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实际施工人的权力(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
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工程实际施工人的权利保护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工程实际施工人,是指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承担施工任务并实际完成工程建设的主体。

他们通常为施工企业、施工企业分支机构、工头等法人、非法人团体、公民个人等。

然而,由于工程实际施工人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其合法权益常常受到侵害。

因此,了解工程实际施工人的权力,对于保障其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程实际施工人的权力范围
1. 工程款请求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实际施工人以转包人、违法分包人为被告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实际施工人有权向转包人、违法分包人主张工程价款。

此外,实际施工人还可以根据《民法典》第七百九十三条的规定,主张工程价款请求权。

2. 优先受偿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四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实际施工人以发包人为被告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转包人或者违法分包人为本案第三人,在查明发包人欠付转包人或者违法分包人建设工程价款的数额后,判决发包人在欠付建设工程价款范围内对实际施工人承担责任。

这意味着,实际施工人享有优先受偿权。

3. 请求保护合法权益的权利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若实际施工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如拖欠工资、强迫劳动等,实际施工人有权请求有关部门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

二、保障工程实际施工人权力的措施
1. 完善法律法规
针对工程实际施工人权利保护问题,我国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工程实际施工人的权利范围,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2. 加强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建筑行业的监管,严厉打击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保障实际施工人的合法权益。

3. 提高实际施工人的法律意识
实际施工人自身应提高法律意识,了解自己的权利,遇到问题时,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建立健全争议解决机制
建立健全工程实际施工人争议解决机制,为实际施工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维权途径。

总之,保障工程实际施工人的权力,是维护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实际施工人的法律意识等措施,可以有效保障工程实际施工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建筑行业的和谐发展。

第2篇
在建筑行业中,实际施工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工程建设的实际执行者,但往往由于法律地位的特殊性,其权益容易受到侵害。

为了保障实际施工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法律法规对其实际施工人的权力进行了明确规定。

以下是对工程实际施工人权力的详细梳理:
一、工程价款请求权
根据《民法典》第七百九十三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实际施工人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情况下,有权主张工程价款请求权。

即实际施工人可以依据合同约定或参照合同约定折价补偿,向转包人、违法分包人主张工程价款。

二、向发包人主张权利
在转包、违法分包的情况下,实际施工人向发包人主张权利一般需满足以下条件:
1. 实际施工人对转包人或者违法分包人享有债权。

2. 发包人欠付转包人或者违法分包人建设工程价款。

3. 实际施工人与转包人、违法分包人或者出借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之间不存在劳
动人事关系或者劳务关系。

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实际施工人有权向发包人主张工程款。

三、参与工程验收
实际施工人作为工程建设的实际执行者,有权参与工程验收。

在工程验收过程中,实际施工人有权对工程质量、进度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知情权
实际施工人有权了解工程项目的相关信息,如工程进度、质量标准、合同履行情况等。

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实际施工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五、合同解除权
在实际施工人发现施工合同存在重大违法、违约行为,或因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时,实际施工人有权解除合同。

六、劳动保障权
实际施工人作为农民工,有权依法享受劳动保障,如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等。

总之,工程实际施工人的权力包括工程价款请求权、向发包人主张权利、参与工程验收、知情权、合同解除权和劳动保障权等。

这些权力的保障有助于维护实际施工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实际施工人权益的维护,确保其在工程建设中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第3篇
一、实际施工人的定义
实际施工人是指在建设工程中,依照法律规定被认定为无效的施工合同中实际完成工程建设的主体。

包括施工企业、施工企业分支机构、工头等法人、非法人团体、公民个人等。

实际施工人通常不具备法定资质,但通过挂靠、转包、违法分包等形式参与工程项目建设。

二、实际施工人的权利
1. 工程价款请求权
实际施工人有权向转包人、违法分包人主张工程价款。

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情况下,实际施工人可以参照合同关于工程价款的约定折价补偿承包人。

此外,实际施工人还可以向发包人主张权利,由发包人在欠付建设工程价款范围内对实际施工人承担责任。

2. 证据保全权
实际施工人在维权过程中,有权申请人民法院采取证据保全措施,如查封、扣押、冻结相关财产,确保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3. 诉讼权利
实际施工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诉讼过程中,实际施工人有权委托律师、代理人参与诉讼,提出证据、质证、辩论等。

4. 仲裁权
实际施工人还可以选择仲裁途径解决纠纷,向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5. 劳动权益保护权
实际施工人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有权依法维护自身劳动权益,包括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

三、实际施工人权利保护的意义
1. 维护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加强对实际施工人权利的保护,有助于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2. 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实际施工人往往以农民工为主,加强对其实际施工人权利的保护,有助于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3.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实际施工人权利的保护,体现了法律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总之,工程实际施工人的权力保护至关重要。

相关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行为,切实保障实际施工人的合法权益,为建筑行业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