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职高专教育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高职高专教育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
《CAD》理论实训一体化指导性教学大纲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大纲依据《全国高职高专教育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编写而成,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CAD课程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基本理论、CAD系统构成、通用CAD
系统、专业CAD系统的分类与工程应用领域及操作方法,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中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课。
本课程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课基础课,课程教学在于训练学生在完成结构力学、结构设计原理、钢筋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土力学及地基基础等专业课程及计算机应用技能后,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解决完成建筑、结构的设计、计算及施工资料的编制,为学生毕业设计和今后参加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分为课堂演示、上机实战、课后练习、课程设计 4 部分。
其中课堂演示主要讲述软件相关的基础知识点,讲解要精练、准确;上机实战主要结合该课的知识点进行练习 , 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课后练习便于巩固加强记忆,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设计,课程结业时每一名学生必须交一份完整的设计作品。
1.了解计算及辅助设计(CAD)技术产生的原因和应用意义,了解CAD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领域;
2.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组成和性能要求;
3.了解通用CAD系统和专业CAD系统的运行环境、特点,了解常用的CAD系统的主要
软件系统的功能,掌握两种系统的区别;
4.熟悉通用CAD系统中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AutoCAD的使用方法,了解计算机辅助结构计算与分析软件的原理;
5.掌握专业建筑CAD软件PKPM CAD系统的设计原理与操作方法:
1) 掌握三维建筑设计软件(APM)的项目构成、功能及操作方法
2) 掌握主要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MCAD、TAT、PK、LTCAD、JCCAD、BOX等)的构成、设计理论、应用范围、操作方法
3) 能够熟练使用有关软件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并能完成标注施工图的绘制,基本能独立操作有关的硬件设备
三、课程教学目标:
(一)认识教学目标
1、熟悉cad软件的运行环境,了解cad 在设计工作中的要性;
2、掌握cad界面的组成、设计中的单位设置、设计的基本方法;
3、掌握cad中修改器的应用;
4、熟悉cad常用的快捷键,高经建模技术;
5、掌握cad 中灯光和材质的应用,摄像机的添加以及调整;
6、掌握cad渲染出图以及后期处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会制作生活中常见物品平面图的方法;
2、掌握建筑物的平面图的设计技术;
3、制作建筑装饰效果图;
(三)思想道德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交通事业、热爱生活、勇于奉献的精神;
2、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严谨治学的思想;
3、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树立安全生产的观念;
5、培养生在设计中严格按照标准生产的原则;
6、培养学生树立绿色、环保装饰的观念;
7、提高学生的建筑装饰法律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及教学法建议
1)教学重点、难点
该课程的难点在于:本专业的学生对于相关课程仅仅是浅尝辄止,没有用一个具体的应用课题把学生所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串联在一起。
而本课程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补充一些工程设计、产品生产制造等领域的一些专业知识,否则,本课程将成为上述专业知识的简单叠加。
根据上述,课程讲述应先补充相关基础知识,然后提出应用问题,再对症下药地把有关专业知识运用起来。
对于授课教师来说,讲授本课程,必须首先明确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的现实问题,并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说明这些问题,这样,随后讲解的设计技术和算法才有针对性,才能够有的放矢。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取:对于涉及道路与桥梁工程、工程制造的专业知识,本课程不能也不必进行深入地介绍。
室外景观复杂造型的建模与赋材质;各种室外景观的综合设计思路;创建灯光和摄相机;广场、居民小区规划、高层住宅小区效果图、花园别墅效果图、鸟瞰景观图的综合设计。
2)教学法建议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课堂面授与配合多种媒体进行实时操作演示学习的电脑作品设计与创作。
五、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在讲授软件实际操作的同时加入必要的景观设计原理方法及设计思维新颖的内容。
六、教学总课时、学分及考核方式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三年制学生大一第二学期开设。
本课程共76学时,理论48学时,实践、技能28学时,期末采用技能考试与理论考试相结合的形式考核。
七、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
第一章 CAD技术的形成、发展及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CAD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在建筑装饰行业中的应用,对CAD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CAD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教学建议:
抓住CAD的优越性,激发学生的热情。
教学内容:
第一节 CAD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CAD技术的系统工作原理
第三节 CAD技术的应用领域和优越性
第四节 CAD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第二章 AutoCAD简介与安装
教学目的要求:
具体了解AutoCADR14这个软件,对它有一定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安装AutoCADR14。
教学建议:先介绍,再上机操作。
教学内容:
第一节 AutoCADR14发展简介
第二节运行AutoCADR14的软、硬件要求
第三节安装AutoCADR14
第三章进入AutoCAD后的设置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进入AutoCADR14后如何进行作图前的设置。
教学重点难点:
绘图环境的设置。
教学建议:
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绘图环境的设置
(一)进入AutoCAD时的设置
(二)进入AutoCAD后绘图环境的设置
(三)图层的设置
第二节外部设备的设置
(一)打印设备的设置
(二)定点设备的设置
(三)显示模式的设置
第四章熟悉AutoCAD
教学目的要求:
熟悉AutoCAD的界面及其绘图环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AutoCAD的绘图界面,坐标的输入方式及选择对象的方式。
难点:坐标的输入方式。
教学建议:
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AutoCAD的绘图界面
第二节对象的选择方式
第三节坐标的输入方式
(一)绝对坐标输入
(二)相对坐标输入
(三)通用坐标
(四)光标法
第四节界标点的概念及其功能
(一)设置界标点
(二)如何使用界标点
第五章基本绘图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AutoCAD的基本绘图方法,熟悉基本的绘图工具及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基本的绘图命令,及捕捉方式。
难点:特殊的绘图命令。
教学建议:
先演示,后上机操作。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绘图命令介绍
第二节对象的捕捉方式
第三节画面的缩放和牵移
第六章图形编辑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基本的图形编辑命令及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编辑命令的调用。
难点:不同编辑命令的区别。
教学建议:多上机操作。
教学内容:
第一节编辑命令介绍
第二节修改II命令介绍
第七章文字、尺寸标注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AutoCADR14下的文字与尺寸标注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文字与尺寸标注方法。
难点:文字与尺寸的标注格式设置。
教学建议:
对格式的设置进行详细讲解后再上机操作。
教学内容:
第一节建立尺寸标注类型DDIM
第二节尺寸标注
第三节编辑尺寸标注
第四节文字标注
第八章图形文件的打印输出
教学目的要求:
对AutoCADR14的出图有简单了解,会进行出图的各项设置。
教学重点难点:
打印机的设置。
教学建议:本章只做简单了解。
教学内容:
第一节打印机的设置
第二节打印输出PLOT命令
第九章从图中获取和交换数据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从图中获取信息的方式以及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获取信息的命令的使用。
难点:数据交换。
教学建议:上机操作。
教学内容:
第一节查询图形的数据
第二节交换数据
第十章 AutoCAD3D简介
教学目的要求:对AutoCADR14的3D功能有简单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三维绘图下的坐标系选择及基本命令的使用。
难点:坐标系的转换。
教学建议:上机操作。
教学内容:
第一节坐标系
第二节三维模型介绍和建立
第三节三维空间编辑命令的使用
第四节视图设置
第十一章 PK、PMCAD软件简介
教学目的要求:对PK、PMCAD软件有简单的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软件的操作方法。
难点:数据的输入。
教学建议:上机前要做详细的介绍。
教学内容:
第一节 PMCAD软件
(一)软件的功能和技术条件
(二) PMCAD的操作方法
(三)数据的输入
(四)形成PK文件
(五)画结构平面图
第二节 PK软件
(一)软件功能及应用范围
(二)软件中计算参数的确定
(三)软件操作方法
(四)框、排架结构计算
(五)绘图
八、实践性环节的内容及要求
1、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必须安排一定数量的手工和计算机绘图练习,其难度和绘图量应视学时和上机实习时数安排,一般不宜少于:仪器图(3#)1~2张,草图(3#)1~2张,CAD基础(3#)2~3张。
2、投影制图和CAD基础两部分内容可分段讲授,也可穿插讲授。
为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用计算机生成图样的方法,CAD基础讲课时数与上机实习时数之比应达到1:1~1:1.5(16~24机时)。
3、CAD基础实习内容安排:
(1)AUTOCAD环境熟悉,常用操作方法,用图形坐标构图
(2)用绘图工具构图
(3)用图形编辑命令构图
(4)图层操作,图块属性构造和应用
(5)图样中的文字和尺寸标注
(6)绘制一张具有中等难度的工程结构图样
(7)编制土壤图案,绘制地质剖面图
(8)编制地质剖面图自动生成程序
九、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的内容、要求及占用学时
本课程应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尤其是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内容应配合多媒体课件讲解。
CAD基础的内容必须通过多媒体投影演示讲解,有条件的应实行闭路局域网络教学,一人一机组织教学。
讲授、实习指导、作业检查均通过网络通讯完成,提高现代化教学的比重。
十、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十一、教学大纲说明
1.本课程是《画法几何》的后续课,教学重点是工程图样的表达和阅读,其专业的特殊性要求以看图为主要目标,应适当注意与《画法几何》课程的内容衔接。
2.鉴于目前课程学时的限制,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尚未对本科生开设,因此教学中除应讲授绘图命令以及操作方法外,也应尽可能地对绘图原理以及典型算法进行必要的解释。
以便使学生具备一些必要的二次开发的基础知识。
3.CAD基础教学的三个知识点是:平面图形的基本构图方法、图形组织思想和二次开发基础,在教学中必须阐明计算机生成图形与手工绘图不同的构图思想和方法。
4.由于软件业发展在前,教学滞后的矛盾始终存在,教学中应对软件版本更新及相关软件的发展现状做出必要的说明,并且引导学生参考最新的软件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