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中的微量成分分析
使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分析优质白酒中微量物质成分详细数据

使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分析优质白酒中微量物质成分详细数据气相色谱分析法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开始在白酒行业中广泛推广运用的,对推动白酒业的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从气相色谱本身的发展而言,已从填充柱发展到毛细管柱,从只能分析白酒中的20多种物质发展到可分析百余种物质的水平,现做以下介绍。
一、乙醛乙醛似果香,生木气味,稍有剌激感,带涩,白酒中含量在0.15-0.3g/L,略高则带醒气味,正常时味净爽、微甜、较淡,略带酸味,含量超过0.45g/L,醒气味增强,剌激感增大,带辛辣味浓香型白酒含量在0.30g/L左右,酱香型白酒在0.60g/l左右,清香型白酒在0.l5g/L左右。
醛可以增强白酒的特性,提高酒的放香,并使白酒净爽、微甜,还能促进老熟反应,加速白酒的陈酿。
二、甲醇甲醇是毒性较强的一种物质,在前面常规分析中己讲过,色谱分析甲醇快速准确,所以现在以色谱分析代替常规分析,能更有效地加强白酒中甲醇含量的监控。
三、甲酸乙酯甲酸乙酯在白酒中的含量很微量,浓香型酒中0.lg/L左右,酱香型白酒0.2g/L左右,清香型白酒基本不含有甲酸乙酯。
它对白酒香味的贡献很大,似桃香或荔校昧,味酸略有涩感。
经测试浓香型白酒中含量在0.15g/L以下为好,有助前香,增加陈味的作用,超过0.15g/L后燥,并略带涩味。
四、乙酸乙酯乙酸乙酯是清香型白酒的主要香味成分在浓香型、酱香型等白酒中含量均很高,是形成白酒香味的重要物质,它们的含量在1-3g/L,具有苹果和香蕉的水果香气,含量过高或量比关系失调,会带来上水甘庶的香味,它能促进酒的放香,并有辛、糙感。
五、丙酸乙酯丙酸乙酯在白酒中含量很微量,一般在0.02g/L左右,似菠萝香,略有芝麻香,后味醇净,含量在0.05-0.1以肘香气更好,较浓、净、甜,味爽较长,但前香大。
六、丙酸甲酯丙酸甲酯在白酒中含量更微,一般均以mg/L计,为6mg/L在右,其香气似丙酸乙酯。
实验 白酒成分分析

专业分析实验白酒成分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一、实验目的1. 了解白酒的成分组成和分析检测的意义。
2.了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GC-MS)的基本组成及原理;3. 掌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白酒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白酒中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约占总重量的98%),其余微量成分(约2%)包括有机酸、高级醇、酯类、醛类、多元醇、酚类和其他芳香族化合物。
白酒中微量成分虽然很少,却决定着酒的香气、口味和风格,构成了白酒的不同典型性。
在白酒的分析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灵敏度、高分离度,并且简便、快速、准确,故已广泛用作白酒中各种成分分析的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是先将样品通过气相分离组分,然后进入质谱仪,可以分别检测各个组分的结构信息,质谱就是用来进行结构分析的,通过对碎片离子峰的分析,推测出化合物的结构。
适合食品、白酒、天然产物、药物、氨基酸、农残、食品中有机物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定量、定性分析。
GC-MS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色谱部分、质谱部分和数据处理系统。
色谱部分和一般的色谱仪基本相同,包括有柱箱、汽化室和载气系统,也带有分流/不分流进样系统,程序升温系统、压力、流量自动控制系统等,一般不再有色谱检测器,而是利用质谱仪作为色谱的检测器。
在色谱部分,混合样品在合适的色谱条件下被分离成单个组分,然后进入质谱仪进行鉴定。
质谱部分一般由真空系统(分子涡轮泵)、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和计算机控制与数据处理系统(工作站)等部分组成。
三、仪器和样品7890A-5975B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DB-WAX毛细管色谱柱(60m×0.25mm×0.25µm),均为美国Agilent公司产品。
未知酒样。
四、实验条件色谱条件:进样口温度为230℃,载气He(99.999%);恒流1.0mL/min,分流比20:1,进样量1µL;采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50℃,保持2min,以8℃/min升至230℃。
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醇、酸、酯误差原因分析

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醇、酸、酯误差原因分析【摘要】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组分的方法主要有外标法、归一化法和内标法。
测定过程中产生误差主要有:色谱柱的选用、测定方法、载气、汽化室气垫的选用、氢气与空气比、微量注射器的选用等。
消除测定误差的方法主要通过:过滤净化载气、定期更换硅橡胶垫、调整氢气流速、准确进样、控制点火条件等。
本文对产生的误差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控制。
【关键词】气相色谱;白酒;分析方法在白酒产品质量检验中,为了更好地评价白酒的质量,除了感官评价外,分析其微量成分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白酒中微量成分检测主要采用气相色谱[1]。
气相色谱分析白酒中微量成分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多。
为此,笔者探讨了一些采用气相色谱测定白酒中微量成分产生误差的原因及控制方法。
1.色谱柱选用气相色谱分析法仪器是气相色谱仪,其核心是色谱柱。
色谱柱主要分为填充柱和毛细管柱两类。
在选用色谱柱时,应保证所测主要组分完全分离。
在白酒检测中,填充柱应用较为普遍。
填充柱根据固定液不同分为DNP[2](邻苯二甲酸二壬酯)柱和PEG[3](聚乙二醇)柱两种。
1.1 DNP和PEG填充柱比较在白酒主要微量成分分析时,采用PEG填充柱。
由于己酸乙酯先于乳酸乙酯通过填充柱,特别是做快速分析时,己酸乙酯容易成为乙醇拖尾上的峰,造成较大的分析误差。
使用DNP填充柱,己酸乙酯后通过填充柱,克服了使用PEG 填充柱的弊端。
所以在分析检测浓香型白酒时,宜选用DNP填充柱,可获得较好地分析结果。
1.2毛细管色谱柱毛细管色谱柱在白酒微量成分检测愈来愈发挥重要作用。
比如PEG-20m聚乙二醇石英毛细管柱,FFAP(聚乙二醇20M与对苯二甲酸的反应物)可分析检测出白酒中50多种微量成分。
毛细管色谱柱对色谱仪要求较高,必须配有分流装置和程序升温装置。
并且PEG-20M色谱柱甲醇与乙酸乙酯合峰,这是其弊端。
2.气相色谱分析定量方法气相色谱分析白酒微量成分主要有3种定量分成方法:外标法、归一化法和内标法。
不同前处理方式下GC-MS法分析白酒中微量成分

中图分类号 : S 6 .; S0 . T 2 23 T 2 73
文献标识码 : B
GC— S An l ss o h q o d r Di e e t Pr t e t e t M e h d M a y i f t e Li u r Un e f r n e r a m n to s
mi p r l r I i p o e o b f ce t to o d tc e t c lme t o el u rw t e e t cin p er ame t whc a l o e f t . t s r v d t e a e ii n h d t ee t h a e ee n s ft i o i t x r t r t t n , ih c n i i e n me t r h q hh a o e
i r v o ny te a ay i f ce c , u s ea c r c . mp o en t l l ss iin y b t ot c u a y o h n e l a h Ke r sl u r ta e ee n ; C- y wo d : q o ;rc lme t G MS; r t ame t i p e e t n r
et sw r n l e u, hc a r r otersl f1 id rtedrc ij t nad 1 id o tepe et n wt e s r eeaa zdo tw i W p o u s 6kn sf i tnei n 5k sf rt a e y h s i t h e to oh e co n rh r met i t hh
白酒的勾兑及香精成分

白酒的化学成分98%是水和乙醇,1%~2%是呈香呈味的微量组分(醇类、酯类、酸类和醛酮类香精香料),其中微量成分决定白酒的香型和风格。
白酒勾兑是整个白酒生产工艺的根本所在,生香靠发酵,调香靠勾兑。
它是对传统白酒工艺而言的。
传统白酒的勾兑方法是为了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酒的协调性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将不同酒龄、不同窖别、不同调味酒相互取长补短进行勾兑,从而达到香味协调、风格突出和产品质量均一的目的。
新型白酒的勾兑往往是将酒精、纯净水、调酒液、固态法白酒、香精香料相互取长补短进行勾兑,从而使该类产品成为质量统一、香味协调、风格突出的新型白酒。
好的白酒有一股扑鼻的芳香感觉。
白酒中的香气成分巳鉴定出很多种。
目前,我国所能掌握的分析技术或手段,确认白酒香气成分有136种(定量的有90种),其中酸类25种,酯类42种,醇类30种,醛类10种,多元醇4种,硫化物及游离氨4种,加上有些尚未确认的总数在150种以上。
另据国外报导,酒精饮料中的生香成分是由数百种不同的化合物所组成的,已检出的有:醇28种、酸80种、酯118种、羰基化合物41种,缩醛17种、酚类41种、碳氢化合物11种、氮化物18种、硫化物11种、内酯类17种、糖4种、不可分的化合物11种,总计407种。
这些香气成分在白酒中含量极微,但在恰当的配比下,使白酒具有优美的特殊的芳香。
各种酒的香气特征是它的香气成分的量的平衡表现。
白酒中的香气成分不管怎样复杂,在每种型、格的白酒中,总有一个主体香和附加香成分,合起来组成白酒的典型香。
白酒香气的感官质量应是香气协调,有愉快感、主体香突出。
同时考虑其溢香性、喷香性和留香性。
溢香性好的酒(即闻香性好的酒),当酒倒出,香气四溢,芳香扑鼻,说明酒的香气较多。
喷香性好的酒(即进口香好的酒),酒一入口,香气充满口腔,大有冲喷之势,说明酒中所含低沸点香气物质多。
留香性好的酒(即余香好的酒),酒咽下后仍有余香,酒后作嗝,也有特殊舒适的香气,说明其酯的含量较多,特别高沸点香味物质多。
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10种物质的含量

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10种物质的含量何浩;陈幸莺【摘要】[目的]准确定性定量地分析白酒中的微量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FID 检测器)检测白酒中10种物质的含量,采用DB-624毛细管柱(30m×0.32 mm×1.8 μmn),对白酒中甲醇、正丙醇、乙酸乙酯、仲丁醇、异丁醇、正丁醇、异戊醇、丁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通过减少进样量、增大分流比、修改程序升温等方式使10种目标组分和杂质峰实现分离,分离度均大于2.0.通过比较各种不同色谱柱对白酒的微量成分分析的影响,发现DB-624色谱柱对白酒中多种成分能有效分离,特别是低沸点醛、醇、酸,谱图峰形尖锐,分离度好,干扰少.同时,有效分离了异戊醇(3-甲基丁醇)和旋光性戊醇(2-甲基丁醇).[结论]该方法定量限明显优于相应的国家标准,是分析白酒中特定成分的有效方法.通过该检测条件,可以分离异戊醇和旋光性戊醇.【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00)033【总页数】2页(P149-150)【关键词】甲醇;异戊醇;旋光性戊醇;DB-624;分离度【作者】何浩;陈幸莺【作者单位】湘潭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湖南湘潭411100;湘潭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湖南湘潭41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03;O657.7Abstract[Objective]Accurat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race components in liquor.[M ethod]A gas chromatography (FID) method is used to detect 10 contents i n white spirit. The methanol, n-propanol, ethyl acetate, 2-butyl alcohol, isobutanol, butyl alcohol, isoamyl alcohol, ethyl butyrate, eth yl lactate, ethyl caproate in white spirit were detected by means of a DB-624 capillary column (30 m × 0.32 mm × 1.8 μm).[Result]By reducing the a mount of sample, increasing the ratio of the split ratio and modifying the t emperature of the program, the 10 kinds of target components and the im purity peaks were separated and the separation degree was more than 2.0. The detection limit of the modified method is better than the correspondi ng national standard, which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analyze the specific c omponents in white spirit. Through the detection conditions, isoamyl alcoh ol (3-methyl butanol) and active amyl alcohol (2-methyl alcohol) can be separated.[Conclusion]The method is obviously sup erior to the corresponding national standards, and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 o analyze the specific components in liquor. Through the detection conditi ons, isoamyl alcohol and active amyl alcohol can be separated.Key words Methyl alcohol; Isoamyl alcohol; Active amyl alcohol; DB-624; Separation degree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酿酒传统和酒文化,白酒是世界八大蒸馏酒之一。
白酒的组成成分_

白酒的组成成分文/张安宁 张建华白酒中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约占总量的98%以上。
但决定白酒香型风味和质量的却是许多呈香呈味的有机化合物。
自1960年色谱技术应用到白酒香气成分分析以来,根据各有关科研单位报道的研究成果,在各种香型白酒中至今已发现香气成分有342种之多,根据其化学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种。
1、酸类白酒中的酸一般指的是有机酸,化学上称羧酸。
其特征是分子中含有羧基,除甲酸外,它们的分子可用通式RCOOH来表示。
(1)酸类是形成香味的主要物质,它与其他呈香呈味物质共同形成白酒特有的气味。
酸类还是形成酯类的前体物质,没有酸,一般就不会形成酯。
酸也可以构成其他香味物质。
其单体香味特征如表《酸类的性质和风味特征》所示。
酸类的性质和风味特征有机酸含量的多少是酒质好坏的一个标志,在一定范围内,有机酸含量高,酒质好;反之则酒质差。
含酸量少的白酒,酒味寡淡,香味短,使酒缺乏固有的风格;如酸味过大,则酒味粗糙,出现邪杂味,降低酒的质量。
适量的酸在酒中能起114休闲读品到缓冲作用,可消除饮酒后上头和口味不协调等现象。
酸还能赋予酒一定的甜味感,但酸过量的酒,甜味也会减少,也影响口味。
一般优质白酒酸的含量较高,约高于普通白酒1倍,超过普通液态白酒2倍。
白酒中的酸类分挥发酸和不挥发酸两类。
挥发酸有甲酸、乙酸、丙酸、丁酸、己酸、辛酸等。
挥发酸从丙酸开始有异臭出现,丁酸过浓呈汗臭味,而戊酸、己酸、庚酸有强烈的汗臭味,但这种气味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又会逐渐减弱,辛酸的臭味很小,反而呈弱香味。
8个碳原子以上的酸类,其酸气较淡,并且微有脂肪气味。
不挥发酸有乳酸、苹果酸、葡萄碳酸、酒石酸、柠檬酸、琥珀酸等。
这些不挥发酸在酒中起调味解暴作用,只要含量比例得当,就能使人饮后感到清爽利口,醇和绵软,但含量过高,则酸味重、刺鼻。
有机酸具有烃基(—CH3或—CH2CH3)和羧基(—COOH),因而能和很多成分亲合,如酸和醇的亲和性强,有形成酯的可能,有利于增加酒香,起着缓冲及平衡作用,使酒质调和。
白酒的成分

白酒的成分中国白酒是由乙醇、水、微量成分三部分组成,微量成分的提出、检测、研究和应用是我国白酒行业取得的重要技术进步之一。
占白酒总量1%-2%的各种香味成分,习惯上统称为“微量成分”,此种说法似不够确切。
白酒气相色谱的常规定量分析的20种左右的成分,其含量高于2-3mg/100ml,但不能包括所有的微量成分,故称其为色谱骨架成分,这样含义比较明切。
白酒香味成分划分为色谱骨架成分、谐调成分(或协调成分)、复杂成分等三部分进行研究是较为合理的。
1、色谱骨架成分色谱骨架成分是指常规色谱分析所得的成分,约20余种,含量高于2-3mg/100ml。
它们的含量占目前发现的100种物质总量的95%,是白酒香味和味的主要构成要素,是中国白酒的骨架。
以浓香型白酒为例,普通色谱均能分析出,包括4大酯4大酸、主要是醇类及两种醛,还有戊酸乙酯、甲酸乙酯、丙酸、戊酸、正丙醇、正已醇、2,3-丁二酮等在内的色谱骨架成分。
香型不同、风格不同、其色谱骨架成分构成也不同。
2、白酒协调成分色谱骨架成分由4类物质组成:乙酯、杂醇、乙醛(乙缩醛)和羧酸。
白酒中任何成分同时具有两方面的作用,即对香和味的贡献,只不过各自的贡献程度、大小不一。
香和味的贡献的总和并非各个成分各自香和味的贡献加单叠加。
在生产中必须解决好四方面的问题:香的协调、味的协调、香和味的协调、风格(典型性)。
研究发现,浓香型白酒的乙醛、乙缩醛、乙酸、乳酸、己酸、丁酸这6种成分就是协调成分,前2中主要是起对香的协调,后4种主要是对味的协调,注意这6种成分含量均超过2-3mg/100ml,属于色谱骨架成分,但它们还起到其他色谱骨架成分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故具有双重作用。
在酒体设计时应将这6种成分作为一个整体对待。
3、白酒复杂成分凡含量小于2-3mg/100ml的香味成分,统称为复杂成分,它们的总含量仅占白酒各种香味成分总量的5%左右,是真正的“微量成分。
其种类数量多,来源多种途径(如原料、曲子、发酵和蒸馏条件等),是影响白酒风味的庞大因素。
白酒营养成分分析报告

白酒营养成分分析报告
白酒是一种受人们喜爱的饮品,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
然而,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白酒的营养成分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不太为人所重视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对白酒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白酒的营养价值。
在白酒中,最主要的成分是乙醇,它是白酒的主要酒精成分。
乙醇是一种有机溶剂,其含量通常以酒精度(度数)来表示。
白酒的酒精度通常在30%至60%之间,不同品牌和种类的白
酒具有不同的酒精度。
乙醇是一种高热量的物质,每克乙醇提供7千卡的能量,但无任何其他营养成分。
另外,白酒中还含有一些其他的营养成分,尽管它们的含量相对较低。
其中包括一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如锌、镁、维生素
B等。
这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人体的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但是由于白酒的含量较低,其对人体的营养贡献相对较小。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白酒的饮用量以及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会对其营养影响产生影响。
过量饮酒不仅会给身体带来负面影响,还可能导致营养失衡和健康问题。
因此,适量饮酒是非常重要的,消费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饮酒方式。
总之,白酒作为一种饮品,其营养成分主要集中在乙醇上。
除乙醇外,白酒还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但其含量相对较低。
因此,白酒并不是一种富含营养的饮品,适量饮用并结合均衡饮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2白酒的特征及对包装技术的要求

2白酒的特征及对包装技术的要求2.1 白酒的物性分析物性分析要求对产品的化学组成及其性质进行分析。
以下主要分析了白酒的主要成分和种类。
2.1.1白酒的主要成分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二者约占总量的98%以上,其余的微量成分含量不到2%,其中包括有机酸、酯类、高级醇、醛类、多元醇、羟酸、酚类以及其他芳香族类化合物。
白酒中的微量成分虽然含量极少,但对白酒质量却有极大影响,决定白酒的的香气和口味,构成白酒的不同香型和风格。
乙醇:即酒精。
是白酒中含量最多的成分,微呈甜味。
酒精的含量是衡量酒精度高低的标准,白酒的酒度是以20℃时酒精容量百分比表示的。
酒精含量的高低决定了酒的度数,含量越高,酒度越高,酒性越强烈。
酒分子与水分子在酒53°~54°时亲合力最强,酒的醇和度好,酒为最谐调。
酒度高的烈性酒,对人体有害,常年饮用容易引起慢性酒精中毒,对神经系统、胃、十二指肠、肝脏、心脏、血管都能引起疾病。
从人们健康着眼,降低酒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降低酒度,不仅要克服酒度低出现的混浊现象,而且为了不影响白酒固有的风味,还必须解决一系列难题。
近年来经过技术处理,低度白酒已经解决了上述问题,逐渐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总酸:酸是白酒中的重要呈味物质,它与其他香味物质共同组成白酒所特有的芳香。
含酸量少的酒,酒味寡淡,后味短;如酸味大,则酒味粗糙。
适量的酸在酒中能起到缓冲的作用,可消除饮后上头,口味不协调等现象。
酸还能促进酒的甜味感,但过酸的酒甜味减少,也影响口味。
优质白酒一般酸的含量较高,约高于普通白酒一倍。
酸量不足,将使酒缺乏白酒固有的风味,但酸量过高则出现邪杂味,降低酒的质量。
因此,规定白酒含酸量最高不超过0.1%。
乙酸和乳酸是白酒中含量最大的两种酸,它们不但是白酒的重要香味物质,而且是许多香味物质的前体。
一般白酒,乙酸接近乳酸,长期发酵的优质酒,乳酸量大为增加。
总酯:白酒中的香味物质,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是酯类。
白酒中成分分析-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三程序升温毛细管色谱法分析白酒中微量成分-定性分析一、目的要求1. 掌握气相色谱仪的结构、原理、使用操作方法2.熟练掌握根据保留时间、利用标准样品进行定性分析的方法,了解影响保留时间的因素;3.了解复杂样品程序升温色谱法的操作特点。
二、基本原理程序升温是指色谱柱的温度,按照适宜的程序连续地随时间呈线性或非线性升高。
在程序升温中,采用较低的初始温度,使低沸点组分得到良好分离,然后随着温度不断升高,沸点较高的组分就逐一流出。
通过程序升温可使高沸点组分能较快地流出,因而峰形尖锐,与低沸点组分类似。
白酒中微量芳香成分十分复杂,可分为醇、醛、酮、酯、酸等多类物质,共百余种。
它们的极性和沸点变化范围很大,以致用传统的填充柱色谱法不可能做到一次同时分析它们。
采用毛细管色谱技术并结合程序升温操作,利用PEG-20M固定液的交联石英毛细管柱,以内标法定量,就能直接进样分析白酒中的醇、酯、醛、有机酸等几十种物质。
三、仪器与试剂1.仪器:带程序升温的气相色谱仪,配置氢焰检测器,化学工作站;色谱柱Econo Cap Caxbowax 30m×0.25mm×0.25µm或其他中强极性毛细管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微量注射器。
2.试剂:乙醛、乙酸乙酯、甲醇、正丙醇、正丁醇、异戊醇、己酸乙酯、和乙醇(均为分析纯)。
四、实验步骤1.按气相色谱仪操作方法使仪器正常运行,并调节至如下条件: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50℃;补充气流量20mL·min-1;氢气和空气的流量分别为30 mL·min-1和300 mL·min-1;柱流速:2mL·min-1,恒流;分流比1:50;柱温:起始温度60℃,保持2min;然后以5℃·min-1升温至180℃,保持3min。
2.标准溶液配制:在10 mL容量瓶中加入乙醛、乙酸乙酯、甲醇、正丙醇、正丁醇、乙酸正戊酯、异戊酯、己酸乙酯,用乙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
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分析优质白酒中微量物质成分详细数据

使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分析优质白酒中微量物质成分详细数据气相色谱分析法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开始在白酒行业中广泛推广运用的,对推动白酒业的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从气相色谱本身的发展而言,已从填充柱发展到毛细管柱,从只能分析白酒中的20多种物质发展到可分析百余种物质的水平,现做以下介绍。
一、乙醛乙醛似果香,生木气味,稍有剌激感,带涩,白酒中含量在0.15-0.3g/L,略高则带醒气味,正常时味净爽、微甜、较淡,略带酸味,含量超过0.45g/L,醒气味增强,剌激感增大,带辛辣味浓香型白酒含量在0.30g/L左右,酱香型白酒在0.60g/l左右,清香型白酒在0.l5g/L左右。
醛可以增强白酒的特性,提高酒的放香,并使白酒净爽、微甜,还能促进老熟反应,加速白酒的陈酿。
二、甲醇甲醇是毒性较强的一种物质,在前面常规分析中己讲过,色谱分析甲醇快速准确,所以现在以色谱分析代替常规分析,能更有效地加强白酒中甲醇含量的监控。
三、甲酸乙酯甲酸乙酯在白酒中的含量很微量,浓香型酒中0.lg/L左右,酱香型白酒0.2g/L左右,清香型白酒基本不含有甲酸乙酯。
它对白酒香味的贡献很大,似桃香或荔校昧,味酸略有涩感。
经测试浓香型白酒中含量在0.15g/L以下为好,有助前香,增加陈味的作用,超过0.15g/L后燥,并略带涩味。
四、乙酸乙酯乙酸乙酯是清香型白酒的主要香味成分在浓香型、酱香型等白酒中含量均很高,是形成白酒香味的重要物质,它们的含量在1-3g/L,具有苹果和香蕉的水果香气,含量过高或量比关系失调,会带来上水甘庶的香味,它能促进酒的放香,并有辛、糙感。
五、丙酸乙酯丙酸乙酯在白酒中含量很微量,一般在0.02g/L左右,似菠萝香,略有芝麻香,后味醇净,含量在0.05-0.1以肘香气更好,较浓、净、甜,味爽较长,但前香大。
六、丙酸甲酯丙酸甲酯在白酒中含量更微,一般均以mg/L计,为6mg/L在右,其香气似丙酸乙酯。
白酒的色谱骨架成份及复杂成份

白酒的色谱骨架成份及复杂成份白酒的色谱骨架成份白酒色谱骨架成份的总含量仅次于乙醇和水,它们是构成中国白酒的基本骨架和中国白酒的香和味的主要因素,因此色谱骨架成份是中国白酒的“构成要素”。
这些骨架成份的含量大于2-3mg/100mL。
它们的分析数据均来自于常规色谱分析。
我们把白酒色谱骨架成份定义为色谱分析含量大于2-3mg/100mL的成份。
中国白酒种类繁多,风格各异,不同厂家不同品种,不同香型,不同风格的酒,色谱定量分析的成份各不相同。
只要其含量大于2-3mg/100mL 的成份,都可看作是色谱骨架成份。
香型不同、风格不同,其色谱骨架成份的构成情况不同。
白酒的协调成分白酒的骨架成份在二十种左右,它们的含量大于2-3mg/100mL,由以下4类物质构成:乙酯、杂醇、乙醛(乙缩醛)和有机酸。
白酒中的任何成份同时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对香气的贡献;二是对味的贡献。
任意一种物质对香气和对味的贡献各不相同。
有的对香的贡献大,对味的贡献小;有的则刚好相反。
白酒中所有成份对香贡献的总和就是白酒的香,所有成份对味贡献的总和就是白酒的味。
香和味贡献的总和并非各个成份各自香和味贡献的简单迭加。
所以,对任意一种商品性的白酒,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解决好以下四方面的问题:香的协凋、味的协调、香和味的协调、风格(即典型性)。
香和味的协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主导着香型的那些骨架成份的构成情况是否合理,骨架成份的构成情况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符合香和味的客观规律。
另一个是在骨架成份的构成符合常理的状态下,是哪些物质起着综合、平衡和协调的作用。
这就是所谓的“协调成份”问题。
白酒中各种成份的香气是不相同的,有的差异还相当大。
如何使各种成份对酒香气的贡献是一种整体行为,不是单兵突击(单体香突出),也不是香出多门(香气杂乱),这就是各种香气的协调问题。
与此相似,各种成份的多种味道如何进行调合,协调一致,这就是味的协调问题。
再一个问题是香气和口味之间如何协调。
利用大体积进样技术与质谱技术联合分析中国白酒中的微量香味成分

工作 的准 确 性 。
关键词 : 大体积进样技术 ; 质谱 分析技 术 ; 白酒 中微量物质 中图分 类号 : T S 2 6 2 . 3 ; T S 2 0 7 . 3 ; T S 2 0 1 . 2 文献标识码 : B
WANG S h u a n g , XU Z h a n - c h e n g , XU Z i - i i i n g
( S i c h u a n J i a n ’ n a n c h u n G r o u p . C o . L t d . , Mi a n z h u , S i c h u a n 6 1 8 2 0 0 , C h i n a )
第4 1 卷 第 1 期
2 0 1 . N o . 1
I NG L I Q U O R MAK
J a n . , 2 0 1 4
文章编 号: 1 0 0 2 — 8 1 1 0 ( 2 0 1 4 ) 0 l 一 0 0 2 1 — 0 2
c o l u mn , d a ma g e d o r d e t e c t o r . Wh i l e l a r g e v o l u m e i n j e c t i o n ( L V I ) t e c h n o l o g y c a n e f e c t i v e l y a v o i d t h e s e s h o r t c o mi n g s . L a r g e v o l u me
浅谈白酒中微量成分的变化及其利用

浅谈白酒中微量成分的变化及其利用白酒中98%—99%的成分是乙醇和水,它们构成了白酒的主干,其它1%—2%的成分主要由微量的有机酸、酯、杂醇、醛、酮、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以及极其微量的无机化合物(固形物)等组成,它们决定了白酒的香和味,构成了白酒的典型性和风格。
而微量成分(或称风味物质、香味成分)的种类及各微量成分在酒中的含量又与白酒生产所使用的原料、生产工艺及贮存老熟过程密切相关。
新蒸馏出的酒的口感具有辣、冲、涩、香暴、糟糠及新酒臭等,但经过一段时期的老熟陈酿后,酒的燥辣刺激感减小,酒体柔和,香气协调,口味醇厚,余味悠长,这正是因为白酒在贮存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改变了白酒中微量成分的组成和比例,从而提高了白酒的口感质量,保证了酒体的稳定性。
一、白酒中微量成分的分类白酒中微量成分的种类十分复杂和繁多,在我国三大主要香型白酒中,酱香型酒中有963个色谱峰,可定性的有873个;浓香型酒中有674个色谱峰,可定性的有342个;清香型酒中有484个色谱峰,可定性的有178个。
其中,浓香型酒的342种可定性的微量成分中,酯类最多有99种,羰基化合物57种,酸类55种,含氮化合物38种,醇类36种,酚类27种,醚类14种,呋喃类化合物7种,含硫化合物6种,其它3种。
但常规仪器检测出的不过60多种。
因此,白酒从化学的角度上来看,其实质是乙醇、水及几百种微量成分的混合物。
其中,乙醇和水占了98%左右,可称作酒中的常量成分,而微量成分仅占了2%左右。
对这2%左右微量成分的分类,有非常多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根据这些微量成分是溶于水或溶于乙醇,可分成醇溶性微量成分和水溶性微量成分。
微量成分中大多数是醇溶性,而有些成分,如: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乙酯等酯类,异丁醇、异戊醇、正丙醇、正丁醇等醇类,乙醛、乙缩醛、双乙酰等醛酮类及各种酸类,均既溶于乙醇,又易溶或微溶于水。
而己酸乙酯和高级脂肪酸酯(包括硬脂酸乙酯、软脂酸乙酯、棕榈酸乙酯)则不溶于水,只溶于乙醇。
对固态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中微量成分的分析研究

好 。 的醇香俱佳 而回味不 长 , 的 口感 柔和但 略 有 有
带 杂 味 , 的 则 甜 味 不 足 。 通 过 勾 兑 就 可 以 弥 补 有
缺陷, 取长补短 , 使酒质 更加完 美 。对 于液态法 白
破裂后 , 酵母 细 胞 内的蛋 白酶及 碳 水 化合 物 酶 类 等释放 出来 , 分解细 胞本 身 的蛋 白质和 糖类 等 , 导 致 酵母 细胞遭到破坏 , 生原 生质 的溶 解 , 生酵 发 产
母 自溶 现 象 。酵 母 自溶 会 产 生 有 苦 味 的 氨 基 酸 , 如组 氨 酸 、 氨 酸 、 氨 酸 、 亮 氨 酸 、 氨 酸 等 。 蛋 亮 异 鸟
臭和脂 肪 臭 , 之 , 丁 醇 微辣 、 , 戊 醇 则 苦 、 尝 异 涩 异 粗重 。
4 1 严禁使用霉变 、 . 发黄的原料 , 在不是迫不得 已
( 20 原 料 糯 米 大 幅涨 价 ) 情 况 下 , 量 采 如 02年 的 尽
用 当年产糯米 , 以提高酒质 , 确保产 品质量 。 42 控制酵母增殖倍数 、 . 后酵尽量 控制在低温 (5 1
通 常 1 6 10— 8 8— 4 8 — 0— 0— 5 0— 0— 0
范 围 4 0 10 2 0 2 5
加0
10 2
1 5
6 0
5 0
10 5
10— 0
适 宜 2 8 0— 0—
8 8— 0—
当其含 量偏 高时 , 给 黄酒 带来 不愉 快 的后苦 味 。 会
关资料 , 白酒 中微 量成 分 已检 出有 30余种 , 量 4 定 检 出 10余 种 , 其 含 量 只 占 白酒 总 量 的 1 8 但 — 2 ) % 。在 不 同 的 白酒 中 , 于 其 微 量 成 分 的 含 量 、 由 种类 和量 比关 系 不 同 , 而决 定 了不 同 的 白酒 具 从
标准 白酒中 化合物的测定

标准白酒中化合物的测定
白酒是一种传统的酒类饮品,其化合物的测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对于白酒的口感、香气和质量都起着重要作用。
白酒中的化合物包括酒精、酯类、醛类、酚类、酸类、氨基酸、挥发性酚类物质等。
这些化合物的测定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进行。
首先,酒精含量是白酒中最重要的化合物之一。
常见的测定方法包括密度法、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
密度法是通过测定白酒的密度来计算酒精含量,而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则是通过分离和检测样品中的酒精来进行测定。
其次,酯类化合物对于白酒的香气和口感起着重要作用。
酯类化合物的测定可以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这种方法能够对酒样中的酯类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帮助评估白酒的质量。
此外,白酒中的醛类、酚类和酸类化合物也对其口感和香气有着重要影响。
这些化合物的测定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或质谱法等技术。
另外,氨基酸是白酒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其测定可以使用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这种方法可以对氨基酸进行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最后,白酒中的挥发性酚类物质也是影响其香气和口感的重要
因素。
这些化合物的测定可以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通过对
挥发性酚类物质的分离和检测,可以全面了解白酒的香气成分。
综上所述,白酒中化合物的测定涉及到酒精含量、酯类、醛类、酚类、酸类、氨基酸和挥发性酚类物质等多个方面,可以使用密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测定,以全
面评估白酒的品质。
白酒中的微量成分分析

白酒中的微量成分分析一、总酸白酒中有一定的酸类物质,他的少量存在,能与其他香味物质共同组成白酒固有的芳香,并对香味成分起缓冲作用。
因此酒中的酸类含量与白酒风味有极大关系。
酸类是白酒的重要口味物质,酸量过少,酒味寡淡后味短。
酸类又会影响白酒的甜味感觉,过酸的白酒甜味减少,并失去回甜。
酒中的酸类有挥发性和不挥发性之分,前者是构成就的―后味‖的重要物质,后者除对酒的后味有影响还对酒的醇和有影响。
但是,白酒中的含酸量过大时酸味露头酒味粗糙,甚至入口有点酸味,而使酒的风味和品质严重下降。
白酒中的各种酸类是伴随酒精发酵而产生的,当酒醅在不正常条件下发酵,如发酵温度过高,酸类就会增加,酒醅中的在蒸馏时随之进入酒液中,一般酒尾含酸大于酒身,酒身又大于酒头。
白酒含酸过量是白酒质量不佳的特征,所以白酒所含―总酸‖量一般不得超过0.06—0.158/100ml (以醋酸计)。
——中国酒挥发酸即使香气又是呈味物质,非挥发酸缺乏香气。
这些酸与白酒的后味关系很大,各种挥发酸各具不同的香气和味道,分子愈大香欲柔软、后味愈长。
测定的酸低,但香气浓郁。
分子小的酸刺激性强,白酒中曾检出琥珀酸及氨基酸等非挥发酸,但在非挥发酸中,乳酸占在到优势,乳酸比较柔和,但过量呈涩味或使酒出现酸馊味。
琥珀酸、氨基酸呈鲜味,是谷物非蒸馏酒的重要成分,因此量小很难左右的,酒风味在挥发酸中,丁酸呈汗臭,己酸柔和,乙酸刺激性强,甲酸尤重。
除甲酸外,这些酸在就内起到调节味道的作用特别是味长有关。
——白酒生产工艺学酸类物质的香气及风格特征,有机酸甲酸乙酸8118醋酸气味爽口带甜,醋酸刺激臭。
沸点℃100.闻有酸味,进口刺激和涩感,极强的刺激臭。
风味特征丙酸丁酸戊酸己酸庚酸辛酸月桂酸乳酸—527140.闻有酸味进口柔和、微涩醋酸刺激臭。
但较乙酸淡薄。
163.轻的黄油样臭,奶酪腐败及汗臭,似大曲酒气味,能增加窖香。
87脂肪臭,似丁酸样气味。
205较强的脂肪臭,有刺激感同丁酸,但较淡薄,似大曲酒气味,稀时能增加香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酒中的微量成分分析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白酒中的微量成分分析一、总酸白酒中有一定的酸类物质,他的少量存在,能与其他香味物质共同组成白酒固有的芳香,并对香味成分起缓冲作用。
因此酒中的酸类含量与白酒风味有极大关系。
酸类是白酒的重要口味物质,酸量过少,酒味寡淡后味短。
酸类又会影响白酒的甜味感觉,过酸的白酒甜味减少,并失去回甜。
酒中的酸类有挥发性和不挥发性之分,前者是构成就的“后味”的重要物质,后者除对酒的后味有影响还对酒的醇和有影响。
但是,白酒中的含酸量过大时酸味露头酒味粗糙,甚至入口有点酸味,而使酒的风味和品质严重下降。
白酒中的各种酸类是伴随酒精发酵而产生的,当酒醅在不正常条件下发酵,如发酵温度过高,酸类就会增加,酒醅中的在蒸馏时随之进入酒液中,一般酒尾含酸大于酒身,酒身又大于酒头。
白酒含酸过量是白酒质量不佳的特征,所以白酒所含“总酸”量一般不得超过—100ml(以醋酸计)。
——中国酒挥发酸即使香气又是呈味物质,非挥发酸缺乏香气。
这些酸与白酒的后味关系很大,各种挥发酸各具不同的香气和味道,分子愈大香欲柔软、后味愈长。
测定的酸低,但香气浓郁。
分子小的酸刺激性强,白酒中曾检出琥珀酸及氨基酸等非挥发酸,但在非挥发酸中,乳酸占在到优势,乳酸比较柔和,但过量呈涩味或使酒出现酸馊味。
琥珀酸、氨基酸呈鲜味,是谷物非蒸馏酒的重要成分,因此量小很难左右的,酒风味在挥发酸中,丁酸呈汗臭,己酸柔和,乙酸刺激性强,甲酸尤重。
除甲酸外,这些酸在就内起到调节味道的作用特别是味长有关。
——白酒生产工艺学酸类物质的香气及风格特征,酸类物质香气成分的阀值从感官实验结果看出,每种有机酸各有不同的香气,因其刺激阀值和理解度的差异,在香气和味觉上也有不同。
——白酒生产技术酸是白酒中的重要呈味物质,它与其他香味物质共同组成白酒所特有的芳香。
白酒的含酸量大小对酒质有明显的影响,含酸小酒质寡淡后味短,含酸大酒质粗糙、涩,而是当的酸能起到缓冲作用,增加甜味,而过量影响甜味和风格,因此含酸量一般—100ml在白酒中乙酸、乳酸、己酸是构成有机酸的骨架,同样决定酒的香型、风格基础和要素之一。
清香型:总酸中75%是乙酸。
浓香型:己酸为主,比例为20—40%,其次是乳酸20—30%。
酱香型:一半是乳酸,构成50%。
酱香型中乳酸含量高于浓香型与清香型的比例一倍各白酒的酸以清香型为低,浓香型≌酱香型,而构成总酸的主要成分是己酸、乙酸、乳酸、丁酸。
酸共分挥发酸和不挥发酸挥发酸: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庚酸、辛酸。
不挥发酸:乳酸、苹果酸、葡萄糖酸、酒石酸、琥珀酸、柠檬酸等。
白酒香型与酒中酸的关系概念酱香型:(以茅台酒为代表)含量特别高以甲酸、乙酸、丁酸、己酸、乳酸、氨基酸为最多。
浓香型:(以泸州老窖为代表)以丁酸、己酸、氨基酸为主,但含量不及酱香型。
清香型:(以汾酒为代表)主要是乙酸其次是乳酸其他酸含量特别少。
香型与“有机酸”含量关系总酸:浓≌酱>清清香型:乙酸>乳酸>己酸顺式(+)酱香型:乳酸>乙酸己酸反式(-)浓香型:己酸>乳酸>乙酸反式(-)各白酒气象色谱检出有机酸一半为甲酸、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异戊酸、己酸、乳酸、庚酸、辛酸等,各种酒的“总酸”以清香型为低,而构成总酸的主要成分为己酸、乙酸、乳酸、丁酸,清香型的总酸中75%为乙酸。
浓香型普通一己酸含量为高,所占比例亦高为20——40%其次是乳酸,一般在20——30%之间变化,个别样品至少达50%。
酱香型酒中(代表样品中)有一半是乳酸构成,酱香型中的乳酸含量较高于浓香型与清香型的比例则高一倍。
如此看出有趣的是乙酸、乳酸、己酸在各香型酒中有处于一种十分微妙的地位,它与各香型中所表现出来是含量上构成“总酸”的比例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及特征,与酯相对立。
我们也可以将乙酸、乳酸、己酸看成是构成白酒的有机酸类的固件,同样是决定酒香型、风格的基础和主要因素之一。
——贵州酿酒酸类物质的生成及来源总的来说在发酵过程中,尤其是在固态法自然菌种发酵中,必然会产生各种酸类,他们是伴随乙醇而产生的,主要来源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即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而生成)其次乙酸和乙醛也可以氧化醋酸,在微生物和媒介的帮助下,低级的酸也可以逐步合称为较高级的酸,蛋白脂肪也能分解为氨基酸和脂肪酸。
1、由醋酸菌将葡萄糖变成醋酸。
2、由乳酸菌将葡萄糖变成乳酸。
3、由丁酸菌将葡萄糖或含氮物质生成丁酸。
4、由乙醇、乙醛氧化为醋酸。
5、由低级酸合成高级酸(合成发酵)。
6、由脂肪生成脂肪酸。
酸是形成香味的主要物质丁酸带甜,无刺激臭,具有不愉快的气味,浓时非常臭,稀时则发清香,似水果香气。
己酸,有不愉快臭,味刺激辣。
乳酸,有浓厚感,多则发涩,柔和或呈酸味,是一种嗅之愉快感,呈味成分更重要。
酸是形成酯类的前提物质,没有酸一般就不会有酯,酸还可以构成其他香型物质。
二、总酯在白酒中组成香味的重要物质是酯,在白酒中香味物质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是酯重,优质酒含量较高平均在——%而普通白酒在%以下。
酯是酒精发酵过程中的产物,一般地说酯是一种芳香物质,在白酒中能增加香气,一般白酒总酯量应为100ml以上(以乙酸乙酯计)粮食酒应为100mL以上,微量分析表明我国白酒中酯类超过三十重之多,芳香的酒和名酒中一般含酯量均较高平均在100mL以上,白酒中所含各种酯类其香气和对酒质的影响是不同的。
酯类物质的香气及风味特征酯类物质香气成分阀值单位毫克/升所谓阀值(或称香味界限值)是人们对某些香味成分能感觉到的最低限度,也就是说阀值越小,呈味的作用越大,因此就可以推测每种香味成分在整个白酒中起得作用大小,同时对作为品评参考依据。
香味单位(或香味强度)就是说:白酒各种香味成分的香味强弱,不仅和它在酒中的含量有关,而且与它的香味阀值大小有关。
酯过浓时所呈的臭味(杂味)乙酸乙酯过浓时带有溶剂臭乳酸乙酯过浓时呈青苹果臭涩口苦壬二酸半过浓时有油臭乙醛乙酯过浓时有油臭丁酸乙酯过浓时有汗臭脂肪臭己酸乙酯过浓时呈脂肪臭棕榈酸乙酯过浓时无香或有油臭酯类中的大多数具有水果样芳香,是构成白酒香味的主要成分,酯的单体香味成分以脂肪族1——2个碳香气弱持续时间短,3——5个碳具有脂肪臭,含量不宜超过6——12个碳,6——12个碳的香气浓持续时间长,12个以上的酯几乎没有香气,乳酸乙酯香气弱,但对酒的口味有浓厚带甜的感觉。
——白酒生产技术酯类是白酒香气的重要组分,这些酯类虽然其结合酸不同,但几乎都是乙酯,在个别优质酒中曾发现有乙酸异戊酯,发酵期短的普通白酒在酯类中乙酸乙酯含量最多,除酒精及水外位居第二,发酵期长的优质酒都是乳酸乙酯≥乙酸乙酯,这两种酯是传统清香型酒的主体香,但含量要适宜,不能过多,丙酸乙酯在酒内发现不多,丁酸乙酯比丁酸气味好的多,稀薄情况下有水果香,过浓时仍有汗臭,己酸乙酯为泸香型酒主体香气,稀薄情况下有红玉苹果香。
乳酸乙酯有着较柔和的香气,但过多则呈青草味,其他尚有酮酸酯,香气极好,但一般在白酒中含量不多。
——白酒生产工艺在白酒中影响最大几个酯白酒中三大主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乙酸乙酯白酒中起重要作用的酯:丁酸乙酯、乙酸异戊酯、乙酸戊酯、丁酸戊酯、戊酸戊酯、庚酸乙酯、二丁酸乙酯(琥珀酸乙酯)酯在清、浓、酱香型中的地位己酸乙酯占30——40%、丁酸乙酯4%、乳酸乙酯小于己酸乙酯否则影响风格。
浓香型:基本顺序是: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甲酸乙酯、丁酸乙酯从含量来看:己酸乙酯含量最高,其次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甲酸乙酯、乳酸乙酯清香型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但含量适宜不能过多另外汾酒中琥珀酸乙酯也很高,但乳酸乙酯在汾酒中、西凤酒中为主,是主体香气。
乙酸乙酯比其他型中高二倍,乳酸乙酯比其他型高近二倍,其他酯含量极少或根本没有。
顺序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乙酸乙酯、己酸乙酯、琥珀酸乙酯汾酒中的琥珀酸乙酯的含量比茅台泸州特曲约高二倍,是呈味的重要成分之一,与汾酒的典型性有重要关系。
其酯最为复杂,虽酯比浓香型低,但从低沸点甲酸乙酯到中沸点的辛酸乙酯,等各种酯都有是它的重要特点,所以酱香型白酒有低而不淡、香而不艳的风格特点。
酱香型含甲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乳酸乙酯、均较高其次是己酸乙酯、戊酸乙酯、庚酸乙酯、乙酸戊酯各种酯都有。
酱香型中甲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乳酸乙酯是主香,己酸乙酯、戊酸乙酯、庚酸乙酯是助香,其他为陪衬香。
酱香型酯类物质在白酒中的生成及来源酯类是发酵后期生成的是有酸、醇的作用而形成,也有微生物的作用而形成有的酵母(生香酵母)能生成各种酯。
如:醋酸和乙醇发酵后期生成乙酸乙酯,己酸和乙醇生成己酸乙酯,由己酸菌生成了己酸乙酯,己酸菌不但能够将酒精转化为乙酸、丁酸、己酸而且在通常情况下它还可以转化醋酸、己酸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己酸乙酯。
酯类:具有芳香气味的挥发酸化合物是个曲酒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形成各种香的典型性重要物质,各种香型都离不开它,它是固态发酵法中非常重要的生成物,没有它存在酒就会失去了理想的香味。
香型与“酯”的关系在白酒香气香味成分中,脂肪酸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从色谱的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含量较高的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丁酸乙酯等,含量虽少香味较好的有乙酸异戊酯等,此外尚有一些高级脂肪酯,乳酸乙酯在三种香型酒中的地位则十分有趣和微妙。
主要有三大特点:①三者之间相差不是悬殊,区间值不会超过二倍左右。
②清香型酒与酱香型酒的乳酸乙酯的比较接近。
③在浓香型酒中“乳”小于“己”否则会影响风格,在酱香型酒中“乳”必须大于“己”却小于“乙”2——3倍左右。
其关系式A乙%酱、B己%浓、C乳%清酱香型酒特别是其典型代表茅台酒,由于它有着极好其独特的工艺及伴随着微生物作用,还有它极为特殊的个性,就是醛、酮(酸及酯)、酸以及茅香化合物等,在风味和典型性的重要位置,并作三大主酯所能左右,也就是说三大主酯并不是茅台酒的主体香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酱香型与浓香型、清香型酒的显着不同之外。
在各白酒中,丁酸乙酯、乙酸异戊酯等含量较乳酸乙酯、乙酸乙酯、己酸乙酯低,但感官品评时它的具有优雅的香气,对协调口味,也有着微妙的作用。
清香型: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酱香型: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浓香型: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乙酸乙酯(-)总酯的含量: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名优白酒三种子香型与酒中主要微量成分酯的关系概念酱香型:含甲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乳酸乙酯均较高,其次是己酸乙酯。
浓香型:以己酸乙酯含量最高,其次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甲酸乙酯、乳酸乙酯。
清香型:主要是乙酸乙酯,比其它型高三倍,乳酸乙酯比其它香型高近二倍,其次酯含量极少或根本没有有人认为,白酒中含酯量过高,会引起人们在饮用时有不舒适的感觉,甚至头晕,另外酯类是高分子物质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因此酒中含量过高,在白酒加浆时会引起混浊,音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