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上期广东省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选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一、选择题
1.(2022秋·广东佛山·八年级统考期末)“我中华智巧聪明,岂出西人之下?果有精熟西文者转相传习,一切轮船火器等巧技,当可由渐通晓,于中国自强之道似有裨助。
”下列活动最符合此设想的是()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创办京师大学堂
C.创办《万国公报》D.开办大生纱厂
2.(2022秋·广东韶关·八年级统考期末)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
”这些“杰出人物非凡努力”是指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3.(2022秋·广东中山·八年级统考期末)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附设翻译馆,其前12年共译书156部,其中27部属于同一门类,为“诸类之冠”。
该门类最有可能是()
A.文学艺术B.维新变法C.算学测量D.民主革命
4.(2022秋·广东佛山·八年级统考期末)有学者指出:“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人夫还会继续沉沦。
”“这场革命”和“向西方学习”分别是指()
A.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和清未新政D.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
5.(2022秋·广东湛江·八年级统考期末)1871年曾国藩《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中“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之技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
”可见,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主要目的是
A.游历西洋B.兴办洋务C.学习科技D.富国强兵
6.(2022秋·广东湛江·八年级统考期末)陈旭麓指出:三千年来一大变局,不是在鸦片战争的当初就感觉到了的,而是经过第二次战争才认识的,由此社会产生某些变化给封建的封闭体打开了缺口,向近代化迈出了一小步。
这里的“迈出了一小步”()
A.撼动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先河
C.体现了农民阶级力量巨大D.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7.(2022秋·广东河源·八年级统考期末)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一组图片,适合作为这组图片标题的是
()
A.“自强”“求富”B.“民主”“科学”C.实业救国D.“三民主义”
8.(2022秋·广东汕头·八年级统考期末)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加紧海军现代化建设。
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创建于()A.洋务运动时期B.甲午战争时期
C.鸦片战争时期D.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9.(2022秋·广东东莞·八年级统考期末)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
上述事件说明()
A.洋务派重视与洋人商战B.中国近代海洋意识觉醒
C.清政府积极主动发展对外贸易D.中国轮船制造技术比西方先进
10.(2022秋·广东惠州·八年级统考期末)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自强运动的领导者没有一个完整的建设计划,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性。
”下列企业的创办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福州船政局B.轮船招商局C.开平煤矿D.汉阳铁厂
11.(2022秋·广东茂名·八年级统考期末)中国近代教育随时代发展不断进步。
表中三类学校兴办的目的是
A.培养洋务运动所需要的人才B.传播维新变法的思想
C.推动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D.宣传三民主义的主张
12.(2022秋·广东茂名·八年级统考期末)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我国家亦宜行之。
”据此可知,该官员()
A.主张清政府开放更多通商口岸
B.认为有必要学习西方技术
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治制度
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13.(2022秋·广东揭阳·八年级统考期末)洋务运动的最终结果虽然是失败,但是其对中国近代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下面不属于洋务运动内容的是()
A.创办近代海军B.变革政治制度C.创办近代民用企业D.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14.(2022秋·广东佛山·八年级统考期末)京师同文馆在1888年以前翻译涉及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书籍共22种,印成后免费赠送京内外官员;同一时期许多留学生归国后,直接把西学介绍给国人。
这反映出()
A.近代教育发展促进了西学传播B.留学生都推崇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C.洋务运动不利于传统文化发展D.京师同文馆以传授外国科技为主
15.(2022秋·广东佛山·八年级统考期末)黄仁字指出,自强运动表示着一种意志简单的目的——中国希望借西方之科技以充实军事实力而已。
其所训练的“洋务”人才,预定为中国旧式官僚手下之技术助手,所以传统教育制度不因之而更变,科举取士的程序也原封不动。
由此可知,黄仁宇认为“自强运动”失败的原因是()
A.这场运动具有封建性B.这场运动对资金有依赖性
C.洋务企业的管理腐朽D.洋务企业有资本主义性质
16.(2022秋·广东汕尾·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景在筹办一期板报,“1862年徐寿进入安庆内军械所”“经过潜心研究,1865年他和华蘅芳制造出了中国第一艘蒸汽轮船—黄鹄号”,这两份史料最应该放入的版块是()A.军事工业发展B.民用工业创办C.新式学校兴办D.新式海军筹建
17.(2022秋·广东江门·八年级统考期末)奕䜣在奏折中写道:“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下列企业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B.上海轮船招商局
C.开平煤矿D.上海机器织布局
A.重视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B.全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培养了第一批近代化知识分子D.是洋务派中最杰出的代表
19.(2022秋·广东广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李鸿章曾评价洋务运动时期的某项成果:“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指水路运输费用)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实收回利权之大端。
”该成果指的是()A.兴办安庆内军械所B.开办轮船招商局
C.创建北洋舰队D.设立京师同文馆
20.(2022秋·广东肇庆·八年级统考期末)“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
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A.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B.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C.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1.(2022秋·广东中山·八年级统考期末)1881年,新创办的开平煤矿平均每人每日可采煤4.5吨,对比此前至多每人每日五百公斤,有天壤之别。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采用新型管理方式B.外国人大量入股C.民族资本得到发展D.用新型技术采煤
22.(2022秋·广东惠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兴办19个近代军事工业企业和近40个近代民用工业企业,至1894年,洋务企业总资本达26344万元,占当时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45.22%。
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立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务运动为中国工业近代化奠基B.洋务运动是一次成功的自救运动
C.洋务运动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传播D.洋务派建立的海军有力地保护了海疆
23.(2022秋·广东韶关·八年级统考期末)“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
”这段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
A.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C.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D.没有涉及政治层面改革
24.(2022秋·广东东莞·八年级统考期末)1875年的开平由“阖村烟户只十八家”的乡野,到1895年发展为“现已千计”的工矿专业城市:“地面上,工厂、仓库、洗煤机等很引起旅客的注意”。
同一时期的黄石、萍乡等地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A.自然经济的解体B.洋务运动的推动C.环保观念的淡薄D.列强的经济侵略
25.(2022秋·广东汕尾·八年级统考期末)汪林茂指出,洋务运动“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的这辆列车。
”由此可知,汪林茂认为洋务运动()
A.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B.维护了清政府的统治
C.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D.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二、综合题
26.(2022秋·广东清远·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面是八年(3)班同学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
·工业文明外力冲击下社会矛盾的产物
·农民阶层的救亡图存运动
·以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为特点
·以反清革命为斗争目的
·在上海遭遇华尔的洋枪队
材料二:圆明园被毁,是这个东方名园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当时的一些有识之人,开始把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付诸行动,开始了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这场运动成为……—仲尧明、沈为慧、何成刚《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近代史”上册)
材料三:……统治者面时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不得不“办洋务”,这就为中国向西方学习打开了一个难得的缺口。
——仲尧明、沈为慧、何成刚《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近代史”上册)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描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该历史事件最主要的领导人是谁?
(2)材料二中,毁掉圆明园的是什么军队? 据材料二,指出洋务运动的宗旨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和材料一所描述的历史事件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洋务运动对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什么?
27.(2022秋·广东中山·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120名官费留学生,踏上美国的土地。
耶鲁大学校长波特致清廷的亲笔信中称:“贵因派遣的青年学生……各门学科都有极佳的成绩……他们的道德也无不优美高高尚……是以为贵国增光。
他们虽然年少,却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关系祖国的荣誉,因此谨言慎行。
”
——摘编自刘真《留美教育·第一册》材料二1881年6月8日,清总理街门上奏称留美幼童“外洋之技尚未周知,彼族之浇风早尽习染,已大失该局(驻美留学事务局)之初心……将出洋学生一律调回。
”当年8月,120名留美幼童绝大多数被迫中断学业回国。
——摘编自潘向明《留美幼童撤回原因考略》材料三《纽约时报》1881年7月23日社论称:“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资源而不引进那些……政治上的改革。
否则,他们将什么也得不到。
”
——摘编自钱钢、胡劲草《大清留美幼童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波特校长赞赏中国留学生的理由。
(不得照抄材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派幼童留美的“初心”,并分析清政府将留美幼童中断学业强行召回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利用相关史实分析《纽约时报》评论的合理性。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轮船火器”“于中国自强之道似有裨助”说明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以达强国目的,为此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A项正确;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戊戌变法期间,排除B项;《万国公报》是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报刊,排除C项;开办大生纱厂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关,排除D项。
故选A项。
2.A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是指洋务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以恭亲王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掀起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A项正确;维新变法的时间是1898年,排除B项;辛亥革命的时间是1911年,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的开始的时间是1915年,排除D项。
故选A项。
3.C
【详解】根据题干“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附设翻译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翻译馆创办与洋务运动时期,洋务运动是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的运动,故在其期间创办的翻译馆,主要翻译的书籍应该是科学技术类,C项正确;洋务运动期间主要翻译的书籍应该是科学技术类,不是文学艺术,排除A项;维新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排除B项;民主革命是指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排除D项。
故选C项。
4.B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说明在经历某场革命后清政府才开始向西方学习,这便是清政府的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的洋务运动,这场革命就是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或者农民革命运动,“汉人士大夫”指的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汉族地主官员,B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知识分子主张掀起的思想解放运动,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后清末新政不是清政府第一次向西方学习的事件,且促使清政府改革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排除C项;同理,戊戌变法也不是第一次项西方学习的改革,排除D项。
故选B项。
5.D
【详解】据材料“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之技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
”可知,曾国藩试图通过选派留学生的方式培养新式人才(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书),使西人擅长之技中国皆能谙悉,最终达到其富国强兵
的目的,D正确;游历西洋是学习的途径,而不是目的,A错误;早在19世纪六十年代洋务运动就已经创办军事工业,故B说法不准确;据材料“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书,约计十余年”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先进的军事技术,故C不准确。
6.B
【详解】根据材料“三千年来一大变局,不是在鸦片战争的当初就感觉到了的,而是经过第二次战争才认识的,由此社会产生某些变化给封建的封闭体打开了缺口,向近代化迈出了一小步”结合所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洋务运动是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近代化的开端。
故选B;洋务运动是维护清王朝统治的,A错误;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领导的,C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D错误。
7.A
【详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提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洋务派掀起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自强”,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包括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等。
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1862年洋务派创办了京师同文馆。
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8.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只海军,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政府建立的三支近代海军中实力和规模最大的一支。
A项正确;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排除B项;鸦片战争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当时还未创建海军,排除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9世纪50年代,当时还未创建海军,排除D项。
故选A项。
9.B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均属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惠吉”号下水,“惠吉”号下水,海军衙门设立均体现了中国近代海洋意识觉醒,B项正确;轮船招商局属于民用工业,“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说明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外国资本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但体现不出洋务派重视与洋人商战或清政府积极主动发展对外贸易,排除AC项;洋务派学习的是西方技术,中国轮船制造技术在当时不可能比西方先进,排除D项。
故选B项。
10.A
【详解】依据题干“自强运动的领导者”、“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性”可知,反映的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一场“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由材料中的“国防近代化”可知体现了洋务运动的“自强”,创办军事工业;“再进一步”的举动就是求富,创办民用工业,福州船政局属于自强的表现;A项正确;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和汉阳铁厂都是民用工业,属于求富的表现,排除BCD项。
故选A项。
11.A
【详解】根据材料“1862-1864”“北京、上海、广州”、“1874-1894”、“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旅顺、威海、刘公岛”、“1867-1896”、“福州、上海、天津、广州、武昌、南京、台湾”及所学知识可得,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进行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器物,创办这些学校主要是培养洋务运动所需要的人才,A 项正确;19世纪90年代进行的维新变法,材料不能体现传播维新思想,排除B项;材料中与义和团没有太大关系,排除C项;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三民主义,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选A 项。
12.B
【详解】根据时间“1863年”、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等线索可知。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强兵富国。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发起了一场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
因此他认为有必要学习西方技术,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通商口岸,排除A项;洋务运动没有学习制度,排除C项;他没有认识到局限,排除D项。
故选B项。
13.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变革政治制度,B项正确;创办近代海军属于洋务运动内容,排除A项;创办近代民用企业属于洋务运动内容,排除C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属于洋务运动内容,排除D项。
故选B项。
14.A
【详解】根据材料“京师同文馆在1888年以前翻译涉及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书籍共22种,印成后免费赠送京内外官员;同一时期许多留学生归国后,直接把西学介绍给国人。
”可得出,京师同文馆和留学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代表,他们都在传播西学,可见近代教育发展促进了西学传播,A项正确;留学生都推崇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洋务运动不利于传统文化发展,材料没有提到,排除C项;京师同文馆以传授外国科技为主,与材料不符合,排除D项。
故选A项。
15.A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自强运动表示着一种意志简单的目的——中国希望借西方之科技以充实军事实力而已。
”“所以传统教育制度不因之而更变,科举取士的程序也原封不动。
”说明洋务派只是单纯地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没有触及到封建制度,这场运动具有封建性注定了洋务运动的失败,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资产和企业管理的问题,排除B、C项;“其所训练的“洋务”人才,预定为中国旧式官僚手下之技术助手”说明洋务企业与资本主义企业不同,全是官办企业,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排除D项。
故选A项。
16.A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用企业,A项正确;BCD项均错误,
排除BCD项;故选A项。
17.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A项符合题意;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比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排除BCD项。
故选A 项。
18.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李鸿章从设立军式企业到设立通讯机构再到创设新式学堂,说明李鸿章重视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李鸿章“全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天津水师武备学堂的教习及学生获准和上海广方言馆的学生一起参加顺天乡试”不能说明李鸿章培养了第一批近代化知识分子,排除C项;材料只能说明李鸿章是洋务派中杰出的代表,“最”字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故选A项。
19.B
【详解】根据“李鸿章曾评价洋务运动时期的某项成果”“水脚(指水路运输费用)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实收回利权之大端”,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开办轮船招商局,开启了中国近代水上交通事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故B项正确;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北洋舰队是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海军,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教育,排除ACD项。
故选B项。
20.A
【详解】根据材料“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
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结合所学可知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外国轮船业遭受损失,湖北织布局创办使洋布的进口大幅减少,洋务企业的创办与外国企业抢占市场,因此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A项正确;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洋务运动刺激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排除C项;材料没有开启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排除D项。
故选A项。
21.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开平煤矿属于新式企业,引进了新型技术采煤,提高了采煤产量,D项正确;开平煤矿的管理方式依然是属于封建官僚式管理,排除A项;开平煤矿是洋务企业,不会有外国人大量入股,也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BC项。
故选D项。
22.A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所产生的近代企业、资本、工人均是工业近代化的基础,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