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同步练习(2018年秋季九上):第20课《创造宣言》(含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创造宣言》同步练习(附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创造宣言》同步练习(附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创造宣言》同步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崇.拜(chóng)彼.此(bǐ)塑.像(sù)中.伤(zhōng)B. 豢.养(juàn)不朽.(xǔ)和谐.(xié)卦.辞(guà)C. 懒惰.(duò)沙漠.(mò)鲁钝.(dùn)桑.叶(sāng)D. 懦.夫(nuò)雕.刻(diāo)樵.夫(jiāo)单调.(dià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石像繁植倘若用武之地从天而降B. 惯通单调封锁哑口无言先知先觉C. 镰刀枯干茅草走头无路接二连三D. 屋檐瀑布飞禽一丝一毫参天大树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不管什么时候,人都不可以自暴自弃....。

B. 在作文时,我们一定要详略得当,绝不能添枝加叶,画龙点睛....。

C. 以他的个性,事情未到山穷水尽....时,他是绝不会罢休的。

D. 他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最后落得众叛亲离....、一败涂地的下场。

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4.九(二)班准备开展“创新与发展”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说一说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莫尔斯在设法制造出强大的足以越过大洋的电报信号前一筹莫展。

一天,他看到拉车的马匹在驿站被换下来,联想到电报信号的中继站,即每隔一段距离把电报信号放大,使问题得以解决。

材料二自古以来,人类架桥就是靠修筑桥墩来实现的,当遇到难以打桩架桥时怎么办?发明家布伦特看到蜘蛛吊丝做网时,联想到造桥,顿时恍然大悟,从而发明了吊桥。

探究结果:______活动中,有同学当场作诗,请你写两句给他接下去。

创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创新是火,点燃希望之灯;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60.0分)5.品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创造宣言》同步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创造宣言》同步习题(含答案)

《创造宣言》基础练习一、字词:(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遁词()玄奘()懦夫()苏彝士()(二)解释下列词语遁词:鲁钝:众叛亲离:二、课文(一)填空1.《创造宣言》是一篇,作者反驳了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从而得出,的结论。

2.“遁词”的近义词有、;“鲁钝”的近义词有、。

(二)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1.作者通过的论证方法,反驳了、、、的错误观点。

2.《创造宣言》这篇驳论文运用的主要写法是()A.先破后立B.先立后破C.边破边立D.先破后立再破3.简答(1)本文作者的出发点和写作意图是什么?(2)“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

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

”一句的含义及在文中的作用。

(3)“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一句的含义及作用。

(4)如何理解“罗丹说:‘恶是枯干。

’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

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5)本文的中心论点为什么不开门见山的提出?参考答案一、(一)dùn xuán zàng nuòzhíyísài háo(二)遁词:因理屈词穷而避开正题所说的推托应付的话。

鲁钝:不敏锐,笨拙。

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信背离。

形容十分孤立。

二、(一)1.驳论文五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2.托词借口愚钝迟钝(二)1.举例论证环境平凡、生活单调、年纪太小、太无能了、陷入绝境2.A3.(1)作者针对“不能创造”的种种错误观点进行有力的反驳,是为了大大增强人们的创造意识。

(2)含义:只要有勇气,我们即使身陷绝境也能创造出一片天地。

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借歌德的话来论述玄奘、哥伦布、莫扎特最终成功是因为他们有勇气继续创造,点出了创造的重要性。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0《创造宣言》课堂同步作业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0《创造宣言》课堂同步作业试题及答案

《创造宣言》课时练一、语基标训练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中.伤( ) 监.牢( ) 遁.词( )崇.拜( ) 曾参.( ) 懦.夫( )豢.养( ) lián( )刀鲁dùn( )2.文学常识填空。

(1)陶行知,安徽歙县人,教育家。

主要教育思想是“”,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

(2)罗丹, (国籍)雕塑家、艺术理论家。

代表作有《》《青铜时代》等。

(3)歌德, (国籍)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

代表作有《浮士德》《》等。

(4)《易经》又称《》,家经典之一,相传是 (人名)在狱中所作。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塑相六贤祠哑口无言山穷水尽B.金刚无字碑走头无路众叛亲离C.卦辞茅草房画龙点晴陷入绝境D.封锁安魂曲自暴自弃接二连三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有人说:环境太________了,不能创造。

(2)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________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

(3)你不能________你的责任。

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

A.平庸鲁钝放任B.平凡鲁莽放弃C.平庸鲁莽放任 D.平凡鲁钝放弃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制订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

B.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受诸多因素影响持续走低,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持续下滑。

C.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D.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

6.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

B.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C.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D.点滴的创造像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沿石。

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20课创造宣言同步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20课创造宣言同步练习

20*创造宣言01 积累运用1.阅读下列语段,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sù)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

倘.(tǎng)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hén(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

在刀法之交响中,投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是中伤整个的和谐。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chóng(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huǐ(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

2.选出依次填在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D)(1)有人说:环境太________了,不能创造。

(2)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________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

(3)你不能________你的责任。

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都献给你。

A.平庸鲁钝放任B.平凡鲁莽放弃1C.平庸鲁莽放任D.平凡鲁钝放弃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

A .不管什么时候,人都不可以自暴自弃....B.这副对联挂在这气派的厅堂,真是画龙点睛。

....时,他是绝不会罢休的。

C.以他的个性,事情未到山穷水尽....、一败涂地的下场。

D.他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最后落得众叛亲离....(解析:B.“画龙点睛”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A.能否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

B.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受诸多因素影响持续走低,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持续下滑。

C.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D.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

2(解析:A.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可删掉“能否”;C.语序不当,将“有效的”移至“方法”前面;D.语意重复,删掉“大约”或“左右的”。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0课《创造宣言》同步练习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0课《创造宣言》同步练习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0课《创造宣言》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积累运用 (共7题;共21分)1. (9分) (2019七上·天台期末) 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日头落尽云影无光时,两岸渐渐消失在温柔mù________色里。

两岸看船人呼喝声越来越少,河面被一片紫雾lǒng________罩,除了从锣鼓声中尚能biàn________别那些龙船方向,此外已别无所见。

然而岩壁缺口处却人声cáo________杂,且闻有小孩子哭声,有妇女们尖锐叫唤声,综合给人一种悠然不尽的感觉。

(《湘行散记》)2. (2分) (2018八上·白城月考)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聒燥拙拙逼人按步就班杳无音信B . 炫目无动于衷尾尾动听风度翩翩C . 肆虐大相迳庭循规蹈距不言而喻D . 喧嚣劫后余生矢志不移见异思迁3. (2分)(2019·龙东)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 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叶圣陶《苏州园林》)B . 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C . 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

(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D .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鳞次栉比。

(减克家《说和做》)4. (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有人说:环境太________了,不能创造。

②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________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

③你不能________你的责任。

九语上第20课《创造宣言》同步练习(附解析)

九语上第20课《创造宣言》同步练习(附解析)

九语上第20课《创造宣言》同步练习(附解析)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创造宣言》同步练习(附解析)专题20《创造宣言》同步练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

(1)譬( )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

(2)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 )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答案]譬(pì)妄(wàng)[解析] “譬”容易读错。

譬如:拼音是pì rú,意思是比如。

虚妄:xū wàng词义:没有事实根据的。

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塑相六贤祠哑口无言山穷水尽B. 金刚无字碑走头无路众叛亲离C. 卦辞茅草房画龙点晴陷入绝境D. 封锁安魂曲自暴自弃接二连三[答案]D[解析]A.“相”应写作“像”;B.“头”应写作“投”;C.“晴”应写作“睛”;故选D。

3.选出依次填在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1)有人说:环境太________了,不能创造。

(2)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________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

(3)你不能________你的责任。

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都献给你。

A. 平庸鲁钝放任B. 平凡鲁莽放弃C. 平庸鲁莽放任D. 平凡鲁钝放弃[答案]D[解析] “平凡”与“平庸”,既有共性,也有不同。

共性在于两者都含有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意思,不同在于“平凡”多指社会属性,“平庸”多指个人特点,故(1)处应填写“平凡”;“鲁钝”的意思是。

“鲁莽”指言行不仔细考虑,轻率从事。

故(2)处应填写“鲁钝”;“放任”不加约束,听其自然。

“放弃”指丢掉,不坚持。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B. 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创造宣言》同步练习 (5)(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

《创造宣言》同步练习 (5)(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

《创造宣言》同步练习01积累运用1.阅读下列语段,回答(1)—(2)题。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

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

”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

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有人说:山穷水尽....,走tóu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

但是①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pàn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绝望是懦夫的幻想。

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

”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

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②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

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鲁.钝(lǔ) 走tóu(投)无路众pàn(叛)亲离懦.夫(nuò)(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A.画线句①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目的是使语言更有气势,论证更具说服力。

B.这两个语段都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运用大量的事实论据和名人名言来论证作者的观点,论证严谨翔实。

C.语段中加点的“山穷水尽”和“自暴自弃”都是并列结构的短语。

D.画线句②中的冒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解析:D项画线句②冒号表示提示下文。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A.不管什么时候,人都不可以自暴自弃....。

B.这副对联挂在这气派的厅堂,真是画龙点睛....。

C.以他的个性,事情未到山穷水尽....时,他是绝不会罢休的。

D.他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最后落得众叛亲离....、一败涂地的下场。

(解析:B.“画龙点睛”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创造宣言》同步练习 (1)(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

《创造宣言》同步练习 (1)(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

《创造宣言》同步练习一、语言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塑.像(sù)遁.辞(xún)省.亲(shěng)B.曾参.(shēn)鲁钝.(dùn)匀称.(chèn)C.玄奘.(zàng)苏伊士运河(yí)喷.香(pèn)D.懒惰.(duò)懦.夫(nuò)扣人心弦.(xiá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石像挥豪心平气合B.封锁毕竞花枝召展C.玲珑自暴自弃走头无路D.懦夫众叛亲离才疏学浅3.找出下面加点字意义不相同的一项()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创造宣言》这篇驳论文运用的主要写法是()A.先破后立B.先立后破C.边破边立D.先破后立再破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人的素质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上,也体现在精神生活和思想素质的提高上。

B.王老师认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研究语言”,而是教学生“运用语言”。

C.应该看到,不少歌星、影星成了中学生们崇拜的偶像,他们将青春的热情乃至痴情恣意挥洒,常常荒废学业。

D.三名记者深入到煤矿,调查研究写出文章,详细地揭露了矿长欺上瞒下,造成该矿20多名矿工遇难,令人震惊。

6.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A.监狱门口标语:谢谢你的合作,欢迎您下次再来。

B.殡仪馆标语: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

C.药店标语:愿君身无病,哪怕药生虫。

D.老师对学生说:你太弱智了,讲了好几遍的问题都不懂。

7.根据文段内容,选择短语填空(只填序号)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宽容是一付镇静剂,;宽容是一束阳光,;宽容是一座桥梁,。

①可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磨擦③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8.对下面一首汉乐府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精品】2018年秋季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第20课《创造宣言》同步练习(含答案)

【精品】2018年秋季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第20课《创造宣言》同步练习(含答案)

【精品】2018年秋季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20*创造宣言01 积累运用1.阅读下列语段,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sù)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

倘.(tǎng)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hén(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

在刀法之交响中,投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是中伤整个的和谐。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chóng(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huǐ(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

2.选出依次填在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D)(1)有人说:环境太________了,不能创造。

(2)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________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

(3)你不能________你的责任。

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都献给你。

A.平庸鲁钝放任 B.平凡鲁莽放弃C.平庸鲁莽放任 D.平凡鲁钝放弃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A.不管什么时候,人都不可以自暴自弃....。

B.这副对联挂在这气派的厅堂,真是画龙点睛....。

C.以他的个性,事情未到山穷水尽....时,他是绝不会罢休的。

D.他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最后落得众叛亲离....、一败涂地的下场。

(解析:B.“画龙点睛”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A.能否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

B.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受诸多因素影响持续走低,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持续下滑。

C.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D.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

(解析:A.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可删掉“能否”;C.语序不当,将“有效的”移至“方法”前面;D.语意重复,删掉“大约”或“左右的”。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0课《创造宣言》同步练习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0课《创造宣言》同步练习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0课《创造宣言》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7题;共21分)1. (9分) (2018九上·惠州开学考)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①一滴水,在dé cháng sù yùan ________后,跃入金沙江,完成了圆满的丽江之行。

②我们shè jí________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踞苍穹。

③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nù bù kě è________。

④这样的身体状况真是dà shā fēng jǐng。

________。

2. (2分) (2018九上·简阳月考) 下列句子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历尽心血,几年辛苦,凝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B . 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竞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

C . 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它把岩石融化成砂砾,把峻岭劈成深渊。

D . 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休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3. (2分)下列划线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 . 沉默有千钧之力,言论才有自由之光。

B . 像蜗牛这类的软体动物,要了解它的运动状况.为了不伤害它,只能观看,谁也动弹不得。

C . 老师关切的话语,像涓涓细流,流淌在我的心田,让我倍感温馨。

D . 由于闯了大祸,小强战战兢兢地等着父母的批评。

4. (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有人说:环境太________了,不能创造。

②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________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创造宣言》同步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创造宣言》同步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上册第20课《创造宣⾔》同步习题(含答案)《创造宣⾔》基础练习⼀、字词:(⼀)给下列加点字注⾳遁词()⽞奘()懦夫()苏彝⼠()(⼆)解释下列词语遁词:鲁钝:众叛亲离:⼆、课⽂(⼀)填空1.《创造宣⾔》是⼀篇,作者反驳了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从⽽得出,的结论。

2.“遁词”的近义词有、;“鲁钝”的近义词有、。

(⼆)认真阅读课⽂,回答以下问题1.作者通过的论证⽅法,反驳了、、、的错误观点。

2.《创造宣⾔》这篇驳论⽂运⽤的主要写法是()A.先破后⽴B.先⽴后破C.边破边⽴D.先破后⽴再破3.简答(1)本⽂作者的出发点和写作意图是什么?(2)“歌德说:没有勇⽓⼀切都完。

是的,⽣路是要勇⽓探出来,⾛出来,造出来的。

”⼀句的含义及在⽂中的作⽤。

(3)“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饭,除造粪之外,便⼀⽆贡献吗?”⼀句的含义及作⽤。

(4)如何理解“罗丹说:‘恶是枯⼲。

’汗⼲了,⾎⼲了,热情⼲了,僵了,死了,死⼈才⽆意于创造。

只要有⼀滴汗,⼀滴⾎,⼀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5)本⽂的中⼼论点为什么不开门见⼭的提出?参考答案⼀、(⼀)dùn xuán zàng nuòzhíyísài háo(⼆)遁词:因理屈词穷⽽避开正题所说的推托应付的话。

鲁钝:不敏锐,笨拙。

众叛亲离:众⼈反对,亲信背离。

形容⼗分孤⽴。

⼆、(⼀)1.驳论⽂五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是创造之⼈2.托词借⼝愚钝迟钝(⼆)1.举例论证环境平凡、⽣活单调、年纪太⼩、太⽆能了、陷⼊绝境2.A3.(1)作者针对“不能创造”的种种错误观点进⾏有⼒的反驳,是为了⼤⼤增强⼈们的创造意识。

(2)含义:只要有勇⽓,我们即使⾝陷绝境也能创造出⼀⽚天地。

作⽤: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借歌德的话来论述⽞奘、哥伦布、莫扎特最终成功是因为他们有勇⽓继续创造,点出了创造的重要性。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作业:20.创造宣言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作业:20.创造宣言

20创造宣言文章主旨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针对“不能创造”的种种错误观点进行了有力的反驳,从而得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激励每一个人时时、处处要去创造。

结构图示重难解读赏析“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这句话。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刀法”比喻教育方法,用“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用“画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从而论证了“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的观点。

拓展链接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方法——“六大解放”思想1.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

培养儿童对自然和社会进行观察与分析的能力,培养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

让儿童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3.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

让儿童自己动手操作,使他们在手脑并用中发展创造力。

4.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讲。

让儿童言论自由,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5.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

给儿童提供广阔的创造舞台,为他们进行创造活动打下基础。

6.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的东西。

使儿童有时间从容地消化、思考所学知识,去接受自然和社会的宝贵知识,积极地去创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塑.像(sù)遁.词(xún)玄奘.(zàng)屋檐.(yán)B.曾参.(shēn)鲁钝.(dūn)崇.拜(chóng)懦.夫(nuò)C.监.牢(jiān)遭.遇(zhāo)和谐.(xié)封锁.(suǒ)D.懒惰.(duò)豢.养(huàn)繁殖.(zhí)灌溉.(gài)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20课 创造宣言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20课 创造宣言

《作业推荐》——创造宣言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塑.像(sù) 遁.词(xún) 玄奘.(zàng) 屋檐.(yán)B.曾参.(shēn) 鲁钝.(dūn) 崇.拜(c hóng) 懦.夫(n uò)C.监.牢(j iān) 遭.遇(zhāo) 和谐.(xié) 封锁.(suǒ)D.懒惰.(duò) 豢.养(huàn) 繁殖.(zhí) 灌溉.(gài)【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字音的识记。

A.遁词(xún) -(dùn); B.鲁钝(dūn) -(dùn);C.遭遇(zhāo)-(zāo);D.正确。

据此,答案为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塑相六贤祠哑口无言山穷水尽B.金刚无字碑走头无路众叛亲离C.卦辞茅草房画龙点晴陷入绝境D.封锁安魂曲自暴自弃接二连三【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识记及书写词语的能力。

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

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A.“相”应写作“像”;B.“头”应写作“投”;C.“晴”应写作“睛”;故选D。

3.下列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管什么时候,人都不可以自暴自弃。

B.这副对联挂在这气派的厅堂,真是画龙点睛。

C.以他的个性,事情未到山穷水尽时,他是绝不会罢休的。

D.他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最后落得众叛亲离、一败涂地的下场。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及运用的能力。

考题出现的常见词语使用错误的类型有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颠倒等。

考生要准确理解这些词语,并掌握这些词语(短语)的搭配对象、使用范围等方面的特点,同时要把握语境的表达意思,准确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及用法,从而做出准确的选择。

人教版(2018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创造宣言》同步精讲精练

人教版(2018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创造宣言》同步精讲精练

人教版( 2018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创建宣言》同步精讲精练第 20 课创建宣言一、选择题1.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塑相六贤祠瞠目结舌穷途末路B. 金刚无字碑走头无路孤家寡人C. 卦辞茅草房画龙点晴堕入绝境D. 封闭安魂曲自轻自贱三番五次2.选出挨次填在下边横线上最适合的一组词语( )(1)有人说:环境太 ________了,不可以创建。

(2)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可以创建,可是________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

(3)你不可以 ________ 你的责任。

只需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全部都献给你。

A. 平庸鲁钝听任C. 平庸莽撞听任B.D.平庸莽撞放弃平庸鲁钝放弃3.以下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不论什么时候,人都不可以够自轻自贱。

B.这副春联挂在这魄力的厅堂,真是点睛之笔。

C.以他的个性,事情未到穷途末路时,他是绝不会罢手的。

D.他不听劝止,独断专行,最后落得孤家寡人、一蹶不振的下场。

4.以下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可否拟订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中得满意成绩的前提。

B.近期国际原油价钱受诸多要素影响连续走低,国内参照的原油变化率连续下滑。

C.责备和自我责备是有效的更正错误提升思想水平的方法。

D.据商务部统计,当前大概已有 100 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踊跃响应“一带一路”建设。

二、其余5.填空。

(1)陶行知,安徽歙县人,教育家。

主要教育思想是“”,代表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

罗丹,(国籍 )雕塑家、艺术理论家,1 / 6代表作有《青铜时代》等。

歌德,(国籍 )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代表作有《浮士德》等。

(2)《易经》又称《》,家经典之一,相传是(人名 )在狱中所作。

6.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择校就是在教育资源不够平衡的状况下,选择上一所好的学校。

这类现象在小升初中显得特别突出。

因为教育水平的差别,好多家长不肯意让孩子在本学区内上初中,都希望孩子能享受优良的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
20 创造宣言
01 积累运用
1.阅读下列语段,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sù)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

倘.(tǎng)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hén(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

在刀法之交响中,投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是中伤整个的和谐。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chóng(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huǐ(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

2.选出依次填在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D)
(1)有人说:环境太________了,不能创造。

(2)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________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

(3)你不能________你的责任。

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都献给你。

A.平庸鲁钝放任B.平凡鲁莽放弃
C.平庸鲁莽放任D.平凡鲁钝放弃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不管什么时候,人都不可以自暴自弃
....
B.这副对联挂在这气派的厅堂,真是画龙点睛。

....
时,他是绝不会罢休的。

C.以他的个性,事情未到山穷水尽
....
、一败涂地的下场。

D.他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最后落得众叛亲离
....
(解析:B.“画龙点睛”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
A.能否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

B.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受诸多因素影响持续走低,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持续下滑。

C.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D.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

(解析:A.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可删掉“能否”;C.语序不当,将“有效的”移至“方法”前面;D.语意重复,删掉“大约”或“左右的”。

)
5.填空。

(1)陶行知,安徽歙县人,教育家。

主要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代表作
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

罗丹,法国(国籍)雕塑
家、艺术理论家,代表作有《思想者》《青铜时代》等。

歌德,德国(国
籍)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代表作有《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等。

(2)《易经》又称《周易》,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周文王(人名)在狱中所作。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10月17日,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两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10月19日凌晨。

“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在距离地球393公里的太空相遇,两个比子弹速度还要快8倍的空中飞行器准确地对接在一起。

景海鹏和陈东两名航天员进入了“天宫二号”,并按计划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材料二:下面是部分外国媒体对材料一的反应。

英国广播公司:此次试验将引领中国进一步开展面向火星或月球的太空探索任务。

西班牙埃菲社:此次飞行任务将为中国在2022年前后完成第一个空间站建设的计划夯实基础。

新加坡《联合早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将代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第二阶段任务已完成。

韩联社:目前中国航天技术已经足以与美国、俄罗斯等老牌强国比肩,“神舟十一号”的发射将为中国实现建成空间站的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30字左右)
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按计划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2)请从材料二中整合出三条关键信息。

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第二阶段任务已完成;②中国航天技术
已经足以与美国、俄罗斯等老牌强国比肩;③“神舟十一号”的发射将
为中国第一个空间站建设的计划夯实基础。

02 拓展阅读
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
刘根生
①研究者观察花样滑冰运动员训练发现,相同情况下,普通运动员喜欢练习已掌握的动作,顶尖运动员更喜欢练习未掌握的动作。

是停留在“舒适区”巩固技能,还是在困难中超越自我?选择,影响着结局。

生命犹如一棵长满可能的树;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

②走出舒适区,必须勇于“再出发”。

时年花甲的王泽山院士放下过往成就的包袱,苦苦实验二十载,解决了火炸药领域的世界性难题,第三次走上国家科技奖领奖台;周有光50岁前是经济学教授,50岁后主持拟定我国《汉语拼音方案》,100岁还不肯“逸我以老”,出版了多部著作。

不为已有功名所累,变顶点为新起点,生命之树自然会挂满累累果实。

③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敢于“求极限”。

模拟太空失重条件训练,航天员若感到身体不适,可随时按下警报器终止,但中国航天员从未发出过警报。

在模拟失重的水槽里,景海鹏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动。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使人痛苦者,往往蕴藏着促人强大的因子。

④走出舒适区,有时候需要“讨苦吃”。

杨善洲说,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

从云南保山地委书记位置上卸任后,他毅然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广东湛江市政协原主席陈光保离休后,荷着锄头进山开荒,造福一方百姓。

这般自讨苦吃,体现了心念苍生、以苦为乐,更以实绩彰显了行动的力量。

⑤哲人有言,有些人过了30岁就“死”了,因为之后的岁月里全在模仿自己,机械地重复习惯之事。

模仿自己,就是待在舒适区的惯性使然。

比如用新瓶装旧酒,反复显摆曾经的成果,如同照了相洗了很多张照片,底片却还是一张;比如习惯于守成、放弃了创新,在踟蹰不前中被他人超越;比如陷入工作怪圈,忙忙碌碌装样子,有难度的不愿干,没有先例的不敢干。

不日新者必日退,模仿自己,难免会在舒适中“过早地死亡”。

⑥非洲有种蝙蝠,能把毛驴杀死。

开始时,它会用舌尖轻轻地舔舐毛驴的脚踝,接着再咬个小口吸血,毛驴浑然不觉;一只只蝙蝠接力,毛驴终于轰然倒地。

安逸享乐,会让人停留于表面的舒适区。

这种舒适背后,隐藏着致命的陷阱。

摒弃守成心态、抵制“舒适”吞噬,一个人才能在进取中不断赢得新优势,内心也方有长久的安宁。

⑦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的目标伟大。

高远的目标,寄托着理想和信仰,能激励精神、催人奋进。

高原之上有高峰,目标远大者从不满足于某个特定高度,他们常常自觉选择离开舒适区,艰难地踏上新征程。

面对生命这棵长满可能性的大树,只要肯努力,向上向善总有无限的拓展空间。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7.从全文来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有高远的目标,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

8.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首先,提出分论点;然后,用航天员训练的事例进行证明,再引用孟子的话加以强调;最后,得出“求极限”虽使人痛苦,却促人强大的结论。

9.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①举例论证,连用三个“比如”列举一系列事例,有力地证明了待在“舒
适区”的危害。

②比喻论证,用洗照片比喻反复显摆成果,形象地说明了模仿自己,机械
重复这一现象,
进而有力地论证了待在“舒适区”的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