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惠州市华侨中学高三生物第四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惠州市华侨中学高三生物第四次联考试题
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分布有乙酰胆碱受体的神经元称为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它普遍存在于神经系统中,参与学习与记忆等调节活动。
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乙酰胆碱的分解,药物阿托品能阻断乙酰胆碱与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相应受体结合。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乙酰胆碱分泌量和受体数量改变会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发挥作用
B. 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抑制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受体发挥作用
C. 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数量改变会影响学习与记忆等调节活动
D. 注射阿托品可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所引起的生理效应
2. 下列有关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疏松
B.中心体在细胞分裂前期会移向细胞两极
C.分裂过程中会发生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D.能产生A 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 数量性状通常显示出一系列连续的表现型。
现有控制某高等植物植株高度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 (已知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
纯合子AABB高50cm,aabb高30cm。
这两个纯合子杂交得到,产生四种配子的比例为3:3:2:2。
自交得到,在中,表现40cm高度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A.37.5%
B.34%
C.26%
D.8%
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生物,因而属于生产者
C.植食性昆虫属于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可加快物质循环
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5. 过敏原可激发体液免疫产生IgE抗体,当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肥大细胞可产生组织胺,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大,引起过敏症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B. 组织胺使组织液渗透压降低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C. 肥大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特异性结合IgE的受体
D. 二次过敏原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抗体结合
6. 在某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水稻根尖中,发现一个如图所示的细胞(图中Ⅰ、Ⅰ表示该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其他染色体均正常),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A.a基因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其亲代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B.该细胞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和交叉互换
C.该细胞产生的各项变异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进行观察
D.该细胞变异均为可遗传变异,但一般不能遗传给子代个体
7. 噬菌体、烟草、HIV病毒的核酸中具有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分别是()
A. 4种、8种、4种和4种、8种、4种
B. 4种、5种、4种和4种、8种、4种
C. 4种、5种、4种和4种、5种、4种
D. 4种、8种、4种和4种、5种、4种
8. 选取长度相同的幼苗,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给予光照,在不同时间测定胚芽鞘伸长的长度,结果如图乙。
能正确表示对照组、实验组光照侧和背光侧胚芽鞘伸长长度的曲线依次是
A. ⅠⅠⅠ
B. ⅠⅠⅠ
C. ⅠⅠⅠ
D. ⅠⅠⅠ
9. 下图是健康志愿者在运动前(a)、运动刚停止时(b)以及运动结束3小时后(c),血液内“减肥激素”的含量,该激素由脂肪细胞产生,能促进脂肪分解产生热量。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 脂肪细胞是减肥激素的分泌细胞而非靶细胞
B. 图示说明运动能促进减肥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C. 减肥激素减少可能是发挥完作用后灭活导致的
D. 寒冷环境中脂肪细胞分泌的减肥激素可能会增多
10. 如图是植物细胞某种生理实验过程的图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农作物施肥后出现烧苗现象与图中甲过程相似
B.2、3、4构成了该细胞的原生质层
C.细胞在图中乙变化过程中吸水能力逐渐降低
D.外界的蔗糖分子可进入1和3
11. 下列对细胞生物细胞器的理解,正确的是()
A.细胞器只存在于真核生物的细胞中
B.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
C.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的存在增大了细胞内部的膜面积
D.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均含有遗传物质,都能进行转录和翻译过程
12. 某科研人员用适当方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器甲可能是叶绿体,其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
B.细胞器乙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肯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
C.若细胞器丙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将直接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
D.乳酸菌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是乙和丙
13.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由38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有4个谷氨酸(R基为﹣CH2﹣CH2﹣COOH),则该环肽至少有5个游离羧基
B.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n+m
C.某二倍体生物常染色体一基因位点可有8种复等位基因,则该群体中杂合基因型总数可达36种
D.一段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所占比例为20%,由该段DNA转录出来的RNA中胞嘧啶的比例是10%
14. 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
B.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 假说能解释F1自交产生3Ⅰ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
D. 测交实验的后代中有30株高茎豌豆和34株矮茎豌豆属于演绎推理
15. 如图为血红蛋白β肽链基因表达的过程(ⅠⅠ表示不同生理过程)。
图中方框处碱基对T-A替换为A-T,会导致β链肽链中第6位的谷氨酸变为缬氨酸(密码子为GUG),从而使人患镰刀状细胞贫血症。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Ⅰ过程以a链为模板,由RNA聚合酶催化完成
B.Ⅰ过程核糖体沿mRNA移动并读取遗传密码子
C.图中方框处碱基对T-A替换为A-T属于染色体变异
D.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而使肽链缩短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下图为神经纤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被髓鞘包裹区域(b、d)钠、钾离子不能进出细胞,裸露区域(a、c、
e)钠、钾离子进出不受影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区域处于兴奋状态,膜内钠离子较膜外少
B.b、d区域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C.a区域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较大
D.局部电流在轴突上传导方向为a→c和e→c
17. 艾弗里团队花了十年时间研究“转化因子”,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以“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为基础
B.S型菌的DNA可使R型菌发生稳定的可遗传变异
C.R型菌的转化效率仅取决于S型菌DNA的纯度
D.在S型菌的提取物中加入RNA酶,再与R型菌混合培养仍出现S型菌
1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某甜瓜品种进行“低温锻炼对冷胁迫下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该酶能减缓植株的衰老)活性与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实验。
设置了如下三组实验:T1(昼夜15~10Ⅰ),T2(昼夜10~5Ⅰ)和CK(昼夜25~15Ⅰ)。
低温锻炼十天后,将三组幼苗同时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各项生化指标,结果如下。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低温锻炼能防止甜瓜幼苗在冷胁迫下叶绿素的分解,提高幼苗的抗寒能力
B.在冷胁迫下,经低温锻炼的处理组SOD活性逐渐下降,但仍高于未经低温锻炼的CK组
C.幼苗经过低温锻炼后使清除自由基的机制起作用,增强其对冷胁迫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D.未锻炼的CK组冷胁迫后SOD活性降低是由于其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
19. 乙酰六胜肽为人体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是一种具有穿透细胞膜能力的小分子链状六肽,由于能够阻断神经肌肉间的信息传导,避免肌肉过度收缩,减少了动态纹的发生,还能有效重组胶原蛋白,增加弹力蛋白活性,多用于化妆品内作为抗皱成分。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酰六胜肽可与甲、乙液等量配制的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反应
B.乙酰六胜肽进入细胞充分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C.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就决定了该小分子多肽的功能
D.该多肽由6个氨基酸通过5个肽键相连
20. 葡萄糖代谢中大部分能量的释放依赖电子传递系统或电子传递链来完成,细胞色素C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电子传递体。
它易溶于酸性溶液,主要分布于线粒体内膜上,可与其它酶协作将电子沿着特定途径传递到分子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内膜向内腔折叠增大了膜面积,为细胞色素C提供了更多的附着点
B.细胞色素C可使NADH通过电子传递链再氧化进而将能量储存于ATP中
C.动物脂肪组织中细胞色素C含量比肌肉组织中更高,可采用酸化水进行提取
D.细胞色素C可用于各种组织缺氧的急救或辅助治疗,提高氧气利用率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研究人员为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置了A、B、C、D四组实验(每组接种酵母菌数量一致),测得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各组的培养条件为实验A组:20mL培养液;实验B组:20mL培养液并在a点后定期补充适量培养液;实验C组:20mL培养液并仅在a点时补充一次适量培养液;实验D组为理想条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对酵母菌计数时应采用_____,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采取_____措施,乙图的中方格中有酵母菌的数目为_____个,那么1ml酵母菌培养液样品中菌体数接近_____个,你计数的原则是_____。
(2)实验A、B、C、D组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分别对应图中的_____曲线。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属于_____(填“数学”或“物理”或“概念”)模型。
(3)在进行抽样检测酵母菌数量时,需要借助_____,在其上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和加盖盖玻片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在前。
(4)图中阴影部分按照达尔文的理论可以理解为_____。
22. 下面甲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乙图为线粒体结构模式图,丙图为酵母菌在不同O2浓度下的CO2释放速率。
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E代表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动物细胞可以进行的过程为_________阶段(填字母)。
(2)甲图中C、D阶段发生的场所依次对应于乙图中的_________(填序号)。
(3)甲图中从A阶段到产生E物质的阶段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_,写出有关的反应式:___________。
(4)丙图所示过程中,酒精产生速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试解释C点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体剧烈运动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5:3,则人体产生的CO2与消耗O2之比是__________;剧烈运动后,人体会有酸胀的感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3. 藏报春花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生理机制如下图甲所示。
为探究藏报春花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及比例如图乙所示:
(1)根据图甲和图乙杂交结果说明两对基因遵循__________定律。
(2)F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种群中黄花基因型有______种。
F2白色花中表现型能够稳定遗传的比例是______。
(3)上述F2部分白花个体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欲判断这样个体的基因组成,有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请根据相关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有各种基因型纯合的植株可供利用)。
Ⅰ让能够发生性状分离的(这样的)个体自交;
Ⅰ分析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
结果预测: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基因型为__________;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基因型为__________。
24. 自然界的物种具有基因多样性,单一品种可能同时具有优点、缺点。
导致不符合人类利用的需求。
以下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动物品种培育方式。
(1)回交是将杂交子代与其亲代之-方交配,以加强杂交世代某一方亲代性状的育种方式,回交所采用的两个品种中。
一为具有某一个优良性状的品种A,另一品种则为其他性状均优良的适应品种B。
让A与B交配产下F1;,然后,将此F1再与B交配产下F2。
理论上,来自B品种的基因占F2基因的_______。
要想获得理想的品种,则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鼠的尾巴有短尾和长尾,受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
将一只黄色短尾老鼠和一只灰色长尾老鼠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灰色短尾=1Ⅰ1。
将F1中一对黄色短尾雌雄鼠交配,F2中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6Ⅰ3Ⅰ2Ⅰ1。
请根据题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验中发现存在胚胎致死现象,最可能的是_______。
Ⅰ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
Ⅰ将F2中黄色长尾和灰色长尾个体间随机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
25. 中国是生产稻米最多的国家,增加水稻的产量一直是科研人员研究的主要课题。
图1是将玉米的PEPC 酶(与CO2的固定有关)基因与PPDK酶(催化CO2初级受体—PEP的生成)基因导入水稻后,在某一温度下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双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光合速率影响。
图2是在光照为1000Lux下测得温度影响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l中原种水稻A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基因水稻________(填“是”或“不是”)通过提高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最适温度来增强光合速率的。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图2判断,图1曲线所对应的温度应为____________,若将温度调低5Ⅰ,A点将向______________移动。
(3)据图分析,转双基因水稻与原种水稻相比更适宜栽种在_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中。
研究者使用___________提取这两种植株的等质量叶片的光合色素后,用______________法进行了分离。
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两种植株的色素带无显著差异,则可推断转双基因水稻是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提高光合速率。
参考答案
1. B
2. D
3. B
4. A
5. B
6. D
7. B
8. B
9. A
10. D
11. D
12. C
13. B
14. A
15. C
16. AB
17. BD
18. AD
19. BD
20. ABD
21.
(1).抽样检查法
(2).稀释
(3).24
(4).6×106
(5).记上不计下,计左不记右
(6).Ⅰ、Ⅰ、Ⅰ、”J”型
(7).数学
(8).血细胞计数板
(9).加盖盖玻片
(10).被自然选择淘汰掉的个体
22.
(1).酒精和二氧化碳
(2).ABCD
(3).ⅠⅠ
(4).无氧呼吸
(5).C6H12O62C2H5OH + 2CO2+少量能量
(6).逐渐减少
(7).此时无氧呼吸受抑制,有氧呼吸还较弱
(8).1:1
(9).剧烈运动导致供氧不足,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23.
(1).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AaBb
(3).2
(4).3/13
(5).白花:黄花=13:3
(6).AaBb
(7).白花:黄花=3:1
(8).AABb
24. 75%
反复回交,反复选种,使该品种不断得到纯化
黄色基因纯合致死
YyDD、yydd
黄色长尾Ⅰ灰色长尾=1Ⅰ1
25.
(1).温度、CO2浓度等
(2).不是
(3).由图2可知转基因水稻与原种水稻酶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4).30Ⅰ
(5).左下
(6).光照强
(7).无水乙醇
(8).纸层析
(9).暗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