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绿豆品种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及干物质积累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用格式:王桂梅,邢宝龙,丁婉•不同绿豆品种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及干物质积累的研究[几湖南农业科学,2020(12):17-20.
DOI:10.16498/ki.hnnykx.2020.012.005
不同绿豆品种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及干物质积累的研究
王桂梅,邢宝龙,丁婉
(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大同037008)
摘要:以晋绿9号、冀绿0816、科绿2号、中绿10号、同111411,112752-1-黑荚6个品种绿豆为试验材料,探讨绿豆从出苗期到成熟期植株土壤含水量变化以及茎、叶、荚各器官的十物质积累动态变化,旨在为绿豆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结果表明:从岀苗期、开花期到结荚期,各品种均以开花期吋40切】处土壤的含水量最高,成熟期6个品种20~100讯】土壤含水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高产品种晋绿9号和同111411各器官在花后十物质积累和转运能力强,植株代谢较旺盛,叶片衰老缓慢,单株结荚数较多,有较大的库容量,最终获得了较高的产量;低产品种科绿2号由于分枝生长较旺盛,营养竞争较激烈,单株结荚数减少,使同化物较多地分配和滞留在分枝上,产量较低。

因此,在绿豆生产中,抓好花荚期的山间管理,延缓主茎开花节位叶片衰老,协调好源库关系,促进物质向库器官运输和分配是提高绿豆产量的关键。

关键词:绿豆;干物质积累;土壤水分
中图分类号:S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0X(2020)12・0017・04 Study on Soil Moisture Change and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of Different Mung Bean
Varieties During Growth Period
WANGGui-mei,XING Bao-long,DING Wan
(High Latitude and Cold Weather Crops Institute of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Datong037008,PRC)
Abstract:6mung bean varieties Jinlv No.9,Jilv0816,Kelv No.2,Zhonglv No.10,Tong111411and112752-1-Heijia were used to study the dynamic changes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 and diy matter accumulation in stem,leaf and pod from seedling stage to mature stage,so as to provide basis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mung bean.The results showed that:from seedling stage,flowerin莒stage to pod stage,the soil moisture content at40cm depth in flowering stage was the highest,and showed a downward ttend at20-100cm depth in mature stage for6varieties.The high-yield varieties Jinlv No.9and Tong111411had strong abilities of di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after flowering with strong plant metabolism,slow leaf senescence,more pods per plant and large storage capacity,finally obtained high yields; Kelv No.2 was a low-yield cultivar due to its vigorous branch growth,intense nutrient competition,reduced pod number per plant and more assimilates distributed and retained on branches,resulting in its low yield.Therefore,in the production of mung bean,the key to improve the yield of mung bean i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field management at the flowering and pod stages,delaying the senescence of leaves at the flowering node of main stem,coordin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urce and sink,and promoting the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substances to sink organs.
Key words:mung bean;dry matter accumulation;soil moisture
绿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柱我国已有两千余年的栽培历史,绿豆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干旱,耐瘠薄,耐荫蔽「绿豆生育期短,并具有共生固氮、培肥土壤的能力,是补种、填闲和救荒的优良作物叫绿豆的营养价值较高,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绿豆中含有的膳食纤维、生物碱、单宁和黄酮类等生物活性物质可促进人体生理代谢活动。

还有研究表明,绿豆提取物有较好的放射保护作用。

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独特的保
收稿日期:2020-07-31
基金项目:山两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鬥子课题(201703D211002-8-1);国家食用亘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CARS-08-05~);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企联件研〕发专顼(YG€20I9K(,)07).
作者简介:並;桂梅(1970—),女,山西原平市人,測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寸栽培与竇种:I:作。

通信作者:暉宝龙健功效使绿豆日渐成为消费者書睐的的重要产品然而,由于我国绿豆基础性研究还比较薄弱,生产水平普遍较低,严重制约了绿豆产业的发展”
干物质生产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基础,干物质积累与合理分配是提高作物产量的关键3〕。

近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研究了芸豆、小豆、水稻等多种作物植株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规律问,结果表明,不同作物十物质积累和转运存在一定差异,笔者选用不同品种绿豆为试验材料,探讨绿豆从出苗期到成熟期植株土壤含水量变化,茎、叶、荚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旨在为绿豆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参试绿豆品种共6个,分别为晋绿9号、冀绿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_17
0816.科绿2号、中绿10号、同111411,112752-1-黑荚”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怀仁市毛家皂镇高寒所试验基地,试验地土壤为沙壤土,地势平坦,茬口一致,地力均匀,肥力中上等,前茬为黍子。

l.3试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小区长5 m,宽2m,面积10nF,试验于2019年;5月18:日采用点播器精量穴播,行距、株距均为25cm,种植密度为180000株Zlm?,6月6日出苗,6月18日定苗,每穴留苗2株。

田间管理略高于当地大田水平。

1.4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分别在绿豆出苗期、开花期、结荚期和成熟期4个生育时期,用铝盒烘干法进行土壤含水量测定.每个小区取样时,采用“S”形取样法选择3个点,每个点用土钻分层取样,深度分别为0~20cm、20~40cm、40~60cm、60~80cm、80-100cm,将取得的每一个土样分另0放人铝盒,圭寸好盖后,带回实验室,称重后,放入105°C烘箱烘干,计算土壤含水量,计算公式如下。

土壤水分含量(%)=(原土重-烘十土重)/烘干土重x100
1.4.2干物质积累量的测定在绿豆出苗期、开花期、结荚期和成熟期4个生育时期分别进行干物质积累量测定,每个小区取样3株,取样后立即装人塑料袋密封后,带回实验室,将带回的样株自子叶节处剪去根系,将地上部分分为叶片、主茎、花、豆荚等器官,分别装入纸袋,然后将分装好的样品放人105T烘箱中杀青30min,降至801烘干至恒重,冷却后取山,迅速测定各器官的干物质重量,计算公式如下。

干物质积累量(%)=(烘干重/鲜重)X100 1.4.3产量的则定绿豆成熟后,每个小区分别进行收获和脱粒,单独测定产量。

1.5数据分析
采用Excel2010和SPSS19.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绿豆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由表1可知,不同品种在相同的生育期土壤含水量不同,相同品种在不同的生育期土壤含水量也不同,6个绿豆品种在出苗期到开花结荚期,土壤含水量在20-100cm随着土层的加深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40cm土层土壤含水量相对其他土层较高「晋绿9号出苗期40cm土壤含水量为11.39%,开花期40cm土壤含水量为12.29%,结荚期40cm玉壤含水量为10.58%「冀绿0816出苗期40cm土壤含水量为11.57%,开花期40cm土壤含水量为12.74%,结荚期40cm土壤含水量为10.69%c科绿2号出苗期40cm 土壤含水量为11.61%,开花期40cm土壤含水量为12.54%,结荚期40cm土壤含水量为10.86%。

中绿10号岀苗期40cm土壤含水量为11.43%,开花期40cm 土壤含水量为11.78%,结荚期40cm土壤含水量为10.90%。

同111411出苗期40cm土壤會水量为11.48%,开花期40cm土壤含水量为12.93%,结荚期40cm 土壤含水量为10.98%t112752-1-黑荚出苗期40cm 土壤含水量为11-08%,开花期40cm土壤含水量为12.14%,结荚期40cm土壤含水量为10.70%:从出苗期到开花结荚期,6个不同品种均在开花期40cm土壤含水量最高,这是由于开花期绿豆生长发育加快,其根部活动能力增强,蓄水效果相比岀苗期和结荚期要好。

在成熟期6个不同品种20-100cm土壤含水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表明绿豆根系生长变缓,转为地上
表1不同绿豆品种土壤含水量测定结果
品种名称
十层深度
(cm)
土壤含水量(%)
出苗期开花期结荚期成熟期
2010.8811.7510.2510.16
4011.3912.2910.589.48
晋绿9号
6011.2911.739.9010.06
8010.1311.279.088.33
1008.75 5.67 6.747.62
209.949.739.5110.45
4011.5712.7410.699.27
冀绿08166010.4710.689.289.33
809.329.619.0010.09
10()7.998.08 6.407.96
2010.1911.188.3110.17
4011.6112.5410.8612.10
科绿2号6010.8111.5210.3610.19
8()9.7711.139.7610.89
1009.177.869.279.41
208.9710.159.469.96
401L431L7810.909.87
中绿10号
6011」110.4610.227.76
809.169.689.6910.08
1007.73910 6.039.66
209.8710.6210.3410.72
4011.4812.9310.9810.27
同1114116011.2810.549.419.17
808.689.318.568.90
1008.177.938.16 6.37
2010.0011.48 5.848.16
4011.0812.1410.709.41 112752-1-
6010.7711.428.7610.58黑荚
809.139.388.268.12
1008.689.567.537.53
18-耕作栽培・生理生化
王桂梅等:不同绿豆品种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吃干物质积累的研究
部营养器官的积累:
2.2不同生育时期绿豆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
的动态变化
2.2.1叶 片 由图1可知,从汨苗期到开花期晋绿
9号*科绿2号和中録10号这3个品种叶片干物质 积累量迅速增加,开花期到成熟期增速变缓,从出苗 期到开花期112752-1-黑荚的十物质积累量增速较慢,
从开花期到结荚期迅速增加,从结荚期到成熟期增速 变缓,同H1411从出苗期到开花期干物质积累增速 较慢,从开花期到成熟期快速增加,冀绿0816从出
苗期到结荚期干物质积累量呈“S ”形变化,从结荚 期到成熟期快速增加。

成熟期叶片干物质积累量最大
的是中绿10号为34.92%,最小的是112752-1-黑荚, 十物质积累量为27.57%。

2.2.3豆 荚 由图3可知,绿軽荚从结荚期到成
熟期6个品种变化趋势都是呈直线上升,豆荚的干物 质积累量明显升高,达到80%以上,其中晋绿9号 和同111411达到93.78%和92」7%"科绿2号在结荚
期干物质积累量最小,为30.05%。

而叶片和茎秆的干 物质积累量在20%〜30%,这表明在进入花荚盛期后,
植株的生长中心逐渐由营养器官转向生殖器官,茎、 叶的干物质分配比例逐渐下降,成熟期时干物质由茎、
叶向荚迅速转移,荚壳和籽粒的干物质分配比例不断 增大。

不同品种间干物质的分配状况存在一定差异,
高产品种晋绿9号和同111411在花后各阶段分配到 主茎、叶片、荚和籽粒中的干物质显著高于低产品种
科绿2号,而分配到分枝叶上的干物质相对较少c
(%)
«赧泾竖®*
图1不同绿豆品种叶片干物质积累量变化
(%)
图3不同绿豆品种豆荚干物质积累量变化
2.2.2茎 秆 由图2可知,冀绿0816、中绿10号、 同111411和112752-1-黑荚这4个品种从出苗期到开 花期茎秆干物质快速增加,糞绿0816从开花期到结 荚期干物质含量增速变缓,从结荚期到成熟期直线上
升,中绿10号从开花期到成熟期干物质含量平缓增 加,科绿2号从岀苗期到成熟期干物质含量呈直线上 升,晋绿9号从出苗期到结荚期干物质含量直线上升, 从结荚期到成熟期增速变缓。

成熟期茎秆干物质积累 量最大的为科绿2号,干物质积累量为32.55%,最小
的为112752-1-黑荚,干物质积累量为24.01%,
2.2.4不同品种绿豆产量的比较 通过比较6个不同 的绿豆品种,结果经过方差分析,品种间产量有显著
差异(图4匕晋绿9号、同111411和112752-1-黑荚 之间差异不显著,和其他品种差异显著,冀绿0816 和112752-1-黑荚、中绿10号差异不显著,和其他品
种差异显著,中绿10号和冀绿0816差异不显著,和
其他品种差异显著,科绿2号和所有品种差异显著; 晋绿9号产量最高,为1 200.60 kg/hml 其次为同
111411,产量为 1 190.60 kg/hm 2。

O 40a Hh
be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2 0 8 6 4 22
i
加除貶咚楚-35「 口出苗期圜沂花期囤结荚期冈成熟
图2不同绿豆品种茎秆干物质积累量变化
d
图4不同品种绿旦产量的比较
(杜形图上不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的显善性差异)
E u q
③)«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_
19
湖南农业科学(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0年12月
3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高产品种晋绿9号和同111411各器官在开花后干物质积累和转运能力强,植株代谢较旺盛,叶片衰老缓慢,单株结荚数较多,有较大的库容量,最终获得了较高的产量。

低产品种科绿2号绿豆由于分枝生长较旺盛,营养竞争较激烈,单株结荚数减少,使同化物较多地分配和滞留在分枝上,产量较低°因此,在绿豆生产中,抓好花荚期的田间管理,延缓主茎开花节位叶片衰老。

作物的生长环境对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态指标和干物质积累等指标产生影响,最终反映在产量上⑺。

该研究表明,绿豆产量的形成过程是干物质积累从植株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转移的过程,在一定时期内分配到籽粒中的十物质量越多,产量就越高。

绿豆开花结荚期是籽粒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但由于茎、叶与花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因此,协调好源库关系,促进物质向库器官分配是提高产量的关键叫进入结荚盛期,植株的生长中心逐渐转向荚粒,叶片和茎的干物质积累比重逐渐下降,籽粒的干物质积累比例不断增大。

参考文献:
[1]程须珍•绿豆生产技术[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6.
[2]孔丽红,孙健敏,高金锋,等.不同绿豆品种花后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J].作物学报,2009,35(9):1715-1721.
[4]段君君,刘青峰,任春元,等•不同栽培模式与密度对芸豆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卩].作物杂志,2018(6):110-115.
[5]郭伟,郭建华,于松,等•不同栽培模式与密度对小豆花后十物质积累及产虽的影响[JJ.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29-
34.
[6]刘建丰,袁隆平,邓启等•超高产杂交稻的光合特性研究卩].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2):258-264.
⑺葛维德,王英杰,赵阳•播期对绿豆干物质的积累和产量的影
响[J].园艺与种苗,2013,33(1):15-18.
[8]魏建军,刘建国,董志新,等•源库调节对大豆光介速率及同化产物运转分配影响的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04,41(2):65-
68.
(责任编辑:张焕裕)
(上接第16页)
杂草发生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22):92-96.
[2]陆信娟,刘灿玉,樊继德,等.不同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及大蒜保护酚活性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9,31(7):27-31.[3]李泽军.不同颜色光质膜对花生生理特性和品质的影响[D].福州:福建农林科技大学,2010.
[4]海建平,杨吉安,郁俊谊.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大枷卓莓生长及结果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5(10);66-68.
⑸郭嘉明,吕恩利,陆华忠,等-荔枝果皮色差/值与其他品质指
标的关联性[J].现代食品科技,2014,30(10):68-73.
[6]张志良,瞿伟菁.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7-16&
⑺张航,李超,黃俊雄,等.有色地膜覆盖对土壤水热环境及
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A].北京水问题研究与实践[C].北京:中国水利水屯出版社.2019:3-9.
[8]钟需霖,杨仕品,乔荣.彩色地膜在苹莓大枷生产上的应用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12,10(6):77-80.
[9]王玉光•有色地膜覆盖对洋葱牛长发育及根际土壤坏境的影响[D].
泰安:出东农业大学,2009.
[10]聂唯,王凤新,韩江江,等•不同颜色覆膜对上壤温度、马铃
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9(2):5-13.[11]马瑞娟,张斌斌,严娟,等-光质对’Flavortop'油桃杲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J]一经济林研究,2014,32(3):109-113.[12]Saure m C.External control of anthocyanin formation in apple[J].
ScientiaHorticultuie,1990,42(3):181-218.
[13]肖长城.红梨果皮花色素百组成特征及着色生理基础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14]葛翠莲,黄春辉,徐小彪•杲实花靑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几园艺学报,2012,39(9):1655-1664.
[15]靳志勇,刘娜,艾希珍,等.不同棚牒覆盖对秋季青花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5(3):56-59.
[16]李泽军.不同颜色光质膜对花牛牛理特性和品质的影响[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0.
[17]梁森苗,朱婷婷,张淑文,等.不同颜色透光膜刈杨梅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J].呆树学报,2019,36(8):1049-1057.[18]张淑文,梁森苗,郑锡良,等•杨梅优株果实品质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几杲树学报,2018,35(8):977-986.
(责任编辑:肖光辉)
20-耕作我培・
生理生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