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中人教版必修2检测: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一、语基落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肄.业(yì)弭.谤(mǐ)
打烊.(yànɡ) 裨.补缺漏(bì)
B.寒碜.(chen) 訾詈
..(zǐlǐ)
丛冢.(zhǒnɡ) 佳肴.(yáo)
C.褴褛.(lǔ) 会晤.(wù)
悚.然(sǒnɡ) 悭.吝(jiān)
D.商榷.(què) 靓.妆(liànɡ)
颓.然(tuí) 旁稽.博采(jī)
思路解析:B项,“詈”应读“lì”;C项,“褛”应读“lǚ”,“悭”应读“qiān”;D项,“靓”应读
“jìng”。

答案:A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各公司还要制作专门的阅报栏,让《人民邮电报》每天按时置身于阅报栏上,以方便每一位员工阅读,千万别把它。

(2)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禁令,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但有些商家对此却。

(3)政府决策者一定要清醒,必须要将个人利益,决策才不会犯错,才能推行下去,群众才会支持你。

A.置若罔闻束之高阁置之度外
B.置若罔闻置之度外束之高阁
C.束之高阁置若罔闻置之度外
D.束之高阁置之度外置若罔闻
思路解析:“束之高阁”,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架子上面,指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

“置之度外”,
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三个词语词义差别较大,根据各句句意,较容易得出答案。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B.17世纪至18世纪,荷兰铸制著名的马剑银币,逐渐流入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至今在中国民间仍有不少收藏。

C.在任何组织内,优柔寡断者和盲目冲动者都是传染病毒者,前者的延误时机和后者的盲目冲动均可使企业在一夕间造成大灾难。

D.如果仅仅把这部话剧理解为简单意义上的反映两个阶级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一次愤懑的碰撞的话,那么就可能低估了作品的审美价值。

思路解析:A项,一面和两面不照应,“要激发这种潜能”应改为“能否激发这种潜能”。

B项,主谓搭配不当,应在“铸制”后加“的”。

C项,句式杂糅,可将最后一句改为“均可使企业在一夕间遭遇大灾难”。

答案:D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生苦短,我们不能任由烦恼淹没快
乐,。

,。

,,。

只要心明净了,就会快乐起来。

①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学会操纵自己的内心
②心是烦恼的根源
③让它向着有阳光、有灯光的一面
④亦是快乐的根源
⑤不能一生都活在与烦恼的牵缠中
⑥我们无法除尽烦恼,了脱生死
A.③①⑥⑤②④
B.⑤②①③④⑥
C.③①④②⑥⑤
D.⑤②④⑥①③
思路解析:此类题目可以运用排除法。

此题可以从首句入手,横线前是“我们不能任由烦恼淹没快乐”,衔接此句,⑤最合适,这样可以排除A、C两项;然后再去比较B、D两项,②④的句式结构一致,衔接较紧,由此可以排除B项。

答案:D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8题。

一曰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
..
之性质
...。

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唯问其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

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

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

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

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
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

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

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

是误人也。

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5本文说“一曰抱定宗旨”,那么蔡元培先生要青年学生抱定什么样的宗旨?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

选段提出论点后,先解释为什么要“抱定宗旨”,然后提出“宗旨”的含义,从文段中“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后可以找到信息。

参考答案:为求学而来,爱惜光阴,孜孜以求,研究高深学问,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6文中加点的“大学之性质”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阐明“大学之性质”?
思路解析:关于大学的性质,蔡元培紧接此句有明确的说明;作者阐明“大学之性质”的目的,可以结合“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理解。

参考答案:作者认为“大学之性质”是“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作者先阐明大学的性质,是为了明确大学的宗旨。

7根据本文的主旨,体会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思路解析:这几句话是从反面提出观点的,解答时我们可从正面概括作者的旨意。

参考答案:恳切告诫青年学生应当努力学习,珍惜大好光阴,为将来的生活和事业奠定基础。

8蔡元培先生在演说里指出了北京大学多年来的弊端,这弊端是什么?根据文章内容,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请你探究一下,造成北京大学多年弊端的原因是什么。

思路解析:作者是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弊端提出观点的。

参考答案:弊端:学生多抱做官发财的目的来读书,多以实惠取巧为主,不研究学问;对于教师,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唯问其官阶之大小。

原因:①受做官发财的思想意识的影响;②学校办学宗旨不明,有急功近利的思想,日趋庸俗化。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二)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第一个梦想成真
朱苏力①
①经历了长远的——时间和空间的,但更主要是心路的——跋涉,终于,你们来到了向往中的北大。

我代表法学院全体师生欢迎你们,欢迎你们来到北大法学院,欢迎你们成为北大法律人!
②北大是值得向往的,但她只是你们人生的第一个梦想成真。

如今,同学和邻居羡慕和赞许的目光已经远去,北京的第一场秋霜会平息你的兴奋和激动;而在这个人人“才华横溢”的校园,也不会给你留下太多自恋的空间。

上课、占座、考试和“灌
水”,教室、图书馆、农园和“一塔湖图”,将挤满你的日程。

什么时候,美丽的未名湖会再一次听见你的足音?
③学习不仅仅是读书和上课。

不要把学习仅仅当作一项任务,或是为了分数,为了满足人人会有的、无可指摘的虚荣心而谋杀了你生活的快乐。

学习,不要追求“刻苦”,而是要“发现你的热爱”;学习应当是从容的,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的常态。

而在北大,这是可能的。

这里有许多智慧的老师,不仅有本校的,而且有外埠的;有许多精彩的讲座,不仅有法学的,还有其他专业的。

当然,不会都好、事事令人满意;但无论如何,它都不会,也不应该,只是让你失望,你可以由此获得自信,促动你去创造。

你还应当发现,周围的每个人都可能拥有你无法一一亲历却是你需要的经验和知识。

一次远足也许会令你获得一位良友,即使不是终生的;一次交谈也许会让你进入一个只能在电视上或书本里接触的世界,即使某一天你必须离开。

大学并不只是校园更大一点,同学更年长一点,老师学历更高一点。

大学与中学的最大区别之一是,后者是标准化的,而前者是高度专业分工的;因此它更像一个小型的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北大这样的综合性大学,你要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④这对于学习法律尤为重要。

不仅因为实践的法律总是需要各种知识,而且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比有很多不同,法律说到底是要恰当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规章制度和解决大大小小的人际冲突。

对于法律的知识和技能,首先是理解,然后要锻炼妥善应对人和事的能力。

好律师、好法官的那个“好”字既不是文字的构建,也不全是个人的修行,它更多是在各种交往和事务处理中,逐渐磨炼出来的那种敏锐、犀利、干练和缜密,当然还包括一定程度的、要做成事不可缺少的融通之处。

⑤这只能从社会交往中学。

但学习本身不是目的,目的还是生活。

你们当中很多人,特别是本科生,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目光中,如今第一次真正远离家门,要同这么多、将来还会更多的无亲无故的人打交道,这真的是非常艰难却是你们必须迈出的一步。

要学会相信别人,也要学会自我保护;学会竞争,也要学会协同;学会严格,也要学会宽容;学会坚持,也要学会妥协;学会倾听,也要学会表达;学会默默恪守,也要学会分享心灵;学会在挫折中守护理想,在超越中留住平凡。

而所有这些,只能靠你们独自摸索的“分寸”,别人很难教授。

独生子女被父母和社会一直“关”在校园内,但实际上,大学并不只是一个灌输知识或创造知识的地方;今天的大学已不得不悄悄承担
了另一个重要的社会功能:它成了青年人进入现代社会生活之前的最后一个集训营。

⑥不要以为这只是对你们个人生活幸福和职业成功的告诫,这其实也是我们这个正在转型发展中的社会的需要。

仅仅是一般的、可文本化的知识或技能不足以组织一个我们愿意接受的现代社会,仅仅是父母或老师的告诫也不足以应对严酷有时甚至是险恶的生活世界。

在书本之外、课堂之外,我们每个人,特别是法律人,需要其他许多东西,其中包括胸怀、视野、想象力、同情心等,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你对于周围人的真诚关切,乃至对于整个中国和整个人类的关切。

⑦最后的半句话并非夸张。

因为,中国社会已经在市场经济和人员流动中日益整合了——你带着些许乡音的普通话就是一个标志;世界也已经在全球的贸易、交往甚至冲突中日益整合了——你床头的英文版《哈利·波特》或你袋中的手机就是一个明证。

⑧你们是幸运的,不只是因为你们来到了北大法学院,更因为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世界。

当然,仅仅幸运是不够的。

即便今天进入北大,也并不意味着前程一定远大——如果你们太多关注了考试、分数、出国、考研、个人情感以及其他数不清的纠葛。

⑨很有可能,你的才华、自信、经验以及其他许多东西都会在这里第一次受到挑战,高中或大学本科独孤求败的经验将在这里终结。

你还会遇到许多同青春相伴的困惑、怀疑、挫折和痛苦,也许包括你的初恋,和更多的暗恋、失恋。

但即使如此,有一点请记住,没有什么可能规定你的未来,最多只能算是“被青春撞了一下腰”。

⑩我相信,在这里,你将度过也许不是你最幸福,肯定不是你最灿烂,但必定是你们最怀念的一段时光!
我祝福你们!
(摘自《演讲与口才》) 注①朱苏力:曾任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

9本文作者认为大学的性质是什么?这和蔡元培先生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以及对作者在文中表露的观点态度的把握能力。

文章的第③~⑤段有相关表述,注意筛选文中的关键词句。

参考答案:大学是高度专业分工的,是一个小型的现代社会,它并不只是一个灌输知识或创造知识的地方;今天的大学已不得不悄悄承担了另一个重要的社会功能:它成了青年人进入现代社会生活之前的最后一个集训营。

蔡元培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

10作者认为大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什么?这和蔡元培先生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思路解析:作者对大学生学习内容的看法,主要集中在文章的第⑥⑦段;蔡元培先生认为大学学习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抱定宗旨”一部分中。

参考答案:作者认为,学习不仅仅是读书和上课;在书本之外、课堂之外,我们每个人,特别是法律人,需要其他许多东西,其中包括胸怀、视野、想象力、同情心等,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你对于周围人的真诚关切,乃至对于整个中国和整个人类的关切。

蔡元培认为大学的主要内容是求学,“为求学而来”。

11文中的“当然还包括一定程度的、要做成事不可缺少的融通之处”,其中“融通”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融通”的含义在第④段文字中有相关表述。

参考答案:恰当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规章制度和解决大大小小的人际冲突;理解并妥善应对人和事的能力。

12“第一个梦想成真”的含义是什么?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题目含义的理解能力。

根据文章内容可知,“第一个梦想”指的是进入北大,“成真”指考入北大后将要度过的时光。

在文章的第②段和结尾处有具体的解说。

参考答案:来到北大,在这里,你将度过也许不是你最幸福,肯定不是你最灿烂,但必定是你最怀念的一段时光!
三、表达交流
13在下面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字。

蔡元培先生曾在大学演讲时说到人生的三个时期,即预备时期,幼年;工作时期,壮年;休息时期,老年。

他接下来说,预备时期,①。

少年受益于社会,欠下债,债是要还的。

工作时期,也是还债时期。

②,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

老年进入休息时期,如果有能力,
③。

即便休息,“半息”就可以了,不要“全息”。

健康状况允许,又有份事业,是个实业家、教育家、著作家,继续工作着,不知老之将至,当然更好。

参考答案:①也是欠债时期②壮年为社会做工作③还是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14右面是联合国发行的“联合我们的力量”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字。

思路解析:要明确图像中的构成要素,然后分析它们被赋予的意义。

要把图像与标题联系起来,“联合”“力量”与图像中的“鸽子”(和平)、组成鸽子的“旗子”(联合)和鸽子口中的橄榄枝都要联系起来考虑。

答案:示例图形由橄榄枝和多面旗帜组成,这些旗帜又巧妙地构成一只飞翔的鸽子。

旗帜代表不同国家,鸽子代表和平,飞鸽衔着橄榄枝,强化了和平寓意,整个图形表示各国应齐心协力、维护和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