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新世纪学校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嘉兴市新世纪学校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几乎全球每生产十部智能手机中就有一部由昆山制造,全世界每两台笔记本电脑中就有一台产自昆山。

当前昆山正围绕“强芯亮屏”大做文章,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往高端走,使“老树开花”花更艳。

友达光电昆山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省单体投资量最大的外资项目。

2017年,昆山友达光电更是成功研制出针对笔记本电脑的超薄超轻液晶面板,不仅在清晰度和厚度上做到了极致,还能比传统面板省电40%。

友达光电还拥有一条可以将电视与电竞电脑大型屏幕的“清”与“薄”演绎到极致的生产线。

在手机上,虽然目前市面上还是以带边框为主,但友达昆山2017年全部出货都是无边框的手机屏幕。

据了解,某款曾引起轰动的国产品牌的全面屏手机采用的屏幕正是来自友达光电。

曾经的“缺芯少屏”一直是昆山信息产业创新的薄弱环节。

2017年9月21日,昆山与中科曙光签约,中科院安全可控信息技术产业合作项目花落昆山高新区,首期建设年产100万台的安全可控服务器自动化生产线,给昆山集成电路产业链补上重要一环。

这个基地形成了中国第一条智能无人工厂,自主创新研制的处理器将用于高性能服务器中,为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提供支持。

同时为昆山补上电子信息产业“缺芯”短板。

(节选自2018年11月《现代快报》,有删改)
材料二:
微笑曲线,即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是IT产业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在1992年为了“再造宏碁”提出的理论。

材料三:
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百强县榜单之首的江苏昆山,如今已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国县域经济中的“模范生”、“领头羊”。

其经济总量高达3500亿,相当于西部宁夏一个省份的GDP,与福建厦门、贵州贵阳、河南洛阳等知名城市的总量相当。

人均GDP达21万多元,已超过张家港、常熟等苏州市的其它强县。

早在30年前,昆山还是一个血吸虫猖狂的农业县,甚至在苏州6县中屡屡排名老末。

虽坐拥临近上海、苏州的地缘优势,当时昆山人却有着安于现状的想法。

1984年至1988年,国务院批准在我国沿海12个城市设立14个国家级开发区。

昆山作为农业县,自然不在此列。

但苦于昆山“穷”到叮当响现状的昆山领导层,硬是在外界不解的目光中,出乎意料地在昆山自辟一块地,拉起了自费建设开发区的大旗。

这一举动在当时可谓“石破天惊”。

此后,昆山人在一片蛙声阵阵的农田上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开发区建设,拆迁、修路、建厂,一个个项目开始在这里“生根发芽”。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开发区所有的建设都是自掏腰包。

“富规划,穷开发”,这是当时开发区对外喊出的口号。

其背景是,那时候的沿海经济开发区,均有国家成亿投资。

但蹉跎多年的昆山人,要不来这钱,也不愿等下去。

在没有国家投资扶助的情况下,昆山县政府通过自筹、贷款、征收土地开发费等途径,筹集了1200多万元。

最终,昆山的首创精神和务实作风得到了认可,199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开发区。

如今,这个开发区在中国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实力评比中位列第四,世界500强有20多家在开发区兴办项目。

不仅如此,它也成为拉动昆山经济腾飞的最重要的“龙头”。

而如今,昆山面临的新时代命题是:怎么使高质量发展在昆山落地?
从“高速度”到“高质量”,昆山正处在新一轮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

昆山正力争在全国率先建成具备县域特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昆山科创中心,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节选自2018年7月《人民网》,有删改)
3. 下面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 在IT产业中,通过组装零部件而加工出产品的中游业务的利润空间小,也就是产业附加价值偏低。

B. 通过整个IT产业微笑曲线图可以看出,企业要想发展得好,就必须选择产品研发和售后服务两个领域进行投入,否则企业就无利润可谈
C. “缺芯少屏”曾束缚昆山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如今的昆山正在笔记本电脑液晶面板、电视与电竞电脑大型屏幕、手机屏幕和处理器上大做“强芯亮屏”文章。

D. 昆山有着临近大城市的地缘优势,但是三十年前昆山人有着安于现状的思想观念,经济水平在本地区六个县中常排在末尾。

4. 请结合三则材料,谈一谈一个地区要发展,自身该做好哪些努力?
参考答案:
3. B
4. (1)利用自身地缘优势。

(2)自力更生。

(3)确定科学发展目标:找准目标,创新发展;补齐短板,高质量、高速发展。

(意近即可)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

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

B项,绝对化,除了提到的两个领域,其它领域也是有较大利润的,故B错误。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一样遵循阅读题答案在原文中的原则。

解答本题考生需审好题,带着问题筛选答案,本题要求“结合三则材料,谈一谈一个地区要发展,自身该做好哪些努力?”考生可以去原文筛选表明具体做法或者成功经验的句子。

“虽坐拥临近上海、苏州的地缘优势,当时昆山人却有着安于现状的想法。

”当初昆山人不懂得利用自身地缘优势,后来他们醒悟了。

这也启示我们一个地区的发展要利用自身地缘优势。

“但苦于昆山‘穷’到叮当响现状的昆山领导层,硬是在外界不解的目光中,出乎意料地在昆山自辟一块地,拉起了自费建设开发区的大旗。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开发区所有的建设都是自掏腰包。

”如果昆山人没有自力更生,也就不会有后面取得的成绩。

“曾经的“缺芯少屏”一直是昆山信息产业创新的薄弱环节。

”、“同时为昆山补上电子信息产业“缺芯”短板。

”“‘富规划,穷开发’,这是当时开发区对外喊出的口号。

”“从‘高速度’到‘高质量’,昆山正处在新一轮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

昆山正力争在全国率先建成具备县域特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昆山科创中心,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可知要确定科学发展目标:找准目标,创新发展;要补齐短板,高质量、高速发展。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老娘土
江岸
钟海强舰长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甲板上,目不转睛地瞭望着一望无际的海域。

近处,白色的浪花在蓝色的海面上翻滚,仿佛蓝色的布匹上点缀着细碎的白花;远处,海天一色,分不清楚哪是天哪是海,海的蓝把天的蓝彻底消融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再过一个月,他就要告别心爱的舰艇,告别祖国的南海疆域,解甲归田。

也许,这一次出航,就是他的最后一次。

作为一名守卫南海二十多年的老兵,他当然忘不了他在海军的第一个岗位:某礁盘的守卫战士。

今天,他带领他的舰艇出航,恰好路过那个礁盘,他计划在那里停泊一下,故地重游。

近了,近了,礁盘就在眼前。

他的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
其实,钟海强是土生土长的大别山人,参军之前是个旱鸭子,见过的最大的水域就是他家门前的那条洗脂河——淮河上游的一条支流。

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那批兵来到了南海。

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他们下连队了。

他进驻了一个岛屿。

后来才知道,他驻扎的地方根本算不了岛屿,只是一个礁盘——358号。

礁盘只有篮球场大小,四周比海平面高不了多少,稍有风浪,礁盘就被海水淹没。

他们班其实是驻扎在礁盘中央高高的钢筋架上。

这种凌空高阁上的生活,让他头晕目眩,呕吐不已。

班里只有三个人:班长、副班长和副班长口中的“新兵蛋子”钟海强。

钟海强水土不服,没完没了的呕吐几乎使他虚脱了。

班长急得直搓手,一迭声地问:“怎么办?怎么办?”
班副斜睨着钟海强,轻蔑地说:“新兵蛋子,熊样儿!”
钟海强从床上挣扎起半个身子,对班长说:“用老娘土,煎水,给我喝。


班长根本没听清楚钟海强说的是什么,只听见一个“土”字。

“土?这里哪儿有土?要土干什么?”他狐疑地问。

“土,老娘土,在我包里。

”钟海强说。

班长打开钟海强的包,仔细翻了翻,没找到老娘土。

班长看看钟海强,钟海强看看班长,稍顷,他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来,看看副班长。

副班长恼火地说:“你说的是那一包黑不溜秋的泥巴块儿吧?昨天整理内务,我给扔了。


钟海强突然像中了邪一样,凶狠地瞪一眼副班长,翻身下床。

班长想拦他,没拦住。

转眼间,他跌跌撞撞地冲出房门,石磙一样滚下了高高的台阶。

幸亏大海还没有涨潮,他的那包老娘土还在礁盘上,安然无恙。

身体恢复以后,钟海强对班长说:“在我们老家,父母都会为远行的孩子准备一包这样的土。

它是从土灶里敲下的经过天长日久烘烤的锅心土,因为大都由老母亲亲手敲下,包好,送给儿女,所以我们当地人把它叫做‘老娘土’。

人在他乡,水土不服,用老娘土煎水喝了,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班长“哦”了一声。

班副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

不久,班副病了。

钟海强拿出他的老娘土,准备给副班长煎水喝。

班长不同意,他说:“副班长是新疆人,你是河南人,你的老娘土对他有用吗?再说,你刚来,水土不服,副班长来这里一年多了,又不是水土不服,怎么能用老娘土?”
钟海强说:“班长,不管是新疆还是河南,我们都来自陆地,对于海洋来说,陆地上所有的土,都是我们的老娘土。

试一试,不行吗?”
谁知道,一碗浑浊的老娘土汤喝下去,副班长病情减轻;喝了第二次,明显见好;喝了第三次,已经生龙活虎了。

从此,副班长改变了对钟海强的看法,更改变了对老娘土的偏见。

他寄信到新疆老家,让父母寄一包同样的老娘土来。

后来,钟海强当了班长,他要求每一个战士探亲返回时,都要带包老娘土……
“报告舰长,358号礁盘已到,是否停泊?”值班员走过来,“啪”地举手敬了一个礼。

钟海强从回忆中清醒过来,声音低沉地说:“停靠十分钟,我下去看看。


358号礁盘上,仍然是三个兵:班长、副班长、一个新战士。

他们正列队向钟海强敬礼!钟海强走上礁盘,环顾四周,礁盘已经令非昔比。

水泥围墙内,芳草如茵,鲜花盛开;水泥围墙上,有用彩色珊瑚垒成的五个大字:老娘土哨所。

钟海强的眼眶再次湿润了。

他明白,他脚下踩着的,滋养着花草的,正是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老娘土。

18.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第一段景物描写突出了南海风光的美丽迷人,因为近处和远处的景色都是钟海强感觉到的,由此可以看出钟海强对他自己守卫了二十多年的水上疆域的不舍之情。

B.小说叙述钟海强的出身,说他山里娃,旱鸭子,没见过大水域,这为后面写他住在茫茫水域中高高的钢筋架上面水土不服作铺垫。

C.钟海强“头晕目眩,呕吐不已”时,班长的手足无措说明了海上哨所缺医少药的艰苦环境,而班副一脸轻蔑也从人情冷暖的角度透露出“新兵蛋子”的辛酸。

D.驻扎在358号礁盘上的三个战士见钟海强突然走到礁盘上,慌忙列队欢迎,反衬钟海强如今的官职之高,从而突出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主旨。

E.小说使用了插叙的手法,通过钟海强的回忆叙述了守卫358号礁盘的困难经历。

这种写法使文章情节紧凑、叙事简洁。

19.小说以“老娘土”为题,有哪些作用?
20.小说在刻画钟海强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21.小说两次写钟海强的眼眶湿润,前后原因有所不同。

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参考答案:
18.AB
19.①概括情节。

小说以“老娘土”为线索,使小说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揭示主题。

“老娘土”具有象征意义,它不仅寄托了母亲对儿女朴实无私的爱,同时还表现了有了大地母亲的护佑,祖国的海防才能不断巩固,坚不可摧。

③从人物刻画上,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有助于展示钟海强等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

④以方言土语为题,新颖别致,制造悬念,吸引读者。

20.①性格顽强。

不顾礁盘哨所条件的艰苦,克服水土不服的困难坚守岗位。

②宽容大度。

虽然班副一开始对他有偏见,但当班副得病时,他不计前嫌,为班副煎药治病。

③热爱海防,献身边疆。

比如写钟海强舰长钉子一样牢牢钉在甲板上,目不转睛地瞭望海域说明他执行任务时的专注和高度的责任感。

再如在南海巡逻二十多年即将解甲归田时,对心爱的舰艇和南海边防的不舍。

④不忘家乡,珍视亲情。

重视老娘土,时刻带在身边。

21.具体分析:第一次眼眶湿润,是故地重游,因回忆初上礁盘时的情景而激动;第二次眼眶湿润,是因为看到礁盘环境美好,今非昔比而喜悦,一批又一批的战士响应他的号召带来家乡的土,并且用“老娘土哨所”来命名礁盘,触动了钟海强的情弦,明白了正是全国四面八方的支持强大了祖国的南海边防,引发了钟海强的敬仰和感慨。

说明效果:①从结构上,前后对照,层层递进;②从人物塑造上,丰富了钟海强的人物形象;③从主题上,凸显了小说歌颂海防战士的主题。

18.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表达技巧的能力。

C项,“班副一脸轻蔑也从人情冷暖的角度透露出‘新兵蛋子’的辛酸”理解错误。

副班长撇嘴是对老娘土治病作用的怀疑,不是轻蔑鄙视。

D项,“慌忙列队欢迎,反衬钟海强如今的官职之高,从而突出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主旨”理解错误。

首先,列队迎接是边防官兵的严格军纪要求,不能起反衬作用;其次,本文的主旨是对全国四面八方人民支持祖国的南海边防的赞美。

E项,插叙的作用应是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

19.本题考查理解小说意蕴的能力。

回答小说标题的作用,需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线索及主题、表达技巧。

看标题的内容对以上方面有无作用。

第一,文章的主人公钟海强的形象就是通过老娘土的故事一步步丰满的。

第二,从第一次带着“老娘土”到南海守卫358号礁盘,到最后再一次踏上“老娘土哨所”,“老娘土”作为小说的线索贯穿了全文。

第三,小说卒章显志:“他明白,他脚下踩着的,滋养着花草的,正是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老娘土。

”四面八方的老娘土代表四面八方祖国儿女的心,点明主旨。

第四,“老娘” 这个河南方言词,代表着娘家与故乡,颇具吸引力。

20.本题考查欣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可从以下几个重点方面入手:①从描写方法及作用入手。

小说插叙了初次登岛的遭遇,直接描写了主人公不畏艰苦、不惧艰辛的顽强意志。

②从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

人物的活动环境一直都是祖国的南海,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是对主人公为祖
国贡献青春的赞美。

③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

小说情节完整,前后照应,时时带着老娘土,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怀念与珍视。

④从人物关系入手。

主人公与班副围绕着老娘土,从开始的矛盾到后来的理解也体现了他的宽容善良。

21.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题目明确要求“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回答:第一,具体分析两次眼眶湿润的原因,这一点要结合小说情节及主旨来谈。

第二,对作用效果的分析离不开小说的几个重点要素:人物、结构、主旨等。

3. 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漫说姓名文化
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这就是姓名文化。

汉族的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

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也辐射至周边地区。

人人都有自己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这个根是民族、国家和省籍、家乡不能替代的。

在我们的五千多个姓氏中,大多源于上古,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

从先秦姓与氏的“别婚姻”“别贵贱”,到秦汉的姓氏合一,再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许多民族纷纷采用汉姓,每个姓就是一部历史。

根的意识曾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根的文字载体就是绵延不断的谱牒,根的终极意义是宗亲归属感。

从前,谱牒和宗亲的广博关怀可以让人千里之外也互为依托;现在,宗亲仍可以令个人与家庭在茫茫人海中,在生疏的大千世界里,在冷漠的现代社会内,寻求到一份精神的慰藉。

这宗亲早已不是血缘之亲,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横向联系。

在姓氏文化浓浓的熏陶下,不管走在哪里,仰望“四知堂”的匾文,我们知道了主人姓氏的归属;远远看见“陇右名望”,我们也明白了这一村的大姓是什么。

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寄身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无形的姓氏文化则保存在有形的匾额和石刻里。

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包涵更为丰富。

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再到西汉以后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从新莽禁用双字,到南北朝盛行二字;由唐宋时代形成的以辈次命名,再到清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三十个,非但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文学礼仪。

人名文化还包括字、号,还有学名、小名、诨名,互补互衬,传递出长辈的期待,自己的志向、性情和旨趣。

我们的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

其中,家讳、内讳是家庭之避讳,国讳、宪讳、圣讳,属于社会之避讳。

在避讳中,嫌名,即避字音同或字音近之讳,最为普及。

避讳的方法可以改字、空字、缺笔、换音,当然也有嫌名不讳、二名不偏讳、已祧不讳、诗书不讳、临文不讳等不予避讳的规则。

那个时代,家讳这一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避讳最为顽强。

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而这传承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

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传承的载体,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对其兴衰负责。

如何传承我们的姓名文化,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

1.下列对“姓名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姓名文化是一种经过数千年积累和演变,蕴含着丰富内容的独特的文化系统。

B.姓名文化历史非常悠久,很讲究避讳,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

C.姓名文化是一笔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对其他民族和我国的周边地区都产生了影响。

D.姓名文化是一种活的传承,我们每个人都应是它的传承者,都应对它的兴衰担负起责任。

2.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绵延不断的谱牒上的文字记录的是人们的原始之根、文化之根、它能给人一种宗亲归属感。

B.在我们源于上古的五千多个姓氏中,几乎都存在着自己的起源故事和演变历史。

C.人名文化比姓氏文化历史更悠久,所包含的内容更丰富,它传递着长辈的期待和自己的志向旨趣。

D.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避讳包括家庭避讳和社会避讳,是我国民族伦理精髓的重要体现。

3.根据文中信息,以下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是( )
A.如今,宗亲仍可以让人们在茫茫人海中和生疏世界里获得一份精神的慰藉,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代社会里人们对自己原始之根和文化之根的认同。

B.在古代,“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但这种人名文化现象没有得以最终的延续,如今,避讳传统已在人名文化中逐渐消失。

C.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从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三十个这一现象可以看出,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

D.作者之所以认为姓名文化是我国最大的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化遗产像我们的姓名文化那样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参考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题。

窦太后,赵之清河观津人也。

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

太后出宫人以之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

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

”宦者忘之,误置其籍代伍中。

籍奏,诏可,当行。

窦姬出涕,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

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后生两男。

而代王王后生四男。

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

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

立窦姬为皇后,女嫖为长公主。

其明年,立少子武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为梁孝王。

窦皇后亲蚤卒,葬观津。

于是薄太后乃诏有司,追尊窦后父为安成侯,母曰安成夫人。

令清河置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比灵文园法。

窦皇后兄窦长君,弟曰窦广国,字少君。

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

传十余家,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暮卧岸下百余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

自卜数日当为侯,从其家之长安。

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姓窦氏。

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尝与其姊采桑而堕,以为符信,上书自陈。

窦皇后言之于文帝,召见,问之,具言其故,果是。

又复问何以为验?对曰姊去我西时与我决于传舍中丐沐沐我请食饭我乃去于是窦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横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

乃厚赐田宅金钱,封公昆弟,家于长安。

ks5u
窦太后好黄帝与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与老子,尊其术。

窦太后后孝景帝六岁(建元六年)崩,合葬霸陵。

(选自汉?司马迁《史记?外戚世家》第十九,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欲如赵近家如:到……去
B.是以荣汝身(《孔雀东南飞》)荣:荣耀
C.为人所略卖略:用策略
D.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氓》)说:通“悦”,高兴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乘骐骥以驰骋兮
B.时人伤之,为诗云尔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
C.恐年岁之不吾与从其家之长安
D.仕宦于台阁封公昆弟,家于长安
7.下面各组内容,都能体现窦后“孝悌”品格的是()(3分)
①“必置我籍赵之伍中。

”②代王独幸窦姬
③欲如赵近家④丐沐沐我
⑤请食饭我⑥窦太后好黄帝与老子言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窦姬曾经主动向宦官要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册放在去赵国的队伍里,但宦官把这件事忘了,错把她的名册放到去代国的队伍中了,导致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变。

B.代王成为皇帝之后,王后和所生的四个男孩接连病死,窦姬的长子就被立为太子,窦姬也被立为皇后,第二年,窦姬的小儿子被封为代王。

C.窦皇后的双亲早已去世,葬在观津,这时薄太后就下诏有关官员,追尊窦皇后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

D.窦皇后的弟弟窦广国少时曾多次被转卖,后来又入山烧炭,晚上一百多人躺在山崖下睡觉,不料山崖崩塌,睡在山崖下边的人只有少君脱险,其余都被压死了。

9.翻译下面的句子。

(9分)
①窦姬出涕,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

(3分)
②又尝与其姊采桑而堕,以为符信,上书自陈。

(3分)
③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3分)
参考答案:
5、A(B.荣:使…荣华。

C.略:通“掠”,劫掠。

D.说:解脱。


6、D(A.以:介词,凭借;连词,来。

B.为:动词,写;介词,替,给。

C.之:助词,取消独立性;动词,到。

D.于:介词,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