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养成教育实验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小学生责任感养成教育开题报告

小学生责任感养成教育开题报告

小学生责任感养成教育模式研究开题报告九台市兴华小学小学生责任感养成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组2009.8小学生责任感养成教育模式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名称:小学生责任感养成教育模式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小学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既包括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

养成教育包括各种习惯的培养。

如培养良好的做人习惯、做事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等。

教育者重视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但常常付出巨大努力而收效甚微。

这可能是对养成教育内容的特点缺乏认识的结果。

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必须讲科学,而不是教育者脑袋一热就能解决的问题。

小学生养成教育当中一个重要的内容的责任感教育更应该尊重这一规律,必须讲科学,只有科学、系统的对学生实施责任感教育才能达到小学教育阶段养成教育目标。

为了在工作中科学、系统、有效的对小学进行责任感养成教育,只有通过探索、实践、总结、发现运用严谨、规范的研究手段,总结出具有实效性、可推广性的一套小学生责任感养成教育模式,才能更好的推动学校德育工作中养成教育工作,形成我校独特的德育教育特色,并通过论文、研究报告等形式形成经验材料,推动小学生责任养成教育工作健康快速的发展。

(三)国内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小学生责任感教育这一内容一直是教育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但是作为养成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没有一套更好、更有效的教育模式供我们一线教师参考;没有一套可操作性强、系统的模式供我们小学德育工作者去参考、去实践。

因此,探索出一套更高效、更科学的小学生责任感养成教育模式,为我们当前小学生养成教育模式研究丰富基础数据,提供更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从我们学校当前德育养成教育工作实际出发总结出供更多研究者参考的小学生责任感养成教育模式,为全国重点课题《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实践模式研究》提供参考性基层资料具有重大意义。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doc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doc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doc《小学低年级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开题报告习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

"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

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013年9月,一年级新生入学,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上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我与同组三位教师主动承担了题为“小学低年级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课题研究任务。

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加强教师对此课题的认识,提高教师实施的自觉性,特举行本次开题会。

一、课题的提出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早期,能否给予系统的、良好的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的任务不应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

因此,必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可塑性强,习惯易于养成,通过有意识的进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良好的学习习惯较之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更重要,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条件。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体的学习习惯是个人内部自相适应的一种自动化行为的动力系统。

习惯一经养成,人们的优势心理反应是维持一种习惯而不是去改变这种习惯,这是学习习惯形成应遵循的心理规则。

古代教育家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成就大未来。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课题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课题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

”,此言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

习惯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

抓好习惯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不仅仅要培养一批批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的人才,更应当培养一大批具有现代人的精神面貌、良好的行为习惯、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学校教育担负着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任务。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未来公民的素质直接或间接地取决于现在的教育。

因此,探索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对提高未来小公民的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 就国内外现有研究看,纯粹的养成教育理论研究少见。

从已有研究看,学者们往往将习惯与人格的研究置于儿童道德的研究之中。

就国内外情况看,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关于儿童道德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

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习惯研究。

它们大都以一些设计精巧的实验为基础,内容涉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

如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详细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和形成)和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皮亚杰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认知问题。

再如精神分析学派关于儿童焦虑和移情作用的研究,以及前苏联心理学家关于儿童羞愧感的研究,则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问题。

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课题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课题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

”,此言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

习惯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

抓好习惯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不仅仅要培养一批批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的人才,更应当培养一大批具有现代人的精神面貌、良好的行为习惯、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学校教育担负着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任务。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未来公民的素质直接或间接地取决于现在的教育。

因此,探索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对提高未来小公民的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 就国内外现有研究看,纯粹的养成教育理论研究少见。

从已有研究看,学者们往往将习惯与人格的研究置于儿童道德的研究之中。

就国内外情况看,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关于儿童道德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

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习惯研究。

它们大都以一些设计精巧的实验为基础,内容涉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

如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详细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和形成)和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皮亚杰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认知问题。

再如精神分析学派关于儿童焦虑和移情作用的研究,以及前苏联心理学家关于儿童羞愧感的研究,则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问题。

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

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教育的_研究

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教育的_研究

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教育是习惯的培养,习惯又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人一旦养成一种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

是好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

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良好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一个国家、民族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展现。

对于个人来说:是否讲卫生,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的高低,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

学校的卫生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不仅能反映出校容校貌,同时也是学校师生素质高低的综合反映。

学生卫生习惯的好与坏,是关系到学生个性品质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既保持了环境的整洁,又增强了他们对疾病的免疫力,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得到改善,促进学生其他良好行为习惯和完美人格的形成。

但我校的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无人、无制度监督的情况下常常暴露无遗.环境为大家所共同享有,环境卫生差,危害他人,也危害自己。

卫生习惯的养成是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的基础,培养学生形成卫生习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二、学生卫生习惯现状分析我班的学生来自农民工家庭,父母忙于生计,对学生的卫生习惯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兼顾,再加上家长、老师大都重视学生的成绩,对学生的卫生习惯教育比较忽视,所以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个人卫生习惯较差。

留长发、不剪指甲、不勤洗发、洗澡、衣裤脏兮兮,还有几个戴“黑项圈”的学生。

偶尔不洗脸、不刷牙、不洗手者常见,有的学生经常在塑胶跑道上打滚。

虽然每天进行两次清扫,,但卫生保持意识不强,很容易发现垃圾,虽然教室地面较干净,但学生的书桌里满是垃圾。

一些学生看似不乱扔垃圾,多数原因在于怕受到“环保小卫士”的扣分、同学的检举以及老师的批评。

很多同学就算见校园内有垃圾,常常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特别是在校外,认为没有了约束,很多人就会乱扔垃圾,边走边吃东西,边吃边吐,乱图乱画等等,与在校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开题报告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开题报告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马庄镇芍药山小学课题组2015、6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费县马庄镇芍药山小学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

习惯的培养是一个从不稳定到稳定、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这就是说,良好的习惯对于学生日后乃至整个人生的学习、生活将会产生重要的作用。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基本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一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在当今的时代,会学习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社会的发展变化需要人们不断地学习,教学生会学习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而会不会学习往往取决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好坏,学习习惯不好,则学生自觉性差,并随之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消极被动,缺乏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精神。

因此,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指导,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新的小学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

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也就可谓是学会了学习,教师也就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

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教师的重要职责。

综上所述,我校确立的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实践研究,必将有其深远的研究意义二、课题研究的目标:(1)使学生养成课堂教学中的听、说、审、检、作业书写、预习、复习良好的的习惯。

(2)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的培养。

让学生养成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和善于提出问题,质疑问难,科学思维,勤于思考的习惯。

(3)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使学生养成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合作操作、实践,课外合作收集生活中的信息,思考探究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习惯。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1、课题负责人老师介绍研究此课题的背景、意义及预期目标等。

2、校长对此课题研究进行了补充说明,强调了研究此课题对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鼓励课题研究人员一定要认真,实事求是地去完成,不要敷衍塞责,要为课题研究负责,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科研负责。

课题研究方面遇到困难或麻烦应及时上报,校领导配合你们尽最大努力去克服。

3、、两专家就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目标、研究的主要内容、原则、方法、研究过程和课题完成的可行性分析等方面分别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此课题进行了较系统的评估。

4、老师最后代表课题组做了研究此课题的表态发言。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养成教育的含义及特点。

养成教育”是一个教育过程,这个教育过程是借助训练活动完成的。

它必须具备“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训练活动。

”即教育者将养成教育的目标具体化,借助语言、行动、教育媒体“外化”,通过训练活动传递出教育信息。

受教育者接受信息后,“内化”成自己接受的东西,然后“外化”成为“规范化的日常行为”。

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局限,加上训练的内容广泛、细致,而这种训练活动,又是大量而多样的,同时,又不能一次训练就可达标。

因此,这个教育过程就必须是不断反复、循序渐进、十分漫长,必须渗透到方方面面、遍及整个小学阶段。

2、小学生和家长对养成教育的理解,主要以问卷的形式进行。

3、小学生家长的走访。

主要以养成教育走访记录表的形式进行。

4、总结交流分析。

主要以调查报告的形式进行。

5、形成研究成果。

主要以实验论文的形式进行。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现代教育理论也为课题组老师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

xx市教科院“十三五”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组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价值:《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

从古到今,所有研究教育的人无不重视养成教育。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他在“六艺”中把“礼”(社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放在首位。

蔡元培曾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叶圣陶则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

”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

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

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国内像这样的研究有很多,有许多学校在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如南京市雨花台区板桥小学提出抓好小学生养成教育的五个着力点,认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提出一定的要求以后,应该在日常生活、学习等实践活动中具体指导受教育者的行为,予以榜样示范,通过训练和多次重复,不断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其巩固,在潜移默化、持之以恒的熏陶感染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在国外,相关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多,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

在40届国际教育大会上,许多国家及地区的社会人士都强调要对学生加强道德、伦理、纪律、和价值观教育。

一些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在教育改革中都把德育改革提到相当的高度,如日本对学生道德品行的培养高度重视,具有悠久的历史。

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与评价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与评价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与评价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名称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与评价实践研究二、课题提出的背景生本教育理念明确指出:“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

生本的课堂是区别于短期行为的、分数的课堂,是人的发展的课堂。

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

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

”以生为本的教学设计,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主人,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真善美,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我们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们第六实验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经商,务农,外来务工人员居多,家长很少有时间参与学生管理。

另外,我们传统的教学,绝大多数是“师本课堂”,这样,就导致教师讲得多,满堂灌的现象尤为普遍,因此,被动学习形成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式,学习成了老师的事,学生只是消极接受,而没有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能力。

长此以往,课堂没有活力,学生没有兴趣,课堂效率降低。

针对以上情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研究现状分析(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1.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经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重视。

美国在教学中一般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体现自主学习,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在教学上,利用小组使学生一起工作,使他们自己和他人都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在学习小组中,同一组的学生相互彼此依赖,有着同生死共患难的感受。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以实现自我价值为己任的人本化教育家,强调关注学生的自主个性发展。

他认为自主学习是个体自我系统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主学习受自我系统的结构和过程的制约,要想促进自主学习,老师要鼓励学生,消除他们对自我学习能力的怀疑和消极的评价。

2.上海的部分学校于1996年起进行了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实验。

他们的课堂教学采用了“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形成了十大教学策略,其中一个是自主教学策略,他们的操作要点是,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学会讨论,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或全班讨论;学会动手操作,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

(完整)《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讲解

(完整)《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讲解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

”此言道出了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

习惯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

抓好习惯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不仅仅要培养一批批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的人才,更应当培养一大批具有现代人的精神面貌、良好的行为习惯、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学校教育担负着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任务。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未来公民的素质直接或间接地取决于现在的教育。

因此,探索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对提高未来小公民的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就国内外现有研究看,纯粹的养成教育理论研究少见。

从已有研究看,学者们往往将习惯与人格的研究置于儿童道德的研究之中。

就国内外情况看,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关于儿童道德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

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习惯研究。

它们大都以一些设计精巧的实验为基础,内容涉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

如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详细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和形成)和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皮亚杰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认知问题。

再如精神分析学派关于儿童焦虑和移情作用的研究,以及前苏联心理学家关于儿童羞愧感的研究,则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问题。

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

《小学生养成教育实验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生养成教育实验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教育教学微型课题开题报告课题编号:课题名称:小学生养成教育实验研究主持人:所在单位:填表日期:2018年4月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18年制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开题时间:2018年3月地点:行政办公室主持人:评议专家:参与人员:内容:1、课题负责人老师介绍研究此课题的背景、意义及预期目标等。

2、校长对此课题研究进行了补充说明,强调了研究此课题对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鼓励课题研究人员一定要认真,实事求是地去完成,不要敷衍塞责,要为课题研究负责,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科研负责。

课题研究方面遇到困难或麻烦应及时上报,校领导配合你们尽最大努力去克服。

3、、两专家就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目标、研究的主要内容、原则、方法、研究过程和课题完成的可行性分析等方面分别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此课题进行了较系统的评估。

4、老师最后代表课题组做了研究此课题的表态发言。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一)课题研究的题目:《小学生养成教育实验研究》(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养成教育的含义及特点。

养成教育”是一个教育过程,这个教育过程是借助训练活动完成的。

它必须具备“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训练活动。

”即教育者将养成教育的目标具体化,借助语言、行动、教育媒体“外化”,通过训练活动传递出教育信息。

受教育者接受信息后,“内化”成自己接受的东西,然后“外化”成为“规范化的日常行为”。

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局限,加上训练的内容广泛、细致,而这种训练活动,又是大量而多样的,同时,又不能一次训练就可达标。

因此,这个教育过程就必须是不断反复、循序渐进、十分漫长,必须渗透到方方面面、遍及整个小学阶段。

2、小学生和家长对养成教育的理解,主要以问卷的形式进行。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大泉源乡天仁中心小学邓延红2011年5月11日开始,我校承担了胶州市课题—-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任务,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进一步教师对此课题的认识,提高教师实施的自觉性,学校特举行开题会。

一、课题提出背景:习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

"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

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

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学习方式,往往它成为一个人学习品行的一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广泛存在于学习的所有内容中,体现在学习过程里。

例如课前预习、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独立认真作业,自觉检查订正的习惯等都属于学习习惯。

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养成了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如作业马虎,拖拉,上课开小差等,而且农村家长的素质普遍不够高,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

二、理论意义:"学习习惯"的界定:习惯是一种可以主宰人生的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以小学生为培养对象,以学习活动为内容,有目的地经过重复或练习逐步形成,进而巩固下来并为之需要的学生行动方式。

据统计,习惯在一切活动中处于轴承地位,如:形成好成绩的各种因素的比重是:学习习惯占33%,兴趣占26%,智力占15%,家庭影响占5%,其它占25%,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完整版)《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

(完整版)《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学生的养成教育极为重要。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素质教育既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

当前,中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许多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教育,重智商轻情商,重言教轻身教,重享受轻节俭,家庭教育严重错位;社会领域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诈哄骗活动蔓延,成年人的价值观发生扭曲,极端个人主义、极端享乐主义等消极腐败思想正侵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而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他们的行为习惯,外在素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

所以学生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必须从现在抓起。

由于我校所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我们发现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1)由于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缺失亲情养成习惯差,多数学生行为习惯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很大差距,许多独生子女自私、任性、霸道、懒惰,许多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行为习惯教育;(2)部分教师只教书不育人,放弃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3)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方法单一,评价滞后,没有长远打算和有效措施,教育活动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4)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离,许多学生在校是一套,在家又是另一副“面孔”。

养成教育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有不少成功的做法可供借鉴。

如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我国的学者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等。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

基于以上原因,我确定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课题研究。

决心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净化育人环境,提高学校德育水平,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研究》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养成良好习惯,是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对学生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我国的养成教育可谓源远流长,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对后世养成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阐有“习子童蒙,圣功也”的论点,进一步主张把养成教育作为儿童德育的有效途径。

2、抓好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

青少年是我们未来事业的接班人。

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

而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

因此,坚持从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入手,不仅有利于克服长期以来德育工作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而且对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3、抓好养成教育,这是从当前学生的实际出发而提出的。

就学生的普遍状况来说,其文明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卫生健身习惯的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社会等外来的不良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

对我国青少年德育工作进行深入的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弊端就是,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脱离广大青少年生活实际,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

4、抓好养成教育,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就我国目前小学教育的实际看,在德育中,不仅忽视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这方面的教育也是不规范的。

培养少年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既有利于克服我国长期以来在少年儿童德育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又有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探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探究”课题研究报告

“⼩学⽣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探究”课题研究报告《⼩学⽣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探究》课题研究报告永安实验⼩学《⼩学⽣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探究》课题组⼀、课题的研究背景1、背景分析: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明史的古国,我国的养成教育可谓源远流长,我国古代伟⼤的教育家孔⼦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然。

”对后世养成教育产⽣了长远的影响。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阐有“习⼦童蒙,圣功也”的论点,进⼀步主张把养成教育作为⼉童德育的有效途径。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分注重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认为,习惯贵在从⼩培养,他指出:“教育⼀个⼈要从⼩就注意,讲话怎样讲,批评怎样批评,做⼈的态度,对⼈的礼貌,以及⼀切的⼀切都要从⼩养成。

养成教育是保证少年⼉童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发展的教育基础,也是提⾼中华民族素质的⼀项奠基⼯程,可谓百年⼤计。

《基础教育课程改⾰纲要(试⾏)》指出:“新课程的培养⽬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科学和⼈⽂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活⽅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化、有纪律的⼀代新⼈。

”这⾥就具体地对学⽣的道德品质和⾏为习惯作了系统的要求。

少年⼉童时期是⼀⽣的奠基时期,⼜是培养⾏为习惯的最佳期。

习惯的培养虽然不是⼀个新问题,但新时期我们必须⽤新的视⾓来看待习惯问题,研究养成教育问题。

近年来,从⾏为习惯⼊⼿来研究青少年德育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本课题研究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般理论和具体实施策略做进⼀步的理论总结和实践研究。

2、⽬的意义:深⼊推进以德治国⽅略的落实,认真贯彻2001年10⽉,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4年2⽉26⽇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意见》及2006年3⽉4⽇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树⽴以“⼋荣⼋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养成教育实验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内容:
1、课题负责人老师介绍研究此课题的背景、意义及预期目标等。

2、校长对此课题研究进行了补充说明,强调了研究此课题对县大柳塔第一小学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鼓励课题研究人员一定要认真,实事求是地去完成,不要敷衍塞责,要为课题研究负责,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科研负责。

课题研究方面遇到困难或麻烦应及时上报,校领导配合你们尽最大努力去克服。

3、、两专家就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目标、研究的主要内容、原则、方法、研究过程和课题完成的可行性分析等方面分别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此课题进行了较系统的评估。

4、老师最后代表课题组做了研究此课题的表态发言。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一)课题研究的题目:《小学生养成教育实验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养成教育的含义及特点。

养成教育”是一个教育过程,这个教育过程是借助训练活动完成的。

它必须具备“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训练活动。

”即教育者将养成教育的目标具体化,借助语言、行动、教育媒体“外化”,通过训练活动传递出教育信息。

受教育者接受信息后,“内化”成自己接受的东西,然后“外化”成为“规范化的日常行为”。

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局限,加上训练的内容广泛、细致,而这种训练活动,又是大量而多样的,同时,又不能一次训练就可达标。

因此,这个教育过程就必须是不断反复、循序渐进、十分漫长,必须渗透到方方面面、遍及整个小学阶段。

2、小学生和家长对养成教育的理解,主要以问卷的形式进行。

3、小学生家长的走访。

主要以养成教育走访记录表的形式进行。

4、总结交流分析。

主要以调查报告的形式进行。

5、形成研究成果。

主要以实验论文的形式进行。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现代教育理论也为课题组老师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这些都为研究工作的展开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2、问卷调查法:在活动开展之前,针对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学生行为习惯现状、成因,问题和误区,为研究活动找准方向,确定重点。

3、行动研究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行动实践法”将成为课题组主要的研究方法。

研究人员将在新思路产生的过程中,更深刻反思原先养成教育方法的弊端,探寻养成教育的新方法,新策略,从而进一步推进理论研究。

4、对比分析法:个案分析、观察分析、数据分析在课题研究中是必须要用的方法。

在由点到面的实践过程中,对比分析法的作用将是很重要的。

5、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在研究活动中回顾、反思、总结和提升,经验交流,成果推广,形成符合实际地域的观点或成果。

(四)组织: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为成员进行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平台,为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提供坚强的后盾,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高质量完成。

(五)课题研究人员分工:
课题主持人负责课题研究的论证,研究方案的设计,研究报告的撰写,针对所研究的问题跟有经验的老师或专家交流探讨,完成课题结题报告和实验研究论文等。

课题研究成员负责完成课题研究的资料收集整理,完成小学生良好读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课题研究调查报告成果等。

课题研究成员负责在研究过程中及时督促与指导监督,完成小学生良好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教育课题研究调查报告和小学生良好卫生健体习惯的养成教育的课题研究调查报告成果等。

(六)课题研究进度:
本课题的实施与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课题选题.立项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1、深入调查研究,选题立项。

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我校教学实际,确定科研方向,进行选题立项。

查阅相关资料,学习有关理论,对养成教育的内涵,特征作出初步的概念界定。

2、确立研究课题,进行课题论证。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根据我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确立课题并进行论证。

3、成立本课题领导小组,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组织课题实施。

第二阶段课题启动实施与研究阶段、开展走访调查和问卷调查研究,形成调
查报告,组织课题研究成员开展课题的实验与研究。

2、如实记录研究过程中的各种相关数据和问题等事宜。

3、收集相关的资料认真地分析研究,不断摸索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模式,完成质量较高调查报告和论文。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成果总结阶段1、汇总课题研究资料,针对所研究的问题以经验交流,学术论文等形式进行总结,由学校统一组织,以经验交流会或专栏形式进行展示交流,力争有效的大范围推广应用。

2、准备相关资料,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3、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接受课题结题验收。

成立课题组,完成课题申报工作,进行课题研究动员和文献探讨,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有关资料准备。

(七)经费分配:学校为该课题研究有专项经费保证,保障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
1、小学生良好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教育课题研究调查报告。

(社会公德、仪表仪态、礼貌待人的习惯)
2、小学生良好读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课题研究调查报告。

(听、说、读、写、思的习惯)
3、小学生良好卫生健体习惯的养成教育的课题研究调查报告。

(卫生、劳动、体育锻炼、安全的习惯)
4.小学生养成教育课题研究的实验论文。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1000字左右。

(一)内部条件:课题研究人员条件是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保证。

从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结构看,本课题具备了较好的人员条件。

1、课题主持人:大学本科毕业,对教育科研有着浓厚的兴趣,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和科研管理经验等。

2.参与课题研究的其他人员,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青年教师,这样的研究小组,既有利于帮助青年教师学会管理班级和学生,又有利于教学相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无论从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和已有经验看,这支队伍都是很棒的。

3.学校一直以来重视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组成员爱岗敬业,踏实肯干。

因此,能保证本课题在科学、高效中进行并完成。

(二)外部条件:1.县大柳塔第一小学领导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把科研
兴教作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

2.随着养成教育的深入人心,广大家长必将越来越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配合,能形成合力,促进该课题的顺利研究与实施。

3.学校能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保证,旨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办学特色,深化学校内涵式发展。

专家意见和建议:1、父母的文化修养。

父母的文化修养是影响此课题研究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家庭因素。

家庭方面的其他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这一因素决定的。

2、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

父母对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3、家庭关系状况(主要指感情气氛)。

家庭感情气氛是指在一个家庭中占主导地位的一般态度和感受。

这种气氛是由家庭成员共同酿成的,但主要是受夫妻关系决定的。

4、家庭生活条件也很重要。

作为影响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间接因素,家庭生活条件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父母的教育方法要注意情感与理智结合,也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此外家长还要学会欣赏与激励,学会批评与惩罚,协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除了重视学习外,家长要重视孩子心理健康,让孩子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属于他们的机遇和挑战。

四、研究调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左右(可加页)。

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预期选题理由、研究设想、课题设计论证和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等方面出现了只注重理论轻视实际的情况,现将研究计划略有调整如下: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肤浅和外部因素诱惑力强是小学生养成教育课题研究的第一大障碍;父母对孩子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是第二大诱因;父母和老师一言一行也或多或少潜移默化着孩子和学生等等。

针对此客观现象,我们课题组结合本地方实际有针对性地做了相应的调整。

1、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全方位的宣传养成教育的理论知识,比如:和家长沟通交流,发放理论知识宣传单等。

2、课题组成员在实施过程中,要各负其责,不能有丝毫马虎,遇到自己没有遇到过的疑难问题,成员碰头共同协商解决。

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这样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在研究此课题过程中不能理论和实际脱离,力求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有真心有耐心的去完成本课题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

4、在走访调查环节,课题组成员力争面对面和家长、学生、老师沟通交流并认真记录,拿到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5、县大柳塔第一小学这地方的学生家长思想觉悟不太高,在研究的过程中尽量发挥正能量,抵御住思想觉悟不高等负能量的思想和行为,为本课题研究的真、实、全筑起严密屏障。

6、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养成教育这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时时处处有养成教育的鞭策。

综上所述,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家长学生和本地区本校的社会环境实事求是地做相应的课题研究计划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