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语文高三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5届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语文高三上期末学业水平
测试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移动互联时代,“AI相面”“人工智能看手相”等算命把戏不断变换形式,在网络空间潜滋暗长。
与传统形式的迷信相比,披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外衣的网络迷信,因其打着科学技术的旗号,往往更具有欺骗性、迷惑性,潜在危害不容小视。
更有甚者,__ 网络算命、占卜等同于科学预测,( )。
事实上,“AI算命”披着算命的皮,实则是在“算钱”。
此外,用户在算命时也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
对待不断的网络迷信,既应强化“硬”的一手,加强治理,坚决相关违法违规行为;也应注重“软”的方面,加强引导,从根源上铲除封建迷信的土壤。
相关部门还应强化网络平台的主体责任,对用户进行必要的提醒和约束,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破除网络迷信,防止“算命”这类迷信活动,还得找准病灶、标本兼治。
在严厉打击违规线上迷信活动的同时,我们还应大力倡导科学精神,发扬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让“算命”把戏无所遁形、没有市场。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宣称改头换面惩治卷土重来
B.宣传改弦更张惩治重蹈覆辙
C.宣称改头换面惩罚重蹈覆辙
D.宣传改弦更张惩罚卷土重来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重拾封建糟粕的行为并美化为弘扬传统文化
B.将重拾封建糟粕的行为美化为弘扬传统文化
C.重拾封建糟粕的行为被美化成弘扬传统文化
D.美化重拾封建糟粕的行为成了弘扬传统文化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大力倡导科学精神的同时,我们还应发扬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严厉打击违规线上迷信活动
B.在严厉打击违规线上迷信活动的同时,我们还应发扬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大力倡导科学精神
C.在严厉打击违规线上迷信活动的同时,我们还应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大力倡导科学精神
D.在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的同时,我们还应大力倡导科学精神,严厉打击违规线上迷信活动
2.下列选项中,对漫画意图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嘲讽不加调查先入为主的看法。
B.批评砍伐树木破坏生态的做法。
C.讥刺违反规定吸烟作业的工人。
D.调侃头脑简单听人指挥的莽汉。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涌现一批世界级科技大师、领军人才、尖子人才。
培育
世界顶尖科技人才,高校责无旁贷
....。
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中方对七国集团峰会声明假借国际法名义对东海和南海问题指.
桑骂槐
...表示“强烈不满”,并希望七国集团停止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③孔令辉曾经收到过新加坡滨海湾金沙的几个电话短讯,要求他致电回复,但当时孔误
会这些只是金沙的推广宣传活动,故不以为然
....,未有理会。
④近年来,路人对遇险者作壁上观
....的类似新闻不断在各地反复上演,“扶不扶”仿佛成了一个困扰人们多年的中国式难题。
⑤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的金若曦两年前加入了孔院舞蹈俱乐部,完全没有舞蹈基础的她
如今能把“傣家小妹走过来”表现得栩栩如生
....。
⑥企业如果对外投资不注重提高质量效益、不注重风险防控,就有可能遭受挫折,甚至
铩羽而归
....,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A.①③⑥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④⑥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为魏文侯将。
时燕国小,辟远,力不能制,于是屈身下士,先礼郭隗以招贤者。
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燕王以客礼待之,遂委质为臣,燕昭王
以为亚卿
..与燕伐齐。
燕昭..,久之。
当是时,齐湣王疆,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皆争合从
王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
诸侯兵罢归,而乐毅独追,齐湣王亡走,保于莒。
乐毅攻入临葘,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
燕昭王大说,亲至济上劳军,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
于是燕昭王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
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馀城,唯独莒、即墨未服。
会燕昭王死,子立为燕惠王。
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曰:“齐城不下者两城耳。
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郤,欲南面而王齐。
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
”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
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
赵封乐毅于观津,号曰望诸君。
齐田单破骑劫于即墨下,而转战逐燕,尽复得齐城。
燕惠王悔使骑劫代乐毅,又怨乐毅之降赵,
乃使人让乐毅。
乐毅报遗燕惠王书曰:“先王具符节
..使臣起兵击齐,轻卒锐兵,长驱至国,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于燕。
先王以为慊于志故裂地而封之使得比小国诸侯臣窃不自知自以为奉命可幸无罪是以受命不辞今臣不佞,不能奉承王命,以顺左右之心,恐伤先王之明,故遁逃走赵。
夫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迹,臣之上计也。
离毁辱诽谤,堕
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
足下
..使人数之以罪,臣恐侍御者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献书以闻,唯君王之留意焉。
”于是燕王复以乐毅子乐间为昌国君,而乐毅往来复通燕,燕、赵以为客卿。
乐毅卒于赵。
(节选自《史记·乐毅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先王以为慊于志故/裂地而封之/使得比小国诸侯/臣窃不自知/自以为奉命/可幸无罪/是以受命不辞/
B.先王以为慊于志/故裂地而封之/使得比小国诸侯臣/窃不自知/自以为奉命/可幸无罪/是以受命不辞/
C.先王以为慊于志/故裂地而封之/使得比小国诸侯/臣窃不自知/自以为奉命可幸
/无罪/是以受命不辞/
D.先王以为慊于志/故裂地而封之/使得比小国诸侯/臣窃不自知/自以为奉命/可幸无罪/是以受命不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亚卿,官名。
周朝制度,卿分上、中、下三级,官职爵位次于上卿、正卿者称亚卿。
B.合从,即“合纵”,文中指战国时许多弱国联合来抵抗强大的秦国,防止被强秦兼并。
C.符节,古代指君主派出的使节所持的凭信,它是用于代表君主处理重大事务的证明。
D.足下,敬词。
多用来尊称自己敬重之人,战国时期有时也用“足下”来称呼君主。
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毅受到招揽,委身事燕。
乐毅营魏昭王出使燕国,有感于燕昭王的礼遇,于是留在燕国,担任了很长时间的亚卿。
B.乐毅英勇善战,功勋卓著。
乐毅独自率军长驱直入,攻下齐国七十余城池,虏获大量财物,为燕国报强齐伐燕之仇。
C.乐毅受谗畏诛,出奔赵国。
燕惠王怀疑乐毅留在齐国另有目的,就派骑劫代替他,乐毅担心返燕后被杀,投奔赵国。
D.乐毅上书自申,剖白忠心。
对惠王的责让,乐毅以回信表明与惠王君臣之情及耿耿忠心,委婉表明无与燕为敌之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郤,欲南面而王齐。
(2)离毁辱诽谤,堕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1)蒋捷,生卒年不详。
南宋亡,流浪漂泊,深怀亡国之痂,隐居不仕。
(2)秋娘渡、泰娘桥是当地两处有名景点。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开篇写诗人触景生情,无法排解,就想寻酒家,希望能够借酒消愁。
B.“舟摇”写出漂泊之感,“帘招”写见酒楼心喜,两处描写表露了诗人心迹。
C.洗袍、调笙、烧香这一系列动作,实写诗人回家之后宁静而又闲适的生活。
D.上阕白描写景,景中带情;下阕正面写情,情中有景,表达了倦游思归之情。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赏析“流光容易把人拋,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6.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君子固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七则)
(2)__________,初为《霓裳》后《六幺》。
(白居易《琵琶行》)
(3)今夜鄜州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
(4)太乙近天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终南山》)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
(6)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8)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7.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
其基因特征与SARS-CoV和MERS-CoV有明显区别。
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达85%以上。
体外分离培养时,新型冠状病毒96个小时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发现,而在VeroE6和Huh-7细胞系中分离培养需约6天。
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
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摘编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
材料二:
从尚未构成大流行,到绝对有大流行的潜力,到大流行的威胁真实存在,直至“官宣”大流行,一段时间以来,随着疫情愈演愈烈,世卫组织的措辞也在不断升级。
被世卫组织盖上“大流行”的戳印意味着什么?
英国广播公司(BBC)认为,世卫组织宣布大流行表明,疫情蔓延已构成全球紧急
状况,无异于最严重的警告。
外媒分析称,宣布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敲响最高音量的警钟,引起各国足够重视,采取更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控、抗击疫情,同时还促进各国分享医疗知识和抗疫经验;另一方面,也会产生重大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可能进一步冲击本已脆弱的全球市场,并导致更加严格的旅行和贸易限制。
这在全球头号经济体美国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周三成为美国股市历史上的一个黑色坐标——一场长达11年的狂欢谢幕。
在疫情和油价的双杀之下,美股周一遭“血洗”,史上第二次熔断;次日,受特朗普政府将推刺激措施的提振有所反弹。
然而,喘息未定,周三又遭遇世卫组织“大流行”的致命一击。
纽约三大股指再次暴跌,道指深跌逾1400点,相比近期高点下跌20%。
外媒纷纷“判决”:道指堕入熊市,华尔街创纪录的11年牛市结束。
(摘编自《世卫“官宣”加剧美股震荡》)
材料三:
从病毒分析、疫苗开发、药物研发,到诊断辅助、智能测温、AI消毒……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AI技术前所未有地被应用其中。
人工智能加持抗病毒药物和检测试剂研发,不仅在筛选药物方面大显身手,还能“妙算”新冠病毒的进化方向。
华为云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等,于2月3日宣布筛选出5种可能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供研究机构和制药企业在药物研发中参考。
上海深兰科技根据新冠病毒全序列基因组,研究病毒的变异位点,为针对病毒的靶位药物研发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当前已完成细胞自动机模型的建立,进行了256种规则的变换统计,分析出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及N蛋白序列与原SARS相应蛋白序列人传人的变异位点,借助AI算力预测新型冠状病毒今后的进化特点和方向,为防范病毒下一步变异提供依据,为精准靶位药物筛选提供数据支持。
(摘编自《AI抗疫:人工智能国家试验区显身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相比在VeroE6和Huh-7细胞系中分离培养所需时间,新型冠状病毒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发现所需时间约少2天。
B.结合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56℃ 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己定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C.随着疫情愈演愈烈,从尚未构成大流行,到绝对有大流行的潜力,直至“官宣”大流行,世卫组织的措辞在不断升级。
D.对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及N蛋白序列与原SARS相应蛋白序列人传人的变异位点的研究,可以为针对病毒的靶位药物研发提供数据支持。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除了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途径,气溶胶传播也应当引起警惕,尤其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
B.由于疫情蔓延已构成全球性紧急状况,世卫组织将会正式宣布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这将会给全球各国带来多方面的重大影响。
C.在疫情的冲击下,近期美国股市震荡加剧,纽约三大股指多次暴跌,道指相比近期高点下跌20%,深跌逾1400点,被认为由牛转熊。
D.除了在筛选药物方面大显身手,人工智能还能“妙算”新冠病毒的进化方向,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助力。
3.要提高新冠疫情的防控应对水平,应从哪些方面加强努力?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雅乐,原是周代统治阶级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充满仪式感的音乐舞蹈来彰显至高无上的王权。
雅乐在历朝历代被不断补充与丰富,作为皇家重要仪式中的一部分而留存下来。
近年来,国内掀起复古热潮,流行音乐领域的“中国风”,街头的汉服装束,均体现着一种时尚文化的新貌。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对于汉文化的详尽解读方式,极致地体现出东方文明的源远流长。
而“新雅乐”的诞生,秉承了“中正和平之性,翩翩君子之风”的儒家哲学思想,以具象的文化形态体现出典雅、淡雅、雅正的审美诉求,并将“以礼塑身,以乐兴国”作为终极艺术使命。
“新雅乐”在艺术创作视野中严格遵循着中国古典文化的精粹所在,用声音与舞蹈重温昔日的良辰美景。
“新雅乐”融合了传统文化中的韵味。
古典诗词文化与乐舞文化在“新雅乐”中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与创新拓展。
《礼记·乐记》有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
在古典雅乐的精神指向中,“诗、乐、舞”三位一体,密不可分。
这也使古典文集《诗经》和《楚辞》中收录的文本大多可以入乐表演。
当代“新雅乐”受其启发,作曲家林海依古词填曲创作《关雎》,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文重现于世,追忆周代社会风俗景象。
“新雅乐”敏锐察觉到书法与水墨的文化要素,在《墨香》等舞蹈的编创中,舞者一袭素衣,甩着水袖,以优雅的舞姿在行云流水间诠释着书法独到的抑扬顿挫之感。
现代感十足的编曲方式用古琴和钟磬等古乐配器奏出,在歌声与音乐旋律的交相辉映中体现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
从唱腔特性来看,古人曾形容雅乐之声“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
又有《乐记·师
乙篇》中讲到的“累累乎端如贯珠”,虽只有寥寥数句,但足见雅乐演唱时声音洪亮、气息连贯、以美至归的特点。
当代歌者经过科学的发声系统训练,在演唱能力方面驾轻就熟,针对古典雅乐对于歌唱审美的要求,在声音塑造上体现“圆、润、糯”的特点,体现出与中国古典美学如出一辙的含蓄、柔美、空灵、醇厚。
从传承的角度来看,“新雅乐”抛弃了礼乐制度在政治和思想层面的捆绑之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对意境美的追求上。
作为一种艺术,自身对审美观的独到见解和追求,是其不断发展并在全社会范围内辐射延续的基础。
“新雅乐”亦如此。
雅乐文化在沉睡中被唤醒,历经追溯、复原、创新、重塑。
“新雅乐”之“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鲜明的文化特征钩沉历史,将“形式美”与“内涵美”融会贯通,传递着“以礼修身,以乐感人”的优秀品格。
(摘编自罗丽《“新雅乐”:是重现,更是重生》,选自《光明日报》2019.11)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王朝的礼乐制度“礼崩乐坏”,但雅乐音声并未消亡,而是作为皇家仪式留存千年。
B.秉承“新雅乐”的创作方法,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极致地体现出汉文化的源远流长。
C.当代新雅乐受到诗、歌、舞三位一体关系的启发,用音乐舞蹈重现了《关雎》诗文之美。
D.“新雅乐”自身对审美有独到见解和追求,是其在广泛的社会范围内得到延续和发展的基础。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雅乐、新雅乐的发展沿革入笔,引出对新雅乐文化的内涵的阐述。
B.文章从新雅乐的文化韵味等三个方面,论证了新雅乐对于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
C.文章在论证新雅乐的唱腔特性时,将古今雅乐进行了对比。
D.由文章严密的论证,可以得出新雅乐是一种传播传统文化的优质载体的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雅乐在艺术创作中遵循古典文化的精粹,以“雅”为律,融合了传统文化中的韵味。
B.新雅乐“圆、润、糯”的唱腔特点,含蓄、柔美、空灵、醇厚,符合古典雅乐的审美要求。
C.新雅乐将形式美与内涵美融合,摆脱了礼乐制度中的束缚,使古典诗乐文化焕然重生。
D.新雅乐融合了诗词文化、书法文化,也必然能将中国其他传统文化一一唤醒。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朱自清先生的《论雅俗共赏》最早于1948年上半年由观察杂志社出版,书中其收关于文艺的论文十四篇,有三分之一是谈诗歌的,主要是谈朗诵诗。
先生对新诗创作有个基本观点,即诗歌语言固然应当通俗易懂,明白如话;但更主要的是新诗必须有节奏。
盖中国传统诗歌与音乐有密切关系,而“节奏”是从音乐来的;尽管新诗与音乐已没有直接关系,却也不能没有节奏。
既称为诗,总要读来朗朗上口,因此节奏是不能缺少的。
这本书中谈诗歌的文章大抵从不同角度来阐释并论证这个观点。
书中力作当推《论雅俗共赏》和《论逼真与如画》。
这里我想着重谈谈《论雅俗共赏》。
先生撰写论文,经常结合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来谈问题,此文自不例外。
这篇论文的观点是有倾向性的,即以古今的名著名篇为例,要求今后的作者能照顾到广大读者层面。
也就是说,文学作品不能只供文化程度高的读者阅读,而应该争取多数人(即一般文化水平的人)都能欣赏,这样的作品才能传之永久。
这就是我对先生论“雅俗其赏”的粗浅理解。
其实我以为,雅与俗并非彼此不能相容的矛盾对立面,其间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在先秦文学中,《诗》三百篇应该是最古老也最典雅的作品了,但其中“国风”和“小雅”两大类,有不少作品最初也应该是比较通俗的,且曾在民间广为流传。
后来经过上层文化人进行加工,才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楚辞》中的《九歌》也是这样。
其后的汉魏乐府、五七言诗以及词、曲,散体文中的话本等,其发展过程亦大抵如是,不妨说都是由俗变雅,或先俗后雅的。
清末谴责小说,如《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在当时不过是流行一时供人消遣的“闲书”,现在则成为近代文学史中必须予以评价的古典名著。
可见“雅”与“俗”只是相对而言,不宜划分得太刻板、太绝对。
如果从读者这方面说,则从俗到雅,实即“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主要还是希望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鉴赏能力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
当前有一种风气,强调属于古典范畴的文艺作品非经过人为的改动不可,即使是已被公认为经典之作,如小说中的《西游记》《红楼梦》或戏剧中的《牡丹亭》《桃花扇》也要对它们妄施斧斤。
理由是不“改刀的话就不算“与时俱进”,并认为群众也看不懂。
我则认为,这是不科学的,也是行不通的。
真正的经典作品,不下苦功夫是读不懂的。
试问,谁敢擅改屈原的《离骚》《天问》以及鲁迅的《野草》呢?成功的作家和艺术家是有责任提高读者和观众的鉴赏能力和艺术水平的,而不是随意迁就读者和观众的低水平,从而降低作品的质量或擅改传世已久的经典之作。
如果拿“雅俗共赏”做挡箭牌,而一味迎合时尚的低级趣味,最终是会葬送我们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前途的。
一部成功的文学艺术作品能产生“雅俗共赏”的效果,乃是品位很高的美学境界,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
不能由于作者水平低或演员的艺术表现力不足,写不出或演不出达到一定水平的作品和剧目,便以“雅俗其赏”为借口而替自己文过饰非。
在当前这种社会浮躁风气下,在文化滑坡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请读者耐心读一读朱自清先生这本《论雅俗共赏》旧著,窃以为是大有好处的。
(选自吴小如《<论雅俗共赏>前言》,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第一段最后一句的“这个观点”指的是“新诗语言必须要有节奏”的基本观点。
B.朱自清在《论雅俗共赏》一文中指出,文学作品应重点照顾一般文化水平的读者。
C.《诗经》《楚辞》等经典作品都经历了由俗到雅的演变历程,这与上层文人的加工有关。
D.“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即提高广大读者的文化素质和鉴赏力,而非一味地迁就读者水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介绍文集基本内容,然后主要就其中一篇文章谈自己的理解和深入思考。
B.作者在阐述“雅俗并非矛盾对立”这一看法时,主要运用事例和引用等论证方法。
C.文章主要从文学史发展和读者鉴赏两方面,阐释了作者对“俗”与“雅”的认识。
D.这篇前言体现作者鲜明的观点和写作动机,文末点明旧著再版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与音乐有关,因此朗诵诗歌时需关注诗歌的节奏,充分体现诗歌的美感。
B.清末谴责小说在当时是闲书,在今天成为经典名著,说明由俗变雅是一种常态。
C.要读懂屈原、鲁迅的作品,读者需下一番苦功夫,而不能寄希望于人为的改动。
D.追求雅俗共赏的境界,既要考虑读者的接受水平,也要致力于高质量的文艺创作。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与欢,字悦道。
嘉定七年进士,中明法科,摄浦城县。
丁父忧,作《善庆五规》示子孙。
免丧,授大理评事。
转对,言天变、民情、国威三事,又言:“死囚以取会驳勘,动涉岁时,类瘐死,而干证者多毙逆旅,宜精择宪臣,悉使详覆,果可疑则亲往鞠正,必情法轻重可闵,始许审奏。
”迁宗正丞兼权都官郎官,改仓部,权度支,以直宝章阁知安吉州。
设铜钲县门,欲诉者击之,冤无不直。
有富民诉幼子察之非其本心姑逮其子付狱徐廉之乃二兄强其父析业与欢晓以法令开以天理皆忻然感悟又嫠媪仅一子,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