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同步练习2(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 随堂练习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史海探究一、基本功训练1.下列科学家中,在电力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有 ( )①爱迪生②本茨③西门子④莱特兄弟A.①②③ B.①③C.①②④ D.①③2.19世纪70年代,人类进入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C.原子时代 D.微机时代3.下列人物中,发现了雷电的存在的是( )A.富兰克林 B.西门子C.法拉第 D.门捷列夫4.连一连美国西门子第一台手摇发电机法国雅可比发现摩擦生电的现象德国皮克希发明避雷针英国富兰克林发明第一台实用的电机德国格雷发明第一台自激式发电机二、实践与探究5.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表现在的发现和利用,新机器和的创制,的出现,新的传递工具的发明。
课课有话说学完本课后,不知你对电力事业的发展有何感叹?请把它写下来吧!自由阅读卡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1819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开始揭示电和磁之间的关系。
1831年,自学成才的英国科学家法拉第(1791~1867年),经过七年反复试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制造电机提供了基本原理。
他又制造了一台利用磁力产生电流的机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从此便打开了电能研制出自激式发电机,“以廉价、轻易地产生出无限但这种发电机还有许多缺点。
又经过许多人的不懈努力,发电机逐步得到改进,到70年代,终于可以投入实际运行,至此,发电机才真正由实验室步入实际生产领域。
同时,使电能再转变为机械能的电动机也迅速发展,并开始应用于工业生产。
电能传递速度快,损失小,能远距离输送,并可按用户需要科学分配能量;电站可建在水源、燃料、交通各方面条件适合的地方,便于集中生产,集中管理,完全能满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需要。
电力的广泛使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面貌,同时也促进新技术的发明,为信息时代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答案: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1.B 2.B 3.A4.5.新能源新产品新交通工具信息。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同步练习北师大版

电气时代的到临一、人类对“电”的认识科学家国籍成就格雷英国发现了摩擦生电富兰克林美国发现了雷电的存在皮克希法国制造了第一台手摇发电机雅可比德国制造了第一台适用的电动机西门子德国制造了第一台自激式发电机二、能源领域的巨变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政治上的稳固,经济上的繁华,自然科学的新打破。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现: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以及远距离传达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施的发明与应用等。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色: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为中心的革命。
电力的宽泛应用,令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
三、环绕“电”的发明1.爱迪生:美国科学家,一世共有 2 000 多项发明,此中包含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等,被称为“发明大王” 。
2.影响:电的发明和应用成为人类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带动了其余工业部门,特别是钢铁行业的发展,令人类从“棉花时代”进入到“钢铁时代” 。
“电气化时代”和“钢铁时代”的到来标记着现代工业的兴起。
【问题 1】 19 世纪中后期为何会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研究:( 1)从科技方面来看,科学的打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浮现,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盛行至关重要。
(2)从经济方面来看,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获得丰富成就的基础上直接发展起来的。
(3)从政治方面来看,欧美主要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后确定,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顺利展开供给了政治前提。
【问题 2】请比较蒸汽时代与电气时代的差别。
研究:内容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时间18 世纪 60 年月此后19 世纪下半期此后国家英国美国、德国等发明棉纺织业、火车、轮船电力工业为主,推动钢铁、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的发展特色娴熟技工,科技含量小科技成就推动生产发展影响手工工场——大机器生产;农业社会推动生产、生活、思想的根天性变化等——工业社会1.人类对电的认识经历了长远的过程。
以下对电的认识按次序摆列正确的选项是()A.摩擦生电→雷电→电磁感觉→电池B.雷电→摩擦生电→电池→电磁感觉C.电池→电磁感觉→摩擦生电→雷电D.电磁感觉→电池→雷电→摩擦生电2.以下图中富兰克林的试验,有力地证了然()A.摩擦生电B.雷电存在C.电磁感觉D.电流存在3. 19 世纪最后几十年,科学技术的新发明、新创建集中表现的领域有(①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②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③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新的传达信息工具的发明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4.爱迪生一世共有 2 000 多项发明,被称为“发明大王”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同步练习北师大版

【问题1】19世纪中后期为什么会兴起第二次工业革命?探究:(1)从科技方面来看,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第二次工 业革命的兴起至关重要。
(2) 从经济方面来看,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直 接发展起来的。
(3) 从政治方面来看,欧美主要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终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 命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政治前提。
【问题2】请比较蒸汽时代与电气时代的区别。
电气时代的来临科学家 国籍 成就 格雷 英国 发现了摩擦生电 富二克林 美国 发现了雷电的存在 皮克希 法国 制造了第一台手摇发电机雅可比 德国 制造了第一台实用的电动机 西门子 德国 制造了第一台自激式发电机、人类对“电”的认识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政治上的稳定,经济上的繁荣,自然科学的新突破。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现: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交通运 输工具的出现,以及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为核心的革命。
电力的广泛应用, 使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
三、围绕“电”的发明 — 1.爱迪生:美国科学家,一生共有 2 000多项发明,其中包括电灯、留声机、蜡纸、 油印机等,被称为“发明大王”。
— 2•影响:电的发明和应用成为人类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带动了其他工业部 门,特别是钢铁行业的发展,使人类从“棉花时代'进入到“钢铁时代” 。
“电气化时代”和 “钢铁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现代工业的崛起。
电力的 发明 、摩擦牛一电一雷电一 r 、电磁感应一电池 新倩源的強现和应用 「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 .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电气吋代的來临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 〔技术和嶄姿备的发明'电嘯爱迪生-生共右2W0多项发明 的发 —— [电动机、发电机、电灯、电车等阴[特点:人类跨进电气时代)1.人类对电的认识经历了长期的过程。
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

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教学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
通过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力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新发现。
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概念的理解。
使学生认识到,在生产力飞速发展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这是因为经济技术发展较晚的国家,可以直接采用新技术,因而发展速度较快,可以赶上首先发达起来的国家。
【教学重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层次分析,它反映了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即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这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因此,这部分内容应作为教学重点内容之一。
【教学过程】师: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
一、人类对“电”的认识1. 人类认识电的过程:摩擦生电—雷电—电磁感应----电池的发明。
师:介绍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故事,联系现实(杨立伟的事迹)进行情感教育。
根据这个原理人们制成了实用的发电机、电动机,建立起巨大的发电站,极大地改变了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各方面的面貌。
2.(学生概述)在电能利用上,先后出现了手摇发电机、实用发电机、自激式发电机,发电量逐渐增加。
电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3.随着远距离传送电的问题解决,电气化时代向人类走来。
二、能源领域的巨变1.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学家的潜心研究。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科学性。
19世纪是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的高潮期。
九年级历史上册 3.17 电气时代的来临达标精编检测 北师大版

电气时代的来临【课时达标】一、选择题1.右图所示杂志名称的由来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一次“革命”密切相关,这次“革命”是指(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D.信息技术革命【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题目中的重要信息是“19世纪70年代”“电气时代”。
19世纪70年代,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
这次革命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2.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先进国家“遍地开花”的局面。
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内容的是( )①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②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③新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应用④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9世纪下半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和科技领域出现了研究、探索和发明创造的新热潮,其中包括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以及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等。
3.一位科学家说: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它为核心,它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显著特点,它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
这里的“它”“新仆人”是指( )A.电力B.石油C.煤炭D.水力【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分析能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为核心,电力得到广泛应用,所以应选A。
【拓展延伸】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第一,理论基础,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找到了打开电能宝库大门的钥匙;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电力得以实际利用。
第二,电力具有传递速度快,传输损失小,能远距离输送并可以按用户需要分配能量的优点,它一经发现,便很快取代蒸汽力,成为工厂机器生产的主要动力。
第三,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它促成一大批新的工业部门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面貌。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导学案 北师大

2、19 世纪晚期,生活在美国的彼特可以用下列哪种方式与在欧洲的亲人联系
A.无线电报
B.无线电话
C.网络
D.可视电话
3、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人类进入
A.电气时代
B.蒸汽时代
C.信息时代
D.原子能时代
4、在发明的过程五味历尽艰辛,为了寻找灯丝,他曾经试验过数千种材料,为了试制一
种新的蓄电池,他曾经失败过 8000 次,最后获得了成功,这位科学家是( )
材料二 科学在铸造世界的未来上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没有科学,现代工业国家就一 点也不能存在……一个国家若不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资源来推进科学,并推广科学的运
小组讨论、交 流,得出结 论。
用,它就不能长久继续存在。
——英国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
请回答:
(1)为什么在 19 世纪下半期能够发生重大的科技革命?
①政治制度趋于完善,资本主义统治得到巩固 ②经济繁荣 ③自然科学的新突破
(2)这次工业革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为核心;
(3)任举一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至今给我们带来的“恩惠”。对我们有何启示?
在教学中注 意现实社会 与历史知识 相联系,善于 联系学生的 现实生活进
6、电的发明与应用有何重大意义:
【拓展练习】
1、19 世纪 70 年代,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发明了耐用的电灯泡的科学家是
A.瓦特
B.西门子
C.爱迪生
D.卡尔·本茨
实的交汇,这 种现实感和 时代感,会引 起学生学习 的兴趣,使学 生认识到学 习历史的重 要价值。
通过课堂检 测的形式,了 解学生的掌 握的情况,及 时反馈矫正, 适时给予合 理的评价。
【共同探究】
1、材料一 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

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电力的应用和电器的发明对人类生产和 生活有何作用?
在生产方面,电力的使用,为工业发 展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促使了现代工业 的崛起。 在生活方面,各种家用电器的使用, 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 量。
三、围绕“电”的发明
1、 “发明大王”爱迪生
2004模拟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 A.蒸汽时代 B. 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知识经济时代
2004中考题
电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请你谈谈,电的使用对人类具 有什么意义?
电力的广泛使用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 变革最重要的技术基础。电力为工农业和其他经 济部门的现代化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原动力,为高 新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的繁荣、家用电器的广 泛使用创造了前提条件,为现代化管理和物质与 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还为可持续发展 开辟了道路。
发明家
托马斯•爱迪生
(1847---1931)
三、阅读“围绕电的发明”思考:
1、电力的应用,引发了一系列改变人们生产和生 活条件的发明与创造。其中美国科学家 爱迪生的 成就最突出。他一生共有2000多项发明,其中包 括 电灯 、留声机 、 腊纸 和 油印机 等,被 称为 发明大王 。 2、由于使用电力,各工业部门快速发展起来, 特别是 钢铁 行业的发展,使人类在材料领域 告别了棉花时代,进入到 钢铁时代 。
积累增长智慧
1、请说出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开始时 间、性质和对日本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2、工业革命后,在19世纪60年代,发生 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三次具有重大影响的 改革运动(或战争)是什么?结果如何? 3、工业革命开始标志、重要标志、重大 发明及其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北师大初中历史九上《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word教案 (8)

作业布置:完成《伴你学》
教学反思:
由课前提示导入新课。
二、自主质疑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科学技术领域出现发明创造的新热潮,主要表现在_______的发明和应用、_____ ___和_________的创制、________的发明和应用,历史上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2、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_______为核心的革命,此后,_________得到了广泛应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入了“___________”。
A、蒸汽B、电
C、信息技术D、内燃机
2 .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的最显著的成就是( )
A、电力的广泛应用
B、内燃机 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C、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D、化学工业的建立
3.世界近代史上涌现出了许多科学家、发明家,他们敢于冲破传统的桎梏去创新,勇于攀登科技高 峰,从而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为第二 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起到了巨大作用的人物是( )
A、西门子B、卡工业革命中得到开发和广泛应用的新能源是( )
①水力②原子能③石油 ④电力
A、①④B、③④
C、①②D、②④
听讲
阅读、填空
展示
开展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检测
板书设计:
时间新能源的发现与应用
电气时代的来临表 现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
(3)两次工业革命都出现了新能源,促使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把人类带入了新时代。新能源、新时代分别是什么 ?
(4)电的广泛使用 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5)学习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以后,你有何感想?
五、矫正反 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电学部分-同步基础练习(二)(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电学部分-同步基础练习(二)一、单选题1.电热水器金属内胆出水口加接一段曲长管道,在电热水器漏电且接地线失效时,能形成“防电墙”,保障人的安全,如图所示,当热水器漏电且接地线失效时,其金属内胆与大地间电压为220V,由于曲长管道中水具有电阻(简称“隔电电阻”),因而人体两端的电压不高于12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隔电电阻”大于“人体电阻”B.曲长管道应选用导电性能好、管壁较厚的铜管C.热水器漏电且接地线失效时,“防电墙”使人体内无电流通过D.热水器漏电且接地线失效时,“隔电电阻”与“人体电阻”并联2.两只小灯泡的电阻分别为R1和R2,且R1=2R2.当两灯串联后接在某电源上,其总功率为P1;当两灯并联后接在同一电源上,其总功率为P2.则P1:P2为()A.4:3B.2:3C.4:9D.2:93.把两只灯泡串联后接到电源上,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上L1比L2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L1的电流大B.通过L2的电流大C.L1两端的电压大D.L2两端的电压大4.下列四个电路图中与右边实物图相对应的是()A. B. C. D.5.将一个标有“220V 200W”的电风扇单独接在家庭电路中,正常工作1min后,电能表示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段时间内电风扇消耗了1123.4J的电能B.这段时间内电能表转盘共转了10转C.电能表应安装在家庭电路的总开关之后D.此时该电路不能再接入一台功率为2500W的空调6.电冰箱使用的是三脚插头,当其工作时,如果接地线断了,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冰箱消耗的电能会增加B.电冰箱不能正常工作C.电冰箱的使用寿命会缩短D.人接触电冰箱的外壳时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7.酒精测试仪可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如图甲所示是它的原理图,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跟酒精气体浓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如果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那么()A.传感器的电阻越大B.通过传感器的电流越小C.电压表的示数越大D.传感器两端的电压越大8.如图所示电路中,灯泡L l和L2分别标有“ 3.8V0.2A ”和“ 3.8V0.3A ” 的字样,电源电压是3V。
初中九年级北师大版第17课_电气时代的来临

作用: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强大动力(或代 替了人力、水力等)。 • 变化:从使用蒸汽到使用电力。
•
探究活动二:
• (2)联系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的发展历程,说说1876年的美 国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国家”崛起的主要原因。 • 原因:美国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障碍;抢占第 二次工业革命先机等。 (3)从上述世博会发展历程中,你认识到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推 动力是什么?栏目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世界关注的全球 性问题有哪些? • 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 节能、低碳、环保、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等。(符合题意,任 意两点即可)
人们常用最具代表性的生产 工具来代表一个历史时期,如石 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蒸汽时代。用这种思维模式来看 待19世纪70年代,你会说,人类 开始进入了什么时代呢?
电气时代的来临
17课
电
1、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
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 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2、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B
【知识构建】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发明发电机 发明电动机 发明各种电器 电力工业兴起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探究活动一:
• (5)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应当如何辩证地 看待工业革命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从中你得到 了什么启示?
• 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 人类生活环境的污染也非常严重。 • 启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与环境的 协调发展.
探究活动二:
• (1)结合“获选理由”,说说蒸汽机在工业生产中主 要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从大功率蒸汽机到爱迪生的 白炽灯,你认识到能源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报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九年级上册历史课本答案

【导语】本篇⽂章是⽆忧考为您整理的九年级上册历史课本答案,仅供⼤家参考。
第1课向⼈性扼杀者宣战 ⼆、⾃我测评★1.提⽰:在对神的看法、对⼈⾃⾝的认识、对⾃然界的认识等⽅⾯解放了当时⼈们的思想。
⽂艺复兴运动推动⼈们去发现真实的⼈⽣和现实的世界,促进了欧洲教育⽂化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促进了近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
运动中产⽣了⼀⼤批思想界、艺术界、科学界和⽂化界的“巨⼈”。
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 ⼆、想⼀想1.提⽰:反映了欧洲⼈对黄⾦贪婪的欲望。
★2.提⽰:菲律宾政府和⼈民认为麦哲伦是侵略者,他们勇敢地进⾏了反侵略⽃争。
对于麦哲伦,我们应把他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分析。
他率领的船队⾸先实现了环球航⾏,最终证实了地圆说,他对世界航海事业做出了巨⼤贡献,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的促进作⽤。
但处在资本主义萌芽前⼣的欧洲,麦哲伦和其他探险家的活动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殖民主义⾊彩。
因此可以说,麦哲伦是⼀个杰出的航海家,也是⼀个殖民强盗。
五、⾃我测评C 第3课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命 ⼆、议⼀议提⽰:这句话的含义有⼆:①英国资产阶级⾰命后国王的权⼒受到严格限制;②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公民有权拒绝国王进⼊⾃⼰的房⼦,但他们⽆权拒绝贫穷,因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个产⽣贫富不均的制度。
三、材料阅读提⽰:可引导学⽣从两个⽅⾯去把握.即限制王权和确保国会和公民的权利。
四、⾃我测评1.提⽰:①限制王权和加强国会的权利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进⼀步发展和英国社会的进步。
②规定公民拥有⼀些基本权利,使得资产阶级所主张的⾃由、平等原则得以体现。
第4课为民族独⽴⽽战 ★⼀、⾃我测评1.提⽰:《独⽴宣⾔》倡导⾃由平等原则,它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
2.提⽰:华盛顿领导美国⼈民取得了民族独⽴,⼜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作为开国元勋和政治家,华盛顿在美国历史发展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
3.提⽰:观点⼀:同意。
华盛顿领导美国⼈民取得了民族独⽴,⼜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教案新部编本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20 -20学年度第—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课程标准】:1、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概念和内容及特点。
2、了解人类对电的认识过程和应用历史,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讲述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故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说明电作为新能源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及对世界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利用教科书中的一切资源和师生查阅的教学资料,充分展示课文中有关电气化时代的特征和科学家的贡献,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电气时代的来临对世界带来的深刻变革,从中感受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
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道理,认识人类文明的演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历来都是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的。
[来源:学科.网2、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以及关于创新、不畏艰难、不惜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电的发明及应用【教学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评价(电气时代的意义)【教学方法】:导为主,读、讲、议结合的教学法。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查阅相关的资料,收集有关发明大王爱迪生故事;学生进行家庭电器调查。
教师:指导并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教学设计,对教材进行重组,先学习第二子目的内容,然后再学习第一和第三子目的内容;查找有关本课内容的史料以便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创设新的历史情境。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每当同学们打开电灯读书、打开电视看节目,或者使用微波炉的时候,我们都需要什么呢?(学生发言) [来源Z_xx_]请学生再举几个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类似的例子。
《电气时代的来临》课件2(22页)(北师大版九年级上)

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生活质 量有何重要作用?
学习了本课后,你对第二次工 业革命的特点有何了解?
电力的广泛使用; 电力工业、电器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九年级上册课件
第17课
人类对“电”的认识
摩擦生电
认
识
雷电
过
程
电磁感应
法拉第
电池的发明
人类对“电”的认识
手摇发电机
发
电 能
电 量 逐
的 利
实用发电机
渐
增
加
用
自激式发电机
人类对“电”的认识
电
气
化 标志:
时
远距离传送电问题的解决
代
的
到
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技术
爱 迪 生 发 明 的 电 影 机
从爱迪生的事迹中 我们能学到什么精神?
天才不过是百分 之一的灵感,再加上 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贝 尔
早期的电话
贝尔与助手华生试验电话
电报发明家 塞缪尔·莫尔斯
电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请你谈谈,电的使用对人类具 有什么意义?
电力的广泛使用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 变革最重要的技术基础。电力为工农业和其他经 济部门的现代化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原动力,为高 新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的繁荣、家用电器的广 泛使用创造了前提条件,为现代化管理和物质与 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还为可持续发展 开辟了道路。
(3)自然科学的新突破,为资本 主义发展所要求得新技术革命准备了 条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的广泛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
基础巩固题
1.避雷针的发明者是 ( )
A.富兰克林 B.华盛顿
C.林肯 D.杰斐逊
2.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重要原因是 ( )
①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
②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③殖民掠夺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广泛需求
④资本主义制度在主要国家相继确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3.只有不断地创造发明,人类社会才会不断地进步。
被称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是哪国人 ( ) A.法国 B.英国 C.意大利 D.美国
4.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的是 (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电动机的发明
5.当你打开电灯读书、打开电视看节目,或者使用微波炉的时候,你是否想过,电这个奇妙的东西,是谁发现的?100多年前,由于电力的应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了可实用的发电机的是 ( )
A.爱迪生 B.西门子 C.法拉第 D.格拉姆
6.现代工业崛起的标志是 ( )
A.电气化和“钢铁时代”的到来
B.“蒸汽时代”的到来
C.“电气时代”的到来
D.发电机的应用
7.人类发现电的存在,最早是在 ( )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8.下图中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大王”,若请你为他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 ( )
A.“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B.“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C.“如果我看得很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D.“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为核心
B.爱迪生是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问的天使
C.率先进入电气化时代的是西方国家
D.使人类在材料领域告别了“棉花时代”的根本原因是钢铁行业的发展
10.下列不属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是 ( )
A.洗衣机 B.电冰箱
C.电子计算机 D.电风扇
11.下列社会生活中的活动.与19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不相符合的是 ( )
A.家庭使用电灯照明
B.早期留声机的出现
C.电风扇、电冰箱进入家庭
D.火车机车出现
12.下列我们正在享用的科技成果,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组是 ( )
A.火车、汽车 B.火柴、轮船
C.电脑、电报 D.电灯、电话
13.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工业成果博览盛会,下列工业革命科技成果不可能展出的是 ( ) A.珍妮机 B.蒸汽机
C.火车 D.留声机
1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 )
A.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D.原子能的重大突破
15.世界上最早进入电气化时代的地区,最确切的是 ( )
A.欧洲 B.西欧和北美
C.亚洲和欧洲 D.澳洲、美洲、欧洲
强化提高题
16.1931年10月18日一位科学家逝世的消息传开以后,在美国,从东海岸到西海岸,很多地方交错停电一分钟,来纪念这位伟人。
在这一分钟里,美国仿佛又回到了煤油灯和煤气灯的时代。
这位伟人是。
17.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准备了条件的是( )
A.人类的生产经验
B.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C.发明家们辛勤的研究
D.自然科学的新突破
18.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代蒸汽成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它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 )
①使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
②促进了其他工业部门的快速发展
③使人类在材料领域告别了“棉花时代”,进入了“钢铁时代”
④使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
19.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其特点是什么?
课外延伸题
20.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在18世纪,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代表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第三次技术革命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为核心的创造使人类进入到“信息时代”。
请回答:
①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的人是谁?他的贡献是什么?
②对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贡献最大的人是谁?他的发明有哪些?
③根据材料指出人类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及重要的内容。
中考链接题
21.(滨州),山东省首架飞机在滨州成功下线。
这让我们想起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的制造者 ( ) A.德国的卡尔·本茨 B.美国的莱特兄弟
C.美国的亨利·福特 D.英国的史蒂芬孙
22.(临沂)7月1日,青藏铁路开始通车试运营。
火车在其发明了近200年之际终于开到了世界屋脊之上。
最早的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 )
A.瓦特 B.史蒂芬孙
C.福特 D.卡尔·本茨
23.(扬州)下列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马车②汽车③火车④飞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④① D.①③②④
24.(南阳)石油是世界上重要的战略资源。
下列哪项重大科技的发明和应用使石油得以广泛的开采( )
A.改良蒸汽机 B.内燃机
C.发电机 D.火车机车
25.(常德)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形成于什么时候?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它具有怎样的特点?它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此,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行了哪些抗争与探索?
答案:
第l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
1.A
2.A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重要原因包括科研、经济、对外政策制度等因素。
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4.B
5.B解析:1867年,西门子制造了第一台自激式发电机。
6 A
7.B解析:早在18世纪,欧洲人就发现了电的存在,英国人格雷发现了摩擦生电的道理。
故答案选B 项。
8.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教材所引用名言的掌握能力。
9.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D项不正确,使人类在材料领域告别了“棉花时代”的根本原因是电力的使用,而钢铁行业的发展是其直接原因,所以选择D项。
10.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A、B、D三项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C项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所以正确答案是C项。
11.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重大发明的识记能力,A、B、c三项都符合题意,D项是在19世纪初期出现的,所以选择D项。
12.D l3.D l4.B l5.B
16.爱迪生
17.D解析:自然科学的新突破,其中主要包括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等等。
有了这些条件才得以出现一个新的工业革命。
故答案选D项。
18.B
19.主要表现在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以及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以“电”为核心的革命,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20.①瓦特。
完成了对蒸汽机的改良,把蒸汽机与工作机连接在一起,使工作机获得了稳定、强大而持续的动力。
②爱迪生。
包括电灯、留声机等多项发明。
③第一次:18世纪,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第二次:l9世纪末20世纪初,电的发明和使用。
第三次:20世纪50年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明与应用。
21.B解析: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成功地研制了飞机。
答案为B项。
22.B解析:A发明了改良蒸汽机,B发明了火车机车,卡尔·本茨与福特发明和改进了汽车。
23.D解析:①是最早的交通工具,以畜力为动力;③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②、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其中汽车的发明在飞机之前。
答案为D项。
24.B解析:A、D是使用蒸汽机,促进了煤炭的广泛开采;B项是使用石油,故促进了石油的广泛开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产生电力。
25.(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
(2)特点:①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②几乎在几个国家同时发生,其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
③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加快了经济的发展。
(3)影响:帝国主义更疯狂地侵略,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利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
抗争与探索: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