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专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教学的思考与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专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教学的思考与探讨
发布时间:2021-05-11T02:44:34.966Z 来源:《教育考试与评价》2021年第2期作者:刘琴张争胡敏刘惠莲曾蓉[导读] 医学检验技术是为各种检验机构及相关行业输送检验人才的一门专业,为了未来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临床知识。

《临床医学概要》是一门涵盖多学科临床知识的课程,由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医学基础知识储备不够,教师教学方法固化,考核评价方式重理论、轻实践,师生交流有限等原因,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作为担任这门课程的教师,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医学
概要》课程教学问题进行思考与探讨。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疗系湖北荆州 434020
摘要:医学检验技术是为各种检验机构及相关行业输送检验人才的一门专业,为了未来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临床知识。

《临床医学概要》是一门涵盖多学科临床知识的课程,由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医学基础知识储备不够,教师教学方法固化,考核评价方式重理论、轻实践,师生交流有限等原因,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作为担任这门课程的教师,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教学问题进行思考与探讨。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教学;思考;探讨
随着高专类医学院校的发展,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被越来越多的高校纳入在建专业,主要为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医疗机构的检验科,血站、第三方独立医学检验机构及相关生物技术企业等培养优秀的检验人才。

有调查[1]显示从事医学检验活动、提供优质检验服务的能力是该专业的岗位核心能力。

其中最重要的专业能力指标是临床常规、生化、免疫学、微生物、血液学等检验,而这些指标几乎涉及到所有临床科室。

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检测指标被用来服务临床,检验技术与临床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再加上目前医患关系较为紧张,这些变化导致检验技术人员不再只是单纯的为临床提供检验结果,还常需要与临床交流协作,与患者良好沟通[2],这就要求学生除了本专业的知识外,还需建立较完整的临床知识结构。

《临床医学概要》这门课程包含了诊断、内、外、妇、儿及传染病学等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临床知识,是该专业的必修课程。

在目前的高专医学院校中,该课程的教学面临很多问题,笔者于2019年对我校17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个班共11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对该课程的教学问题进行思考与探讨。

1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教学问题的思考
1.1学生基础知识储备不足,对课程重视程度不高
本专业学生在大二年级学习《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时,相关基础课程只学习了人体解剖、生理学及病理学,而病理生理、药理学等课程未开设,85%的学生认为自己基础知识薄弱,对该课程知识的理解困难。

大二学生对本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有了一定的认知,知道自己今后不会直接从事临床工作,调查显示72%学生认为该课程与本专业联系不密切;50%学生认为学习时间有限,大部分时间分配给专业核心课程,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

1.2教师教学方法固化,重点与专业不符
调查显示80%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重点与医学检验专业联系不紧密,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授课教师均为临床专业方向,课程讲授习惯于按照临床专业的授课模式,常将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作为教学重点,而75%的学生认为自己并不会去临床一线治病救人,故有学而无用感觉;78%学生期待有临床或其他课外见习机会,但学时有限,目前仍以课堂纯理论教学为主,学生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来理解课程内容[3],这不利于良好的达到教学效果。

1.3教学效果考核权重理论,轻视实践我校目前《临床医学概要》课程的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

前者以试卷形式进行,重点考查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基本理论知识,后者包括上课签到、作业完成情况及上课表现等。

虽然考核抛弃了过去“期末成绩决定一切”的一刀切模式,包含了少部分平时表现及学习态度的考核,但这种考核中,无论是期末考试,还是平时作业,均以纯理论形式进行,调查显示81%的学生认为考试复习主要是死记硬背、强行记忆,对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严重不足。

而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这种考核方式并不能充分反映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1.4教师和学生交流有限,教学反馈不够
目前高等院校教师除了常规教学任务外,大多还有科研、绩效考核、职称评审等压力,空余时间并不多。

教师往往一味追求完成教学任务,有部分教师觉得学生非临床专业,在教学上不够重视,未对教学效果进行实时评价和反思。

调查显示75%的学生认为和老师的交流不够,这其中有70%学生认为由于对该课程不感兴趣,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未进行认真思考,68%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理解困难,不敢与老师交流,只是机械的上课,这些均不利于这门课程的教与学。

2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教学问题的探讨
2.1抓住教学重点,调整教学计划
学生基础知识储备不够,学时有限,授课时更要结合专业特点重新明确教学重点。

重点应偏向于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让学生了解实验室检查如何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突出该课程与本专业的联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临床医学概要》现有的教学计划中理论讲授占100学时,实验为8学时,教学过程严重偏向理论,尚不能完成教学目标。

需适当缩短理论课时,增加实验学时。

由于缩短理论课时,部分理论内容可能无法在深度上进行讲解,但对于基础知识薄弱并且未来不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学生来说,深度讲解知识可适当调整。

比如疾病的发病机制,学生只需要通俗易懂的了解疾病如何发生,并不需要掌握详细的发病机制的每个环节;比如疾病的治疗,学生并不需要掌握药物的剂量、用法等,节约的课时可用于实践操作的训练、教学视频的观看及病例讨论等,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理解授课内容。

2.2 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现阶段高等医学教育有很多教学方法的应用[4],比如CBL(case-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引入病例来学习,让学生了解医生如何诊治疾病,锻炼临床思维,在临床专业的学生中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但针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需要更有选择性的病例[5],除了让学生了解到临床医师如何诊治疾病,还要让学生明白部分检验指标可能是疾病确诊的关键指标,也可能影响疾病的治疗,能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所学专业的重要性,比如血液、痰液等培养出相关病原菌,可帮助确诊疾病,并指导抗生素的选择等。

近年来,线上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如微课、MOOC等教学视频,医脉通、丁香园等医学网站,能让学生抛开学校的限制,接受其他高校教师和专家的教育,开阔自己的眼界[6];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学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如云课堂、钉钉、QQ群等,既可以实施在线教育,也可以帮助师生互动。

但线上学习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自控能力,否则很容易利用网络进行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综合各项教学方法的优点,取长补短,因材施教,必要时,可以线上线下教学联合进行。

2.3 重视实践考核,阶段考核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专院校学生在学历上不占优势,培养人才类型更应该在实用型上有所强化,而单纯的理论考试难以达到这一目标。

因此应适当调整考核方式,降低理论考试分值比重,增加实践技能考核,比重可占到总评分数的10%~20%。

如该课程中诊断和外科部分有很多操作,如测血压,心肺复苏等,增加这方面的实践考核,能激励学生认真学习。

课程考核也可分阶段多次进行,以减轻学生期末的压力,比如测血压、心肺复苏等操作,可以在学习和训练完成后随堂考核,如果时间有限,可以让学生录制自己的操作视频,借助在线教学平台上传,教师通过查看视频来评价,并且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观看视频,学习对方的优点,反省自己的不足;还可以较快的反馈教学效果,让教师反思教学方法。

2.4 教师调整心态,与学生有效沟通
教师应该端正心态,虽然该专业的学生不直接从事临床工作,但让学生学到知识的目的不能动摇;无论面临多少工作量和压力,教学应该放在首位。

教师也应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取时间与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学生也可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

如果时间不够,可以线上交流,教师及时反思并改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学生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教师也应及时回应,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自信心,疏导畏学和厌学情绪。

让教学过程处于教学-反馈-反思-改进的良性环节,这样教学效果才能得到保证。

3 结束语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有所获,学有所得,这是教学的目标,也是教师一直努力的方向。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教学如何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刘伟平,殷明刚,钟辉秀,等.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就业岗位设置与人才需求调查分
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7,37(4):495-497,532.
[2] 朱梅,杨继忠,朱志军,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J].安徽
医药,2019,23(09):1902-1904.
[3] 陈敏,张燕,唱凯.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9(07):892-894.
[4] 石文洁.浅谈高职《临床医学概要》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8,31(9):36-38.
[5] 蒋红梅,潘卫,莫非,等.关于普通高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考[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28(1):21-24.
[6] 普奕,贾婧蓥,张喜成,等.国内慕课研究现状分析及对医学教育发展的启示[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6,37(6):91-94.
[7] 代旭磊,党莹,甄帅,等.结合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加强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临床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20,2(6):346-347.
课题项目: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级课题项目:云课堂在专科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医学概要》教学中的应用(鄂中医专[2019]26号文,项目编号:XYB201912)
第一作者:刘琴,硕士,讲师,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疗系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