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教学

这样的问题 - 冈 0 进入校园 , 学校 给你 的第一 印象是什 么?
你喜欢校 园哪个地 方?学 校带 给你 最深 刻 的印象 是什 么?等等 。这些 问题 的设 置 不仅 展现 了生 活 即教 材 的 教学理 念 , 同时也让 学生 了解新 校 园的环境 , 使得 学生 拉近 和学校 的距离 , 增进 学生 之间 的交流 , 从而提 升学
四、 模拟现实情境进行教学 教 师在教学 时 , 应该 极力 营造 出轻 松 的学 习氛 围。
悟, 对生活有认知 以及体验 , 他们能够 根据生 活实例 , 联 系到实 际课程学 习, 会运用 课程知识 解读生 活现象 。在
进入课程学 习之前 , 学生积 累 了大量 的生活 经验 。这些 经验影 响着学 生的思 维方 向和思考 方式 , 然 而从 侧面 看
习思 想 品德 课 的兴 趣 。 二、 结 合 学 生 生 活 经 验 开 展 教 学 初 中学 生 思 想 品德 的形 成 , 主 要 是 学 生 对 生 活 有 领
益受法律保护 》 时, 教 师可 以借 助 日常 出现的事件 进 行 讲解 , 然后给学生分析这些事件 出现 的原 因 。帮助学 生 寻找应对措施 , 学生学习思想 品德的兴趣 才能提 高。让 学生从身 边案 例 去理 解教 材 内容 , 他 们 理 解得 更 加 深 刻, 看待 问题 的视野也更广泛 。
创设模拟生活情境进行教学 , 使得 课堂学 习更加接 近生 活, 接 近现实 。学 生在 这样 的情 境 中学 习 , 就如 身 临其 境一般 , 思 考能 力 、 认 知能 力 得 到提 升 。例 如 : 在 讲 述 《 面对诱惑 , 学会说 “ 不” 》 时, 教 师 可 以开展 相应 的 角色 转化活动 , 让学生参与其 中进行表演 。让 学生思考 在面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新《普通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特点相结合。
现代课程教学强调三维目标的实现,尤其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确保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对学生进行符合其身心健康的情感教育呢?就这个问题,我谈谈个人的观点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几点体验。
我在我校是副校长,主管德育,同时,也是一位思想品德教师。
我有一观点:教书育人,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尤其作为思想品德老师。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教育过程,情感教育在知与行的的转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
因此,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十分注重情感因素的作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真正做到将教学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确保三维教学目标的达到。
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与其他课程相比一直处于尴尬的状况:一方面从学生的健康成长、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发展需要出发,思想品德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仅不能取消,而且还要加强,这一点古今中外皆有共识。
另一方面就现状来看,在教学中普遍表现的是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知行脱节。
要不为了分数而学习,要不干脆及格万岁或根本不想学。
以致导致有些思想品德老师出现些“你们不想学,我也懒得教”的状况。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老师,我也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一直坚信“一定要把思想品德上好”的理念,事在人为。
一、语言含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夸美纽斯说:“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起来的。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带有情绪体验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从而激发求知欲。
以饱满的情绪,抑扬顿挫的语气感情充沛的讲好每节课,是我的要求。
反对一成不变的音调,枯味乏燥。
保持时而高昂热烈,时而低沉凝重,或用重炮似的排比,或用雨丝般的描述,娓娓道来,学生的情绪也跟着我的语气跌宕起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浅谈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

浅谈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有效教学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的教学行为,是教师与学生双重价值的体现。
如何实施有效教学,让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更有活力呢?一、创设氛围,营造和谐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全面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所以,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追求真理、崇尚学问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在这种精神氛围之中接受文化的洗礼和熏染。
营造和谐的思想品德课堂,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关系。
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尊严、思维方式和自身发展的方向。
倡导和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教学环境,为每个学生创造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积极鼓励学生在与教师、同伴的平等交流与讨论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性的评价与鼓励,支持学生参与学习、体验学习,学会与老师、同学相互合作,共同探求知识。
其次,用爱心暖人心。
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鼓励每个学生的进步,帮助每个学生改正缺点,支持每个学生的创新行为,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教师要用爱培养爱,用信任交换信任,不断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与思想交流,加强对学生品德、心理和人格成长的引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资源共享,学生“主演”要让农村初中的学生发挥主动性,用自己的脑子去想,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笔者通过课前搜集来的各种资料,合理利用各种资源,设计、编排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主演来完成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将思想品德课堂还给学生。
1.讨论。
学习《感受挫析》时,笔者展示了《三只青蛙的遭遇》:三只青蛙在觅食中,不小心掉进了路边的一只牛奶罐里,罐里还有为数不多的牛奶,但是足以让青蛙们体验到什么是灭顶之灾。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的感悟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的感悟活动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的生命,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最有效方式。
“活动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作为特征,以活动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
对传统以知识为本位,教师为中心的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活动探究,促进学生的求知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发展。
与此同时,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性变革,以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真正活力。
新颁发的《课程标准》指出:活动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基本教学形式。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教学形式也要多样性和灵活性。
面对《课程标准》的规定和新课改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求,本人对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仅供同仁参考。
首先,活动教学设计的问题要适度。
设计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面向大多数学生。
既要考虑到优生,又要考虑到中下学生。
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既不能过于简单,又不能太难。
过于简单,每个学生都会,那就失去了问题的意义,难度太大、学生无从下手,最终也不利于教学。
例如,我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第一框题《严也是一种爱》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你有逆反心理吗?逆反心理在你身上有哪些表现?你认为逆反心理有哪些危害?为什么会产生逆反心理?”这个问题既可以满足中下学生回答问题、表现自己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够考察优生回答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活动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设计好问题。
其次,活动教学的形式要多样化。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活动教学的形式包括竞赛、辩论、调查、模拟表演、访谈、分组讨论、自主学习、个别提问、情境教学等,形式不能太单一,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又要考虑每一堂课的实际情况。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新疆新源六中施洪龙思想品德课是老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品德课的老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
思想品德课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等等,都与老师的才能与素养的提高分不开的。
思想品德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品德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以达到教学目的,教学反思尤为重要。
反思过去有许多的感慨,酸甜苦辣皆俱全,为此浅谈教学反思点滴体会。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
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
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教学中做好教学反思的先决条件。
要提高老师素质,真正落实好教学反思,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坚持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
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思品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作为思品老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
老师也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
但是,面对知识爆炸时代,老师所掌握的知识往往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
老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合上时代的节拍。
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总结和汲取自己的教学经验。
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少走弯路,让学生乐意接受。
曾听学生说过:“老师,我本来对思品课没兴趣,我喜欢你上的课,我才对思品课产生兴趣”。
我经常看书、浏览时事,不管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还是杂志、电视新闻、心理访谈等。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情境教学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情境教学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正面临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挑战,传统的、被动的灌输式教学已退出了时代舞台,必须改变传统的简单化的灌输和传授,构建符合新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
通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六方面的情境创设,在实现课程改革新目标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提高品德修养。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一、创设材料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情境教学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
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
要使思想品德课活起来,创设与教材相融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所以在备课时,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设法找到相应的情境材料,比如注意搜集现实生活材料,到图书馆找报纸杂志、网上、广播和电视中找相关的情境材料,然后对情境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典型的合乎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地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开启了他们的智慧,开拓了他们的思维。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应在问题上下工夫,培养学生“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和毅力,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活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并适时创设问题情境,做到精心设计,巧于提问,尽量让学生多思,使之入境。
如在《自立自强》教学中,首先设疑激趣:你是否有过依赖的时候,当时是怎么想的,有没有想自立自强?从实际入手,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通过对事例的阅读和自身实际的反思,以小组讨论、研究的方式来解决,学生可以有不同见解,只要有道理,表达自己真实的观点,能解决自身问题就可以。
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这个问题的设置加强了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自主探究、认知,同时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所收获。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

动。 创设 问题情境 的形式可 以是一组 漫画 、 录像 , 一段 也
可 以是 一组材料 、 一个小 品 、 一个故事 , 可以是角色扮 也 演、 歌曲欣赏等 , 教师在 运用情景教学 时应从 实 际出发 ,
所谓 小结就是对一节课所讲 的知识 的总结概括 。 如 何 进行总结是一节课 的关键 ,一是小结 的语言要 巧妙 ,
品德课 “ ” 活 起来 , 学生感 兴趣 , 者 在思想 品德 课教 让 笔 学 中做了点滴尝试 。
一
、
关注时事 。 学以致用
青少年对新 近发 生的新 闻时事 ,往 往充满好 奇 、 不
兴趣 的问题 , 激发学 生的求知欲 , 让学生有 目的地 听课 。 如在八 年级讲授 “ 诚信 ” 的内容时 , 我们 可选用著名 童话
“ 玉树地震 ”“ 、上海世博 会” 等导入《 负起 我们 的责任 》 的 学 习 ; 00 两会 ” 由2 1年“ 专题 、 统筹城乡发展 等导入 《 面 全 建设 , 实现小康》 内容 的学习 , 以社会热 点 内容导人课 堂 教学 , 能引导学 生关 注社会 , 注世 界 , 注 自然 , 注 关 关 关
好地 为教学 服务 , 产生好 的效果。在课堂教学 中, 我从 以 下 三方面创设 学生乐学情 境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1巧设 导入环节, . 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 上课 开始 ,导人环节对 吸引学生 注意力至关 重要 , 从一 开始就抓住学 生的注意力 , 课堂教 学就会有好 的效 果 。怎样 才能把 握好 开头呢?作为教师对教材应有准确 把握 , 出能引发学生兴趣 的新颖 导语。具体地说 , 设计 教 师 可 以通 过讲述 与本节课 有关 的故 事 、 言 、 名 俗语 等导
分 析 。比如我把 近段 时间从 电视 、 刊 、 报 网络 上看 到的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生活化教学"

二 创 设 生 活 化 的 教 学 情 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 : “ 生活即教育”, 为 生活 而 教 育 ” 。 思 想 品德课认知于生活 ,行 动于生活 ,适宜开展活动学 习。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思想品德的实践 活动 , 使 学生成为思想品德课 的主体 。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活 动应与学生真实生活相联 系 , 能够在最具体 、 最本质 的生 活中 , 触动 学生本性 的心 弦 , 让善 良之举 、 仁爱 之心成 为学生 日常生活 中再 正常不过 的生 活行为 。 使思 想 品德 教学 过程成 为学 生反 复亲历体 验 的过
法。
一
计 ,使情 绪不再是抽象 的概念 ,而是具体 的生活体 验 ,情绪 对 人 的影 响这 一 教 学 难 点 的 突破 也 水 到 渠 成了 。 在体验情绪 的同时 , 让学生领悟到了影响情 绪 的因素 , 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得到了知识 。这样 , 不 仅 可使原来 十分枯燥 的教学 内容变得生动 ,学 生感 兴 趣, 而且使学生真切体会到知识就在 自己身边 , 知识 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 系。
三、 开展 生活 化 的 实践 活 动
、
寻 找 生 活 化 的 资源
儿童心理学家苏皮亚杰说 : “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 作, 都要依赖于兴趣 ” 。浓厚 的兴趣可 以使人的各种 感 官处 于最活跃状态 , 接受知识信息达 到最佳效果 。 要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最好 的方法是从学生所熟 悉 的 日常生活人手。 教学 时, 教师 可结合教学 内容的 特点 ,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 , 从学生熟悉 的生活情境 , 感兴趣的故事 、 实例 、 新闻等人手。 在导 课 的过 程中去活化知识 ,促进学 生知识 、能力 的提 高。 以科教 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走进中学》 一课 为例 , 我在上课前先组织学生参观新校园 , 然后让学 生做了一份 “ 问卷调查” : ( 1 ) 学校给你 的第一印象怎 样? ( 2 ) 你最喜欢学校 的哪一个地方? ( 3 ) 进 入中学给 你 留下深刻印象 的是什么? 这种导课 的设计 , 不仅让 学生感受到了新学校 、 新 的初 中生活 , 拉 近了学生与 教材的距离 ,更让学生带着浓浓的学 习兴趣和我一 同进入新课 ,为成功 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打下了良好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探究式教学

三 、 师 要 提 高 组 织探 究 课 的 能 力 。 养学 生的 创 新 意识 教 培
在 问题 探 究 的过 程 中 , 生 会 跨 学 科 、 角 度去 质 疑 , 就 学 多 这 对 教 师 综 合 能 力 、 合 素 质提 出 了更 高层 次 的要 求 。 综 因此 。中思想品德课探究式教学
王卫军 ( 卢龙 县卢龙 镇饮 马河 中学 , 河北 卢 龙
摘 要 : 中思 想 品德 课 是 一 门 基 础 学 科 . 陶 冶 学 生 的 情 初 对 操, 发展 学 生的 思 维 。 养 学 生 的 个性 起 着 极 大 的作 用。 学 中 培 教 要 注重 运 用 以 学 生的 主 动 参 与 为前 提 的探 究式 教 学 。 关 键 词 : 究 式教 学 : 探 情境
法 引导 . 励学 生 大 胆 尝试 . 于说 出 自己的 想 法 和建 议 。 整 鼓 勇 在 个 教 学 过 程 当 中 . 师 要 不 断 激 发 学 生 的热 情 , 其 积 极 主 动 教 使 地 参 与 . 发学 生 的潜 能 . 活 学 生 自主探 究 的 能力 。 激 激
总 之 . 教 学过 程 中 . 在 只要 我 们 坚 持 “ 以人 为 本 ” 关 注 学 生 , 的 身 心 健 康 . 重 学 生 的 个 性 . 心 设 计 与 组 织 好 探 究 活 动 课 尊 精
习 的 深入 . 认识 水 平 的提 高 . 问题 基 本 可 以逐 步 解 决 ; 可 与 个 也
别 同 学交 换 意 见 . 进 其 主 动 、 极 思 考 问 题 , 求 知识 。这 样 促 积 探 做 使 学 生感 到 教 师 对他 们 理 解 , 且 通 情 达理 。 它 可产 生 一 种 并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知、情、意、行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知、情、意、行怀柔一中王丽霞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这四个基本要素各有自己的特点与作用,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学生良好的品德的形成。
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它的特点和初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充分发挥这四个基本要素的作用和整体的功能,在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与策略,以形成学生良好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行为和习惯。
一、道德认知知,即道德认知,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这是人们形成和发展自身品德的认识基础。
学生品德的形成离不开认识,一定的品德总是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为必要条件。
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总是制约着他的品德高低,所以要有计划的传授给学生以基本的道德知识、理论和各种道德规范,逐步提高他们辨别是非、善恶、美丑、公私、荣辱的能力,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学生的认识越全面、越深刻,其道德观念就越明确、越坚定,就会提高其行为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
这对调节他们的行为,加深情感的体验,增强意志和信念都有极大的作用。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把道德的理性认识作为德育的最初阶段,很重视道德认识的作用,他认为一个人首先要有丰富的道德认识,才能分辨善、恶、荣、辱,决定取舍而不迷惑,才能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为自己内心的需要。
因此,他把道德认识教育看作是德育过程的开端。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有这样或那样不合乎道德标准的行为,往往不是他们故意那样做,而是由于他们对道德要求、道德要领或者道德规范缺乏正确的理解所造成的。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跟学生反复讲清楚道德知识、道德规范,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让他们懂得有关的原则和规范,从而增强其履行道德的自觉性。
如在教八年级第一册第18课《讲究礼仪》这一内容时,我先将“礼仪的概念”、“讲究礼仪的意义”、“讲究礼仪的历史名人及事例”和“我们应该怎样在生活中做到讲究礼仪”等知识向学生讲授,再让学生主动从书中得到清楚的认识,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浅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T I 皿
塑 ! E 埘: 『 C 棚 O N
Fe
浅 谈 在 初 中思 想 品 德 课 教 学 中如 何 渗 透 德 育 教 育
张 亚 玲
摘 要: 思想政 治课是 一门德 育与智育相 统一的课程 , 是 对学生进 行思想道德教 育的主渠道 、 主阵地 , 是 培养初 中生 艮好思想品德行 为规 范的重要 途径之一。积极 寻求新 的教 学模 式, 理 论与现实 紧密结合 , 探 索新 形势、 新 时代、 新环境下更加有效的德 育教 育, 是每 一
一
发学生建设祖 国的责任感 、 使命感 。这样 , 伴 随着知识 的传授 , 使 教学发挥育人 的整体效益 。 2 4 拓宽教学渠道 , 积极开展 多种形式 的德育教育活动 除了有 限的课堂 时间, 教 师还 可以尝试将德育教育融人课外 活动 , 如开展 “ 热爱祖 国、 热爱家 乡” 朗诵 比赛、 演讲比赛 , 办手 抄 报、 书画展 、 学科知识竞 赛; 针对学生浪 费严 重、 “ 网瘾” 等一些 问 题开展辩 论会 ; 根据 教学内容或学生存在 问题 , 有针对性地开展 专题讲座 、 参观访 问、 社会调查等等 。这些 多种 多样活动 , 在丰富 学生课余生活 , 扩展学生知识视野 , 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的同时, 锻 炼学 生观察社会和分析 实际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热爱祖 国、 热 爱家 乡、 热爱社会 主义的感情 , 增强学生 的责任 意识和 义务感 。 2 . 5 坚持落实学 以致用 , 课后督 导, 强化学生道德意 志的形成 思想 品德课教学 中, 单 靠行为方式 的指导是远远不够 的, 更 重要要让学生把学 到的知识转化为具体行动 , 因此思品教师必须 对所任教班级 的学生 的性格特征和生活环境做深入 的了解 , 做 到 心 中有数 。通过观察 、 谈话等 , 收集所教学生 的 日 常行为资料 , 与 家长 、 班 主任及其他任课老 师等相关 人员及 时沟通, 形成合力 , 针 对学 生的意志特点 , 持续实施行为督 导。另一方面 , 还要结合 课 程进度组织专题教育活动 , 对某些行 为实施专门指导。 目 前 我国 未成年人道德 意志力相对较为脆弱 , 难 以抵御社 会上各种不正之 风和 消极 腐朽现象 的侵 袭, 因此 , 迫切需要砥砺 未成年人 的道 德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浅谈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浅谈【摘要】思想品德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学科,更是初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因此,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改变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活动,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的认知转变和德智发展。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教学目标创新思维思想品德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学科,更是初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比其它学科,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与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有一定差距;加之社会上的某些重金钱、实惠的诱惑,重经济轻思想品德倾向的影响,导致学生轻视思想品德课。
而在现在的新课标实施中,对思想品德学科进行了全方位改革,将这门学科完全与学生的生活紧紧扣在了一起,很多课文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很多课文正是学生好奇的知识,课本中又安排了很多的实践活动,每课都有学生参与的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学习的地位,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针对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怎样进行课堂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浅见:1.转变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要树立服务观念,善于挖掘每个学生的个性及闪光点。
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关注学生群体的教育价值。
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对个人进行工作最实际的方式是将个人保留在集体中”。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日益多元,而课堂也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所以教师应该努力适应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主动权,积极尝试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探究学习。
把学习过程中的发展、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把没有差异、千篇一律、抹杀个性的灌输教育彻底抛弃。
如:教学《知识让人生更亮丽》中的“学习——成才的阶梯”这一内容时,课本给出了三点学习的重要性:一是学习可以提高品德修养;二是学习可以增长才干;三是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浅谈初中政治课中的思想道德教育

浅谈初中政治课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这就决定了必须把学生的德育工作贯穿于思想政治教学的全过程。
一、政治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加强思想政治的导向性。
初中德育工作,首先要引导学生端正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思想观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就是要引导学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要把学生的思想、言行、判断是非和衡量得失的标准,以及理想和抱负,导向基本路线指引的轨道上来。
这是思想政治课应该发挥的最为基本、最为首要的功能。
2.掌握学生道德品质的可塑性。
提高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初中时期是青少年培养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是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时期,是道德信念和理想逐步形成时期,是开始以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指导行为时期。
学生开始具有初步的道德评价能力,能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来分析身边的人和事。
但初中时期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既有渐趋成熟的条件,又有着可塑性。
要在日常教学中一步一个脚印地潜移默化,要帮助学生区分哪些是该做与不该做的,区分真善美,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逐步形成正确的、高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3.行为习惯的养成性。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而指导与帮助学生学以致用,言行一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在发挥思想政治导向功能,道德品质的塑造功能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实际行为表现,引导他们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政治课教学中应落实的举措1.必须承认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广泛性 ,分层次,讲实效,注意可行性。
对学生的教育应是多功能的,除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外,还负有实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及文明习惯的培养。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情感教育1. 引言1.1 概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制定的重要指导文件,旨在规范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该标准包括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目标、基本要求和评价标准等方面的规定,对于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提出了具体要求。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了情感教育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重要性,要求学校在实施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素质。
这一点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尤为重要,因为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挑战,情感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可以更好地开展情感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使其具备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情感教育的重视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情感教育是中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希望各级教育机构和教师都能重视起来,切实落实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对情感教育的要求。
1.2 重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情感教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所重视。
情感是人的灵魂,是个体在情感活动中达到一定程度的内心体验和表现,对人的行为和心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情感教育是通过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引导,促进其情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素质。
在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育迅速,情感需求增强,情感问题也逐渐凸显。
重视情感教育在初中阶段尤为重要。
情感教育有利于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情感问题,比如焦虑、抑郁、逆反等。
通过情感教育的引导和解决,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心理韧性,提高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从而保持心理健康。
情感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能力。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和互动,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一
,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那 么在教育教学 中应做到 :
性
强学 习的问题 。许多知识 , 我们在过去是未教过的 , 在大学时 总之 , 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素质既提出了严 峻的挑 战 , 也提
1 、 重视发扬学生的主体作用 , 激 发 学 生 学 习的 主 动 、 积 极 也 未 好 好 学 过 的 。
、
我们现在大力提倡教 育现代化 , 有多方 面内涵 , 其 中既包 联系学生社会 、 生活实 际 , 改进教学 活动 , 使教 学过程充满情 括教学设备 , 管理设备等物质条件 的现代化 , 也包 括教学思想 趣和活力 。 和管理方法的现代化 。 长期来 , 在许 多方 面由于思想 品德课远 3 、 运 用 现 代 教 学 手段 , 增 加 教 学 的直 观 、 形象、 主 动性 离学生实际 , 使学生普遍失去 了学 习兴趣 。 这些现象 的出现就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将现代 科学技术 、现代通讯工具 和 根本原因来说 , 都是 因为我们 的教学指导思想偏颇所 致。 所 以 现代声 、 光、 电的综合媒体作为实现教学 目标 , 完成教学任务 , 在教学 中教师就应做 到 : 传递 教学信息 的教学工具的总称 。教 学中运用 富有直观性 的
二、 切合实际 、 改 进教学方法 改进教学方 法也是加 强和改进思想 品德课教 学的重点之 程 的教师都有提高业务 素质 的问题 。 因为社会在进步 , 知识在 再好 的教材 , 如果 没有科学 的、 能启发学生积极性 的方法 , 更新 , 你不学 习 , 就难 以完成教学任务 , 这些对于思想 品德教 也收不到好的效果。教学 方法 改革 的核 心问题是 进一步贯彻 师来说也毫无例外。但 思想 品德教师还有个在新 的领域 内加
2024年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激趣教学法

2024年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激趣教学法1. 激趣教学法的定义激趣教学法,顾名思义,是一种旨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激趣教学法强调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生动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从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这种方法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
2. 激趣教学法的意义激趣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其次,激趣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思想品德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通过激趣教学法,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激趣教学法的实施方式激趣教学法的实施方式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情境模拟:通过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从而加深对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特定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讨论中交流思想、碰撞观点,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音频、图像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4. 激趣教学法的教学案例以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诚信”教育为例,教师可以采用激趣教学法进行教学。
首先,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模拟的购物场景,让学生扮演卖家和买家的角色,通过实际的购物过程让学生体验诚信的重要性。
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购物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讨论诚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诚信的正面和反面案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诚信的内涵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
摘要: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涉及初中生身心发展和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课程。
如何让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精彩纷呈,改变以往沉闷乏味的课堂氛围,将思想政治课真正变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平台,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即要求学生不仅要牢固掌握知识,而且还要达到使知识、能力、觉悟全面提高,作为教师就必须做到端正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
本文仅就如何提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素质教育改革教学质量
初中思想政治课作为加强和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对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但是,长期以来的实际教学却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令人担忧的问题。
长期以来,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实际意义不大、空洞、不实用、更不实惠,甚至产生思想政治课:“讲过去的过时,讲现在的不真实,谈将来的不现实。
”的错误看法。
因此,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有相当一部分理科学生不愿意上政治课,教师在上面讲,学生下边躺的抵触情绪是一大特色,造就教师上课也马马虎虎,不负责任,从而使思想政治课教学陷入低谷。
那么,怎
样改变这种现状,形成良性循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建立知识、材料间的互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学生有了想象才能将整个知识结构串联起来,而创造性的想象力对于政治学科的学习更重要。
我们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就应该从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社会、分析现实的能力人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现实生活中学生所关心、熟悉的一些事例,如新闻片断、时事材料、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等,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分析材料、事例,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和材料间的联系,从而触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科学的合乎逻辑的想象能力。
针对学生的特点,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既不能太浅显,过于浅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不能过难,太难学生就不敢想象:设计出来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跳一跳的努力,就能找到答案:问题应面向大多数的学生,兼顾两头,让全体学生都能去思考,去分析,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以感情来辅助教学,和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使学生爱政治课
(1)情感投资,以真情感动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
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教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
”教师应该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共同做游戏,谈人生。
时时在生活中关心他们,久而久之,他们便会接受老师,有事情也愿意和老师商量,甚至他们之间的小秘密也愿意和老师说,老师的话他们自然也都开始信服,自然也就愿意上老师的课,使课堂上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实话实说,真情诱学,升华教学。
比如在讲授初一下册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时,教师问同学们什么是自尊?自尊的表现在哪些方面?然后同学们积极地回答问题。
有的回答:别人对我不礼貌,我反击回去,这就体现了我的自尊:有的回答:我的成绩不好,但我体育好,我为班级争光,这也体现了我的自尊。
整理学生的答案后,老师应进一步延伸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在外交方面的种种表现,那些都是自尊的表现例。
那么,反之丧权辱国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签订,则是可耻的表现。
这样,教师便把这节课升华到了另一个高度,同时也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3)以浓厚的爱生之情来引导学生的言行。
思想政治课的任务不仅是教给学生马列主义基本知识,增强其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教师应竭力以情感化,导之以行。
3、课堂教学要贯彻“实、活、精、准”的原则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政治课应该努力贯彻“实、活、精、准”的原则。
“实”,就是一切从本校、本班、本学科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区别地开展教学工作,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反对一个模式、一刀切。
“浯”,即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灵活,1就是要尽量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点拨法、讨论式、图表法、比较法、归纳法等。
“精”,即要求教师要做到精讲、精练、精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课文内容的重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详略得当,做到化难为易,使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注意强调学生主体地位,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准”,即以大纲和教材为准,讲课时,教师应准确地把握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以及重点、难点,尽量避免违反科学性的错误。
4、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中达到政治教学的目的
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指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认识新问题,并学会从多角度、全方位去观察分析同一问题。
因此,教师在政治教学中时时注意学生的思维方式不断地改进学生的思考方向,从身边的具体事情做起、想起,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达到新时期政治教学的
目的。
5、面向全体,抓两头,促中间,积极转化和辅导差生
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思想,努力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要面向全体,对学生全面负责,着眼于大多数和大面积的提高,决不让一个学生落伍。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不使任何一个学生落伍,对于学习好的,教师应给予更高的要求,对于差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心,更多的耐心和热心,爱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分析落后的原因所在,指导他们查漏补缺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差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用爱心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在注重素质教育的同时,应狠抓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方面努力抓好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重视辅导和转化落后学生,只有这样,政治课教学才会取得明显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