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囊性癌与基底细胞腺瘤的鉴别诊断
宫颈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观察

宫颈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观察作者:曹明怀建国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宫颈腺样囊性癌(AC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可能的发生机制。
方法:对1例宫颈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并复习过往国内文献,以了解国内人群宫颈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征。
结果:本例宫颈腺样囊性癌及过往国内文献中11例宫颈腺样囊性癌患者平均年龄为60.8岁,多为老年女性(9/12),就诊时主诉多为阴道流血或流液(11/12),肿瘤类型多为外生性肿物(10/12)。
病理特征方面,8例表现为腺样囊性癌合并浸润性鳞癌;2例为腺样囊性癌单一成分;1例为腺样囊性癌合并浸润性鳞癌及宫颈鳞状上皮原位癌;1例为腺样囊性癌合并宫颈鳞状上皮原位癌,腺样囊性癌的主要生长方式为筛状。
免疫表型方面,导管腺上皮细胞表达CD117;肌上皮细胞表达p63及S-100蛋白。
上述临床病理特征与国外文献报道没明显差异。
结论:宫颈腺样囊性癌是一种罕见的宫颈腺癌,常合并其他类型的宫颈上皮来源肿瘤,免疫组化表型与涎腺等部位的腺样囊性癌类似,预后往往不佳,术后合理的放化疗,早期发现并治疗可以提患者生存率。
【关键词】宫颈;腺样囊性癌;免疫组织化学[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7-0240-03腺样囊性癌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还可发生于乳腺、支气管、肺等部位,发生于宫颈者,极为罕见,约占宫颈腺癌的1%[1]。
宫颈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恶性程度往往较高,预后较发生于涎腺者差。
1965年麦基等人首次报道[2]宫颈腺样囊性癌,随后的50多年里,世界范围内陆续报道了100多例,个案报道占大多数,中文文献中仅检索到11例(时间跨度从1978年至2015年)。
现报道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宫颈腺样囊性癌1例,并复习过往国内文献中所述11例宫颈腺样囊性癌,对上述病例的临床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进行分析总结,以了解国内人群宫颈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征,进而提高对宫颈腺样囊性癌这种罕见宫颈恶性肿瘤的认知水平。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与恶性肿瘤影像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与腮腺恶性肿瘤位于面侧部,略似倒立锥体形,底上尖下,上缘为颧弓,前缘覆盖咬肌表面,下缘为下颌角下缘、二腹肌后腹的上缘,后界为外耳道前上部,并延伸于乳突尖部根据下颌后静脉的移位对腮腺病灶进行定位:下颌后静脉向内、后推移,则认为病灶位于浅叶下颌后静脉向外、前推移,则认为病灶位于深叶肿瘤主体包绕下颌后静脉,则认为病灶骑跨两叶•腮腺为脂肪性腺体组织•CT:呈低密度,密度低于周围的肌肉•MRI:T1WI上呈高信号,压脂T2WI上呈稍高信号基底细胞腺瘤概述•是一种良性上皮性肿瘤,占腮腺肿瘤的1%-3%,可恶变•好发年龄为50岁以上(平均年龄约57.7岁),女性多见,男女比例约1:2•临床上多表现为腮腺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病史较长,临床触诊肿块活动度好,质地中等•治疗以肿瘤局部切除术为主,预后佳,极少有复发(膜性型除外,其复发率为25%)病理•大体类型: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一般小于3cm。
表面光滑,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切面呈灰白至灰褐色,无黏液感,质中等或韧。
常有囊变,囊性成分内可含褐色黏液样物质•镜下:由单一基底样形态的肿瘤细胞构成,并有明显的基底细胞层及基底膜样结构。
肿瘤内缺乏多形性腺瘤中的黏液软骨样成分。
含有丰富的线样内皮血管和小静脉。
•好发于腮腺浅叶,单侧单发多见•呈类圆形或浅分叶状•边界清晰,包膜完整•病变一般较小,多小于3cm•出血、坏死、囊变常见,钙化少见•囊变多发生在病灶中心,也可呈散在小片状分布;囊变与病变大小无密切关系•密度/信号均匀或不均匀•CT平扫:呈等密度肿块(相对于邻近肌肉)•MR平扫:实性部分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低于周围正常腮腺实质信号),囊变区呈明显长或短T1长T2信号影•部分病灶周围可见环状T2WI低信号包膜•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呈明显强化,动态增强早期呈明显强化,延迟期呈持续强化治疗以肿瘤局部切除术为主,预后佳,极少有复发(膜性型除外,其复发率为25%)例1 女性 60岁 发现右腮腺区肿物8年余 冻后及冻余石蜡报告:(右腮腺肿物)基底细胞腺瘤治疗以肿瘤局部切除术为主,预后佳,极少有复发(膜性型除外,其复发率为25%)例2 女性 51岁 左腮腺区肿物10余年冻后及冻余石蜡报告:(左腮腺肿物)基底细胞腺瘤治疗以肿瘤局部切除术为主,预后佳,极少有复发(膜性型除外,其复发率为25%)例3 男性 56岁 发现右腮腺区肿物4年余冻后及冻余石蜡报告:(右腮腺肿物)基底细胞腺瘤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替换文字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替换文字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替换文字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替换文字输入标题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替换文字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替换文字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替换文字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替换文字输入标题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替换文字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替换文字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替换文字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替换文字输入标题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替换文字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替换文字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替换文字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替换文字输入标题腮腺恶性肿瘤概述•腮腺肿瘤中恶性较少,约20%•以上皮组织起源肿瘤为多,尤以黏液表皮样癌最为常见,其次为腺泡细胞癌、腺样囊性癌、恶性混合瘤等•男女发病率及左右侧发病无明显差别,年龄分布较广泛•治疗以手术切除术为主,同时辅以放、化疗,需注意的是腺样囊性癌切除时需同时切除受累神经•肿块迅速生长或近期突然增大•肿块较粘连固定,触之较硬,边缘不清,部分伴有疼痛•肿瘤侵犯面神经(腺样囊性癌)、咬肌、翼肌和颞颌关节等,可出现面神经麻痹、张开困难等•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低度恶性黏液表皮样癌除外)•肿瘤生长较快,易出现中央坏死、囊变•CT平扫: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MRI平扫:信号混杂,实性成分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或等-稍低信号,弥散受限•增强扫描:呈中等或显著不均匀强化•常侵犯邻近结构,部分并见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黏液表皮样癌•最常见的腮腺恶性肿瘤,主要由黏液细胞、中间型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的恶性上皮性肿瘤,以30-50岁多见,临床上为固定的无痛性肿块,浸润性生长•多呈不规则分叶状,低度恶性者边界清晰,高度恶性者边界模糊•MRI平扫:低度恶性T2WI呈高信号,中高度恶性者T2WI呈等低信号•易发生不规则坏死、囊变,一般无钙化,增强为不均匀强化,动态增强早期强化常出现周围淋巴结转移治疗以肿瘤局部切除术为主,预后佳,极少有复发(膜性型除外,其复发率为25%) 男性 69岁 左颈部肿物5年余冻后及冻余石蜡报告:(左腮腺原发灶)粘液表皮样癌(低分化)•又称腮腺圆柱瘤,是成人腮腺内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腮腺肿瘤2%-5%,40-50岁多见,女性多见。
泪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

泪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摘要】目的讨论泪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与病史进行诊断并鉴别。
结论泪腺肿瘤在眶原发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而泪腺混合瘤又是其中最常见者,有良性及恶性2种。
【关键词】泪腺肿瘤诊断泪腺肿瘤分为泪腺多形性腺瘤和泪腺腺样囊性癌。
一、泪腺多形性腺瘤(混合瘤)泪腺多形性腺瘤起源于泪腺上皮细胞,多有包膜,质软,呈胶冻状,生长缓慢,多发生于20~50岁青壮年,上睑肿胀,眶外上方可扪及硬性肿物,复视,眼球向下突出,压迫眼球视力下降,少数可发生恶变成为泪腺多形性腺癌。
泪腺肿瘤在眶原发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而泪腺混合瘤又是其中最常见者,有良性及恶性2种。
1.良性泪腺混合瘤多见于中年人,病程长,来源于沔腺管或腺泡,也可以起源于副泪腺及先天性胚胎组织残留(泪腺原基)。
(1)症状表现:为眼球突出及眼球运动障碍,睑部泪腺起源的泪腺混合瘤,侵及上皮下及穹隆部结膜,肿块易于早期发现及扪及,又可引起上睑下垂。
眶部泪腺混合瘤,早期无症状,随着肿瘤生长,在眼眶缘外上方可扪及硬而不规则肿块,有移动性,一般与皮肤、眶缘无粘连,继之眼球向前方及内下方移位突出,并有向外、向上运动障碍。
视力障碍:早期视力无明显变化,可有复视。
随着病程的发展,可有视力减退,其原因可有肿瘤压迫眼球引起明显散光,或是暴露性角膜炎,也可能是视神经受累。
眼底检查:有时可见视盘水肿,静脉充盈及视网膜皱褶。
骨质变化:X线摄片、CT检查,一般可见泪腺部位局限性扩大,骨质吸收或全眼眶扩大,骨壁变薄,但无骨质破坏。
(2)病理特点:大部分的病例在黏液性的实质中司见到腺管状组织,它是由2层上皮组织组成,内层上皮可分泌黏液物质,又可引起扁平上皮鳞状化生。
外层细胞向黏液瘤样、纤维陛或软骨样物质化生。
从泪腺的腺泡或导管的上皮细胞发生腺瘤,又可引起间质的各种变化,呈现复杂的组织改变。
肿瘤的实质有丰富的透明质酸酶抗酸性黏多糖物质。
肿瘤的包膜及肿瘤本身有明显纤维组织可以引起非特异性炎症反应。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dCC)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dCC)腺样囊性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但却有类似良性的组织学表现,其特征为缓慢地局部浸润性生长,且很容易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
AdCC恶性程度比较高,可发生于全身多处,常见的有涎腺、肺、气管、乳腺、皮肤等,眼眶部则好发于泪腺,其中以发生于上颌面部的涎腺最为常见,眼眶泪腺次之。
AdCC具有嗜神经特性,其生物学特点为沿神经周侵袭和远处转移,可有自发痛与触痛,沿神经周侵袭与远处转移明显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存活率的因素是远处转移。
AdCC可沿神经侵袭、可蔓延侵犯骨质而转移至颅内。
AdCC是一种包含多种结构模式的双相性涎腺肿瘤。
腺腔旁的肌上皮细胞通常分泌一种基底膜状物质,积聚于特征性的细胞外假囊性/筛状黏液性和玻璃样细胞外基质沉淀物中。
虽然这可能是一个有用的诊断线索,但是同样的细胞外基质沉淀物也可见于其他双相涎腺肿瘤,包括PA、EMCA、基底细胞腺瘤/腺癌和PLGA/PAC。
从组织形态学非常类似的一组病变中鉴定出AdCC是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的关键。
肿瘤边界非常重要,因为多形性腺瘤和基底细胞腺瘤有清楚的界限,甚至包膜性边界,而基底细胞腺癌和EMCA是多结节的,与AdCC几乎总是明确的侵袭性边界形成鲜明对比。
但在小组织活检中,肿瘤的边界并不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诊断AdCC的线索是成角的深核染、易见的核分裂象和Ki-67指数通常在10%以上。
此外通过IHC检测MYB表达在约90%的AdCC中显示强的核染色。
MYB基因断裂探针MYB/NFIB融合基因探针约 50%的腺样囊腺癌可出现特异的 t(6;9)重排,在其他的涎腺肿瘤或非涎腺肿瘤中未见此融合基因异常。
一小部分 MYB-NFIB 阴性病例被证明有 t(8;9)易位,产生于 MYB-NFIB高度相似的MYBL1-NFIB融合。
AdCC存在染色体1p和6q丢失,有证据表明1p的缺失与预后不佳有关可辅助诊断腺样囊性癌,与多形性腺瘤等鉴别诊断货号产品名称染料颜色供货周期FP-079 MYB基因断裂探针红/绿非常规,两周FP-080 MYB/NFIB融合基因探针红/绿非常规,两周·8··9·。
乳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乳腺 ACC 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肿瘤类型,好发于老 年人,文献显示发病中位年龄范围为 58 ~64 岁[4] ,本 文 7 例病例平均发现年龄为(67畅1 ±9畅76) 岁,与文献 报告相似。 但与女性患者不同的是,发生于男性的乳 腺 ACC 中位年龄为 37 岁[5] 。 乳腺 ACC 临床表现均为 缓慢生长的肿块,单个肿块为主,但偶也有多灶性病例。
6、CD117、 EGFR、 EMA、 Ki67、 ER、 PR、 HER -2、 calpo- nin、P63,免疫组化试剂购至福州迈新公司。 所有实验 均按说明书操作,所有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均设阳性 对照和阴性对照。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7 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为缓慢生长的 乳腺肿块,肿块活动度尚可,无压痛,无乳头溢液,无表 皮溃烂。 2.2 病理表现 大体观察无特殊,7 例均为灰白色、 实性、质地较硬肿物,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较清,但无 明显包膜,肿块最大径 2畅2 ~5 cm,中位最大径 3 c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 2013 年 1 月至 2015 年 6 月在广 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实验诊断部病理科确诊 的 7 例乳腺 ACC 的病例,患者均为女性,均以乳腺肿 块来诊,年龄 48 ~81 岁,平均(67畅1 ±9畅76)岁。 1.2 方法 手术标本经 10%中性甲醛固定,常规石 蜡包埋,4 μm 连续切片,HE 染色,光镜观察。 免疫组 化染色采用 EnVision 两步法,使用的抗体有 CK、CK5 /
乳腺腺样囊性癌(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CC) 是一 种 罕 见 的 乳 腺 肿 瘤, 占 所 有 乳 腺 癌 的 比 例 < 0畅1%[1] 。 乳腺 ACC 易被误诊,有研究显示超过 50% 的乳腺 ACC 被误诊为其他类型肿瘤[2] 。 ACC 一般具 有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的免疫组化表型,但与一般基 底样型乳腺不同,乳腺 ACC 预后较好[3] 。 本研究收集 7 例乳腺 ACC 病例,分析其临床及病理资料,探讨这种 罕见乳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口腔组织病理学习题含答案

口腔组织病理学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对牙周组织起破坏作用的细胞因子中最重要的侵袭者是A、金属蛋白酶B、一氧化氮C、白介素-1D、前列腺素E2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A2.牙周膜中哪种细胞可成为颌骨囊肿或牙源性肿瘤的来源A、成纤维细胞B、未分化细胞C、成骨细胞D、成牙骨质细胞E、Malasses上皮剩余正确答案:E3.舍格伦综合征的病理表现不包括A、淋巴细胞浸润B、病变常从小叶周边开始C、形成上皮岛D、小叶轮廓仍保留E、导管增生扩张正确答案:B4.以剥脱性龈病损作为其口腔表征的疾病不包括A、天疱疮B、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C、类天疱疮D、红斑狼疮E、扁平苔癣正确答案:B5.关于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特征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均发生于口内小涎腺,好发部位为腭部B、病理学特征为细胞学上的一致性和组织学上的多样性C、肿瘤间质常呈玻璃样变或黏液透明样变D、转移率高达20%E、与腺样囊性癌的主要区别为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细胞呈立方或柱状,胞浆嗜酸性正确答案:D6.电镜下,釉柱横面的头尾部特点,错误的描述是A、呈球拍样B、呈鱼鳞样C、头部较大,尾部较细D、头部朝合面方向,尾部朝牙颈部方向E、相邻的釉柱均以头尾相间形式排列正确答案:B7.下列口腔黏膜病中恶变率最高的是B、红斑C、扁平苔藓D、念珠菌病E、创伤性溃疡正确答案:B8.预测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性的标志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活性B、角化程度C、细胞核的多形性D、糜烂和溃疡形成E、细胞的多形性正确答案:D9.落射光角度改变釉质表面所形成的明暗带是A、欧文线B、新生线C、冯.埃布纳线D、雷丘斯线E、施雷格板正确答案:E10.下列哪项不属于牙瘤组成成分A、牙骨质B、牙釉质D、牙周膜E、牙髓正确答案:D11.坏死性涎腺化生的病理变化错误的是A、溃疡形成B、腺上皮被鳞状细胞团取代C、表面上皮呈假上皮瘤样增生D、腺泡壁溶解消失,黏液外溢E、死骨形成正确答案:E12.牙本质在近髓侧和近表面每单位面积内小管数目比约是A、3:1B、1:4C、4:1D、1:3E、2:1正确答案:C13.关于疣状癌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侵袭性较大B、肿瘤中可见多形细胞C、结缔组织内炎症反应不明显D、高分化角化上皮以外生性过度增生为主E、生长快速正确答案:D14.下述哪种变化不可能出现在天疱疮时A、天疱疮细胞B、棘层内疱C、棘层松解D、嗜酸粒细胞浸润E、棘层增生正确答案:E15.关于肉芽肿性念珠菌病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为发生于黏膜的特异性肉芽肿性反应B、黏膜固有层形成含有巨细胞的肉芽肿C、病变多见于舌、口唇和软腭黏膜D、PAS染色在巨细胞的胞浆内可见吞噬的芽胞,呈阳性反应E、以上均正确正确答案:E16.成釉细胞膜临近釉质一侧A、呈平滑面,可分泌无机离子B、呈平滑面,可分泌蛋白和水分C、形成皱褶,可分泌无机离子D、形成皱褶,可吸收无机离子E、形成皱褶,可吸收蛋白和水分正确答案:B17.釉质来自于A、成釉器B、牙囊中间部分C、牙囊内层D、牙囊外层E、牙乳头正确答案:A18.关于骨纤维异常增生症骨小梁变化哪项是错误的A、形态不一,粗细不等B、大多细长,变曲C、排列紊乱无定向,呈C形、O形或V形D、骨小梁周围可见成骨细胞E、也可见纤维组织直接化骨正确答案:D19.不属于艾滋病口腔表征的是A、念珠菌病B、扁平苔藓C、牙周炎D、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E、毛状白斑正确答案:B20.牙髓来自于A、牙乳头B、成釉器C、牙囊中间部分D、牙囊外层E、牙囊内层正确答案:A21.慢性盘状红斑狼疮毛细血管病理改变不包括A、毛细血管大量增生B、毛细血管扩张,管腔不整C、血管内可见玻璃样血栓D、血管周围有类纤维蛋白沉积,PAS染色阳性E、管周有淋巴细胞浸润正确答案:A22.基底细胞溶解破碎,排列不齐,基底膜不清,甚至消失,称A、基底细胞液化B、棘层松解C、糜烂D、基底细胞空泡样变性E、基底细胞气球样变性正确答案:A23.口腔毛状白斑通常发生于舌的外侧缘,双侧同时发生的比例是A、70%B、50%C、60%D、90%E、80%正确答案:E24.牙髓组织学上由牙本质向牙髓腔依次为:A、无细胞层、成牙本质细胞层、多细胞层、髓核B、无细胞层、多细胞层、成牙本质细胞层、髓核C、成牙本质细胞层、无细胞层、多细胞层、髓核D、成牙本质细胞层、多细胞层、无细胞层、髓核E、多细胞层、成牙本质细胞层、无细胞层、髓核正确答案:C25.不侵袭骨组织的成釉细胞瘤是A、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B、角化成釉细胞瘤C、周边型成釉细胞瘤D、单囊型成釉细胞瘤E、基底细胞型成釉细胞瘤正确答案:C26.肿瘤中形成成熟的牙齿组织.但排列紊乱并无典型牙齿结构,应诊断为A、混合性牙瘤B、组合性牙瘤C、假性牙瘤D、畸形牙瘤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27.腮腺的腺泡细胞癌占腮腺全部肿瘤的A、1%~3%B、10%C、7%~9%D、15%E、4%~6%正确答案:A28.早期艾滋病(ADIS)病人卡波西肉瘤的发生率是A、10%B、20%C、25%D、30%E、35%正确答案:B29.釉柱的直径平均为A、0.5~1μmB、2~3μmC、4~6μmD、7~9μmE、10μm正确答案:C30.坏死性涎腺化生的病程一般为A、2~5周B、2~3周C、4~5周D、6~8周E、7~10周正确答案:D31.伴有粒层增厚且透明角质颗粒异常明显的是A、上皮异常增生B、过度不全角化C、过度正角化D、棘层增生E、角化不良正确答案:C32.牙骨质来自于A、牙囊外层B、牙囊内层C、牙囊中间部分D、牙乳头E、成釉器正确答案:B33.舌背粘膜的组织学特点,错误的是A、无粘膜下层B、味腺为纯黏液腺C、有许多乳头D、含有味蕾E、表面为复层鳞状上皮正确答案:B34.形成Serre's腺的是A、上皮根鞘B、星网状层C、缩余釉上皮D、牙板E、釉小皮正确答案:D35.不是根尖肉芽肿内上皮团及上皮条索来源的是A、呼吸道上皮B、牙周袋袋壁上皮C、经瘘道长入的上皮D、Malassez上皮剩余E、牙板上皮剩余正确答案:A36.通常说的“牙髓细胞”是指:A、成牙本质细胞B、成纤维细胞C、组织细胞D、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E、以上细胞都是正确答案:B37.多形性腺瘤占涎腺上皮性肿瘤的A、25%以下B、30%以上C、50%以上D、87以上E、95%以上正确答案:C38.下列涎腺疾病中有自愈倾向的是A、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B、慢性涎腺炎C、舍格伦综合征D、坏死性涎腺化生E、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正确答案:D39.关于基底样鳞状细胞癌病理表现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癌细胞拥挤成分叶状片块或条索B、核分裂少C、小叶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D、间质内可见玻璃样变和炎症细胞浸润E、癌细胞小,核深染,胞浆少正确答案:B40.关于绞釉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釉柱的整个行程不完全呈直线,近表面1/3弯曲,称绞釉B、釉柱的整个行程不完全呈直线,内2/3弯曲,称绞釉C、釉柱的整个行程不完全呈直线,内1/3弯曲,称绞釉D、釉柱的整个行程不完全呈直线,近表面1/2弯曲,称绞釉E、釉柱的整个行程不完全呈直线,近表面2/3弯曲,称绞釉正确答案:B41.慢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特征性表现是A、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B、坏死的炎症细胞和液化的组织共同形成脓液C、窦道流脓,经久不愈D、死骨形成E、有新骨形成正确答案:C42.关于牙本质形成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大的纤维与基质共同形成最早的牙本质基质即前期牙本质B、最先分泌的胶原纤维比较粗大,与基底膜垂直C、成牙本质细胞合成I型胶原分泌到牙乳头的基质中D、牙本质的矿化形态主要是球形矿化E、在牙冠发育和牙齿萌出期间,牙本质每天沉积4μm正确答案:A43.从组织来源的角度,釉质是属于特化的A、骨组织B、上皮组织C、结缔组织D、神经组织E、肌肉组织正确答案:B44.舌的发育始于A、胚胎第2周B、胚胎第5周C、胚胎第4周D、胚胎第7周E、胚胎第3周正确答案:E45.下列不属于非牙源性囊肿范畴的是A、鼻唇囊肿B、萌出囊肿C、鼻腭管囊肿D、鳃裂囊肿E、黏液囊肿正确答案:B46.关于牙釉质矿化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每根釉柱由3个成釉细胞参与形成B、釉质的矿化方式是:一方面矿物质沉积到基质中,同时水和蛋白质从釉质中被吸收C、当牙本质形成后,内釉上皮细胞分化为有分泌功能的成釉细胞,并开始分泌牙釉质基质D、釉质的矿化可分为四期,第三期是由最内层向表层矿化E、釉质的矿化是由成釉细胞调控正确答案:A47.电镜下嗜酸性腺瘤的瘤细胞内含大量A、致密颗粒B、扩大的高尔基器C、变形的线粒体D、分泌囊泡E、微丝正确答案:C48.龈沟的正常深度范围是A、0.5~3mmB、0.5~2.5mmC、1~2.5mmD、0.5~2mmE、1~2mm正确答案:A49.关于浆液性腺泡,错误的叙述是A、粗面内质网比黏液性腺泡发达B、可分泌酶原颗粒C、胞浆嗜酸性D、胞核为圆形,位于基底部1/3处E、所分泌的颗粒为PAS阳性正确答案:C50.下列疾病中好发于3~4岁儿童的是A、涎石症B、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C、急性涎腺炎D、慢性复发性腮腺炎E、慢性涎腺炎正确答案:D51.可见到角质栓的疾病是:A、白斑B、念珠菌病C、天疱疮D、慢性盘状红斑狼疮E、扁平苔藓正确答案:E52.根尖脓肿最少见的排脓方式是A、腭侧牙龈排脓B、上颌窦排脓C、唇颊侧牙龈排脓D、龋洞排脓E、牙周袋排脓正确答案:B53.口腔鳞癌最少发生转移的是A、唇癌B、口底癌C、颊癌D、牙龈癌E、舌癌正确答案:A54.牙髓内的神经能区别的感觉是A、压力觉B、痛觉C、热觉D、化学刺激E、冷觉正确答案:B55.目前认为下列哪项不属于真性肿瘤A、成釉细胞瘤B、牙源性钙化囊肿C、牙源性钙化上皮瘤D、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E、牙源性腺样瘤正确答案:E56.在口腔黏膜角化上皮的4层中,被称为生发层的是A、角化层和粒层B、角化层和棘层C、粒层和基底层D、棘层和基底层E、粒层和棘层正确答案:D57.不属混合性腺体范畴的是A、腭腺B、颊腺C、舌下腺D、磨牙后腺E、唇腺正确答案:A58.下列哪型成釉细胞瘤较少复发A、实性型B、棘皮瘤型C、基底细胞型D、单囊性E、滤泡型正确答案:D59.牙龈上皮的组织学特点A、复层鳞状上皮,无角化,无上皮钉突B、复层鳞状上皮,多为正角化,无上皮钉突C、复层鳞状上皮,多为不全角化,无上皮钉突D、复层鳞状上皮,多为不全角化,有上皮钉突E、复层鳞状上皮,多为正角化,有上皮钉突正确答案:D60.最早形成的牙本质是A、髓周牙本质B、透明牙本质C、管间牙本质D、球间牙本质E、罩牙本质正确答案:E61.不是固有牙槽骨的组织学特点的是A、含有骨髓B、有哈弗系统C、很薄,无骨小梁mD、是一层多孔的骨板E、包埋有穿通纤维正确答案:A62.上唇正中裂是由于A、上颌突与下颌突联合过少B、两侧球状突中央部分未联合或部分联合C、上颌突与侧鼻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D、两侧下颌突在中线处未联合E、侧鼻突与中鼻突之间发育不全正确答案:B63.牙槽骨生物学特性不包括A、受压力侧可被吸收B、受牵引力时先吸收后增生C、随牙齿的生长发育而变动D、具有高度可塑性E、无咀嚼力刺激时,牙槽突发生废用性萎缩正确答案:B64.下列哪项不能作为涎腺腺上皮细胞的标记物A、淀粉酶B、肌动蛋白C、细胞角蛋白D、溶菌酶E、乳铁蛋白正确答案:B65.多形性腺瘤肉眼观察表现不包括A、浅蓝色的软骨样组织B、半透明胶冻状的黏液样组织C、时间长者可出现纤维化与钙化D、包膜不完整,剖面呈实性,灰白色E、灰白色圆形的小块角化物正确答案:D66.属牙周炎进展期的病理变化A、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B、大量T淋巴细胞浸润C、大量B淋巴细胞浸润D、破骨细胞活跃E、粗大的胶原纤维束增生正确答案:B67.牙本质中无机盐的含量约为重量的A、70%B、50%C、90%D、96%E、69%正确答案:A68.上颌突开始生长发育A、胚胎第五周B、胚胎第七周C、胚胎第三周D、胚胎第六周E、胚胎第四周正确答案:C69.下列哪项是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的特征性病理表现A、小叶内导管上皮增生B、导管上皮可鳞状化生,腺泡消失,为淋巴细胞取代C、导管上皮增生,囊状扩张D、腺导管扩张,腺导管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E、腺泡萎缩、消失而为增生的纤维组织代替正确答案:B70.WHO(1971)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分级主要依据A、肿瘤大小B、形态学特征C、浸润深度D、淋巴结转移与否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B71.不参与牙根形成的细胞是A、内釉上皮细胞B、星网状层细胞C、外釉上皮细胞D、中间层细胞E、B+D正确答案:E72.组织细胞增生症X电镜下见胞浆内Birbeck颗粒,提示病变细胞为A、组织细胞B、Langerhans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角源性细胞E、中性粒细胞正确答案:B73.牙髓中的纤维不包括A、弹力纤维B、Ⅲ型胶原纤维C、嗜银纤维D、I型胶原纤维E、耐酸水解性纤维正确答案:E74.口腔毛状白斑的病因是A、念珠菌B、奋森螺旋体C、EB病毒D、疱疹病毒E、AIDS病毒正确答案:C75.下列为急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的临床症状,除了A、下唇麻木B、骨性包块C、多个牙松动D、上颌窦炎E、张口受限正确答案:B76.关于恶性淋巴瘤,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特征是含R-S细胞B、非霍奇金淋巴瘤可表现多种类型C、霍奇金病主要发生于浅表淋巴结D、恶性淋巴瘤预后较差E、可分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正确答案:A77.放射性骨坏死的病理改变主要是A、炎症B、松质骨破坏C、死骨形成D、成骨和破骨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78.关于修复性牙本质的结构特点,错误的是:A、牙本质小管数目较少B、牙本质小管钙化程度高C、仅沉积在受刺激牙本质小管的髓腔侧D、牙本质小管明显弯曲E、可形成骨样牙本质正确答案:B79.釉质平滑面龋洞口大底小与什么有关A、釉板和釉丛B、生长线C、釉质表面积大D、釉柱排列方向E、釉梭正确答案:D80.坏死性涎腺化生的特征表现为A、粘膜充血B、刺激痛C、腺小叶坏死D、火山口样溃疡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81.涎腺造影主导管呈腊肠状扩张的疾病是A、慢性涎腺炎B、慢性复发性腮腺炎C、舍格伦综合征D、急性涎腺炎E、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正确答案:A82.两个发育完成后的牙借增生的牙骨质结合在一起,这种牙称为A、融合牙B、双生牙C、结合牙D、牙中牙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83.釉质龋中的透明层A、是龋损时最早发生的组织学改变B、是病变范围最广泛的一层C、与病损体部相连D、脱矿和再矿化同时存在E、该层的空隙容积约占釉质容积的5%正确答案:A84.下列哪一个是扁平苔藓客观检测指标A、B细胞功能缺陷或降低B、T细胞功能缺陷或降低C、中性粒细胞功能缺陷或降低D、NK细胞功能缺陷或降低E、巨噬细胞功能缺陷或降低正确答案:B85.釉质生长线又称A、Owen lineB、Neonatal lineC、von Ebner线D、Retzius lineE、新生线正确答案:D86.早期浸润神经的涎腺恶性肿瘤A、上皮肌上皮癌B、腺泡细胞癌C、腺样囊性癌D、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E、粘液表皮样癌正确答案:C87.属于非牙源性发育性囊肿是A、鳃裂囊肿B、牙源性角化囊肿C、含牙囊肿D、鼻唇囊肿E、萌出囊肿正确答案:C88.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是A、肿瘤细胞浸润能力强B、首次手术不彻底C、肿瘤具有多向分化潜能D、肿瘤无包膜E、肿瘤生长迅速正确答案:B89.关于急性根尖周炎病理改变过程哪项是错误的A、进一步发展,大量中性粒细胞游出,局部组织坏死B、然后,中性粒细胞释放各种酶将坏死组织液化,形成脓肿C、接着炎症向邻近骨髓腔扩展,产生局限性的骨膜下脓肿D、早期,根尖周牙周膜血管扩张充血,浆液渗出,组织水肿E、聚集在根尖周的脓液若不及时引流,则脓液常沿阻力小的部位排出正确答案:C90.放射性骨坏死表现以下临床症状,除了A、间断性疼痛B、瘘管形成C、开口受限D、合并结核感染症状E、口臭正确答案:D91.浸润性癌细胞常表现的形状不包括A、岛状B、腺管状C、条索状D、单个癌细胞浸润E、实性片块状正确答案:B92.良牲成牙骨质细胞瘤好发部位A、上颌前牙区B、下颌前牙区C、上颌前磨牙区D、上颌磨牙区E、下颌磨牙区正确答案:E93.下列结构矿化程度最高的是A、管周牙本质B、生长线C、管间牙本质D、托姆斯颗粒层E、前期牙本质正确答案:A94.下述哪种变化不可能出现在天疱疮A、棘层内疱B、天疱疮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浸润D、棘层增生E、棘层松解正确答案:D95.慢性盘状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自身抗原是A、线粒体膜B、细胞核C、细胞内胶原蛋白D、细胞膜脂质E、细胞桥粒蛋白正确答案:E96.下列哪项不是嗜酸性腺瘤的病理表现A、瘤细胞体大,胞膜清晰,胞浆中充满嗜酸性颗粒B、部分细胞体积变小,颗粒深染,核染色质密集C、结缔组织间质内形成淋巴滤泡D、肿瘤细胞排列成实性小梁或腺泡样团片E、电镜下瘤细胞胞浆内充满扩大和变形的线粒体正确答案:C97.光镜下早期牙釉质龋未脱矿的磨片,其病损四层结构由里向外分别是A、透明层→暗层→病损体部→表层B、病损体部→暗层→透明层→表层C、病损体部→透明层→暗层→表层D、暗层→透明层→病损体部→表层E、暗层→病损体部→透明层→表层正确答案:A98.下颌骨体部的骨化中心位于A、下颌神经出颅处B、下牙槽神经与舌神经所形成的夹角下方C、切牙神经的末端附近D、切牙神经和颏神经所形成的夹角下方E、颏神经的末端附近正确答案:D99.急性牙髓炎A、可分为闭锁性和溃疡性两类B、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C、如不及时治疗,炎症过程可迅速扩展到全部牙髓D、常伴肉芽组织形成E、可导致牙髓发生营养不良和退行性变正确答案:C100.下列病变中可形成骨坏死的是A、慢性局灶性硬化性颁骨骨髓炎B、骨纤维异常增生症C、结核性颌骨骨髓炎D、急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E、慢性颌骨骨髓炎伴增生性骨膜炎正确答案:C。
眼肿瘤

• CT:圆形或球形肿块,表面光滑,有包膜,眼眶可扩大, 多无骨质破坏
治疗
• 开眶手术,连同包膜一并切除
• 不要切破囊膜或小块切除,以防种植性转 移
• 不要切除局部活检
泪腺腺样囊性癌
• 泪腺最常的恶性肿瘤 • 恶性程度高,病程短 • 突眼,眼部疼痛,眼球向前内下
方突出,向外上方运动受限,视 力减退
• 肿瘤呈广泛的浸润生长,容易浸 润神经和累及眶骨,可向眼眶深 部、颅内蔓延,也可向肺、肝和 骨骼转移,预后差
• CT:边界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肿 块边界呈锯齿状,显示肿瘤浸润 生长
治疗
• 很小的肿瘤,局部切除
• 行眶内容摘除术:包括眼睑、眼球、眶内 软组织、眶骨膜以及被侵犯的骨质
• 术后加放疗和化疗
• 角膜原位癌
• Bowen病 • 缓慢生长、半透明或胶冻样、微隆起 • 表面布满松针样新生血管 • 肿瘤切除联合角膜板层移植
• 角膜鳞状细胞癌
• 中老年男性 • 胶冻样隆起,基底宽、富有血管 • 可转移、应行扩大切除
葡萄膜肿瘤
• 虹膜囊肿
• 原发性、植入性
• 虹膜、睫状体黑色素瘤
• 恶性 • 局限性、弥漫性 • 可继发青光眼 • 局部切除、扩大切除
• 淋巴瘤
• 恶性 • 主要靠病理诊断
横纹肌肉瘤
临床概述 由分化程度不同的横纹肌母细胞构成的高度恶性肿瘤
儿童多发
肿瘤发展快 恶性程度高
眶上部好发 鼻上象限眼睑
上睑下垂 眼睑水肿
眼球向下方移位
眼球运动障碍
视力障碍
CT扫描
形状不规则 边界不锐利或不圆滑 不均质 明显增强 可见骨破坏 邻近结构破坏
眼眶肿瘤
腺样囊性癌疾病研究报告

腺样囊性癌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圆柱瘤,圆柱瘤型腺癌所属部位:全身就诊科室:肿瘤科,口腔科,内分泌科病症体征:腮腺无痛性肿块,腮腺肿胀,上睑下垂,颞骨隆起,眼结膜水肿及角膜溃疡,眼眶疼痛疾病介绍: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又称圆柱瘤(CYLINDROMA)或圆柱瘤型腺癌(ADENO-CARCINOMA OF CYLINDROMA TYPE),由BILLROTH首次报道,并称为圆柱瘤,是居头颈部第二位的涎腺恶性肿瘤,好发于小涎腺及大涎腺中较小腺体,发生于上颌窦者较为少见,因其隐匿性高,侵袭性强,发现时即已较晚,同时又因与口,鼻,眼及颅底毗邻,可引起周围多器官病损,易沿神经侵袭,预后常常不好症状体征:临床表现腺样囊性癌占涎腺肿瘤的5%~10%,在涎腺恶性肿瘤中占24%。
好发于涎腺,以发生在腭腺者常见。
大涎腺虽然较少,但为颌下腺和舌下腺好发的肿瘤。
在腮腺肿瘤中仅占2%~3%。
EEROTH报告2513例涎腺肿瘤,其中腺样囊性癌119例,发生于腮腺者49例,占腮腺肿瘤的2%;颌下腺26例,占颌下腺肿瘤的16%;腭部小涎腺44例,占腭部涎腺肿瘤的24%。
国内程珺报告225例中,162例发生于小涎腺,其中腭部87例,占38.7%,63例发生于大涎腺。
男女发病率无大差异,或女性稍多。
最多见的年龄是40~60岁。
肿瘤早期以无痛性肿块为多,少数病例在发现时即有疼痛,疼痛性质为间断或持续性。
有的疼痛较轻微,有的可剧烈。
病程较长,数月或数年。
肿瘤一般不大,多在1~3CM,但有的体积也较大。
肿块的形状和特点可类似混合瘤,圆形或结节状,光滑。
多数肿块边界不十分清楚,活动度差,有的较固定且与周围组织有粘连。
肿瘤常沿神经扩散,发生在腮腺的腺样囊性癌出现面神经麻痹的机会较多,并可沿面神经扩展而累及乳突和颞骨;颌下腺或舌下腺的腺样囊性癌,可沿舌神经或舌下神经扩展至距原发肿瘤较远的部位,并造成患侧舌知觉和运动障碍;发生在腭部的腺样囊性癌,可沿上颌神经向颅内扩展,破坏颅底骨质和引起剧烈疼痛。
1_例宫颈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

1例宫颈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李莹莹,李小华,门楠,杨向君,冬国友唐山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河北唐山 063000摘要:目的 总结宫颈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宫颈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资料。
结果 患者女,40岁,“以性生活阴道出血2 + 月”入院。
外院HPV检测显示HPV16型阳。
核磁提示宫颈外口少许异常强化灶,专科查体宫颈肥大,余触诊未见异常。
镜下肿瘤组织由导管腺上皮和变异肌上皮这两种细胞组成。
肿瘤细胞巢呈圆形、椭圆形,有的细胞巢周围呈栅栏样排列,可见明显的粉刺样坏死。
免疫表型P16、CK7、CD117、Bcl2弥漫阳性,P63、P40、CEA、CK5/6部分阳,Syn、CgA阴性,Ki-67指数热点区80% + 。
结论 宫颈腺样囊性癌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但缺乏特异性表现,具有易复发及远处转移的特点,肿物可通过阴道镜检查发现,大体上与其他宫颈肿瘤不易区分,明确诊断需行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显示肿瘤细胞巢呈圆形、椭圆形,有的细胞巢周围呈栅栏样排列,可见明显的粉刺样坏死,免疫表型P16、CK7、CD117、Bcl2弥漫阳性及P63、P40、CEA、CK5/6部分阳性;通过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P16、CD117等可以明确诊断,但应与腺样基底细胞癌、基底样鳞状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癌进行鉴别。
宫颈腺样囊性癌作为十分罕见的肿瘤,相关的临床资料少,目前没有形成统一的治疗方案共识,但多数临床上还是彻底的手术切除,并结合术后放化疗的方法。
关键词:腺样囊性癌;宫颈腺样囊性癌;阴道出血;P16阳性;CD117阳性;免疫组织化学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36.017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36-0069-04宫颈腺样囊性癌是一种宫颈罕见的上皮性肿瘤,发病率低于宫颈癌的1%[1],与发生于涎腺的腺样囊性癌组织形态学形似,但发生于宫颈的腺样囊性癌恶性度相对更高,比宫颈同样临床分期的鳞状细胞癌恶性度更高。
口腔学试题总结第十四单元 唾液腺疾病

第十四单元唾液腺疾病一、A11、腺样囊性癌又称为A、多形性腺瘤癌变B、Warthin瘤C、圆柱瘤D、腺淋巴瘤E、淋巴乳头状囊腺瘤2、以下哪种唾液腺肿瘤常浸润神经A、腺样囊性癌B、Warthin瘤C、多形性腺瘤D、淋巴乳头状囊腺瘤E、腺淋巴瘤3、肿瘤内含有筛孔状囊样腔隙,与藕的断面相似;孔内充满嗜酸或嗜碱性黏液样物质,有基底膜样结构,属于腺样囊性癌的哪种分型A、腺性型B、包膜型C、管状型D、黏液型E、实性型4、肿瘤细胞形成小管状或条索状结构;内层衬有导管细胞,外层为肌上皮细胞,此为腺样囊性癌的哪种分型A、腺性型B、包膜型C、管状型D、黏液型E、实性型5、肿瘤细胞排列成大小不等的上皮团,团块中心变性坏死,管状和筛孔状结构较少,此为腺样囊性癌的哪种分型A、腺性型B、包膜型C、管状型D、黏液型E、实性型6、构成腺泡细胞癌的细胞中至少部分细胞含有A、大量的嗜伊红颗粒B、大量的嗜碱性颗粒C、大量的病毒颗粒D、酶原颗粒E、少量的软骨样组织7、腺泡细胞癌是唾液腺恶性上皮性肿瘤,多见于A、小唾液腺B、舌下腺C、下颌下腺D、腮腺E、腭腺8、以下哪项不是腺泡细胞癌的肿瘤实质细胞成分A、腺泡样细胞B、闰管样细胞C、空泡样细胞D、透明细胞E、篮细胞9、腺淋巴瘤又称Warthin瘤,淋巴乳头状囊腺瘤。
多数发生于A、腮腺和腮腺的淋巴结B、下颌下腺C、舌下腺D、腭部小涎腺E、唇腺10、下列疾病的病理表现中能够观察到含有嗜伊红颗粒的大嗜酸性粒细胞的是A、多形性腺瘤B、沃辛瘤C、恶性多形性腺瘤D、腺泡细胞癌E、粘液表皮样癌11、以下关于沃辛瘤的病理表现的说法错误的是A、质地柔软,囊性感B、包膜完整,界限清楚C、剖面暗红,囊内有黏液D、囊腔结构,大小不一E、内衬上皮单层细胞排列12、Warthin瘤又称为A、混合瘤B、淋巴囊腺瘤C、大嗜酸粒细胞腺瘤D、基底细胞腺瘤E、良性肌上皮瘤13、下列属于唾液腺良性肿瘤的是A、急性唾液腺炎B、唾液腺结核C、流行性腮腺炎D、坏死性唾液腺化生E、嗜酸性腺瘤14、由胞质内含大量特征鲜明的嗜伊红颗粒的上皮细胞构成的唾液腺良性肿瘤是A、多形性腺瘤B、唾液腺结核C、嗜酸性腺瘤D、坏死性唾液腺化生E、舍格伦综合征15、嗜酸性腺瘤主要发生于A、腮腺B、下颌下腺C、腭腺D、舌下腺E、唇腺16、嗜酸性腺瘤的临床特点表现为A、生长缓慢的痛性炎症肿块B、生长快速的颌骨恶性肿瘤C、生长缓慢的无痛炎性肿块D、生长快速的无痛性脓肿E、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块17、嗜酸性腺瘤肉眼观察,其说法错误的是A、肿瘤为光滑的圆形或卵圆形B、一般直径为3~5cmC、包膜完整,界限清楚D、淡黄色或褐色的实性剖面E、肿瘤实质是由无数小囊腔组成18、关于嗜酸性腺瘤的镜下表现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光镜观察,嗜酸性腺瘤细胞主要为大嗜碱性粒细胞B、明细胞胞质呈鲜明的嗜伊红染色,胞核浓缩,小而深染C、暗细胞胞核居中,椭圆形,空泡状,有一个或多个核仁,偶见双核D、近包膜处常见不等量淋巴细胞,但不形成滤泡E、肿瘤细胞磷钨酸苏木精(PTAH)染色阴性19、舍格伦综合征区别于慢性涎腺炎的病理要点是A、淋巴细胞浸润B、腺泡破坏C、小叶内导管增生D、小叶轮廓存在E、纤维组织增生20、下列哪项不是舍格伦综合征的病理变化A、淋巴细胞灶状浸润B、病变从小叶中心开始C、小叶内腺泡全部消失D、小叶内导管的导管上皮增生E、小叶轮廓保留21、某疾病的病理表现为腺泡消失,而小叶轮廓存在;小叶内导管上皮增生,上皮-肌上皮岛形成;腺泡内密集淋巴细胞浸润。
基底细胞癌的研究进展述评

基底细胞癌的研究进展述评摘要:基底细胞癌是临床多发、常见的低度恶性肿瘤,该疾病主要来源于基底细胞、皮肤附件组织。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该疾病发作率逐渐升高,且朝着年轻化的趋势发展。
目前,临床关于该疾病的诊断方法多种多样,但其唯一金标准为组织病理学检查。
常见疾病治疗措施包括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两种,其中手术治疗措施效果显著,且应用广泛。
本文主要是对基底细胞癌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底细胞癌;诊断;治疗;研究进展基底细胞癌(BCC)多发群体为老年人,疾病发作的常见病因包括日光照晒,临床表现包括破溃、呈大片状侵袭性坏死、结黑色坏死性痂、中心坏死向深部组织扩展蔓延等[1]。
患者出现以上疾病表现后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会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甚至直接对其生命健康产生威胁。
因此,为更好的保障患者生存质量,临床应将疾病诊断及治疗工作作为研究的主要课题,实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本文主要是对BCC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诊断措施、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现具体综述内容如下:一、BCC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临床研究结果显示,BCC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Hh(Hedgehog)信号通路及交互通路;Notch信号通路;TGFB信号通路、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信号通路;凋亡基因、抗凋亡基因。
本病为基底细胞恶性肿瘤,相关研究学者表示该疾病与它阳光照射具有直接相关关系,经常发生在头部、面部、颈部或手背等。
疾病发作后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溃疡中央开始破裂,形成黑色坏死痂;起初是一个小结节,由肤色向深棕色浸润,边缘高卷曲;大量浸润性坏死,可深入软组织、骨组织。
根据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可以将其分为色素沉着型、硬斑型、结节型、浅表型、纤维上皮瘤、囊肿型、腺样体型等[2]。
二、BCC诊断措施(一)组织活检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组织活检是诊断BCC的金标准,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其中,刮取活检具有操作时间短以及出血少等优势,但病灶组织边界模糊不清,对后续疾治疗产生了一定阻碍作用[3]。
气管腺样囊性癌的研究进展

・1152・气管腺样囊性癌的研究进展郑林峰,倪型灏ModemPracticalMedicine,October2009,V01.21,No.10【中图分类号】R734.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1—0800(2009)10—1152-03气管原发的肿痛稀少,占所以呼吸道肿瘤的l%…,上上恶性肿瘤比良性肿瘤多见,占60~83%”1。
气管腺样囊性癌(trachealadenoidcysticcarcinoma,TACC)属原发十气管的上皮性癌,在气管癌中约占30%”’。
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曾称“圆柱瘤”和“囊性腺样痛”,最早由Billor根据组织病理形态表现为上皮岛内间质相旺编织呈圆柱形状而命名的。
1942年Dockerty等采用“腺癌,圆柱瘤型”一名,明确了这种肿瘤的性质。
1953年Foote和Frazell创用ACC一名得到广泛认同并应用至今Ⅲ。
肿瘤主要米白闰管储备细胞,可发生于大、小涎腺,以小涎腺为多见,但亦可在气管、泪腺、乳腺等处发生。
原发于气管的ACC是一类与唾腺相心肿瘤组织学一致的恶性上皮肿瘤,肿瘤细胞显示导管和肌.L皮的分化特征,细胞以筛状、小管和腺样排列,周围有不定量的黏液性基质和丰富透明变性基底膜样物围绕。
息声明显,部分见吸气三JuJ征,稍打分泌物陌【塞即有窀息危险,体力活动、体位改变、气管内分泌物均可使症状加重。
2纤支镜检查对于原发性气管肿瘤,虽然纤支镜检出率较低,但其对早期隐匿性病变及术前获得病理结果有独到之处。
其镜下表现为气管黏膜红色或暗红色的桑椹或菜花样增牛性改变,在部分病灶表面的黏膜下可见扩张的血管,组织松脆,触之易出血。
支气管镜町以观察到肿瘤形态、大小及管腔受侵情况,并可以活检,明确诊断,意义最大。
但是当肿瘤巨大时(占据管腔的1/2以上),活检可能引起{{{血和室息等并发症,多数学者主张宜在具备各种抢救措施和设备的于术室内于手术当天进行支气管镜检查‘61,目.检查时要记录进入深度,准确反映肿瘤的起始和终点及占据管腔的范围,为外科气管重建手术提供指导。
口腔组织病理学习题库(附答案)

口腔组织病理学习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牙体硬组织的形成始于A、帽状晚期B、钟状早期C、帽状早期D、钟状晚期E、牙板形成期正确答案:D2、由神经嵴细胞形成的硬组织,不包括A、面部软骨B、釉质C、牙本质D、颌骨E、牙骨质正确答案:B3、釉质发育不全病理变化,描述错误的是A、柱间质增宽B、釉丛数目增多C、釉柱横纹及生长线明显D、釉板数目增多E、釉梭数目增多正确答案:A4、患者,女性,40岁。
右侧口底肿物三个月。
1.5X2.0cm大小,自觉舌麻木。
病理检查结果见图片。
诊断为A、恶性多形性腺瘤B、腺样囊性癌C、多形性腺瘤D、腺泡细胞癌E、黏液表皮样癌正确答案:B5、疣状白斑和均质性白斑主要病理区别是A、上皮下结缔组织内可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B、上皮表面高低不平呈刺状或乳头状增生C、表层有过度角化D、棘层增生E、粒层明显正确答案:B6、腺泡细胞癌表现下列生长方式,除了A、实性型B、筛管状C、微囊型D、乳头状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7、釉梭多见于A、牙尖部B、新生线周围C、乳牙和第一恒磨牙D、乳牙牙尖部E、釉牙本质界正确答案:A8、咽侧被覆外胚层的是第几对鳃弓A、第2对B、第3对C、第5对D、第1对E、第4对正确答案:D9、外渗性粘液囊肿常由--所致A、过敏B、炎症C、外伤D、化学刺激E、感染正确答案:C10、关于慢性局灶性硬化性颌骨骨髓炎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成骨活力增强B、是一种防御性反应,与健康无害,不需治疗C、是轻度感染导致骨的局灶性反应D、骨髓腔窄小,腔内有纤维组织及少量淋巴细胞浸润E、骨小梁比周围的正常骨组织致密正确答案:A11、通过刺激哪一项能使唾液分泌量多而稀薄A、肽类激素分泌B、糖皮质激素分泌C、副交感神经D、雌激素分泌E、交感神经正确答案:C12、腺样囊腺癌可表现以下组织学类型,除了A、实性B、筛孔状C、腺状D、乳头状E、小管状正确答案:D13、关于潴留性黏液囊肿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通常是机械性外伤致涎腺导管破裂所致B、多见于50岁以上C、常发生于腭、颊和上颌窦D、衬以假复层或双层柱状或立方状上皮细胞E、衬里中有嗜酸性上皮细胞正确答案:A14、关于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特征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均发生于口内小涎腺,好发部位为腭部B、病理学特征为细胞学上的一致性和组织学上的多样性C、肿瘤间质常呈玻璃样变或黏液透明样变D、转移率高达20%E、与腺样囊性癌的主要区别为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细胞呈立方或柱状,胞浆嗜酸性正确答案:D15、在腭突的融合处和缝隙中形成的发育性囊肿来源于A、残留的结缔组织B、残留的脂肪组织C、残留的上皮组织D、残留的神经组织E、残留的骨组织正确答案:C16、WHO(1971)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分级主要依据A、肿瘤大小B、形态学特征C、浸润深度D、淋巴结转移与否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B17、牙髓组织学上由牙本质向牙髓腔依次为:A、成牙本质细胞层、无细胞层、多细胞层、髓核B、无细胞层、多细胞层、成牙本质细胞层、髓核C、多细胞层、成牙本质细胞层、无细胞层、髓核D、无细胞层、成牙本质细胞层、多细胞层、髓核E、成牙本质细胞层、多细胞层、无细胞层、髓核正确答案:A18、多形性腺瘤占涎腺上皮性肿瘤的A、25%以下B、30%以上C、50%以上D、87以上E、95%以上正确答案:C19、牙本质龋最前缘的改变是A、再矿化B、脱矿C、成牙本质细胞突起脂肪变性D、细菌侵入E、透明牙本质形成正确答案:C20、关于绞釉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釉柱的整个行程不完全呈直线,内2/3弯曲,称绞釉B、釉柱的整个行程不完全呈直线,近表面1/2弯曲,称绞釉C、釉柱的整个行程不完全呈直线,近表面2/3弯曲,称绞釉D、釉柱的整个行程不完全呈直线,近表面1/3弯曲,称绞釉E、釉柱的整个行程不完全呈直线,内1/3弯曲,称绞釉正确答案:A21、关于腮腺的描述,正确的是A、由浆液腺泡组成B、由黏液腺泡组成C、由混合腺泡组成D、闰管短,分枝少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22、下列哪项不是牙周炎的病理改变A、牙周袋形成B、龈乳头及龈缘坏死C、活动期和静止期交替出现D、结合上皮破坏E、牙槽骨吸收正确答案:B23、关于浆液细胞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含有大量黏原颗粒B、粗面内质网发育良好C、细胞顶端游离面上有微绒毛D、相邻细胞间可见连接复合体E、高尔基复合体显著正确答案:A24、四环素色素在牙体内沉着方式正确的是A、在牙本质内弥散分布B、沿牙本质小管沉着C、沿生长线沉着于牙本质内D、沿釉柱沉着E、沿生长线沉着于牙釉质内正确答案:C25、关于牙龈上皮,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龈沟上皮有上皮钉突B、口腔龈上皮为牙龈上皮暴露于口腔的部分C、牙龈由上皮、固有层和粘膜下层组成D、覆盖于龈沟壁的上皮称为龈沟上皮E、龈谷表面覆盖的是无角化鳞状上皮正确答案:C26、朗格汉斯细胞电镜下称为明细胞是因为A、电镜下朗格汉斯细胞胞浆电子密度较高B、电镜下朗格汉斯细胞胞浆电子密度较低C、电镜下朗格汉斯细胞胞浆中朗格罕颗粒少D、电镜下朗格汉斯细胞胞浆中朗格罕颗粒多E、电镜下朗格汉斯细胞胞浆中各种细胞器均被破坏正确答案:B27、釉质结构的临床意义描述错误的是A、乳牙酸蚀处理时应延长时间B、氟使釉质晶体结构变的更稳定C、釉质中无细胞和血液循环,牙髓坏死对釉质代谢无影响D、绞釉的排列方式可增加釉质的抗剪切强度E、牙合面部点隙裂沟常成为龋的始发部位正确答案:A28、牙周炎时,可形成金属蛋白酶的细胞不包括A、破骨细胞B、成纤维细胞C、巨噬细胞D、上皮细胞E、中性粒细胞正确答案:A29、下列哪种变化肯定为口腔白斑的病理表现A、上皮钉突呈滴状B、基底细胞空泡样变性C、棘层松解D、上皮错角化E、上皮增生正确答案:E30、低分化粘液表皮样癌的病理特点是A、中间细胞成分少B、多形成囊腔C、粘液细胞成分少D、鳞状上皮化生E、表皮样细胞成分少正确答案:C31、关于骨纤维异常增生症X线表现哪项是正确的A、如病变区纤维组织转变为骨样组织,则显示磨砂玻璃样B、如病变区细的纤维成分较多,则显示磨砂玻璃样C、如病变区细的骨小梁较多,则显示斑块状密度增高区D、如病变区细的纤维成分较多,则显示斑块状密度增高区E、如病变区纤维成分较多,则显示囊性透影区正确答案:E32、关于牙髓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富含血管的结缔组织B、是富含细胞的结缔组织C、是一种富含神经的结缔组织D、牙髓神经是有髓神经E、牙髓神经不仅有痛觉,还能区分冷、热,有明确定位能力正确答案:B33、牙瘤属于A、囊肿B、错构瘤C、良性肿瘤D、恶性肿瘤E、发育异常正确答案:C34、下列哪项是牙本质的反应性改变A、髓周牙本质B、继发性牙本质C、原发性牙本质D、前期牙本质E、死区正确答案:E35、下列哪项不属于牙髓变性A、成牙本质细胞空泡性变B、牙髓钙化C、牙髓坏死D、牙髓网状萎缩E、纤维性变正确答案:C36、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是A、肿瘤生长迅速B、肿瘤无包膜C、首次手术不彻底D、肿瘤具有多向分化潜能E、肿瘤细胞浸润能力强正确答案:C37、腺淋巴瘤间质内细胞团块中细胞成分不包括A、淋巴细胞B、中性粒细胞C、浆细胞D、巨噬细胞E、肥大细胞正确答案:B38、结合上皮是A、有角化的鳞状上皮B、向根尖方向逐渐变厚C、有上皮钉突D、长轴与牙面长轴垂直E、在龈沟底部约含15~30层细胞正确答案:E39、来源于Malasstz上皮剩余的是A、牙源性角化囊肿B、含牙囊肿C、鼻唇囊肿D、萌出囊肿E、鳃裂囊肿正确答案:B40、在牙周膜中哪种细胞可以增殖形成颌骨囊肿或牙源性肿瘤:A、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B、成纤维细胞C、马拉瑟上皮剩余D、破骨细胞E、成骨细胞正确答案:C41、关于咀嚼黏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上皮钉突多而长B、固有层较薄C、上皮有角化D、胶原纤维束粗大且排列紧密E、有角化层正确答案:B42、下列不属于腺淋巴瘤上皮细胞成分的是A、暗细胞B、皮脂腺细胞C、黏液细胞D、锥形细胞E、柱状细胞正确答案:A43、造成牙釉质发育不全的病因不包括A、母亲患风疹B、母亲患梅毒C、婴幼儿营养不良D、婴幼儿水痘E、母亲患牙周炎正确答案:E44、关于口腔粘膜下纤维化,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为一种癌前状态B、临床上不会出现疱或溃疡C、主要变化为结缔组织发生纤维变性D、上皮萎缩E、晚期病变内胶原纤维全部玻璃样变正确答案:B45、以剥脱性龈病损作为其口腔表征的疾病不包括A、扁平苔癣B、类天疱疮C、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D、天疱疮E、红斑狼疮正确答案:C46、牙源性腺样瘤A、细胞常见清晰的细胞间桥,并见淀粉样物质B、由各种牙体组织成分构成C、肿瘤细胞排列成成釉器样结构D、组织中可见影上皮细胞E、细胞排列成花瓣样结构,并见淀粉样物质正确答案:E47、急性牙髓炎A、可分为闭锁性和溃疡性两类B、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C、如不及时治疗,炎症过程可迅速扩展到全部牙髓D、常伴肉芽组织形成E、可导致牙髓发生营养不良和退行性变正确答案:C48、釉质中无机盐成分约占A、96%B、50%C、99%D、69%E、80%正确答案:A49、腺泡细胞癌A、大多数发生于男性B、肿瘤细胞胞浆呈嗜酸性染色C、多见于舌下腺D、生长迅速E、远隔转移少见正确答案:E50、构成牙齿主体的是:A、牙本质B、牙髓C、牙骨质D、牙周膜E、釉质正确答案:A51、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可有以下异常,除了A、下颌前凸B、骨骼异常C、钙、磷代谢异常D、眶距增宽E、额部凹陷正确答案:E52、绞釉是指釉柱A、近表面1/2较直,而内1/2弯曲B、近表面3/4较直,而内1/4弯曲C、近表面1/4较直,而内3/4弯曲D、近表面1/3较直,而内2/3弯曲E、近表面2/3较直,而内1/3弯曲正确答案:D53、扫描电镜观察到的牙釉质龋透明层的磷灰石晶体直径在A、35~40nmB、55~60nmC、45~50nmD、25~30nmE、15~20nm正确答案:D54、关于混合性牙瘤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B、以前磨牙和磨牙区多见C、X线片示界限清楚的放射透光区,其中可见放射阻射性结节状钙化物质D、镜下见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排列如同正常牙E、肿瘤生长有自限性,预后良好正确答案:D55、牙槽骨吸收处的Howship陷窝内的细胞是A、成纤维细胞B、未分化间充质细胞C、成牙骨质细胞D、破骨细胞E、成骨细胞正确答案:D56、当出现胶原纤维中度玻璃样变,轻度水肿,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时,属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A、后期B、晚期C、早期D、最早期E、中期正确答案:E57、下列哪项不属于涎腺的瘤样病变A、坏死性涎腺化生B、良性淋巴上皮病变C、嗜酸细胞增生症D、硬化性颌下腺炎E、血管瘤正确答案:E58、关于基底样鳞状细胞癌病理表现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癌细胞拥挤成分叶状片块或条索B、间质内可见玻璃样变和炎症细胞浸润C、癌细胞小,核深染,胞浆少D、核分裂少E、小叶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正确答案:D59、关于修复性牙本质的结构特点,错误的是:A、牙本质小管钙化程度高B、牙本质小管数目较少C、仅沉积在受刺激牙本质小管的髓腔侧D、可形成骨样牙本质E、牙本质小管明显弯曲正确答案:A60、关于骨纤维异常增生症骨小梁变化哪项是错误的A、形态不一,粗细不等B、大多细长,变曲C、排列紊乱无定向,呈C形、O形或V形D、骨小梁周围可见成骨细胞E、也可见纤维组织直接化骨正确答案:D61、肿瘤中形成成熟的牙齿组织,并有大小不一的异形牙齿形成,应诊断为A、混合性牙瘤B、组合性牙瘤C、假性牙瘤D、畸形牙瘤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62、肉芽肿性唇炎临床表现哪项是错误的A、形成巨唇B、多在青春期后出现C、可有凹陷性水肿D、可伴有神经系统失调症状E、唇皮肤潮红、硬结和肿胀正确答案:C63、牙周组织疾病主要病理学变化是A、炎症B、变性C、肿瘤D、创伤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64、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结缔组织内主要病理变化是A、结缔组织发生纤维变性B、上皮萎缩C、经常出现上皮异常增生D、胶原纤维轻度增生E、上皮增生正确答案:A65、关于牙周炎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是一种由细菌微生物引起的牙周组织炎症性破坏性疾病B、临床特征是: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牙周溢脓C、主要病理改变是:结合上皮破坏向根方移位,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D、所有牙周炎的发展均为一种持续性缓慢过程E、晚期牙齿松动、脱落正确答案:D66、固有牙槽骨又称A、束状板B、基板C、硬骨板D、网状板E、松质骨板正确答案:C67、上唇正中裂是由于A、两侧下颌突在中线处未联合B、两侧球状突中央部分未联合或部分联合C、上颌突与下颌突联合过少D、侧鼻突与中鼻突之间发育不全E、上颌突与侧鼻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正确答案:B68、牙齿发育全过程顺序哪项是正确的A、牙蕾→帽状期→硬组织形成→钟状期→发育成熟B、牙蕾→钟状期→硬组织形成→帽状期→发育成熟C、牙蕾→钟状期→帽状期→硬组织形成→发育成熟D、牙蕾→帽状期→钟状期→硬组织形成E、牙蕾→帽状期→钟状期→硬组织形成→发育成熟正确答案:E69、下列哪项不是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病理表现A、基底膜不清晰B、有时可见角质栓塞C、基底细胞发生液化变性D、上皮基底膜区域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E、黏膜固有层有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带正确答案:E70、关于浆液性腺泡,错误的叙述是A、粗面内质网比黏液性腺泡发达B、可分泌酶原颗粒C、胞浆嗜酸性D、胞核为圆形,位于基底部1/3处E、所分泌的颗粒为PAS阳性正确答案:C71、牙髓的细胞间质主要是A、嗜银纤维B、胶原纤维C、胶原纤维和嗜银纤维D、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E、弹力纤维正确答案:C72、多形性腺瘤发生于A、任何年龄B、青年人C、老年人D、中年人E、儿童正确答案:A73、牙本质生长线又称A、埃布纳(vonEbner)线B、芮氏线(striaeofRetzius)C、欧文线(Owenline)D、新生线E、斜行线正确答案:A74、根尖肉芽肿最不可能出现的转归是A、急性发作B、致密性骨尖C、痊愈D、根尖囊肿E、病变保持稳定状态正确答案:C75、皮肤扁平苔藓伴发口腔黏膜病变者所占比例为A、34%B、50%C、54%D、24%E、44%正确答案:E76、牙髓内的神经能区别的感觉是A、冷觉B、化学刺激C、压力觉D、痛觉E、热觉正确答案:D77、釉质由什么发育而成A、牙乳头B、牙囊中间部分C、牙囊外层D、牙囊内层E、成釉器正确答案:E78、关于牙源性钙化囊肿临床表现哪项是错误的A、性别无差异B、下颌比上颌多见C、也可发生在颌骨外的软组织D、年龄分布广E、X线片示界限清楚的放射透光区内,单囊或多囊,腔内含大小不等的钙化物质正确答案:B79、关于牙源性钙化上皮瘤临床表现哪项是错误的A、性别无差异B、上颌比下颌多见C、最常见的部位是磨牙区D、年龄分布较广E、X线片示不规则形放射透光区内含大小不等的不透光团块正确答案:B80、关于四环素牙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婴幼儿时期服用四环素类药物的剂量和早晚与着色程度无关B、四环素可以通过胎盘引起乳牙着色C、四环素在牙本质内沿生长线分布D、牙本质吸收四环素量远远比牙釉质多E、四环素能抑制钙化时的晶核形成和晶体生长,导致牙釉质发育不全正确答案:D81、成釉细胞瘤可来源于下列结构,除了A、Malassez上皮剩余B、Serres上皮剩余C、口腔粘膜上皮D、釉小皮E、缩余釉上皮正确答案:C82、口腔黏膜上皮中蛋白质合成最活跃的细胞是A、粒层细胞B、角化层细胞C、固有层细胞D、棘层细胞E、基底层细胞正确答案:D83、下列哪一类人特殊需要时可以服用四环素类药物不会引起四环素牙A、妊娠期妇女B、哺乳期妇女C、<8岁儿童D、>8岁儿童E、A+B+C正确答案:D84、下述哪种改变为良性病变A、上皮钉突呈滴状B、细胞异形性C、核分裂相增多D、细胞极性改变E、上皮过度角化正确答案:E85、唾液中分泌型IgA主要来源于A、腮腺B、颌下腺C、颊腺D、腭腺E、唇腺正确答案:E86、所有恒牙的牙蕾在胚胎第几个月时形成A、2个月B、3个月C、4个月D、5个月E、6个月正确答案:C87、发生于舌后1/3处的癌约占舌癌的A、35%B、55%C、15%D、45%E、25%正确答案:E88、不属于艾滋病口腔表征的是A、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B、毛状白斑C、扁平苔藓D、牙周炎E、念珠菌病正确答案:C89、下列哪一个是扁平苔藓客观检测指标A、B细胞功能缺陷或降低B、T细胞功能缺陷或降低C、中性粒细胞功能缺陷或降低D、NK细胞功能缺陷或降低E、巨噬细胞功能缺陷或降低正确答案:B90、牙源性钙化上皮瘤A、细胞常见清晰的细胞间桥,并见淀粉样物质B、由各种牙体组织成分构成C、细胞排列成花瓣样结构,并见淀粉样物质D、组织中可见影上皮细胞E、肿瘤细胞排列成成釉器样结构正确答案:D91、龈沟的正常深度范围是A、1~2mmB、0.5~3mmC、1~2.5mmD、0.5~2mmE、0.5~2.5mm正确答案:B92、与神经末梢有化学突触形成的味蕾细胞是A、味细胞(Ⅲ型)B、亮细胞(Ⅱ型)C、暗细胞(Ⅰ型)D、基底细胞(Ⅳ型)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A93、关于根尖周炎免疫病理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仅有体液免疫参与B、既有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同时也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参与C、仅有非特异性炎症反应D、仅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参与E、仅有细胞免疫参与正确答案:B94、关于腺泡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腺泡可分为浆液性和黏液性2种B、腺泡连接于导管末端C、在腺细胞和基底膜之间,有肌上皮附于腺细胞上D、腺泡外周有一层薄的基底膜包绕E、由单层腺上皮细胞组成正确答案:A95、牙周膜来自于A、成釉器B、牙囊中间部分C、牙乳头D、牙囊外层E、牙囊内层正确答案:B96、下列涎腺疾病中有自愈倾向的是A、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B、慢性涎腺炎C、舍格伦综合征D、坏死性涎腺化生E、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正确答案:D97、牙齿萌出后,不再具有生长和修复能力的是A、牙骨质B、牙釉质C、牙周膜D、牙本质E、牙髓正确答案:B98、成牙本质影细胞瘤是指A、牙源性钙化上皮瘤B、肿瘤型牙源性钙化囊肿C、牙源性透明细胞瘤D、单囊性成釉细胞瘤E、囊性牙源性腺样瘤正确答案:B99、慢性盘状红斑狼疮毛细血管病理改变不包括A、毛细血管大量增生B、毛细血管扩张,管腔不整C、血管内可见玻璃样血栓D、血管周围有类纤维蛋白沉积,PAS染色阳性E、管周有淋巴细胞浸润正确答案:A100、关于牙本质龋,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与釉质龋相比,其发展较快B、常形成一底向内,顶向外并稍圆突的三角形病损C、细菌侵入时可沿牙本质小管侧支扩张D、最先侵入的细菌可能是产酸菌E、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防御性反应可形成修复性牙本质正确答案:B。
口腔颌面部囊肿和肿瘤最明显特征易考点

乳头状瘤
色素痣
恶性黑色素 瘤多来自交 界痣。
牙龈瘤
女性多。常 见于前磨牙 区。
巨细胞
可破坏牙槽 骨壁
血管瘤
增生(4周 龄,4〜5月 龄),消退(1年以后),消 退完成 (10~12岁)
婴儿或儿童 期:激素(泼 尼松龙)
自行消退
鳞状细胞癌
癌巢,癌珠 (角化珠)
中央性颌骨 癌
下唇麻木
X线:不规 则虫噬状破 坏
常用唇腺活 检。早期腺 实质萎缩, 中期间质淋 巴细胞浸
润,晚期肌 上皮岛形
成。无纤维 组织修复。
主导管扩 张,边缘不 整齐,呈羽 毛状或花边 状。末梢导 管弥漫、散 在点状扩 张,排空功 能减退。
坏夕匕性唾液 腺化生
腺泡破坏。 腺导管增
生,上皮明 显鳞状化 生,形成上 皮岛或上皮 条索,易误 诊。
口腔颌面部囊肿和肿瘤最明显特征(易考点)
本人复习过程中自己认为的口腔颌面部囊肿和肿瘤最明显特征,也是最容易鉴别
和最容易出题的地方。一字一句打出来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祝考试顺利!
名称
临床特点
病理特点
生物学特点
治疗特点
其他
多形性腺瘤
不规则,触 诊表面有结 节
结构多形性 (腺上皮,
肌上皮,粘 液,粘液样 组织和软骨 样组织)
面)。
神经浸润和 早期血道转 移,肺部转 移最多见
扩大性手 术,术中冰 冻切片检 查。
又称圆柱瘤
腺样细胞癌
腺泡样细 胞,闰管样 细胞,空泡 样细胞,透 明细胞,非 特异性细胞 构成,含酶 原颗粒,嗜 碱。
多形性低恶 毒性腺癌
主要发生 于小唾液 腺,约60%发生于腭 部。
口腔组织病理学试卷A复习题

口腔组织病理学试卷A复习题答案单选:1、代表来自于上皮和外间充质两种不同的矿化组织的交界面的结构是A、牙本质牙骨质界B、釉质牙本质界C、牙乳头D、上皮根鞘E、牙囊2、关于釉柱的排列方向的临床意义,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绞釉排列可增强抗剪切程度B、治疗龋洞时,不能保留悬空釉柱C、劈裂釉质时需要按照釉柱的排列方向进行D、平滑面龋呈尖端向釉牙本质界的三角形E、根面龋的形态与平滑面龋同为三角形3、在罩牙本质和透明层以内的牙本质称为A、管周牙本质B、管间牙本质C、前期牙本质D、球间牙本质E、髓周牙本质4、牙龈当中的胶原纤维束存在于A、上皮层B、固有层C、黏膜层D、黏膜下层E、棘层5、牙周膜中维持牙直立的主要力量且呈水平方向的主纤维是A、牙槽嵴组B、水平组C、斜行组D、根尖组E、根间组6、下列哪项不是被覆黏膜的特征A、无颗粒层B、无角化层C、上皮钉突短D、固有层界限不清E、无黏膜下层7、下列关于角质细胞棘细胞层叙述错误的是A、位于粒层的深部、细胞体积大B、由增生的基底细胞发育而来C、构成桥粒的蛋白质主要有桥粒芯蛋白和桥粒胶蛋白D、胞质常伸出许多小的刺状突起E、细胞多呈四边形8、以下属于以黏液性腺泡为主的混合性小涎腺的是A、腮腺B、下颌下腺C、舌下腺D、唇腺E、腭腺9、胞质内含有酶原颗粒的细胞是A、浆液细胞B、黏液细胞C、闰管细胞D、分泌管细胞E、肌上皮细胞10、侧舌隆突出现的时间是胚胎A、第四周B、第五周C、第六周D、第七周E、第八周11、胚胎第三周,前脑的下端出现的突起是A、额鼻突B、下颌突C、上颌突D、中鼻突E、球状突12、残余的牙板上皮可成为牙源性上皮性肿瘤或囊肿的来源,也可能被重新激活形成A、马牙B、上皮珠C、上皮根鞘D、多生牙E、异形牙13、牙髓细胞的来源为A、成牙本质细胞B、成釉细胞C、牙囊D、牙乳头的未分化间充质细胞E、成牙骨质细胞14、上皮隔的形成是上皮根鞘向根尖孔处生长弯曲多少角度形成A、90°B、60°C、50°D、45°E、30°15、单根牙的形成中,下列哪项组织能够诱导牙髓细胞形成成牙本质细胞A、上皮隔B、上皮根鞘C、牙囊D、牙乳头E、内釉上皮16、平滑面龋中,釉质晶体开始出现脱矿,晶体间孔隙较增大,用树胶可进入到孔隙中,属于平滑面龋的哪一层A、透明层B、暗层C、病损体层D、表层E、细菌侵入层17、平滑面龋的病损形态是A、烧瓶状,口小底大B、烧瓶状,口大底小C、浅碟状,口大底浅D、三角形,顶向釉牙本质界E、三角形,顶向釉质表面18、牙骨质龋临床上多见于A、乳前牙B、乳磨牙C、年轻恒牙根龋D、老年人冠龋E、老年人根龋19、釉质龋病变的主要部分是A、透明层B、暗层C、表层D、病损体部E、细菌侵入层20、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慢性牙髓炎的分类A、慢性闭锁性牙髓炎B、慢性溃疡性牙髓炎C、溃疡型慢性增生性牙髓炎D、上皮型慢性增生性牙髓炎E、牙髓网状变性21、以下选项哪一个是由病理性牙髓充血发展而来A、牙发育期间B、月经期C、妊娠期牙髓D、急性牙髓炎E、高空飞行22、龋损下方牙髓血管充血,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组织水肿,有纤维蛋白渗出,此时称为A、急性牙周脓肿B、急性增生性牙髓炎C、急性化脓性牙髓炎D、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E、急性浆液性牙髓炎23、急性根尖周炎最常见的排脓途径A、经龋洞排脓B、深的牙周袋排脓C、经黏膜、皮肤排脓D、可通过上颌窦排脓E、可通过耳道排脓24、根尖周肉芽肿患者若根尖部出现修复性反应,称为A、急性根尖周肉芽肿B、慢性根尖周脓肿C、急性根尖周脓肿D、致密性骨炎E、化脓性骨髓炎25、根尖周肉芽肿内上皮大多数可能来源于A、Serres 上皮剩余B、Malasssez 上皮剩余C、口腔粘膜上皮D、呼吸道上皮E、牙周袋壁上皮26、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延伸,形成深牙周袋,是以下哪项病理表现A、牙周炎静止期B、牙周炎活动期C、牙周变性D、牙周创伤E、牙周萎缩27、慢性龈炎的病理变化主要有A、牙龈上皮出血B、牙龈上皮增生C、牙龈上皮脓肿D、龈沟壁处有炎症细胞浸润E、沟内上皮向根方增殖28、下列关于龈增生组织病理变化不正确的是A、纤维结缔组织增生B、粗大的胶原纤维束类似瘢痕组织结构C、胶原纤维水肿、变性D、毛细血管增生、扩张、充血E、炎症明显29、上皮基层下疱常见于A、红斑B、红斑狼疮C、天疱疮D、类天疱疮E、白斑30、下列哪项不是单纯性白斑的病理变化A、上皮表面过度角化B、上皮棘层增生C、上皮钉突增生延长D、上皮不典型增生E、上皮基底膜清晰31、慢性盘状红斑狼疮使用直接免疫荧光技术可检测出现荧光的是上皮的哪个具体部位A、角化层B、颗粒层C、棘层D、基底膜E、肌层32、腺样囊性癌又称为A、多形性腺瘤癌变B、Warthin瘤C、圆柱瘤D、腺淋巴瘤E、淋巴乳头状囊腺瘤33、肿瘤内含有筛孔状囊样腔隙,与藕的断面相似;孔内充满嗜酸或嗜碱性黏液样物质,有基底膜样结构,属于腺样囊性癌的哪种分型A、腺性型B、包膜型C、管状型D、黏液型E、实性型34、舍格伦综合征区别于其他涎腺慢性炎症的病理表现为A、从腺小叶中心淋巴细胞密集浸润B、腺小叶内导管形成上皮肌上皮岛C、腺小叶内腺泡全部消失,小叶轮廓仍保留,腺小叶缺乏纤维结缔组织D、腺小叶内导管增生扩张,形成囊腔或变性液化E、病变小叶与正常腺小叶有界限,但无被膜间隔35、下列哪项不是慢性涎腺炎的病理表现A、小叶腺泡萎缩B、小叶导管上皮增生C、小叶导管扩张D、小叶轮廓保留E、小叶间质淋巴细胞浸润36、黏液囊肿常发生于A、下唇黏膜B、颊黏膜C、口底黏膜D、硬腭部黏膜E、软腭部黏膜37、含牙囊肿的定义是A、囊壁包含一个未萌出牙的牙根B、囊壁包含一个发育异常的牙体C、囊壁包含一个未萌出的牙体D、囊壁包含一个已萌出牙的牙根E、囊壁包含一个未萌出牙的牙冠38、成釉细胞瘤各分型的病理变化不包括A、上皮团块中出现纤维化B、上皮团块中出现囊性变C、上皮团块中出现颗粒性变D、上皮团块中出现鳞状化生E、上皮团块中出现角化珠39、最常见的牙源性肿瘤A、成釉细胞纤维瘤B、牙瘤C、Pindborg瘤D、牙源性角化囊性瘤E、成釉细胞瘤40、以下哪项为牙源性肿瘤A、含牙囊肿B、萌出囊肿C、黏液囊肿D、黏液纤维瘤E、Warthin瘤41、构成牙齿主体的是:A.釉质B.牙本质C.牙骨质D.牙髓E.牙周膜42、固有层内结缔组织乳头狭长,几乎接近上皮表面,乳头中含有许多毛细血管袢的黏膜是A、颊B、唇红C、舌腹D、软腭E、牙龈43、较易由淋巴道播散的口腔癌是A.唇癌B.颊癌C.牙龈癌D.舌癌E.腭癌44、侧支根管形成的原因是A、牙乳头部分坏死B、牙本质发育障碍C、颈环发育不良D、上皮根鞘断裂E、成牙本质细胞坏死45、口腔癌最常见的部位是A.颊B.唇C.口底D.舌E.牙龈46、关于慢性涎腺炎的病理表现,错误的是A.导管扩张B.腺泡萎缩C.纤维增生D.腺小叶坏死E.玻璃样变性47、关于附着龈,正确的是A.表面可见点彩B.色泽比游离龈稍红C.表面上皮无角化D.紧密附着于牙骨质,故名附着龈E.富有弹性,有一定活动度48、由牙周膜中的成纤维细胞形成的纤维不包括A.主纤维B.牙骨质中的穿通纤维C.固有牙槽骨中的穿通纤维D.牙骨质中的内源性纤维E.牙骨质中的外源性纤维49、关于牙槽骨生物学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由于不断新生而影响牙齿发育B、受到外界的压力,可表现为吸收C、具有高度的可塑性D、随牙齿的萌出而不断改建E、较牙骨质更容易吸收50、肉芽肿性唇炎的病理特点为A.固有层散在淋巴细胞浸润B.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C.固有层淋巴细胞带状浸润D.结缔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并形成滤泡E.血管周围上皮样细胞及淋巴细胞结节样聚集51、腮腺肿瘤镜下见筛状结构,肿瘤细胞排列成圆形或卵圆形上皮团块,其间含大小不等的囊性腔隙,与藕的断面相似。
安徽口腔病理科模拟题2021年(71)_真题-无答案

安徽口腔病理科模拟题2021年(71)(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牙釉质表面的主要无机物是A. 铁和锌B. 钙和磷C. 镁和钠D. 氟和氯E. 碳酸盐2. 新生线存在于A. 所有乳牙B. 所有恒牙C. 所有乳牙和恒牙D. 所有乳牙和第一恒磨牙E. 所有恒牙和第一乳磨牙3. 牙周膜中维持牙直立的主要力量且呈水平方向的主纤维是A. 牙槽嵴组B. 水平组C. 斜行组D. 根尖组E. 根间组4. 唇裂发生在怀孕第几周A. 1~2B. 3~4C. 5D. 6~7E. 85. 形成牙本质的结构是A. 外釉上皮B. 内釉上皮C. 星网状层D. 中间层E. 牙乳头6. 下列哪项不是急性根尖周炎的病理变化A. 根尖牙周膜血管扩张充血B. 根尖牙周膜形成脓肿C. 根尖牙槽骨死骨形成D. 根尖牙槽脓肿E. 根尖牙周膜坏死7.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病理变化不包括A. 上皮表面角化,可见角质栓塞B. 上皮基底细胞液化C. 上皮下血管扩张,可见玻璃样血栓D. 上皮下血管周有中性粒细胞浸润E. 上皮下血管周围有类纤维蛋白沉积8. 下列哪项不符合McCune-Albright骨纤维异常增殖症A. 年轻女性多见B. 女性性早熟C. 皮肤色素沉着D. 单一骨骼受累E. 常伴有垂体前叶腺瘤9. Sjogren综合征区别于慢性涎腺炎的病理要点是A. 淋巴细胞浸润B. 腺泡破坏C. 小叶内导管增生D. 小叶轮廓存在E. 纤维组织增生10. Corlin综合征不包括A. 多发性皮肤基底细胞癌B. 多发性牙源性角化囊肿C. 骨骼异常D. 额部及颞顶部凹陷E. 钙磷代谢异常11. 黏液表皮样癌区别于黏液囊肿的病理要点是A. 黏液湖周边有黏液细胞B. 黏液湖周边有泡沫细胞C. 黏液湖周边有炎症细胞D. 黏液湖周边有肉芽组织包裹E. 黏液湖周边有钙化12. 恶性成釉细胞瘤的病理诊断依据是A. 具有成釉细胞瘤的特征B. 具有恶性细胞学特点C. 具有原发肿瘤的特点D. A+BE. A+B+C13. 不属于硬腭部软组织特点的是A. 黏膜下层前部无腺体B. 黏膜下层后部无腭腺C. 两侧部黏骨膜较厚D. 中部黏骨膜缺乏弹性E. 骨膜与黏膜、黏膜下层附着紧密14. 某患者牙拔出后见根尖区附着一团组织,镜下以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为特点,并见不规则上皮增殖岛和泡沫细胞。
前列腺癌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前列腺癌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发表时间:2011-10-19T14:08:36.560Z 来源:《求医问药》2011年第8期供稿作者:张菊芬[导读] 其它病变其它病变,如硬化性腺病、肾源性腺瘤、Cooper腺、精囊等在穿刺活检中,易被误诊过为前列腺癌。
张菊芬(开远市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病理科云南开远 661600)【关键词】前列腺癌;组织病理学;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图分类号】R737.25 【文献标识码】A前列腺癌95%以上为腺癌,其余为移行细胞癌、鳞癌和肉瘤等。
前列腺任何部位都可发生癌,但绝大多数发生于外周带。
前列腺腺泡是从尿道向四周呈放射排列的结构,癌变时组织学差异极大,破坏了腺体的排列。
分化差的前列腺癌,其组织像远远偏离正常前列腺组织学,诊断并不困难,但分化好的前列腺癌非常接近正常前列腺组织,往往诊断困难,主要表现为导管、腺泡结构的紊乱,瘤细胞核的间变和浸润现象。
近年来,随着免疫组化的开展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有了重要价值。
现将前列腺癌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作如下总结。
1 前列腺癌的组织病理学诊断要点1.1 前列腺腺体结构异常正常前列腺的腺体以尿道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腺泡内缘呈特殊的迂曲及锯齿状,前列腺癌时腺体的这种规律性生长方式消失,表现为腺体形状大小不等。
最常见的异常是出现大量小腺泡,这种小腺泡聚集成腺瘤样,缺乏正常的分叶状结构,也可在间质内弥漫浸润生长,或是通过腺体的共壁、搭桥形成片状的融合性腺泡壁或类似胃肠道低分化腺癌的结构。
分化最差的是非腺性结构,指实性团块、条索或单细胞结构,这时肿瘤已完全不呈腺样分化。
1.2细胞核的异型性良性腺泡及导管上皮的细胞核,一般呈均匀的圆形.染色质纤细,几乎不见核仁。
癌细胞一般体积较大,核染色质粗,有时核呈空泡状,常有大而明显的核仁,此为前列腺癌的特征.前列腺癌的核在高倍镜下和邻近正常大腺泡上皮细胞核相比,略有增大和染色质增多。
而在穿刺活检中出现明显的多形性核,反而要怀疑前列腺癌的诊断,这时应注意以下3种情况:(1)是否误穿精囊腺;(2)是否为放疗或内分泌治疗后的前列腺;(3)是否为膀胱、直肠或其它脏器的浸润性或转移性癌。
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和基底细胞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和基底细胞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藏素红;张静;石怀银;吴彦;罗丹;张亚静【摘要】Objective To recognize the morphologic features of prostatic basal cell hyperplasia(BCH)and basal cell carcinoma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rostate lesions. Methods 10 cases of BCH and a case of bas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prostate were reviewed;their morpho-logic varieties were carefully observed and immunoperoxidase stains for basal cell specific antibody 34βE12,P63 and PSA were also performed.Results The morphology of prostatic BCH are shown by the increased density,forming double layer-glandlike,or layers,solid,or cribriform often with admixed growth patterns.The hyperplasia basal cells have not atypia and mitotic figures,nucleoli.Basal cell carci-noma consisted of solid sheets and nests,and infiltrated to fiber tissues,which had large nucleoli,mitoses were frequently seen.Conclusion The microscopic features of BCH are of varieties,which should be dif-ferentiated with basal cell carcinoma.The diagnosis of BCH mainly relies on its specific morphologic fea-tures,and immunoperoxidase stains is helpful in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目的探讨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和基底细胞癌的组织形态学特征,提高前列腺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分类模拟题6

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分类模拟题6A1型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多形性腺瘤中可见下列结构,除了A.导管样结构B.肌上皮团块C.角化珠D.鳞状上皮化生E.筛孔状结构答案:E多形性腺瘤由于腺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混合而且多方向分化,组织图像较为复杂,具有多形性,构成瘤细胞的形态排列方式,结构组合等的变化都很大,大致结构可分为:腺管状或腺泡状排列;实体细胞团;黏液样和软骨样组织;鳞状细胞团,鳞状上皮化生在瘤组织内颇为常见,有时呈典型鳞状上皮结构,中心有角化珠;肌上皮巢。
筛孔状结构不是多形性腺瘤组织结构,答案为E。
2. 以下不是多形性腺瘤的病理表现的是A.上皮和肌上皮细胞形成条索B.上皮和肌上皮细胞形成片块、密集排列C.与黏液样或软骨样组织混合D.鳞状化生E.包膜完整、厚薄一致答案:E多形性腺瘤肉眼观察有包膜但不完整。
3. 下列关于多形性腺瘤的叙述,正确的是A.男性多于女性B.颌下腺最多C.小涎腺中唇腺多见D.40岁左右多见E.生长较快答案:D多形性腺瘤多发于青壮年,男女无明显差别,临床上腮腺最多见,其次是腭腺及颌下腺,肿瘤生长缓慢。
小涎腺肿瘤约占所有涎腺肿瘤的10%,半数以上发生于腭部。
4. 下述不是腺淋巴瘤的细胞成分的是A.高柱状上皮细胞B.立方状基底细胞C.大嗜酸性粒细胞D.暗细胞E.淋巴细胞答案:D肿瘤由腺上皮和淋巴样组织组成。
上皮细胞排列成双层,内层为高柱状细胞,具有颗粒状、嗜伊红的胞质;外层细胞呈立方形、多角形或圆形,核空泡状,淡染,可见核仁。
有时可见上皮细胞呈鳞状化生,偶见黏液细胞、皮脂腺细胞和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间质有许多淋巴细胞密集排列成大小不等的团块,或形成具有生发中心的淋巴滤泡。
暗细胞不是肿瘤组织成分,答案是D。
5. 关于腺淋巴瘤的描述,错误的是A.肿瘤由上皮和淋巴样组织组成B.上皮成分形成不规则的大腺管或囊腔,并呈乳头状突入管腔内C.上皮细胞排列成假复层D.立方状细胞自基底膜达腺腔表面,镶嵌于高柱状细胞之间E.高柱状细胞与基底膜相连,镶嵌于立方状细胞之间答案:D腺淋巴瘤组织学表现为淋巴样组织和胞质嗜伊红染,腺上皮细胞形成囊样间隙,是其独特的组织病理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可见圆形或不规则的上皮岛。 小管状、筛状结构、实性肿块。 可有网格状结构和丰富的间质粘液/ 透明样物质。 神经周围侵犯。
腺样囊性癌:细胞类型
导管上皮
立方 小的基底样细胞(变异的肌上皮细胞) 常明显 圆形深染的核 细胞边界不清 长于基底膜样物质,玻璃样物质或 间质粘液有关
围绕明显的腔( 常伴嗜酸性分泌 物) 嗜酸性胞质 ; 空泡状核 难以找到
腺样囊性癌与基底细 胞腺瘤的鉴别诊断
腺样囊性癌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基 底细胞腺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两者均
多发生于唾液腺,组织形态极为相似, 病理诊断极易误诊。尤其在冰冻快速 病理时,两者常常分辨不清,即使高 年资病理医生,有时也会发生误诊, 给患者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以致引 起医疗纠纷。因此,病理科医生应熟 练掌握两者的鉴别诊断。
基底细胞腺瘤
两 者 鉴 别癌瘤ຫໍສະໝຸດ 癌瘤腺样囊性癌
具有三种生长方式特性的浸润性癌:
腺样(筛状),管状或实性。 两种细胞类型:导管上皮细胞和肌 上皮细胞(基底样细胞)。 神经周围侵犯非常具有特征性。 常为缓慢生长的肿瘤。 可发生X线难以发现的骨侵犯。
腺样囊性癌:病理学
大体:浸润性边缘;实性;无囊腔。 在数量不等的间质中(常成玻璃样
腺样囊性癌与基底细胞腺瘤的鉴别点
1、腺样囊性癌无包膜,细胞有异型,癌团块
中央见坏死,有核分裂,常侵犯神经。 2、癌细胞团块或条索外层细胞不象基底细胞 腺瘤那样呈明显栅栏状排列。 3、腺样囊性癌中肌上皮常见,基底细胞腺瘤 中肌上皮少见。 4、腺样囊性癌巢中的腺腔呈圆形或卵圆形, 其周围由肌上皮环绕,腔内含粘液,为真性腺 腔。而基底细胞腺瘤的腺腔形态不规则,周围 有基底膜环绕,腔内为有血管及胶原纤维的结 缔组织,并非真性囊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