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 图书管理系统的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一章背景和目的 (3)
第二章测试计划 (3)
2.1系统说明 (3)
2.2测试策略 (3)
第三章性能测试 (4)
3.1设计测试用例 (6)
3.2运行测试 (8)
3.3分析测试结果 (11)
第四章功能测试 (12)
4.1设计测试用例 (12)
4.2编写测试脚本 (12)
4.3运行测试 (13)
4.4分析测试结果 (13)
第五章课设小结及心得体会 (14)
第六章参考文献 (14)
第一章背景和目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正逐渐走向信息化,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社会中作用愈来愈重要,我国图书馆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得迅速发展,特别是90年代以后,我国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迈向了一个新台阶。

我们的软件工程课程设计要求应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对我们的项目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以及进行必要的测试,旨在让程序能够实现读者管理功能、采编管理功能、流通管理功能、统计管理功能和查询管理功能。

在此基础上让程序能够实现图书管理的自动化,帮助广大师生更好的管理和使用图书,提高图书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为使图书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就必须采用计算机辅助管理,从而减少人力的投入,由系统对入库图书进行自动分类、归类,学生信息整理、借阅情况登记入档,提高信息处理的精度和准确度。

第二章单元测试
2.1系统说明
(1)功能模块:读者管理、流通管理、统计管理、查询管理。

(2)读者管理功能主要是读者基本信息;
(3)流通管理功能包括借书管理、还书管理、图书预约和图书状态管理;(4)统计管理功能包括各类书籍的馆藏统计和已出借书籍统计和为出借书籍
统计;
(5)查询管理功能包括读者信息查询和图书信息查询等。

2.2测试策略
测试策略包括用户界面测试、软件功能测试、软件可靠性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
通过和用户交互如输入相应信息(包括正确信息和错误信息)来测试输出信息的正确性。

软件功能测试:对照用户需求来测试本系统的功能是否完全符合用户需求。

软件可靠性测试:通过模拟图书馆的实际功能在不同的配置环境下来对本系统进行功能可靠性测试,查看是否能够正常完成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各项功能。

用户界面
序号测试内容测试方法预期的结果
1 界面输入在软件的测试运
行中检查界面输
入是否正常光标可以正确定位到输入域,输入数据有效,输入顺序合理
2 界面显示在软件的测试
运行中检查界
面显示是否正常在1024*768分辨率下,界面显示正常
3 界面文字与提示在软件的测试运
行中检查界面文
字与提示的表达
是否清晰,有无错
误和模糊语义界面文字与提示表达清晰,无错误和模糊语义
软件功能测试
序号测试内容测试方法预期测试结果
1 管理读者,图书信
息通过以管理员身
份登入系统,进行
对读者,图书信息
进行添加,修改,
删除操作
可以正确的对相
应的数据库表进
行添加,修改,删
除图书,读者信息
2 查询图书信息通过以读者身份
登入系统,进行对
图书信息的查询通过输入图书名字,进行对相应图书的查询,显示图书信息
3 查询个人信息读者登入系统后
查询个人信息,显
示自己的读者信
息显示当前读者的读者的编号,读者姓名,读者性别,联系方式,已借书数
4 图书借阅归还通过以读者身份
登入系统,对可以
借的图书借阅,归
还自己已借的图
书借阅查询到的图书,并能及时更改图书状态。

显示自己当前已经借阅的图书的信息,归还其中某书,并能及时更新信息。

软件安全可靠性
序号测试内容测试方法预期测试结果
1 软件容错性在软件的测试运
行中进行判定软件发生错误时,有错误提示,可以回复到正常状态。

对关键输入数据的有效性检查比
较完备
2 运行稳定性在软件的测试运
行中进行判定没有发生由于软件错误而导致的系统崩溃和丢失数据现象
第三章性能测试
在Java EE项目测试中,服务器的性能是测试的一个重点,而且服务器的缺陷也是多发区。

常见的现象如CPU的负荷在不断的增长,Memory常常溢出,系统性能逐渐下降甚至死机等。

这些问题在实际的产品线更容易暴露出来。

在这方面的测试,JProfiler是一个很好的测试工具,它通过实时的监控系统CPU、Memory和Thread来很好的监控JVM的运行和性能状况。

3.1设计测试用例
a、监控端的配置
打开JProfiler,然后单击Start Center ,弹出对话框。

选择New Session选项,单击New Remote Intergration,单击Start。

选择On a remote computer按钮,在Platform of the remote computer :选择Windows X86。

输入配置远程机器IP地址。

b、被监控端的配置
修改服务器启动文件后,在Tomcat的Bin文件夹下的startup.bat文件里设置 JAVA_OPTS,内容如下:set JAVA_OPTS=%JAVA_OPST%
-agentpath:F:\jprofiler_windows_7_0\jprofiler7\bin\windows\jprof ilerti.dll=port=8849 添加PATH环境变量,在PATH中添加之前复制的环境变量。

3.2运行测试
启动Startup.bat。

Tomcat窗口出现提示等待连接的状态;
监控端在Start Center选择配置好的Session,单击开始按扭;
访问远程服务;
观察JProfiler提供的5个视图。

(1)内存剖析
(2)堆遍历
(3)cpu剖析
(4)对线程剖析
(5) VM遥感勘测技术
3.3分析测试结果
内存剖析:JProfiler的内存视图部分可以提供动态的内存使用状况视图和显示关于内存分配状况信息的视图。

所有视图都有几个聚集层,并且能够显示现有存在的对象和作为垃圾回收的对象。

堆遍历:在JProfiler的堆遍历器中可以对堆的状况进行快照,并且可以通过选择寻找感兴趣的对象。

CPU剖析:JProfiler提供不同的方法来记录访问数以优化性能和细节。

线程以及线程组可以被所有视图选择,所有的视图都可以聚集到方法、类、包等不同层上。

VM遥感勘测技术:观察JVM的内部状态,JProfiler提供了如下不同的遥感勘测视图。

第四章功能测试
4.1设计测试用例
Selenium录制功能是由Selenium IDE实现的。

启动Firefox浏览器,在菜单栏中单击工具菜单,可以看到Selenium IDE子菜单。

选择Selenium IDE命令,弹出窗口。

这时开始录制脚本,右上角有个红色圆点,按下时表示正在进行录制脚本,录制时直接操作浏览器就可以了,IDE自动记录操作。

4.2编写测试脚本
录制脚本。

将Selenium IDE “录制”按钮按下,使其变成录制状态,这时可以再页面上进行相应操作,如登录“图书管理系统”,依次做这些动作:鼠标单击用户名输入框并输入用户,移到密码输入框,输入密码,单击“登录”。

这时查看Selenium IDE窗口,在table选项卡中有以下几条记录:
<table cellpadding="1" cellspacing="1" border="1">
<thead><tr><td rowspan="1" colspan="3">New Test</td></tr> </thead><tbody><tr>
<td>open</td>
<td>/StrutsLibrarySystem/</td>
<td></td></tr><tr>
<td>type</td>
<td>id=name</td>
<td>admin</td>
<td>clickAndWait</td>
<td>name=Submit</td>
<td></td></tr>
</tbody></table>
4.3运行测试
添加验证点。

当一个脚本录制完成以后,实际上这个脚本还没有达到测试的目的,还需要为其添加验证点。

在刚才的脚本后面加上下面的语句即可。

<tr>
<td>verifyTextPresent</td>
<td>退出系统</td>
</tr>
回放脚本。

录制好脚本以后,单击Selenium IDE窗口中的Play entire test suite 按钮来回放脚本。

4.4分析测试结果
正常情况下,录制的脚本是可以在回放时顺利通过的,但是为了脚本的稳定,一般在一些有页面重载的地方加一些延时,如延时3S或者增加一个等待命令。

第五章课设小结及心得体会
一个更完美的图书管理系统,应提供更为便捷与强大的信息查询功能,如相应的网络操作及服务,由于开发时间和计算机数目有限,该系统并未提供这一功能,对信息的保护,手段仅限于设置用户级别,以及提供数据文件的备份,比较简单,不能防止恶意的破坏,安全性能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次测试中的压力测试是指模拟实际应用的软硬件环境的系统负荷,运行测试软件来测试被测系统的可靠性,同时还要测试被测系统的响应时间。

根据课题的要求,进行上机实验调试,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掌握实际软件工程中与软件测试有关的相关文档的编制。

通过此次软件测试的课程设计,深刻学习掌握了软件测试和软件测试过程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关于黑盒、白盒的测试用例的设计,也进行了认真学习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自己在程序上的编写能力,以及一些之前未触及的问题,为即将踏上社会的自己又做了一份理论和实践的准备。

第六章参考文献
[1] 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2月
[2] 胡小强计算机网络[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3] 刘群策《LoadRunner和软件项目性能测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4] 朱少民《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5] 段念《软件性能测试过程详解与案例剖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