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教案北师大版课件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北师大版练习题九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北师大版练习题九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北师大版练习题九十八
第1题【单选题】
在实验室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
B、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的味道
C、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试液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
D、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图中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区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A、A
B、B
C、C
D、D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的发现和传播对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

2016年11月,它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表明( )
①节气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九年级历史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

九年级历史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

电的发现和广泛应用,使人类从“蒸汽时代”跨

入了“电气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

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1、列举两个古老用电器的名称。
电灯泡、留声机
2、举例说明家用电器给你或你的家庭带来 了哪些好处?对此你有何感想?
电视机、收录机等,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 活;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减轻了人们家 务负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明与应用,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2、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
电 为核心的革命,此后,
电力 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代蒸汽成为主要能源,人类社
会从 蒸汽时代 跨入了电气时代 。 3、爱迪生是 美 国人,发明了 电灯、留声机、蜡,纸人
们称他为 发明大王

4、由于使用电力,各工业部门快速发展起来,特别是
钢铁 行业的发展,使人类在材料领域告别了棉花时代,
人们常用最具代表性的生产工 具来代表一个历史时期,如石器时 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 代。用这种思维模式来看待19世纪 后半叶,你会说,人类开始进入了 什么时代呢?
每当我们打开电视机、 打开电灯,使用电冰箱保 存食物的时候,你是否会 想电这个看不见,不能摸 的东西,是谁发现的?它 是如何成为人类的朋友, 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的?今天,我们就来探究 以电为核心的工业革命。
习惯。
发电机
二、能源领域的巨变
为什么在19世纪 想一想答案:最后几十年的时间里 (1)政治的稳能定够;发生重大的科技 ((23))经科济学的家革繁的荣潜命;心和研工究业、革命呢?
自然科学的新突破。
三、围绕“电”的发明
“发明大王”爱迪生
天才不过是百 分之一的灵感,再 加上百分之九十九 的汗水。

九年级(上)历史: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

九年级(上)历史: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
1、电力的应用,引发了一系列改变人们生产和生 活条件的发明与创造。其中美国科学家 爱迪生的 成就最突出。他一生共有2000多项发明,其中包 括 电灯 、留声机 、 腊纸 和 油印机 等,被 称为 发明大王 。
2、由于使用电力,各工业部门快速发展起来, 特别是 钢铁 行业的发展,使人类在材料领域 告别了棉花时代,进入到 钢铁时代 。
新课导入
两幅图片反映了哪次革命的成果?图中的机 器分别是什么?由谁发明的?使人类进入了 什么时代?
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业开始, 以蒸汽机使用为标志,以资本主义工厂制度 的确立为完成的话,那只是完成工业进步的 第一步飞跃。接着而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是从重工业的变革开始,以电力的应用为标 志,以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而告终。
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入了 电气时代

3、爱迪生是 美 国人,发明了电灯、留声机、蜡纸等
人们称他为 发明大王

课堂演练
《建构式生态课堂学习指导》 第67页“检测反馈”
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
——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习目标
1、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及 特点。
2、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 3、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
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 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学习新课
一、人类对电的认识
1、自学课文了解人类对电的认识过程。
摩擦生电 雷电 电磁感应 电池的发明
2、知道人类在电能利用上有哪些新发明?

1832年,法国·皮克希发明第一台手摇发电机; 电
1834年,德国·雅可比制造了第一台实用的电动机; 1867年,德国·西门子制造了第一台自激式发送电问题的解决
电力开始被大规模的使用
电气时代来临了!

2017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教案北师大版

2017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教案北师大版

课题:第 17 课电气时代的到临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观点、内容及特色。

认识人类对电的认识过程和应用历史,培育理解能力。

叙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培育语言表达能力。

说明电作为新能源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过程与方法利用课文中的小字、史料、插图充足展现课文中有关电气时代的特色和科学家的贡献。

小组分工合作踊跃采集有关电和电器对现实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资料,感觉电和电器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中学会集作,学会沟通,增强学生的检查研究能力和办理信息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学习,认识电气时代的到临给世界带来的深刻改革,进一步加深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世产力;认识人类文明的演进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的。

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坚毅不拔的毅力和勤劳勤学的精神,以及勇于创新、不畏困难、不惜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一、教课理念和教课方式以导为主的教课法,读、讲、议联合。

采纳多媒体手段,显示和学生平时生活亲密有关的家用电器图像,以惹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教课或活动过程(一)教课准备阶段1. 课前教师调换学生学习的踊跃性,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确立组长、讲话人、时间控制员等,明确分工。

2.教师将准备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3.教师依据课文内容设计三个检查主题,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进行检查:(1)人类认识电的过程;(2)爱迪生发明创建的故事和成就;( 3)家庭使用电器的状况及感觉。

4. 学生课前主动查找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采集整理,制作课件。

在准备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引每一位学生都参加到活动中来,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分派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从中建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二)教课过程1.导入新课创建情境每当同学们翻开电灯念书、翻开电视看节目,或许使用微波炉的时候,我们都需要什么呢?(学生讲话)请学生再举几个平时生活中常发生的近似的例子。

那么电这个巧妙的东西是谁发现的呢?它的发现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什么时代?它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又产生了什么影响?今日就让我们一同来商讨这些问题。

上海市金山区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教案 北师大版

上海市金山区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教案 北师大版

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的教学,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

新课:一、人类对“电”的认识1.人类认识电的过程:摩擦生电—雷电—电磁感应----电池的发明。

师:介绍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故事根据这个原理人们制成了实用的发电机、电动机,建立起巨大的发电站,极大地改变了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各方面的面貌。

2.(学生概述)在电能利用上,先后出现了手摇发电机、实用发电机、自激式发电机,发电量逐渐增加。

电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3.随着远距离传送电的问题解决,电气时代向人类走来。

二、能源领域的巨变1.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学家的潜心研究。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科学性。

19世纪是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的高潮期。

这些成果为新技术革命准备了条件。

这就为新的科技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这些成果运用到工业生产中去,从而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领域学生阅读,教师归纳。

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以及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等3.核心:电为核心4.特点:电力的广泛应用(新能源:电力,取代蒸汽成为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5.进入时代:电气时代三、围绕“电”的发明1.爱迪生在发明创造中的突出成就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列表举出爱迪生的成就:电灯和留声机师:爱迪生具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精神和果敢精神。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进展与终结第17课电气时期的来临教案北师大版2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进展与终结第17课电气时期的来临教案北师大版2
二、教师认真巡视,或参与学生讨论
3、检查学生自学成效,构建知识网络
4、探讨问题,学会方式。
二)能源领域的剧变
一、 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试探:
1)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绩:
二、教师认真巡视,或参与学生讨论
3、检查学生自学成效,构建知识网络
4、探讨问题,学会方式。
新能源的发觉和应用 (电力、石油)
新机械和新产品的创制(内燃机、电灯、电车)4、冲破的领域:新交通运输工具的显现 (汽车、飞机)
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电报、有线电话)
五、阻碍:19世纪70年代以后,人类从.“蒸汽时期”进入到“电气时期”
六、电的发明与 应用有何重大意义:
四、教学进程:
温习导入
导入: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活着界范围内确立,极大地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源领 域的剧变和围绕电的发明是本课的内容方面的重点。
教学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评判。学生结合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并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解决问题。
三、知识结构:
第17课电气时期的来临
一、条件:政治稳固,经济繁荣,科学家的潜心研究
二、理论:电磁感应原理
3、实践:一系列发电机、电动机的显现
六、在发明的进程五味历尽 艰辛,为了寻觅灯丝,他曾经实验过数千种材料,为了试制一种新的蓄电池,他曾经失败过8000次,最后取得了成功,这位科学家是( )
A 富兰克林 B 爱迪生 C 格雷 D 卡尔本茨
7、爱迪生有如此一句话格言:天才只是 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你以为这句话对你的学习有何帮忙?
通过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提问和搜集课外历史资料,充分展现课文中有关电气时期的特点和科学家的奉献。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的教学,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讨论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

新课:
一、人类对“电”的认识
1.人类认识电的过程:摩擦生电—雷电—电磁感应----电池的发明。

师:介绍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故事
根据这个原理人们制成了实用的发电机、电动机,建立起巨大的发电站,极大地改变了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各方面的面貌。

2.(学生概述)在电能利用上,先后出现了手摇发电机、实用发电机、自激式发电机,发电量逐渐增加。

电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3.随着远距离传送电的问题解决,电气时代向人类走来。

二、能源领域的巨变
1.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
(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学家的潜心研究。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科学性。

19世纪是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的高潮期。

这些成果为新技术革命准备了条件。

这就为新的科技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这些成果运用到工业生产中去,从而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领域
学生阅读,教师归纳。

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以及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等
3.核心:电为核心
4.特点:电力的广泛应用(新能源:电力,取代蒸汽成为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5.进入时代:电气时代
三、围绕“电”的发明
1.爱迪生在发明创造中的突出成就
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列表举出爱迪生的成就:电灯和留声机
师:爱迪生具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精神和果敢精神。

他的成就主要归功于他的勤奋和创造性才能以及集体的力量。

2.电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电动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具,迅速改变着社会上生产与生活的面貌,因而也产生了对电的大量需求。

各类工业得到了方便、巨大、便宜的新动力,如虎添翼。

电气工业系统迅猛发展起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产业结构,演进到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大国,“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现代工业崛起。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生产力大发展是惊人的,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00%。

小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气化,它以19世纪自然科学研究中的许多突破性成果为依托,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生动体现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威力。

这次工业革命发挥了更巨大、更深刻的社会改造作用。

布置作业:历史填充图册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