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小小医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科学教案小小医生
中班科学教案
主题:小小医生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游戏体验,让幼儿了解医生的工作内容和医疗常识。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医生角色扮演服装和道具(白大褂、医生帽、医疗箱等)。
2. 医院角色扮演区域搭建(包括急诊室、诊室、病房等)。
3. 模拟医疗工具和玩具(玩具注射器、玩具听诊器、玩具拐杖等)。
4. 医疗常识图片或绘本。
5. CD播放器和相关医疗类音乐。
三、教学过程:
1. 游戏介绍(10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坐在一起,介绍今天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变成小小
医生,帮助那些生病的小朋友。
我们需要化身为医生,有谁想当一次
医生呢?”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2. 角色扮演准备(20分钟)
教师分发医生角色扮演服装和道具给每个幼儿,鼓励幼儿穿上并戴上医生帽。
同时,在教室一角搭建医院角色扮演区域,包括急诊室、诊室、病房等。
3. 医疗常识学习(15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或绘本展示医疗常识,如如何正确洗手、如何使用医疗工具等。
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加深幼儿对医疗常识的理解。
4. 团队合作游戏-打针比赛(15分钟)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分为两个小组竞赛。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患者”,其他成员扮演医生。
医生们使用玩具注射器给“患者”打针,比赛看哪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得更快。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操作技巧。
5. 观察病人游戏(20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在医院角色扮演区域选择一个诊室做医生,其他幼儿轮流扮演“患者”。
医生通过使用玩具听诊器、玩具拐杖等工具观察和诊断“患者”,对症治疗。
6. 音乐放松训练(10分钟)
通过播放医疗类音乐,引导幼儿闭上眼睛,放松身体。
同时,教师鼓励幼儿回想刚才的角色扮演和游戏,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7. 游戏总结(10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和重点,引导幼儿总结医生需要做的工作和医疗常识。
四、教学延伸:
1. 家庭角色扮演: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人扮演医生和患者的角色,巩固医疗常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2. 医疗知识绘本阅读:引导幼儿阅读医疗类绘本,进一步了解医生的工作和医疗知识。
3. 扩展医院角色扮演区域:在教室中搭建更为复杂的医院角色扮演区域,增加更多医疗区域和道具,扩大幼儿的角色扮演体验。
五、教学效果评估:
1. 观察幼儿在游戏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和合作。
2. 倾听幼儿对医疗常识和医生工作的理解,是否有所提高。
3. 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是否能正确使用玩具医疗工具和模拟医疗场景。
通过本节课的小小医生游戏,幼儿们能够在游戏中体验到医生的工作。
通过角色扮演和团队合作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同时,通过医疗常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帮助幼儿提高对医疗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加强幼儿的动手能力。
通过这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