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合集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方案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方案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自我管理能力,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明智的决策,并能够正确应对各种挑战和困境。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1. 课程理论基础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明确课程目标,并强调道德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方面的作用。

2. 基本道德准则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道德准则,包括诚实守信、友善待人、勤奋上进等,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思辨能力。

3. 道德决策的培养:教授学生在面对道德困境时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道德情感的培养:通过文学作品、影视剧等资源,引导学生在欣赏美丽事物的同时,培养对美的情感和对恶的抵制能力。

5. 自我管理与人际关系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管理观念,培养自律和自律的能力,并教授学生合理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情景导入法: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情景化的方式,引入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从实际情况出发,探索道德规范和决策原则。

3. 讨论式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通过互动交流,在对话中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4.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面对道德困境,锻炼他们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精心设计的情景案例或引人入胜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预备学生进入正式学习状态。

2. 知识讲授:以综合多种资源的形式,向学生介绍课程内容和基本道德准则。

3. 讨论与交流:以小组或全班形式,让学生根据案例分析、问题引导等方式参与讨论,探索道德决策的原则。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真实的道德困境,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的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的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的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培养感恩情感,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表达感恩之情,提高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感恩的含义和重要性,知道如何在生活中体现感恩。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感恩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活中的体现。

【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感恩,并将感恩之情付诸实践。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感恩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感恩的思考,引出本课主题。

环节二:讲授新课(15分钟)1. 教师讲解感恩的含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

2. 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感恩之事,感受感恩的力量。

3.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感恩之情,提高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环节三:案例分析(10分钟)教师展示一组关于感恩的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人物是如何体现感恩的,以及他们的行为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环节四:小组活动(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感恩的场景,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表达感恩之情。

环节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懂得感恩。

3. 教师提出要求,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感恩,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四、课后作业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感恩的感悟文章,字数不限,要求真诚、发自内心。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学生互评等方式,评价学生在学会感恩方面的表现,鼓励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提高。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反馈,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思想品德课说课的基本步骤及模板

思想品德课说课的基本步骤及模板

思想品德课说课的基本步骤及模板(2011-02-27 16:03:46)转载▼标签:杂谈思想品德课说课的基本步骤及模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从地位上、结构上、内容上、教育意义上等方面论述本节教材在本课、本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认识问题的层次、程度、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制定出三维学习目标。

3、教学重点、难点:从教学内容、课标要求、学生实际、理论层次、对学生的作用等方面找出确立重点难点的依据并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依据《纲要》、课标的四性、新理念、新教法等理论具体说明将在课堂设计中运用那些方法。

这里可以从大的方面,从宏观上来说一下,具体详细可以放在下一个教学程序里说明。

如:1、参与式2、讨论式3、互动式4、体验式5、研究性学习6、谈话、对话、辩论、调查、情景模拟、亲历体验、小活动等三、说学法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说出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方法。

达到体验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活动中归纳知识;参与中培养能力;合作中学会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主体部分:说出教学的基本环节、知识点的处理、运用的方法、教学手段、开展的活动、运用的教具、设计的练习、学法的指导等。

并说出你这样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五、说板书一般正规的说课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是要在说教学程序的过程中写出板书提纲的。

如果时间很紧张,你可以提前写在一张大纸上,张贴在黑板上也可以。

能够配合讲解适时出示,达到调控学生、吸引注意、使师生思路合拍共振的目的说出这样设计的理由。

如:能体现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点、直观形象、利于巩固新知识、有审美价值等。

六、说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要正确认识上课与说课的区别。

上课是教师在特定的环境中,依据自己所编制的教案,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上课有具体的教学主体对象,有具体的师生配合过程,有一定的教学程序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说课则不同,是由说课教师给特殊听众(领导,专家或同行)唱"独角戏",它侧重于理论阐述,属于教研活动的范畴.2、要正确处理好备课与说课的关系。

初中生思想品德公开课教案

初中生思想品德公开课教案

初中生思想品德公开课教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创新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了解社会道德规范,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人生观、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难点: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它?2. 教学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包括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针对每个层面的价值观,教师举例说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具体践行措施。

3.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案例,如教育、医疗、环保等,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并从中汲取经验。

4. 实践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实践活动,如情景剧表演、主题演讲、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道德品质。

5.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决心。

四、教学评价1. 情感态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和践行意愿。

2. 能力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实践环节中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3. 知识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的掌握程度。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中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和公民素质,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我们可以采用四步法来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

第一步:制定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并确保目标与课程标准相符。

例如,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可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基本的法律观念和公民素质,明确法律的权威性和约束力;2.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信念;3.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权益;4.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目标。

第二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进行详细考虑,并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我们可以采用如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1. 通过课堂讲述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强制力和公正性,并让他们能够正确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2. 通过阅读小说、故事等文本,让学生认识不同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应对道德冲突和压力等问题;3. 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学会如何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4. 通过个人职业规划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在成长中寻找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步:实施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计划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意课堂氛围的营造,使学生能够轻松愉悦地参与到课堂讨论和活动中来;2. 重视案例教学,全面展示法律和道德问题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点;3. 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教师引导和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得到更多的启示和灵感;4. 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究,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学习时间和教学机会。

思想品德教学流程

思想品德教学流程

滦南县初中高效课堂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流程按照《滦南县高效课堂教学规程》要求,结合思想品德学科特点,制定本学科课堂教学流程。

一、自主学习环节(15分钟)本环节是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比如:自学内容、自学方法、组内交流、组间互助等),认真阅读教材,结合“学教案”,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初步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并对疑问进行记录。

基本要求:首先学生结合学教案的自主学习题目独自学习本课知识(独学);然后个体自学过程中遇到困难向对子寻求帮助(对学);最后小组长组织组内成员讨论同时小组长搜集本组存在的困惑,小组集体讨论解决。

(群学);最后指定某一个小组展示自学成果。

注意问题:①学生当堂自主预习学习内容,实现对基础知识和学习内容的初步感知,目的让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形成自学的能力。

②自学题目以自学提纲为主,多以简答题的形式呈现,完成自主学习的题目不是目的,其设计意图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自学。

到一定阶段,学生自学能力形成,教师可省略此环节,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学提纲,完成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感知。

③切忌自主学习环节仅仅是完成自学题目。

自学题目的关键在于能否具有“导学”性,它要承载着学习的规律和知识的规律,而不能是习题集;④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5分钟,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再介入进行点拨、讲解。

⑤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个体的自学情况,更主要的是深入到各小组内部,准确掌握各小组存在的问题,确定出有价值的学疑内容等待组间研讨或教师讲解。

⑥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开设自学课。

自学课单独编写学教案,建议一节自学2课时,自学题目以提纲为主,同时可辅以简单的素材,以便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

自学后,展示反馈课直接进入合作探究环节。

二、合作探究环节(20分钟)这个环节是新课堂的中心环节,教师应根据学习目标,针对本堂课重难点、疑惑点设置探究问题,原则上全体学生探究所有题目。

首先小组各成员独立完成合作探究题目,而后小组长组织讨论,互相启发,最终达成统一答案,并予以记录。

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学流程

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学流程

思想品德课“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改革教学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重教轻学的弊端,以新课标为准则,借鉴创新思维理论,融合课堂教学实际,提出了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

该模式的实施对在思品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根据学校安排,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全体教师经过仔细研究推敲,制订出思想品德学科“导学式”教学流程如下:自学导引---合作交流---归纳点评---巩固拓展---效果评估第一环节:自学导引根据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以教材为依据,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编写导学提要,课前发给或课堂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目标和掌握的主要知识点。

然后教师指导自学方法,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解决导学问题。

在实施这一环节操作策略上应注意:1、导学问题可以在黑板书写,学习目标、范围可以在导入环节口述。

2、学生自学时要规定时间、范围,大字部分精读,辅助文快读,找出问题答案的主要观点,用铅笔标记。

3、内容少的章节一次自学完成,篇幅较长的章节可以分成2-3次自学完成,但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

4、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掌握学生自读情况,置身于学生中巡回检查、个别辅导,通过学生的自学情况和个别询问,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备讲解时有的放矢。

第二环节:合作交流在自学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学成果,探讨不懂的问题,并收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班级交流。

每组选定代表向全班发布自学交流成果。

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质疑,提出修改意见或不同见解进行交流,形成学习成果。

在实施这一环节操作策略上应注意:1、保证所有学生参与交流过程,时间不宜过长,3—5分钟为宜。

2、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自学成果,相互解答存在的疑点,在“兵教兵”的过程中相互提高、营造和谐的展示氛围。

初中思想政治课五步教学法

初中思想政治课五步教学法

初中思想政治课五步教学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六项具体目标之一。

因此,如何构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模式,增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理应成为咱们一线教师的研究课题。

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思想政治课五步教学法,即:教师导学——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合作学习——师生互动——课堂训练与评判。

下面我就结合这一课例来分析“政治课五步教学法”在实施进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步:教师导学教师第一要把握学生对本节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教师要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要达到的目标;教师要明确告知学生采取什么方式来达到学习目标。

这一时期,教师的角色应是向导,是学生的带路人。

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学习进程中可能碰到的困难,教师要做科学的预测;教师要明确提示学生在学习进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我在教学“四项大体原那么是立国之本”时,通过测评发觉学生对“什么是四项大体原那么?”很清楚,学生难于明白得的是“什么缘故要坚持四项大体原那么”,于是,我在设计导学达题目时,就牢牢围绕四项大体原那么的重要性,设计了六个小问题,并明确告知学生:若是弄懂了这六个小问题,这节课的难点也就冲破了。

第二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点,新课程改革要求咱们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踊跃鼓舞学生独立学习,并制造各类机遇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育独立学习的能力。

“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无疑是培育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咱们应当注意,这一时期的“学生自学”绝不是放任自流,要专门强调“教师指导”。

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教师指导多少,如何指导,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结合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

起初,教师的指导可能会多一些,细一些,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增加和提高,教师的作用要减弱,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

例如,我在教学“四项大体原那么是立国之本”时,把指导学生的重点放在了“什么缘故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什么缘故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上。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方案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使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并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2.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

3.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激发学生对优秀品德的追求,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本教学方案设计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实践2.道德理论的学习与探讨3.优秀品德典型的讲解与鼓励4.道德评价与行为规范的引导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案例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2.讲解与演示法:通过讲解和演示优秀品德典型的事例,引发学生对优秀品德的认识和追求。

3.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在模拟的情境中体验提升自己道德修养所需的行为。

4.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合作精神,共同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

5.课堂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促进思想交流和沟通。

四、教学过程设计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讲解和讨论,使学生理解其内涵和重要性。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道德案例分析,并进行小组展示和讨论,帮助学生锻炼道德判断和思考能力。

3.教师介绍优秀品德典型的事例,并鼓励学生以其为榜样,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各种情境,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

5.教师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道德评价和行为规范进行思考和交流。

6.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优秀品德典型为题材撰写一篇作文,展示自己对优秀品德的理解和追求。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参与程度、道德行为等方面。

2.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指出他们对优秀品德的理解和表达是否准确。

初三思品教师教学流程

初三思品教师教学流程

备课组长(签字):宋长慧学科领导(签字):乌丹四中初三思品(上)教学流程课题: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课型:预习展示课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胡忠情景刺激:同学们好,很高兴有和你们见面了!刚刚度过一个漫长的暑假,不知你有什么收获。

交流题:假期生活里我所作的一个重大决定。

同学交流,教师注意引导思考:1、为什么说这个决定是重大的决定?2、做了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3、你可能要为这一决定负哪些责任?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恭喜你们,你们逐渐地长大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少了几分冲动,多了几分理智,我们要为我们所作的事情负责人了。

能够负责任是一个人不断成长的标志。

1、指导责任的含义,来源。

2、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

3、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含义,了解不负责任的表现。

预习指南一、通读全文(同学们共同走进文本,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向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迈进)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重点。

第二步:新知初探,知识构建。

第三步:组内交流,三读文本。

二、新知初探通过自主学习,学到了如下知识:1、什么是责任?2、责任的来源有哪些?3、角色与责任有什么关系?4、负责任的表现及意义是什么?预习检测一、我来选择2、学校安排黄老师给请病假的小余同学补数学课。

这个责任来自()①养育关系②对他人的承诺③分配的任务④上级的命令⑤公民身份⑥法律规定⑦职业要求A、②③④⑥B、③④⑦C、③④⑤⑥D、④⑥⑦3、责任产生于()A、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B、日常生活中的高雅情趣C、友好交往的取长补短D、现代社会的开明开放预习交流展示1、组内交流,达成共识2、班级交流讨论(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汇报发言)教师评评价语言参考:1、这个小组的同学回答的准确完整,思路清晰,自然大方,希望其他小组也有同样的表现。

2、这位同学补充得比较到位,思路准确而清晰。

3、这个小组合作的效果非常令人满意,你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这个问题回答的虽然不够完整,但是你却是一名很动脑筋的孩子,继续努力。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良好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本文将设计一个思想品德教学方案,并详细介绍如何实施。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为人处世能力、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教学,学生应能:1. 了解和尊重自己、他人和社会的多样性;2. 掌握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3. 养成积极向上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4.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基于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我们将设计以下内容:1. 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兴趣和潜能,培养自信和自律能力;2.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包括倾听技巧、表达能力和冲突解决能力;3. 道德与伦理观念:教授基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认知;4. 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积极参与,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第三部分:教学策略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策略:1. 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发展特点,分层次设置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3. 情境教学:将思想品德教学与真实生活情境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应用所学知识;4.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和项目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5. 评价反馈:及时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发现和改进自己的不足。

第四部分:教学实施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合作。

以下是具体实施步骤:1. 教师培训:学校应组织思想品德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2. 课程设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材,确保思想品德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3. 教学实施:教师按照设计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4. 学校支持:学校领导应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包括教学设备、学生活动组织和教学环境等;5. 家校合作:学校与家长要建立紧密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基本流程1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基本流程1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基本流程一、课堂操作基本流程二、基本流程解读(一)情境设置,启动思维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

通过设置情景,建立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和新知识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中的固着点;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为下一步的自主学习提供内驱力。

本环节的操作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创设的情境可以是多样的。

可以是文字、图表、图片等文本材料,或音频、视频材料,也可以是小品、学生的探究活动等。

2、情境设置要坚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以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共鸣。

3、情境所反映的内容要注意典型性和针对性,要体现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以问题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设置应有利于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达成。

4、对情境材料的处理要灵活。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可以把情境材料作为单纯的新课导入来使用;也可以是教学铺垫,设置的问题是悬念,为解决悬念引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也可以采取案例教学(见实施策略7)的方式,统领本节课堂教学。

(二)自主探究,信息搜索本环节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感知教材,培养其搜集信息、发现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基本知识教学,为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形成奠定认知基础。

本环节的操作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对于比较简单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自读要求,指导学生围绕自读要求去感知教材,链接生活,找出基本的知识,写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对于内容较复杂的学习内容,应辅以导学提纲,引导思维方向,提高学习效率。

导学提纲的设计要科学、实用。

既有强化重要知识点的题目,也应有运用知识进行初步尝试解决的生活现象,问题具有一定思维含量,尽量避免纯知识问答式的问题。

3、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堂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三)全员互动,交流共享学习个体和学习小组水平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对问题的认识不同,通过交流,可以实现共享与互补。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道德和法治知识。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四个步骤。

第一步:导入在教授道德与法治课程时,首先需要通过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可以通过引入一个有趣的案例或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可以谈论最近发生的一个道德或法律事件,让学生参与讨论并表达自己的意见。

导入环节应该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并引导他们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二步:讲解在导入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对道德和法治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这个环节可以包括教师讲解、展示相关素材和引用案例等。

教师应该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师还可以进行互动,鼓励学生提问,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

第三步:实践在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知识有了初步的理解后,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等。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在实际情境中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第四步:总结在实践环节结束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回顾所学知识和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解和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反馈,鼓励他们进一步思考和学习。

总结环节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加深他们的理解,并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这四个步骤包括导入、讲解、实践和总结,通过引入话题、讲解知识、开展实践活动和进行总结,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思想品德课堂流程

思想品德课堂流程

思想品德课堂流程新授课(一)感悟新知(15分钟)1、引入新课(1分钟)针对新课内容,精心设计新课导语,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兴趣,使学生在进入新课学习时有充分准备。

2、自主学习①独学:学生研读教材,完成对本节课基础知识的基本感知,完成好导学案中相关题目,并简单记录自己对于问题的基本观点。

(10分钟左右)②对学:在完成对新知的感悟并表达自己基本观点后,对于自己的学习成果首先和对子交流,对于做错的题目和有疑问的题目要主动和对子交流寻求解决的办法。

③群学:对于对子间不能解决的重点问题,小组同学共同探讨寻求解决的办法。

说明:由于思品学科特点,对于对学和群学的选择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处理,可以适当多选择群学方式处理小组内出现的问题。

小组长要掌握好本组实际的学习情况;教师要深入各小组了解学情,并及时指导,合理掌控自学时间。

④小组自学任务完成,小组长举手向老师示意。

基本要求:1、自主学习题目以自学提纲为主,目的是通过题目的引导,最终让学生学会预习。

开始多以填空题、判断、选择题的形式呈现,但要逐步向简答题的形式过渡,并要逐渐增强简答题的概括性,达到知识问题化,问题习题化。

到一定阶段后,随着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教师可适当减少并最终取消自学题目,由学生补充或完全由学生自问自答,目的在于提高学生阅读、概括、总结和表达的能力。

2、教师了解各组自主学习完成情况,可有针对性的检测,达到重点基础知识的巩固,对共性问题,组织各组间交流或讲解,形成统一答案。

(二)探究新知(20分钟)1、学习小组各成员独立完成合作探究题。

2、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讨论,互相启发,进行合作探究,达成统一答案,并予以记录。

说明:教师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统筹安排学习任务,并参与到各小组的学习中,适时指导并掌握学习情况,确定展示时间。

3、各小组展示研讨成果。

说明:展示手段要灵活,展示时要求学生做到:心中想清楚、黑板上写清楚、口中讲清楚、让其他学生听清楚。

本小组展示时,其他小组要认真倾听,修正自己的答案或予以纠错、质疑、补充、评价,教师要及时点拔存在的个性问题,把握课堂正确方向,以免造成争吵,影响下一环节的顺利进行。

思想品德学科“五步教学法”流程

思想品德学科“五步教学法”流程

思想品德新授课“五步教学法”流程课堂教学流程:环节教师要求学生要求时间分配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文字、图表、图片等文本材料,或音频、视频等材料,也可以是小品、学生的探究活动等情境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引发情感体验,积极思考,激发学习的欲望。

5分钟展示目标明确要求依据课程标准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和学生的达成目标,对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可用投影、板书、口述等方式完成,要求学生将学习目标记在教材规定位置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并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记在相应的位置。

2分钟可根据教材知识点的多少适当调整联系生活探索新知选择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典型材料设置教学活动,围绕知识点提出具有层次性、启发性的问题,引领学生发现新知,探索基础知识。

教师根据具体情景提出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明确组内每名同学的任务和职责,开展“小组PK”。

可采用抢答形式或各小组轮流展示,由指定的汇报员向全班展示本组讨论的结果,接受其他组的点评读材料,参与教学活动,适合个别学生单独回答的问题,由老师点名回答并在教材上找到依据;适合小组讨论解决的问题则由小组合作完成:组内成员明确讨论的问题和各自的任务和职责,各小组分别进行主讲、主评,其它小组的同学专心听、认真看、积极评,并做好记录。

15分钟体验感受情感升华结合第三环节,让学生在情境中自我体验,并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提出要求,指导实际行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融入具体的情境中,联系自身实际,矫正自己的思想及行为,达到情感的升华和指导实际行为。

10分钟理解运用巩固强化依据教学内容设置习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形式,指导学生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题,进行巩固训练,培养解题能力;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完成相关练习;学生自我总结,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感悟或还存在的疑惑8分钟课堂教学思想做到“三主”“三自”“三有”和“三讲”“三不讲”三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

思想品德新授课 模式

思想品德新授课  模式

思想品德课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薛城奚仲中学宫炳森一、基本环节:“情景导入,自主感悟→目标导学、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课堂小结、回扣目标→达标检测、巩固拓展”五个环节。

二、基本流程: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

教师围绕教学内容,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启迪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把学生带入到特定情境中,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引领学生参与教学。

2、目标导学、自主学习(1)展示学习目标:“目标导学”是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内容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究性学习。

学习目标的设计要具体,不要抽象,要简明扼要,不宜内容太多,要通俗易懂,让学生一目了然。

(2)“自主学习”则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学习目标进行自学。

教师指导自学要做到: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

这个环节是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粗读的过程,通过对教材的粗读,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教材,抓住教材的脉络,理解教材的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在此环节中,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同时,在课本上进行圈画,找出知识点。

教师进行自学指导、巡视,以便在下一环节的引导、纠偏中更具有针对性。

3、师生互动,合作探究(1)师傅、学友互查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

(2)案例分析,释疑解惑。

对于学生在自学和讨论中的疑难问题,教师不要急于讲解、回答,而是针对学生疑惑的实质给以必要的“点拨”,可选用一些典型的材料、案例、图片或视频等来进行师友互助、师生互动。

①学生展示学习目标的答案。

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小组之间互相补充,展示。

②针对重点、难点、疑点知识,结合案例进行分析点拨。

点拨问题要透彻到位,精讲点拨时,教师要抓住问题的要害,一语道破天机,或变角度发问,引导学生思维,收到教与学的高效率。

生:展示、补充;讨论、更正;发现、探究。

师:引导、纠偏;补漏、变式;点拨,激励。

初中思想品德四程序

初中思想品德四程序

初中思想品德“四程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当前,新课程改革已全面推进,在新课程教学理念引领下的课堂教学过程日益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封闭式固定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构建以新课程理念为灵魂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结构和富有可操作性的崭新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为此,笔者借鉴、融合相关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理论,在研究教师、学生、问题、情境课堂四要素的基础上,探索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初中思想品德“四程序”课堂教学模式,以期给新课程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一、“四程序”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序列“四程序”课堂教学模式是结合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特点,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设计的课堂教学基本步骤和程序。

程序一:设疑引思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便没有对真理的追求”。

要把书本上的“灰色的”理论融入常青的生活中,离不开创设理论运用的情境,在情境中提出问题。

因此,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和教师双方处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这对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感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此,创设情境除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之外,更主要的是通过情境展示而引发问题,即“设疑引思”。

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情境,促使学生探讨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生成,让学生自己主动探求知识、构建知识,并运用已有经验和学习能力批判判性地审视学习内容。

例如,在“走进青春”一框教学中,我们可运用歌曲《小小少年》来创设情境,设疑引思。

音乐的导入体现了青春欢快的节拍,唱出了成长的烦恼,同时也点明了本节课的目标。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小小少年”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他的烦恼也增加了?“小小少年”有哪些烦恼呢?“小小少年”面对烦恼又该怎么办呢?等等。

思想品德初中公开课教案

思想品德初中公开课教案

思想品德初中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什么是思想品德,认识到其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2. 了解品德的培养方式和方法,并具备一定的品德行为;3.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4. 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品德行为和人生观。

难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觉悟,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步骤一:导入(约10分钟)1. 教师利用课件或黑板上的题目和图片导入话题,引发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于思想品德的理解和认识,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教学步骤二:概念讲解(约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思想品德的概念和含义,并引用经典的定义文字或例子,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思想品德的内涵。

2. 教师展示或播放相关的视频素材,引导学生对思想品德的理解进行深入思考。

教学步骤三:培养品德行为(约2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具体的品德行为例子,并与学生讨论这些行为的重要性和价值。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他们自己认为的重要的品德行为,并形成小组总结。

3. 学生进行展示,班级共同拟定课堂上遵守的品德行为规范。

教学步骤四:提高社会责任感(约20分钟)1. 教师介绍社会责任感的概念和重要性,并举例说明社会责任感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家庭、学校和社区为切入点,提出可以提升自己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行动。

3. 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班级总结并制定校园社会责任行动计划。

教学步骤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约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个人成长和成功的重要性。

2. 教师介绍不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种类,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优缺点。

3. 学生进行个人写作,表达自己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解和诠释。

教学步骤六:总结与反思(约10分钟)1. 教师进行本堂课的总结,概括思想品德的重要性、品德行为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方式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东埠中学思想品德学科授课流程

东埠中学思想品德学科授课流程
二、思考生活 自主预习
本环节通过给学生发放预习学案,学生们时间自主预习课本。预习学案内容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根据提纲预习基础知识、达标试题。
三、体验生活 合作探究
针对本节课学生自学过程中解决、理解不了的重点难点问题,利用课本上“孟杰和他的伙伴们”的事例,设置问题情境,利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方式,解决重难来源于学生生活,利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案例讲授新课,最终回归到学生生活,使学有所用发展提升。针对政治课学科特点设计以下教学流程:
课内教学
一、再现生活 复习提问
本环节旨在通过教学情境的设计达到复习上节课知识和导入新课的目的。本环节利用一个情境设计两个问题:一个复习问题检查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状况;另一问题导入本节新课。
课后学习
学习完一节课或着一单元知识后,针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给学生们布置一次课后学习任务,以实践拓展内容为主,让学生们将所学知识真正运用到自己实际生活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达到学以致用。
四、拓展生活 反思提升
讲解完所学知识,利用学生总结、教师归纳的方法总结本节课的所学知识,让学生们谈学完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进行引导回归学生生活,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五、实践生活巩固训练
利用预习导学案上的达标试题进行达标训练,达成知识目标。结合学生生活设计实践拓展题,让学生们在获得知识的前提下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一、课堂操作基本流程
二、基本流程解读
(一)情境设置,启动思维
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

通过设置情景,建立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和新知识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中的固着点;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为下一步的自主学习提供内驱力。

本环节的操作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创设的情境可以是多样的。

可以是文字、图表、图片等文本材料,或音频、视频材料,也可以是小品、学生的探究活动等。

2、情境设置要坚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以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共鸣。

3、情境所反映的内容要注意典型性和针对性,要体现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以问题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设置应有利于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达成。

4、对情境材料的处理要灵活。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可以把情境材料作为单纯的新课导入来使用;也可以是教学铺垫,设置的问题是悬念,为解决悬念引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也可以采取案例教学(见实施策略7)的方式,统领本节课堂教学。

(二)自主探究,信息搜索
本环节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感知教材,培养其搜集信息、发现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基本知识教学,为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形成奠定认知基础。

本环节的操作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于比较简单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自读要求,指导学生围绕自读要求去感知教材,链接生活,找出基本的知识,写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对于内容较复杂的学习内容,应辅以导学提纲,引导思维方向,提高学习效率。

导学提纲的设计要科学、实用。

既有强化重要知识点的题目,也应有运用知识进行初步尝试解决的生活现象,问题具有一定思维含量,尽量避免纯知识问答式的问题。

3、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堂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三)全员互动,交流共享
学习个体和学习小组水平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对问题的认识不同,通过交流,可以实现共享与互补。

本环节通过组内交流和组际交流,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教材之间的全员互动,使学生个体对问题的理解趋于科学、完整,培养学生善于合作、认真倾听、善于反思、勇于表现、敢于质疑的良好习惯。

本环节的操作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科学划分学习小组,明确组员职责,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管理、调控作用。

2、要把握好交流的顺序,先进行充分的组内交流,在小组内部基本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再进行更大范围的组际交流,在更大的范围内达成对问题的共识。

3、组际交流要体现全员互动。

对于别组同学的见解,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评价、辩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老师也要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客观公正的即时性、激励性评价。

4、教师要加强课堂管理。

一要保证良好的课堂秩序培养学生善于合作、认真倾听、善于反思、勇于表现、敢于质疑的良好习惯;二要注意捕捉课堂生成的问题,找准学生认识的盲点、模糊点和思维发展的障碍点。

(四)精讲点拨,知识整合
本环节是教师针对学生在自学和交流中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启发诱导,精讲点拨,解决学
生的困惑;同时对搜集到的零碎知识点进行整合和深化理解,实现知识的重新建构,为学生学科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本环节的操作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在精讲点拨时,以问题解决为线索组织学习。

要讲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知识的易混点和拓展延伸点。

借助知识,学生思考现实生活,挖掘除教材内容以外的课程资源,实现“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局面。

同时,依据情景事例,让学生感悟其内涵的的基本观点(道理),引导学生的道德践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2、精讲点拨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杠杆,搭建思维桥梁,做到归纳与演绎结合,以归纳为主。

杜绝将问题的现成答案直接告诉学生。

3、知识的整合方式要灵活。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构建知识体系,然后逐步完善;也可以师生共同构建。

知识体系要注意突出教材的主干知识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4、要适当设计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进行其它课堂活动,在互动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论题设计要科学,围绕认知冲突点、模糊点、兴趣点(与重点知识相关)、重点、热点进行设计,问题要难易适度,在学生智能的“最近发展区”,体现讨论的价值。

5、对讨论的问题要达成共识。

(五)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本环节统揽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适当选择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典型材料,设计具有层次性、时代性、开放性的训练题,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与转化,培养学生的学科规范和学科技能,这是提高学科成绩的重要一环。

可以分典型题目分析和当堂达标训练两步来走。

本环节的操作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典型题目分析。

基本思路是设置典型题目--讨论解题思路--完善答题方案--沉淀梳理反思。

典型题目应是材料式或探究实践性题目,设计要围绕重点知识,体现时代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特点,体现“三贴近”原则,注重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和整合,强化习题设计的精品意识,问题设计要体现理解运用及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强化学以致用。

对于问题的解答应体现课堂民主,指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逐步完善答题方案,做好课堂笔记,把知识落实在笔尖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要注意解题思路的归纳和规范答题能力的培养,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高学科技能。

3、当堂达标训练。

当堂训练题的设计要科学、合理,数量一般以2—3个选择题,1—2个主观题为宜,既要覆盖面广,又要突出教材的主干知识和道德践行。

要避免与分析的典型题目重复,与其关系可以是互补,也可以是变式。

4、合理控制时间,当堂达标训练题要当堂完成、当堂反馈、当堂矫正,坚持做到学习目标的“堂堂清”,努力提高学习效果的达成度。

5、学生自己编制练习题。

指导学生依据学习目标对知识点不同水平要求,自己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并同桌之间交换作答,教师巡视,发现题目“精品”,及时向全班同学展示,不断积累学生的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六)反思总结,指导践行
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是对一堂课教与学情况的反思,也是对本节课学习目标的回扣,能力、方法的总结和概括。

同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方法论教育,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提出要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个好的课堂小结,可以起到强化“三基”、深化升华之效。

本环节的操作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归纳总结。

可以让学生自我总结,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感悟或还存在的疑惑;也可以师生共同进行总结、梳理,进一步落实各项学习目标。

2、指导践行。

在归纳总结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方法论要求或思想觉悟、道德践行的要求,落实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的根本任务,突显课程的育人功能。

3、问题解决。

利用本节所知识,解决在第一环节的情境下提出问题、设置的悬念,做到课堂首尾呼应。

4、深化问题,设置悬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

5、实践性作业布置。

布置实践性作业,加深对课上所学知识理解的同时,让学生亲近社会,融入社会生活,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操作时应注意的的几个问题
1、上述六个环节仅是对课堂教学结构作出了一般性的技术性要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个环节所规定的操作技术也不是每节课都要做到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整合和创新,也可以与其他教学模式配合使用。

2、要注意课堂教学的流畅性,各个环节之间要自然过渡和衔接,学习目标象一根红线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一切教学活动应围绕学习目标的达成来安排。

3、不断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为前提,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给学生合作、交流、互动的方法和技能,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构建和谐课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