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传》的艺术建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最小说·读写大视野
内容摘要:《黑暗传》被誉为汉民族首部创世史诗,不仅内容详实,想象丰富,打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在艺术呈现上更是色彩纷呈。

史诗汇聚了形形色色的神话传说,是一座神话的大观园;结构上则是分章分节分段排列,前后呼应、对仗工整,讲究节奏和韵感,符合当地山歌的音律并有所创造。

关键词:《黑暗传》;史诗;神话;唱词
一、多种神话类型构建的奇特世界
《黑暗传》首以开场歌起领,尾用还阳歌结束,分为“天地玄黄”“黑暗混沌”“日月合明”“人祖创世”四个部分,前后叙述连贯,首尾呼应,中间穿插了不少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神话,例如洪水神话、伏羲与女娲结合的始祖神话、天起源神话等。

神话形象虽然千姿百态,如果根据它们的外形特征进行归纳,大致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象形型神话形象;二是复合型神话形象;三是人形或符号型神话形象。

①象形神话形象寄托先民们最朴素的幻想和愿望。

“琉璃瓦”“玉柱”“金鸡”“凤凰”“长生木”“穿泉壤”“九色莲花瓣”这些神奇之物,在《黑暗传》里屡见不鲜,并且都被赋予灵性,具有神奇之力。

复合型神话形象是指人形和动物形复合而成的神话形象,伏羲和女娲都为人头,但是伏羲是龙身,女娲是蛇身,还是逃离不了兽的体型体态,这种神话形象开始与人类自身联系起来。

《黑暗传》中的神人,不仅仅是与凡人迥异的神,更是与凡人紧密贴合的人,可以说是神人同性。

具有开天辟地神力的盘古,也具有人的处事形态,“不知过了几万春,盘古长大成人形,盘古昏昏如梦醒,伸腿伸腰出地心。

睁开眼睛抬头看,四面黑暗闷沉沉,站起身来把腰伸,撑破黑暗与混沌。

”②69尝百草治百病的神农,也有利己的一面,“神农当时不小心,足下绊住藤一根。

神农一跤摔在地,浑身疼痛实难忍。

神农心中暗恼怒,张口封它叫‘葛藤’,受尽千刀与万剐,火烧棒槌织草绳。

百姓穿起走世界,叫它永世不翻身。

”②125神人同性,神话由人创造经人传播,最终又回到人手里,体现了神话的活态性。

《黑暗传》也为神话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沃土。

水神神话在史诗中有了新的形式,幽泉浦湜母子婚配,生出混沌,江沽造水土。

史诗认为石兽流血,洪水泡天,这才有了洪水的来临。

诗中“石兽流血为哪般?老祖老母来观看,原是洪水要泡天。

”②5至于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气候神话,史诗也有记录,“女娲吹冷气,天上雪纷纷, 北方天寒到如今。

”②108
二、以民间性为基础的叙述方式
《黑暗传》是汉民族的神话史诗,③主要在死人时打“丧鼓”所唱,必然要有传唱者。

歌师身上的主观性,可以分为主观代入、主观引导和讲究排场三个方面。

首先是主观代入,具有一种主观带动情节的自觉性,始终让自己处于歌唱的领导者。

首段就有“谁个孝家开歌场。

引得四方歌师来。

”②5的发问,到歌楼门前有怪兽把守时,歌师也“请你站一旁。

闪在一旁,让我歌鼓二人,早进歌场。

”②6其次是主观引导,歌师在唱词的过程当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听我一一说根源。

”②50“要请歌师找答案。

”②53最后是讲究排场,歌师十分注意演唱场合,这决定着歌师的演唱兴致是否高昂,“起歌楼,搭歌台,千山万水聚拢来。

”“歌台搭在楼中央,上盖青色琉璃瓦,下铺玉石方砖,八根全梁玉柱,置下梭罗门两扇。

”“歌鼓堂前好光景,好比天堂玉殿形。

”②5体现歌者在民间活态文学传承中的主导性。

民间歌唱讲究一问一答,是歌者与听众的双向互动。

全诗基本以“请问”或者“问曰”开头,引出要问内容,继而紧跟“答曰”结束,做出相应的回答。

开场歌部分,问与答进行了八个回合的较量,占据了开场部分的一大半内容。

问答的方式和语言都很简单,如开场歌部分,“来到孝家大门前。

孝家门前搭高楼,搭的走马转角楼。

四道高门在四方”,②5偶尔也有插叙的内容出现,不过很可能是歌师在不断的演唱过程中增补加词形成的,常见的是词语顺序的颠倒,例如开场歌部分,“开歌路,歌路开”②5,之后的“请你站在一边,闪在
《黑暗传》的艺术建构王梦珺
. 96 .
.硕博论坛 .
一旁,让歌鼓二人,早进歌场。

”②6重复了3次。

叙述语言也是雅俗兼具,相比之下通俗性更强。

雅物如“玉石” “凤凰”“玉殿”等,俗物如“鹌鹑” “阳雀”“乌鸦”等。

此外,“中”“东”“西”“北”“上”“下”“左”“右”等方位词的大量使用,“千”“万”“元”等数词镶嵌齐间,画面感强,通俗易懂,增强了史诗传唱的民间色彩。

三、以喜代悲的美学风格
在《黑暗传》里,我们甚至看不到一点悲凉的影子,也听不到任何恸哭的声音,它滋养在汉民族的神话氛围里,活跃在远古的历史空间中,游荡在山歌韵律的怀抱下,竟转变成了一种充满着乡土味的喜丧仪式歌舞。

《黑暗传》的喜丧主要包括喜歌和喜舞两个方面。

喜歌集中在歌首部分,主体部分之前有一个开场歌,第一段四句话以“东边”起头,以“四方”收尾,中间主观发问,境界辽阔,气势压人。

其间穿插高空之物,仿佛与天地四面八方联通,与宇宙合乎一体。

首段词如下“东边一朵红云起,西边一朵紫云开。

谁个孝家开歌场?引得四方歌诗来。

”[2]5开场辽阔,气宇轩昂。

歌尾以还阳歌结束,就是一种民间仪式歌舞,包括诵词和祭祀舞蹈,“日吉时良,天地开张,日出东方,赫赫洋洋!黑暗混沌,日月开光。

古往今来,厚土之葬。

扫场,扫场,化为吉昌!锣鼓打出一重门,一重门来迎东方。

还阳童子,接引仙女,作鼓乐,骑青马打青骑,打一把清凉伞,遮天盖地,奏宫音,撒梅花,原主东,家业兴,普降祯祥。

”②154以喜开始,以喜结束,前后照应,韵味无穷。

在情节安排上也紧张刺激,故事波澜起伏,“说起鹰龙大得很,千片羽毛万丈长,遮天盖地本事能。

原是天上大鹏鸟,一声吼叫如雷鸣。

两道目光如闪电,如铁钩万般能。

名叫鹰龙无敌手,专为定光听号令。

许多龙蛇也丧生。

”②63就连诗的押韵也是符合民众审美,整体基调活泼可爱,唱起来轻松自然,“昆仑山上一棵槐,青枝绿叶甚可爱。

层层树叶如天盖,密密树根通地脉。

槐树之中怀老母,老母又把子孙怀。

百鸟百雀树上落,五音五色分五彩。

有的鸟儿来献果,有的鸟儿报信来。

”②43史诗中连用大量的数词、方位词和颜色词,在不同分段反复出现,别有一番韵味。

以数词为例,在《黑暗传》中,数字“一”引用七百余次,“二”“三”“四”“五”“九”引用一百余次,,“六”三十余次,“七”五十余次,“八”五十余次,“十”近一百次。

越简单越基本的词语,越符合底层百姓的审美趣味,也就越具有喜的美学风格。

四、兼具程式化和音乐性的说唱歌词
《黑暗传》的活态口传方式,需要程式化帮助歌师储备回顾文中的情节,故此形成神农架《黑暗传》唱词程式化特征。

④《黑暗传》中有大量的套话,段与段之间改变的词很少,前后语句重复,少量多次增补新的唱词,形成一种层层嵌套,循环递进的演唱效果。

“自从神农把驾崩, 又有何人治乾坤?请你一一说分明。

自从神农皇帝崩, 又有何人治乾坤?”②128这段话看起来歌师诵唱了很多,但是基本意思就是问何人治乾坤这个简单问题,其间有大量的重复。

又如“打开歌楼一重门, 一重门里不见人。

”“打开歌楼二重门, 二重门里不见人。

”“打开歌楼三重门, 三重门里不见人。

”一直到“打开歌楼五重门, 五重门里两个神。

”②6-8为止,问题得到解答,这种套话模式才算结束。

这种反复歌唱诉说的套话模式,不仅方便歌师记忆歌词,也能让听众在短时间内迅速理解演唱内容,传递史诗的审美情趣。

史诗的唱词还兼具音乐性。

许多地方讲究对仗、节奏和韵律,如颜色的对仗、方位的对仗、数字的对应等。

唱词“请问你是哪里来的歌郎? 人又生得聪,气宇轩昂。

歌又唱得好,声音洪亮。

”②9押‘ang’韵。

唱词“三山五岳任我走,看景致,访歌友,歌鼓场上乐悠悠。

”②12押‘ou’的韵。

此类山歌独特的押韵形式,通篇沿用,使得全诗对仗整齐,错落有致。

此外,“诗曰”的引入,增强了山歌的诗性色彩,加重的史诗的音乐性。

第一部分“天地玄黄”,一共用了10个“诗曰”,韵感此起彼伏,唤起了歌师和听众听觉上的共鸣。

《黑暗传》是汉民族历史文化的源头活水,其艺术魅力无不令每一位华夏人叹为观止。

它不仅是记录和保存本民族的历史,也是向世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必经之路。

它是神话的大观园,也是民间的知识宝库,更是一曲独一无二的汉民族山歌。

注释:
①张福三:《论我国神话形象发展的三种形态》[J],《思想战线》,1986年3月第51-57页。

②胡崇峻:《黑暗传》[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页码在文中标注。

③刘守华:《我与〈黑暗传〉》[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4期第1-4页。

④杨帆:《神农架长篇唱书〈黑暗传〉的文本与仪式音乐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9年。

王梦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间文学与文创产业。

. 97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