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9《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课件(人教版 选修3-1)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47张)-PPT优秀课件

若实验台上备有下列实验器材: A.电流表(0~0.6 A) B.电流表(0~3 A) C.电压表(0~3 V) D.电压表(0~15 V) E.滑动变阻器(1 750 Ω,0.3 A) F.滑动变阻器(10 Ω,2 A) G.开关 H.导线 应该选用的器材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解析: 通过电池的电流不能太大(1 A以下),故电流表 选A,由电源电动势可以知道电压表应选C,滑动变阻器E电 流太小,电阻太大,使用不方便,故选F.
10.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 实验目的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掌握实验电路、实验的原理及实验的方法. 2.学会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 □ 实验原理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不同表达形式,可以采用下面 几种不同的方法测E和r.
1.由E=U+Ir知,只要测出U、I的两组数据,就可以列 出两个关于E、r的方程,从而解出E、r,因此用电压表、电 流表加上一个可变电阻就能测E、r,电路图如右图所示.
(3)直线与 U 轴的交点表示 I=0,属于断路的情况,这 时的电压 U 等于电源的电动势,直线与横轴的交点表示 U =0,属于短路的情况,此时的电流为短路电流 I 短,则电源 内阻 r=IE短.
【特别提醒】 如果实验中选用电池的内阻较小,则U 的变化较小,此时坐标图中的数据点呈下图甲所示的状况, 下面大部分空间得不到利用,为此可使坐标轴不从零开始如 下图乙所示,把纵坐标的比例放大,可使结果的误差减小 些.
(1)如上图甲所示,在闭合开关之前为防止电流表过载, 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应放在________端.
(2)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U- I图象.由此可知被 测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 V,内电阻r=________ Ω.
答案: (1)a (2)1.5 1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2.10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PPT精品课件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一、实验原理
1、伏安法:E=U+Ir E U1 I1r
E I1U 2 I2U1 I1 I2
E U2 I2r
r U2 U1 I1 I2
2、电流表法:E=I(R+r)
3、电压表法:
E U U r R
1、基本原理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E=U+Ir
U:路端电压
I:通过电源的电流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 2 . 10测 定电池 的电动 势和内 阻PPT精 品课件
U-R法: V
R
K
E测 E
R1 K2
R2
V
K1
r测 r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 2 . 10测 定电池 的电动 势和内 阻PPT精 品课件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 2 . 10测 定电池 的电动 势和内 阻PPT精 品课件
I
E测 = E真
r 测 > r真
r测 r RA E测 E真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 2 . 10测 定电池 的电动 势和内 阻PPT精 品课件
五、重要注意事项
(1)本实验在电键闭合前,变阻器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位置 处 (2)使用内阻较大一些的旧电池。在实验中不要将电流调得 太大,每次读完数后立即断电,以免使电动势和内阻发生变 化 (3)要测出不小于6组I、U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一些 (4)画U—I图线时,应使图线通过仅可能多的点,并使不 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个别偏离直线太远的点 可舍去。 (5)画U--I 图线时,纵轴的刻度可以不从零开始,而是根据 测得的数据从某一恰当的值开始(但横坐标必须从0开始)但这 时图线与横轴的交点不再是短路电流,而图线与纵轴的截距仍 为电动势E,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仍为内阻r.
一、实验原理
1、伏安法:E=U+Ir E U1 I1r
E I1U 2 I2U1 I1 I2
E U2 I2r
r U2 U1 I1 I2
2、电流表法:E=I(R+r)
3、电压表法:
E U U r R
1、基本原理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E=U+Ir
U:路端电压
I:通过电源的电流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 2 . 10测 定电池 的电动 势和内 阻PPT精 品课件
U-R法: V
R
K
E测 E
R1 K2
R2
V
K1
r测 r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 2 . 10测 定电池 的电动 势和内 阻PPT精 品课件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 2 . 10测 定电池 的电动 势和内 阻PPT精 品课件
I
E测 = E真
r 测 > r真
r测 r RA E测 E真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 2 . 10测 定电池 的电动 势和内 阻PPT精 品课件
五、重要注意事项
(1)本实验在电键闭合前,变阻器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位置 处 (2)使用内阻较大一些的旧电池。在实验中不要将电流调得 太大,每次读完数后立即断电,以免使电动势和内阻发生变 化 (3)要测出不小于6组I、U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一些 (4)画U—I图线时,应使图线通过仅可能多的点,并使不 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个别偏离直线太远的点 可舍去。 (5)画U--I 图线时,纵轴的刻度可以不从零开始,而是根据 测得的数据从某一恰当的值开始(但横坐标必须从0开始)但这 时图线与横轴的交点不再是短路电流,而图线与纵轴的截距仍 为电动势E,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仍为内阻r.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件:2.10《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共22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高 中物理 人教版 选修3- 1课件 :2.10 《实验 :测定 电池的 电动势 和内阻 》(共22 张PPT)
高二物理备课组
细
节
第 二
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1
决 定 成 败
章
, 态
度
决
恒
定 一
定
切
电
流
制作人:王怀龙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高 中物理 人教版 选修3- 1课件 :2.10 《实验 :测定 电池的 电动势 和内阻 》(共22 张PPT)
I1U 2 U1 U2
RV
测
r=
<
(I2
U1 I1 )
U2 U1 U2
RV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高 中物理 人教版 选修3- 1课件 :2.10 《实验 :测定 电池的 电动势 和内阻 》(共22 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高 中物理 人教版 选修3- 1课件 :2.10 《实验 :测定 电池的 电动势 和内阻 》(共22 张PPT)
一、实验原理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下载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件:2.10《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共22张PPT)
高二物理备课组
1、U-I法(伏安法):E=U+Ir
细 节
E =U +I r
1
1
决 定 成 败
,
E =U +I r
态 度
2
2
决
定
R
A
R
一 切
高二物理备课组
细
节
第 二
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1
决 定 成 败
章
, 态
度
决
恒
定 一
定
切
电
流
制作人:王怀龙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高 中物理 人教版 选修3- 1课件 :2.10 《实验 :测定 电池的 电动势 和内阻 》(共22 张PPT)
I1U 2 U1 U2
RV
测
r=
<
(I2
U1 I1 )
U2 U1 U2
RV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高 中物理 人教版 选修3- 1课件 :2.10 《实验 :测定 电池的 电动势 和内阻 》(共22 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高 中物理 人教版 选修3- 1课件 :2.10 《实验 :测定 电池的 电动势 和内阻 》(共22 张PPT)
一、实验原理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下载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件:2.10《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共22张PPT)
高二物理备课组
1、U-I法(伏安法):E=U+Ir
细 节
E =U +I r
1
1
决 定 成 败
,
E =U +I r
态 度
2
2
决
定
R
A
R
一 切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PPT课件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大于灯泡的额定电流; 最大电阻与灯丝电阻差不多大,以使调节效果明显。
一、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5.实验步骤:
(1)将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调零,断开开关,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 变阻器滑片放在阻值最大处。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依次为2 V、2.5 V和3 V, 依次记下电压表示数U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分别将U、I 记录在表格中; (3)观察并比较三次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将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4)整理好实验器材.
2.实验原理:P=UI 3.实验电路图:
P
a R' b
mA
V
RLED
S
二、用“伏安法”测量发光二极管的电功率
4.实验器材:发白光的二极管一个,电压表,开关, 滑动变阻器,毫安表,电 源,导线若干.
5.实验步骤: (1)根据电路连接实物图。 (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片,使 发光二极管的亮度与灯泡发光相当,记下电压 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计算发光二极管的电功率。
① .实验电路相同 ②.实验器材相同 ③.测量的物理量相同 ④.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相同
(2)不同点
① .实验目的不同 ②.实验原理不同 ③.电压表量程的选择不同。
④. 对数据处理不同。
一、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9.实验结论
(1).灯泡的实际电功率随两端的电压增大而增大. (2).灯泡的亮度起决于灯泡的实际电功率 (3).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关系:
甲 乙
【原理一】“伏安法”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说明: ①外电路短路时,电流表的示数(即干路电流的测量值)I测等于干路电流的真实值,所 以图中(a)(b)两图线交于短路电流处。 ②当路端电压(即电压表示数)为U1时,由于电流表示数I1测小于干路电流I1真,所以 (a)(b)两图线出现了甲图所示的差异。
物理选修3-1人教新课标2.9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

• • • • •
• 七、注意事项 • 1.为了使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 阻宜大些,宜选用旧电池和内阻较大的电压 表. • 2.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极化现象较严重,电动 势E会明显下降,内阻r会明显增大,故长时间 放电电流不宜超过0.3 A,短时间放电电流不宜 超过0.5 A.因此实验中不宜将I调得过大,读电 表的示数要快,每次读完后应立即断电.
ΔU E r= ΔI = . Im
(3)若电源内阻 r=0(理想电源),则 U=E.
• 六、误差分析 • 1.偶然误差 • 主要来源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以及作U-I图 象时描点不准确.
• 2.系统误差 • 主要原因是未考虑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得电 流表上读出的数值比实际的总电流(即流过电源 的电流)要小一些,U越大,电流表的读数与总 电流的偏差就越大,将测量结果与真实情况在 U-I坐标系中表示出来,如图所示,可见E测<E真, r测<r真.
• 五、数据处理 • 为减小测量误差,本实验常选用以下两种数 据处理方法: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 1.公式法 I/A I1 I2 I3 I4 I5 I6 • 利用依次记录的多组数据 (一般 6组 ),分别记 U外/V U1 U2 U U U 3 4 5 U6 录如表所示:
分别将 1、4 组,2、5 组,3、6 组联立方程组解出 E1、r1, E2、r2,E3、r3,求出它们的平均值. E1+E2+E3 r1+r2+r3 E= , r= 作为测量结果. 3 3
• 6.仪器的选择 • (1)电流表量程的选择:量程要大于电源允许通 过的最大电流,对于电池来讲允许通过的最大 电流是0.5 A.故需要选0~0.6 A. • (2)电压表量程的选择:量程要大于电源电动势, 对一节干电池来讲,电压表量程在大于1.5 V的 前提下越小越好. • (3)滑动变阻器的选择: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 为待测电阻的几倍时较好,在该实验中因电源 内阻比较小,故滑动变阻器选择较小一点的即 可.
2.10 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共18张PPT)

感谢您观看
T
H
A
N
K
Y要使较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或 使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个别偏离直线太远 的点可舍去不予考虑.这样,就可使偶然误差得到 部分的抵消,从而提高精确度.
【注意事项】
5.干电池内阻较小时路端电压U的变化也较小,即 不会比电动势小很多,这时,在画U-I图线时,纵 轴的刻度可以不从零开始,而是根据测得的数据 从某一恰当值开始(横坐标I必须从零开始).但 这时图线和横轴的交点不再是短路电流.不过直 线斜率的绝对值照样还是电源的内阻,这时要特 别注意计算斜率时纵轴的刻度不从零开始.
2.10实验:测定电 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并掌握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 内阻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2)学习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
1、基本原理: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E=U+Ir
U:路端电压 I:通过电源的电流
只要测出几组(至少两组)U、I值就可 求出E、r
1.用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测 量.如图所示.
5.数据处理:
方法一:联立方程求解E=U2+I2r(E =U1+I1r)
原则上,利用两组数据便可得到结果, 但这样做误差会比较大,为了减小误差, 我们可以多测几组求平均值.
5.数据处理:
方法二:图象法 在坐标纸上以I为横坐标,路端电压U为纵 坐标,用测出几组坐标(I,U)画出U-I图 象.
实验中至少得到6组数据,画在图上拟合出一条直线. 要求:使多数点落在直线上,并且分布在直线两侧的数据点的个数 要大致相等,这样,可使偶然误差得到部分抵消,从而提高精确度.
【注意事项】
1.为了使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 池的内阻宜大些,可选用已使用过一段时 间的干电池.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2.10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PPT(共13页)

I 2 I1
I
E测 = E真
r 测 > r真
r测 r RA E测 E真
பைடு நூலகம்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 2 . 10测 定电池 的电动 势和内 阻(共1 3张PPT )
五、重要注意事项
(1)本实验在电键闭合前,变阻器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位置 处 (2)使用内阻较大一些的旧电池。在实验中不要将电流调得 太大,每次读完数后立即断电,以免使电动势和内阻发生变 化 (3)要测出不小于6组I、U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一些 (4)画U—I图线时,应使图线通过仅可能多的点,并使不 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个别偏离直线太远的点 可舍去。 (5)画U--I 图线时,纵轴的刻度可以不从零开始,而是根据 测得的数据从某一恰当的值开始(但横坐标必须从0开始)但这 时图线与横轴的交点不再是短路电流,而图线与纵轴的截距仍 为电动势E,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仍为内阻r.
三、数据处理
方法一:公式法
改变R的阻值,从电流表和电压表中读取两组I、U 的值,代入方程组联立求解,多测量几次I、U的值,算
出E、r取平均值.
E U1 I1r
E I1U 2 I2U1 I1 I2
E U2 I2r
r U2 U1 I1 I2
② 图象法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2.10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共13张PPT)
只要测出几组(至少两组)U、I值就可求出E、r
2、实验基本电路
A V 甲
V A
乙
二、实验步骤
1:按原理图连接实物图
RA V
甲S
2、把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一端使电阻值最大 3、闭合电键,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的读 数有明显示数,记录一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 示数,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并记录几组U,I值。
优秀课件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2.10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练习与例题 2、如图是测量电源内电阻的电路,下列关于误差的 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使内电阻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B. 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使内电阻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C. 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内电阻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D. 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内电阻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解: E = U + Ir , I=(IA +U/RV) ,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 用,对于每个电压值U1 ,测得的电流IA小于总电流I1, U越大,I A跟I1相差越大, 画出的图线应为虚线所示: U 所以内电 A U1 阻的测量 v 值小于真 I 实值。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
会昌中学
张生文
实验目的
(1)掌握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 阻的方法.
(2)学会用U-I图线处理数据的方法.
实验原理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V A
E=U+Ir
E,r
K
通过改变多次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外电阻),测出相 应的外电压(伏特表读数)、电流(安培表读数), 利用解方程的办法或图象法求得电动势和内阻。
3
4
图6
5
1 /A-1 I
图6
2.利用电阻箱和电压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U E (R r) R
1 r 1 1 ( ) U E R E
1 -1 U /V
斜率k=r/E
截距=1/E
1 /Ω-1 R
3.用电流表和定值电阻代替电 压表来测定电动势和内阻。
R
V A
R R0 K E,r
A2 A1
(1)图乙中电阻为________ Ω的数据点应剔除; (2)在坐标纸上画出-R关系图线; (3)图线的斜率是________(V-1·Ω-1),由此可得电池电动 势E=________ V。
人教版选修【3-1】2.9《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ppt课件

3、闭合电键,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的读 数有明显示数,记录一组电流表和电压 表的示数,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并记录几 组U,I值。
4、断开电键,整理好器材
三、数据处理
方法一:公式法
改变R的阻值,从电流表和电压表中读取两组I、U的
值,代入方程组联立求解,多测量几次I、U的值,算出 E、r取平均值.
E I1U 2 I 2U 1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学习算法初步、统计、概率的基础知识。1.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日益融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中学数学中的算法内容和其他内容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比如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数列的求和等。具体来说,需要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含义,理解算法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算法语句,并了解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在本教科书中,首先通过实例明确了算法的含义,然后结合具 体算法介绍了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条件和循环,以及基本的 算法语句,最后集中介绍了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排序、进位制等典型的几个算法问题,力求表现算法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算法意识。2.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人们面临形形色色的问题,把问题用数量化的形式表示,是利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基础。对于数量化表示的问题,需要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解答问题。统计学是研究 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它可以为人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本教科书主要介绍最基本的获取样本数据的方法,以及几种从样本数据中提取信息的统计方法,其中包括用样本估计总体分布及数字特征和线性回归等内容。本教科书介绍的统计内容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有关抽样 调查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侧重点放在了介绍获得高质量样本的方法、 方便样本的缺点以及随机样本的简单性质上。教科书首先通过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统计数据,通过边框的问题和探究栏目引导学生思考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必要性,以及样本的代表性问题。为强化样本代表性的重要性,教科书通过一个著名的预测结果出错的案例,使学生体会抽样不是简 单的从总体中取出几个个体的问题,它关系到最后的统计分析结果是
4、断开电键,整理好器材
三、数据处理
方法一:公式法
改变R的阻值,从电流表和电压表中读取两组I、U的
值,代入方程组联立求解,多测量几次I、U的值,算出 E、r取平均值.
E I1U 2 I 2U 1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学习算法初步、统计、概率的基础知识。1.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日益融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中学数学中的算法内容和其他内容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比如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数列的求和等。具体来说,需要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含义,理解算法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算法语句,并了解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在本教科书中,首先通过实例明确了算法的含义,然后结合具 体算法介绍了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条件和循环,以及基本的 算法语句,最后集中介绍了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排序、进位制等典型的几个算法问题,力求表现算法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算法意识。2.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人们面临形形色色的问题,把问题用数量化的形式表示,是利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基础。对于数量化表示的问题,需要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解答问题。统计学是研究 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它可以为人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本教科书主要介绍最基本的获取样本数据的方法,以及几种从样本数据中提取信息的统计方法,其中包括用样本估计总体分布及数字特征和线性回归等内容。本教科书介绍的统计内容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有关抽样 调查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侧重点放在了介绍获得高质量样本的方法、 方便样本的缺点以及随机样本的简单性质上。教科书首先通过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统计数据,通过边框的问题和探究栏目引导学生思考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必要性,以及样本的代表性问题。为强化样本代表性的重要性,教科书通过一个著名的预测结果出错的案例,使学生体会抽样不是简 单的从总体中取出几个个体的问题,它关系到最后的统计分析结果是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 第10节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共31张PPT)

2、真为实了值减的小计误算差方,法多:取几组数据,分别列若干组联
E立方U程1 ,I1求(R若A 干r组) E 和 r,最后以电动势的平均 E值和U内2 电I阻2 (R的A平 r均) 值作为实验结果. 结论:
E测=E真 R测=RA+r真
等效电源法
若把图甲中的RA看成内电阻的一部分,故实 测出的是电池和电流表这个整体的等效电动势 E′和内阻r′,r测=r′=r真+RA>r真,
验一.、如测图E乙和所r的示. 实验方法
3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写成 E=U+URr,如果能够得 到 U、R 的两组数据,也可以解得电动势和内电阻.可 以用_一_只__电__压_表_和_两一_只_只_定电__值阻_来完成实验.如图丙所示.
电阻箱
1 K
2 V
和 内 电 阻 . 用 _______ 和 一 只 _______就 能 完 成 实
K 2 V
乙
注意:1、任一种电路都存在系统误差 2、电源内阻很大(相对RV),采用甲图
测量电路; 电源内阻很小(相对RV),要选用 乙图测量电路。通常采用乙图测量。 3、因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以及作U-I图线时 描点不准确造成的误差是偶然误差.
乙
四、误差分析-----图象法
1.电流表相对于待测电阻(电源内阻)外接
误差原因:电压表分流
方法一、图像法 IA=I总-IV 即 I真=IA+IV
IV
画出真实值U-I曲线
I真
结论:E测<E真,
r测<r真
2.电流表相对于待测电阻(电源内阻)内接
误差产生原因: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方法一:图像法 U测+UA=U真 I测=I真
画出真实值图像
结论:E测=E真,
物理29《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新人教版选修31)PPT课件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 选修3-1系列课件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第二章《恒定电流》
第九节 《实验:测定电池的
电动势和内阻》
3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 1、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内容 • 2、理解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基本原理,体
滑动变阻器: 阻值较小的,最大阻值10~20Ω
电键和导线
8
三、实验步骤
1、按原理图 连接实物图
R
A
V
S 甲
9
2、把变阻器的 滑片移到一端 使其阻值最大
3、闭合电键,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的 读数有明显示数,记录一组电流表和电 压表的示数,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并记录 几组U,I值
4、断开电键,整理好器材 10
R
R
A
V
V
甲S
乙S A
甲图:误差来源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E测
=
r
Rv + Rv
E
E
r测
=
Rvr Rv + r
r
适宜测小 内阻电源
乙图:误差来源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适宜测大
E测 = E r测=r+RAr 内阻电源
一般采用甲图电路误差较小
7
2、器材选择: 被测干电池:内阻较大
安培表: 0~0.6A 伏特表: 0~3V
3、要测出6组I、U数据,且变化范围
要大一些.
13
4、画U-I图线时,应使图线通过尽可 能多的点,并使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 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个别偏离直线太 远的点可舍去.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第二章《恒定电流》
第九节 《实验:测定电池的
电动势和内阻》
3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 1、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内容 • 2、理解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基本原理,体
滑动变阻器: 阻值较小的,最大阻值10~20Ω
电键和导线
8
三、实验步骤
1、按原理图 连接实物图
R
A
V
S 甲
9
2、把变阻器的 滑片移到一端 使其阻值最大
3、闭合电键,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的 读数有明显示数,记录一组电流表和电 压表的示数,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并记录 几组U,I值
4、断开电键,整理好器材 10
R
R
A
V
V
甲S
乙S A
甲图:误差来源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E测
=
r
Rv + Rv
E
E
r测
=
Rvr Rv + r
r
适宜测小 内阻电源
乙图:误差来源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适宜测大
E测 = E r测=r+RAr 内阻电源
一般采用甲图电路误差较小
7
2、器材选择: 被测干电池:内阻较大
安培表: 0~0.6A 伏特表: 0~3V
3、要测出6组I、U数据,且变化范围
要大一些.
13
4、画U-I图线时,应使图线通过尽可 能多的点,并使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 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个别偏离直线太 远的点可舍去.
人教版选修(3-1)2.9《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ppt课件

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 用途:量度液体体积 读数:平视凹液面最低处 注意: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 容器
量筒
用途: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
玻璃棒
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
试管
主要用途: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 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注意: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试管夹
用途:用于夹持试管
注意:使用时从底部往上套,夹 在试管的中上部,手握长柄,拇 指不按短柄
滴管(少量液体)
6、计量仪器:
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 量筒(量液体体积)
7、夹持仪器: 试管夹、铁架台(铁夹、铁圈)坩埚钳
8、其他仪器: 长颈漏斗、分液漏斗、玻璃棒、石棉网、
水槽、试管刷、导管
练习实验基本操作
化学药品的取用原则 “三不”原则:取用时不用手接触药品,不 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 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Ω,额定电流2A)
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0Ω,额定电流1A)
⑴电流表和电压表各选哪个量程?
⑵定值电阻选哪个?变阻器选哪个?试说明你选择的 理由
用上述实验的电路图,调整滑动变阻器共测 得5组电流、电压数据,如下表,请作出蓄电 池路端电压U随电流I的变化图象,在根据图 象求得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
安全注意事项
酒精灯失火:立即用湿布扑灭。
割 烫
伤:用3%的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血贴。 伤:在烫伤处涂上烫伤膏或万花油。
吸入有毒气体: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并请医生处理。
实验室药品的一些 图标
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
试管
酒精灯
烧杯
铁架台
集气瓶
量筒
试剂瓶 试管夹
(人教版)选修3-1物理:2.10《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

第二章
10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物理 · 选修3-1
答案:(1)0~3V 0~0.6A
(2)
R1
第二章
10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物理 · 选修3-1
(3)U-I图线如图所示
1.5
0.50
第二章
10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物理 · 选修3-1
主要仪器
原理 U1 E=U1+ R1 r E=____ U2 +U2r R2
电路图
电压表 变阻箱
电流表 变阻箱
E=I1R1+ E= I2R2
I1 r
+ I2 r
第二章
10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物理 · 选修3-1
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为减小测量误差,本实验常选用以下两种数据处理方法。 1.代数法 利用 U、I 值多求几组 E 和 r 的值,算出它们的平均值
(3)实验中依次减小铜片与锌片的间距,分别得到相应果汁
电池的U-I图象如图中(a)、(b)、(c)、(d)所示,由此可知: 在该实验中,随电极间距的减小,电源电动势 ________ ________( 填 “ 增 大 ” “ 减 小 ” 或 “ 不 变 ” ) , 电 源 内 阻 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曲 线 (c) 对 应 的 电 源 电 动 势 E = __________V , 内 阻 r = ________Ω,当外电路总电阻为2 500Ω时,该电源的输出功率 P=________mW。(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第二章
10
高中物理选修3-1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课件(共35张PPT)

复习回顾:
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E I Rr
U/V
2、电源电动势与内、外电压关系
E U 外 U内 U Ir
由U =E -Ir 可知,U 是I 的一次函数。
E
0
I短 I/A
(1)图象在纵轴上的截距为电源的电动势E (I=0) (2)图象在横轴上的截距为短路电流I短 (U=0) E U (3)图象斜率的绝对值为电源内阻 r
I/A
1.1
0
0.1
0.2
0.3
0.4
0.5
I/A
乙
丙
课堂小结
A
U-I法: V 甲 A 乙 E测 = E真
V
E U 1 I 1r E U 2 I 2r
E测 <E真 U-R法:
r 测 < r真
V
r 测 > r真
E测 <E真
R s I-R法: R s
U2 E U2 r R2
1、基本原理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E=U+Ir U:路端电压 I:通过电源的电流
只要测出几组(至少两组)U、I值就可求出E、r
2、实验基本电路
A V
用电流表、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
V A
甲
乙
伏安法
E U Ir
E U1 I1r
E U 2 I 2r
E ?
r ?
测量值
测量值和真实值是什么关系?
3、误差分析:
E真 E测
真实值
0
测量值
E测 <E真
r 测 < r真
E测
真实值
0
E = U + Ir r 测 > r真 E测 = E真
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E I Rr
U/V
2、电源电动势与内、外电压关系
E U 外 U内 U Ir
由U =E -Ir 可知,U 是I 的一次函数。
E
0
I短 I/A
(1)图象在纵轴上的截距为电源的电动势E (I=0) (2)图象在横轴上的截距为短路电流I短 (U=0) E U (3)图象斜率的绝对值为电源内阻 r
I/A
1.1
0
0.1
0.2
0.3
0.4
0.5
I/A
乙
丙
课堂小结
A
U-I法: V 甲 A 乙 E测 = E真
V
E U 1 I 1r E U 2 I 2r
E测 <E真 U-R法:
r 测 < r真
V
r 测 > r真
E测 <E真
R s I-R法: R s
U2 E U2 r R2
1、基本原理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E=U+Ir U:路端电压 I:通过电源的电流
只要测出几组(至少两组)U、I值就可求出E、r
2、实验基本电路
A V
用电流表、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
V A
甲
乙
伏安法
E U Ir
E U1 I1r
E U 2 I 2r
E ?
r ?
测量值
测量值和真实值是什么关系?
3、误差分析:
E真 E测
真实值
0
测量值
E测 <E真
r 测 < r真
E测
真实值
0
E = U + Ir r 测 > r真 E测 = E真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2.10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PPT(13张)优质课件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 2 . 10测 定电池 的电动 势和内 阻PPT( 13张)优 质课件
三、数据处理
方法一:公式法
改变R的阻值,从电流表和电压表中读取两组I、U 的值,代入方程组联立求解,多测量几次I、U的值,算
出E、r取平均值.
E U1 I1r
E I1U 2 I2U1 I1 I2
E U2 I2r
r U2 U1 I1 I2
② 图象法
U/V
1.5
*
1.0
*
*
0.5
*
*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一、实验原理
1、伏安法:E=U+Ir E U1 I1r
E I1U 2 I2U1 I1 I2
E U2 I2r
r U2 U1 I1 I2
2、电流表法:E=I(R+r)
3、电压表法:
E U U r R
1、基本原理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E=U+Ir
U:路端电压
I:通过电源的电流
R2
求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 2 . 10测 定电池 的电动 势和内 阻PPT( 13张)优 质课件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 2 . 10测 定电池 的电动 势和内 阻PPT( 13张)优 质课件
U-R法: V
R
K
E测 E
R1 K2
R2
V
K1
r测 r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 2 . 10测 定电池 的电动 势和内 阻PPT( 13张)优 质课件
R
1/I -r
设计测E、r的其它方法及对应的误差分析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 2 . 10测 定电池 的电动 势和内 阻PPT( 13张)优 质课件
三、数据处理
方法一:公式法
改变R的阻值,从电流表和电压表中读取两组I、U 的值,代入方程组联立求解,多测量几次I、U的值,算
出E、r取平均值.
E U1 I1r
E I1U 2 I2U1 I1 I2
E U2 I2r
r U2 U1 I1 I2
② 图象法
U/V
1.5
*
1.0
*
*
0.5
*
*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一、实验原理
1、伏安法:E=U+Ir E U1 I1r
E I1U 2 I2U1 I1 I2
E U2 I2r
r U2 U1 I1 I2
2、电流表法:E=I(R+r)
3、电压表法:
E U U r R
1、基本原理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E=U+Ir
U:路端电压
I:通过电源的电流
R2
求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 2 . 10测 定电池 的电动 势和内 阻PPT( 13张)优 质课件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 2 . 10测 定电池 的电动 势和内 阻PPT( 13张)优 质课件
U-R法: V
R
K
E测 E
R1 K2
R2
V
K1
r测 r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 2 . 10测 定电池 的电动 势和内 阻PPT( 13张)优 质课件
R
1/I -r
设计测E、r的其它方法及对应的误差分析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 2 . 10测 定电池 的电动 势和内 阻PPT( 13张)优 质课件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件:2.9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共14张PPT)

第二章《恒定电流》
第九节 《实验:测定电池的
电动势和内阻》
例题:如图,R1=14Ω,R2=9Ω,当开关处于位置
1时,电流表读数I1=0.2A;当开关处于位置
2时,电流表读数I2=0.3A。求电源的电动势
E和内电阻r。
1
R1
2 R2 A
Er
一、实验原理
1、U-I法:E=U+Ir
E =U +I r
1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 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021/11/192021/11/192021/(I1+U RV1)r真 E真=U2+(I2+U RV2)r真
E算=I2UI12II11U2
r算
=
U1 I2
U2 I1
E真= (I2
I2U1 I1U2 I1)U1RVU2
r真= (I2
U1 U2 I1)U1RVU2
3、要测出6组I、U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一些.
4、画U-I图线时,应使图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 并使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个别偏离直线太远的点可舍去.
六、误差分析
R
A
V
测量误差来自于电压表的分流: 干路电流等于流过电流表的电流
和电压表电流之和。
甲S
E算=U1+I1r算
E算=U2+I2r算
1
E =U +I r
2
2
2、I-R法:E=IR+Ir
E = I1U 2 I 2U 1 I1 I2
第九节 《实验:测定电池的
电动势和内阻》
例题:如图,R1=14Ω,R2=9Ω,当开关处于位置
1时,电流表读数I1=0.2A;当开关处于位置
2时,电流表读数I2=0.3A。求电源的电动势
E和内电阻r。
1
R1
2 R2 A
Er
一、实验原理
1、U-I法:E=U+Ir
E =U +I r
1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 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021/11/192021/11/192021/(I1+U RV1)r真 E真=U2+(I2+U RV2)r真
E算=I2UI12II11U2
r算
=
U1 I2
U2 I1
E真= (I2
I2U1 I1U2 I1)U1RVU2
r真= (I2
U1 U2 I1)U1RVU2
3、要测出6组I、U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一些.
4、画U-I图线时,应使图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 并使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个别偏离直线太远的点可舍去.
六、误差分析
R
A
V
测量误差来自于电压表的分流: 干路电流等于流过电流表的电流
和电压表电流之和。
甲S
E算=U1+I1r算
E算=U2+I2r算
1
E =U +I r
2
2
2、I-R法:E=IR+Ir
E = I1U 2 I 2U 1 I1 I2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高频考点例析
在图10-6-8所示的坐标纸上以I1 为纵坐标、I2为横坐标画出所对应的I1 -I2曲线.
(4)利用所得曲线求得电源的电动 势E=________V,内阻r= ________Ω.(保留两位小数)
(5)该电路中电源输出的短路电流 Im=________A.
高频考点例析
图10-6-8
高频考点例析
【解析】 (2)接通开关前应使滑动变阻 器接入电路时阻值最大,故应使移动端c移 动至b端.
(4)由图乙知纵轴截距为0.149mA,故电 动势E=10000×0.149×10-3V=1.49V.由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内阻 r= E-I1I+1×I2104=0.60 Ω.
(5)短路电流 Im=Er =2.5 A.
(3)图线的斜率表示 r=ΔΔUI .
图10-6-2
基础知识梳理
【实验器材】 电池(被测电源)、电压表、电流
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坐标纸、 铅笔.
【实验步骤】 1.电流表用0.6A量程,电压表用3V 量程,按图10-6-1连接好电路. 2.把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使阻值最 大的一端.
基础知识梳理
高频考点例析
图10-6-13
【答案】 (1)见 图10-6-13 (2)见图 10-6-12 (3)见图10 -6-12 (4)1.5(1.46~
1.54) 0.3(0.25~0.35)
高频考点例析
(1)请根据测定电动势E和内电阻r 的要求,设计图10-6-10甲中器件的 连接方式,画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高频考点例析
图10-6-10
高频考点例析
(2)接通开关,逐次改变电阻箱的 阻值R,读出与R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 I,并作记录.当电阻箱的阻值R= 2.6Ω时,其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如图 乙所示.处理实验数据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V 1.5
在实际情况中安培表和伏特表有内阻会引起 实验的系统误差!!
五,误差分析: 误差分析 实验中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请同学们进一步讨论,得到 的数值是偏大还是偏小?(提示:利用图线及合理的推理) 因为 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A
V
U真=UV
I真=IA +IV
甲 安培表外接
I=I真-I测= IV= UV↑则I↑ 则
1
R1 R2
2
K
V
当K接1时,电流表示数为 2A,电压表示数为 当 2A,电压表示数为5V.当K 电压表示数为5V. A 接2时,电流表示数为0.5A, 电流表示数为0.5A, 电压表示数为5.75V.求电 电压表示数为5.75V.求电 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根据E=U+Ir 根据E=U+Ir 得:E=5+2 r E=5.75+0.5 r
r
方法二: 方法二: 图象法
U/V 1.5 * 1.0 0.5 0 0.1 0.2 甲 0.3 * * * * * 0.4 0.5 I/A U/V 1.5 1.4 1.0 1.3 0.5 0 0.1 0.2 乙 0.3 0.4 0.5 I/A 1.2 1.1 0.1 0.2 丙 0.3 0.4 0.5 I/A
U/V I/A
1 1.37 0.12
2 1.32 0.20
3 1.24 0.31
4 1.18 0.32
5 1.10 0.50
6 1.05 0.57
答:使用旧电池好,这样路端电压变化明显, 使用旧电池好,这样路端电压变化明显, 实验误差小
2,在实验过程中通电电流能否太大?若电流太大对 , 在实验过程中通电电流能否太大? 实验会有什么影响?电流能否太小?太小又会如何? 实验会有什么影响?电流能否太小?太小又会如何?
答:不能,I太大,电池老化严重,内阻很快 不能, 太大,电池老化严重, 变大 电流太小,电压变化不明显, 电流太小,电压变化不明显,误差大
3,为了不使通过电源的电流时间太长,在实验过程 ,为了不使通过电源的电流时间太长, 中开关应如何使用? 中开关应如何使用?
答:读数要快,读完立即断开 读数要快,
另外一些注意事项: 另外一些注意事项:
�
U/V I/A 1 1.37 0.12 2 1.32 0.20 3 1.24 0.31 4 1.18 0.32 5 1.10 0.50 6 1.05 0.57
四:数据处理 方法一: 方法一:公式法 改变R的阻值,从电流表和电压表中读取两 改变R的阻值, 的值,代入方程组联立求解, 组I,U的值,代入方程组联立求解,多测量 几次I 的值,算出E 取平均值. 几次I,U的值,算出E,r取平均值. E= U1+ I1r E1 r1 E= U2+ I2r E= U3+ I3r E2 r2 E和 E= U4+ I4r E= U5+ I5r E3 r3 E= U6+ I6r
UV RV
U/V E真 E测 U2 U1 O I 2 I 2' I 1 I 1' I/A
R V S A表外接法 表外接法
A
r真 Rv r测 = Rv + r真
Rv E测 = E真 Rv+ r真
反映在图线上
UV=0,则I=0
UV↑则I↑ 则
故 r真>r测 E真>E测
A表外接适合测量小内阻电源
因为 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R V S A表内接法 表内接法 IV↑则U↑ 则 A U=U真-U测= IARA I真=IA U真=UV +UA
U/V
E测
E真
R V S A表内接法 表内接法 A
U1 ' U1 U2 ' U2
O
r测 = r + RA
I1 I2
I/A
反映在图线上
IA=0,则U=0 E真=E测
IA↑则U↑ 则
E测 = E真
A表内接适合测量大内阻电源
故 r真<r测 E真=E测
思考与讨论: 思考与讨论: 1,如果实验室准备有新旧电池在该实验中选用什么电池更 , 好一些?试说明理由. 好一些?试说明理由.
*本实验在电键闭合前,变阻器滑片应置于阻值最 本实验在电键闭合前, 大位置处 *要测出不小于6组I,U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 要测出不小于6 I,U数据, 数据 一些 *画U--I 图线时,纵轴的刻度可以不从零开始, --I 图线时,纵轴的刻度可以不从零开始, 而是根据测得的数据从某一恰当的值开始( 而是根据测得的数据从某一恰当的值开始(但 横坐标必须从0开始) 横坐标必须从0开始)但这时图线与横轴的交点 不再是短路电流, 不再是短路电流,而图线与纵轴的截距仍为电 动势E 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仍为内阻r. 动势E,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仍为内阻r.
请大家看书本P62
1 S R1 2 R2 A
S R A
E
r
E
r
E=I1R1+I1r
解得: 解得
E=I2R2+I2r U2-U1 I1-I2
I1U2-I2U1 E= I -I 1 2
r=
1
R1 R2
2
K
V
当K接1时, A 电流表示数为2A, 电流表示数为2A, 电压表示数为5V. 电压表示数为5V. 当K接2时,电流 表示数为0.5A,电 表示数为0.5A,电 压表示数为5.75V. 压表示数为5.75V. 求电源的电动势 和内电阻. 和内电阻.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
复习和回顾
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E I= R+r E=I(R+r) E=U+Ir 2,如何测电池的电动势?能不能用伏特表 直接测量?
不行.因为这样测的只是路端电压而不是电动势. 这方法简单但不符合要求.大家知道电池是有内阻的, 而且不是普通的纯电阻,直接测量是行不通的,该如 R V S 乙 A
A
A表内接法 表内接法
三:实验步骤
1:按原理图连接实物图 :
2:把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一端使电阻值最大 把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一端使电阻值最大 3:闭合电键,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的读数 闭合电键,调节变阻器, 有明显示数, 有明显示数,记录一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 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并记录几组U 数,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并记录几组U,I值. 4:断开电键,整理好器材 断开电键,
解出方程组. 解出方程组.
E=6V,r=0.5欧 E=6V,r=0.5欧
还有那些方法?请大家思考!
R V S E r
U1 E= ( R1 + r ) R1
甲
A
E=
U2 R2
( R2 + r )
R V S 丙 A
R V S 乙
A表外接法 表外接法
A表内接法 表内接法
例: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待测电 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 开关和导线,配合以下哪组仪器, 池,开关和导线,配合以下哪组仪器, 可以达 到实验的目的( 到实验的目的(ABC ) A,一只电流表和一个电阻箱 B,一只电流表,一个电压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一只电流表, C,一只电压表和一个电阻箱 D,一只电流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伏安法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实验目的: 一.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 测定电池和电动势和内阻 二,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E=U+Ir
E = U 1 + I1 r E = U 2 + I 2r
I1U 2 I 2U1 E= I1 I 2 U 2 U1 r= I1 I 2
电路设计图: 电路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