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计算可能性大小
2024年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彩教案可能性

2024年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彩教案——可能性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可能性的概念2.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事件的可能性3.可能性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可能性的概念,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难点:运用可能性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装有红色和绿色球的袋子,让学生猜测摸出红色球和绿色球的可能性。
2.探索可能性的概念(1)教师展示几个实例,让学生判断这些事件的可能性。
①明天会下雨。
②买彩票中一等奖。
③人类的生命可以永生。
(2)学生分组讨论,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这些事件的可能性。
3.学习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事件的可能性(1)教师出示几个事件,让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这些事件的可能性。
①这支笔是我的。
②世界上有外星人。
③人类可以移民火星。
4.可能性的应用(1)教师出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可能性来解决问题。
①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②从一副扑克牌中抽取一张红桃,可能性是多少?③投掷一个正方体,向上的面是3的可能性是多少?(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5.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6.课后作业(1)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件,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这些事件的可能性。
(2)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可能性来分析。
五、教学反思1.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要加强对可能性概念的理解,引导他们用数学语言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可能性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可能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涉及第八章《可能性》第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学会使用概率语言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可能性的概念,理解不确定事件的发生具有概率性。
2. 学会使用概率语言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事件可能性的判断及描述。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的概念,学会使用概率语言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骰子、扑克牌等。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一个骰子,提问:投掷这个骰子,可能出现哪些数字?(2)邀请一位同学上台投掷骰子,记录结果,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每个数字出现的次数不一样?2. 例题讲解(1)讲解可能性的概念,通过实例解释不确定事件的发生具有概率性。
(2)讲解如何使用概率语言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3. 随堂练习(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判断事件的可能性,并描述其概率。
(2)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1)出示一道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可能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可能性》2. 主要内容:(1)可能性的概念(2)不确定事件的发生具有概率性(3)使用概率语言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投掷一个骰子,求出每个数字出现的可能性。
(2)小明有一副去掉大小王的扑克牌,随机抽取一张,求出抽到红桃的可能性。
2. 答案:(1)每个数字出现的可能性为1/6。
(2)抽到红桃的可能性为1/4。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可能性的概念,学会了使用概率语言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可能性西师大版

《可能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西师版六年级上册第 93-94 例 1和例2。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可能性的大小。
2.经历主动探究可能性大小的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体会可能性的大小。
3.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体会数据的随机性和稳定性。
4.教学重点:可通具体情景,让学生感受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对可能性的大小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孕伏铺垫1.老师板书课题《可能性》并提问:同学们,你们之前学过哪些有关可能性的知识呢?预设1:学过不确定性。
预设2:学过等可能性。
(出示西师版五年级上册可能性的课件图)师:(出示西师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课件图),在四年级,我们认识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现象,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这些现象。
师:(出示西师版五年级上册可能性课件图),在五年级,我们又进一步认识了可能性,知道在发生的可能性相等的情况下,每一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可以列举出来。
那么今天,对于可能性,我们来认识它的大小。
二、主动参与,探究新知1.引入新课出示例1:桶中有3个相同的球,分别标上数字1、2、3,小刚从桶中任意摸出一个。
可能会摸到几号球?预设1:会摸到1号球?师:你确定一定能摸到1号球?生:不是一定,是可能会摸到1号球?预设2:三个球都会摸到。
师:一次三个球都会摸到?生:不能,一次只能摸一个。
预设3:可能会摸到1号球。
师:你呢?生:可能会摸到2号球。
师:你呢?生:可能会摸到3号球。
师:如果多摸几次,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同学们猜一猜?小组验证:组内摸球,每次摸一个球,将球放回后再摸。
多摸几次,作好记录。
你能发现什么?10分钟过后……师:下面请同学将每个球被摸到的次数统计出来。
(留1分钟时间让学生统计摸球次数)师:在黑板上列出组别统计次数的框架组别 1号球 2号球 3号球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合计注:组数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老师在巡视过程中可叫学生上台填写自己小组的实验数据。
2019-2020年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计算可能性大小》教案

2019-2020年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计算可能性大小》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1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二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操作,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知道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3.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重点】感受不确定现象,讨论比较简单的用一个数来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具准备】大转盘、乒乓球和卡片。
【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教学例1。
(1)摸球游戏。
教师:出示袋中有3个相同的球,分别标上数字1、2、3。
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
可能摸出几号球?(2)猜一猜。
学生:可能摸出1号球、2号球或3号球。
有3种可能的结果。
(3)同桌试一试:验证每个号球出现的可能性。
(4)反馈明确:从袋中摸出每个号球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可能性是31。
(5)课堂活动第1题:游戏。
明确:取的次数越多,得分就越接近,胜的可能性就越接近,获胜可能性是21。
(6)教师小结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教学例2。
(1)转盘游戏:出示一个大的转盘在讲台上(上面有三个区域,红色区域占整个圆盘21,黄色和蓝色区域各占整个圆盘41)。
(2)游戏:转动转盘,指针落在哪个区域的可能性大?你有什么方法具体表示出这个可能性的大小?(3)学生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评议。
学生1:圆盘上的红色区域占整个圆盘的几分之几?(21)我们就可以用21这个分数来表示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所以说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是21。
就是说当我们转动圆盘若干次,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次数有一半。
学生2:指针落在黄色区域可能性是41。
因为…… 学生3:指针落在蓝色区域的可能性是41。
因为……(4)教师小结。
明确: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
3.指导学生看第131页例1、例2,并小结。
二、运用新知,巩固提高1.课堂活动:课堂活动第2题。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可能性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可能性教案: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07页,主要学习了可能性及其求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学会用求可能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知道求可能性的一般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可能性求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可能性概念的理解,求可能性方法的学习。
难点:如何运用可能性求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分组合作制作的小卡片、小球、小箱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装有红球和蓝球的箱子,让学生猜测箱子中红球和蓝球的可能性。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可能性求法解决问题。
如:一个袋子里有5个红球和7个蓝球,随机取出一个球,求取到红球的可能性。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如:一个盒子里有8个糖果,其中有3个是巧克力,求随机取出一个糖果是巧克力的可能性。
5. 巩固知识:学生分组合作,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制作小卡片,写上不同颜色的字,预测抽到某个颜色卡片的可能性。
六、板书设计可能性求法:1. 定义: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用0到1之间的数表示。
2. 求法:用除法计算。
如:求取到红球的可能性,用红球数目除以总球数目。
3. 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猜测、决策等。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袋子里有6个红球和4个蓝球,随机取出一个球,求取到红球的可能性。
答案:取到红球的可能性为6/10,即3/5。
2. 题目:一个盒子里有10个糖果,其中有5个是巧克力,求随机取出一个糖果是巧克力的可能性。
答案:取出巧克力糖果的可能性为5/10,即1/2。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章节,主要内容包括:可能性概念的理解,简单事件的可能性的计算,以及可能性与日常生活实际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可能性的概念,知道可能性是用来描述事件发生机会的大小的。
2. 学会计算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 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可能性概念的理解,简单事件可能性的计算。
难点:如何将可能性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具体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幻灯片,骰子,扑克牌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骰子、扑克牌等教具,进行简单的概率实验,让学生观察、思考,从而引导出可能性的概念。
a. 抛掷骰子,观察每个面朝上的概率。
b. 抽取扑克牌,计算抽取红桃的概率。
2. 例题讲解例题1:一个袋子里有5个红球,3个蓝球,2个绿球,随机取出一个球,求取出红球的概率。
例题2:小华有一副52张的扑克牌,随机抽取一张,求抽到红桃的概率。
3. 随堂练习练习题1:一个箱子中有10个苹果,8个香蕉,6个橙子,随机取出一个水果,求取出苹果的概率。
练习题2:从数字1到10中,随机选择一个数字,求选择偶数的概率。
4. 小组讨论问题1: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可以用可能性来描述?问题2:如何计算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六、板书设计1. 可能性的定义2. 简单事件可能性的计算方法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举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从1到20中,随机选择一个数字,求选择质数的概率。
b. 一个篮子里有8个篮球,6个排球,4个足球,随机取出一个球,求取出篮球的概率。
2. 答案a. 质数有:2, 3, 5, 7, 11, 13, 17, 19。
共8个,所以概率为8/20。
b. 篮球概率为8/(8+6+4) = 8/18。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可能性的大小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可能性的大小 |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用“可能”和“不可能”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程度。
2.能够对大小不等的可能性进行比较和排序。
3.能够根据已知的条件确定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二、教学重点1.“可能性”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可能性大小的比较和排序。
三、教学难点1.确定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2.学生从主观上理解可能性大小,转化为客观上的比较和排序。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粉笔或白板、笔、教材等必要教具。
2.预先准备好PPT和相关教案。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现实生活中“可能性”的概念。
例如,如果天气预报说明天有60%的降雨概率,那么明天会不会下雨?这个概率有多大?对于不同的事件,我们可以用“可能”、“不可能”和“肯定”的说法来描述其大小或程度。
由此引出“可能性的大小”这个新概念。
5.2 学习新课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34-35页,了解“可能性的大小”概念。
2.通过PPT配合举例的方式深入理解“可能性的大小”和“可能”、“不可能”的说法。
例如,“猜硬币”的游戏中,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的可能性大小是相等的;同时引出“不确定”和“肯定”的说法,以及“可能性大小”与“发生次数”、“时间长度”等因素的关系。
3.通过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加深理解和巩固学习成果。
5.3 拓展与应用1.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可能性”的例子,并对它们进行分类和分析。
2.进一步比较和排序不同可能性大小,例如例子中所提到的新冠病毒病例的可能性大小。
3.通过案例的形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总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可能性的大小”这个新概念。
通过引导学生回顾现实生活中的概念和举例子的方式,深入理解“可能性”的概念和应用。
同时,通过PPT和练习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可能性大小”的理解和巩固学习成果。
最后,通过拓展与应用的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实践所学知识,提高其应用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可能性的大小 |西师大版

第八单元可能性第1课时可能性有大小教材分析:本课时主要教学可能性的大小。
教材第93页例1设计的是“摸球游戏”,让学生通过摸球—收集数据—统计结果—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感受“可能性有大小”的同时,得出每个球被摸到的可能性是一样大的结论。
由于袋中装有三个除号数不同外、其余都相同的“号球”,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县体会每个号球都有可能被摸到。
但每次摸之前并不能确定磨刀哪一个号球,感受随机性。
在摸了很多次以后,根据统计结果来分析,就会发现3个号球分别被摸出的次数大致相同,得出可能性一样大的结论。
然后,通过“转动转盘”游戏,转盘上红色区域较黄色区域大,基于例1的学习经验,可以先让学生猜测红色和黄色出现的可能性,再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后记录的试验结果表明,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次数比落在黄色区域的次数多,让学生感受到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
学情分析:学生在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不确定现象》和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可能性》中,已经对可能性这一课题有了接触,具备了一定的感知学习基础。
所以对本课的学习应该能够较容易的理解和掌握。
根据学习统计与概率的经验,设计教学活动应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由数据得出结论为主的学习模式。
让学生充分体验活动的随机性和规律性这两个统计的重要概念和主要思想。
使学生建立起收集数据、描述、分析数据并进行简单推理和判断的直观认识。
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加强实际操作,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
既要激活已有的认知经验,又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
核心素养:数据分析观念、创新意识、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
教学内容:P93例1、例2、试一试、P94课堂活动第1、2题。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践操作,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知道并尝试用一个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随机性。
2.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在活动中体验可能性大小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培养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体会数据分析观念对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重要意义。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9:可能性第1课时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9:可能性第1课时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要教授的是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1课时,主题是可能性。
我们将通过探究不确定事件来深入理解可能性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不确定事件的定义,并能够运用可能性来描述这些事件。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不确定事件的定义,并能够运用可能性来描述这些事件。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可能性,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红色的球和蓝色的球,以及一些与可能性相关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拿出一个袋子,里面装有一些红色的球和蓝色的球,然后让学生们猜一猜,如果我从袋子中随机拿出一个球,它是红色的可能性是多少?2. 讲解:通过实践活动,我向学生们解释了不确定事件的定义,并展示了如何用可能性来描述这些事件。
3. 练习:我给出了一些与可能性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们通过实践来加深对可能性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可能性红色球蓝色球可能性?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们运用可能性来描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不确定事件,并计算出这些事件的可能性。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非常好,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不确定事件的定义,并能够运用可能性来描述这些事件。
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计算可能性时还存在一些困难,这将是我在下一节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拓展延伸:我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运用可能性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案中,我发现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以确保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可能性这一概念。
对于不确定事件的定义,学生们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在引入环节,我通过拿出一个装有红色球和蓝色球的袋子,让学生们猜测随机拿出一个球的可能性,这个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不确定事件的定义。
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

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可能性》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简单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比较,以及运用列表法或画图法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可能性的含义,掌握比较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列表法或画图法分析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比较。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比较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骰子、转盘、扑克牌等。
学具:练习本、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魔术游戏,让学生观察和思考:魔术师从一个袋子中随机抽取一张扑克牌,是红桃的可能性大还是黑桃的可能性大?2. 新课导入a.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对可能性的认识。
b. 教师讲解可能性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c. 演示骰子、转盘等教具,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 例题讲解a. 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列表法或画图法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b. 学生独立思考,与同桌交流讨论。
c. 教师点评并讲解正确答案。
4.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教材第61页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c. 教师解答疑问,拓展延伸相关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可能性》2. 主要内容:a. 可能性的概念b. 比较可能性大小的方法c. 列表法与画图法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教材第61页练习题1、2、3。
b. 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个事件,运用列表法或画图法分析其可能性。
2. 答案:a. 练习题答案见教材。
b. 示例:设计一个抽奖活动,分析中奖的可能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可能性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列表法或画图法分析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第2课时 描述可能性的大小西师版2025版

课堂活动
两人游戏。 小林做5个纸团,并将其中几个纸团做上
记号。小丁任意摸出1个并作记录,放回和匀 后再摸。号(次)
25
15
(2)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得出结论:
摸出有记号纸团的次数大些,所以有 记号的纸团比无记号的纸团多。
课堂练习
1.填一填。 盒子中有10个黄球,6个红球,2个白球,每 次任意摸出1个,然后放回和匀,这样摸60次, 摸出的球中,最多的可能是( 黄 )球,其次 可能是( 红 )球,最少的可能是( 白 )球。
3.选一选。
检验甲、乙两种商品,甲种商品出现次品的次数是9
次,乙种商品出现次品的次数是3次,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D )。
检验甲、乙两
A.甲种商品的次品比乙种商品的次品多 种商品的总次
B.甲种商品的次品比乙种商品的次品少
数未知,所以 无法确定次品
C.甲、乙两种商品的次品一样多
数谁多谁少。
D.甲、乙两种商品的次品数不能确定
八 可能性
第2课时 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上)
学习目标
1. 能用“可能性大”“可能性小”“一 定”“偶尔”“经常”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 的一些随机现象。
2. 进一步感受随机现象结果的发生是有大小的, 培养简单的合情推理和逆向思考的能力。
【重点】 用“可能性大”“可能性小”“一
定”“偶尔”“经常”等词语来描述 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难点】
2.判断。
下面是六(1)班同学统计的校门口5分钟 内车流量的情况。
种类 小轿车 面包车 公交车 摩托车 货车
数量(辆) 25
3
8
15 1
请你判断下面的说法对不对。(对的画
“√”,错的画“×”)
2024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可能性西师大版

2024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可能性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西师大版,第三章《可能性》的3.1节《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并掌握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的概念;掌握用概率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方法;通过实例,培养学生对可能性问题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的概念,学会用概率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的概念,概率的意义。
难点:如何用概率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与可能性相关的生活实例,如“投掷硬币”,引导学生思考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理解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的概念,以及如何用概率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3. 随堂练习(15分钟)布置一些与例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事件的可能性,并给出概率表示。
六、板书设计1. 可能性2. 内容:确定事件:一定发生或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概率: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某袋子里有5个红球,3个蓝球,2个绿球,随机摸出一个球,求摸到红球、蓝球、绿球的概率。
2. 答案:(1)确定事件:明天会下雨;不确定事件:抛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
(2)摸到红球的概率为5/10,摸到蓝球的概率为3/10,摸到绿球的概率为2/10。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可能性 西师大版

教师
多媒体课件、袋子、乒乓球、转盘、卡片。
学生
教学模式
活动环节
活动流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引入
生:正面朝上或者反面朝上
生:不一定。
师:老师手里有一枚硬币,它有正面和反面。将它抛上去落在手心里,会产生什么结果呢?
师:一定吗?
师:说的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可能性。
探究新知
1、(1)学生猜一猜。
(3)指名学生汇报。
(4)师:从刚才的摸球结果看,你发现了什么?
师追问:从袋中摸出每个号球的次数为什么大致相同?
师给与表扬并明确:每个号球的个数相等,所以每个号球被摸出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5)课堂活动:P94 1卡片游戏
师;你认为甲和乙谁获胜的可能性大?
师:下面我们就来验证甲和乙获胜的可能性是否一样大。请同学们拿出卡片,同桌左边的同学为甲,右边的同学为乙,轮流抽取2021并做好记录。
生:因为每个号球的个数是相等的。
5默读题目要求,思考题中的问题。
生:甲和乙获胜的可能性一样大。
学生验证后发现:我发现取出0或1的卡片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2、例2
1生1:红色区域
生2:黄色区域
(2)学生小组试验后汇报结果:
组1:指针落在红色区域6次,落在黄色区域2次。
组2:
组3:
(3)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后学生汇报:我发现指针落在红色区域次数多,指针落在黄色区域次数少。
学生:落在红色区域可能性大,因为红色区域比黄色区域大。
1、教学例1
(1)摸球游戏
师:出示袋中有3个相同的球,分别标上数字1、2、3。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可能摸出几号球?
(2)试一试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数学 -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教案

数学-可能性的大小-教学教案课题:可能性〔第一教时〕教学目的:1.挂念同学建立大事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概念。
2.学会初步推断确定大事和不确定大事。
3.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让同学体验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
教学工具:多媒体呈现仪,因特网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多媒体呈现:情节:同学们在开联欢会,老师要求每人表演一个节目,用抽签的方法打算。
小莉在抽签之前想:我是金嗓子,最好让我抽到唱歌………。
〔停〕2.置疑:同学们,你们说,小莉确定能如愿以偿吗生发表意见:连续放情景:〔两个结局〕小莉抽到了表演唱歌的签;小莉没有抽到。
师:我们不能确定这类的事情,它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
3.情景2:过年了,放鞭炮,小刚又蹦又跳,还大声叫着:我又长大一岁喽。
画外音:小明每年都确定会长大吗生发表意见:小结,媒体呈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事情是肯定会发生或肯定不会发生,例如,太阳确定会发光,地球确定每天都在转,月亮不行能从东方升起。
我们称这类大事叫做“确定大事〞;而有些事情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我们称这类事情叫做“不确定大事〞二.探究:1.初步推断:〔利用电脑选题系统来选择〕〔1〕人只要活着,总会变老。
〔2〕三天后会下雨。
〔3〕地球每天都在转。
〔4〕一个人从诞生现在没吃过一点儿东西。
〔5〕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
〔6〕每天都有人诞生。
〔7〕在地球上,抛一块石头,它必定会向下落。
〔8〕抛一枚硬币,它消灭正面。
同学边争辩边完成。
2.反应:用可能,不行能和确定的词语来汇报完成的结果。
3.科学探究:多媒体播放纪录片:〔片断一〕自然界中的花有很多种,有的花有浓郁的香气,有的花没有香味,还有的花有很刺鼻子的味道。
〔片断二〕天文学问记录片,太阳系中的卫星和恒星的科普学问。
〔片断三〕人们在广场上放风筝。
银幕显示选择牌:肯定不行能可能事项:花是香的月亮围着地球转石狮子在天上飞师;用确定大事和不确定大事来定义大事。
4.摸棋子玩耍:电脑呈现:两个透亮的箱子,一个里面都是红棋子,一个里面有红,兰,黄三色棋子。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可能性(1)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可能性(1)西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学习可能性,这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来深入理解和掌握可能性的知识。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我们将学习第五章“可能性”的第一节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可能性的定义,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来探究可能性的大小。
我们将学习到,可能性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它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找出事件发生的规律,从而预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学会如何通过实验来探究可能性的大小,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引入可能性的概念。
比如,我会准备一个袋子,里面有10个红球和10个蓝球,我会让同学们猜一猜,从袋子中随机取出一个球,它是红球的概率是多少。
通过这个实验,同学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可能性的大小。
接着,我会通过一些例题的讲解,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比如,如果一个袋子里有5个红球,3个蓝球,2个绿球,那么取出一个红球的概率是多少?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或者直接计算来得出答案。
在讲解完可能性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后,我会给同学们一些随堂练习,让大家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比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实验,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去探究一些事件的可能性。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可能性的定义,以及计算方法写在黑板上,让大家可以随时查看和复习。
对于作业的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可能性的练习题,让同学们回家后去思考和完成。
比如,我们可以设计一道题目,让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实验,通过实验来找出某个事件的可能性。
在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今天的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们是否理解了可能性的概念,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去观察和思考可能性的问题,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可能性》的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通过实例分析,识别并列举出一定事件、可能事件和不可能事件;运用概率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掌握一定事件、可能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定义,能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理解,一定事件、可能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识别。
难点:概率的计算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创设情景: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抽奖活动”的故事,引出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提问:故事中的抽奖活动,每个人中奖的可能性是多少?为什么?2. 自主探究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知识讲解讲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引导学生理解一定事件、可能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定义。
结合实例,进行概率的计算和应用。
4.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问题。
讲解解题步骤,强调关键点。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可能性2. 内容: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一定事件、可能事件和不可能事件概率的计算和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出生活中的三个一定事件、三个可能事件和三个不可能事件。
(2)计算一个简单的概率问题,如:一个袋子里有5个红球和3个蓝球,随机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少?2. 答案:(1)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说课稿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说课
稿
可能性》是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在研究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对某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有所认识。
本节课通过“摸球”游戏和“转动转盘”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可能性有大小”,为后面研究“概率”打下基础。
在教学时,应该密切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学生实际重组教材,通过精心设计各种游戏活动丰富学生的经验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有关知识的构建。
课堂上力求使孩子们每一次游戏活动都富有深刻的数学内涵,在玩中学,在学中悟。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能够准确判断可能性的大小,通过实践操作,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在研究可能性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研究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猜测、实验和观察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能够准确判断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在教学方法上,应该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引导探究法,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索,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第一课时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第一课时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第一课
时教案
可能性
第1课时
学习内容:
第93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二十三第1~3题。
学习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知道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3.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重点:
感受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
感受不确定现象,讨论比较简单的用一个数来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任意转动有红、黄两色的圆盘。
指针落在红色区域、金黄色区域的可能性那个大?
将指针落在红色区域、黄色区域的次数记入下表。
(2)游戏:转动转盘,指针落在哪个区域的可能性大?你有什么方法具体表示出这个可能性的大小?
(3)学生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评议。
学生1:圆盘上的红色区域占整个圆盘的几分之几?(1、2)我们就可以用1/2这个分数来表示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所以说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是1/2。
就是说当我们转动圆盘若干次,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次数有一半。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可能性大小的计算一等奖创新教案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大小的计算一等奖创新教案《可能性大小的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六上教材131---132页的例1、例2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并能计算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让学生经历探索可能性大小的过程(猜测、验证、归纳)3.激发学生对周围环境中与可能性有关的事件的好奇心,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难点、关键:重点:经历实践活动,让学生懂得可能性有相同的结果,也有不同的结果,并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难点:由于是随机事件,教学中当师生的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发生偏差时,(教学中又没有足够时间继续实验加以验证)如何让学生理解此时可能性大小的理论值。
关键:让学生明白所研究的事件是随机的,即“任意”不是“刻意”。
教学具准备:教具:①课件;②红、黄、蓝乒乓各一个,不透明袋子一个。
学具:红球20个,黄球10个,蓝球10个,不透明袋子10个。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屏幕出示:一个箱子里装有1个红球,2个黄球,从箱里随意取出一个球:思考:①取出的球有几种可能的结果?②取出什么球的可能性大?什么球的可能性小?2.教师总结、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可能性知识,今天我们进一步探讨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可能性)二、猜测验证,探索新知(一)教学例1“探求等可能性事件”1.屏幕出示例1:例1:袋中有红色、黄色、蓝色乒乓球各一个,小刚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乒乓球。
猜一猜,议一议:①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乒乓球?②摸出哪种颜色的乒乓球可能性大?2.组织学生讨论后,请学生回答。
师:“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做实验验证一下吧。
”3.师生一起演示“摸球”实验。
(请一位学生上台闭眼摸球,另一位记录)4.小组第一次“摸球”实验。
每组摸30次,教师说明实验规则后,教师巡视,学生实验,做完后汇总填表。
第一次“摸球”实验统计表(300次)颜色红(1个)黄(1个) 蓝(1个)可能性摸到的次数根据表中的记录,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三种球都有可能摸到,且可能性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计算可能性大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1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二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知道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3.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重点】 感受不确定现象,讨论比较简单的用一个数来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具准备】 大转盘、乒乓球和卡片。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摸球游戏。
教师:出示袋中有3个相同的球,分别标上数字1、2、3。
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
可能摸出几号球?
(2)猜一猜。
学生:可能摸出1号球、2号球或3号球。
有3种可能的结果。
(3)同桌试一试:验证每个号球出现的可能性。
(4)反馈明确:从袋中摸出每个号球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可能性是
31。
(5)课堂活动第1题:游戏。
明确:取的次数越多,得分就越接近,胜的可能性就越接近,获胜可能性是
21。
(6)教师小结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教学例2。
(1)转盘游戏:出示一个大的转盘在讲台上(上面有三个区域,红色区域占整个圆盘21,黄色和蓝色区域各占整个圆盘4
1)。
(2)游戏:转动转盘,指针落在哪个区域的可能性大?你有什么方法具体表示出这个可能性的大小?
(3)学生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评议。
学生1:圆盘上的红色区域占整个圆盘的几分之几?(
21)我们就可以用2
1这个分数来表示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所以说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是21。
就是说当我们转动圆盘若干次,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次数有一半。
学生2:指针落在黄色区域可能性是
4
1。
因为…… 学生3:指针落在蓝色区域的可能性是41。
因为…… (4)教师小结。
明确: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
3.指导学生看第131页例1、例2,并小结。
二、运用新知,巩固提高
1.课堂活动:课堂活动第2题。
2.练习:练习二十六第1~3题。
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互议,最后集体反馈、评价。
三、学生质疑,教师总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你有哪些收获?
四、教学板书
可能性
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
从袋中摸出每个号球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可能性是3
1 指针落在红色区域可能性是
2
1 指针落在黄色区域可能性是4
1 指针落在蓝色区域可能性是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