因 (游牧民族) 部落的女子特别喜欢 体格肥硕的男子,她们认为这样 的身材象征着显赫和健康,是男 子气概的一种体现。而男子也更 青睐迎娶丰满的女性。 (晓辛)
详尽的苏联情报资料投奔美国使 馆。令他意外的是,美国使馆对 他没兴趣。
于是,米特罗欣转奔英国使 馆。一名英国低级别外交官请他 坐下,热情洋溢地询问:“要不 要给您沏杯茶?”
“这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 剑桥大学情报历史学家克里斯托 弗·安德鲁说。
按照安德鲁的说法,米特罗 欣所提供的资料是英国和美国迄 今获取到“最重要的单一情报消 息源”。
资料详细记录了苏联谍报机 构各项行动,更பைடு நூலகம்命的是,还记 录了潜伏在各国的克格勃特工名 单。仅是在美国,苏联几十年间 安插了大约 1000 人,在米特罗 欣的笔记中占了整整 40 页。
这些克格勃特工身份五花八 门,若不是因为米特罗欣的笔 记,原本很难暴露。例如,梅利 塔 · 诺 伍 德 被 曝 光 时 已 经 87 岁,被称为“奶奶间谍”,曾长
间、弥漫着稀薄的被称作等离子体
的带电粒子的区域。去年 9 月,美国
航天局宣布“,旅行者”1 号可能已经
于 2012 年 8 月 25 日正式离开太阳系
的保护层日光层,进入星际空间。
据美国航天局最新发布的消
息,自进入星际空间以来,“旅行
者”1 号记录下 3 次由太阳日冕物
质抛射引起的“太阳风海啸”,其
小偷趁市民放烟花 凿穿银行入室偷钱
据媒体日前报道,美国纽约
市一名小偷趁着 7 月 4 日美国国
庆,在市民热闹燃放烟火的时
候,凿穿一家银行屋顶,进去偷
钱。
警方说,小偷从银行里一个
没锁的保险库偷走一些现金。不
过放了大笔现金的另一个保险箱
上了锁,小偷没能得手。
警方发现一家快餐店后面的
围篱有部分被剪开。小偷显然是
在星际空间中航行。
(辛闻)
伦敦出现英国第一家植物寄养旅馆
市民外出度假 植物寄养旅馆
出去休假了,家里的植物怎么办?对于英国人来说, 可以寄养在植物旅馆里。近日,英国园艺专家夏 丽·迪摩克在伦敦开办了英国第一家植物寄养旅 馆,关键是还免费。
仅 33%英国人 度假前记得安置植物
英国一家网站针对 2000 名英国人所做的调查显示, 57%的英国人在外出度假前会 记得清空冰箱,65%记得关掉 电源插座,只有 33%记得安置 植物,17%更承认完全忘记了 家中植物的存在。另一方 面 , 43% 的 英 国 人 度 假 回 到 家,会发现植物蔫了、落 灰,甚至奄奄一息。
14 环球·万象
2014 年 7 月 9 日 星期三 责编:林声蛟 美编:孙发强
史上最大规模情报泄露案之一 英国公开 20 多年秘密档案
叛逃克格勃出卖千名特工
苏联解体后,一名苏联 国家安全委员会 (克 格勃) 高级官员叛逃 至英国,还带去一份他苦心 搜集的“百科全书式”苏联 秘密情报资料,包含苏联安 插在各国的间谍名单、秘藏 在其他国家的武器、对他国 目标的破坏行动等。这份资 料被西方国家视为至宝,揪 出了一大批“潜伏”的苏联 间谍。此事堪称史上最大规 模的情报泄露案之一。时过 20 多年,英国剑桥大学丘吉 尔档案中心 7 日公开了这份 秘密资料。
长桑德斯。桑氏伪齿鸟生活在
距今 2500 万至 2800 万年前,在
恐龙灭绝之后,却远在人类出
现之前。
(环球)
▲
桑氏伪齿鸟模拟图
“旅行者”1 号 已进入星际空间
美国航天局 7 日说,最新获得
的数据表明,1977 年发射的“旅
行者”1 号探测器确实已经进入寒
冷而黑暗的星际空间。
星际空间是指恒星与恒星之
来的,这项活动将持续到今
年夏天结束。
(大洋)
乌宇航员将恒星 命名“普京是个傻子”
据美国 《时代》 周刊 7 月 8 日
报道,本月初,几名乌克兰宇航
员将恒星 KIC 9696936 命名为对普
京 带 有 讽 刺 意 味 的 “Putin- Hui-
lo!”(意 为 “ 普 京 是 个 傻 子 ”),
而负责命名的组织称该恒星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