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中心小学语文集体备课个人初备教案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主备人:参加人员:语文教研组成员备课地点:阶梯教室学科:语文主备年级:四年级时间:10月11日备课中心问题:1 、读懂课文,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
2、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写话,提高写作能力。
3、考虑到说明文比较枯燥,缺乏情趣,可以制作一些幻灯片,比较直观、形象。
过程描述:一、创设情境:二、初读课文:三、再读课文,了解特点:四、复述特点五、拓展练习六、总结讨论结果:1、读懂课文,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
2 、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写话,提高写作能力。
反思:一、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理念,尽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读中领悟,自主探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教师做引领者,为学生创造情境。
让学生在自主愉悦、轻松的氛围中自主学习。
整节课都围绕着质疑导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实现导与学的和谐统一,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
二、本节课的内容适合学生心理,在课程改革的新课标指引下。
我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为教学主线,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不仅因为课文中智能汽车的功能和特点而惊叹,更能大胆想象。
为未来的智能汽车设计出更多令我们意想不到的功能。
例如:在智能汽车的两侧安上翅膀,必免交通堵塞带来不便,再如把智能汽车的车轮安上升降,当遇到水面时,汽车可以像船一样在水中行驶。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是无暇的。
他们的想象力更是无尽的。
本节课的教学使我感触很深,我在为学生们的想象力惊憾的同时,也在为我的职业而自豪。
只要我们精心的培育每一株幼苗都会绽放出艳丽的花朵。
三、在教学《未来的智能汽车》时,让学生一方面要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另一方面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未来的智能汽车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汽车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四、不足之处:朗读指导和训练还可以再强化一些.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应重视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如对比读,男女声对读,小组合作朗读等形式,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领悟课文的说明方法.《未来的智能汽车》第一次教案《未来的智能汽车》第二次教案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汽车是我们熟悉的一种交通工具。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全册教案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单元分析科目:语文册次:二年级上册第( 1 )单元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册次:二年级上册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册次:二年级上册121 2 3123景。
(3)朗读:“礼炮”“焰火”“狂欢夜”。
412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册次:二年级上册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上课了,先请学生看老师做一个动作。
只见老师把手放在眼睛上面,做出一个向远处看的样子。
出示“看”字,“上面是一个撇手,下面是目,手搭凉棚向远处看。
‘看’多有趣呀,我们今天学的《识字三》这篇课文里,就有一些这样有趣的字,你自己读读课文,比一比,就会找到它。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倡导自主学习学生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看一看课文中的插图,想一想插图和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
把自己记住的字在本子上练写。
交流讨论。
学生把有趣的字写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
检查读书情况。
学生自读两遍课文。
三、细读课文,用心品味谁来说说你对宁宁有了哪些了解?你是怎么知道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让我们看看宁宁画的画是什么样的?(指导看图)指导朗读课文第一、二句。
课文说宁宁是一个粗心的小画家,你觉得宁宁仅仅是粗心吗?学生讨论,发表看法。
5、指导朗读第三句,注意问句的读法。
练习背诵,赏读品味。
四、学习生字,认真书写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并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位置、笔顺。
学生练写(先描后仿),老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笔顺和写字姿势。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册次:二年级上册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册次:二年级上册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册次:二年级上册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册次:二年级上册一小教师集体备课单元分析科目:语文册次: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册次:二年级上册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册次:二年级上册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册次:二年级上册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册次:二年级上册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册次:二年级上册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册次:二年级上册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册次:二年级上册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册次:二年级上册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册次:二年级上册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册次:二年级上册一小教师集体备课单元分析科目:语文册次: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册次:二年级上册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册次:二年级上册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册次:二年级上册。
【精品】S版语文集体备课教案(小学三年级上册)

(2)小组合作讨论。(音、形、义、写。)
(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文”与“纹”、“朝”与“潮”、
“镜”与“境”的对比、区分。
(4)学生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探究。
教师板书:滚(注意右边的间架结构)
(5)学生练写,小组交流、评改。
[虽然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但是在学习生字过程中,教师仍然要重视写字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在观察、讨论、评议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精神及评价他人的能力。]
(2)指名朗读、评议。
4.感悟四:
(1)孩子们望望拖着帽子蹲在树上的松鼠,挠挠脑袋,无可奈何地下山了。
(2)理解“挠挠脑袋”:为什么挠脑袋?心里怎么想?
(3)理解“无可奈何”:想像一下翔翔走的样子,表演体会。
5.感悟五: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帽子和鸟窝》这篇课文的内容,知道了课题中的帽子是谁的?他把自己的帽子送给小鸟做窝,是不是他不想要了?
二、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翔翔非常想要自己的帽子?把这些语句画出来。
三、分组讨论交流。
四、小组汇报讨论情况,学生补充,教师点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体会翔翔对帽子的喜爱之情,从而感受他对小鸟的爱护.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学习“帽”和“窝”:
1.板书:帽子
学习“帽”:怎样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帽”的字形,强调“帽”的右上是“曰”不是“日”;右下是“目”,也不是“日”。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要求(供参考)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要求(供参考)
1.备课组长提前通知全组成员在集体活动前认真研读教材、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的地位与前后知识的联系,三维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每课课时分配,作业与练习配备,教学方法的设想等。
2.主备教师对各环节进行剖析,阐述自己的观点。
3.组内每位教师参与研讨,各抒已见,统一认识,同时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
集体备课时,除中心发言人作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
活动结束后,备课组长要认真做好活动记录,以备学校领导及教务处检查。
4.二次备课。
各任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备课提纲和各班的学情,进行二次备课。
5.各位科任教师在这一教案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实施、总结和反思,最终形成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最优秀的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教案模板(共5篇)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教案模板(共5篇)第1篇: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小学集体备课教案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主备人王世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单位的大小。
能力目标动手操作,正确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能熟练计算它们的体积。
情感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体验探索的乐趣。
重点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二次备课创境激疑一、启发谈话,激趣引入同学们,最近你们发现的城市有哪些变化呢?在城市里为什么要建这么多高楼大厦呢?如果建平房,会怎么样?老师带来一件衣服,谁想试一试?(点名让一胖一瘦上来)问:同样一件衣服,为什么有的宽松,有的紧?(因为他们体型不一样,也就是占的空间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跟空间有关的内容。
板书课题:体积合作探究二、学习“体积”、“体积单位”的概念1、出示大、小苹果,问:哪只苹果占的空间大?你能从自己的身边选两件物体,比比它们的大小吗?2、出示差不多大的土豆和一个长方体石块,你知道它们哪个大吗?那你有什么办法?演示书上的实验,得出:土豆占的空间小,石块占的空间大。
3、师揭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土豆和石块相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4、计量体积的大小,要用到什么呢?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请同学们自学14页中间部分。
得出结论后,教师总结体积单位并板书: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5、学生汇报:(1)常用的体积单位(2)拿出课前做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说说哪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3)立方米是怎么规定的?老师用3根1米长的木条搭成一个互相垂直的架子,放在墙角感知1立方米的大小,并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跟1立方米差不多大。
6、摆一摆:用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下图中不同形状的模型,你知道它们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见教材)得出: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S版语文集体备课教案(小学三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及反思……三号、黑体、加粗
莲湖区远东第一小学×××……….四号、楷体教学内容:……….小三号、宋体、加粗
教学目标:……….小三号、宋体、加粗
1.
2.
3.
………内容四号、宋体
教学重难点:……….小三号、宋体、加粗
重点:……….四号、宋体
难点:……….四号、宋体
教学准备:……….小三号、宋体、加粗
教师:……….四号、宋体
学生:……….四号、宋体
(空一行)
教学过程:……….小三号、宋体、加粗
一.×××……….标题四号、宋体、加粗
×××……….正文四号、宋体
(设计意图:×××)……….四号、楷体
二.×××……….标题四号、宋体、加粗
×××……….正文四号、宋体
(设计意图:×××)……….四号、楷体
三.×××……….标题四号、宋体、加粗
×××……….正文四号、宋体
(设计意图:×××)……….四号、楷体
………
板书设计:……….小三号、宋体、加粗
(内容略)……….四号、宋体
(空一行)
课后反思:……….小三号、宋体、加粗
(大约300至500字)……….正文为四号、宋体
×年×月×日……….四号、楷体
(注:左右缩进为“2字符”,行距为“单倍行距”。
)。
集体备课教案 第六单元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二)《池上》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
板
书
设
计
18要下雨了
小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要下雨了蚂蚁搬东西
教
学
反
思
阳江市实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2016年—— 2017年第二学期
科目
语文
年级
一
主备教师
冯美容
使用教师
课题
第六组
课时
2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六
主讲教师备课内容
授课教师修改或补充
教学
目标
借助拼音和情境识记生字。
教学
重点
初步学习扩句,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复习标点符号,初步感知逗号、句号、问号、叹号的不同用法。(难点)
教学难点
1、把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
2、积累气象谚语。
教学
准备
1.制作课件、生词头饰。(教师)2.拼音卡片、生字卡。(学生)
教
学
设
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导学: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去语文园地六学习,老师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个园地可以讲故事,可以做游戏,还能学变魔术……你们愿意去吗?设计意图:未成曲调先有情。上课伊始,教师用充满诱惑力的语言,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
(2)同桌交流,再读古诗,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S版语文集体备课教案(小学三年级上册)

(3)联想自己玩累时的感觉,说说如果你的帽子不见了你会怎样?
(4)练习读三自然段。
3.感悟三:
(1)对比朗读,感悟孩子们追的时间长,路途远,始终没有停下歇息。从而体会追回帽子的急切心情。
孩子们追呀追呀,一直追识生字。
(一).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带着问题我们来读一读课文。首先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认识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熟。在自己认读的基础上,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二)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课文中有几首诗?每首诗中的大海给你什么感觉?你最喜欢哪首诗中的海?
1.自由读你最喜欢的那首诗,想想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1.感悟一:课件出示:帽子!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
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
指名对比读句子,感受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启发想象:翔翔心里怎样?他在想什么?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问:在这之前他们什么心情?朗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发现帽子丢了前后不同的心情。练习朗读。
2.感悟二:
(1)大家又爬上了山坡,帮翔翔去找帽子。
(1)自主学习12个生字。(读准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2)小组合作讨论。(音、形、义、写。)
(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文”与“纹”、“朝”与“潮”、
“镜”与“境”的对比、区分。
(4)学生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探究。
教师板书:滚(注意右边的间架结构)
(5)学生练写,小组交流、评改。
[虽然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但是在学习生字过程中,教师仍然要重视写字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在观察、讨论、评议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精神及评价他人的能力。]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精选6篇)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精选6篇)小学语文备课教案篇1课文分析:在成人的眼睛里,圆圈就是圆圈,而在孩子的心目中,同样的圆圈可以代表几种不同的事物,事物因想象而存在、变化。
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儿童和成人间这种思维的差异性。
教学目标:1、写田字格里的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认识“竹字头”和“折文儿”。
2、正确认读十二个生字。
3、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通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思考问题。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生字头饰、彩笔等。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直接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儿吗?喜欢画什么?有一位叫维维的小朋友也喜欢画画儿,你们想看看她的画儿吗?我们就一起走进《维维的画儿》吧!设计说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发学习的兴趣,使之产生学习的欲望。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一记。
2、师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2)做找朋友游戏。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互相评议。
识字教学让孩子用喜欢的方式认字,可以激发他们认字的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边读边画,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维维是怎么画的,画了些什么?”2、学生画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读一读。
3、集体交流,师相机帮助理解“椭圆、曲线”等词语。
4、指一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在本上画。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去找答案,亲自动笔画去理解答案,正是他们独立、自主的探究知识的过程。
四、探讨、深化主题学生理解课文后,组织学生讨论:你喜欢维维的画儿吗?在你看来,维维的画是四个圆圈还是四种不同的东西?(学生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学生讨论的过程也正是主题深化的过程,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玩玩做做,课外扩展。
三个同学一组,一个同学在纸上画两个相同的图案,另外两个同学各自发挥自己的想象,加上几笔,变成自己想画的一种事物,比一比,两个同学画的一样吗?通过扩展延伸,使学生感受到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都是独特的,无可替代的。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认识“翠、秆、腹”等11个生字,会写“翠、羽、领”等13个字。
(3)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 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翠鸟的图片、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五、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 教师神秘兮兮地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超级可爱又特别厉害的小客人。
它呀,穿着一身翠绿翠绿的衣服,眼睛亮晶晶的,嘴巴又尖又长,飞起来像箭一样快。
你们猜猜它是谁呢?”(学生自由猜测)2. 教师展示翠鸟的图片,揭晓答案:“哈哈,没错,就是翠鸟。
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翠鸟的世界,去好好认识一下这个小家伙。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完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3.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生字认读情况。
(1) 指名认读,其他学生跟读。
(2) 开火车认读,看哪组小火车开得又快又稳。
(3) 教师针对容易读错的生字进行重点讲解,如“翠”(平舌音)、“秆”(不要读成“杆”)等。
4. 教师提问:“同学们,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翠鸟的哪些方面吗?”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字词,例如“[列举几个生字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课文中[表达的情感,如亲情、友情等],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激发学生对[相关事物,如大自然、传统文化等]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如[具体写作手法,如借物喻人等]。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列举含义深刻的句子]”。
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在生活中有所感悟。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对于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基本含义,教师直接讲授,让学生快速掌握基础知识。
2. 讨论法在分析课文内容和主题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们觉得文中主人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激发思维的火花。
3. 朗读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可以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1. 教师神秘兮兮地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超级有趣的地方,这个地方就在我们即将学习的课文里。
大家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描述与课文相关的场景,如一片美丽的森林]。
”2. 然后教师简单介绍课文的背景或者作者,比如:“这篇课文的作者呀,可厉害啦!他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用文字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世界。
他是谁呢?他就是[作者名字]。
”#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2分钟)1. 教师富有激情地说:“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本,像探险家走进神秘森林一样,开始读课文吧。
阳江中心小学2007-2008学第二学期语文学科

阳江中心小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学科研训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继续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为基本点,以“课内抓提效,课外促普及”为工作目标,加强教学的研究、指导与服务。
继续实施“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导行、反思提高”的研训实践策略,抓严常规管理,带好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
二、工作重点1、加强“一篇课文两课时”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在坚持倡导“一篇课文两课时”完成的活动中,重视课堂阅读教学年级段教学目标的落实;加强课内读写的操作与运用;尝试把作业纳入课堂教学中。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分低、中、高年级段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
低年级开展“优化识字写字教学,培养兴趣”的主题活动,中年级开展“落实阶段目标,重视读写结合”的主题活动,高年级开展“注重细节,有效拓展”的主题活动。
2、做好课外阅读活动制定课外阅读指导计划,确保学生有书读、有时间读。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活动的开展,组织好四月份“读书月”中的读书活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研讨活动,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教学质量。
三、活动设想中年级“一篇课文两课时”课堂研讨活动(三月份)1、活动主持者:陈军华2、活动参与者:三年级全体语文教师、语文中心教研组人员、部分年轻语文教师和中心校分管语文的领导3、活动时间:2008年3月12日4、活动地点:本部阶梯教室5、活动主题:开展中年级“落实阶段目标,重视读写结合”教学研讨。
6、活动目的:县研训中心在继续加强“一篇课文两课时”课堂教学专题研究,在这大环境的引领下,我们也要在教学中分年级段探讨探讨“一篇课文两课时”在平时教学中具体地操作,所以我们本次教研活动旨在研讨如何在40分钟的课堂内有效地完成“一篇课文两课时”的教学内容,继续尝试把作业的合理设计纳入课堂教学,进行中年级主题活动“落实阶段目标,重视读写结合”的研讨,通过这次活动,提高全体语文老师对中年级“一篇课文两课时”的具体落实的认识,以便在自己的教学中更好更快的完成教学任务。
广东省阳江市中心小学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不懂就要问教案新人教版

2.在理解词语的意思时,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如,寻找近义词来理解“霎时”;“鸦雀无声”可以运用表演法来理解;“私塾"可以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用时:18分钟)
1.指名读文,思考课文主要内容。
2.学生在汇报交流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谈自己的感受。
3。分角色朗读时,鼓励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3)出示重点句: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4)理解重点句: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2、(教师出示杨桃)谁知道这种水果叫什么?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指名简单介绍杨桃。
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
3、齐读课题.
4、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预设学生可能会提的问题)
⑴ 谁画杨桃?
⑵ 怎样画杨桃?
⑶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⑷ 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2.把自己不认识的字多读两遍。借助拼音自学生字。3。认读课件中的词语,要认清字形.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
4.(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一谈对词语的理解.
(2)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1.认读生字时,指导学生读好生字:“诵”的读音是平舌音;“楚”的读音是翘舌音,在“清楚”一词中读轻音;读准多音字“背、圈”。
2.提出自学问题,引导学生小组交流:
(1)私塾的先生怎样教书?(2)孙中山为什么要问先生问题?
阳江市三小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古诗二首教案3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

二、师范读《滁州西涧》,学生朗读,再齐读。
三、这是一首山水诗,那我们可以用欣赏山水国画的方法来欣赏它。
国画中有一种技法称为:点染法,和我们文学中讲的“文眼”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首诗歌中,每一句都有一个文眼。
1、比如说第一句诗,讲的是?(草)那么这个草是什么样的呢?(幽草)这里的“幽草”即是第一句的文眼,用“幽"来点染“草"。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沉静、安闲)那么,这个“幽”字在这里就赋予了“草”独特的色彩.作者就独怜(爱)这幽草。
3。教师范写,讲解要点,学生认真观察。
4。学生自主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
5.教师集中纠错讲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知道孔子和弟子在去楚国的路上遇到了技巧高超的粘蝉老人,那老人是怎样练就高超的粘蝉技术的呢?相信大家都很想知道,下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找答案吧!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跟随孔子及其弟子的脚步去认识了一位什么样的人?(全班齐答)对,我们认识了一位粘蝉技术高超的老人。
韦应物出生官宦家庭,享受着世袭特权,早年是唐玄宗卫队中的一员,过着骄奢腐化的生活。经历了安史之乱后,他深受震撼,发奋读书,27岁中进士,走上了仕途。做过滁州、江州、苏州等地的刺史。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心情。
阳江市三小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刺猬汉斯教案1语文S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并初步懂得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根据福楼拜教给写作方法,通过例文了解福楼拜第三次指导时所说的“画家的那种手法”,选择一个镜头,尝试用上“画家的那种手法”,进行一次小练笔,将他们各自的特点写出来.
小结:莫泊桑为了解决写作中存在的“文章不生动”,“怎样是功夫到家”,“没什么好写的”问题,决定向当时法国文坛赫赫有名的作家福楼拜请教,请求他指点迷津.
那么,究竟这位福楼拜老师有什么灵丹妙药,能教出这样一位大作家?
第二课时
过渡:莫泊桑求教福楼拜,福楼拜老师指导的话语耐人寻味。(出示要求)请同学们默读福楼拜老师的话,边读边想,假如你就是莫泊桑,你能从福楼拜老师的话语中找出关键的句子并且从中体会到什么?边读边划边简要地写下你的体会。
刺猬汉斯
课题
4* 刺猬汉斯
课型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个人修改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冷潮热讽”等词语。
2.有一定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对文中人物进行评价,并从中受到感染、教育.
教学重点
在快速阅读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故事的人物进行评价,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及深奥的道理。
(2)默写生字,检查生字的记忆、书写情况。强调书写姿势、把字写正确、规范。
投影展示,是不是做到正确、美观,学生评价。
①“陋”的 最后一笔是竖折.“陋、吆、烙、咖、啡”都是左右结构.
②“陋、吆、烙、咖、啡”几个字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观察这些生字在田字格里横中线、竖中线的关键笔画的写法.
二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让我们走进山水如画的桂林去看看吧。(播放优美的音乐)我们的轮船已经缓缓驶入漓江(多媒体出示桂林的风景图)让我们站在船头看一看这美丽的风光,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碧水 秀峰 倒影)
这么美的景色,你能把它读好吗?(学生自己体会读,知名读,比赛读)
①“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到中秋分外明,关于月亮、关于中秋,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你能说说吗?
②指名唱中秋节的歌曲。(相机出示:中秋 团圆 月饼)
指名朗读。
齐读。
2、这篇课文按节日的时间给我们介绍了中国的四个传统节日。你能说出这四个传统节日的过节时间吗?(农历与公历的区别)
3、自由练习读韵文
1、由学生用自己认为便于记忆的方法分析字形,相互交流。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柳”、“菠”、“蓝”等难写字。)
3、学生按笔顺在书上描红。
4、完成练习字册。
教学反思
课题
识字4
课时
2
主备人
黄瑞
修正补充栏
第一、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辨析两组易混淆的偏旁,“日”、“目”,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韵文。
2、学会本课生字,田字格前的一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⑴引导学生认识日字旁。
⑵出示“晴、暖、晾、晒”,看
看图,读读词,想一想:这些字
为什么都是日字旁?(都与太阳有关)
2、出示“目”的演变图表,了解目字旁的演变过程。
⑴自学目字旁,出示“眼睛、瞄准、眺望”,用红笔点出“眼、睛、瞄、眺”。
⑵再看看图,读读词,想一想:这些字为什么都是目字旁?(凡是以目作偏旁的字大都与眼睛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