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居民与聚落新课件教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落分布的因素: 地形平坦,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平原地区:团块状,规模大,密度大; 山谷地区:条带状;沙漠地区:点状或带状; 河湖附近:条带状或环状;
热带雨林--高架屋,极地地区— 雪屋,黄土高原--窑洞
1、聚落可分为

两大类。
2、图二反映了
聚落的特点。
3、图三甲、乙、丙三处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
B、太破旧了,影响市容,干脆全部拆除
√C、四合院是北京民居最大特色,应予以适当保护 D、把四合院全部拆掉,照原样重建
人类聚居的场所叫聚落。聚居分为乡村和城市。
乡村分为农村、木村、渔村、林场。居民 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农村---耕作,牧村--放牧,
渔村--捕鱼,林场--伐木。
城市分为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居民主 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
2、影响聚落建筑风格的因素 (1)自然环境 (2)生活习俗 (3)历史文化 (4)宗教信仰
三、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 传统聚落是长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 的结果,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 文化、民俗等信息,是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
丽江古城
安徽黟县西递村
(点击图片观看更多资料)
水城威尼斯
1、富有特色的北京民居——四合院
房屋是聚落的细胞,道路是聚落的血管,住民是聚落的 神经。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人们总是通过建筑的各种 形式来表达各种文化理念。因此,任何聚落不论怎样简单或 多么复杂,民居就成为一个聚落最有其特色的代表 。
1、富有特色的北京民居——四合院
2、因纽特人的住所——雪屋
热带雨林地区
黄土高原地区
内蒙古草原地区
点击图片
沙漠地区
寒带地区
1、聚落的形成
思考
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哪些地区聚落分布较密集?

土壤肥沃

地势平坦



水源充足

理 环
交通便利

资源丰富
1、聚落的形成 (1)早期聚落选择的因素: A、地形: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 B、气候:亚热带、温带; C、资源:水源、林、渔、矿。 (2)目前:基本没有多大变化。 (3)高山荒漠地区:几乎没有聚落。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一、乡村和城市
1、 聚落 概念
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
越来越多的居所聚集起来,并建 有各种公共设施,人们在这里进 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就构成 了我们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2、聚落的分类
乡村聚落(点击图片观看更多资料) 城市聚落
农村 牧村 渔村 林场
3、聚落的作用
8、世界文化遗产——水城威尼斯
牧村
渔村
农村
林场
乡村聚落1
乡村聚落2
城市聚落1
城市聚落2 城市聚落2
中国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中国目前有32项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 其中24项文化遗产,4项自然遗产,4项双重遗产。 1、 泰山(nc) ,2、 长城(c),
3、 明清皇家宫殿(c):北京故宫、沈阳故宫(C) 4、 敦煌莫高窟(c) 5、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c) 6、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c) 7、 黄山(nc) 8、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n)9、 黄龙风景名胜区(n) 10、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n)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2
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1
4
牧村→放牧
林场→伐木
渔村→捕鱼
乡村聚落的不同类型 生产方式不同
知识总结
聚落的分类
乡村聚落
农村 牧村 渔村 林场 耕作 放牧 捕鱼 伐木
城市聚落
工业、服务业等
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聚落 乡村
房屋高矮 道路多少 商店/学校/ 和多少 和宽窄 医院等生活
设施
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 社会活动的场所。
乡村聚落类型:农村、牧村、渔村、林场。 人们从事第一产业(种植业、畜牧业、渔 业、林业)居多。也有工商企业等第二、 第三产业分布。
城市聚落:人们从事第二产业(工业)和 第三产业(商业、服务业)为主。
4、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
4、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
房屋 道 商 学 医 有 有 有 自然
路 店 校 院 无 无 无 景观
密 高 修 的 的 的 农 果 鱼 改变
集 度 建 多 多 多 田 园 塘 的大
度 情少少少


乡 村

小差
少少
少有
有有

城 市

大好
多多多

无无

二、聚落与环境
思考
不同的自然在环这境些下自的然房环屋境为下何的不房同屋,应主该要设考计虑成何什种么因样素??
D、渔船
3.聚落可分为
√ A乡村与牧村 B乡村与渔村 C乡村与林场 D乡村与城市
4.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聚落就是人们休息的地方
B、城市聚落是由乡村聚落演变而来的 C、一般说来,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 D、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聚落
6.下列关于北京四合院的建议,哪种更合理
A、全数保护下来,不能拆除

,理由是

把下列地区与相应的建筑用线连接起来
东南亚 西亚
冰屋 高架屋
北极 我国的黄土高原 云南的西双版纳
厚墙小窗 竹楼 窑洞
北京
四合院
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 经济、科研价值,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在于: 为我们研究人类各个时期的文化精神、社会制度、民 族风情等有着重大的意义。特别为我们人类如何去协 调人地关系,合理地改造自然等,提供宝贵的资料!
3、热带雨林地区的民居
东南亚地区的高架屋
❖斐 济
民 居
热带地区的印第安人房屋
4、草原地区的住房——蒙古包
5、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
5、沙漠(干旱)地区的村庄
6、世界文化遗产——安徽黟(yi1)县西递村
6、世界文化遗产——安徽黟(yi1)县西递村
7、世界文化遗产——云南丽江古城
7、世界文化遗产——云南丽江古城
寒带地区
寒带地区终年严寒,就地 取材搭建冰屋,冰房子, 很低矮,无窗户,保温效 果好。可以抵挡极地寒风, 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
练习:
1、适合人类居住的聚落地区是( B )
A、气候寒冷的北极地区 B、温带湿润的平原
C、干旱的沙漠
D、地势高峻的山区
2、因纽特人的房屋是( C)
A、窑洞
B、竹楼
C、冰屋
中国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11、 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c)
12、曲阜
孔庙、孔林、孔府(c) 13、武当山古建筑群(c)
14、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区(c):布达拉宫、大昭寺、
罗布林卡
15、庐山国家公园(c)
16、 峨眉山和乐山大佛(nc,) 17、丽江古城(c,)
18、平遥古城(c) 19、苏州古典园林(c):网师
矮且少 少而窄 少
人口密 自然景观 度大小 改变多少
情况
小 改变少
城市 高而多 多而宽 多 大 改变多
聚落的形态
在一些平原地区,聚 落规模较大,人口众 多,房屋密集,聚落 呈团块状。
在山区,有的聚落沿 山麓、谷地、河流延 伸成条带状。
在热带沙漠地区,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当地 的房屋具有厚墙、窗小的特点。厚墙可以减少传入 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吹进的热风。
Hale Waihona Puke 园、环秀山庄、留园、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
艺圃、耦园、退思园
20、颐和园(c) 21、天坛(c) 22、武夷山(nc)
中国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23、大足石刻(c) 24、青城山与都江堰(c) 25、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c) 26、龙门石窟(c) 27、明清皇家陵寝 (c):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明孝陵、 明十三陵、盛京三陵 28、云冈石窟(c) 29、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n) 30、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c) 31、澳门历史城区(c) 32、开平古碉楼及村落
竹楼
树屋
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乡村聚落中常见双 层木楼或竹楼,就地取材,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 畜,上层住人,因为上层风大凉爽,还可以避免潮湿。
温带草原地区
蒙古包 选材轻便,便于搭建及拆卸。
黄土高原
窑洞:黄土高原特有的民居形式,就地取材。这里 气候干燥,土质十分坚固牢靠,深达一、二百米, 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可随意挖凿而不会 坍塌。 窑洞有厚厚的屋顶和墙壁,使得窑洞能保温 也能隔热,冬暖夏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